1962年6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侯知正
林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森林培育、经营和采伐利用的生产部门。它所提供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是国家生产建设的基本原材料,绝大部分用来作为保证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所必要的生产资料,一部分用来为广大人民制造各种生活必需品。此外,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护农田水利,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林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国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要求,固然决定着林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但是,林业发展的状况,又不能不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大家知道,木材是林业部门的主要产品,它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复杂的化学成分,又是用途最广的一种基本原材料。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是以钢铁、煤炭、木材等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为前提的。因而,林业为国民经济所提供的木材数量及其质量,和其他生产资料增长的比例关系,就必然成为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重要因素。
木材是进行工业建设所必需的。据统计,每开采一万吨煤,需要耗用坑木二百三十立方米,我国年产煤几亿吨,用坑木就要几百万立方米;新修建一公里铁路,估计需要木材三百立方米,而且,现有铁路上的枕木还要定期更换。煤炭被称作工业的粮食,铁路运输又是工业建设的先行,两者都耗用大量的木材。因此,木材供应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这两个部门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从而也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发展。另外,任何一个部门生产规模的扩大,都要修建厂房、住宅,增加生产与交通运输工具,以及桥梁、电柱、堤坝和各种水利工程等,这些都必须耗用大量木材。每年用于工程建设的木材占我国木材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木材和木材产品又是造纸、纺织、化学和冶金工业重要的原材料。现代的纸张大部分是以木材为原料生产的。木材纤维除了用于造纸之外,还大量用来生产人造纤维(人造丝),一立方米木材能制成一百六十公斤人造丝,相当于七亩半棉田生产的棉花或三十只羊一年的产毛量。在1925—1957年间世界各种纤维消耗量中,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的人造纤维从1%上升到20%。目前用于制造纸张和纤维素生产的木材,占世界木材总产量的13%以上,而且所占的比重还在继续增长。
木材经过化学加工后所得到的木焦油、醋酸、丙酮、糠醛、酒精等,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近代化学工业的显著特点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发展,因此,木材就日益成为重要的化工原料。而且许多有色金属的冶炼过程中,都需要以木炭作为还原剂,对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
木材经过物理和化学处理,还可以生产层积塑料和压缩木等高级产品,其轻便、耐磨、耐腐、耐酸、隔热、绝缘等性能都优于钢铁,乃是国防工业和尖端技术部门的重要材料。
木材也是制造农业生产资料,如农具、农船等所不可缺少的。
至于木材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更是人所共知的。日常用的家具、炊事用具、火柴、运动器具等,都是全部或一部分用木材制成的。
正是由于木材在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中有着这样广泛的用途,所以木材生产的增长必须和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规模保持一定的比例。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对木材的需要量还将不断增加,对木材产品品种的要求也将不断扩大,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向林业部门提出的客观要求。

林业部门的产品除木材外,许多树木的根、皮、花、果、树液及森林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一向是化学、纺织、造纸、印染、制革、食品、医药、工艺美术、日用家具等工业部门的必要原料及人民衣食的来源之一。例如,橡胶、松香、栲胶、桐油、樟脑等,是许多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原料;油茶、核桃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木本油料,各地都有种植。目前我国的油茶除主要供食用外,还有一部分用于工业原料和出口,在中南地区各省的经济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栗、枣、柿等产量大而富有营养,树干又是优良用材,既可作为农业的补充,又不与农业争地,一次种下可多年收获。
林副产品亦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出口物资,能为国家换取大量外汇。我国在营造用材林的同时,还营造了大量的特用经济林,以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林副产品的多方面的需要。
此外,山区占我国土地面积三分之二,那里有发展林业的良好条件,而林业的发展对建设山区,繁荣山区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家知道,林业的发展,不只增产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产品,而且还促进农业、畜牧、交通运输和各项生产事业的发展,可以使山区广大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森林对于农田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森林对周围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它能够减轻或免除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对农田的危害,给农业的增产创造良好的自然条件。
我国水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量荒山荒地没有森林的掩护,泥土任凭暴雨冲刷,因此河道不断淤塞,堤岸易遭溃[kuì]决。解放以来,我国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对于抵御自然灾害已起了很大作用。但是,这些水利工程若无森林防护,也将由于大量泥土淤塞而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甚至逐渐失去效益。可见,在河流上游和水利工程周围造林,使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是根治水害的必要措施之一。
旱灾一般也和水灾同根而生。在无林地区,雨水直接落到地面,大部分都来不及渗入地下,很快流失。即使土壤吸收一部分,雨过天晴,也会很快蒸发掉。冬天落的雪,更容易被风吹走。因此,无林区易生干旱。但在林区,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大部分雨水被树冠截留和渗入土壤之后,又经树叶慢慢地蒸发到大气中。这样,使林区上空大气的湿度比农田上空高5%到20%。再加上林区上空的温度较低,就形成了降雨的良好条件。根据莫斯科农学院十八年(1907年至1924年)的长期试验,林地的年雨量比无林地平均多17.4%。我国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因靠近祁连山的森林地区,平均年降雨量是五百一十六毫米。距林区一百八十里的武威县,雨量减少为一百九十一毫米。距林区三百里的民勤县,这里已没有森林的影响,风沙很大,年降雨量仅为一百零九毫米。由于森林具有这种特殊作用,所以在我国有较大林区的省份里(如黑龙江省),很少旱灾,而缺少森林的北方各省,则旱灾频繁。
另外,森林又是人类向风沙作斗争的主要武器。暴风常常吹毁庄稼,并把农田表面的肥土吹走,给农业带来严重的危害。风又带来了沙。沙之危害农田,比其他灾害更为严重。新疆、甘肃、内蒙古及陕北地区,绵亘数千里都有沙害。仅陕北靖边到府谷一带,平均每年被沙埋没的良田就达二万亩。而森林可以减低风速,风速减低之后,流沙自然也就减少了。因此,在风沙危害地区营造防护林带,一般可使林带防护范围内的农田有大量的增产。解放后,在我国东北西部、陕北、豫东和广东等地区所营造的大规模防护林带,已经发挥了防护效用。如在豫东营造的五十万亩防护林,保护着二百五十多万亩农田不断增产,并且有六十万亩沙荒已开垦种植。
森林对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的抵御作用和调节气候、改良土壤的作用,使它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据科学家的研究,一个国家的森林面积若能占土地面积的30%,而且分布适当的话,就可能大大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因此,要保证我国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除了需要农业现代化等许多条件以外,还要进行适当的林业建设,这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这些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农田水利的防护作用,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社会主义林业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有可能合理利用全国的一切森林资源,充分发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在我国把林业当作全国性的建设事业是从解放以后开始的。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就及时提出了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采伐利用的正确方针。几年来,在营造大量用材林和各种特用经济林的同时,还营造了大量的防风固沙和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等。在现有森林的经营利用方面,党和政府屡次发出关于护林防火、封山育林的指示,在林区建立专业护林防火机构。为了不断扩大我国的森林资源,在增加木材产量,保证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同时,还采取了采伐与培育相结合的方针,而且要求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及合理利用,节约木材。我国目前已有许多拥有大量机械设备,大批技术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现代化林业企业。
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林业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林业与国民经济中其他部门的关系将更为密切,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原载《经济研究》1962年第五期,本报作了一些删改。)


第5版()
专栏:

红杏 青蓝 百花
林齐
“满园春色”和“出墙红杏”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互相辉映,互相媲美。没有满园春色,这一枝红杏,就显得孤独单薄;没有出墙的红杏,那满园春色,必然平淡无奇。
有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我国科学文化的大花园里,必将出现满园春色的繁荣景象,固不待言。现在,人们仰首企望的,似乎是那出墙的红杏。
的确,在科学文化领域中,必须努力培养出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总要有一批杰出的人才和杰出的著作、作品来代表。
在老一辈的知识分子中,有一些在科学、艺术上有较大的成就。这些已经出墙的红杏,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他们有时间和条件从事研究和创作,帮助和支持他们继续取得成就,拿出更好的成果,作出更多的贡献。同时,更重要的是,目前必须在普遍培养青年知识分子的基础上,注意重点培养那些有突出才能的优秀青年,让多一些的新的红杏,长出墙来。
要培植出墙的红杏,需要有好的土壤和环境,就是说,要有各方面人们的关怀、鼓励和帮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社会舆论,要去除那些不利于红杏出墙的观点和做法。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新生力量成长的条件,同过去比,是根本不同了,好得多了。但是,不重视新生力量,仍然是难免常有的事。
斯大林说过:“在我们国家里有成百成千有才能的年轻人,他们竭尽全力要从下面冲上来,以求把自己的微末贡献投入我们建设事业的总宝库。但是他们的努力往往是徒劳无益的,因为他们常常被文坛‘名人’的自负、我们某些组织的官僚主义和冷酷无情以及同辈的嫉妒[dù](它还没有转为竞赛)压抑下去。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打穿这堵死墙,使不可胜数的年轻力量得到出路。”
(《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12卷,第103页)
我们应该扫除贵族老爷的态度、官僚主义、同辈嫉妒这些旧社会旧习气的残余,而树立起新社会的新风尚,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新人才的发现和成长看作人民之福、科学文化事业之福,为此而高兴,并且把为此而出力当作崇高的职责和最大的荣誉。
曾经有些同志,把重点培养优秀人才当作是提倡个人主义、个人突出,否认人的才能和成就的差别,要求同等对待。他们以为,集体主义就应该是这样。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集体主义,而是一种“平均主义”。因而,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它的背后,有时可能还隐藏着同辈嫉妒之类的思想。这种思想是不利于人才成长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的。
我们反对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的、人民的利益之上,把个人力量看得高于集体力量的个人主义思想。但是,在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前提之下,在同集体力量相一致和相配合之中,个人的才能愈益发挥,对人民事业的发展、集体力量的壮大,就愈益有利。
我们反对把天才同群众对立起来,把广大群众当作无可教育的“庸才”的反动观点。人们各有各的才能,应该使这些才能都能得到发展,为人民事业作出贡献。但是,我们并不否认人们的才能、基础、努力程度是有差别的,因而成就也会是有差别的。优秀人才难得。必须在普遍地充分发挥人们的各种才能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发展那些少数突出的天才。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指出过,人们从自然所得到的不是现成的才能或一定的智慧、意志和性格的特性,而仅仅是一种素质,这种素质提供了发展这些能力的前提。依靠社会条件和教育,某些只作为素质而一时存在于个体中的才能,才开始发挥有效的力量。这就是说,天才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人类固然存在着天赋的差异,但是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正确的教育,可以促进各种禀赋的更好发展。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治上的集体主义和业务上的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人们才能的普遍发展和突出天才的特殊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在党和集体的正确领导下,业务专长一定能够更好地发挥,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要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尽可能创造有利的条件,又要认识到优秀人才是不可能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在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前,是识别一个懦[nuò]夫或者能人的最好时机。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章》)这句话是大家知道的。天命说是无稽的。在新时代和旧时代,人才成长的条件也不一样。但是,在同困难斗争中,在辛勤劳动中锻炼成长,则是古往今来,以至一万年以后,一切有出息人物必经的道路。
我们社会主义新时代,将是天才辈出的时代。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兴盛景象将在我们面前黯然失色。我们不会只有一个被恩格斯所称誉的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巨大人物达·芬奇,而是成十成百的达·芬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这新的翻天复地的时代里,中国人民必将产生新的、伟大的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必将创造出新的、无愧于我国人民的斗争和历史的伟大著作和作品。这就是我们的结论。历史将是我们的见证人。
青与蓝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是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
从教育学上说,青与蓝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老年与青年的关系,以至父母与子女的教养关系。没有蓼[liǎo]蓝,就没有靛[diàn]青;但是,靛青比蓼蓝更青,更出色。没有老师,就没有学生;但是学生应该比老师更有学问,更有出息。从整体上讲,总是后来居上,学生超过老师,青年超过老年,后辈超过前辈。这是教育学上的规律,认识史上的规律,是历史进步的必然性。
道理虽然浅显,而真正理解它颇不容易。有些青年同志,往往忘记了这样一点:新生力量的成长,大都是与老一辈的努力分不开的。拿科学文化领域的情况来说,这十几年来,有大量的青年知识分子进入科学文化队伍中来,他们之中还出现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人才。这是老一辈师长辛勤培育的结果。这个可喜的事实,也证明了老一辈的知识分子是后辈进入知识宝库的向导和导师。青年们应该感谢这些前辈的教导,应该老老实实地向这些前辈学习。
同样,有些老年同志,也往往忽视这样一个情况:青年人虽然知识不足,在工作中有时不免有片面、急躁和简单化的缺点;但是他们终究有热情,有勇气,敢想敢干,奋发有为。他们是祖国的将来,没有他们,我们的事业就终无所托;他们不超过老的一代,我们的事业就不能不断前进。因此,老年同志要主动地爱护青年,对他们热心帮助,耐心教育,严格要求;鼓励他们超过自己,并且为此而庆幸,为此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做爸爸妈妈的,应该冀望子女也能超过我们自己。我们不应该当鲁迅《风波》里的那位九斤老太,絮絮叨叨地说“一代不如一代”,而是应该坚定地相信:一代胜过一代。
当然,“一代胜过一代”在没落的阶级中,是不可能的。最近,看到美国报纸上一篇报道。在一次所谓民意测验里,据说三千个美国青年中,“很坚定地”信仰上帝的人占74%;认为上帝是万能的裁判者的人占76%;相信来世的人占78%。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中学生和已经就业的青年相信圣经“完全真实”,22%的大学生相信圣经中每一句话。大学生中有四分之一认为诚实并“不很重要”。这是资本主义世界没落的象征,一代不如一代。
与此相反,在旭日方升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后一代应该比前一代更有远大理想,后一代应该比前一代更有丰富的知识。
任何时候都必须向前看。向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其目的是要培育革命理想主义。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为的是激起革命干劲,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远大的革命理想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各种最困难的条件下前进的。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人,就是在最大的困难面前,能够站稳立场,挺起胸膛,顽强斗争的人。他能尽最大努力,一个一个地一批一批地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对待任何一件工作,都充分估计困难,都认真对待,有准备地应付各种想像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是革命家的英雄气概,是真正的勇敢。
远大的理想必须同丰富的知识结合起来。向青年传授知识,不应该满足于他们只向前一代人的水平看齐。他们应该比前一代人看更多的书,比前一代学会更多的实际本领,他们应该真正像列宁所说的:“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列宁全集》,中文版,第31卷,第254页)
社会主义的青年一代,必须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一代,是拥有丰富知识的一代。这是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古今中外——百花盛开
古今中外——百花盛开。我国科学文化领域的情况将是这样
科学文化工作的对象,应该包括古今中外,是毫无疑问的。这是说:就整个科学文化队伍而言,古今中外,都要有人研究。有人古,有人今,有人中,有人外,分工合作,各尽其长,各得其所;就每一个科学文化工作者个人而言,无论他研究的是古、是今、是中、是外,都要有广阔的眼界,要尽可能地、逐步地掌握与他所研究的领域有关的古今中外的知识。
古。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把我国各方面的历史材料和文化遗产加以系统的整理,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加以研究,作出科学的总结,继承和发扬其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应该是我国科学文化界责无旁贷的一项伟大历史任务。
外。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和建设中一切好的经验,我们永远要好好学习。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是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矛盾的焦点,是资本主义世界人民革命运动的主要地区。我国人民同这些国家的人民有过共同的命运,有着共同的斗争,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和研究他们革命斗争的状况,他们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历史。我们还必须了解和研究资本主义各国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状况,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和斗争。同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科学文化成果,我们都要吸收,资产阶级的和修正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动向,我们也要研究,并且对它们进行批判和斗争。
今和中。这就是今天中国的现实(当然外也包括古和今的问题)。我国的革命,无论是民主革命还是社会主义革命,都有极其丰富的经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许多新的创造和试验,取得了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无论是正面的经验还是反面的经验,都是极其宝贵的。我们应该把这些方面的资料,系统地收集和整理起来,进一步作出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当前的革命和建设工作,有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进行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对国家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执行,进行认真的探讨。从总结经验和调查研究中,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这对顺利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生活、战斗在今天的中国。这就是我们进行科学文化研究的立脚点,着眼点。这就是说,研究今天的中国,反映今天的中国,或者从今天中国的需要和利益出发,来了解、研究古和外,应该成为今天大多数科学家、作家、艺术家的职责。
要研究和反映今天中国的现实,必须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新创造。在新的探索和新的创造中,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党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及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求严格划分政治问题、世界观问题和学术问题的界线,都是为了使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在不违背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六项政治标准的前提下,有充分的研究的自由,创作的自由,讨论的自由,批评和反批评的自由。不要因为有一些缺点错误,甚至是某些政治性质的错误,就不加分析地轻易否定整个一部科学著作和文艺作品。也不要因为某一部著作和作品的错误,就不加分析地轻易否定一个著作家。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决不应该回避和远离现实。要研究和反映现实,就不要怕在探索中出现各种不同的意见,而是要通过自由的讨论和批评,逐渐修正错误的意见,而达到正确的认识。有些见解一时得不到一致,留待后人去解决,也无不可。
古今中外,都要了解和研究。对今天中国的现实问题,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占着中心的地位。但是,没有对古代和外国的研究,对现实的研究就失去了比较。不能设想,在对历史无知,对外国闭塞的情况下,对现实的研究却能够作出很好的成绩来。一个新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如果不进行古今中外的综合研究,要能够站立起来,恐怕是很难的。


第5版()
专栏:

谈谈盐土
熊毅
土壤盐碱化包括盐化和碱化,二者在性质上是完全不相同的。但是,由于盐土的分布面积较广,盐碱化和盐碱土一般就是指盐化和盐土。
盐土是一种生了病的土壤,是害了“含盐过多”的病,又可称为“盐病”。盐土里的盐是从哪儿来的?盐是由岩石风化而来的,因为岩石经风化后便释放出了盐分。我国北方气候干旱,雨量少,蒸发大,溶性盐分随水移至低平地区,而不能完全从土壤中洗去。因此,北方的土壤一般是碱性的,容易生这种盐病。南方的土壤,除海边外,不生这种病。因为南方雨水大,把盐洗到海里,所以一般土壤是酸性的。另外,在北方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土壤盐分下压,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土壤容易返盐。不管从地区或从季节来说,气候干旱是引起土壤中积累盐分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气候干旱不是形成盐土的唯一原因,干旱地区内排水通畅的高地并不形成盐土。盐溶解于水,又随水走,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盐也就由高处往低处走。在气候干旱的地区,雨量稀少,盐随水流至排水不畅的低平地带,便停下来。天津一带有“盐随水来,水随气走,气散盐存”的提法,可以说明盐土形成的一般规律。
海边地区,地势更为平坦,不仅承留高地流来的咸水,而且还经常受海潮的影响,所以越近海边,盐分积累越多。此外,古老含盐沉积物和盐湖中的盐类,可经过水和风的搬运而聚集于土壤中,形成盐土。
土壤里的水可以由上向下运动,也可以由下向上运动。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盐分可以随着水分由地表压到底层,又可以因地面蒸发而把盐带回地表。假如地下水位很低,水不能上升到地表,盐也不会上来;假如地下水位高,水可以上升到地表,盐也就可以上来。土壤返盐也和点煤油灯一样。煤油灯要装上油才能点亮。假如灯芯很短,油面低了,灯芯接不上油,也点不亮,倒一杯水,把油面抬高,灯芯接上油,灯就点亮了。地下水里没有盐,土壤不会盐化;地下水里有盐,如果地下水位低,土壤也不会盐化;抬高地下水位,土壤就会返盐。引起土壤开始返盐的地下水位的深度,一般叫临界深度。在这个深度以上,地下水通过毛管作用,可以上达地表,盐也可以带上来;在这个深度以下,地下水不能上达地表,盐也不会上来。
地下水临界深度各地是不同的。气候越干旱,蒸发越强烈,临界深度也越大。由于地下水矿化度不同,地下水临界深度也不一样。地下水矿化度越高,也就是地下水越咸,地下水临界深度越大。土壤颗粒粗细不同,地下水临界深度也不同。水是顺着土壤毛管而上升的,砂土的毛管粗,毛管水上升快而短;粘土的毛管细,毛管水上升慢而高。但由于地面蒸发强烈,粘土中的毛管水运行缓慢,不能陆续供应蒸发,而使毛管水上升中断,所以实际上,粘土毛管水上升并不高。砂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群众称为两合土),毛管不粗不细,最适合毛管水的上升。华北平原受黄河及其他河流多次泛滥,土壤颗粒粗细不仅在水平分布上有很大的差异,垂直分布也有很多变化。如土体里夹有胶泥层(如蒙金土),不仅可以阻碍水盐上下运动,也可以摆布水盐的水平运动,并且还有托水托盐的作用。
人们措施不当,引起土壤发生盐化或加重盐化,这就叫次生盐化。土壤次生盐化,好比是体质虚弱或生了慢性病的人,因保养不慎或饮食不调,而使旧病复发,而且加重。土壤次生盐化的最重要原因是抬高了地下水位。引起地下水位抬高的原因很多,但是总的来说是水来得多去得少。
盐土和容易盐化的地区,本来排水条件就不好,假如在发展灌溉时,不仅没有改善排水条件,反而修建一些工程,如在排水河道上筑坝、堵水,新建河道、渠道、铁路和公路,横断排水河的出路,而缺乏必要的交叉工程,以及乱挖边界沟、边界埝等,打乱原有的排水系统,更增加排水的困难,这就更加速或扩大土壤盐化。
不合理的蓄水和灌溉,使土壤吃水过多,抬高地下水位,特别是在排水不畅的情况下吃水过多,会更加速地下水位的升高,引起土壤迅速返盐。
总的来说,次生盐化的发生,主要是没有掌握土壤水盐运动的规律,只灌不排,抬高地下水位。好比大便不通,只吃不拉,所以“吃”得越多,盐化越厉害,这就是灌区土壤发生次生盐化的主要原因。
有些盐土和容易盐化的地区,本来是加强耕作措施和修筑土埂畦田来获得产量的。假如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制度,毁坏土埂畦田,不能蓄淡压盐,或者是耕作粗放,施肥少,作物不适,死苗多,复被少,加剧地面蒸发,也可以引起土壤返盐。群众在旱田农作制下改良盐土和经营容易盐化的土壤,确实有很多经验,也取得很多成效,应继续下来。但如把旱田农作区变为灌区,就应当在新的情况下创建新的耕作制度,才能避免次生盐化的发生。
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要彻底改良盐土,最好是用水冲洗土里的盐分,经过排水沟把盐排出去。不进行冲洗不能消除土壤中过多的盐分,不排水不能控制地下水位,所以冲洗排水是彻底而迅速改良盐土的办法。
由于没有掌握盐土发生发展的规律,有些人对土壤改良产生一些不正确的看法,认为盐土不能彻底改良,灌溉“必然”会使土壤盐化。在灌溉工作中,有些人为了防旱进行大水漫灌,而不考虑土壤会不会返盐,有些人怕土壤返盐而不敢灌溉,甚至于拒绝灌溉。这就等于大吃大喝而不管肠胃不消化,或者是怕大便不通,又不设法通泄,就什么东西都不敢吃。这些都不是解决矛盾的办法。正确的办法是有灌有排,只有这样才能防治土壤盐化。
排水不只是退地表水,还要排地下水,把整个土体里的盐分洗掉。只有把地下水排到临界深度以下,才能避免土壤返盐。排水沟要自下而上的挖,排水要通畅,要有出路,不要流于形式,否则虽有排水系统,也解决不了土壤盐化问题。
冲洗排灌是改良盐土的重要措施,但不是唯一的办法。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没有水来冲洗盐分,可以靠农业技术措施来改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对防治土壤盐化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并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群众改良盐土的经验,主要是压盐、赶盐和躲盐。压盐的主要办法是围埝平种(也就是土埂畦田)以蓄淡压盐,靠雨水把盐压下去,以免除或减少盐分为害作物。在有排水条件下用水赶盐是有效的,躲盐主要是设法让盐不上来,或只上来一部分,或不使盐升到耕作层。例如洪灌、压青、泡茬、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料、取土垫砂等,虽有促进压盐的作用,但主要是切断毛管,减少蒸发,产生躲盐的效果。
但是,农业措施不能彻底改良盐土。农业措施不能代替冲洗排水,没有脱盐的作用,只有压盐、赶盐和躲盐的作用。由于盐还留在土里,稍一不慎或耕作粗放,土壤又会返盐。
改良盐土的办法最好是把灌溉排水和农业技术措施结合起来。只考虑农业技术措施,而不注意灌溉排水是不彻底的;只考虑灌溉排水,而不注意农业技术措施也是不全面的。灌溉排水和农业技术措施,好比治疗和护理,对土壤盐化的防治,都有同等的重要。农业技术措施配合灌溉排水更能发挥农业措施的作用,同时灌溉排水配合农业技术措施,不仅可以增加灌溉排水的效益,还可以减轻工程的投资。农业措施与水利措施相结合,可收相得益彰之效。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汤用彤著文《论中国佛教无“十宗”》
最近出版的《哲学研究》1962年第三期上,发表了汤用彤的《论中国佛教无“十宗”》一文。作者认为,中国佛教史料中,有所谓“十宗”、“十三宗”的说法,这是“出于传闻,并非真相”。所谓“宗”。主要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宗旨、宗义,即一人所主张的学说,一部经论的理论系统;一是指教派。
作者认为,前者属佛学史,后者属佛教史,二者互有关联,且随时代变迁。因此,如不区别其性质,划分其时代,而问“中国佛教有几宗”,这是不能草率答复的。若以经论之讲习为宗,则数目亦不定是十宗或十三宗。至于若以中国佛教之教派为宗,则“主要应根据宗鉴、志磐之说,除天台宗外有禅宗、华严、法相、真言、律宗等五宗。至于三论宗,虽已形成教派,但传世甚短。三阶教隋唐盛行于民间,应可认为教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