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6月1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阿尔巴尼亚通讯

古城阿波罗尼
李楠
阿尔巴尼亚的土地上保存着许多远古时代的文化遗迹,这些遗迹充分说明了远在纪元前的古希腊罗马时期,阿尔巴尼亚已是一块文物繁盛、经济发展、商业兴旺的土地。那时候古阿尔巴尼亚居住着现代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伊里利安人。
研究古伊里利安文化的工作正在开始。这里且说波杨地方的古代的阿波罗尼城的遗址。据阿尔巴尼亚同志说,这个古阿波罗尼城在阿尔巴尼亚的古代文物中占有一个重要位置。
我们来到了古阿波罗尼城,它的四野景色很秀丽,亚得里亚海就在前面约十公里的地方。左边是一座浅山,山上保存着古代的石柱。右边富饶的姆泽契平原一望无际。两千年前,亚得里亚海离山脚更近,而维奥萨河就从山脚下流过,海船可以直接开进维奥萨河。当时的海港码头就在离城一公里多的地方。
在一座作为陈列馆的中世纪的正教教堂里,我们遇见了古阿波罗尼城的看守人、七十三岁的皮洛·萨马尔吉乌,他在这里已经工作多年了。他谈起今年3月间发生的地震时,犹心有余悸。我们看见陈列室的石头建筑呈现着很大的裂缝,陈列案上的石头雕像都震落到离原来陈列地点几米远的地方。从这次地震可以想见公元四世纪时使阿波罗尼全城毁灭的那次地震,是一次多么可怕的灾难。
古城的城墙共长四公里半。从已经发掘出来的几段观察,可以看出城墙是由砖和石头筑成的,高约十米,宽五六米,坚固结实,有塔楼和暗道,便于防御固守。
古城的街道很多,已发掘出两条主要的街道。其中一条通往剧场、图书馆、神庙、集会和竞技场所,沿途有古城的城徽和不少奇妙的圆柱。还有许多大理石的人像雕刻,都是精美的艺术作品。
剧场是石砌的露天建筑物,观众的座位是按扇面形布置的,如果把现代杂技院劈成两半,那么,就不难想像出这个古代剧场的形状。演员在半圆形的舞台上表演,观众的最前排就是乐队的席位。
古代的阿波罗尼的面积约为一百三十公顷,居民六万人,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城市里生活沸腾,人群熙攘,充满着人们讨价还价和牧师们讲道的声音。在这里可以听见希腊人、罗马人、马其顿人、伊里利安人的不同的语言。但是,在现在古城的废墟上,我们只能听见老看守皮洛·萨马尔吉乌的艰涩的声音,他正在仔细地给我们介绍古城的沧桑和外国侵略者对这里文物的惊人的掠夺。
阿波罗尼建城于纪元前588年。那时候,希腊的商人来到亚得里亚海岸,看见姆泽契平原上丰富的农畜产品,就劝说当地的伊里利安人和他们共同建筑一座城市,以便于进行贸易。城市的地址选择在这个依山面海的地方,并且采用了太阳和音乐之神阿波罗的名字作为城市的名字。因为城市是由希腊人负责兴建的,所以城市的建筑具有明显的古希腊的风格。
古阿波罗尼实行独立的城邦政治,虽然它和四周的伊里利安部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先后依附过希腊和罗马。城邦的统治形式是共和体制,但实际上是一种奴隶所有主的寡头政治,由少数贵族上层组成的委员会掌握了城邦的统治权。以后,城市的手工业主和商人的势力有了发展,他们的代表也加入了统治集团。处在被压迫地位的是奴隶和贫民。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阿波罗尼是一个重要的城市,除了商业贸易外,文化、教育、艺术都很发达。它的雕刻艺术尤其有名。阿波罗尼当时已有高等学校,罗马贵族的子弟,包括罗马有名的皇帝奥古斯特,都曾在这里学习。罗马大演说家西塞罗也到过这里,他赞美阿波罗尼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一个雄伟的城市”。
在公元四世纪时,古城阿波罗尼不幸遭到了严重的打击。首先是维奥萨河改道向南,使城市失去了同海上的联系。泥沙的淤塞逐渐加宽了城市和海岸的距离,并在当中形成了一片沼泽地带。但是阿波罗尼城为什么会完全被埋没呢?历史给我们作了回答:阿波罗尼是被地震毁灭的,这是公元345年发生的事情。
古城阿波罗尼虽然完全从地面上消失了,但是它的丰富的文物却不断招来了外国侵略者的掠夺和抢劫。阿波罗尼遭到了和中国许多有名的文化古迹一样的命运。远在拿破仑第三时代,法国就抢走了这里的大量文物,把它们运往巴黎。在土耳其占领的漫长时期,阿波罗尼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抢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地利军队来到阿尔巴尼亚,也劫走了阿波罗尼的文物。1922年,索古皇帝同法国政府签定了一个协议,由法国政府出钱进行发掘,得到的文物则共同平分。1925年法国派来了考古学家开始发掘。这项工作一直继续到1939年,有大批的出土文物被劫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也抢走了阿波罗尼的古物。后来德国法西斯的军队在这里设置海岸炮阵地,又给它带来了一次严重的破坏。
阿尔巴尼亚人民痛心祖国土地上的文物被大量劫走,曾经进行过不断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奥地利军队正要运走阿波罗尼的文物时,有三个阿尔巴尼亚军官出来干涉,坚决不让运走。后来奥地利军队竟找了一个借口,把三个军官枪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寇在这里砍倒月桂树和橄榄树,撞倒了古碑古柱。最后,他们找到了几个精美的大理石雕像,准备运走。但是,在一个晚上,雕像全部不见了。第二天,法西斯匪徒就召集了波杨的居民进行恫吓,限三天交出雕像,否则就要把全体居民枪毙,烧掉全村。但是勇敢的波杨人没有交出雕像。结果三天的期限还没有到,德寇就被迫撤退了。
这几座雕像终于保存下来了。把这些雕像藏起来的人,就是老看守萨马尔吉乌。他不胜感慨地对我们说,他感到遗憾的是,他恐怕活不到亲眼看见那些在巴黎、罗马等地的阿波罗尼古物运回阿尔巴尼亚了。但是,他也感到欣慰,因为外国掠夺者抢劫阿波罗尼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阿波罗尼古城的遗迹和阿尔巴尼亚的其他古迹一样,在阿尔巴尼亚人民政权的保护下,得到了仔细的发掘和研究。现在波杨古村已变成欣欣向荣的村庄。阿波罗尼农业合作社就在古城的山脚下。从山脚到大海间的一片沼泽地进行了疏导。大规模发掘阿波罗尼的工作即将开始。
(附图片)
图为阿波罗尼城出土的一个教堂的柱子,远处为丘陵景色


第4版()
专栏:书之窗

《苏拉巴蒂》
潘定宇
印度尼西亚已故的著名作家、争取印度尼西亚自由的战士、印度尼西亚文学革命传统的继承人阿布都尔·慕依斯的代表作之一《苏拉巴蒂》的中文译本,最近已由我国作家出版社出版。
《苏拉巴蒂》是一部历史传记小说,主角苏拉巴蒂是一个真实人物,作者所描写的事件也大体上符合历史事实。它记录了印度尼西亚人民最早反对荷兰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的斗争。
十七世纪初,荷兰殖民主义者就组织了东印度公司,到印度尼西亚来掠夺香料和其它资源,对当地人民进行肆无忌惮的杀戮[lù]和罪恶的奴隶贩卖。如果人民起来反抗,他们就进行血腥的镇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此曾有一段深刻的揭露,他写道:“荷兰(十七世纪资本主义的标本国家)的殖民地经营历史‘展示了一幅背信弃义,贿赂,虐杀和卑劣的画图’,那是少有其敌的。”
慕依斯这部作品的主人公苏拉巴蒂,就是被奴隶贩子、荷兰军官樊·培贝尔上尉剥夺了自由的一个“奴隶”。苏拉巴蒂和所有印度尼西亚人民一样,不甘屈辱,因此揭竿而起,领导了当时被压迫的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南征北战,威震四方,给了荷兰殖民者以致命的打击,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成了印度尼西亚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苏拉巴蒂的英勇事迹告诉人们,印度尼西亚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印度尼西亚人民是不屈的人民。他们的祖先曾经为民族的解放进行过不断的斗争。经过几个世纪的浴血斗争,印度尼西亚人民终于获得了独立,建立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但是荷兰殖民主义者现在仍然不甘心自己的“事业”的失败,至今还霸占着印度尼西亚不可分割的领土——西伊里安。现在,印度尼西亚人民正在为收复西伊里安而进行斗争。全世界的进步人民相信,西伊里安最终是会回到印度尼西亚人民怀抱的,荷兰殖民主义者也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苏拉巴蒂以及印度尼西亚人民几世纪以来梦寐以求的祖国完全统一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第4版()
专栏:民族志

斯喀尔特族人家
李宁来
离芬兰伊瓦诺城三四十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湖,湖水蓝澄澄的,倒映着岸上浓密的树林。四周沉浸在不可名言的宁静里。
你可以看见离湖不远的丛林前和草地上,散布着三三两两的帐篷。这就是斯喀尔特人居住的地方。
当你走进一个帐篷,准备向主人致意的时候,热情的主人已经起身来迎接你了。他首先把他的鼻子尖对准你的鼻子尖摩擦一下。你可不要为此大惊小怪,因为这是斯喀尔特人待客的见面礼节。你环顾帐篷里的精心的摆设,就可以发现不仅桌子、椅子和床,而且所有用具都是用木料制成的。这时候,主人端来了冒着热气的茶。紧接着一个神情庄严的老人走过来,把每杯茶都喝一口。这使你不由得回忆起好像在什么书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在一些阿拉伯国家里,主人为了使客人相信他待客的饮料是干净的,总是在让客以前,亲自当着客人的面,一一尝试每杯饮料。你的回忆未尽,殷勤的主人又端来了蜂蜜和甜点心。
当你们正谈得热闹的时候,也许热情的主人会要你“扯一扯谎”。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在斯喀尔特语中,“扯谎”有“讲述”事情的意思。他们认为,人在讲述事情时,常常不自觉地加入一些不符合实际的东西。因此,他们有一句格言说,“忘记或歪曲实情就等于扯谎”。
你还会看到帐篷里有一些外来货,你自然以为这是斯喀尔特人用钱在城里买来的。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斯喀尔特人没有钱,他们不愿意拥有钱。因为他们认为钱是一种坏东西,会毁坏人的灵魂。当他们需要外地出产的什么东西时,他们总是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
你沉浸在同主人进行的有趣的谈话中。被斯喀尔特人看作是神圣牲畜的小猫,静静地卧在火边陪伴着你们。这时候,不知不觉地,极地星星已在天空放出光芒,在远处银白色的湖面上,掠过了白天最后的光线……
斯喀尔特人属于拉蓬族,分布在芬兰临近海岸的伊纳里湖和靠近挪威边界的地区。瑞典和挪威的拉蓬人已经欧化。在芬兰的拉蓬族有二万五千人,其中一部分是斯喀尔特人。他们有的住在森林里和草地上,以放牧驯鹿为生。为了尽力使自己的血统不和其他种族混杂,他们不和芬兰人、斯堪的那维亚人通婚。同其他地区部落的拉蓬人通婚也是不允许的,他们严守自己的风俗习惯,使其不受外来影响。他们常常用一些特别的方法治病,例如,当他们的身体不适时,就从树上摘下他们认为具有魔力的小蘑菇,把它点燃,用烟来灸那感到不适的部分。
他们认为最危险的野兽是狼、熊和山猫,而驯鹿受到的尊敬则超乎人之上。在斯喀尔特人居住的地方,驯鹿可以完全无拘无束地跑来跑去。斯喀尔特人放牧驯鹿时,总是拿着一根长木棍。这是用来给驯鹿指路的。当驯鹿群走到交叉路口时,牧人如果想让驯鹿往左拐,他只消用木棍指向右方,驯鹿马上就会朝与木棍相反的方向跑去。斯喀尔特人还迷信熊可以告诉他们未出生的孩子的性别:如果一个怀孕的女人在森林里遇到熊,而它发出鸣叫,那就说明她将生一个男孩;如果熊向她表示沉默,那肯定会生一个女孩。
斯喀尔特人,这些居住在遥远的寒冷的极地的人们,对于远方来客的热情招待,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不会忘记,当暴风雪呼啸着的时候,你坐在帐篷里,倾听一位老人给你讲述古老传说时的宁静气氛。你也不会忘记,当夜色渐渐消失时,年轻的人们陪着你欣赏极地晨曦的奇妙情景。你看见阴暗的天空突然掠过几道白光后,天际就紧接着出现七彩的虹桥。这时候,森林、湖水和所有的东西,都笼罩在一种变化万千的奇幻色彩里。……(附图片)


第4版()
专栏:地理知识

越南南方的丛林
乃凡
越南南方处在热带区域,有一半以上的土地为热带森林所覆盖,终年炎热,雨量丰沛,在长山山脉一带最高年雨量达四千毫米。全年都是生长季,对植物生长非常有利。
热带森林常被称为“丛林”。在热带丛林中,树木非常稠密,由下往上,一层套一层。有的乔木高达四十米以上,树干直径可达一米以上,高大而整齐的树干形成了阴森的柱廊。树木的种类繁多,在一百平方米的地面上,多达三十种。林下的藤本植物也很茂密,不用斧头开路,休想通过。有的藤本植物,如省藤长可达三百米,它们用卷须附着树干,直达冠顶。在森林和乔木的顶端,常常有很多附生于树干或树枝上的植物,形成美丽的“空中花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彼此相间,十分好看。在丛林里,一年到头都可以看到花和果实,有很多植物全年都开花。
越南南方的热带丛林盛产贵重的树木,如樟脑树、肉桂树、白松、檀木、柚木、花梨木、杪木等。但是由于盲目的采伐,现已很难找到优良的木材了。丛林中的动物种类繁多,如虎、象、豹、犀牛、猴类和孔雀等大动物,以及鸟类、蝴蝶、昆虫等树栖和飞翔动物,应有尽有。由于法国殖民者对象牙的掠夺,象的数目已大为减少。越南南方山区流行着迁徙农业,每年为了种植稻谷要焚毁许多森林,但在种植二、三年之后即行撩荒,许多生长迅速的植物便随着侵入,经过一段时间又形成森林。
越南南方的海滨地带都生长着红树林,特别是在风平浪静的平缓淤泥海滩,红树林更为茂密。在涨潮时红树林被潮水所淹没。红树植物最高的可达三十米。它的种子在母树上发芽,能在海水中漂浮两三个月而不死亡,漂至海滩上后,仍能迅速生根发育。红树林的木材可作为燃料和材料,树皮可用来提取鞣料和染料。有的红树植物的果实还可以食用。红树林能加速泥沙的沉积,有些生长着红树林的地区每年沉积的泥沙厚达三厘米以上,使海滩不断向前伸展。同时,红树林也跟着向前推移。


第4版()
专栏:

美国黑人的移动
乐山
美国国情普查局最近公布的美国人口统计材料,展示了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十年以来,美国黑人人口发生了显著的移动。
从1950年到1960年,美国二十一个州(见图)的黑人人口不断减少,其中减少最多的是南方各州,约有一百五十万人移出。试以图中的九个州为例(见表一)。
这些地区移出的黑人中,大部分进入了北方的工业区。这从1940年到1960年美国北方大城市的黑人人口急遽[jù]增加的情况可以看出来。试以纽约等大城市为例(见表二)。
战后年代,美国南方各州种族歧视和种族迫害的继续加剧,是美国黑人人口由南向北移动的主要原因。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会的一个报告指出,在美国南方各州存在着“最极端、最严厉和最完整的就业歧视”,一切工作等级都是根据种族来决定的。在南方的钢铁厂或炼油厂里,具有二十年工龄的黑人工人,只能从“看管厕所”提升为“清洁工”。
在美国南方各州还实行着严格的教育隔离制度。黑人只能进入专门为黑人开设的公立学校。尽管1954年和1958年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宪法“宣布”,公立学校种族隔离现象“必须迅速消除”,可是,根据1960年11月《纽约时报》的一项统计,南方各州能够进入白人学校的黑人学生还是微乎其微:在弗吉尼亚州只占黑人学生总数的0.08%,在北卡罗来纳州只占0.02%,在田纳西州只占0.01%,在路易斯安那州只占0.001%,而在南卡罗来纳、佐治亚、亚拉巴马和密士失必等州,就没有一个黑人学生能够进入白人学校。
美国黑人移居北方大城市以后,日子能过得好一些吗?《纽约时报》今年3月报道说,纽约市的黑人
“住在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处于隔离状态的社会中”,在学校、住房和就业机会等方面,都存在着对黑人的歧视。“黑人的失业比率比白人高一倍左右。即使他们有了工作,家庭的平均收入也只及白人的一半。”
美国黑人的遭遇和黑人人口的移动,进一步表明美国种族歧视和种族迫害的严重。《纽约世界电讯与太阳报》承认说,“歧视和仇恨的毒素已经深深地侵入我们社会的重要机体,也许已经达到致命的程度……它在可耻的哈莱姆贫民区内溃烂,它在极南部蔓延。它的四处散布的、无孔不入的细胞,已经侵入我们社会的每一个组织”。
(附图表)


第4版()
专栏:世界一角

红海采珊瑚
熊仲琪
埃及阿拉伯沙漠的东部,濒临红海苏伊士湾沿岸地区,是阿联政府大力发展的一个新游览区。人们在这里,除了能享受到海滨胜地的大自然的美以外,还能够在红海边上采珊瑚,这是它不同于埃及的其它避暑地如亚历山大和塞得港之处。
红海素以多珊瑚礁著称,在苏伊士湾口,有着许多密集的珊瑚礁群,滨海一带海底有岩石的地方,都生长着珊瑚。珊瑚是细小的海洋生物珊瑚虫的排泄物所形成的一种矿物质类的东西,由于它的美丽的色彩和繁多的形态,历来就是点缀人们的书斋、画室和美化生活的物品。
当你从水深齐胸的沙滩,踏上低洼不平的海底礁石时,你就可以潜水观察了。这时候你的眼前会出现一个充满生命的活跃的水下世界:海藻是水底的原始森林,苔藓是海底的绿绒地毯,种类繁多、色彩绚丽的鱼群游过你的身旁。你只要稍微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原来珊瑚也是这个繁忙活跃的水晶世界不可分的一部分。它依附在岩石上顽强地生长着,有红色的、白色的、蓝色的、紫色的和绿色的;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有的状如毕柏,有的貌若雪松,有的像团团的绣球,有的似凌霜的菊花。你想采岩边那株烁烁耀眼的白珊瑚,一转眼,岩底下又有一枝赤火丹心的红珊瑚吸引着你。
要采摘一枝好珊瑚,需要具有勇敢、顽强的精神。这是因为岩石峥嵘,锐利无比,会刺伤你的手脚;海浪滔滔,使你在水下呼吸困难;珊瑚是如此娇脆,一触即枝残株断。但是,在几经周折,也许还要喝上一口又咸又苦的海水之后,你终于会采得一枝心爱的珊瑚,愉快地游回岸边。
摘回珊瑚后,还须用水冲洗,涤去腥味杂质,使它变得晶莹无瑕,然后放在案头,就可使室内增添一番生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