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札记

植物的“王国”
我们从云南西双版纳攸乐人居住的攸乐山,到国境线上的勐腊去。穿过那一望无际的热带沟谷雨林,来到翠绿如玉的小勐仑平坝子。前面便是映着河谷两边林木倒影的罗梭江。沿江的浅滩上,青石嶙峋,成群的鹭鸶,在上面栖息和觅食。江上,碧波涟漪,鱼儿翻浪,一只只独木小舟,有的顺水飘流,有的往来横渡。船上坐着一群群头插鲜花、身穿统裙、手撑阳伞的傣族妇女。来到幽美的罗梭江,立刻将人引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渡过罗梭江,就到了三面环水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这个植物园是在1959年1月建立的。它虽然是一个年轻的植物园,但是,由于它得天独厚,已经成为植物种类较多的一个植物园。世界上最有名的植物园,建园的时候都是从植树开始,而这个植物园却是从砍树开始。从前,这地方是一片林莽草丛,古老的大树密密层层挤在一起。建园的时候,工人们用大砍刀砍除荒草,伐掉一些多余的树木,才把植物园初步整理出来。
我们踏着晨露,在一位植物研究员的带领下,环游这座周围十公里,有地近五千亩的植物园。园里到处是古老的树木。这里有长得像插花瓶似的佛肚木,有果子形状很像猫尾巴的猫尾木,有美丽而挺拔的玉叶金花树,有树汁含毒、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有质坚量轻、可造军舰甲板用的柚木,有叶子张得像伞那样大的海芋,还有“土壤侦察者”飞机草。这种草是一种热带标记植物,只要适合它生长的土壤,就可以引种其他经济作物。植物园在新垦土地上,常常先种飞机草作试验。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风光浓丽的热带的图画。
我们走到那开着淡绿花朵、结着红色小果的构树下。那位研究员告诉我们,构树的树皮可以造纸,在古代叫作“楮”。属于棕科的蒲葵的叶子,能做芭蕉伞;那像棕榈而叶子像凤凰尾羽的黄棕木,可做乌木筷子。他指着结在榕树上的无花果说,这无花果,其实是有花的,只是花生在果托里边;这种植物是靠小昆虫爬进果托里去授粉的。当我们走到一藤油瓜跟前时,他说,这油瓜,每家只要种一棵,一年就可得油十至二十斤,人们都称它是油王。它也是靠昆虫——蚂蚁爬进果托里授粉的。
那是一棵菩提树,只见菩提树落叶不久,已经生出了新叶。热带没有冬天,为什么树木还落叶呢?原来这里的热带,虽然没有严格的冬天或夏天的区别,但是,却有着湿季和干季。热带的树木,不是适应气候的冷热,而是要适应湿季和干季。因此,每到二、三月间的干季,水分供应不上,许多树木都要落叶。菩提树蒸发水分最多,它那叶子很像一个尖尖朝下的大桃子;叶子的尾尖很长,叫作“滴水叶尖”。在湿季里,从叶尖上不时地滴下水珠来。
在植物园的中心地带,有一棵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榕树。我们在树下丈量了一下,要十多个人拉起手来,才能合抱那粗大的树身。这棵树的枝叶复盖面积,占三亩多地。在它身上的附生物,就有几十种之多。如同长了胡须、拄着拐杖的老人一样,它那一条条几丈高的支柱根,有的垂直挂下,有的落地后又长起来,变成一根根蔓藤或一株株树干,使人数不清这棵树究竟有多少树干。
如果说西双版纳是一个天然的“植物王国”,那末这座植物园真堪称是“植物王国”中的宝库了。据这位植物研究员说,我国植物有两万五千种至三万种,而云南省就有一万二千种到一万五千种,其中有许多又是生长在西双版纳。植物园利用了这个优越的条件,已发现和整理出一千八百多种植物。其中,世界植物史上至今还没有记载的植物,就有一百几十种。
这些特有的植物,都生长在植物园附近的原始森林中。我们到园东南的勐醒河畔,看了那里的沟谷雨林。绿色的勐醒河滚滚地穿过群山下边的谷底,河两岸尽是不见天日的林海。这里的树木有一个鲜明的特点,由于长得密集,每棵树为了争得阳光,树干都长得很高,树顶长得很小,都是三十米以上的高大乔木。我们沿着小道,爬上山崖,钻进密密的森林。这时,我们看到一种从没见过的奇特景象:在那些没有一寸积土的兀立的石崖上,竟生长着一棵棵高达十丈的科仑木,它的根须像苍鹰的利爪,牢牢地抓住石崖;一条条的爪根,从石崖四周钻进石缝。它的躯干的下部,是分成三个翼翅的大板根,有的板根的直径长达四米,好像一支火箭的尾部,平平稳稳地座落在石崖上。无论从哪边吹来的风,都休想撼动它。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一种躯干长楞的树,在圆圆的树身四周,见楞见角,远看几疑是几十根粗藤拧在一起。
一路上,我们还遇到许多“森林里的绞杀者”——这是植物学家给一种专门绞杀别的树木的树起的名字。这种树,是榕树当中的一种。它能绞杀高入云天的天料木,也能绞杀亭亭如盖的菩提。总之,它能绞杀一切树。如果你在一棵大树的躯干下部,发现了一些像弓弦结的密网一样的榕树藤,这就是“绞杀者”袭来的征象。它慢慢地、不声不响地向大树的茎干包围,起初,那被包围的大树,对这种长着盾形小绿叶子的榕树藤条,也许毫不在意;但是,几年之后,那些像弓弦一样的藤条,却变成了一条条像大蟒一样的粗藤。它越爬越多,越缠越紧。再过几年,那些大蟒般的粗藤,已经结成一个整体,将原来的大树紧紧包在中间。以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棵树上生长两种枝丫,两种叶子:一种是“绞杀者”的躯干和叶子,一种是
“被绞杀者”的躯干和叶子。再过不久,“被绞杀者”便全部被包在“绞杀者”的腹中而死去,只剩下“绞杀者”的躯干和枝叶了。在我们面前,歪叶榕正在绞杀着一棵菩提树,小叶榕正在绞杀着它的同类——一棵大叶榕。
在植物园的试验区,我们看到研究工作人员正着手研究和解决多层多种经营、充分利用我国热带土地面积的问题。他们在试验基地,种植了经济价值最高的乔木,作为最高的一层;在它的绿荫下,是害怕炎热阳光的肉桂,再下边一层是咖啡……。这样,每一行树木,都分成了多层绿荫,如同一座座飞檐似的绿色建筑;每一块土地上,都种植着几种或几十种经济作物,好像一丛丛枝叶,排着整齐的队伍涌来。
在植物园的果林中,我们看到有八个品种的香蕉,其中有长得像羊角那样大的,也有长得像十指纤纤那样又细又小的美人蕉。我们尝过这些香蕉,又在餐厅吃着一种馒头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这馒头竟跟香蕉有联系。原来这馒头就是用香蕉粉做成的。香蕉所含的淀粉量,和小麦、稻米大致相同。可是,一个劳动力管理稻田,从耕作到收成,只能管理七亩左右;而一个劳动力管理香蕉,则能管理三十亩到五十亩。因为种植香蕉既不要耕,也不要耙,种一年可以连收五年到十年。同时,香蕉的产量很高,每亩能收干粉一千斤;高产的还可以多收一些。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确是一部活的植物学教科书。在短短的两天访问中,使我们为祖国有这样一块美丽、富饶、绿如翡翠的土地,而深深感到骄傲。
作者:阎吾
周长宗(附图片)
西双版纳植物园里的千年大榕树  阎吾摄


第5版()
专栏:小知识

海蜇和虾
乐工
“四月八,一哺雨,一葡?[zhé]”。这是闽南沿海的古谚,意思是说初夏海面上几阵暴雨以后,就会有大批海蜇聚结飘浮而来。宋朝有一位诗人沈与求,写了一首诗,描叙海蜇的生态,诗中有:“出没沙嘴如浮罂[yīng],复如缁[zǐ]笠绝两缨;混沌七窍俱未形,块然背负群虾行”。的句子,除了描绘海蜇是一种似坛如帽没鼻没眼的动物以外,还写出了海蜇的体上附有虾群。海蜇是种什么样的动物呢?它跟虾又有什么关系呢?
海蜇(?),古时有许多奇奇怪怪的名字,如摴蒱鱼、石镜、海僧帽等。《本草纲目》里把海蜇列入“鳞部”,与某些鱼类排在一起。书中记载:“大者如床,小者如斗,无眼、目、腹、胃,以虾为目,虾动?沉。”又说其形“浑然凝结,其色红紫,……下有物如悬絮,群虾附之,咂其涎沫……”。根据这些记载,显然海蜇与一般鱼类毫无共同之处。原来海蜇是属于腔肠动物的一种水母。体形很像一顶降落伞(见图),上部的伞体很高很厚;伞体中央下垂八个口腕,下端附有许多丝状的附属器。它在海里主要是营浮游生活,运动时靠伞体下的环状肌肉伸缩,当收缩时伞下腔内的水被压出,身体就向伞顶方向游动。它依靠口腕上的许多吸口吃东西,食料是海中的矽藻类和微小的动物。
海蜇的口腕下面常有小虾共生在一起。这种虾称海蜇虾,俗名大肚虾,体色棕红,间以黑白斑点。虾受到海蜇的保护;而当外物靠近海蜇时,虾就向下游去,这时海蜇也就跟着下沉。从这一点看来,虾在海蜇的体上真是起着“眼睛”的作用了。
我国从东北至闽广沿海都有海蜇分布。夏季是捕捞海蜇的旺季,渔船上捕到海蜇,随即就用竹刀将伞体部分和口腕部分割开,伞体部分就是我们吃的“海蜇皮”;口腕部分就是“海蜇头”。


第5版()
专栏:知识小品

手温能熔化的金属——铯
王爕山
金属,通常在人们的想像中,在融融的炉火中才能熔化。但有一种金属,你只要放在手心里,依靠手掌的温度立刻就能熔化成为液体。这就是铯。
1860年,德国的科学家本生和克希荷夫,在燃烧某一族金属的时候,突然发现从分光器下出现一丝异常绚丽的蓝色光,不觉兴奋得大叫起来,因为这是已知金属中还没有出现过的光谱,这蓝色光标志着人类又找到了一种新的金属。于是科学家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铯”。在拉丁语中,铯就是天蓝色的意思。
二十年以后,化学家从一种叫做铯榴石的矿石中提炼出少量的纯粹的铯,铯的真面目才逐渐为人们所知。原来这是一种淡黄色的金属,在摄氏28.45度时就会熔化,不要说放在人们的手心里,就是在通常较高的室温下,也常常是半液体的状态;在有空气的情况下,它的极端活泼和猛烈的天性就会充分的显示出来,立刻和空气中的氧化合,发出蓝色的光芒燃烧起来;如果把它投入水中,它会剧烈地夺取氧,而发生爆炸。……
由于它这种活泼的天性,从本世纪三十年代起,铯就开始在技术中显出身手。人们在真空的电子管内安置含铯的小球,让它捕捉真空管中杂散的氧气,好延长真空管的寿命。
后来,人们发现它对放射线特别敏感,只要哪儿有放射性元素存在,它就立刻能察觉出来。因此,人们利用它制成放射线分辨器,探测地底下蕴藏的放射性矿物;把它安装在原子能实验室内,会给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预报哪儿出现放射线……。
铯原子中的电子非常不稳定,遇到光线的激发,一部分电子就会放射出来,产生电流,这样的作用叫做光电作用。于是铯很快地就在电视中大显身手,变成了制造光电管的最好的材料。专家们甚至称道它对于颜色的灵敏度能和人眼相媲美!
前几年,科学家对于这种奇妙的金属进行深入研究,又发现一个新的特点。在它的原子的外层上,电子旋转的速度是不变的,电子绝对准确地在几万亿分之一秒中旋转一周。利用这种特性,科学家已经制造出了铯原子钟,能够测量出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这种钟表在三百年内的误差不超过五秒钟。它的精确度远远地超过世界上以前出现过的任何钟表,人们用它来校正天文钟。有了这样精密的钟表,科学家们再也不用在导弹和宇宙火箭的自动控制的精确度方面担心了。只要在宇宙火箭上装上一个原子钟,火箭就能按照非常精确的时间进行控制,达到预定的地点。
近来科学家又发现了铯的一个新用途——用作火箭的燃料。研究结果表明,如用离子化的铯原子来作火箭的燃料,要比现在采用的液体和其他固体的燃料优越得多,这种天性猛烈的金属在燃烧的时候,单位重量发出的推力要比液体和固体的燃料高一百四十倍!如果用铯代替目前的燃料,那会大大地减小火箭内放置燃料部分的体积,也能避免液体燃料在着陆时容易爆炸的危险。这样看来,铯倒是宇宙空间远程航行的好燃料呢!无怪乎科学家已经把它称作宇宙航行时代的珍金了。


第5版()
专栏:古今谈

从善
白夜
左丘明在“左传”中说了一句话,“从善如流”。这就是说相信真理,服从真理,服从一切好的东西,好比流水一般顺当。这当然是十分可贵的事。
唐朝,有个篆书家李阳冰,在山西绛州龙兴宫看到了碧落碑上的篆字,十分羡慕,寝卧碑下揣摩七天。传说这碑上的字是两个道士写的,把门关了三天,写好后,化作两只白鸽飞走了。这自然有些像神话的意味了。不论如何,李阳冰这种从善的精神是好的。只要人家的是好的,便虚心去学。从此以后,他坚持学习了十二年。这种从善的精神,真可以说是如流的了。只有这种精神,也才成全了李阳冰作为一个书法家。不然,谁又能知道他呢?
左丘明在“国语”中,又说了这样一句话,“从善如登”。这是什么意思呢?相信真理,服从真理,服从一切好的东西,好比登山一样。这就是说,从善,又不都是很容易的事。
还找一个书法的故事来说说。人们常临“九成宫”帖吧,这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写的。有一次,欧阳询看到晋朝的草书家索靖所写的碑,摇摇头说,“浪得虚名”。因为平常人们对索靖的草书,有银钩蠆[chài]尾之称。可是,到了第二天,欧阳询又想起了去看,一看再看,才知道索靖字的好处。又改口说“名下定无虚士!”于是,欧阳询就在这个碑旁住了三天,昼夜揣摩。从这件事看来,要人们从善如流是不容易的。欧阳询一上来,对索靖的字是不服的,从不服到服,这是不容易的事,中间是要经过思想斗争的。这个思想斗争,就是登的过程。思想斗争胜利了,就登上去了;思想斗争失败了,就登不上去。
当然,善有不同的标准。我们所说的善,应该是真理,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得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不是唯心主义的没有阶级分析的一套把戏。今天的革命者,比起过去任何时代的人,都应当具有更加坦白的胸怀,更加宏大的度量,更加清楚的远见,所以,也就能更加“从善如流”。要做到“从善如流”,一个革命者的修养,大体上也可以说,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全心全意从工作出发,从党的利益出发,从群众利益出发,而无半点自己个人打算,把个人利益溶于党、国家、集体、群众利益之中,有了这种深厚的修养,自然就会勇于实事求是,勇于追求真理,勇于从善了。
然而,当不能做到“从善如流”的时候,必须准备“从善如登”的勇气。好比登山吧,登了一级,固然费了一些力气,可是,回过头来看看,便看到又是一番景象,眼界开阔了不少。所以,下决心登泰山的人,明知道要费力气,总是要登上去。因为,他们也明知道,登上泰山去,可以小天下。如果人们要养成“从善如流”这个精神,不妨去坚持“从善如登”的勇气,在实践中看看,才知道登了以后有好处,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尝试以后,就会知道,的确是需要“从善如流”的了。
“从善如流”、“从善如登”的精神,应当永远贯串在我们一切的工作和斗争中。毛泽东同志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着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我们认识真理、掌握真理的基本态度。


第5版()
专栏:

印章的历史和艺术
朱家濂
印章的起源
印章是一种信物,所以又称为印信。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代(公元前四○三——二二一),以主张合纵著称的政治家苏秦曾佩六国相印。证实那个时期,官吏佩印已经形成一种制度。近几十年来周秦鈢印不断出土,更把印章的可靠历史推前了几百年。
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为了提高皇帝的尊严,对于印章的使用,定下了严格的制度:皇帝所用称为玺,臣下所用或称为章或称为印,各有专称不能混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曾经掠得赵国的国宝“蓝田玉”。他做了皇帝就把这块美玉制成为皇帝的宝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传国玺。
到了汉代,印章的制作技巧有很大提高,成为一种艺术创造。当时的印章很多用来殉葬,有一些将军们在战时阵亡,他们随身携带的印章也就一同埋在土里。所以遗留到现在的还有相当的数量。
汉印有官印和私印两种,官印刻着各级官吏的官衔,如某某将军,某某太守,私印刻着私人的姓名。汉晋以后,印章的应用逐渐广泛和频繁。就官印而论,在皇帝的诏书上和官吏的文牍上就须要经常钤[qián]盖印文。就私印而论,唐宋之间,不但姓名有印,别号有印,就是一些文人的堂、室、斋、阁的名称,也都刻成印章。宋代以后,私印的应用更和书法、绘画两种艺术进一步发生了新的联系。书画的作者开始在他的作品上题款押印,如苏轼,如宋徽宗赵佶,在他们流传到现在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们押款的印章。
印面文字——篆刻
印章的文字,过去大都用篆文,所以叫做篆刻。刻印篆体一般使用的有两种,一种叫缪篆,汉印都是使用这种字体。另一种即小篆,唐宋印章多用这类字体入印,此外,也有的刻印家以大篆入印(即商周古铜器上的文字)。
篆刻与书法息息相关,刻印的人必须精通篆隶的法则,才能得心应手。汉代重视书法,刻印的人对于书法都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汉印不论精粗都有它一定的艺术造诣。唐宋以来,书法一道,为文人所专有,刻印的工人不懂书法,因而篆体不合书家法度。唐代刻印有所谓九叠文,曲屈盘旋,后来的官印多沿用这一字体,主要目的在于防伪杜奸,艺术的价值遂趋于没落。直到元代的赵孟頫[fǔ]用小篆创“圜朱文”,明代的文征明、文彭父子又吸取汉印的精华加以丰富,一时蔚成风气。在明代以刻印名家的不下数十人,刻印遂成为专门的学问。到了清代,金石学方面的研究大大突破前人,汉印出土也日见增多,经过刻印家或鉴赏家搜集甄[zhēn]选,进一步辑成印谱,比较广泛地流传,更给后代的刻印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印章的素材和制作
秦汉印章刻玉的十分居一,冶金的十分有九(金属包括金银铜铁等,铜的最多)。以后也间杂使用象牙、犀角、砗磲[chē-qú]、琥珀、水晶、竹、木、磁等类原料作为印章的素材。金属印章的制作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铸印,一种是凿印。铸印是把熔化的金属倾入模型铸成的,凿印是用刀直接凿成的。大抵平时授官晋爵多用铸印,以示郑重;军中急于封拜,多用凿印,以期速成。自秦汉以至宋元,一般沿袭旧习,主要是用金玉作印。直到元明之间,王冕用浙江天台山所产的花乳石刻印,风气一开,石印逐渐流行。因为刻石比铸金方便,明清两代的私人印章,金玉的地位绝大部分被石印所代替。这样一来,文人擅长篆法的,都可以自己动手刻印,这才把书法与篆刻两门艺术重新密切地结合起来,使得篆刻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
石印流行以后,各地精美的石料多被选用,最为著名的是青田、寿山、昌化等石。青田石出产在浙江青田县,寿山石出产在福建侯官县的寿山,昌化石出产在浙江的昌化县,这些石料经过选择、琢磨,制成印章,其中的精品都是细腻温润,光彩夺目。清代中叶,寿山采出田黄石,石质通体明莹,色如蒸栗,更为艺术家所重视,它的价值按重量计算,一直和黄金的价值相当,可以想见人们对它的珍爱。至此,印章和砚、墨等文房用品一样,它本身就成为一种美术工艺品了。
印章的钮
印章作为一种艺术品,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印钮的制作。印章的上端往往雕成各种物像,人们把它叫作“钮”。如果说篆刻——印面文字的刻制,与书法有密切的连锁关系,那么,印钮的雕刻就是中国雕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的汉印中,最常见到的是龟钮、瓦钮、复斗钮、鼻钮等,其他像狮、象、驼、辟邪等钮,也有不少。石印流行以后,印钮的制作,更是丰富多采,清初刻钮的有名工人有尚均、杨玉璇、王定、张鹤子等,都极受艺术界的重视。其中尚均刻钮,工致生动,极为珍贵,至今被人称为“尚均钮”。这些刻印家雕刻印钮的艺术造诣是非常惊人的,他们能在一寸见方的素材上雕成各种动物的形象,也有刻成人物、山水的,都能栩栩如生。甚至于在一个小小印章的上面,掺合了各种雕法,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民族艺术之一。
时至今日,印章的作用已经大部分被签字代替了,但是它的艺术使命还是存在的。我们只从它和书画艺术的连锁关系来看,优美的书画陪衬上精致的图章这一民族艺术形式,仍然被现代艺术家所接受,同时也仍然为广大人民所欣赏。尤其重要的现代刻印家的作品中已经有了推陈出新的发展方向,这也就足以说明这一艺术品种不会就此澌[sī]灭,成为历史上的陈迹,在社会主义丰富多采的艺术领域中,将继续占有一定的地位。(附图片)
汉代“陈留太守章”官印
清代“五亩种蔬、十亩种竹、柔日读经、刚日读史”间章
明代“文彭之印”
唐代“颐州之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