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地方报纸上的读者来信

关于修制急需农具的几点意见
最近我们在江西赣州、南康、赣县、遂川、泰和、吉安等县市,对农具的供求情况作了一次调查。据了解,今年农具的修制工作,一般完成得比较好。但在农具修造工作中,存在较普遍的问题是,地区之间、品种之间不够平衡。特别是木、竹农具较缺。木、竹农具中又以水车、禾戽、谷箩、晒垫等四种中型农具缺得最多,一般尚缺20%至40%。南康县南水公社今年计划播种早稻五千八百八十二亩,其中有20%左右的面积是需要提水灌溉的;目前全公社只有二十九部水车,以每部水车提水二十亩计算,尚缺水车二十多部。该社桐子大队寨下生产队,全队二十五个劳动力中,只有一个禾戽、五担谷箩;以每八个劳动力应有一个禾戽,一个劳动力应有一担谷箩计算,尚缺禾戽二个、谷箩二十担。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1)由于保管不善,损坏较多,修添较少。(2)原材料不足,特别是规格、质量不合要求,影响了上述农具的修制。以制造水车车身为例:按规定需要二丈长、直径在七寸以上的杉木,而目前供应的大部分都是一丈余长、直径五寸的杉木。(3)技术力量不足,特别是篾工显得不足。泰和县算了这样一笔账:以每十亩田需要一床晒垫计算,全县尚缺晒垫九千零五十四床。以编织一床晒垫需六个工计算,共需五万四千三百二十四个工作日。全县现有的三百五十名篾工,如果全力以赴编织晒垫,也需要一百五十多天才能完成。(4)部分生产队干部认为添置这些农具需钱较多,不愿添置,怕影响年终分配。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和部分基层干部和社员在一起进行了座谈,共同商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一致认为当前急需做好这样几项工作:
(一)分别轻重缓急,作好生产安排。一般说来,目前需要优先安排修制水车、禾戽、谷箩、晒垫等四种竹木制农具,但各个地方对这四种农具的需要情况又各有不同,因此,又要做到因地制宜。如需要提水灌溉的地区,就要集中力量修制水车。南康县蓉江、潭口、凤岗、龙华等四个区,今年早稻播种有20%的面积因缺少提水工具不能沤田,10%的面积推迟了播种。因此群众迫切要求把库存的车板、车骨从速供应到生产队,以使部分因缺少车板、车骨不能使用的水车,能充分利用起来。后来南康县这样做了,群众表示满意。
(二)切实安排原材料供应。水车、禾戽、谷箩、晒垫等农具体积较大,用料较多,在原材料的规格、质量要求方面,也比较严格。因此,大家认为:在竹木材料方面,仍应本着国家调拨和自力更生相结合、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精神,通过总结和推广以往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进行解决。如建立原材料基地,恢复传统的协作关系等等。但制造水车、禾戽等所需规格较大的杉木、樟木、洋钉等材料,仅靠群众很难解决,要求农垦、商业等有关部门给予妥善安排,以便加快修造进度。
(三)集中使用技术力量。社员们认为:目前城镇中的木、篾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厂,要集中绝大部分人力赶修赶制上述四种农具。农村公社、大队和生产队的手工业工人,也应适当加以调整、充实,并妥善解决他们的口粮、工资、分配等问题,以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对于分散在农村中的半工半农手工业工人,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一支巨大的力量。
(四)加强保管工作。水车、禾戽、谷箩、晒垫等农具,过去有的地方由于使用、保管不善,日晒雨淋,降低了它们的使用寿命。因此除对社员加强爱护农具的教育以外,还应建立与健全一些必要的责任制度,以增强社员的责任心,做好农具的使用、保管工作,避免再次出现添得多、坏得多的不良现象。
朱奎元、许梦池
(原载《江西日报》)


第2版()
专栏:来信

喷雾器不应改作别用
山西绛县陈村公社东荆下大队的五个生产队,有喷雾器十架,其中除今年春节时公社奖给的一架以外,其余九架全毁坏了。这些喷雾器的零件大部被移作他用。例如把喷雾器的管筒当了煤油桶,皮管当了气管带。城关公社里村生产队把喷粉器改作烧锅用的“吹风器”。
这些情况说明,一些生产队农具器械没有健全的保管领用制度,一些队干部缺乏责任心,没有对社员进行爱护集体财产的教育。我建议有关部门,立即进行一次检查,并采取措施纠正这种现象。
  山西省绛县 杨炳林


第2版()
专栏:来信

赶快修理治虫器械
最近,我们去杭州市郊菜区公社,对喷雾器、喷粉器等防治病虫害的器械保管和使用情况作了一次调查。发现许多生产队的治虫器械破损得很严重。据笕桥、乌龙、彭埠、丁石等四个重点蔬菜公社的初步摸底,现有的一千二百二十二架喷雾器中,已破损了三百九十二架,现有一百八十九架喷粉器,已破损七十一架。据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反映,造成破损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生产队担任治虫任务的社员调换频繁,使用技术不熟练,把器械弄坏,有的是在使用以后,生产队没有妥加保管。干部、社员还提出,有的工厂生产配件质量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里,气候已经转暖,许多农作物害虫活动繁殖。特别是菜区,白蛆、蚜虫、黄条跳甲等菜虫已大量出现。因此,许多公社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希望有关部门赶快帮助他们修理这些破损了的治虫器械。具体要求如下:
一、农药械生产部门和手工业部门,可组织一些技术力量,携带配件,下乡到队,开展修理业务;
二、当地供销社根据需要,迅速供应一批治虫器械的配件;
三、要求生产治虫器械的单位,提高治虫器械、配件等产品的质量。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 高长奎


第2版()
专栏:简讯

黑龙江林区栽种红松等珍贵树种
黑龙江省林区今年栽种的林木中,大部分是生产优质木材的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等珍贵树种。为了种好珍贵树种,各林业局对植树人员进行了技术训练,并组织有经验的老营林工人和技术人员,全面规划了林地。
德州专区及早作好防洪防涝准备
去年遭受严重涝灾的山东德州地区,及早采取措施防涝防洪,力争做到有备无患。最近,德州专署水利部门派出十多个工作组,勘查了区内徒骇、马颊、卫运等主要河系。各县、社也普遍开展了水利情况的普查活动。现在,全区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统一规划、干支流统筹兼顾、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有计划地进行各项防涝防洪的准备工作。
龙溪专区收获大麦等春熟作物
福建南部龙溪专区各地人民公社,正在收获大麦、小麦等春熟作物。
近一个月来,各地社员一面忙着犁田溶田和插秧,一面收获春粮。春熟作物较多的地区,村里村外的晒场上、庭院里,都晒上了新粮。到4月下旬,除了一部分成熟稍迟的越冬甘薯尚在继续收挖外,其他作物已基本收获完毕。这个专区的大部分社、队,春熟作物的收成较好,只有一部分越冬甘薯因受霜冻的影响,产量较低。
广东拖拉机厂重视农械修理质量
广东拖拉机制造厂为农村修理农业机械质量良好,受到不少用户的赞扬。今年以来,这个厂先后为广州市郊及南海、中山、博罗等县的人民公社大修拖拉机十四部,修理拖拉机、抽水机等农业机械重要部件一百多项,很少出现返工现象。
丰台机务段大部机车组达到先进水平
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的八十多个机车组,经过两个多月的“学、比、赶、帮”竞赛,有六十多个组达到安全、省煤、正点、机车质量优良和超额完成货运计划的先进水平。
荣县加强手工业原料运输工作
四川荣县交通运输部门和手工业管理部门沟通城乡各条运输渠道,合理安排汽车、架车、驮马和人力捎脚等运输力量,给手工业生产单位输送原料、材料、燃料,增产小农具和日用工业品。
苏州市文联收集当地大量民间故事
在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的周围,流传着许多富有民间色彩的故事和歌谣。到今年4月底,苏州市文联已经收集到从春秋战国到太平天国时期的民间故事五百多篇。其中有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太湖游击队等近百年来的革命英雄事迹,有园林、宝塔、桥、路、里弄等古代建筑的故事,有历史名人的传说,有寓言和美丽动人的神话。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愚公赞
 苏宜
陕西省秦岭深山地区有一个马炉生产大队,那里的社员在党支部书记刘西有的领导下,以持久不懈的斗争精神,开山劈石、整修农田,保持水土,连续十年粮食稳定增产。到那里参观过的人都感动地说:这样的石头地也能长出粮食,真是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马炉大队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比其他许多地方更穷更白。以马炉大队的中心马连台来说,八户人家七户在旧社会要过饭,八个小伙子三对半是光棍汉,解放后组织变工队上山开荒,连镢头也没有。但是,这个大队的社员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把穷根拔掉!十年来不分寒暑,一镢头一镢头地开山劈石,扩大耕地,改良土壤,植树造林,兴修水利,保持水土……,使这个过去连叫化子都不屑光顾的地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付自然这个顽强敌人,仅仅有了战胜贫穷的意志还不行,重要的是要有脚踏实地、锲[qiè]而不舍的实际行动。在这里,被强大的敌人所吓倒,不敢斗争,自然是不对的。但是,企图在一个早晨就能取得对自然斗争的胜利,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马炉大队地处山区,石多土少,耕地面积很小。在这里,首先要展开的是夺取土地的斗争。随着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以至人民公社的成立,斗争的规模愈来愈大,方面愈来愈多。有了土,他们着手解决肥料、水利等等问题。而每一生产部署的推行,又都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在这里,仅仅说他们有干劲还不够,他们有的是一股百折不挠的韧劲,是不分寒暑,十年如一日的钻劲,是一把镢头一年磨掉五斤的猛劲,是愚公带领全家老小要搬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那股劲头。而在每一步前进中,又都讲求实效。只要能扩大耕地,哪怕只能点种三五棵包谷的地也要扩大;只要能浇上水,浇三厘、五厘地也好。这是讲求真正的经济效果,也是愚公精神的真正发扬。
同大自然进行斗争和进行阶级斗争一样,总免不了碰到挫折,甚至遭遇失败。问题是人们碰到挫折怎么办?是灰心丧气,自甘失败,还是认真总结经验,接受教训。马炉大队的干部和社员们是抱着后一种态度的。他们几年来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碰到不少困难。例如康沟的治理,一共经过三年时间,反复五次才修成。这里的关键在于虚心学习,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吸取成功的经验。
我们要有马炉大队那种在我们这代手里把中国的穷根拔去的决心,更要学习马炉大队那种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不懈的韧性战斗精神。只要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愚公日益增多,挡在我们面前的那贫穷和落后的两座大山,一定会被我们挖掉,奂美奂轮的社会主义庄严大厦一定会在中国的地面上建设起来。


第2版()
专栏:

安排生产生活 传授农业技术
黄岩回乡人员受到亲切接待
许多人劳动、工作出色,陆续被选为生产队干部
据浙江日报消息 浙江省黄岩县最近三个多月来,有一千七百多名干部、工人、城镇居民和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安家落户,目前正和老社员一起,为争取今年农业丰收而努力。
这批回乡支援农业生产的人到农村以后,受到社员的热烈欢迎,有的生产队还举行了新老社员联欢会,热情地向新社员们介绍情况。洪家公社高桥大队四队的干部和社员,前些天听说原来队里的老犁田手陈梅生要从工厂回来参加农业生产,都非常高兴。许多社员向生产队长要求说:“春耕开始了,快把梅生接回来吧。”经过讨论,队里派社员谢惠德撑小船去接陈梅生一家人回来。百步公社胜利大队第三生产队的社员李焕岳还和从浙江水泵厂回来参加农业生产的李洪庆订立了互教互学的合同。李焕岳表示决心要教会李洪庆犁田、耙田、插秧,李洪庆表示决心要教会李焕岳开抽水机。
对回乡支援农业的人员的生活,社员们非常关怀。西山公社红星大队新社员徐金法回乡以后,干部帮助他买来蓑[suō]衣、铧锹等,许多社员帮助他搬家具、炊具,帮助他安排好生活。
社员们的亲切接待和热情帮助,大大地鼓舞了回乡人员搞好工作和生产的决心。原来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主动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挂钩,向他们学习基层工作的经验。原来不懂农业生产的同志,就积极学习农业生产本领。保全公社妇女主任戴小芳,原来是新桥区综合厂的车间主任,从来没有做过农村工作,到这个公社后,由于她积极向其他同志学习农村工作经验,有事与群众商量,现在已经初步熟悉农村的情况。长潭公社前蒋大队新社员蒋文华、周士富回乡后,积极向老社员蒋冬根、蒋极法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已初步掌握了耕田、耙田、车水等生产本领。许多支援农业生产的人员,由于劳动好、工作好,陆续被社员选举为生产队的队长、副队长、会计和经济保管员等。


第2版()
专栏:

藏族表演班结束汇报演出离京回藏
据新华社讯 上海戏剧学院藏族表演班结束了在北京的汇报演出,4日下午离开北京回西藏。
藏族表演班3月5日来北京汇报演出藏语话剧《文成公主》,共演出了十四场,受到首都观众的好评。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他们的演出,并且接见了全体演员。


第2版()
专栏:

贵县财政局派出干部
帮助厂矿企业合理使用流动资金
新华社南宁4日电 广西贵县财政局派干部帮助县属厂矿企业单位合理安排和使用流动资金。
贵县十三个县属厂矿企业,由县财政局根据生产需要拨给定额流动资金。这些单位以往对流动资金的管理不当,使用不够合理。去年上半年有一半的单位需要向银行超定额贷款。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县财政局就派出干部配合工业、银行等有关部门,到各厂矿企业,全面检查流动资金的使用情况,帮助各工厂企业合理使用资金。财政局干部到印刷厂了解流动资金使用情况时,发现这个厂半成品积压过多,影响流动资金的周转,主要原因是这个厂的切纸车间劳动效率太低,赶不上机印车间和装订小组的要求,便建议工厂领导解决。工厂领导针对这个问题,发动工人制定了劳动定额和奖励制度,使这个车间的工效平均提高一倍左右,消除了半成品的积压,加速了资金周转。到今年3月底,这个厂除全部还清银行贷款外,还有存款二万多元。
贵县财政局还帮助各企业清理账务关系,解决企业间互相占用资金的情况。今年1月底财政局派出干部到农业机械局调查流动资金使用情况时,发现这个厂过去销售给大圩公社砖瓦厂、县化工厂的产品和燃料等物资的一笔货款尚未收回,于是他们便协助这个厂清理了与各单位的账务往来,收回了这笔货款,解决了这个厂流动资金的困难。此外县财政局还主动配合工业部门,帮助各工矿企业财务人员合理地制定各企业的原材料、燃料等物资储备定额,减少了不合理的资金占用。


第2版()
专栏:陕西通讯

当代愚公
——刘西有和他的伙伴们
本报记者 金凤
立志拔去
 穷 根
雄伟险峻的秦岭,横亘陕西中部。
秦岭中部的丹凤县东南四十里深山地区,群山起伏,沟壑纵横。一百四十八条大大小小的山沟里,住着一百四十二户人家。这便是丹凤县月日公社马炉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刘西有和他的伙伴们十多年来开山劈石、修造田地、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改变山区面貌的地方。他们坚持不懈的斗争,取得了连续十年粮食稳定增产的巨大胜利。
这里山高沟深,石多土少。土地,硬是一点点从石山上挤出来,用镢头一点点刨出来的,这里五分,那里几厘,只能点三、五棵包谷的地他们也不放弃。可他们一开始,就连镢头也没有。
那是1950年的春天,解放了的刘西有浑身是劲,牢牢记住区委书记教他的话:人穷心红,走在头里。他召集了村里的小伙子商量组织起来闹生产,立志拔去穷根。只是,他们这个马连台村就这么穷:八户人家七户讨过饭,八个小伙子,三对半是光棍汉,要饭的到了马连台,也要说声可怜,临走扔下两个黑馍馍给马连台的娃吃!变工队要上山开荒,硬是没有镢头!困难挡不住刘西有这样的铁汉子,他和李新智两人,径奔百里以外的赵川铁厂,给人背矿。铁厂离矿山四十来里,别人一天背一回,刘西有一天背两回,整整苦干十天,挣回八十七斤生铁。有了铁能打成镢头吗?不,一贫如洗的马连台农民一没有打铁的炭,二没有给铁匠的工资。刘西有又跑到几十里外的一家富裕农民家去做工,换回打铁的煤炭。铁匠的工资也是用工换的。终于打成了十二把镢头。十二把镢头,就是他们向石头山开仗的第一批武器,刘西有对大伙说:“过去打仗是夺回枪,如今打仗,要夺回粮食!”
扛着镢头,他们开山劈石,在岩石上打下楔[xiē]子,挖下石皮,大石头垒成石坝,小石片打碎放在地里,冬天冻、夏天晒,碎石变成粉末,他们再挑上一担担肥料,慢慢变成土地。岩石上有一点点土的,取下来和碎石一起翻成斜坡地。就这样,从冬到夏,从夏到冬,刘西有和他的伙伴们一镢头、一镢头地向石头山顽强地进攻着。别的农民总要过了正月才下地,刘西有他们正月初六就上山。每人怀里揣着一把炒面,天亮上坡,断黑回来,一天赶出一天半的活。七月太阳晒得正猛,一般农民要挂锄歇夏,刘西有却说:太阳把石头皮晒软了,正好挖它!一年一年过去,马连台的八户变工队发展成十一户的初级社,又发展成一百来户的高级社和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刘西有领导的群众愈来愈多,他们向大自然开仗的手段和力量也愈来愈大。他所住的马连台,1949年只有四十来亩荒芜的山地,十几年连续苦干之后,这里已经有一百一十多亩耕地,大部分一年两熟。整个大队从1956年以来扩大了四百二十多亩耕地,去年一年他们就从山上和沟底扩大耕地二百三十多亩。
我随着刘西有出门就上山,下沟,翻过一道山梁,看到马连台的男社员正在一面土石坡上斩畔垒坝。土石坡的东半面和下边已经整修成整齐的梯田,种上了小麦,现在他们正在向顶层发展。生产队长刘西山是西有的哥哥,也是西有的好帮手。只见他像建筑工人打地基似地,熟练地把一块块大石头垒在下边,小石头垒在上边,大大小小的石头垒得整齐而且结实,形成这块小小土地的一堵坚固的围墙,挡住山上下来的泥土和碎石。西有的兄弟西发刚满三十,年轻力壮。他抡起牙齿镢咬住最顽固的大青石不放,一点点把它啃了出来。钢铁打的镢头碰着大青石,迸发出点点火星。虽然是初春天气,高山的气候还很冷,小伙子的棉衣已经湿了。就是这样长的牙齿镢,消磨得也快。刘西山指着地上一把镢头告诉我们:“这是去年打的,重十二斤,如今只有七斤了。”不到一年,磨掉五斤!这样看来,铁杵[chǔ]在这里磨成针,也不消多长时间啊!
失败了,不泄气,从头再来!
不能设想刘西有他们向大自然的进攻能够十分顺利,万无一失。他们遇到很多困难,遭遇过不止一次的失败。但是刘西有抱定一条:失败了,不泄气,总结经验,从头再来。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能够改善群众生活的事情他便坚决去干,刀山他也敢闯!
1957年冬天,康沟的群众在沟里修了一道顺河的石坝,准备淤一部分土地。邻近的东坪农业社有个老农赵云山懂得治沟垒坝,他找到刘西有说:“康沟那堰垒瞎了,沟里修顺河坝,水挡不住,会漏下去,地淤不住。要从横里闸沟,修起一道道拦河坝才行。”西有马上带了社里有经验的老农王思启,重新察看地形,重新发动群众在康沟下面垒了六道石坝。1958年的春天,山上连发四次大水,大水把这些石坝以及其他生产队修的十三项小型水土保持工程全部冲垮了。不少石板地上薄薄的土层被水冲掉,只剩下光石皮。西有伤心极了,气得在床上躺了一天。他觉得自己没有本领,想关龙没关住,反叫人家一尾巴扫了个稀烂,白白浪费许多劳力。很快,他又想到一百多户人家如今都用眼睛瞅着他,不能碰到困难就灰心丧气啊!他重新坚定起来,赶紧领导社员先往石板地上运土,连着三次抢栽红薯。麦收时地委检查团来到马炉,地委农工部的一位部长看了这些冲垮的石埂石坝,对西有说:“治山要先治坡后治沟,治沟要先修支沟后闸干沟,闸康沟的石坝从上面修起,就不容易被水冲垮。”西有这才明白:过去治沟没有摸到门道,怪不得治瞎了。他马上接受了意见,组织了二十几个劳力,由西山带队,在康沟上面垒了十三道石垒。算起来,这已是第三回治理康沟了。
1959年秋后,马炉大队党支部决定彻底治理康沟。大队经过仔细的勘察和设计,预定要在康沟闸四十八道石坝。天寒地冻,下起一场大雪。社员们在冰天雪地中凿岩开山,垒起石坝,劳动十分艰苦。大队把所有垒坝的能手集中起来,党支部把所有党员调到康沟来,无论放炮、抬石头、垒坝、做饭各方面都有党员带头。刘西有这时正生着严重的胃病,专署医院和县卫生院都要留他住院治疗,他一想到康沟的工程,心急火燎,哪里能安心下来。他抓了几付药,踩着一尺多深的积雪直奔康沟。到了工地,他二话没说,动手就和社员一起垒坝。他很快便发现工程的质量不高,有人图省事,把不结实的沙石垒在下边,坡度也不符合要求。他和负责修坝的刘锡富商量以后,召集大家讲话,他讲到闸沟垒坝是百年大计,是给咱子子孙孙干的基业,一定要讲究质量;他又讲到沟闸好以后能淤三十来亩地,多打好几千斤粮食,康沟队的社员翻了身,全大队也增加收入;最后他要大家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把工程的质量保住。社员们看着西有那蜡黄的脸,非常感动,好多人都说:‘你的病这么深沉还惦记着工程,强自挣扎着来;咱们一定多用心思,保险修得叫你满意。”经过大家的艰苦努力,总共有二里多长的四十八道石坝全部修起。1960年春点了包谷,收了四千来斤。
现在,我们来到康沟,只见一道一道的石坝,小的一二丈长,大的有几十丈长,顺着康沟延伸上去。从山下往上望去,宛似一道道白玉阶梯围绕着翠绿的康沟一直送上天去。走近一看,每一道石坝都是成千上万块大大小小的石块,一块块垒起来的。这真是给后代子孙打下的好基业!现在沟里已经淤起二十六亩多地,比康沟原有的耕地扩大一倍多。这些地已经种上洋麦,长得一片葱绿。过去年年闹缺粮的康沟,从1960年起真正翻了身,七户人家六户有了余粮。
我这一代干不完,娃要接着干下去!
1950年西有参加了丹凤县召开的劳模会,听到县长号召山区群众多种桐子,说这种树长得快,四年便收,又能保持水土,多打粮食。西有住的村子马连台和附近一些山庄,周围的山都是光秃秃的,不仅庄稼种不好,山区人家连烧柴也困难。刘西有一听领导上提倡种树,觉得正符合自己的心意和群众的利益。他马上动手去办。1951年的正月,西有冒着大雪,赶到三十多里外的雷家坪换了四升桐子,兴匆匆拿回来分给全村人种。不料大家都很冷淡(这时群众一心只顾弄吃的,哪里能看得那么远),就他哥西山和李满堂要了点桐子种上了,别的人却拿桐子去点了灯。尽管如此,第二年县里号召种松树,西有仍然耐心地向大家宣传种松树有柴烧,能盖房,大伙还是不听。他却全不灰心。正月初六又冒着大雪,上北勾岭挖了三百多苗松苗,连夜挑回栽上。1954年他家准备盖房,附近山上没有木材,他跑三十里外去抬木材。运一间房的木材,要花五十个工。他盖四间房,光运木材就花了二百工。木材压在肩上,沉沉地走三十多里山路,也累得慌。这时候,他想起村中李新智在1953年盖五间房,修三间房的木材,全是新智爷爷留下的松树。西有便把他和新智盖房的难易当作活教材来教育大家:“前人栽树后人凉,老汉栽树娃盖房;种了树有多么方便,没有树又该多么作难。”这一年,村中的人动起来了,在后坡栽了一千五百多苗松树。
刘西有几年来的实际行动终于感动了社员,他栽的桐子和桃树都已结果,松树也长有好几尺高。现在,大家都明白植树造林的好处了。春秋两季,只要领导上一布置,社员们便一齐动手。从1951年西有种桐子起,一直到今年春天,这个大队一共造林二千五百多亩。走出西有的大门,便可看到马连台的村边坡上,满坡都是桃杏李树,现在正花开似锦,这几年也结了不少桃子李子和杏子。我们随着西有走过各个生产队时,只见这边山坡上松柏成行,那儿是核桃沟和桐子林。尤其惹人喜爱的是山萸[yú]树(一种中药材),这几年一共造了一千多亩,1955年栽的现在都开花结果了。去年已收了三千多元,三十年后大盛,一株树能收入一百来元。试想一想他们种了十万多株,以后该有多大的收入呢?
我们站在马连台的高坡上,看着马连台几十间新盖的青砖瓦房,看着那从石皮崖上打出的层层如画的梯田,看着那满山坡的松柏桃李,回顾着刘西有和他的伙伴们十多年来走过的战斗的道路,感动和振奋的情绪,如波涛起伏,久久难以平复。但是,刘西有对于未来的道路,对于彻底改变马炉面貌的事想得更多更远。他亲着儿子的小脸,眯起双眼笑着说:“我干不完的事,娃要接着干下去!”孩子的小脸笑开了,笑得比盛开的桃花还更鲜艳漂亮!


第2版()
专栏:

福建云霄县莆美公社双溪口大队第三生产队开始早稻插秧。生产队安排有经验的社员负责插秧,工效高,质量好
新华社记者 侯民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