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5月2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来自孙吉小学的新社员
新华社记者 田培植 莎荫
在山西万荣县孙吉人民公社,到处可以听到孙吉小学毕业生回乡参加生产的故事。
从1959年到1961年,孙吉小学已经向农村输送了二百八十五名高小毕业生。这些毕业生遵循着母校的教导,积极劳动,刻苦学习,把自己的智慧献给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社员信任的小会计
关于小会计武治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去年夏天,十五岁的武治中从孙吉小学毕业回到蔡高村生产大队第四生产队当了会计。当时,社员王武胜不放心他,恐怕这个“初出茅庐”的娃娃闹不清楚账目,暗地里也记了一本账,把自己每天干的活记在上面。到月底结算时,王武胜的账本上记着三百五十个工分,而武治中的月结表上却是三百五十三分。究竟是谁错了呢?王武胜就去核对。武治中笑眯眯地给他对起账来,翻了一页就查出来了。小会计和气地对他说:“武胜叔,初三那天,你牵着牛到社里去给牛治病,用了多半上午,是三个工分,你的账上漏记了。”王武胜听了,拍拍武治中的肩膀夸奖说:“哦,哦,我想起来了,你可真比我细致呀!”
每天晚上,武治中都把在当天干活的社员名单、工种和工分写在流水牌上,五天一小结,一月一公布,随时随地跟社员核对账目,一丝一毫也不马虎。有一次,他给王保成的老妈妈对账,因为她不识字,武治中就把她一个月里干的活儿,一字一句,一桩一条地说了个清清楚楚。老婆婆听了满脸笑容说:
“对啦,对啦,没有错,用不着念啦,好娃娃,以后可别这样麻烦啦,奶奶放心着哩!”
武治中成为社员们信任的会计,是有一段苦学苦练的过程的。起初回到村里,他先跟生产队长兼会计王迺荣当助手,边干边学,又向自己的哥哥和街坊邻居请教珠算,去四十里外的菜河镇参加财务会计训练班学习,下地劳动时也随身带着算盘,一到休息时就练习,有人曾因此送给他一个“算盘迷”的绰号。他回乡生产不到一年工夫,学校周永刚老师就来过三次,询问他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还教给他一些复杂的簿记知识。
武治中不但认真负责地做好会计工作,还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去年半年中,他除了完成会计工作外,还作了一百多个劳动日,现在,他已跟老农学会了耕地、耙地、耱地、种棉、种麦等农活。
爱护牲畜的饲养员
贾村生产大队很多人都知道第三生产队有一个好样的饲养员,名叫崔正荣。不久前,生产大队把奖状和现金发给了他和他的父亲,表彰他们父子俩在饲养牲畜方面的成绩。
崔正荣是孙吉小学1960年的毕业生,目前他和他的父亲共同饲养着十三头牲畜,有牛、马、驴、骡子。这些牲口,一头头膘肥体壮,滚瓜溜圆,其中有五头小牲畜是最近两年中由他配种繁殖的。大家称他们是饲养、繁殖的双模范。
在学校里学习的时候,崔正荣就喜爱饲养家畜,是个小饲养能手。他饲养的一头母猪一胎生过十四个猪娃,全部成活,曾受到学校的表扬。毕业后一回到家乡,他就要求当饲养员。他的扛长工出身的父亲,从村里建立初级社时候起就担任饲养牲畜的工作,经验很丰富。崔正荣就拜他的父亲为师。
起初,崔正荣饲养的那槽牲畜并不肥壮,他苦心探索着饲养的秘诀,虚心向父亲和其他老饲养员们请教,又向书本知识学习,不久就把牲口喂得膘肥体壮了。他对牲口有深厚的感情,一时一刻也不愿离开槽头,有时连吃饭也叫母亲给送到饲养室去吃。他常常瞧着牲口吃草,一发现它们不肯吃,就让它们饮点水,或是添些别的草,换换口味,对于体弱有病和怀胎的牲口,更是照顾周到。每次下地前,他总要给它们梳理毛发,打扮打扮,还要把牲口的脾性和使用注意事项仔细地告诉给使用的社员。牲口使役归来,又给它们打尘土,梳毛发,一发现有鞭打过的痕迹,就像痛在自己心上,向使用牲口的人提出批评。
崔正荣当饲养员的时间不算长,可是爱护牲口的故事却很多。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一头母牛突然脱缰跑掉了,当时天空一片漆黑,田野狂风咆哮,他却顾不得这些,急忙骑了一辆自行车去寻找。他一口气跑遍了周围的十几个村庄,终于在八里以外的孙吉镇附近找到了。这时天色已经大亮,他的四肢困倦了,心里却充满了喜悦。不几天,一匹青马快要分娩了,他兴奋地逢人就说,而且经常守候在马棚里,熬了几夜,一直看着生下骡驹才罢休。
处处带头的女队长
今年3月间,王午村有一名社员家的小孩子玩火,引起了一场火灾。眼看熊熊烈火要烧毁房子了,社员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抢救。房主老大娘高声喊着:“里面还有粮食,快救,快救!”话音未落,从人群里闪出一位高个儿姑娘来,她奋不顾身地冲进火里,把粮食抢救了出来。接着,她扑灭身上的火苗,又和大家一起泼水救火,火灾扑灭后,房主老大娘看见这位姑娘全身湿漉漉的,衣服上还有几个火烧的小洞,心痛地说:“看把你闹成个什么样子……。”
这位姑娘叫潘稳实,也是孙吉小学的毕业生。她从1959年毕业以来,一直勤勤恳恳地参加农业生产,什么活都学,什么活都干,先后五次获得模范社员和“五好”社员的光荣称号,今年并被社员选为王午村生产队的妇女队长。
潘稳实在学校读书时很刻苦,也爱好体育活动和课余生产劳动,是一个“三好”学生。刚回家乡时,社员们正忙着给玉米追肥,有的妇女不愿担茅粪,她在学校时候就担过茅粪,又觉得做了新型农民就应该处处带头,到家第二天早上就组织自己的六位女同学担粪,别人一清早担十担,而她担得多、跑得快,一共担了十七担,大家见了都夸奖说:咱们就需要这样的新社员。
不久,潘稳实调到林业队去开沟植树,每天和队员们奔走在深沟里、陡坡上,手上磨出了茧子,脚底打起了水泡,可是她从不叫苦,在劳动时还给大家唱歌,说笑话。在生产队里,她除了学习耕地、赶车、找重活干以外,还抽时间帮助队长研究种植计划,组织安排劳动力,成了生产队长的得力助手。秋田收罢,农闲季节到了,她又参加编席组。编席子是一件细致活,她开始编得慢,一天编不下半页席,还累得浑身酸痛,可是她坚持苦练,终于学会了全套编席技术,编得又快又好。就在这个期间,她光荣地参加了共青团。(附图片)
把科学知识献给农业(剪纸)
丘荣德作 新华社发


第2版()
专栏:

集体生产和家务劳动全照顾
贯东大队二队适当减少女社员基本劳动日
本报讯 江西省崇仁县航埠公社贯东大队第二生产队,在组织女社员劳动生产中,本着既照顾到集体生产需要,又照顾妇女从事家务劳动的需要,合理确定女社员的基本劳动日,使集体生产和家务劳动不偏废,干部、女社员、家庭三满意。
贯东大队第二生产队在去年春天推行社员基本劳动日制度的时候,队委会确定每一个妇女劳动力一个月要出勤二十七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多数女社员完不成基本劳动日。队委会重新研究了这个问题,把女社员的基本劳动日减为二十四天至二十六天;这样,多数人虽然能够做得到,但是有些人却没有时间搞好家务,家庭副业生产也受到一些影响。许多女社员提意见说:“天天忙于出勤,没有柴烧,也不能养猪”。这里田少人多,每人平均只占有土地一亩半,妇女又有养猪、砍柴等习惯。因此队委会根据妇女体力强弱、年龄大小、家务轻重等等情况,经过民主讨论,因人制宜地确定基本劳动日。比如,青壮年、没有吃奶小孩又有老人管家的女社员,多定一些;有吃奶小孩或没有老人管家的女社员少定一些;小孩较多、家务较重,或身体瘦弱的女社员,再少定一些,保证她们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操持家务。
采取以上办法后,有效地发挥了女社员的劳动热情。许多人完成和超额完成了集体生产任务,又搞好了家务。使集体生产和家庭副业生产都得到发展,4月份,全队增加了猪十一头,除六户孤寡户外,家家都养了猪。户户鸡鸭成群,柴足菜多。社员反映:今年女社员的基本劳动日定得恰当,做到了按时出勤,劳逸结合好,家庭副业发展好,全家满意。


第2版()
专栏:来信

给女社员安排家务劳动的时间
据在山东莒南县大店公社、文町公社和沂南县蒲汪公社的几个大队了解,有些青年妇女因为参加田间劳动多,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少,便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有孩子的女社员参加田间劳动,一天要跑回几次给孩子喂奶;子女多的妇女,干活时有的把孩子带在田间或场间,这对孩子既照顾不周,又分散母亲的精力。
二、有的青年妇女因不善于理家过日子,往往引起家庭不睦,婆媳不和。
三、妇女由于生理特点,劳动时间长,负担重,不利妇女身体健康。
为了给女社员一定的时间安排家务,中共临沂地委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意见:
第一,教育干部认识家务劳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纠正忽视给女社员安排家务劳动时间的偏向;同时,教育女社员积极地自觉地承担家务,学会理家。第二,根据农活和家务劳动的需要,统一安排女社员的家务劳动和田间劳动,让女社员有必要的时间从事家务劳动。第三,对有条件经常参加田间劳动的女社员,规定基本劳动日时,也不能定得过高。第四,组织青年妇女学习家务,教养子女,培养好第二代。对于农家一些有传统的手工业如刺绣等,也要继承和发扬。同时建议基层妇女组织,今后要把教育妇女勤俭持家、搞好家务劳动和妇婴卫生福利工作等,作为一项经常的工作任务。
山东临沂 胡一民


第2版()
专栏:

北京上海天津出版一批少年儿童新读物
新华社28日讯 北京、上海、天津最近出版了一批新的少年儿童读物。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在陆续出版和发行二十八种新书。徐光耀写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一个名叫张嘎的儿童参加革命斗争的故事。刘术诚写的《刘志丹少先队》,是一部革命回忆录,写两个与土豪恶霸势不两立的穷孩子,历尽艰险到陕北找到了红军,后来和其他孩子一起组成少先队,在刘志丹、谢子长领导下,跟随红军南征北战的故事。另外还有说唱集《吃书》,《少年作文知识讲话》,诗歌《唱一唱北京》,儿童游戏诗《红灯、绿灯和警察叔叔》等。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一批新书中,有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科学知识读物,也有翻译的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等。装帧印刷精美,书中都附有插图。其中《打虎的故事》是一本像《不怕鬼的故事》一样的古代笔记小说选集,这些形式在儿童文学中还是初次出现。它从散见于历代古籍的有关老虎的一千多条笔记中,经过选择,改写成十八篇故事,歌颂勇敢、机智的精神。这些故事写得有声有色,篇末都详加评解,适合于少年儿童阅读。另外还有好几本童话和民间故事。如《猪八戒新传》,先后曾在儿童报刊上发表,受到小读者的普遍欢迎。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也陆续出版了中篇小说《红色少年夺粮记》、短篇小说集《永路和他的小叫驴》、诗集《礼花》和童话集《邮票上的孩子》等少年儿童读物。《红色少年夺粮记》是作家袁静继《红色交通线》和《小黑马的故事》等作品以后,新近创作的。这本书比较细致地描写了十五岁的姑娘李小俊在高小毕业后,回乡生产得到锻炼,逐步成长起来的故事。天津少年儿童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三女找红军》,是根据马忆湘著的《朝阳花》中的一节编绘的。另外还有《彝族的亲人》、《洋葱头历险记》等。


第2版()
专栏:

塔什库尔干地区牧民儿童入学多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28日电 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上塔什库尔干地区的新疆塔吉克族牧民,90%以上的学龄儿童都已上学读书。
这个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现有中学一所和小学三十三所,在校学生一千六百四十三名(其中有一小部分是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学生),比解放前增加近十七倍。
解放前,塔什库尔干地区教育事业非常落后。据1948年的统计资料,牧民中有99%左右的人是文盲,直到1949年解放,全地区仅有三所小学,共十名教员和一百二十四名学生,穷苦牧民的儿女没有就学的机会。在当时,牧民要写信问候远方的亲人,得骑马翻山越岭带上礼物,去找识字的人代笔。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大力扶助这个山区的塔吉克族牧民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特别注意民族教师的培养工作。从1954年到现在,曾先后举办简易师资训练班八次,培养了五十四名小学教师。1959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又专门成立函授教育委员会,按教师分布情况分设三个函授站,每个站都配备有专职辅导员,帮助民族教师进修,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教学能力。自治县还先后从喀什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中,请来十六位维吾尔、柯尔克孜等民族教师任教。
山区牧民居住分散,每到夏季就要转移牧场。1955年起,自治县各地先后试办了帐篷学校。牧民上山,学校也随之上山,牧场在哪里,学校就搬到哪里。这类学校学生的数目,每年要占全县学生总数的30%到40%。
解放十二年来,自治县还先后保送了二百二十多名青年学生到北京、乌鲁木齐和喀什等地的中学和专业学校深造。


第2版()
专栏:

武汉儿童图书馆开展多种有益活动
举办各种报告会,介绍革命故事和科学知识;根据儿童兴趣,组成美术音乐和科技等小组
新华社武汉28日电 武汉儿童图书馆热心为小读者服务,成为许多少年儿童在课余时间进行有益活动的场所。
这个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经常根据少年儿童的兴趣和要求,指导他们开展读书和科学试验等活动。有些小读者喜欢革命斗争故事,有些小读者喜欢无线电等科学技术,图书馆先后为他们举办了红军长征故事会,和《十万个为什么?》的报告会,同时,向他们介绍各种革命斗争故事书和通俗的科学知识书籍。图书馆还帮助小读者组织了美术、音乐、舞蹈和科学技术小组,每逢星期日,组员们便聚集在这里按照自己的兴趣开展活动。图书馆有时邀请美术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同小读者们会见。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就为他们介绍必要的辅助读物,并进行阅读指导工作。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还耐心地启发孩子们注意身体健康,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这个儿童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也从孩子们的需要和方便出发。孩子们对翻书目不习惯,工作人员就把各种新书陈列在书架上,上面编着号码,孩子们只要说出号码,就可以借到书。对一些喜欢看小说和科学知识书籍的高年级小学生,图书馆还发给借书证,让他们把自己喜爱的书借回家去看。为便于一些离图书馆较远的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们借阅图书,图书馆设置了流动书库,把书借给学校,由学校转借给学生们。工作人员还到一些小学校帮助建立小图书室。目前,全市已有一百多个小学和初中同这个图书馆建立了经常的联系。


第2版()
专栏:

彭湃烈士故乡一小学用革命传统教育儿童
新华社广州28日电 在革命烈士彭湃的故乡广东海丰县的海丰师范附属小学里,教师们经常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品德。
这所小学的教师在平时组织少先队员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遗迹红宫、红场、烈士纪念碑等处举行队日活动或入队宣誓,他们还邀请许多革命老前辈向孩子们讲述彭湃烈士领导海陆丰农民运动的故事,以及其他革命斗争故事。学校还邀请解放军军官来向学生们讲述他们在战争紧张环境中坚持学习的故事和遵守纪律的模范事迹,使学生们很受感动,有的孩子便逐渐地养成了遵守学校纪律的习惯。为了培养孩子们勤劳的美德,学校组织他们建立小农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以及帮助烈军属等活动。这些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在这个学校已经形成了尊师、守纪律、勤学的好风气,还培养起爱劳动和勤俭朴素的习惯。


第2版()
专栏:

伐木工的学问
新华社记者 王文亮 周有富
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学问!记者最近访问了大兴安岭库都尔林业局红旗工段,在这里所见所闻,深深感到练就一身伐木的本事,也和学习其他行业一样,是很不容易的。
× × × ×
新工人李永孝和朱少波乍到山上放树,弯把子锯崩崩崩地跳动着不听使唤。老工人放三棵,他们连一棵也放不倒。更焦心的是定额达不到,心里急得直冒汗。
这事被老工人刘维成知道了。晚上休息时间,老刘就把他俩叫在一旁,说:你们不是想赶上老工人吗?来,告诉你们个窍门。咱们伐木工人要想多为国家增产木材,全在锯上!你们必须首先学会锉锯。锉锯,名堂很多:冬天,树杆冻得很硬,锯齿不平要粘锯,夏天木头软,锯齿要锉得尖些,春天要锉成三角尖,秋天的锯是小平头……。他一面比划着,一面动手把他们两人的锯进行了一番修整,李永孝和朱少波急忙拿来在身旁的一棵病朽木上试了试,哈,果然比白天省劲多了。
第二天一清早,老刘就来到李永孝和朱少波工作的现场,动手帮助他们打安全道,告诉他们根据地形、树形、风向,看树倒方向,然后,又给他们做了个放树的样子。他说:“你们看,放树的时候要以身子带动锯,不要尽挥着两条胳膀,锯要掌稳、两眼平视,不要耍飞锯……。”说话间,老刘给他们锯了一棵大树作示范,“扑——通”一声,不偏不歪地倒在前面不远的林间空隙里去了,离前后左右留下的母树和幼树都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切,李永孝和朱少波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在以后的日子里,李永孝和朱少波都努力照老刘教的去干。不几天,产量就上升了。从前能放一棵树,现在能放两棵半三棵了。新工人也成了一把能手。全工段提前二十三天完成了第一季度国家木材生产计划。
× × × ×
新来的造材工马玉久,拿着一把弯把子锯,扛着一根木杆尺,来到山上,看到前面正躺着一棵笔直的大树。拿尺子一量,身长达二十四米。哈,正好是三根八米长的件子。他在树身上打了两个印子,喜滋滋地正要下锯,身后传来了生产组长田占义的声音:“小马!慢来,咱们合计合计再下锯。”田占义思忖着把树从头看到尾,然后和霭地向马玉久说:“树的根部径粗,把它造成一根八米长的原木有大用场,树的中部和梢部,粗细适合造坑木,不如造成一根六米、两根五米长的矿柱,这样,既可满足国家当前急需,又做到量体裁衣。
他们又到了一棵十五米长的大树跟前。马玉久一见这棵树就难住了,树干的周围看来都是好好的,树身也笔直,只是树的屁股上烂了一个大窝子。谁知道它烂进去多深呢?田占义随手拿起一把斧子,从树根敲到树梢,又从树梢敲到树根,让马玉久辨别树干发出的声音。马玉久听着树干的上部声音挺清脆,只是离树根三、四米地方,声音变了,“扑通扑通”的,好像敲在闷葫芦上一样。原来名堂在这里。“老田,从四米那里能把烂的地方截去吗?”田占义会心地笑了。
田占义想了想,立刻说:“国家把一把锯交给我们,可不简单啊!一个好造材工,就是弯树也可以造直的。咱们放树的地方都是原始森林,根部腐朽的树木很多,你不会识别好材还是坏材,就会让坏材把好材拐走,一次让它拐走一米吧,全年该会给国家浪费多少好材啊!刚才是树干发出的声音告诉我们它是好的,还是坏了。以后造材时,还要注意树皮上有没有夏天的蘑菇印?枝丫是不是有枯死的?如果发现这些情况,不管它是在树的中部还是梢部,里边的木材总有坏的地方,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单独截成件子。”一锯下去,果然像田占义估计的那样,树干四米以下是腐朽的。马玉久心情很激动。他向老田说:“放心吧!我一定学习你一丝不苟和苦心钻研技术的精神,绝不给国家浪费一点木材。”


第2版()
专栏:

姜振忠包车组按规程驾驶拖拉机
三年一直保持高效、优质、低耗、安全成绩
新华社沈阳27日电 共青团员姜振忠和他的伙伴们在驾驶拖拉机中,细心负责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三年来,一直保持着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的成绩。姜振忠是辽宁省昌图县三江口动力站乌尔苏斯二号机车的包车组长。他和另外两名年轻的拖拉机机手从1958年9月开始驾驶乌尔苏斯二号拖拉机,三年来完成的作业量,比这个动力站里同型机车同期完成的作业量多一倍以上,平均耕作每公顷土地的成本则比同型机车低一半多,从来未发生过机械和人身事故,还为国家节约了一笔修理费用。在今年春播作业中,他们仍保持了优异的成绩。
姜振忠本来是学习驾驶“德特”拖拉机的,没有开过乌尔苏斯拖拉机,因此当他开始驾驶这种拖拉机时,面前摆着不少难题。乌尔苏斯机车震动大、耗油多、操作吃力,又容易发生故障,不少驾驶员都不喜欢它。可是,一向细心负责的姜振忠接受驾驶这种机车的任务后,就和伙伴们仔细研究如何使机车在农业生产中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他们一开始就很重视机车的保养,每次出车前,总要将机车的每个主要部件详细检查一遍,直到一切都合乎操作标准,才发动机器。他们不论在白天或黑夜作业,也不论是风天雪地里还是在炎日下,都坚持按时保养,处处执行操作规程。为了摸透机车的特性,更好地操纵它,姜振忠和副手经常利用在田间作业的休息时间,开技术研究会,想法改进机车的使用和保养方法,并且很重视学习别的机车驾驶员的经验教训。他们每次下田作业时都带着检修工具,一听到机车有杂音,立刻停车检查、修理;有时零件坏了,自己不能换,便马上到站里修配厂去取,毫不拖延,尽力不耽误作业时间。
乌尔苏斯机车震动力大,油眼又多,电瓶、油箱容易坏,螺丝容易松动,保养格外费工。可是,这个包车组的小伙子们,经过细心钻研,积累了一套保养经验,使电瓶、油箱和各个部件的螺丝,在长时间的作业中都完好无损。姜振忠和他的伙伴在操作中体验到:机器如果保护不好,进去一个砂粒,就会使机件受损,影响作业的精确程度和使用寿命。而这个包车组经常作业的耕区,正是个风沙地区,每年春耕时期,漫天的风沙至少要刮四十天,很不利于机车保养。姜振忠和组员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方法,努力作到油、水、机具干净。因此,不论风沙多大,作业时都能使油路畅通,机械磨损减轻,防止了许多事故。
在操作上,他们也非常精心,严格按作业规程办事。作业前,先勘察好地段,按车路线行走,行车途中从不开高速,如遇高岗、下坡和地头转弯时就放慢速度,避免急剧的颠动损坏机车。


第2版()
专栏:

北京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是培养体育运动接班人的园地。孩子们在这里不仅锻炼身体,还培养起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这是乒乓球班的学员,正在听教练讲解乒乓球战术
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贵州兴义县下五屯公社双生大队第十生产队回乡青年学生张先珍,向老农龚光先学习油菜选种方法    新华社记者 郑祖德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