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5月1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长短录

一代诗史当铙吹
——畅读毛主席词六首
陈波
毛主席诗词大气磅礴,浑然壮阔:有如长江大河,一注千里,而意态万千、波澜汹涌、不遗细流;有如昆仑珠峰,高矗云端,而山石突兀、峻峭神奇,不忘土壤。过去我们吟哦过《沁园春》等二十一首,尝激发起难以平静的澎湃的心潮;如今再读5月12日新发表的六首词,同样的有着这样感觉。关于这六首词的研究、考证,郭沫若同志已有专题阐发,自己既不如郭老体会之深,也不熟悉当时的革命形势;但却也满怀着难以言喻的波动的心情,无限的狂欢,无限的鼓舞,不能压抑而又不自禁地倾吐出自己点滴的感受。
毛主席的词,衿怀壮阔,气魄雄厚,然而又绝不作空泛语;其思想性与艺术性之所以能达到高度的统一,据我体会:盖由于客观事物与诗人的主观意境得到了紧密的结合,客观事物是意境的源泉,而后者发之为诗为词,涌酿而出,是表现形式,也是离不开源泉中的波流的。然而,达到这一境界,绝非易易。毛主席掌握高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实质,以之观察世界,以之处断事理,因而孕育出革命者的风怀、气概,然后歌咏之而为诗为词。革命者之能在大敌当前、困难万分中而绝无消极情绪,也由于革命的世界观所支配。以革命家而作为诗人,所以能乐观主义充塞胸臆,敢与天公比高,俯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又岂是偶然呢?
在这里,我想略窥一下这六首词的时代背景,当1929到1931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展开了生死搏斗的场面,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的红军,“红旗跃过汀江”,打下了吉安,以反“围剿”击溃了国民党反动势力大军追逼的所谓“围剿”;而在“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的胜利之后,更进一步在1931年5月间,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成功。当时国内局势是复杂的,革命的工作是艰苦的,然而毛主席始终坚持着以革命的武装斗争打击了反革命的武装进攻,使革命力量正如燎原之火,一发而不可遏止。作为一个革命运动的领导者,心情却是多末豪迈乐观!即使“风云突变”而在重阳中欣赏着“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景物,不但有缚住鲲鹏的昂扬气势,而且展现了“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局面,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作为诗人的毛主席,则又以自己亲身经历、壮志凌霄的心情,唱出了这六首高歌,当作了革命大军前进的铙吹,因此,这六首词也可以作为抒写当时革命形势的诗史来看的。说到诗史,就使我们不能不联想到千余年前以诗史称的杜甫。然而杜甫所处的时代,和他本人的身份地位,也只能达到悲愤哀痛于天宝时期的颓败意境,而毛主席这六首词,却是无产阶级革命业绩前进的大诗史,他自己内心豪情万丈,也正是时代精神的一个招展狂舞的大纛[dú]巨帜呵!有人惯说词的境界到了宋代,为之一阔,首由东坡开其端倪,南渡之后,辛弃疾诸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使豪放一派愈加壮阔,从过去词的发展上看,固然如此。然而,时至今日,人类感情生活最豪迈、最崇高的,更莫过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和革命心胸,因之,也可以说词的发展到了毛主席,已经达到了浩瀚汹涌,渺无际涯的壮观,这是前无古人的、为词的广阔天地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当然,词和诗形式有异,境界则同,毛主席的诗和词有异格同工之妙,就无须分述了。
郭老特别举出毛主席在这六首词的前言中“马背上哼成”一语,作了发挥,我也有同感。革命感情激动于怀,自然地发为诗词,形为歌咏,正如水到渠成,不须力致,云蒸霞蔚,油然而出,不见笔痕雕迹,而神采丰腴[yú],宛然自在。正由于此,也就气如长虹,而俱见本色,这六首中,如“分田分地真忙”“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等句,大匠不用绣针,喷吐于胸,真情立见,作为革命口号哼出,而又晓畅自如地鼓舞着革命人民,鼓舞着革命战士,如此,对文采更不须外求了。


第4版()
专栏:

看摔跤有感
易和元
在呼和浩特摔跤比赛场上,比赛已经进行了好几场了。忽然一个小伙子出现在场地上,矮矮的,黑黑的,身体满结实,看样子不过十几岁。他的对手比他长得高,体格魁梧。我想,这个小伙子恐怕很难有获胜的希望。谁知哨子一吹,裁判员叫声:“预备——开始!”,不过三招五式,这个小伙子就把对方巧妙地摔倒在地上。接着又来,每次都用不到几个回合,就把对方打败,而他每次用的招式似乎都不同,我虽然不懂这些招式的名目,但是看得出它们是用得很巧妙的。观众席上对这个小伙子的精采表演,不时地爆发出阵阵掌声。
第一场结束了,休息片刻。我看见一个年约五十岁的汉子微笑着走到小伙子面前,亲热地给他揉胳臂。旁边一个观众告诉我说:“这是教练员,著名的摔跤家,小伙子就是他的儿子。”
比赛继续进行,我一面看小伙子比赛,一面注意观察他父亲的表情,只见他时而微笑着,似乎对儿子的动作表示满意;时而点头,对儿子的招式表示赞许,当儿子把对方摔倒的时候,他也跟着观众一起鼓起掌来。
这个教练员的微笑深深刻印在我的心里,使我联想到许多事情。
教练员对他的儿子来说,既是师,又是父,是名副其实的师父和徒弟关系。他微笑,他点头,对儿子表示满意,他高兴自己把精湛的技艺传给了下一代,为国家培养了人材,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自己作为父亲的骄傲,这种复杂奇妙的心情是不难理解的。
也还有许多人,他们只是师生关系,并不是父子关系,然而他们之间的感情,却像教练员和他的儿子一样,学生的成就,就是老师无比的骄傲。去年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的时候,我曾见到过庄则栋的母校——北京第二十二中学的老师们,他们一谈起小庄,不禁喜形于色,赞不绝口,并拿出小庄在比赛前写给母校师生的信给我看。的确,这些老师们是值得骄傲的,他们在培养这个世界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方面,也尽过一分力量。
也许你读过报纸上登过的那些动人的通讯,看过那些生动的照片,它们告诉我们:年老的戏剧表演家传艺授徒,把自己花了几十年心血炼出来的绝技传给下一代;著名的科学家和教授们,孜孜不倦地对青年教师和学生们大力帮助……他们是辛勤的园丁,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大花园培植各式各样的美丽的花朵。他们处处受到人们的尊敬。
我听到一个朋友讲述了一个小学教员的故事,他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好几十年,教学态度严肃认真。从他手下毕业出去的学生真不知有多少。现在,这些学生有的在国家机关工作,有的是解放军的军官,有的在大学深造,有的已经做了大学教授……有一年,这个小学教员到北京参加一个先进工作者会议,在轮船上,在火车上,在北京的街头上,都碰到他过去教过的学生,他们都亲切地向他问候,感谢他过去对他们的培养。这个老教师非常感动,回去以后,他的工作劲头更大了。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在我们的新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实起了根本的变化,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前辈关心后辈,后辈尊敬前辈,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我们青年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真是太幸福了,有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有园丁们辛勤的培养,我们正应该努力上进,把前辈们——园丁们的本事都学过来,并争取超过他们,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就是对于园丁们最大的尊敬,最大的酬谢。我想这也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他们会像那个著名的摔跤家一样发出会心的微笑的。


第4版()
专栏:

鬼斧劈线 神工打点
——绣房小记
 张肇东
画着暮色苍茫景色的鱼乐图,给人一种清淡的美感。绿水、微风和涟漪[yī],恍然如在眼前。甚至那轮廓不清的鱼儿,也真个像是浮沉在水色光影之中。不过它不是国画,而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刺绣,不是绣在一般的裱缎上,而是绣在薄薄的透明窗纱之上。
这种别出心裁的绣法叫做点针绣。我在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的苏绣工场里看到了这种艺术实践。单是这种艺术实践本身,也是够美的了。苏州刺绣姑娘雅致而带有感情的动作,无异是一种虚拟的舞蹈。我站在一个年轻姑娘旁边,悄悄地看她缀绣。名艺人顾文霞同志告诉我这个姑娘正在刺“点针绣”。只见她时而埋头凝眸,尽情驰刺,时而托腮仰望,若有所思,好像要在那绷架上寄托什么感情。当时,我觉得在我面前的这个姑娘,道地是在进行一种艺术表演,动作也确是虚拟的,不见一根丝线,绷架上也只有一片空白的纱底,并没有什么真实的绣件。我忖[cǔn]度了一会,恍然大悟。
“她是在试针吧?”我问顾文霞同志。
“试针?”她茫然不知所答。显然“试针”这个杜撰的名词把她难住了。“不,她在刺绣啊。”大概看出我的疑惑,顾文霞同志请那个姑娘让开,让我坐到绷椅上。我戴上了写作看书时才戴的眼镜。刚才明明是一片空白的绷架,现在却浮着一幅极其雅致的水墨画,正是本文开头所介绍的那幅鱼乐图。惊讶、钦佩,对于自己无知的羞愧,一时交织在一起。我喃喃说道:“刚才怎么看不见?”
顾文霞同志告诉我,那是由于光线的缘故。刚才我站在左边,窗子的光线刚好射着我的眼睛,所以就看不见那透明窗纱表层极淡的图画了。
这几句话里含有多少学问!一个刺绣艺人,必须跟光学、透视学、色彩学打交道。这在解放以前是梦想不到的。
我听了这番解释,又问道:“为什么见针不见线?”这一问把整个工场的姑娘都逗笑了。
“你来看!”顾文霞同志把那根绣花针,用拇指和食指夹着,让我看那针眼。我俯下身来,拭了一下眼睛,这才看清楚,那是一枚羊毛似的针,艺人们叫它“羊毛针”。从来艺人的才华技艺就表现在她的一枚针上。针,即使是穿几根丝,穿哪几种颜色,都是有讲究的,过去都是互不吐露的。元好问诗:“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现在她们慷慨地让我,一个毫不相识的人,来窥探针孔里的秘密。我看清了,在那极细的针孔里,有一缕“炉烟细细驻游丝”(杜甫)。正是这些游丝,像雾一般萦绕在那细密的薄纱上,留下那梦也似的浮影。
另一个著名的艺人李娥英对我说,这是劈线的结果。一谈到劈,我的脑海里立即浮上了一把斧头,但斧头在这里似乎有些大才小用了。以言“割”则可,至于劈,恐怕没有用武之地吧。即使是刀片,怕也难在那细滑的丝线上,动上一刀。于是李娥英同志表演了这场魔术似的劈线。
她取一根花线,摊在掌上。“花线由两个半爿合成,两半少有粗细。”她一边说,一边把那细的一半抽出。
“这叫做一绒。”她对我说:“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绒头,其余三个指头压住它。格样仔一来,喏,绒就退松了。”于是她把绒分开。喏,格样仔一来,又分为四。喏,格样仔一来,又分为八……要不借助那鼻梁上的凸镜片,我的肉眼就看不清那似有似无的纤维了。
我好奇地拿过一根花线,要想试一试那“格样仔一来”,还没有用力,已经一分为两了,当然,它只是横断而已。
“格样仔一来。”多么谙[ān]熟,多么轻松自如,可这里,又包含着多少时间的劳动和钻研,才培育出这样令人称羡的技巧!


第4版()
专栏:

非行诗简
杜宣
咏巴马科
巴马科为马里首都,位于尼日尔河滨。到处均是高大的芒果林。道路两旁,颜色鲜艳之热带花草极多。
最爱西非日日晴
红花耀眼紫花明
波澄尼日平如镜
万树香芒绿满城
英雄城西加索
1881年到1898年间,英雄的西加索人民反抗法帝国的侵略,苦战了十七年。
苦战法军十七年
黄沙碧血忆前贤
英雄争道西加索
杀敌歼仇独占先
马蹄浦
马蹄浦距首都巴马科七百五十公里,为马里境内尼日尔河的最大港口。亦为西非最大的淡水鱼市场。4月1日为星期日,全市人民均参加“人力投资”(即义务劳动)修筑大坝。大区区长、政府各级官员、青年学生、城市居民等参加十分踊跃。
男男女女涌如潮
头顶铅盆手执镐
烈日当空何害事
敲琴打鼓乐陶陶
旁底加拉之夜
由桑赴旁底加拉,途经巴里河,渡河时,船夫谈及此河,河马极多,前日一只三吨重的木船即被河马推翻。夜间宿于旁底加拉小河滨,据云此河鳄鱼极多。
朝渡河马河
夜宿鳄鱼江
河马鳄鱼皆不见
一钩新月照沙梁
1962年4月15日
寄自摩洛哥首都拉巴特


第4版()
专栏:新书架

“乔叟文集”
杰弗雷·乔叟(约一三四○—一四○○)是中世纪英国的一位最杰出的诗人,英国诗歌语言的奠基者,文学史家称他为“英国诗歌之父”。他所生长的年代,正是英国处于封建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交替时期,在这样一个青黄不接、变化无常的时代里,诗人抓住了时代的特征,写出了许多反映新兴资产阶级风貌的、新鲜活泼的、富于生命力的作品。乔叟的作品继承了中世纪文学的优良传统,同时也预示了英国的文艺复兴。当时贵族社会通用法文,他第一个用英语写作诗歌和散文,在促使这种语言发展为丰富灵活的文学语言方面,是有很大贡献的。
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乔叟文集”(方重译,分上下两集),几乎包括了诗人的全部作品。如果按时代的演变和作者的生平结合起来划分,乔叟的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中期和后期。在他的初期作品里,文集收进了“公爵夫人之书”和他早期创作的抒情诗及法国式怨诗等,这些作品虽不免有点矫揉造作,但也充满着深刻的抒情和细致的描写。中期的主要作品有“声誉之堂”“众鸟之会”“特罗勒斯与克丽西德”“善良女子殉情记”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作品大胆提出了爱情和妇女问题,他既否定了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又否定了把爱情过分理想化的骑士式态度。他用丰富的想像力和淳朴而新颖的诗才反映了当时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后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标志着乔叟毕生创作的顶峰,也是诗人对英国文学的巨大贡献。在这些故事中,作者讽刺了教会的黑暗统治和僧侣阶级的荒淫无耻,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造性地刻划了各自不同的人物个性和思想风貌,为近代的现实主义小说开拓了蹊径。
(王珏)


第4版()
专栏:

港口(水彩画)
雷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