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4月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加强全局观点 尽先供应兄弟省市
内蒙古连续四月完成煤炭外调任务
京西矿务局第一季度外调原煤超额完成
新华社呼和浩特7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从去年12月以来,月月超额完成了煤炭外调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工业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境内的大、中型煤矿和铁路沿线一些小型煤矿生产的煤炭,除了供应自治区内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以外,还按照国家计划供应区外一些地区。去年9月到11月,自治区煤炭调拨管理部门曾连续三个月没有完成煤炭外调任务。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责成有关部门对煤炭调运工作进行了检查,要求他们采取措施,迅速改进。经过这次检查、教育,自治区经济部门的负责人员和煤炭生产、调运单位的职工都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贯彻“全国一盘棋”思想的重要性,加强了全局观点,改进了煤炭外调工作。铁路和交通部门也配合增加了煤炭调运力量。这样,从去年12月份起,自治区供应中央所属企业、单位和其他省市的煤炭,月月超额完成了调运任务。
从去年12月份以来,自治区境内的重点煤矿包头矿务局,由于采、掘比例关系存在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乌达矿务局的列车电站停电维修,影响了全区煤炭的生产。要保证完成煤炭外调任务,区内用煤就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自治区有关部门毅然决定几个大矿生产的煤炭,尽先调给中央企业和兄弟省市;区内用煤不足问题则通过开展增产节约的办法来解决。他们一方面抓紧地方中、小煤矿的生产,在存煤较多的中、小煤矿赶修了铁路专用线,调集运煤车辆,加强装车力量,在1、2月份突击运出了长期运不出来的“死角煤”二十多万吨;同时对区内用煤,按轻重缓急作了统一安排。
新华社7日讯 京西矿务局和北京铁路办事处密切配合继去年超额完成原煤外调任务之后,今年第一季度又超额完成了原煤外调任务。京西矿务局今年加强了原煤筛选工作,改进了煤炭的质量,第一季度外调的优质煤超过计划3%。(附图片)
黑龙江省鹤岗和双鸭山两地生产的煤炭,聚集在南叉火车站,准备编组后外调 新华社记者 刘文成摄


第1版()
专栏:

三月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
苏皖部分麦田遭受晚霜冻害
受冻地区正加强管理促使小麦恢复生长
新华社7日讯 3月以来,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江苏、安徽都有少数麦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晚霜冻害。受冻较重的安徽阜阳、宿县和江苏盐城等地,都采取措施加强了受冻麦田的管理。
3月初到4月初,先后有六次冷空气侵入我国,其中有三四次势力较强。3月上旬第一次冷空气南下时,苏北、皖北显著降温,局部地区返青较早的小麦受冻。3月中旬第二次冷空气是去冬以来最强的一次,影响范围很广,苏北、皖北最低气温降到摄氏零下五度到八度,江淮地区和苏南地区温度降到摄氏零下一度到三度,局部地区有部分已拔节的小麦受到冻害。3月中旬的第三次冷空气,影响地区偏南,江南降温也在摄氏十度左右,淮河流域最低气温曾降到摄氏零下八、九度,皖南徽州专区并降大雪,部分小麦和油菜受到冻害,其中有的茎秆折断。4月初这次冷空气,势力仍很强,长江中下游以北部分地区,又有霜冻出现。
上述发生晚霜冻害的地区,一般都加强了受冻麦田的管理。安徽北部有些受冻的地区,正在根据麦田受害的程度、群众防冻的经验和当地的具体条件,采取浇水、追肥、锄草、培土等措施,促使受害小麦恢复生长。皖南徽州专区,在大雪之后,除排除田间积水外,还对受害作物进行追肥、扶棵、培土等活动。


第1版()
专栏: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加强设备检查维修
北京热电厂安全发电四百天
新华社7日讯 北京热电厂到今年4月6日止,已经连续安全运行了四百天。这个热电厂除供应北京市用电以外,还为北京许多工厂提供了大量蒸汽和热水。
北京热电厂拥有自动化控制的高温高压发电设备(发电设备分高温高压,中温中压,低温低压),它的技术装备比较复杂。但是,操纵这些设备的工人,80%以上是缺乏使用高温高压发电的经验。一年多以前,工厂发生过几次设备事故,使发电受到影响。
去年初,工厂为了帮助职工提高安全运行的能力,派人到水利电力部抄了记载其他高温高压发电厂发生事故的情况的资料,组织职工分析研究每件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处理办法。然后由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研究本厂各个生产环节发生事故的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工厂许多设备是在五百三十度的高温下运行的,这个温度已经接近有些金属材料的抗温限度,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损坏设备。根据这一情况,工厂一面教育职工按规定操作,一面加强了日常的检查工作。一个月以前,汽轮机车间操纵高压水泵工人请假回家,临走前比较匆忙,关闭水泵时忘记先开油阀,由于班长左相华在检查中及时纠正,避免了一次烧轴瓦事故。
职工们还根据金属性能和结构在高温情况下变化的特点改进自己的工作。检修工人研究了在高温下设备、管道、线路的磨损和老化的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设立设备档案,制订检修规程和计划,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过去有些司炉开风门比较快,常使炉温突然上升到限度以上,引起了管壁、管道蠕胀变质,现在都慢慢开启风门,避免了这个毛病。(附图片)
天津第一发电厂锅炉乙班工人,为了做到安全发电,努力提高现场操作技术水平。工人们正在一起研究操作技术
新华社记者 陈锡珍摄


第1版()
专栏:

陈毅副总理接见桑给巴尔客人
新华社7日讯 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今天上午接见了桑给巴尔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总书记艾沙·阿里·苏丹夫人,同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接见时,全国妇联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曹孟君也在座。(附图片)
4月7日,陈毅副总理接见了正在我国访问的桑给巴尔全国妇女联合会总书记艾沙·阿里·苏丹夫人。陈毅副总理和艾沙·阿里·苏丹夫人亲切谈话 新华社记者 吕厚民摄


第1版()
专栏:

发动群众总结经验 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广西各地加紧抗旱播种
新华社南宁7日电 广西僮[zhuàng]族自治区各地在同春旱斗争中,陆续进入春耕大忙时期。到
3月底,自治区各地种下的旱地早熟粮食作物,已达计划种植面积的56%以上。季节较早的玉林、梧州专区各地,已经基本结束早稻播种,转入插秧。
今春以来,广西大多数地区久晴少雨,旱象提早出现。在1至3月份内,除桂东北地区陆续降雨一百至一百五十毫米外,桂西北、桂西南地区雨量都特别小。据自治区气象部门统计,这个期间各地降雨量比1951年到1960年十年间同期平均降雨量减少五成到八成。同时,今春气温比往年高,水分的蒸发量大,因此,更加重了干旱的程度。据南宁、柳州、玉林、梧州等四个专区统计,目前因为缺水不能犁耙的早稻田有二百三十多万亩,占这四个专区今年早稻种植面积的22.6%。
面对着春旱的情况,自治区各地早在前一时期,即广泛发动群众,总结历年抗旱经验,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抗旱措施,抢种旱地作物。近来,早稻播种、插秧季节已到,许多地区又抽调干部下乡,同当地基层干部一起,带领群众继续抗旱抢种旱地作物,抓紧时机播种早稻和插秧。去冬以来一直没有下过大雨的藤县,由于缺水,秧田整不出来,浸泡了的早稻种子,不能及时播下。为此,许多公社的生产队,采取了日日浸,日日播,边担水,边整秧田的办法,克服了这一困难。同时,许多生产队还一面抗旱播种,一面抗旱耙田。现在,全县播种育秧已经结束,开始了插秧。
许多地方在抗旱春耕中,除了注意管好现有水利工程外,还积极整修费工少效益大的水利工程,力争扩大灌溉面积。横贯桂平县大洋区的大洋河水利设施,过去由于没有健全的管水、用水制度,浪费水很多,最近制订出管水用水制度后,日灌进度由一百五十多亩增加到一千多亩。这个县石嘴公社对现有的一百零六口水塘作了全面检修,并根据抗旱需要与现有力量,增开了支、毛渠七十二条,从而使全社的灌溉面积由原来的三千二百多亩扩大到六千五百多亩。
据广西气象部门预计,4月份自治区内雨量还将减少,旱情可能继续发展,这时恰好是耙田插秧大量需水的时候。为此,许多地方都注意对少数对春旱严重性认识不足的干部和社员进行思想教育,克服麻痹思想,作长期抗旱的打算,进一步做好蓄水、保水、节约用水和抗旱抢种工作。


第1版()
专栏:社论

提高效率,节约人力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考核企业生产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我们的国家正在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工作。根据调整以后的任务和今后的产品发展方向,许多企业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劳动管理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管理工作。这也是调整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调整,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企业的调整工作是否收到实效,最终都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上面。
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活劳动的节约就是人力的节约,物化劳动的节约就是物力的节约;而一切物资都是过去人的劳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物力的节约也可以归结为人力的节约。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任何社会主义的经济事业,必须注意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人力和设备,尽可能改善劳动组织,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一切可能节约的人力和物力,实行劳动竞赛和经济核算,借以逐年降低成本,增加个人收入和增加积累。”
节约人力,对于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对于机关团体来说,也是贯彻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加强支援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解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是很低的。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去了全国人口总数80%以上。这种状况是一定要改变的。否则我们的国家就不能富强起来。但是,改变这种状况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一个长的时期内,我们还不得不把众多的人力用在农业上。特别是在目前,在农业遭到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以后,为了争取今年有一个较好的收成,更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单位从人力上加以支援。因此,每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每一个机关团体,都要十分重视节约人力,能够少用一个人就少用一个人,能够多抽一个人支援农业就一定要把人抽出来。
人力的节约,应该建立在改进管理、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基础上。这种节约,才是真正的节约。例如,机关团体节约人力之后,应该使机构更灵活,工作效率更高,而不应该使效率降低,使工作受到削弱。对于工矿企业来说,节约人力也不意味着国家计划可以打一点折扣。任何工厂,人都要尽可能地少用,不该办的事坚决不办,可以缓办的事一定缓办,而国家计划规定的产量、质量、品种等指标都一定要完成。
又要提高效率,又要节约人力,这可能吗?可能的。关键在于改进管理、改进工作。应该用一百个人办的事情,用了两百个人,不见得就能把事情办得更好,甚至反而把事情搞得麻烦了。人浮于事,常常是庞大的机构、重叠的层次、繁琐的手续等官僚主义、文牍主义的孪生现象。只要我们切切实实地改进工作,原来用一百个人办的事情,也有可能用更少的人去办成。
工矿企业节约人力,必须注意改进管理。在这方面,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根据合理的标准制定工作定额,确定用多少人。实行定员定额,是科学地管理企业的最起码的条件。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没有严格的定员定额,管理工作是做不好的。我们有一些企业还没有严格地实行定员定额,有些企业原有的定员定额不适用了,也没有及时修订。这就造成了浪费人力的现象。我们要节约人力,就一定要实行严格的定员定额,也只有实行定员定额,才能提高效率。
节约人力是一项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有的同志承认自己的单位现在用的人多了,但是他们觉得将来事业要发展,人还不够用,不愿意把这部分人力节约下来。据说,这叫做有“发展观点”。其实,这不是什么“发展观点”,而是局部观点。应该向这些同志说清楚,将来的事情,将来国家分配任务时在人力上会有安排;现在用的人多了,现在就应该节约下来。不能只顾局部的将来,不顾全局的现在。对于节约下来的人力,一定要做妥善的安排,使他们愉快地走上新的岗位。
毛泽东同志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每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每一个机关团体,都要有节约人力的观念,都要不断地改进管理,改进工作,提高效率,使我们能更加合理地、节约地使用人力。


第1版()
专栏:

摸清群众要求积极领导 摆出实际困难共同解决
光化重灾区群众情绪高生产搞得好
二十万亩小麦长得粗壮,地里很少杂草;六万四千亩春地,已整耖二遍到三遍,肥料大部送到地里
据《湖北日报》报道 湖北光化县北部地区去年遭受严重旱灾,群众在生产上、生活上遇到很多困难。可是,这里的群众情绪仍然较高,生产也搞得比较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最近,记者访问了这个地区。在通往光化北部的公路上,马车、牛车、板车、独轮小车络绎不绝,这是竹林桥、薛集、袁冲三个重灾区的社员正从谷城县往回运柴、运草的情形。去年干旱,庄稼秆秸减收。人缺柴,牛缺草。这三个区光到谷城、襄阳和汉水上游去打柴、运柴,买草、运草,就把劳力占去了大半。其他方面虽有国家扶持、救济和各处支援,困难也还是不少的。
可是,在这一带辽阔的黄土岗地上,二十六万亩夏收作物长得并不比轻灾区或者非灾区差;特别是二十万亩小麦,苗子很粗壮,地里很少杂草,土锄得很松。长得虽比不上1960年好,可是却超过去年,群众说跟1957年差不多。六万四千多亩春地(去年是四万九千亩),已经整耖过二遍到三遍,肥料已送大半,还在继续送。打算栽春红薯的地,绝大部分已扒好深沟高垅的行子,红薯母子已全排好。
困难比去年大得多,生产却比去年好。原因在什么地方呢?问社员,他们说这是因为政策执行得好,干部作风比以前进一步改进了,干部、群众一条心,上下成了一股劲。
一条心、一股劲是怎么来的呢?是这里的干部在整风以后,注意了摸社员们的心思,根据社员的要求办事。去年秋天旱灾已成定局之后,社员们看着秋收没多大指望了,说吃啥不吃啥就看明年麦季啦!群众把心思想到种麦上去了,想把劲往种麦上使,想争取今年夏季丰收来弥补去年受灾的损失。干部摸准社员们的心思以后,分析了当时的情况:天干,秋季有些地没有种上;就是种上的,有些又干死啦。干旱,对秋收是个大坏事,对种麦却是一个有利条件——地腾得早、炕得好。于是抓住有利条件,下决心领导社员把麦种好。这样,干部要办的和群众所想的就一致起来了。干部一领导,群众很高兴,成了一股劲。秋收前就把计划种麦的二十万亩地中犁耖好了十万亩,并送上了底肥。这样抢住了时机,去年麦子种得质量很好。种好麦以后,干部就领导社员整春地。这里的春播早秋作物,产量要占整个秋季一半,历史上群众就很重视。干部、群众的心思又想到一块啦,社员干劲又很大。当时,有些社员在地里看见麦苗长得好,劲头很大;可是一回到家就发愁——柴快烧光啦。干部摸准社员的心思以后,区长、公社主任,四外去找柴源,组织群众打柴,并帮助他们改灶、添风箱,扩大柴源,节约用柴。去秋遭灾以来,很多事就是这样办的,对准了群众的心思,工作很顺当,群众情绪高,干部也觉着省劲。
可是,要想把社员们的心思摸准、摸透、摸具体,干部就要深入群众,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并且在办事当中不断和群众商量。解决烧柴是群众的迫切要求。可是如何解决?有的队缺得多,有的队缺得少;有的队在近处可以打一部分,有的队则非外出不可;想法、要求也各不相同。比如竹林桥区有个建锋大队第六生产队不缺柴,想把劲往锄草上用。大队不了解这个队的想法,确定他们抽七个劳力参加远征打柴,这个队就迟迟不愿干,因为干部的领导不对群众的心思嘛!具体到一个生产队内,各个社员的想法也不一样。这个区的光明大队第六生产队有个社员叫李必成,他有个亲戚在襄阳,那里柴多,打算串亲戚时捎回来一车。干部摸清他的心思以后,就放了他几天假,他不仅运回了七百斤柴,还捎回些别的东西。这里不少干部都有这么个体会:凡是社员们情绪不高的,就首先考虑政策执行得有没有毛病,是不是没有摸准群众心思。等具体情况弄清楚以后,实事求是地领导着干。
有些事既不是执行政策有毛病,也不是不对群众心思,而是确实有实际困难。遇到这种事,干部就把情况讲明,叫社员大家出主意、想办法。竹林桥有个八一大队第三生产队,社员们耽心灾后损伤了耕牛。可是,缺牛草,队里又没钱买。队长开了个社员会,说牛很要紧,我们的草快完了,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好法来,真没法了就只好来个“以牛养牛”——卖两头牛买草,你们看咋样?社员说,牛无论如何卖不得,大家的牛大家管。社员们就自愿借出一些钱,买够了所缺的草。这一带地区牛草那样缺,困难这样大,由于依靠了群众,所以能在大灾之后耕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比去年秋天略有增加,运输工具也有所增加。竹林桥区去冬到现在添马车二十七部、胶轮板车一百零七部。袁冲区灾后只有二十九部胶轮板车,现在光这个区的李河公社就有一百三十多部。
只要把困难告诉群众,群众就有办法解决,问题是干部必须积极加强领导。这里有的干部说:如果摸不准群众的心思,就乱去领导,就一定要碰壁;如果摸准了群众要求以后,谁领导得越积极,谁就会越受群众拥护。
摸准群众要求,积极加强领导,使得这个地区在大灾之后,群众情绪高,生产搞得比较好。但是,就这个地区来讲,并不是所有干部都学会了这种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