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苏维埃人飞向太空的功勋永垂史册
  莫斯科欢庆宇宙航行周年
  加加林季托夫说苏联宇宙飞行走上了康庄大道
新华社13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12日讯:苏联各地人民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庆祝宇宙航行节——人的第一次宇宙航行一周年(4月12日)。
12日,莫斯科各界人士六千人在克里姆林宫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共产党和政府领导人,以及宇宙航行英雄加加林和季托夫、杰出的科学家和设计师出席了大会。
在莫斯科市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德加伊致开会词以后,苏联科学院院长凯尔迪什接着讲话。他说,时光会一年年消逝,宇宙航行会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加加林的伟大功勋,许许多多苏维埃人的功勋,将作为人类最伟大的业绩之一而永垂史册。他强调指出:“我们已经来到新时代的门槛,在这个时代里,人的权力将不仅遍及地球,而且将伸展到整个宇宙空间”。
第一轴承厂工人维克托罗夫在会上讲话时,代表莫斯科数百万劳动人民,向宇宙航行员、科学家和工程师——宇宙飞船建造者表示祝贺。
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维尔诺夫在讲话中指出,在征服宇宙以及其它一些科学领域中,苏联已经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
他在指出苏联考察宇宙事业的和平目的以后,表示抗议美国企图恢复大气层中核武器试验的打算。他号召所有科学家“大声疾呼,反对帝国主义者的阴谋,反对他们发动新世界战争的企图”。
接着,全场起立,以暴风雨般的欢呼欢迎加加林和季托夫的讲话。
加加林指出,宇宙航行事业正在日益发展,它走上了发展的康庄大道。他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强大的苏联飞船已经进入了共产主义轨道,正沿着这一轨道飞速前进。这一飞船的运载火箭是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可以加速伟大的列宁所预见到的,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季托夫强调说,奇迹是由苏联创造的。正是苏联发射了第一个地球卫星,第一个月球火箭,建成了第一艘原子破冰船,第一次把人派入了宇宙。
苏联宇宙航行员们在12日也举行了庆祝会。加加林在会上向目前正在准备开辟通往宇宙的新道路的同志们发出呼吁,号召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
莫斯科中央苏军之家为庆祝这个节日,在10日组织了莫斯科卫戍部队的战士、首都的工人、职员和学生同加加林、季托夫的会见。(附图片)
  苏联宇宙航行员加加林
  苏联宇宙航行员季托夫


第4版()
专栏:

  朝越蒙阿波等国庆祝苏联宇宙飞行成就
  首次人的宇宙飞行是社会主义的胜利
新华社13日讯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蒙古、阿尔巴尼亚、波兰等国公众和社会舆论,热烈祝贺苏联实现的世界上第一次人的宇宙航行一周年。
在朝鲜,平壤各界代表12日在平壤文化宫举行了庆祝会。朝鲜科学和文化界著名人士、苏联大使馆人员出席了庆祝会。金日成大学副校长崔载五在会上报告了苏联在征服宇宙方面的成就。
平壤各报12日都就此发表了编辑部文章。《劳动新闻》编辑部文章说,人类第一次宇宙飞行“是人的力量和智慧对自然力量的空前的胜利,是科学技术的最大成就,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事件。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胜利,是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沉重的打击”。
在越南,河内各界人士9日举行了庆祝会。出席庆祝会的有越南著名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越苏友好协会理事会理事等。越南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协会主席阮阐在会上介绍了苏联征服宇宙的成就。一些工厂、企业、学校也就此举行了晚会、报告会、展览会和图片橱窗等。
河内各报12日都发表了有关材料。《人民报》在社论中指出,加加林以自己的飞行为人类的未来展开了光辉的前景。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各报12日广泛刊载了有关人的第一次宇宙航行的材料。蒙古《真理报》在社论中指出,苏联科学技术的宏伟成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光辉证明,这个制度使最大胆的幻想能够得到实现。
蒙古中央省省会宗莫特市12日为此举行了盛大的庆祝集会。
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报纸12日都发表文章和图片,纪念这个节日。《人民之声报》指出,阿尔巴尼亚人民怀着对兄弟的苏联人民的牢不可破的友谊,热烈祝贺苏联科学技术的光辉的历史性成就。文章指出,阿尔巴尼亚人民认为这些成就是苏联人民的胜利,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胜利,是对于世界科学技术宝库的十分珍贵的贡献。
在12日,地拉那广播电台组织了纪念这个节日的专门节目。
波兰一些工业企业、机关、社会团体和学校展开了广泛庆祝活动。华沙波苏友好协会中央理事会和波兰宇宙航行学会所属的加加林俱乐部举行了庆祝会。


第4版()
专栏:

捷共中央决定
  今年十月召开党代表大会
新华社布拉格12日电 据捷克斯洛伐克通讯社报道: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12日举行了会议。捷共中央第一书记诺沃提尼在会上就筹备召开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问题作了报告。
会议决定在今年10月16日举行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会议还决定从今年6月25日到8月15日,在全党和全国广大劳动群众中组织有关捷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基本文件的讨论。


第4版()
专栏:

  根据最新设计思想 三个人代替七十人
  波兰首次建成生产变阻器的自动化作业线
新华社华沙11日电 据此间报纸报道:波兰第一条生产变阻器的自动化作业线最近已在克拉科夫的一家工厂中投入生产。
这条自动化作业线完全是波兰工程师根据最新设计思想创制成的。
这条自动化作业线一年可以生产一千万个变阻器。仅仅这一条自动化作业线就可以完成克拉科夫全省变阻器生产任务的四分之一。
这条自动化作业线只由三个人管理,可以代替过去七十人的工作。
目前,这个工厂正在建设第二条自动化作业线。第二条自动线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建成。


第4版()
专栏:

柬内阁第一大臣宾努到达广州
新华社广州13日电 柬埔寨王国内阁第一大臣宾努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今天下午由深圳乘火车到达广州养病并作私人友好访问。前往车站迎接的有广东省副省长李嘉人,广州市副市长林西等。晚上,李嘉人为柬埔寨贵宾举行了欢迎宴会。


第4版()
专栏:

章夷白宴请印度尼西亚客人
新华社13日讯 内务部副部长章夷白12日接见并设宴欢迎前来我国访问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公共行政和地方自治部高级官员苏玛尔曼。印度尼西亚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苏雷曼也出席了宴会。


第4版()
专栏:

  阿支援军队与国防志愿协会代表团离广州回京
新华社广州12日电 阿尔巴尼亚支援军队与国防志愿协会代表团一行五人,在斯皮罗·穆伊修少将率领下,于11日上午乘飞机离开广州回北京。
代表团在广州逗留了四天,参观了广州的国防体育民兵训练机器展览、广州造纸厂、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访问了石井人民公社,游览了烈士陵园、越秀山体育场等。在参观广州航海俱乐部的时候,运动员们还向贵宾们作了几项表演。


第4版()
专栏:

  我国新任驻挪威大使
  秦力真到达奥斯陆
新华社13日讯 奥斯陆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任驻挪威王国大使秦力真12日上午乘火车到达奥斯陆。
到车站欢迎的有挪威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季茂登以及各社会主义国家驻挪威的外交使节。
挪中协会主席洛弗斯纳斯和一些知名人士也到车站欢迎。
到车站欢迎的还有中国驻挪威大使馆全体人员。


第4版()
专栏:

  新华社和阿尔巴尼亚通讯社在地拉那签订合作协定
新华社地拉那12日电 新华通讯社和阿尔巴尼亚通讯社11日在地拉那签订了合作协定。
代表中国方面签字的是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参赞王鲁明。代表阿方签字的是阿尔巴尼亚通讯社社长西米季乌。
为了进一步发展新华通讯社和阿尔巴尼亚通讯社之间的建立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维护和平、反对帝国主义和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斗争中的相互尊重和互相援助原则基础上的合作关系,协定规定,交换新闻和交流经验。
参加签字仪式的:中国方面有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罗士高,大使馆官员和新华社驻地拉那记者。
阿尔巴尼亚方面有阿尔巴尼亚外交部副部长克罗依,阿尔巴尼亚广播事业局副局长、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基托和阿尔巴尼亚外交部、通讯社和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有关工作人员。


第4版()
专栏:

  阿尔及利亚两作家回国
新华社13日讯 应中国作家协会邀请来我国访问的阿尔及利亚作家穆斯塔法·阿什拉夫和马莱克·哈达德,12日乘飞机离开北京回国。


第4版()
专栏:

  中印两国政府就谈判缔结新的通商和交通协定问题交换照会
新华社13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今天公布了中国和印度两国政府之间就缔结新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举行谈判问题交换的三件照会。
三件照会的全文如下:
  中国外交部1961年12月3日给印度驻华大使馆的照会印度驻华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馆致意,并谨申述如下,请大使馆转达印度政府。
1954年4月29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于同年6月3日经双方批准后生效。该协定的有效期,按协定第六条的规定为八年,因此,它将于1962年6月3日期满失效。
为了巩固和发展中印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促进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见,中国政府建议:中印两国政府举行谈判,以便根据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缔结一个新的通商和交通协定,来代替原有的协定。中国政府希望得到印度政府对于这一建议的答复。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1961年12月3日于北京
  附:印度外交部1961年12月15日给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的照会新德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大使馆:
印度政府外交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大使馆致意,并谨申述如下:外交部已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通过印度驻北京大使馆提出的如下建议:两国政府举行谈判以便根据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缔结一个新的通商和交通协定,来代替将于1962年6月3日期满失效的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二、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所知,印度政府于1954年采取主动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进行谈判,以就印度与西藏之间经济和文化关系的修正的形式达成协议,以期在印度和中国之间建立友好合作的气氛,保证以至便利印中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两国乃至东南亚的和平和迅速的经济文化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在协定序言中被提出和阐述,目的即在于此。原来期望,不仅这五项原则能在未来的岁月里调节印中关系,而且协定本身将为这些原则在国际关系,特别是亚洲国际关系中得到更广泛的接受铺平道路。
三、自从1954年协定签订以来,印度政府一贯执行在亚洲建立一个没有冷战冲突的地区的政策,并且期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会为这个值得赞扬的目标进行合作。
四、这项协定签订后的一两年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但开始日益削减协定规定为印度商人和香客提供的经济和文化上的便利,而且,更可责备的是,开始起初暗中而后公开地侵犯曾经明白承认为属于印度的领土,而至1958年更开始对数千平方英里的印度土地提出公开要求,并继之以侵略性的军事活动。目前的情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但在文字上和精神上违反了1954年协定序言中所阐述的共处五项原则,而且实际上已用武力占领一万二千多平方英里的印度领土,并且继续扩大其非法要求,采取侵略性的军事行动以强占大片印度领土。
五、印度政府一贯愿意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具有友好合作的关系。它正是抱着这一目的而谈判1954年协定的,尽管这牵涉到放弃印度政府从过去继承下来的在西藏的重要权利和特权。为了给印中友好合作建立一个新的、牢固的基础,印度政府甘心情愿地牺牲了这些继承得来的权利和特权。然而,印度政府在谈判和签订1954年协定时所抱的希望和愿望已经完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过去几年中所执行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所破灭。
六、印度政府现在仍然希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保有友好合作的关系,但是它看不出在上述第四、五段所叙述的情况下,它怎么能够根据五项原则为签订一项新的协定开始谈判。开始这种谈判的首要条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扭转它过去几年所执行的侵略政策以及恢复足以保证五项原则在文字和精神上都得到严格遵守的气氛。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印度政府外交部
1961年12月15日于新德里
  中国外交部1962年3月1日给印度驻华大使馆的照会印度驻华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馆致意,并谨就谈判中印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问题再次陈述如下,请大使馆转达印度政府。
中国政府看到了印度外交部1961年12月15日对中国政府1961年12月3日照会的复照。中国政府在去年12月3日照会中建议中印两国政府举行谈判,以便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缔结一个新的通商和交通协定,来代替将于1962年6月3日期满失效的1954年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国政府提出这一建议,完全是从维护两国友谊的善良愿望出发的。但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印度政府在来照中不仅拒绝了这个友好的建议,而且连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竟对中国恣意进行恶意的指责和诬蔑。中国政府对这种异乎寻常的反应只能表示失望和遗憾。
中国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是两回事。两国之间存在的边界争议,没有理由妨碍双方对通商和交通协定进行谈判。因此,中国政府在提出就通商和交通协定问题进行谈判的建议时,没有把它同中印边界问题联系起来。但是,印度政府在来照中却硬要把中国政府的建议同中印边界问题扯在一起,这只能使问题复杂化。既然印方来照提到了边界问题,中国政府就不得不指出,正是印度侵占了大片中国领土,并且向中国提出了更大的领土要求,而不是相反。甚至中印双方在1954年签订的通商和交通协定明文规定为中国政府在西藏西部开放的贸易市场之一的波林三多,竟也在这个协定签订后不久被印方侵占了。尽管如此,中国政府在建议中印两国政府谈判缔结新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的时候,并没有要求印度政府履行什么先决条件。
印度政府在来照中不仅指责中国政府违反五项原则,而且还提出,开始谈判的“首要条件”是中国“扭转它过去几年所执行的侵略政策以及恢复足以保证五项原则在文字和精神上都得到严格遵守的气氛”。这种指责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事实相反,一再违反五项原则和1954年协定的是印度方面。除边界问题而外,还可举出以下的事实。当西藏一小撮反动卖国分子发动武装叛乱时,印度政府竟然干涉中国内政,公开表示同情西藏叛乱分子,纵容他们从事反对中国的政治活动。印度政府违背自己的诺言,直到今天仍然让西藏叛乱分子俨然以流亡政府的身分在印度进行活动。中国政府根据1954年协定在印度噶伦堡设立的商务代理处,由于印度政府施加的种种限制,已经处于几乎无法执行自己职务的境地。这些都是不能否认的事实。现在,印度政府却颠倒是非,诬蔑中国执行侵略政策,而且还荒谬地要求中国扭转这种莫须有的政策,作为开始谈判通商和交通协定的首要条件。如果印度政府坚持这种态度,那么,中国政府只能很遗憾地从这种态度中得出结论,即印度政府存心使两国关于通商和交通协定的谈判成为不可能。
中国政府建议中印两国政府谈判缔结新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并不是谋求中国单方面的利益,而是从两国人民的长远的和全面的利益出发的。因此,中国政府重申它在1961年12月3日照会中的建议,希望印度政府重新考虑。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1962年3月1日于北京


第4版()
专栏:

  中国政府抗议印度方面侵犯中国领空、领土并且驳斥印方所谓中国飞机侵犯锡金、印度领空的无理指责
新华社13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今天公布了中国和印度两国政府之间就印度飞机、军队侵犯和侵占中国领空、领土,印度飞机在中国境内进行空投,以及所谓中国飞机侵犯锡金、印度领空问题交换的共十二件照会。
关于印度飞机、军队侵犯和侵占中国领空、领土的照会共四件。中国的三件照会,抗议印度飞机变本加厉地侵犯中国领空,印度军队继续扩大侵占中国领土、进一步破坏中印边界现状。中国1962年1月4日和3月20日的照会列举事实说明,从1961年10月6日至1962年2月底,印度飞机侵犯中国领空共八十六架次,有的还超出了印度片面主张的边界线,有的甚至侵入深处中国西藏阿里腹地的一些城镇,如日土、昆沙和姜叶马的上空。1962年1月4日照会指出,印度飞机如此频繁地侵犯中国的领空,不能不被认为是对中国的有计划的挑衅和制造紧张的行动;中国政府为此向印度政府提出强烈抗议,要求立即停止这种非法行动。
印度外交部1962年3月10日的照会对中国1月4日照会所列举的事实进行了抵赖。
中国外交部1962年3月20日的另一件照会抗议印度军队在中国西藏碟穆绰克地区继续向中国领土推进、设立新哨所、扩大巡逻范围。照会说,印军去年7月占领约拉山口附近(约东经79度32分、北纬32度48分)、12月占领羌山口(约东经79度22分、北纬33度01分),并在这两处非法设立哨所;去年10月,印军在恰尔丁山口(约东经79度24分、北纬32度32分)非法设立临时哨所。照会指出,“很明显,印度方面是企图通过这些非法活动来囊括桑格藏布河流域面积约一千九百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照会又说,今年2月12日,印军甚至超出印度片面主张的边界线,越过羌山口和约拉山口之间的分水岭,深入中国境内进行侦察活动。
关于印度飞机侵入中国领空进行非法空投的照会共三件。
中国外交部1962年1月24日的照会说,1962年1月14日12时15分,一架标有BK505字样的印度飞机从印度斗拉特别奥里地哨所方向,侵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东经78度12分、北纬35度19分处的中国哨所上空,在距地面只有200米左右的低空反复盘旋侦察并且对着中国哨所倾投了装有物资的麻袋和木箱数十件之多。照会指出,印方的这一行动又一次彻底地驳斥了印方过去就印度飞机不断侵犯中国领空所进行的百般抵赖和狡辩。照会说,中国政府本着以中印友好为重的一贯精神,愿意考虑,在印度政府切实保证不再发生这类入侵事件的情况下,由印度方面把空投在中国境内的物资领回。
印度外交部在1962年2月22日的复照中,承认上述印度飞机进行空投的事实,但是又硬说空投的实际地点,不是在中国哨所,而是在这个哨所以西12英里的一个所谓“中国巡逻野营”的一些“帐篷”。照会还说,“这架飞机由于西风而飞偏到”斗拉特别奥里地东南南七英里处岔路口上的印度哨所以东三、四英里,驾驶员把中国的“野营”误认为岔路口的印度哨所。照会根据这种编造的说法,反诬中国“又派出前哨巡逻队更加深入了印度的领土”。
中国外交部在1962年3月14日给印度政府的照会中,驳斥了这种说法。照会指出:“事实是:印度飞机空投的地点正是中国哨所;其附近根本没有什么‘中国巡逻野营’。”照会指出,印方说法有明显的漏洞。照会说,“尼赫鲁总理1961年11月28日在议会声明中说过,印度的斗拉特别奥里地哨所正好位于上述中国哨所以西10—12英里。而来照所说的空投地点,既然正是上述印度哨所的位置,中国怎么可能忽然在那里设立‘巡逻野营’或帐篷呢?”
关于印度政府诬蔑中国方面侵犯锡金、印度领空问题的照会共五件。
印度外交部在1962年1月25日的照会中指责说,有一架中国飞机在1月6日飞临锡金色拉塘上空。印度外交部在1962年3月9日和3月10日的照会中又指责说,还发现有中国飞机在
1月11日飞过司丕提和杨吉上空和1962年1月12日飞过奇尼上空。
中国外交部在1962年3月7日的照会中拒绝印度政府的抗议,并且在3月20日的照会中重申:“中国决不允许自己的飞机侵越他国领空,如果印度政府在自己的边境领空发现国籍不明的飞机,它完全有权自行处理”,“无须向中国政府提出询问”。中国外交部1962年3月20日的照会还说:“中国政府并曾分别向印度和缅甸政府提出过,在中印边境和中缅边境上空,不时有美国和蒋介石集团的飞机进行非法活动,希望中、印、缅三方共同保持警惕。事实证明,中国政府是正确的。缅甸方面就在缅甸边境击落过一架蒋介石集团的飞机,尼赫鲁总理在1961年12月11日印度联邦院的讲话中也曾予以确认。尽管如此,印度政府拒不接受中国政府的声明,一再向中国政府提出无根据的指控,中国政府不能不感到深切遗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