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森林采伐与更新的关系
其林
近几年来,林业科学界围绕森林采伐和更新的关系问题展开了讨论。修国翰、陈伯贤同志于1960年10月1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正确处理森林采伐与更新的关系问题》的文章。它阐明了森林采伐和更新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对采伐和更新问题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些论点都是正确的。但在谈到森林采伐与更新的几个具体问题时,我认为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林业科学界争论的焦点
这篇文章指出,森林采伐后恢复森林的途径有二:一为天然更新,一为人工更新。我国主要应采用哪一种更新方式,一直是林业科学界争论的焦点。我认为,对森林采伐和更新的关系问题的争论的焦点,并非采用何种更新方式,而是采用何种采伐方式。从森林的自然发展规律来看,森林采伐与更新的关系是采伐起主导作用,什么样的采伐方式带来什么样的更新后果。科学的合理的采伐方式,它的后果是森林能够很快的恢复,使青山长在,达到森林永续利用的目的;相反,不科学的不合理的采伐方式,它的后果是森林遭到破坏,新林不能很快长成起来,就会招来自然灾害。谈到恢复森林的途径,除了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以外,还有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这是今后很有前途的一种更新方式)。不管采用哪一种更新方式,目的都是为了使森林得到恢复和发展。
究竟采用哪一种更新方式好?以哪一种更新方式为主?这要根据时间、条件、地点而定。若不问时间、条件、地点,不分地区和树种地一概而论,主张到处都以人工更新为主,这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事实上,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都各有积极意义。在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的原始林区,能用天然更新的办法恢复森林的地方,就要充分发挥自然力;反之,在交通、劳动力等条件好的地区,营造人工林可加速林木生长,提高木材产量,扩大森林面积,就要采用人工更新。不管采用哪一种更新方式,只要能够很快使森林恢复起来,就达到了目的。因此说,争论的问题的实质是采伐方式。以东北小兴安岭的红松林为例,若采用大面积皆伐的方式,把森林一齐砍光,就谈不上什么天然更新,而必须采取人工造林的方法恢复森林。可见,采伐方式是起主导作用的。
一提到什么样的采伐方式,就联想到什么样的更新方式。皆伐就要用人工更新。这篇文章,举出辽宁草河口各种条件优越的红松人工林生长迅速的例子。当然,人工更新应为今后主要的方向。但由于我国的森林资源不大丰富,原始森林大部分又分布在偏远山区,目前每年采伐林木的数量大,不可能完全用人工栽树。人工更新虽然有许多优越性,但还要看时间、条件、地点是否能够全部推行。
这几年来,我国的林学家、植物学家以不同的学术见解来讨论森林采伐与更新的方式问题,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有利的。但是,我们不能把天然更新与人工更新的争论,过早地下结论说是“林业科学战线上两条道路、两种观点和两种方法的斗争”。把主张天然更新的人说成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说成是“自然主义”,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
要不要乡土树种
修国翰、陈伯贤同志的文中指出,东北小兴安岭的“红松等珍贵树种固然有其优点,但最大的缺点是生长缓慢,即使用人工更新的方法,红松的成熟至少也比其他速生树种多费二三倍的时间”。同时,又指出“各种人造纤维板、压缩木的出现,为速生树种的利用开辟了广阔的途径。速生树种的木材经过人工处理后,它的木材物理性能又远远超过珍贵的树种”。据此引出结论,造林不必强调乡土树种,应以其他速生树种代替生长缓慢的红松等珍贵树种。但作者在文章中并未具体说明,究竟用哪些速生树种。
红松是东北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的乡土树种,也是该地区的优势树种。它的生命力强,寿长达四百多年,一般树干粗一尺左右,粗大者可达五尺以上,两三个人抱不拢。红松的材质优良,抗蚀耐朽,抗压耐磨,可以作各种大型建筑用材、电杆、枕木等,为用材部门评为上等木材的树种。红松又是良好的木本油料树种,成年母树每株可以结球果百多个,种子的营养丰富,含油量高达70%。红松天然林生长是缓慢的,但同时我们还要研究红松为什么生长慢,有没有什么方法促进它速生?
原始林区的红松林,在解放前是无人抚育管理的,只有掠夺和破坏;红松幼树又处于遮荫和被压状态,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和足够的营养面积,所以生长十分缓慢。小兴安岭的二十五年生的红松树高仅二米半,直径三厘米。但同时是在原始林里,红松处于不被压状态下,则幼树生长速度显著加快,二十五年生的红松伐根直径达十三点四厘米,超过被压状态红松的三倍。再如,辽宁草河口的红松人工林,二十五年生时平均直径为十六点八厘米,树高为十一点六米,每公顷蓄积量为一百五十二点一立方米。由于红松得到了适当的营养面积和光照条件,生长速度可以提高六至七倍。如果我们再进一步采用森林选种和速生丰产措施,红松的生长速度还可能快些。可见,小兴安岭的森林的更新,经过人对自然的积极干预(是指符合自然规律的干预),下一代的红松林的生长速度,必将远远地超过原始状态的红松林。若认为红松现在生长缓慢,就舍弃它,这就不对了。
东北小兴安岭的森林更新,若放弃红松这种乡土树种,而代之以杨、桦树等速生树种,这要先了解杨、桦等树在什么地方生长快。一般说,它们是生长在土层厚、土壤肥沃、湿润的地方,在河岸两旁,杨树生长得快。若把它们栽到土层瘠薄,土壤干燥的山坡上,就会变速生为慢生。1955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往山顶上栽杨树,结果就是如此。但是,我们再看分布在小兴安岭向阳干燥的山南坡上的红松林,坡度是二十五度至三十度以上的薄层棕色土或壤质骨胳土上的红松林,地位级虽然很低,它每公顷的蓄积量仍达四百多立方米。若把杨、桦、椴等树种栽到这样的地方,能不能得到木材四百立方米,还是值得研究的。造林更新,采用乡土树种,这是贯彻“适地适树”原则的具体体现。当然,我们也绝不反对引进良种,但一定要经过小面积的试验,根据各方面的条件,才能在大面积上逐步推广,决不能凭主观愿望办事。
珍贵树种和速生树种的物理性能不同,各有所用。人造纤维板和压缩木是不能代替红松作为大型建筑用材和电杆、枕木之用的。国民经济用材是多种多样的,既然有材质佳良的红松(生长慢可以促进其速生)又适于当地生长,为什么偏要去造速生林来代替红松呢?目前我国纤维板和压缩木工业还是初创,生产远不能满足需要。纤维板在废材利用方面有其积极意义,压缩木仅应用于机械制造工业,如用造速生林来代替红松等珍贵树种是不现实的。
森林的采伐与更新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用材供应和森林扩大再生产,对森林各种有益性能的充分发挥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慎重地对待,要鼓励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展开学术争论,进行不同采伐方式和更新方式的试验研究,在实践中求真理。


第5版()
专栏:

农谚简论
游修龄
农谚是我国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的结晶,以歌谣谚语的形式,世世代代,口头相传保留下来,富有深刻的科学道理,是我国农业遗产中极其丰富的宝贵的部分。
考察目前各地流传的农谚,常常可以发现其中很多是流传相当久远,在古书上已有记载的。例如,浙江农谚:“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就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沈氏农书》引“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冠以“古人云”三字,可见这句农谚决不是起源于明代。各地普遍流传的“收麦如救火”、“无灰不种麦”等,在十六世纪初的《便民图纂》中已有引载。苏北农谚:“要知五谷,先看五木”,见之于《齐民要术》收种第二:“五木者,五谷之先,欲知五谷,但视五木”……。有些农谚竟可远溯[sù]至数千年前,如浙江农谚:“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就见之于西汉时桓宽的《盐铁论》轻重第十四:“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由于农谚的来源可以不断追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农谚的起源与农业的起源是一致的,而农业的起源远早于文字,所以农谚的起源也可以说在文字之前了。如果说,音乐、舞蹈、歌谣都起源于劳动,那末,农谚实在是农业劳动中从歌谣分化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歌谣与农谚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主要是描写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即着重社会关系的;而农谚则主要描写人与自然斗争,即着重生产方面的。不过这样的区分是逐渐发展的结果,实际上二者之间还保留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因为农谚的范围本来就很大,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而农谚的音律和谐,合辙押韵,形式动人,富有生活气息,也很难与歌谣截然划分,特别在古代社会中更是如此。例如《诗经》的《七月》、《甫田》、《大田》、《臣工》等,既是歌唱农事操作的,又是农民抒发感情的,尤其是《七月》一篇,通过农民自述一年到头的辛勤劳动经过,可以看出其中已有鲜明的农谚成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谚才从歌谣中逐渐分化出来,同时关于生产经验的农谚也不断增加和丰富。应当看到,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宝贵的经验,极鲜见之于“经传”,主要是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加以传播来指导农业生产。
在农作物生产的全部过程上,从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到收获都有一定的农谚。例如,关于水稻选用良种的农谚有:“种好稻好,娘好囡[nán]好”。关于播种的农谚有:“梨花白,种豆大”,“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青蛙叫,落谷子”,“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紫云英)正当时”,“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甚至还有总结失期播种的教训的农谚,如:“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关于培育壮秧的农谚有:“稀秧密谷”,“秧好半年稻”。关于插秧技术的农谚有:“会插不会插,瞅你两只脚”,“早稻水上漂,晚稻插齐腰”。关于施肥的农谚有:“早稻泥下送,晚稻三遍壅”,“种稻难种三黄稻”。关于田间管理的农谚有:“处暑根头摸,一把烂泥一把谷”,“三耕九耘田,砻糠变白米”。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好像有了技术指导手册一样,在农业生产中就能抓紧节候,不违农时。
我们将各地流行的农谚加以比较,可以发现:第一,农谚带有地域性。农谚的地域性实际上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浙江农谚:“麦黄种麻,麻黄种麦”;陕西农谚则为:“麦黄种糜,糜黄种麦”,反映了作物的播种时间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华北农谚“七金八银、九铜十铁”。“秋收不耕地,来年不能定主意”,反映了北方冬季休闲、一年一熟耕作制度;在南方就不是这样,浙江农谚:“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草压花、麦压芒、菜压角”,反映在浙江地区冬季不是种绿肥,就是种大小麦、油菜(以及蚕豆、豌豆)等,是很少休闲的,更没有七月八月就耕地准备过冬的。地域性差别最大的是播种期,例如种麦,华北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浙江种麦农谚则是:“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或“立冬种麦正当时”。又如种芝麻和小米,华北农谚:“小满芝麻芒种谷”;浙江农谚则是:“头伏芝麻二伏粟”。第二,各地的农谚又具有普遍性。许多农谚,尽管地区不同,条件不同,却都有类似的说法,浙江农谚:“割麦如救火”和华北农谚“麦收如救火”一样;“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在浙江、苏北等地都有同样农谚:“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有钱难买大肚黄”等等。各地农谚所以具有普遍性,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是它本身遗传性的表现,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栽培原理往往是有共同性的。
概括性和科学性是农谚的最重要特点。由于农谚是口头相传的,它不可能长篇大论,必须简短流畅,便于记诵,但它的内容又很丰富,所以必须精炼深刻,发人深思。这就必然使农谚发展成为高度概括的、短小精悍的经验结晶形态。很多农谚看来简单浅显,却包含有深刻的科学原理。例如浙江种植绿肥的农谚:“若要草子好,经常三分燥”。一般地说,草子是喜欢湿润的土壤的,特别是草子种在稻田里,是足够湿润的;但喜欢湿润不等于不需要空气,农民特别指出了“经常三分燥”的关键。据科学研究表明,草子田土壤的湿度以70%左右最好,有利于降低地下水位,增加氧化层的厚度,缩短还原层的厚度,使根系及根瘤的发展良好。这就是农谚的精练、概括性和科学性所在。“山园直插,荡园斜插”,这是指扦插甘薯藤要根据土壤水分条件来决定扦插方式的,山地土壤干燥,宜插得深些(直插),平地地下水位高,可以插得浅些(斜插),都有利于发根。“牛粪冷,马粪热”,因为牛粪含水分较多,微生物的活动弱,分解缓慢,施入土壤后,不能增高土温;马粪含水分较少,通气性好,易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热量较大,施入土壤后,有增高土壤温度的作用。这些农谚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可以予以解释说明的。此外,有好些农谚所含的意义,还需要作深入的科学研究试验才能揭发其本质,例如“种稻难种三黄稻”,“有钱难买大肚黄”。其中关于晚稻的“三黄三黑”问题(见1962年3月22日《人民日报》),现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又如农谚“九耘谷无毛,三削麦无糟”,深刻地指出中耕除草对作物品质的影响,在农业科学上对这些方面也还需要进行研究。
农谚是最典型的群众的创作,它的作者就是广大的群众,它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产物,它与群众的关系像鱼与水的关系一样密切。这就决定了农谚的思想、感情以至于表达形式必然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而且生动活泼,风趣横生,把一些生产经验用通俗的流利的口语表达出来,使群众乐于记诵,便于相互传播。农谚中最常见的是把生产技术措施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说明,如说明秧田施肥关系培育壮秧的重要性,农谚并不直说秧田施肥要如何如何,而是说:“好酒好肉待女婿,好粪好料上秧田”,使人领会到要以待女婿那样的亲切心情来搞好秧田施肥工作。拔秧以前要略施“起身”肥,以利发根,但又不必太多,农谚就说:“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喻起身肥的作用、分量,恰到好处。冬季种麦子没有灰肥是个大问题,农谚用“无灰不种麦,无酒不请客”来强调说明灰肥的重要性。稻苗缺氮肥,叶片发黄,亟需追施肥料,农谚用“稻子黄恹恹,主人欠它豆饼钱”来讽喻。玉米打顶后可以促使结棒子粗壮,植株生长有力,农谚就用“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来刻划。其他如:“番薯不怕羞,一直栽到秋”,“种田草子河泥,小孩糖梗荸荠[bí-qi]”,“秀稻黄,吃块糖;秀稻黑,没得吃”等,都是生动活泼而又寓意深刻的好农谚。我们在继承农谚这份遗产,总结农谚特点的时候,应当把农谚的这种通俗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很好地继承下来,并加以发展。
还有一部分农谚带有阶级的烙印。在过去的农谚中反映出许多旧社会中农民困苦生活的境遇,例如:“人怕老来穷,稻怕秋来旱”,“六月到,卖棉被,买灰料”,反映了农民生活经常处在朝不保夕的境地,不卖掉棉被就无法进行水稻生产。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谚语固然好像一时代一国民的意思的结晶,但其实却不过是一部分的人们的意思。……某一种人,一定只有这某一种人的思想和眼光,不能越出他本阶级之外。”有一首新歌谚说得好:“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时代唱什么歌,什么阶级说什么话。”在过去的农谚中也反映了阶级性,例如,同样是“租田”,地主说是:“租田容易讨租难”,农民却说:“租田容易缴租难”。旧社会中地主阶级垄断粮食,囤积居奇,造成人为的粮食紧张:“庄家主生的俏,越贵越不粜[tiào]”。农民并不甘受剥削阶级的无尽榨取,在农谚中也反映了农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情绪,认识到自己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孔子、孟子,当不得我们挑谷子”。
还应当看到:在过去农谚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糟粕,带有宿命论的色彩,如:“田莫与岸争,人莫替命争”,“家有三等田,不必问神仙”,“欲知来年荒不荒,八月十五看月光”等。
农谚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实践而向前发展的。全国解放后,出现了许多新农谚,反映了农民群众的积极、进取、乐观,充满信心的精神状态,反映了时代的面貌焕然一新:“土改人翻身,改土田翻身”,“生土年年加,产量步步高”,“深耕需肥多,肥多需深耕”,“种子田,好经验;忙一时,甜一年”,“前熟为后熟,熟熟为全年”,“人工授粉好处多,颗颗荞麦挂珍珠”,“玉米结婚,子子孙孙”等等。这些新农谚,既继承了历史上农谚的优良传统,又赋予了农谚以新的内容。
我国农业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以我国幅员的辽阔,气候条件的复杂,耕作制度的差别,作物种类的繁多和栽培经验的丰富,是世界各国所罕见的。劳动人民长期以来所积累的经验,很大一部分蕴藏在各地的农谚中。农谚是我国农业遗产中的一个宝藏,我们在浙江一省初步收集的结果,单是关于农作物栽培方面的农谚即达千来条,如加上关于气象、天时、果树、蔬菜、畜牧等方面的农谚则不下数千条,从全国范围来推算,其蕴藏量当以万计。从我们搜集到的农谚来看,其中有许多的确是字字珍珠,千百年来放射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很好地加以发掘和整理。


第5版()
专栏:

王家源煤矿是怎样实行正规循环作业的
张鹏鸣
江西省萍乡矿务局王家源煤矿,从1953年到现在,坚持实行了正规循环作业。
在煤矿企业中,采煤工作和掘进工作都是多工序作业。所有工序是按照一定的次序,周而复始地进行的。根据煤矿企业的这个生产特点,在采煤和掘进工作中,规定以一定数量的工人,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工作面)内,按一定工序的顺序和科学的技术作业规程,完成一定的采煤和掘进工作量,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采煤和掘进工作,称为正规循环作业。在煤矿企业的生产中,在不同的地质条件、采掘方法、机械设备和器材物资供应的情况下,采煤和掘进的工作量和工序是不相同的,因此,正规循环作业的循环方式,要根据这些客观条件来决定。采煤工作面,一般是一昼夜一个循环,或者是一昼夜两个以至三个循环。掘进工作面,一般是每小班(八小时)一个循环,但是也有每小班两个或三个循环,两小班一个循环或三小班一个循环的。
提高煤矿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实行正规循环作业,有许多好处。首先是,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因为实行正规循环作业,能加快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的推进速度,这就是说,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生产更多的煤炭和掘进更多的巷道。其次是,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由于正规循环作业,不仅要求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的工人,按时、按质、按量、安全地完成工作任务,而且也要求企业生产的辅助部门(机电、运输、供应等部门)和职能部门,都必须配合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的正规循环图表进行工作,这就使全矿的各个环节协同动作,保证有节奏地进行生产。第三是,实行正规循环作业,工人在生产岗位上的分工明确、任务固定、协作加强,因而技术水平和劳动积极性可以不断地提高,集体主义精神可以进一步发扬,工时也可以充分利用,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同时,由于加快了工作面的采掘进度,缩短了支撑顶板岩石的时间,也可以相应地减少坑木的消耗量,减少顶板岩石的压力,保证作业的安全。由此可见,正规循环作业,是煤炭工业生产的科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是煤矿改进企业管理、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重要手段。
王家源煤矿的领导上,从实践中体会到了实现正规循环作业的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在全矿的职工群众中,不断地进行了正规循环作业的思想教育。在开始实行正规循环作业的时候,有部分干部和工人认为太麻烦。另一些人则片面追求循环的次数,忽视生产上的实际效果。这个矿的领导上便向职工说明实行正规循环作业的意义,并以生产活动中的实际事例,教育职工认识正规循环作业的好处,使职工群众逐步树立起牢固的正规循环作业的思想,并且积累了一些实行正规循环作业的切实可行的经验。几年来,这个矿实行正规循环作业,对加强企业管理、完成国家计划起了良好作用。
要实现正规循环作业,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的技术作业规程、保证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和基本的责任制度,建立合理的劳动组织,制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等等。王家源煤矿所以能坚持实行正规循环作业,并取得较好的成绩,主要是由于注意做好下述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生产准备,保证工作面正常接替
采煤阵地不断地向前推移,是煤矿生产的特点。做好工作面的正常接替,是采煤工作面走上正规循环作业的先决条件;做好生产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工作面正常接替。王家源煤矿根据地质条件复杂、矿井储量日益减少的情况,注意从组织领导、力量配备、设备材料供应和质量检查等方面,加强掘进工作。他们的比较成功的作法是:凡关系全矿的主要开拓巷道的掘进工作,由矿的专业掘进队负责;直接为工作面服务的巷道掘进工作,由各采区中的掘进力量承担。为了确保主要开拓工程和采煤工作面的掘进工程按时完成计划,这个矿在专业掘进队中实行了定人员、定任务、定效率、定地点、定工具设备的“五定”措施;并按日按班进行调度检查。在领导力量方面,除了由矿、采区的主要领导干部抓掘进工作外,还配备了副职专管掘进工作。掘进工作所需要的劳动力,经常固定在相当于采煤工人的85%左右。为了加快掘进的速度,这个矿抓住提高掘进效率这个主要环节,发动掘进工人在运输方面开展技术革新,用小煤车、小平车、小绞车等代替人力搬运,使全矿大部分掘进工作面消灭了运输距离在二十米以上的人力挑、拖。同时,严格执行了巷道的测量、挂线和规格验收制度,保证了掘进巷道的工程质量。
做好工作面搬家的准备工作,使工作面搬家不减产,是这个矿加强生产准备工作的另一个有力措施。每当新工作面掘出之后,矿和采区的主要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老工人都一起深入现场,具体研究新工作面的运输、通风、排水、顶板管理等措施和安装机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力争所有新工作面开采的准备工作,都在老工作面结束前十天完成。这样便克服了以往由于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工作面每搬一次家,总有五六天不能正常生产,打乱正规循环作业的现象。
认真编制作业规程,按规程制度办事
技术作业规程,是采煤和掘进工作面实现正规循环作业的行动纲领,工作面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按照技术作业规程办事。王家源煤矿坚持工作面开采前编制好技术作业规程,并经矿总工程师审阅批准后方准开采。为了使执行技术作业规程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个矿在工作面开采前,即向工人讲解和组织工人讨论,帮助他们熟悉规程的内容,并且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把技术作业规程修订得更为完善。从工作面开采的第一天起,干部按规程指挥,工人按规程操作,验收员按规程验收,安全监察部门按规程监督检查,保证规程彻底实现。在贯彻执行技术作业规程的过程中,为了使规程切合生产不断发展的要求,这个矿还注意做调查研究工作,及时修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规定。任何一个环节违背规程制度,都足以打乱正规循环作业。因此,从1960年以来,这个矿又以保证安全生产为中心,建立和健全了必要的规章制度,狠抓工程规格质量的验收、交接班和各工种的操作规程、工作岗位责任制等主要制度。干部也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这个矿还通过定期组织职工学习规程制度和定期举行现场安全检查评比等活动,使规程制度深入人心,为职工群众所掌握。
保证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运转
保证设备安全运转,是实现正规循环作业的前提之一。在现代化煤矿,正规循环作业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王家源煤矿是一个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矿井,这个矿注意以管好、用好、维护好采煤工作面的电溜子为中心,搞好机电、运输设备的管理工作。各主要采区都配备一名专职的机电副区长,抽调了一批工作责任心强的工人担任电溜子司机,并开办业余技术训练班,先后训练了二百五十多名电溜子司机和检修工。在这个基础上,实行专人、专机、专责制,建立了轮换检修制,加强了电溜子和溜子道的日常维护检修工作。在保证绞车、压风机、抽风机和水泵等大型设备的安全运转方面,这个矿主要是实行了定期轮流交叉检修制和责任制两项措施。对大型设备,每月都有五至十个小时的预检时间,使设备存在的缺陷,在事故发生之前就能消除。这个矿还针对运输线路长、井上井下环节多、煤车少的情况,采取了分段管理运输的办法。每段设一名副段长,统一指挥全段煤、碴、材料的运输调度;在井下设立运输调度站,在井口设立运输值班室,日夜三班由运输副区长、调度员分别值班,做到调度灵活及时。
此外,为了按照正规循环作业的要求,保证工作面所需要的劳动力,王家源煤矿通过不断调整劳动组织,挖掘企业内部的劳动潜力,充实了采掘第一线。同时,根据各采区生产能力和计划指标要求的不同,每月进行采煤和掘进工作面劳动力的平衡调整,避免了窝工现象,提高了劳动效率。王家源煤矿还注意抓工作面三个班的协作。各职能科室和生产辅助部门,也把实现正规循环作业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努力为采煤和掘进工作面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个矿还围绕实现正规循环作业,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并在竞赛中做好评比奖励工作,把实现正规循环作业同开展劳动竞赛结合起来。


第5版()
专栏:经济资料介绍

苏联关于折旧费的使用和管理的一些情况
陶男
一、苏联的折旧费在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重
苏联在卫国战争以前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每年折旧费总额平均为八亿卢布,1957年达到六十三亿四千万卢布,1959年则在八十亿卢布以上(以上都是按新卢布计算的),折旧费在全部国民经济投资中约占15%—17%。
苏联1946年—1955年,折旧费在工业、运输、邮电三个部门基本建设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如下(按不变价格计算):
1946年——10.8%
1947年——10.7%
1948年——9.5%
1949年——7.1%
1950年——6.0%
1951年——7.8%
1952年——9.6%
1953年——12.49%
1954年——13.53%
1955年——16.53%
1955年,苏联国民经济各部门折旧费在基本建设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如下:
冶金、化学建筑部门 19.8%
机床制造业 22.6%
煤炭工业 10.0%
石油工业 27.9%
运输建设 13.4%
汽车运输 42.9%
内河运输 8.0%
轻工业 15.8%
食品工业 21.9%
俄罗斯联邦国营农场 6.4%
二、苏联的折旧提成率和大修理费提成率
苏联在1938年以前,工业折旧费中没有专门划出修理费。1938年1月8日苏联人民委员会作了《关于折旧费的利用和改进企业修理工作的决议》(见1938年1月9日《真理报》),规定了各工业部的平均折旧率,并且规定从折旧费中划出一定数量的修理费。那时的折旧费为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5.5%—6%,大修理费为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2.2%—3.6%,或占折旧费的40%到65%。折旧率最低的是机器制造业,最高的是轻工业。战后,折旧率改变的情形如下:
部门 折旧率 大修理费提成率 大修理费在全部折
旧费中的百分比
冶金业  4.8 黑色冶金为2 342%—63%
有色冶金为
采煤  4.2  2.6  62%
石油  6.5  2.2  34%
化学  4.5  2.4 53%
轻工业  65  4.3  66%
食品工业  6.3  3.7  59%
苏联有关部门对现有折旧率作了分析,认为现行折旧率是按照固定资产平均使用年限三十七年规定出来的,这样的折旧期是过长的,折旧率太低。目前有许多工业部门用于基本建设的折旧基金大大低于已退废的固定资产价值。如1959年因固定资产退废而受到的损失就有十四亿八千万卢布。目前苏联正在制订新的折旧率,1963年1月1日起将实行固定资产的新的统一的折旧率。
三、苏联折旧费的使用
苏联折旧费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作大修理费,这笔费用归企业支配,存入国家银行的专设账户中,只准作大修理用。另一部分折旧费,叫作折旧基金,用来更新固定资产。这笔费用由企业上缴给苏联建设银行集中使用,用作基本建设投资。
1938年以前,折旧费没有划分为这两部分,大修理费在折旧费中所占的比重受基本建设投资比重的排挤,不能保证企业的修理工作,如1932年大修理费只占折旧费的33%,1936年则更少,占27%。因此,设备不能及时修理而提前退废,有的则从一部分机器上拆下零件来修理另一部分同样的机器。
说明:苏联固定资产的修理分为三种:
1、恢复性修理。指固定资产因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地震等)和长期废弃而作的修理,其费用来源为国家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通过投资计划拨付。
2、小修。指不需要使生产过程长期中断的修理。其费用由流动资金开支,摊入当年产品成本中。
3、大修理。指全部拆卸机器零件、更换重要大部件,全部或部分翻修厂房地基等修理。其费用由折旧费中的大修理费开支。
此外,有些部门规定了一种中修,如果中修时间超过一年,中修费由大修理费开支,中修时间不到一年,其费用与小修费来源相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