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掌握农业生产的特点,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果
亦农
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农业国家里,首先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的发展,争取农业生产更大的经济效果,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以便花费更少的劳动生产更多的产品,有赖于农业的技术改造,实现农业现代化,更有赖于发挥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而提高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最根本的途径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正确处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随着我国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以及农村人民公社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日益巩固、健全地向前发展,已经得到愈来愈完善的解决。同时,农业生产是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经济的再生产过程,无论其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总会在这个范围(农业)内,与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错着”①。因此,正确地认识和掌握农业生产②的特点,自觉地运用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就成为提高农业经济效果的重要问题。
正确认识动植物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和适应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
植物和动物都是有生命的东西,需要有一定的自然条件才能生存、生长、成熟和繁殖,这就构成了农业生产所独有的第一个特点。有些植物和动物,只生长于热带,不生长于温带或寒带;另一些植物和动物,又只生长于寒带,而不生长于温带或热带。动植物对自然条件的这种依赖性和适应性,形成了不同地带的动植物的不同分布,形成了各个地区不同的特产。因此,正确地认识各种动植物这种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和适应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就成为农业生产中一个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农业生产的实践证明:凡是严格地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农业生产的地区和单位,那里的农业生产就获得较快的发展;凡是违背了这一原则的地区和单位,那里的农业生产就不能迅速发展,甚至会遭受损失。要想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上用最少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就要认真地贯彻执行因地制宜的原则,就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
认真地贯彻执行因地制宜的原则,当然不是要人们消极被动地作自然条件的奴隶。恰恰相反,贯彻执行这一原则,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好地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积极地实事求是地改变不利的自然条件或创造新的适合动植物生长的条件,来为社会谋福利。近年来,人们进行了并且正在进行着巨大的工作,使南方的作物能够生长于北方,北方的作物也能够生长于南方。例如,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和南方的小麦种植面积都一年比一年增多了,其原因就在于人们在北方的某些地方创造了适宜于水稻生长的条件,在南方的某些地方创造了适宜于小麦生长的条件。当然,如果改造自然条件的工作还没有做好,或者虽然这种改造在技术上是可能的,但是在经济上并不合算,那末,就不能贸然把原来适宜于甲地方的作物或动物拿到乙地方来栽培或饲养,就不能贸然进行这种自然条件或其他条件的改造。
因地制宜的原则是从事农业生产必须遵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我们却不能机械地简单化地理解和对待这一原则。一个地区或一块土地,有它的最适宜某种动植物生长的因素,也有它的相对适宜其他动植物生长的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在合理的社会分工和协作的条件下,很好地利用它的相对有利的一面去发展农业生产,可能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果,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动植物本身和自然条件也是可变的,经济条件更是在迅速地变化着。因此,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不仅应当从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还应当把贯彻执行这一原则同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正确认识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生产周期长的特点,从全面的长期的观点上安排农业生产
生产的连续性和生产周期长,是农业生产的又一个特点。人类社会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连续进行的,但是农业的生产活动的连续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农业生产的这一生产周期同下一生产周期,上一代同下一代紧密相连,彼此之间不能中断,这是一。其次,农业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大多数农作物或其他栽培植物,从下种到成熟,有的需要几十天,有的需要几个月、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大多数家畜家禽或其他饲养动物,从生育到长成,也是需要几十天、几个月、几年或更长的时间。第三,大部分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在野外进行的。在野外进行,再加上生产周期长等等特点,就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界的较大的影响。以农作物为例,能否获得丰收,固然以是否适时适量播种等条件为前提,但是,做好播种工作并不能保证一定会得到好的收成,播种后是否风调雨顺、田间管理是否及时等等,对于生产同样会发生很大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生产周期长等等特点,要求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这一生产周期的生产效果,也要考虑到下一生产周期的效果;不仅要力争当季当年获得较好的收成,同时还要争取连续几年以至更长的时期内使生产都能获得不断的发展。因此,在安排农业生产的时候,要求人们具有全面的长期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应当正确地处理下列三个问题。
首先,正确处理这一生产周期同下一生产周期的关系,既要力争这一生产周期增产增收,又要照顾到下一生产周期生产发展的需要。各种作物的特性不同,它们对于土壤、肥分和其他生产条件的要求也不一样。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特性,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合理地安排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比例和前后茬口,实行科学的轮作制度,是争取农作物当年增产和连年增产的必要条件,是取得农业生产更好的经济效果的必要条件。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调查,山西省南部地区由于实行了两种不同的轮作制度,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效果。这两种轮作制度,一种是连种三年小麦,然后复种一季秋熟作物,再种小麦;一种是连种三年小麦,然后复种一季秋熟作物,再种豌豆。两种轮作制度都是四年五熟制,对于土地的利用率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两种轮作制的作物品种不一样,茬口安排不同,产量也就不同。第一种轮作制的四年粮食总产量每亩是六百三十三斤,第二种轮作制的四年总产量则是七百三十三斤,平均每年比前一种轮作制多收二十五斤,即多产15.7%。从这个例证中,可以看到适当改革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正确解决作物构成问题,实行科学的轮作制度是取得更高产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效果的一个有效办法。但是,在进行这种改革的时候,一定要从当地的具体条件出发,切忌主观片面性。如果不讲具体条件,不顾前茬是什么庄稼,就盲目地增多或减少某一种作物或几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或者过于强调大规模大面积连片种植,破坏了本来合理的轮作制度,那是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的,甚至会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
其次,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又不断地创造新的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是促进生产连续高涨,保证获得较大的经济效果的重要途径。以农作物种植业为例,要获得丰收和连年增产,既要很好地利用地力,又要很好地培养地力。充分用地,积极养地,养用结合,是我国农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所谓充分用地,就是在同样的土地上尽可能地多生产一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合理密植,适当地套种间作和提高复种指数等等,都是充分利用现有耕地的有效办法。所谓积极养地,就是经过各种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合理施肥、深耕、改良土壤、兴修水利以及实行科学的轮作制度等等,都是培养和提高耕地的肥力的有效办法。我国北方各省有些地区有种植苜蓿[mù-xu]③的习惯,这是培养和提高地力的一个很好的办法。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山西南部调查,连种五年的苜蓿地翻耕后种植棉花,从第二年到第五年的产量,比连作棉花的土地增产14.6%到82.9%,第七年到第十年的棉花产量也还增产12%到54.7%。以十五年为一个总的生产周期来计算棉花的产量,其总产量不仅不低于而且还高于连作棉花的土地。如果再把前五年由于种植苜蓿为牲畜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饲料,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投资和劳力等等计算在内,从总的经济效果看来,更是合算的。实行科学的倒茬轮作制度,是简便易行而又效果良好的充分用地与积极养地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方法;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和积极进行其他的农田基本建设以及合理施肥等等也是一些重要方法。在这些措施里面,都有一个如何正确处理当前生产和将来生产的关系问题,都有一个如何适应农业生产周期长和生产连续性特点的问题。
最后,在处理农业生产的耕作制度和生产措施等等问题的时候,正确地估计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把客观可能性同主观能动性恰当地结合起来,也是取得农业生产的最大经济效果的重要问题。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解放了的在党的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是一个极其巨大的力量。不断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坚决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在农业生产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但是,也应当看到,在目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仍然是很大的,再加上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和它的连续性等等的特点,这就要求人们十分慎重地对待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严格地从客观可能性出发,以防止造成生产上的损失。大家知道,改革旧的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是保证农业增产,加速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改单季稻为双季稻,当然会由于多种一季庄稼增产更多的粮食;又如改稀植为密植,改粗放作业为精耕细作的园田化生产等等,当然也会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但是,在进行这种种改革的时候,我们不仅应当切实地考虑到土壤、气温、阳光、雨量等等自然方面的条件,也应当考虑到人力、畜力、肥料、种子、农具等等方面的主观条件。总之,要考虑到各种主客观的可能性。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比如兴修水利、改良土壤等等,当然是加速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同样应当从主客观两方面考虑举办这些工程的可能性,然后采取恰当的步骤来进行,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人们要取得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果,就要正确估计到农业生产周期长和连续性等特点,在安排整个农业生产的时候,在处理农业生产的耕作制度和生产措施问题的时候,都要有全面观点和长期观点。
正确处理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生产之间、农作物生产和畜牧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农业生产包括的部门是很广的。在各种作物之间,在植物和动物之间,在这一种动物与那一种动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无不发生一定的关系。从社会需要来看,从生产的连续发展来看,各个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生产之间的关系、农作物生产和畜牧业生产之间的关系上。人们在发展农业生产中能不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农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否得到正确处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制定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互相结合”等等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深刻地反映了农业生产内部各部门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规律性,为我们恰当地处理农业生产中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正确的道路。
从满足社会和人们生活需要方面来看,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又是基础的基础。粮食,不仅是解决“民以食为天”这个头等重要的大问题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发展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所以我们在安排整个农业生产的时候,首先要抓住粮食生产这个主要环节,要以粮为纲。只有粮食生产发展了,才能带动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除了粮食以外,还需要经济作物及林牧副渔多种产品。经济效果的大小,固然表现在生产发展的速度上和产品的数量上,同时也表现在如何进一步满足社会和人们生活的需要上,即表现在生产的品种上和产品的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做到速度快,数量多,品种全,质量好,全面讲究经济效果。
从发展农业生产方面来看,同样需要处理好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例如,粮食生产的发展,为畜牧业提供了饲料,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同样,畜牧业的发展,为粮食生产和其他农作物的生产提供肥料、动力,促进粮食生产和其他农作物的生产更快发展。这就是农业和畜牧业之间互为条件的关系。林业同农业和牧业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林业的大量发展,不仅可以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饲料和良好的牧场,还由于森林对气候、雨量有巨大的调节作用,对农作物的生产也很有利。我国东北地区西部的防护林带,虽然只经过了短短的十来年的经营,还只是初具规模,但已经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发生了有利的影响。某些地方的流动的沙漠被固定了,雨量也较过去有了增加。事实证明,只有正确处理了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整个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果。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是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方针,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和单位,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在具体执行这个方针的时候,应当有所不同。近三年来,我国由于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歉收,各地都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这当然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今后粮食生产仍然需要大力发展,但是,对于其他方面的生产,特别是对于棉花、油料等重要的经济作物的生产,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发展经济作物,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增加集体和社员个人的收入,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供资金,加速粮食生产的发展。为了在农业生产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即使是在一般的粮食作物区,也应当适当地发展经济作物的生产。至于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当然更应当用最大的力量发展经济作物了。
经济作物集中产区的形成,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当地有利自然条件的经验的结晶,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集中的经济作物产区形成后,又进一步丰富着人们经营经济作物的经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的存在,从许多方面来看对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都是有利的。它可以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人们的技术特长和生产经验,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取得更大的经济效果。那种认为经济作物集中产区也应该“以粮为纲”,以主要力量发展粮食生产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大家知道,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整个国家是一个整体,各地区之间的关系是分工和协作的关系。粮食产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经济作物产区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作物,可以使各种农作物产量更快地增长,使整个农业生产更快地发展。这无论从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来说,从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来说,或从各集体经济单位增加收入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当然,我们说经济作物区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作物,并不排斥这些地区在发展经济作物的前提下,也可以适当地发展粮食生产。
农业和畜牧业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给予正确的处理。畜牧业不仅可以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和动力,还可以为人们提供肉食、乳品和皮毛,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因此,各个地区都应该积极发展畜牧业。但是各个地区的条件不同,有人多地少的地区,也有人少地多的地区;有平原地区,也有山区;有农业区,也有牧业区,它们发展畜牧业的规模、速度、方针、办法也不应该完全一样。在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一个是要根据自然资源的状况和农业的生产水平,来确定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一个是发展畜牧业,要有全面观点。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例如草原地区、山区、地广人稀的地区,那里饲草丰盈,畜牧业就可以发展得多一些、快一些;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有较多的农副产品解决饲料饲草问题,也可以发展得多一些、快一些。此外,所有地区都应当根据客观条件,尽可能地发展牲畜饲养,以增加肥源,增强畜力,满足生产和生活多方面的需要。所谓发展畜牧业要有全面观点,就是在发展畜牧业生产中,要根据凡是对农业生产和满足人们需要有利的牲畜品种都应该发展的原则,来安排和发展畜牧业的生产。大牲畜如骡、马、牛、驴,小家畜家禽如猪、羊、鸡、鸭、鹅、兔都需要全面安排发展,而不应当只重视某一些牲畜,忽视另一些牲畜。发展畜牧业同发展其他农业生产是一样的,也需要因地制宜、正确处理同农业生产内部其他部门的关系。
在正确处理农业生产内部各部门关系中,还有一个如何正确利用野生动植物的问题。农业生产的历史,是人类逐步利用自然资源的发展史,是变野生动植物为家生动植物的历史。所以,在我们处理农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也应当正确处理野生动植物与家生动植物的关系。在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不仅对野生动植物的利用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理想,就是对因地种植,合理轮作、农牧并举等等措施,也不能很好地实现。现在,在实现了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人们可以运用组织起来的集体力量,合理地安排农活和组织劳力,采集、利用野生动植物。人民公社化以来,许多地方年年秋冬季节都开展群众性的以采集野生植物和捕捞野生动物为内容的“小秋收”运动,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在开展野生动植物的捕捞采集活动中,同时要注意培植、养护工作,作到合理采集,护猎并举,使这项事业更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439页。
②农业有狭义的农业与广义的农业之分。狭义的农业一般是指种植业,有时甚至只指农作物的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则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方面。我们这里所谈的农业生产,是指包括着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的广义的农业生产。
③苜蓿为多年生植物,种下后不需要多加管理,就可以连续生长。


第5版()
专栏:

天气预报的现状及发展
张家诚
天气预报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和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服务约在十九世纪中叶。在天气预报的发展史上有过这样一件事实:1854年11月14日,在黑海上突然出现的风暴,使停泊在巴拉克拉瓦港口的英法舰队遭受严重破坏。为了查清这次巨大损失的原因,巴黎天文台长列维叶受命对这次风暴进行调查。列维叶搜集了欧洲各地的气象情报,发现在一天以前这个风暴曾出现在地中海上。因此,他认为只要建立一定数量的气象台站,用电报迅速传递情报,风暴是可以预报的。列维叶的意见得到了法国政府的支持。不久之后,第一张用电报传递情报的天气图①在法国诞生了,天气预报工作也就这样地开始了。
对于天气预报的诞生说来,黑海风暴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它出现的时代。从文艺复兴时代起,物理学、仪器制造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巨大发展。各种重要的气象仪器——温度表和气压表等在十七世纪前后就已先后出现。经过了几乎两百年对大气进行观测,许多重要的科学原理,如太阳辐射、温度、气压和地球自转等对气流和天气产生的影响等等,都已逐渐被发现了。更有重大意义的是,当时的科学界(如俄国的罗蒙诺索夫等),已经感到在世界各地按统一的时间进行气象观测的必要。1820年左右德国布朗德斯将欧洲一些气象台同时观测的气象记录填在地图上,这就是天气预报最重要的工具——天气图最早的出现。在天气图上,人们发现了对形成天气有巨大影响的大气风暴和其他许多现象。这一切表明气象科学在十九世纪中叶已有一定基础。此外,这时有线电报已普遍使用,又给气象情报的迅速传递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当然,主要的推动力还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天气预报提出了迫切要求。于是,偶然出现的黑海风暴就将经过长时期酝酿的天气预报问题正式提上了日程。
从这时候起,气象台站网逐渐扩大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天气图的技术和预报方法在不断改进提高。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初期,挪威学者皮叶克尼斯提出了气旋②生成的锋面③波动学说,第一次给天气预报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基础。根据这个学说,气旋是在两种来源不同和性质各异的气流互相激荡的界面(锋面)上形成的。1930年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苏联学者莫尔恰诺夫在这一年发明了无线电高空探空仪。从此高空观测很快普遍建立起来,高空天气图在预报工作中起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及战后的年代里,雷达、火箭、遥远控制等现代技术又先后在气象观测中使用,人造卫星的出现更给气象观测提出了远大的前景。电子计算机也在数值预报中应用了。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正在把天气预报的理论和技术迅速推向前进。
以天气图为主要工具的现代天气预报在1914年传入我国。这一年,上海徐家汇观象台用无线电与中外各地及轮船通报天气,发布台风警报。显然,这是为帝国主义侵略服务的。辛亥革命后,在北京成立了我国自建的中央观象台。但是,由于经费不足,建站很少,预报事业无法得到发展。帝国主义控制我国天气预报事业及我国气象事业奄奄待毙的局面,直到解放后才根本改变。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我国天气预报工作也像其他科学工作一样,得到了很大发展。天气预报的理论、方法和准确率,都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从1958年以来,打破了气象站不能作预报的清规戒律,在全国各地广泛地开展了补充预报,更使预报服务效果大为提高,并使我国预报工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世界各国一般是用天气图和气象观测记录,作为主要的天气预报工具。预报方法大体可以分为经验和半经验性的天气图方法、资料统计方法和流体力学方法三大类。
经验半经验性的天气图方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基本预报方法。它的原理是根据天气图上现有高低气压、锋区、气流和天气区域的分布特点和演变过程,运用经验规则和预报员的个人体会进行分析判断,推测这些现象的未来可能的移动速度和方向、强度和范围的变化,以作出天气预报。这些经验规则一般是不很严格的。例如,在预报中最常考虑的“引导气流”规则,指出高低气压、锋面和天气区的移动,一般是按某一高度上的气流的方向,并大致和它的速度成正比例的。这是一条很有成效的规则。但是,在考虑气流的引导作用时,必须考虑气流的高度、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其他特点,这就需要预报员根据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在制作具体的预报时加以掌握。由于个人的经验和思考方法的差异,其结果也就往往发生很大的出入。其他的经验规则也有着类似的性质。
由此可见,天气图预报方法固然是掌握大范围主要趋势有用的方法,但是它在许多方面是不客观的。在下面还要谈到,这种方法对于小范围的天气预报也有不够之处。
统计方法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预报方法。在早期,由于对天气变化过程了解不够,往往限于对个别台站的某些气象要素④进行形式的统计,缺乏理论依据,所以难于获得成效。例如,当时流行找寻天气或气象要素是否具有以一定时期为间隔反复循环变化的所谓“周期性”,结果找出了各种时间长度的周期,但是能够经受长时间考验并为大家所公认的明显的周期,至今还没有找到。这一事实说明,统计方法必须以经验和理论作根据,才有可能得到很好的结果,不能仅仅进行形式上的统计。于是,就出现了“经验统计”及“物理统计”等概念。
随着天气预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个别地方的天气变化和气象要素对整个大气说来不一定有足够的代表性,有代表性的是大规模气流分布的特点或表征这些特点的“指数”。因此,西风带的强度和气旋的频率等等,在统计中得到日益广泛的采用。环流型对统计学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有着很大的意义。环流型就是将大范围气流分布的特点划为几个不同的类型,然后统计各个类型的特点,发生、发展、持续和转变的规律,在各类环流型下的天气分布等等。由于这种统计是从天气图的主要特征出发的,所以可能找出更好的预报规则。这就是“天气气候学”方法,在我国及其他各国都广泛应用。
统计方法目前正在进行许多方面的探索。例如,表示事物变化时间序列统计关系的马尔柯夫过程⑤,以及将环流⑥或要素场⑦进行数学分解求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数以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也已开始在天气预报中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气象资料迅速增加,电子计算机日益广泛使用,因此用统计方法整理大量资料以寻找大气过程的规律性不但日益显得重要起来,而且也获得更加充分的技术条件了。由此可见,统计学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还有十分宽广的前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对流体力学方法进行了不少工作,有的国家还试探过将它用于预报业务。流体力学方法把用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基本公式推导出的关于气压变化的偏微分方程——速度涡度方程,作为计算未来气压变化的依据。但是,由于一方面在推导这个公式时进行过若干简化,另方面目前数学水平尚难于求出这个方程的全解,而为求解和能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计算,又不得不进行更多的简化,甚至有些简化是带有原则性的,所以这个方法还有一时无法克服的缺陷,不能代替天气图方法。应用流体力学方法,目前主要还是一个探索的方向。
影响天气变化的因子是很复杂的。目前的各种预报方法都只能从某一个角度考虑其中几个因子,而不是全面的和具有完全成效的。因此,各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是一条现实的道路。
弄清大气过程的物理性质,对解决天气预报问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天气变化和大气中能量转化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能量转化问题也是目前所注意的中心问题之一。在这里,太阳活动⑧、高层大气物理过程和下垫面⑨的影响,早已引起人们普遍的注意。太阳是一切天气现象产生的能源。太阳在活动剧烈的时候所放射的大量紫外线辐射和粒子流,对电离层⑩产生强烈的作用,自然也影响到对流层里的天气变化。但是,大气吸收、传递这份能量及对天气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近年来放射物理的发展,火箭、人造卫星对高层大气的观测,对了解高层大气的物理过程和太阳活动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垫面问题也是与能量问题直接连系的。由于海、陆热性质的不同,所以下层大气的能量分布带有许多特点,山脉对气流也有着明显的作用。下垫面的特性不同,使地球上同纬度地区天气规律性各异,研究这个问题对天气预报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因此,加强研究能量转换问题以连系天气演变的物理过程,也是目前值得注意的一项工作。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一方面由于高速飞行、火箭及人造卫星的发射,高层大气状态以及洲际甚至全球范围的预报问题也提上了日程,另方面由于许多天气现象,特别是对农业及人类的其它经济活动有重大影响的暴雨霜冻等具有显著的地方性,对小范围预报的要求也随着经济发展而日益迫切了。
解放后,我国地方性天气预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天气图预报方法,只适于用来预报大范围天气变化的主要趋势。在大范围天气图上,每个专区最多只能填上一两个站的气象记录,不能反映较详细的地方性天气特点。因此,这种方法不能用来解决地方性天气预报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个缺陷,1958年以后,在我国天气预报的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大中小结合”的预报方法。按照这个原则,省以上的气象台,以大范围天气图作为主要工具,以大范围气流分布和天气变化总的趋势作为主要预报任务。专区气象台以区域天气图和专区天气图及气象资料作主要工具,特别是在专区天气图上本专区及附近地区可以填上较为稠密的气象记录,这就使本专区的地方性天气反映得较为详细了,有可能将大范围天气变化的主要趋势和本地区的特殊条件结合起来。县气象站和公社气象哨收听专区台和大台预报,了解总的变化趋势,观测当时当地的天气发展实况和运用当地历史气象资料统计所得的规律,依据农民的经验和经过验证的天气谚语,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的影响,作出本地区的天气预报。这样层层补充订正,能使天气预报结合各地具体情况,不致盲目使用大台预报。这就是“大中小结合”的预报方法的主要优点。这个方法开展的结果,使天气预报与生产密切结合起来了,同时也能发掘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积累的丰富的看天经验,使天气预报的理论有了丰富和提高。
从以上所谈看来,在一百多年的时期内,天气预报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目前天气预报的水平对满足各方面的需要还有相当的距离。天气预报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的发展不但需要充足的观测资料,而且和物理、数学、仪器制造和计算技术等许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当前,我们正处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和技术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获得迅速发展,人类正确地预知天气变化的时代也将不会过于遥远了。
①天气图 用特制的地图作底图,将各地在同一时间观 测到的气象记录填写在图中相应的地理位置上,然后将天气现象、气流或气压的分布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描绘出来,以便研究大范围天气及气流等分布的特点。
②气旋 即大气中的巨大风暴。
③锋面 是冷热差别较显著的两种空气之间的交界面。
锋面和气旋一般都能引起较大天气变化,产生阴雨和大风等坏天气。
④气象要素 是表示大气中各种物理性质的量,如温度、气压、湿度、风向和风速等。
⑤马尔柯夫过程 在概率论中某事物的各个可能状态出现的概率及互相转化的概率在时间中的变化过程。
⑥环流 即气流的分布。
⑦要素场 即气象要素在空间的分布。
⑧太阳活动 即太阳面上的一切扰动现象(如太阳黑子、太阳爆发等)的总称。
⑨下垫面 即地球表面。海洋及大陆(山脉、沙漠、森林等)都在大气底部,故称下垫面。
⑩电离层 即高度约在80公里至1000公里间的大气层。
在这一层中空气离子化很显著及导电度很大,故叫电离层。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关于落花生原产地的研究
关于江西省考古队在修水山背地区原始社会晚期房屋遗址中发现的落花生种子(见1962年2月27日本报),最近胡先驌在《关于落花生的考证》一文(见1962年3月3日光明日报)中提出他的看法。
作者认为,一种农作物多在其原产区为原始社会的人所栽培,后来才因人类的迁徙而传播到他处,有时传播得很早很远。不能因为在原始社会遗址中发现了材料,便认为是原产于某地。甚至即或在某地偶尔发现了野生种,也不能便认为栽培种即起源于某地。
作者认为,根据植物学的研究,落花生应该是原产于南美洲的。根据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显然它在明末清初才从外国传入福建广东。在段成式的《酉阳杂俎[zǔ]》一书中载有“花生”,这说明可能中国在唐朝就已经有了落花生。不过,它也是从外国传入的,而如何传入则大是问题。并且,当时也还没有广为栽种。
至于是否中国在原始社会时代就已经种植落花生了呢?作者没有提出肯定的意见。作者认为在我国古代遗址中所发现的落花生种子可能是由于种种原因后来窜入的,并且建议采用碳素同位素C14来断定其年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