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新年·古巴·灯塔
乐于时
新年又快来了。依照中国传统的说法,这是一个“天增岁月人增寿”的日子。可是,在古巴,新年还有着特殊的意义,这就是:新年这一天给古巴带来了独立、自由和社会主义。1959年1月1日,在菲德尔·卡斯特罗的领导下,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巴蒂斯塔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的国家。从此,古巴人民结束了几百年来的屈辱生活,成了自己国家的主人。四年来,古巴人民通过自己的英勇斗争,战胜了美帝国主义者一次又一次的侵犯和破坏,在拉丁美洲、在全世界树立了一个光辉的英雄国家的榜样。
从1959年上溯九十年,古巴的民族英雄、伟大的民主革命诗人何塞·马蒂为着古巴独立进行斗争的时候,曾满怀着胜利信心,在一首诗里热情地预言:
“我的梦想变成个现实……我国的人民呵,
可爱的古巴人民,他们已把胸膛挺起,
他们咬紧牙关过了三百年的痛苦生活,
他们受了三百年暗无天日的压迫奴役。………
如今我国人民砸碎了锁链,
沿着自由胜利的大道昂首走去。
我的梦想实现了,没有任何东西比它更美丽!”
九十年后,何塞·马蒂的“梦想”真正变成了现实。古巴人民从“暗无天日的压迫奴役”下走出来,得到了“没有任何东西比它更美丽”的自由生活。像11月7日在苏联,10月1日在中国一样,1月1日在古巴标志着革命胜利和新的生活的开始。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欧洲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亚洲出现了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革命的胜利,在拉丁美洲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这个事实本身,具有无比伟大的意义。试想想看:在美帝国主义自认为“安全”的“后院”里,在这个凶恶敌人的身边九十浬以外的地方,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需要多大的革命气魄。古巴人民不愧是何塞·马蒂的后代,他们勇敢地在加勒比海上升起了社会主义的旗帜。
在前进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是狂风暴雨,有时是惊涛骇浪。在各种险恶的环境中,古巴人民都没有动摇,更没有屈服,而是坚定地向敌人战斗。不论是只有七支枪的时候,还是只剩十二个人的时候,不论是敌人在吉隆滩登陆的时候,还是敌人在加勒比海封锁的时候,古巴的革命者不仅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终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四年的时间并不算长,古巴人民却经历了各种严峻的锻炼。经过这样的锻炼,古巴人民的意志更坚定了,眼睛更明亮了,七百万人锻炼成像一个人!尽管美帝国主义运用各种手段,企图扼杀这个新生的国家,但是钢铁铸成的古巴人民,却巋然不动地屹立了整整四年,并将千秋万代地永远屹立下去。
在加勒比海的海面上,古巴是光明的灯塔;在拉丁美洲的土地上,古巴是自由的象征。新年又来了,我们从遥远的中国向伟大的古巴人民祝福。愿他们像何塞·马蒂的诗句中所写的那样:继续“沿着自由胜利的大道昂首走去”!


第6版()
专栏:

觉醒了的古巴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杜近芳
1960年的夏天,我曾经参加中国艺术团,在古巴进行了两个月的访问演出。那时,美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巴蒂斯塔反动政权虽然已被推翻,但帝国主义的残酷剥削和血腥统治所遗留下的后果仍然是触目惊心,比比皆是。一次,从马埃斯特腊山区通往卡马圭的旅途中,在道旁遇见一些骨瘦如柴的孩童,看样子不过四、五岁年纪。同行的古巴国家剧院行政部主任要我猜猜这些孩子有多大,当我说出了个人的印象后,他告诉我:“他们的年龄不是四、五岁,而是十四、五岁了。”由于美国资本家占有了广大的肥沃土地,生产的不是古巴人需要的粮食,而是为资本家利润服务的甘蔗。农民们只有在道旁贫瘠的地方,种一些山芋充饥,长期营养不良的结果,严重地妨碍了孩子们的生长和发育。
美国的魔爪不仅控制着古巴的经济命脉,压榨着劳动人民的血汗,解放前的古巴文教事业也同样地掌握在美国的手里。一位古巴文艺界的负责人,曾经愤慨地告诉我们:在十九世纪时,古巴人曾经吸收了欧洲的文艺哲学思想,一度建立了自己的文化。当时的作品强烈地反映出人民争取独立、渴望自由的感情,被称为古巴文艺的“黄金时代”。二十世纪初,美国代替了西班牙的统治地位,十九世纪的作品,一概不许出版,从而扼杀了新生的古巴文化,代之而来的腐朽的美国影片,却几乎垄断了古巴人民的全部文化生活。一直到革命胜利,古巴人民没有自己的剧院和乐队指挥,也没有自己的出版机构和图书馆。只有少数上层阶级出身的人才有入学的机会,许多人都是文盲。在马埃斯特腊山区访问时,我们曾经参观过一座规模宏伟、正在兴建中的学校城。当我们向那些挥汗如雨、紧张施工的工人同志们表示敬意的时候,他们说:“我们不能休息,昨天我们为资本家干活,今天却是为我们自己的子弟盖学校,孩子们都在等着上学呢!”我们彼此流露出会心的微笑。他们这种热爱劳动的感情,正和解放后的祖国人民是完全相同的。
美帝国主义为了维护他们的殖民利益,有时采取血腥的高压政策,有时却利用毒辣的利诱阴谋。马坦萨斯省是我们在古巴访问演出的最后一个地区,那里盛产一种纺织原料——剑麻。这里有一家最大的剑麻园是由美国资本家控制的。在解放的时候,这家庄园主知道他的财产快要被接管了,便企图利用提高工资来麻痹工人的斗志,但是他的阴谋马上被工人揭穿了,并遭到了严峻的拒绝。工人们懂得他们为什么受苦,他们要的是“自己的权利和土地”,而不是“美国鬼子的小恩小惠”。
“要古巴,不要美国佬!”它概括了世界人民、古巴人民和美帝国主义誓不两立的旧恨新仇。古巴人民对帝国主义不存在任何幻想,他们清楚地认识在祖国的土地上,有了美国佬,就没有古巴人民过的日子。革命胜利了,美帝国主义被赶走了,但古巴人民没有一刻忘记那些血的教训。古巴的女民兵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劳动妇女们白天从事生产建设,星期日也不休息,一有空就加紧操练,她们的口号是:“在紧张的革命斗争的日子里,是没有假日的”。我们经常看见穿着厚卡其布的女民兵,在烈日下,利用午休时间,汗流浃背地进行操练。一位民兵中尉在介绍女民兵营的命名由来时,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玛丽亚那·哥拉阿莱斯是一个爱国的妇女,为了反抗帝国主义,曾经贡献出全部五个儿子的生命。在她剩下最后一个小儿子时,美帝国主义者已经代替西班牙的统治,这位母亲把她仅有的孩子培养起来,嘱咐他继续完成他哥哥们所没有完成的任务。今天她的愿望达到了。古巴人民都把她称为古巴的母亲,我们军营用这位英雄母亲的名字命名,正象征着我们为了争取自由、争取权利而斗争的决心。”在古巴访问的日子里,我亲眼看到哈瓦那港口堡垒中的士兵们为了守卫祖国的海洋而枕戈待旦;在马埃斯特腊山区里,我们亲眼看到很多起义军战士们,仍然吃着粗糙的山芋和豆饭,过的是革命胜利以前的艰苦生活,壮志凌云的古巴人从来没有放松过对美帝国主义的警惕。
记得在一次卡马圭省妇联招待会上,一位女民兵为我们朗诵了一首长诗,其中两句是:“……四个世纪以来,古巴人民没有自己的房屋;今天的自由是用死亡换来的……”。正因为今天的“自由”和“幸福生活”是用“死亡”换来的,就一定要用“生命去保卫它”。这种誓死保卫祖国、保卫自由的决心,形成了一种气壮山河、排山倒海的力量。就是这种力量给予古巴人民以无限信心,就是这种力量注定古巴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第6版()
专栏:

年末岁尾的一点回忆
左步青
每到年末岁尾,我撕下这一年最后一张日历时,就会想到,虽然岁月在流逝,但有一些人和事萦回脑际,久久难忘。
我的孩子在灵境胡同丰盛学校二年级读书。前几天,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我去了。校长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女同志,她娓娓而谈,向家长们介绍秋天开学以后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谈到三年级有一个叫崔波的男孩,今年十周岁多一点,在街上捡到一叠钞票,有三百多元,立刻送还了失主。接着,她又念了一大串小学生的名字,说道:“这些小朋友在这学期都做了一件或几件有益于社会的事,有的在路上帮助不相识的老太太背粮食回家,有的主动把迷了路的孩子护送回去,……”在她念到的名单中,也有我的孩子。事情是这样:有一天,他乘公共汽车上学校,下车时,看见地上有两团绒线,这是刚挤上车的一位女同志掉下来的,车已经开走了,孩子捡到以后,马上就等下一辆车,交给售票员,使物归原主。
坐在阳光灿烂的教室里,听女校长的这一席话,我思绪如潮。优秀的品质正在孩子们的身上逐渐成长,怎能不高兴?然而,细细想来,孩子是受了家长的教育吗?不是,是新的社会以它崇高的风格教育和影响了新的一代。于是,我又想起不久以前发生的另一件事。
今年国庆节后,秋意渐浓,家里为孩子们准备冬衣,忽然发现孩子一件蓝色灯芯绒上衣不见了,就翻箱倒柜,一遍又一遍地寻找,找了两天还是没有下落。如果是丢了,在哪里丢的?什么时候丢的?怎么追忆起来一点印象也没有?
过了几天,看到晚报上登了一幅漫画,画的是粗心大意的人丢失东西,结果到公安局拾物招领处找到了。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写了一封信寄给拾物招领处,只说这件衣服的衣襟里面有孩子前年上幼儿园时阿姨给绣的名字,至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丢的,都说不上来。
信寄出去,因为也不存任何希望,几天之后就忘了。一天下午有电话找我,问清我的姓名后,对方说:“我是拾物招领处,你孩子的衣服找到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使我们一家人十分惊喜。我们推测,一定是春天气候转暖,孩子大早穿了这件衣服出去,丢了,回家也没有发现,第二天天更热,不需要增添衣服,以后也就没有注意衣服丢失这件事,直到半年以后才想起。
这天晚上,孩子做完功课,自己找了一张纸,歪歪斜斜可是一本正经地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叔叔:我不小心把衣服丢了,您替我找到了,谢谢。我向您保证:一定好好学习,做毛主席的好儿童。……”孩子写好信交给我,说:“明天你替我取衣服时带去。”
我走进公安局拾物招领处,看见四周是几只大玻璃柜,密密麻麻地挂满了手表、金笔、照像机、堆满了毛衣、围巾等物品。我要领的衣服已经被找出来放在一边,我把衣服翻了翻,看到衣袖上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4月30日下午十四路公共汽车售票员捡到,送市公共汽车公司,逾期无人领,转市公安局拾物招领处保存候领。”我掏掏衣兜,里面有一个口罩,两张糖纸,几根猴皮筋。这时,我的心情严肃而又激动。
孩子的衣服丢了半年找到了。从这件事也反映出历史的变革,表现了我们社会高尚的风范。可是我没有想到这件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听了校长的介绍,我才意识到,新的社会制度教育了新的一代,培养了新的道德品质。孩子刚一接触社会,含英咀华,就吸取了丰富、有益的滋养。想到这里,我感到骄傲,感到幸福,也感到自己对这个社会应该尽的责任。


第6版()
专栏:影评

斗争才有出路
——看古巴影片《十八号封地》
辛述威
继《革命的故事》之后,又一部古巴故事影片——《十八号封地》和我们见面了。
影片把观众带到革命前的古巴,和十八号封地的农民一起经历了一场保卫土地的战斗。在那农民祖祖辈辈用勤劳的双手开垦成的咖啡园里,人们早出晚归,辛苦劳动,养活自己,维持家庭。然而就是这样最起码的生活权利也不能得到保证,美国老板将血盆大口伸向这里,准备在圈定的土地上盖工厂、建企业。农民们忍无可忍,在农民协会的领导下,同武装起来的美帝国主义的雇佣军展开斗争,他们同心同德,不畏强暴,终于击败敌人,赢得胜利。这样的故事,这样的题材,显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诉人们,告诉那些在其他国家至今还身受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压榨的阶级弟兄,团结就是力量,斗争才有出路!
在十八号封地农民战斗的行列里,活跃着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妇人——诺敏卡。她的身上,不仅具有农民的勤劳、纯朴、善良和热爱乡土的感情,更重要的还是有天生来的一副不堪忍受屈辱的筋骨,和一颗敌忾之心。这样的光采照人的性格,体现在她一系列的举止言谈中。像她毅然决然地回答叛徒儿子伊库的话:“我们的人多,你以为全古巴就只有我们这几个农民吗?”鲜明地揭示出她懂得团结一致就是不可战胜的力量,保卫土地必须依靠集体。再比如她不因丈夫的死(他的被害揭露了敌人的凶狠和毒辣)悲痛欲绝不能自制,而是妻继夫志,化悲痛为力量,举起砍刀,迎向敌人!尤其是在对待叛徒儿子的态度上,更说明她有着多么伟大的灵魂!她的儿子伊库,由于经常到咖啡馆、酒吧间与反动家伙鬼混,逐渐被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毒化,堕落为敌人的鹰犬,成了反动军队的走卒。面对这个可耻的叛徒,诺敏卡表现了坚定的立场和强烈的憎恨,当伊库随雇佣军前来夺地时,那一席大义凛然的谴责,充满震撼人心的力量。她代表农民伸张了正义,鞭挞了敌人,寻常的“母爱”是与她绝缘的,对阶级的爱完全盖过了骨肉之情!自始至终诺敏卡的性格是饱满的,从她的身上也强烈地反映出影片创作者的爱憎。
看过影片,我想,革命前的古巴真不知有多少像《十八号封地》那样的土地与人民!在那里,劳动者世世代代挥洒汗水勤苦劳作,却免不掉饥饿和贫困;在那里,甘蔗、咖啡以及一切劳动果实喂饱了贪婪的寄生虫和帝国主义者;然而也是在那里,培养了人们的革命觉悟和斗争精神,锻炼了千万个英勇不屈的“诺敏卡”!正是这支具有无比威力的革命大军,在自己伟大领袖的领导下,万众一心,粉碎了巴蒂斯塔暴政,赶走了美国佬,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古巴!


第6版()
专栏:

四代人(中国画)
刘文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