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社论

克勤克俭 储粮备荒
我国大部分农村,今年的收成都比去年好一些。大多数人民公社和生产队集体生产的粮食和社员已经分到手的粮食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在许多地区,由于农业收成比较好,加上多种经营的开展,现金收入也比较多。粮多了些,钱多了些,大部分农民的生活有所改善,这是很自然的正常的现象,是值得欣喜的事情。但是,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不大注意计划用粮、不大注意长期打算的苗头。有一些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动用集体生产的粮食和资金,以庆丰收为名,唱戏请客,大吃大喝;有些生产队和社员大量熬糖、蒸酒,用种种名目大摆筵席;有些单位办剧团、添戏箱等等非生产性开支最近也多了起来。这些做法,不仅不利于当前的生产和分配,不利于群众生活的合理安排,而且不利于巩固集体经济和争取明年丰收。广大社员群众对这些现象是不满意的,要求克服这些铺张浪费的现象。群众的这种要求是完全正确的,应当坚决地予以支持。
应当看到:农村形势虽然有了好转,但是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仍然是一个需要全力以赴的艰巨的任务。节约每一分人力、物力、财力,拿来用在生产上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展就会加快一些。这是广大社员群众的最根本最迫切的要求。
我们最近收到有些农村读者来信反映:有些生产队由于唱戏请客,“欢乐几天,负债半年”,而主持这些事情的一些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却认为这种做法是“大家的粮,大家的钱,大家娱乐,名正言顺,问心无愧”,甚至还认为不这样做就“不大方、没气派”。实际上,绝大多数社员群众看得很清楚,这并不是兴家立业的气派。要不要娱乐呢?当然要。农忙之后的正当的娱乐,的确是社员群众的要求。但是,娱乐问题完全可以用别的办法来解决。城市里的剧团和各县的电影放映队,应当在不妨碍农事活动、不增加农村负担的条件下,多到农村去巡回演出。农村里也可以在农忙之后,组织不需要多开支钱粮而受到社员群众欢迎的娱乐活动。假借社员群众对文化娱乐的正当要求的名义来做铺张浪费的事情,恰恰是违反了社员群众集中力量发展生产的要求。
农村人民公社的社员群众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就是要争取农村生活比较稳定地上升。要做到这点,一方面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另方面要在收成较好的时候特别注意厉行节约。越是收成比较好的年份,越要在生活安排上留有余地。“常将有日思无日”,这是一句很好的格言。在相当长时期内,我们的农业生产还不可能完全摆脱自然灾害的袭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依靠集体经济的巨大力量,依靠工业和其他各个方面的支援,抗灾的力量是在逐渐地增长着。但是,完全控制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毕竟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办到的事情。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收成虽然好一些,但是,由于前几年的歉收,粮食并不是很宽裕的。在这种情况下,要使人民生活在较长时期内比较稳定,要使各项生产较少地受到农业歉收的影响,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储粮备荒。除了国家应当增加一些粮食储备之外,更重要的是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和社员家庭在收成较好的年份注意节约粮食,积存一定数量的储备粮。党历来关于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对于勤俭办社、增产节约、储粮备荒等等都有规定。凡是按照这些规定做了的单位,在粮食问题上就比较主动,社员群众也很满意。山西翼城隆化人民公社李家垣大队的情况,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创业守业的优良传统。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有功,舜在嘉奖他的时候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克勤克俭”这个成语是从这里来的。这个光荣传统,由我国劳动人民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了。李家垣大队的社员们,“克勤于邦”,爱国家,爱集体,依靠国家的援助和集体的力量迅速地发展了农业生产。他们“克俭于家”,会打算,会节约,在卖给国家的粮食逐年增多的情况下,仍然在三年内储备了够一年吃的粮食。他们“不自满假”,在生产和生活提高了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勤俭的传统,正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创造更大的成就。如果每个人民公社的生产队都根据自己的条件,像李家垣各个生产队那样克勤克俭,再过几年,大家的日子就更要好过得多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底也就更加深厚了。
当然,农村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和社员家庭储备粮食,一定要严格地按照国家法令、党的政策和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规章制度办事。首先要完成向国家交售粮食的义务,然后要满足集体经济扩大生产和适当的长期积累的需要,特别要注意留足种子和饲料。给社员分配口粮,也要遵守经过社员讨论通过、上级批准的分配制度,应当有一定的基本口粮标准。生产队集体储备粮在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过多,以免影响社员的合理分配。社员家庭的储备粮,主要靠多劳多得和省吃俭用,细水长流,长期积蓄。千万不能为了社员多储备而妨碍完成交售任务、妨碍集体生产。婚丧喜庆,逢年过节,按照习俗,适当吃好一些,是正当的;但是,铺张浪费的做法,则是不好的。私自蒸酒等等做法,按照国家法令,应当禁止。李家垣大队的社员们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大量地增产了粮食之后,年年都是首先积极地向国家交售粮食,年年超过规定的任务几万斤。他们也没有因为粮食和现金多了而稍有挥霍浪费,做到了八个生产队队队有储备粮,除四户以外,家家有储备粮,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社员户在信用社里有存款。他们的眼光看得远,脚跟站得稳,在正常年景能够一心一意更好地发展生产,即使再有较大的灾荒也不能动摇他们的集体事业的根基。
储备粮只有作为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生产队和社员可留,专署和县,公社和大队,都不能留储备粮。少数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大队,应当与作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生产队同样看待,经过各队社员大会和大队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可以适当地留些储备粮;在这一类大队里,生产队也应当留些储备粮。生产队的储备粮不但数量要有一定限度,尤其要制定和遵守严格的保管、使用制度。在保持一定数量的原则下,可以年年以新粮换出陈粮,以防止粮食损坏。储存和动用,都应该经过社员民主讨论,有一定的批准手续;保管人员应当由社员大会选举。生产队的储备粮由生产队自己保管,各级管理机构都不能调动。生产队里的任何干部和社员也都不能私自动用集体的储备粮,违反制度的应当经过社员讨论给以适当处理,情节严重的应当交由人民政府依法处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社员群众储备粮食的积极性,才符合于储粮备荒的真正意义。
人民公社各个生产队的集体和个人,对于现金收入也要注意节约。生产队要尽力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尽可能增加生产资金。社员个人除了扩大家庭副业的投资和购买日用必需品以外,最好把多余的钱存入信用合作社或国家银行,积少成多,以备急需。这样做,也是对国家、对集体、对个人都有好处的。
今年大部分地区收成比较好,这就有必要也有可能特别注意提倡储粮备荒、节约储蓄。各地党委和农村支部,一定要在秋收分配和年终分配前后,用勤俭办社得到好结果的实例,同铺张浪费造成坏结果的实例相对比,反复地对干部和社员群众进行勤俭建国、勤俭办社、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教育,开展扎扎实实的增产节约运动,为做好当前的农村工作和争取明年的农业丰收而努力。


第2版()
专栏:

勤俭之队庆有余
中共山西翼城县委书记 孙宗堤 副书记 张毅
依靠集体经济,以勤创业,以俭守业,是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很多农村的活生生的现实。隆化公社李家垣大队的每个社员,都通过亲身经历的事实,深切地懂得了这句话里包含的真理。
李家垣大队位于翼城县的东北角上,中条山的北麓。全大队一百八十一户人家,组成了八个生产队,散居在二十一个山庄上。他们耕种的土地,完全分布在山沟里、山坳里和山岗上,没有一亩平川地,也没有一亩水浇地,最大的地块不过四亩,多数是几分大一块的小块梯田。
历来年年缺粮吃 三年生产粮有余
艰苦的自然条件,并没有难住李家垣大队的公社社员们。他们依靠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克勤克俭,艰苦奋斗,从1958年以来,粮食产量连年上升,由缺粮队变成了余粮队。1959年,粮食总产比1958年增长了10%以上。过去,他们每年要靠国家供应一些粮食。从这一年起,就再也不吃国家供应的粮食了,公粮一斤不欠,社员口粮也不低。1960年,全大队粮食总产量比1959年又增加了2.1%,由自足变成了有余,完成交售任务,扣除了公共积累和生产费用,并且分配了全年口粮以后,还由基本核算单位储备了二万七千斤粮食。1961年,粮食总产量比1960年又猛增了37%以上。完成交售任务、作了各项扣除、分了全年口粮以后,又储备了七万八千斤粮食。今年,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又增长了15%以上。除了应交售、应扣除、应分配的以外,又储备了十五万斤粮食。
这三年当中,经各队社员大会讨论通过由集体储备的粮食,按大小人口平均每人有三百一十五斤。只是储备粮,就超过了历史上这里的上中农按大小人口平均吃粮三百零九斤的水平。这些储备粮是由社员大会决定留下的,任何人不经社员大会讨论决定都不许动用。社员们扬眉吐气地说:“生产三年,足够四年费用。今后一年不下一滴雨,家家户户也有吃的。”如今的李家垣大队,在年年完成向国家交售粮食任务的条件下,还实现了“耕三余一”的愿望。
粮食产得多了,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也多了。从1959年到今年,全大队向国家交售的粮食总数已经有五十一万七千五百斤。最近三年,年年超额出售几万斤粮食。粮食多了,社员吃的自然也就多了。1959年,这里每人平均基本口粮(自留地生产的粮食和按工分分配的粮食在外)只有二百三十七斤;1960年,增加到二百六十斤;1961年,增加到二百八十斤;今年达到三百斤。今年加上按工分分配的粮食,每人平均从集体经济中分到四百斤口粮。尽管五年当中全大队增加了六十四口人,社员的收入仍在不断增长。今年的现金收入,比1959年增加了一倍半还多。
素有勤俭持家、节约开支的传统的李家垣社员,并没有因为粮食和现金多了就挥霍浪费一点。他们每年忙时吃干的稠的,闲时吃稀的软的。家家户户,哪一年也要做几缸酸菜。这已经成了习惯。如今的李家垣大队,没有一户欠什么账,在信用社存款的户占总户数的97.4%。除了由基本核算单位集体保存的储备粮以外,社员自己家里还有不少储备粮。全大队家存一年余粮的社员有两户,家存八个月余粮的有十七户,存六个月余粮的七十九户,存三个月余粮的四十六户,存二个月余粮的三十三户。全大队只有四户社员,因为劳力少,而且在计划用粮方面做得差,没有存粮,但是粮食也够吃。
发扬勤俭好传统 凭着双手创家业
解放以前,这里很穷。一百八十一户当中,有四户富农,十一户自给自足的中农,余下的人,全是佃户和半佃户、长工和半长工。除了富农和中农以外,其余的只有九户是本地人,别的人家,都是解放以前一筐一担从山东和河南等地逃荒到这里来的。
穷人多了,连李家垣这个村名也改了。有很长一个时期,附近各村的人,不叫它李家垣,而叫它“穷家垣”。李家垣本村的人,也常常百感交集地说:“住到李家垣,自己养活自己也困难;孩子老婆跟着咱,只能天天受熬煎。”
解放以后,进行了土地改革,走上了互助合作的路,李家垣的人们开始了新的生活。起初,有些人对集体经济能不能办好还有些将信将疑。到了1957年,实现高级合作化的第二年,粮食总产量比1956年增产11%。社员们从事实当中,更清楚地看见了集体生产的优越性,也看到了走集体化道路的光明前途。打这以后,他们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人心连人心,真正结成了一个棒打不散的集体。到了1958年,还是那么多的土地,依靠集体力量,更多加工加肥的结果,粮食总产量比上一年又增加了50%以上。
虽然1957年、1958年粮食增产了不少,但是由于人口增加、种籽增加和牲口饲料增加,加以一部分社员家里日子安排得不好,在1959年的春天,有一半户发生了粮食不足的现象。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国家拿出了五万斤粮食,支援他们度过了困难时期。
这次分配国家供应粮的时候,情形和过去不一样了。——经过几年集体生产实际锻炼的广大社员,觉悟比过去高了,看得比过去远了。
分供应粮那一天,缺少粮食的社员代表刘怀亮,自动从吃供应粮的名单上,取消了自己的名字。党支部书记张金福问他:“你家明明粮食接不上夏季,为什么又不要了?”怀亮老汉意味深长地说:“我想,我在1939年间,一根扁担挑了全部家当来到了这里,凭着一把钁头开荒,一年到头交了韩家(富农)的租子,还勉强养活了四口人。现在土地是咱们的土地,天下是咱们的天下,一年向国家交不得个五六万斤粮食,不够吃就够落后了,要再叫国家供应这么多粮食,真是哪头也对不起。我想,只要咱们多开点地种,还怕打不下粮食呀!”老社员王容接着说:“是呀!老刘说得对。咱们这几年,光注意了高产,没有重视广种多收,顾了一头,丢了一头,粮食产量就不能增长得更快些。”
社员代表向党掏出了内心的话。他们要求党支部领导大家,扩大耕地面积,彻底解决粮食困难,加速改变穷困面貌。
党支部委员会和大队管理委员会开了联席会议,研究了刘怀亮等社员代表的意见。然后,八个生产队都开了社员大会,讨论了这件事情。
第四队的王金法说:“我过去种了吴家(富农)十亩地,交了租子囤底空。那时节,一年到头,全家六口,就是凭这双手开荒过活的。”第一队的刘锁金说:“我一家从河南来山西,就是凭一把钁头过活的。如今地是咱们大伙儿的地,山是咱们大伙儿的山,抱在一团集体干,多打粮食不困难!”从外面逃荒来的一百五十多户社员,总结了他们在李家垣能够站下来立住脚的共同经验是:一筐一担,一把钁头,凭两只手,养活家口。党支部还将1958年第四队超产和第一队减产的事实作了对比。第四生产队实干苦干,精打细算,开辟梯田,里切外垫,结果每人平均多分了几十斤粮食,没有一户缺粮吃。第一生产队不勤不俭,管理不善,打粮少,分的少,缺粮户占全队总户的五分之四。活生生的事实教育了全体社员,也教育了各队干部。
从这以后,李家垣大队勤俭办队——扩大耕地面积、改善经营管理的事儿,就“不推自转”了。
集体经济力量大 同心协力改山河
1959年4月,他们为了充分利用山多岭多、沟多坡多的自然条件,组织了十三个老农、队干部和社员代表参加的规划小组,走遍全大队管辖范围之内的各个荒山、坡岭,反复进行了调查研究,摸清了扩大耕地的门路,选定了地点,测量了可以扩大的面积,同时密切注意了水土保持。在哪里开垦荒地,在哪里里切外垫,在哪里打坝淤地,在哪里防洪排洪,都规划得一清二楚,详细具体。
规划好了以后,召开了全大队的社员大会,把规划的详细内容,一项项一处处向社员作了说明,征求了社员的意见,补充了规划中的不足之处。社员一致认为合适以后,就根据各个生产队的劳力和畜力情况,因地因人分配了扩大耕地和水土保持的任务。从1959年开始,到1963年结束,全大队在这五年当中,计划每年扩大耕地三百亩,并且保证作到年年有扩大、年年有收益。
在扩大耕地的过程当中,特别注意了水土保持,同时注意了农林牧全面发展。阳光好、坡度小、土质好、离村近的地方,作为扩大粮田的主要地区;山顶坡度大、离村远,扩大耕地既费劳力,又影响水土保持,规划为造林地区;山的北面是阴坡,土质差,规划为牧放地区。在优先完成集体开荒的条件下,还明确地划分了大队、生产队和社员个人开垦荒地的范围、地点、数量和时间。在计划扩大的一千五百亩新耕地当中,集体的占95%,社员个人的占5%。现在,扩大耕地的战斗,已经进行了三年。在这三年当中,全大队共扩大耕地面积九百五十三亩,超过了三年应扩大九百亩的计划。这些新扩大的土地当中,包括新开荒地五百二十九亩,打坝淤地二十亩,修边展地一百三十七亩,恢复山庄窝铺地一百七十七亩,开十边地九十亩。今年新扩大的三百九十亩耕地,有一百亩已经种上了小麦,其余的秋后即可完工,能赶上明年播种早秋作物。这已经为明年更好的收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勤,要全面地勤。李家垣大队,在扩大耕地的同时,把发展畜牧业也抓得特别紧。
党支部书记张金福同志,是羊工出身,他深知羊对增产粮食的作用。在他的倡议下,大队决定发展羊群。他们不是靠向外边大批买羊,而是自己大抓羊子繁殖工作。放羊是件苦事情,五个支部委员就带头为集体各牧养一群羊子。四年当中,全大队的羊由原来的四百六十一只发展到一千零二十七只。如今八个生产队,队队有一群一百多只羊的羊群。每年春播秋种,普遍到地里去过夜卧地。
需要更多的大牲口,他们也是用本队繁殖的办法解决的。从1959年到1962年四年当中,大牲口已经由一百一十头增加到一百四十七头。
他们家家户户都养猪。除了年年超额完成生猪派购任务外,每户一直保持着一头猪。
牲畜多了,再加上勤勤恳恳地积肥,肥料也越来越多了。从1960年开始,他们已经消灭了白茬下种的现象;每亩地的施肥量,由过去平均三十担增加到八十担。肥料的质量,高过当地历史上任何年代。
肥料多了,瘦地就能种成肥地。加上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得好,不论是原来的耕地,也不论是新扩大的耕地,肥力统统比过去提高了。三年当中,他们在水土保持方面花了很大力气,治理了一个垣、一座山、两条沟、两个岭,保持水土面积达到五千多亩,在全大队范围内60%的面积上控制了水土,使它们不再流失。现在已有二百三十七亩土地可以利用山水灌溉,这也是当地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这样做了以后,不但保住了肥料,保住了土壤,而且增厚了活土,提高了肥效。
李家垣的社员们的话说得好:“要想富,风沙住(把风沙挡住)。如今坡垣有了树,风沙洪水一齐住。只因集体力量大,李家垣找到了勤俭致富的路。”
李家垣大队的社员们并没有就此自满起来。在集体经济的大道上,他们的步伐迈得更大更快了。今冬明春,他们要打坝二十一条,完成一百五十亩漫沟淤地,变深沟为永久的良田。他们还计划在明年秋后,开辟个新的山庄,扩大耕地一百亩,以适应人口兴旺的需要。他们要在更多交售粮食给国家的同时,坚持勤俭之风,储备更多的粮食;要把卖粮食卖猪卖羊的收入,更多地用在扩大生产上。


第2版()
专栏:

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实行自愿互利原则
马家湾生产队筹集积谷防灾备荒
积谷有三大好处:一是促进计划用粮,勤俭节约安排生活,支持发展生产;二是不要国家统销,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三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起到一人有难众人相帮的作用
据新湖南报报道 湖南茶陵县腰陂公社石联大队马家湾生产队社员们,在自愿互利原则下,筹集积谷,以丰补歉,防灾备荒。
马家湾生产队年前受灾歉收。去年丰收后,他们坚持计划用粮节约用粮,留有一定储备。十五户积余较多的社员在党支部和队委会的倡议下,自愿入股筹集积谷,大队党支部书记马五俫也带头入股,全队共筹集积谷一千四百多斤。今年春夏间,这个队遭受水患虫害,给生产生活上带来一定的困难。他们依靠这些积谷,经过民主评议,帮助十九户社员度过了困难。
夏收预分后,借了积谷的社员及时偿还积谷,保证了积谷的周转运用。十七户社员已经一次还清,还有两户预分粮食较少,也归还了一部分,准备收晚稻后再还。在偿还积谷的同时,干部和社员共同商量继续扩股筹集积谷,并且通过已获得的成效教育社员。社员马登元说:“积谷防荒是我们队克服困难的好办法!拿我自己来说,去年因病,几个月没有出工,粮食分得不多,今年春耕时,眼看一家六口生活困难,会影响出工,结果队委会从积谷中借给我三百六十斤谷解决了大问题,使我一心一意搞生产。”社员马传开说:“过去反动派哪管老百姓死活!记得1945年,我家六口没有过年米,逼得请人担保,好不容易才向地主借了六担谷,一担老本要还一担利息,不凑巧第二年天旱,一年累到头,反而老债加新债。如今丰收了,我们还是要思前想后,留点储备,以丰补歉。继续筹集积谷,我举双手赞成!”社员马十朱说:“今年收成虽好,也要防备万一,个人力量有限,只有靠集体,继续办积谷。”大家最后归纳办积谷有三大好处:一是促进计划用粮,勤俭节约安排生活,支持发展生产;二是不要国家统销,减轻国家负担,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三是发扬集体主义、团结友爱精神,起到一人有难众人相帮的作用。
队委会重申入股自愿、退股自由、民主管理、有借有还的原则,社员们纷纷要求入股。全队除粮食收入较少的户以外,有二十五户入股,股份由去年的十九股增加到四十三股,共筹集积谷二千六百八十斤。
大家选举了成份好、大公无私、积极负责的马春元等三人当社员代表,组成积谷管理小组,民主制订了管理公约和发放制度。根据过去经验,积谷要发放得准确、及时,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在每年3—5月,发放时要民主审议,低利贷出,秋后还谷退据。利息一般作为保管员工分报酬、自然损耗补偿和修理仓库费用,如遇灾害,酌情减息免息,以减轻借谷人的负担。现在,保管员马春元带领几个人整修好一间仓库,收回的和新入股的积谷都翻晒了一次,精心保管,防止霉变损失。


第2版()
专栏:

陈毅副总理接见玻利维亚友人
新华社26日讯 陈毅副总理今天上午接见玻利维亚前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党政治委员会候补委员、玻利维亚驻捷克斯洛伐克临时代办豪尔赫·卡尔维蒙特斯,同他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接见时在座的,有郑为之、赵政一。


第2版()
专栏:

参加意共第十次代表大会
中共代表赵毅敏去罗马
新华社26日讯 应意大利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邀请前往参加意大利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赵毅敏,今天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罗马。
中共中央委员刘宁一到飞机场送行。


第2版()
专栏:

我建筑工会代表团赴日
新华社26日讯 应全日本建筑产业工会协议会、全日本散工工会和全国水泥工会联合会邀请的中国建筑工会访日代表团,在团长、中国建筑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张天民率领下,今天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日本进行友好访问。


第2版()
专栏:

谭震林副总理接见波兰水利代表团
新华社26日讯 谭震林副总理今天下午接见以波兰水利总局局长格罗胡耳斯基为首的波兰水利代表团,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接见时在座的,有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郝执斋等。
波兰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傅拉托也在座。


第2版()
专栏:

陈文彪少将逝世
新华社26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械部政治委员陈文彪少将,因病于24日下午在北京逝世。
陈文彪少将是湖北省汉川县人,贫农出身,享年五十二岁。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战士、排长、指导员、团长、团政委、师政委、军区军械部长、军区炮兵副司令、总部军械部副部长等职。三十多年来,他对党忠心耿耿,工作积极负责,作战机智勇敢,待人热情诚恳,生活艰苦朴素,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干部。
陈文彪少将治丧委员会由许光达大将、王树声大将等组成,定于28日在首都举行公祭。


第2版()
专栏:

左一:11月26日,刘少奇主席接见了阿中友协代表团全体成员。刘少奇主席和佩蒂·沙姆布利等阿尔巴尼亚同志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左二:11月26日,刘少奇主席和夫人接见了尼泊尔王国特别大使里希克什·沙阿和夫人。图为接见时合影 新华社记者 孟庆彪摄
上图:11月26日,尼泊尔驻中国大使凯谢尔·巴哈杜尔举行招待会,欢迎尼泊尔王国特别大使里希克什·沙阿访问中国。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和夫人在招待会上和沙阿特别大使和夫人交谈 新华社记者 郑小箴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