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南海县怎样摸索水利过关的途径
本报记者 古维进
广东南海县,是农业生产很发达的一个县。从1960年以来,这里粮食(指稻谷,下同)生产逐年稳步上升。如以1956年粮食总产量为100(这一年南海粮食产量是解放以来最高的),1960年增长5.2%,1961年增长6.9%,1962年早造增长25%(和1960年早造比),晚造生长也好,预计今年粮食产量将更多地超过1956年。经济作物也逐年有所增产。集体经济日益壮大。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明年,南海县不仅要继续增产粮食,还要增产更多的经济作物。同南海县的干部、社员谈起来,完成这个任务,都是有信心的。
一、找到了关键所在
南海县粮食生产稳步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全党全民大办农田水利,水利基本上过关了。
南海县位于珠江中下游的老沙田地区,土地肥沃,是粮食集中产区。全县有五十万亩稻田和二十余万亩经济作物(甘蔗、鱼塘、桑田等),五十余万人口。全县河涌密布,最大的是西江和北江干流。解放前,堤围失修,经常崩缺。每年汛期到来,西江、北江河水暴涨,东江下游洪水顶托,全县受三江洪水威胁,经常有二、三十万亩良田被淹。在丘陵地区,缺乏蓄水保水设备,每年春秋二季,旱灾非常严重。解放后,中共南海县委领导人民修筑和加固堤围,兴建水闸,减轻了洪水的威胁,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但是,内涝和旱灾的威胁还不能消除。每年汛期到来,平原低洼地区,总会有二、三十万亩农田渍水;丘陵地区,几天无雨,又有十余万亩农田受旱。
从1949年—1955年间,中共南海县委每年的中心工作之一,就是领导人民同水旱灾害作斗争,发展农业,增产粮食。每逢旱了或者涝了,县委领导机关总要搬到抗灾的最前线,县属机关、厂矿职工万余人,每年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农村支援抗灾。全县农村十八万个劳动力,主要精力经常用于抗灾。可是,花了这样大的力量,灾情并未减轻多少。依靠人力车水,在大面积渍水田中和大面积受旱地带,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早晚两造,经常误了插秧季节;绝大部分劳动力常年抗灾,不能进行精耕细作;每年的收成并不很好。
一年复一年,年年忙抗灾,说来说去,是为了解决全县人民的粮食问题。要想做好农村工作,如果不解决粮食问题,一切无从谈起。而不消除水旱灾害,也就不能解决粮食问题。
从1956年起,县委有计划地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研究解决水利问题。大家觉得这几年修堤筑闸,基本上解决了防洪问题。今后的水利建设,应当以解决堤围内的旱灾和涝灾为主,以继续防洪为辅。1956年开始,全县大力兴建山塘水库、机械排灌站和增修水闸。这对于当时抵抗水旱灾害,保证增产,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它还没有彻底解决灾害问题:第一,山塘水库对丘陵地区抗旱是有作用的,但是占用田地太多(一般小丘陵上的田地都能耕种),在人多地少的南海县发展山塘水库,占用田地引起的损失,大于因此获得的效益,在这里,山塘水库不能兴修过多;第二,机械排灌不能及时排除一、二十万亩大面积农田的渍水,经常误了插秧季节,而且成本高,不合算;第三,水闸在堤外水位高于堤内水位时,只能起防洪作用,无法排除堤内渍水。由于这些原因,从1956—1959年间,农业生产还不稳定:1956年和1958年风调雨顺,收成就好,1957年和1959年上半年雨量集中,渍水严重,收成就差。
怎样使农业生产稳定呢?中共南海县委同县里的技术人员、干部、群众,商量来,商量去,大家感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使水利过关;实行电力排灌,又是使水利过关的关键。这里使用电力排灌,有许多有利条件:一,距广州很近(十余公里),供电方便;二,电费低廉(一亩田一年平均电费一元多,用机械排灌,要柴油费四元多);三,在几年来的水利建设中,许多河涌作了修整,有一套现成的排灌网;四,国家大力支援电力排灌设备。从1959年冬、1960年春开始,全县根据大中小结合的方针,因地制宜地逐步发展电力排灌事业,到1962年春季,全县建立电力排灌站一百八十一个,共二万一千多瓩,变电站七个,高压输电线路三百一十八公里,初步形成了电力排灌网。全县五十万亩稻田中,80%以上可以电力排灌(其中10%靠山塘水库和潮水灌溉,并结合电力排灌)。
二、电力排灌好处多
1960年以来,全县依靠电力排灌(加上水闸拦蓄洪水),基本上消灭了水旱灾害,保证了粮食稳定增产。1961年,暴雨次数之多,雨量之大,是近一百多年来所少见的,早晚两造水稻三十余万亩受渍。如果依靠人力车水,至少有一半禾苗要淹死,一半禾苗要减产。由于全县普遍建立了电力排灌站,几天就把渍水排清,田禾生长正常,收成比年景正常的1960年还好些。1962年旱灾严重,早晚两造水稻三十多万亩受旱。如果依靠人力车水,最多能有十万亩稻田按季节插秧,其余二十余万亩就要误了插秧季节。当时全县一百多个电力排灌站的电动机和一部分抽水机,全部开动起来,加上一些山塘水库和潮水的灌溉,使三十多万亩稻田解除了旱灾的威胁,按季节完成了插秧任务,这对于今年早晚两造的增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电力排灌对农业生产还有许多好处:第一,促进技术改革。水稻收成好坏,首先决定于是否把田泡好了。过去等水泡田,经常误了季节,结果,田没有泡好,虫卵没有杀死。现在用电力排灌,想在什么时候泡田,就在什么时候泡田;一般可以提前二十天,将田泡足一个月,达到深(泥肉深,等于深耕)、软(田泥稀烂)、肥(禾根泡烂作肥料)的标准,并把虫卵泡死,根绝虫害。由于提前泡田,播种插秧都可以适当提前,对禾苗生长有很大好处。过去水利条件不好,农民无法推广良种,只能种植能够躲过水旱灾害的早熟低产品种。这几年水利条件改善,全县普遍推广高产良种,单产一般提高几十斤(其中抗倒伏的“广场矮”早造品种,一般提高单产一百多斤)。由于水利条件改善,全县六、七万亩单造田改为双造田。第二,电力排灌代替人力车水,全县十八万个劳动力的80%以上可以腾出手来,实行精耕细作。去年以来,有十余万亩田实行犁冬抄白(即冬耕由一次改两次),一般提高单产二、三十斤。积肥大大增加。全县每亩田平均施肥由1955年的六十担增至1962年的二百七十五担。田间管理也大大加强。第三,综合利用电源。有些公社开始在电力排灌站旁建立一些小型加工厂,如碾米厂、榨油厂、制糖厂、豆腐坊等,对于节约劳动力、增加副业收入有很大好处。全县还有30%的农户已用电灯照明。
电力排灌事业的发展,还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培养了广大农民的集体主义思想。南海县离广州、香港不远,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曾经有人设想,在这种环境下,某些农民的资本主义思想会比较多一些吧!但是,他们的想法错了。听听农民的谈话吧:
“单干没有出路。三天下雨就涝,五天不雨就旱,一年忙到晚,吃不上饱饭。”
“修起电力排灌站,什么都不怕:水多就排,水少就灌,一年两造,稳打七八百斤,过去做梦也想不到。”
“我们搞了这样多电力排灌站,都是靠集体;没有集体,一个也办不起。”
“吃饱饭靠共产党,靠集体,靠电力排灌站。”
“三面红旗举对了,要不然,水利过不了关!”
为了办好电力排灌站,巩固集体事业,农民踊跃地把自己的儿女送到城市机械工厂学习掌握电动排灌机的技术。全县一百八十一个电力排灌站的技术人员,基本上都是农民的子弟。
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民(包括公社和社员个人)兴办电力排灌站的劲头越来越大。从1959年冬到1962年9月,农民筹集的兴办电力排灌站的资金共计九百九十万元。全县一百八十一个电力排灌站中,有70%是农民筹资兴办的(小型为主,中型也有一些)。农民说:“电力排灌站是命根子,是及时雨,宁可少分配些,也要把它办起来。”
三、全党全民办农业
南海县粮食生产逐年上升的另一个原因,是全党全民对农业的大力支援。首先是国家的支援。仅农田水利建设一项,从1950年至1962年9月,国家投资达一千余万元。只有这样巨大的支援,才能在全县范围内兴建了樵北、沙口、北村等四个大型水闸,拦蓄了东西北三江的洪水;才能兴修许多大型电力排灌站,带动建立了更多的中小型电力排灌站,使水利基本过关,保证农业稳定增产。农民在这一点上看得非常清楚,经常感动地说:“没有共产党、人民公社,就没有水利,没有水利,就没有一切。”
中共南海县委和县属各机关为了集中财力支援农业,每年讨论财政收支时候,坚决压缩一切非生产性开支,集中每一元钱,用于水利建设。长期以来,县里开大会没有一个适当的场所。天晴了,在露天广场开会;下雨了,借佛山市的戏院作会场;宿舍不够,有些人住在饭堂里。但是,大家没有觉得过不去。由于各机关的勤俭节约,这几年的不必要的开支大大下降。如以1958年的开支为100,1959年下降1%,1960年下降9.5%,1961年下降11.37%,1962年上半年下降46.38%。另一面,用于支援农业生产的开支逐年增加。1958年这方面的开支占总开支48%,1959年占69%,1960年占74.1%,1961年占77.91%。
县属各企业单位也千方百计加强对农业的支援。工业部门去年和今年生产的化学磷肥,以及生产出口工业品换回的化肥,为全县每亩提供化肥二三十斤,使单产提高百分之二三十。今年南海化肥厂提高技术,改进经营管理,降低化肥成本30%多,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投资。南海机械厂生产大批排灌设备(水泵等)供应电力排灌站,还经常派技工到电力排灌站安装和维修机器,并且培训了电力排灌站的车工、电工、安装工二千多人,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水平。这些,对于保证电力排灌机械的配套和正常运行起了很大作用。
南海县向来缺乏铁竹木等生产资料,财贸部门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农民解决了这个问题。去年以来,农民得到充足的中小农具的供应。今年1月至9月,供销合作社采取改善经营管理等措施,将三十六种中小农具降价三百八十余万元,相当于为全县每亩田降低生产成本五元多。供销合作社和商业局还从外地购回大批电动排灌器材、耕牛、土杂肥等供应农村。
四、组织明年生产高潮
由于粮食连年稳定增产,今年早造产量破例赶上晚造,晚造长得又很好,预计今年粮食生产又要比往年好一些。群众生产情绪空前高涨。中共南海县委抓紧这个有利形势,积极组织明年的生产高潮。他们深入高产地区和一般地区,跟干部、老农、技术人员研究增产潜力和增产措施,要求明年实现全面增产:经济作物区的生产赶上粮产区,粮产区的生产继续前进。增产的关键,首先在今冬明春继续努力进行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发展电力排灌事业,把全县的电力排灌设备增加六七千瓩,使水利基本过关的地区,达到水利彻底过关,水利还是死角的地区,达到水利基本过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家决定拿出大批财力物力支援他们,公社和社员自筹资金四、五百万元,继续兴办电力排灌站。此外,增施肥料,推广良种,繁殖耕牛,发展养猪和开展多种经营等,县委正在研究新的措施。


第2版()
专栏:

运出更多的木材 支援工农业生产
大兴安岭黑龙江林区抢修运材道路
大批机械设备和防寒用品运往长白山和大兴安岭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日电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职工加快修建运材道路,好为国家运出更多的木材。好多条原来计划在严冬时节才开始运木材的道路和支岔线,已经提前在最近完工,因而使愈来愈多的木材运到了各地的贮木场。根河、甘河和图里河等林业局新修建的运材公路和运材支岔线最近投入生产以后,每天从各林场运往国家贮木场的木材增加了一倍以上。
林业工人们还在铁路的沿线,新建和扩建了贮木场一百五十七万多平方米,准备在木材生产旺季到来的时候使用。
林区集运木材的各种各样的机械也增多了。据统计,各地支援大兴安岭林区的汽车、拖拉机、绞盘机、台车、拖车等机械,目前已有三百多台运到林区。另外,有上百台过去在运输中损坏的机械,也已经修复,陆续开始工作。
新华社哈尔滨12日电 黑龙江省的林区有两万多名基建工人冒着风雪严寒,赶修将于年内或明年投入生产的各项重点工程。
在小兴安岭南坡,一条全长一百五十一公里的巴彦——木兰——通河森林铁路线的路基,已经修好一大半。这条铁路建成以后,就可以把好几个只靠水运的林业局同铁路联结起来。牡丹江林区的运材线路工程也在加快进行。亚布力林业局通往新建华山林场的森林铁路,已经开始铺轨。
在小兴安岭高峰修建新青电站的工人,正在紧张地安装锅炉、电机等设备。为了保证在建成电站后能及时地把电输送到伊春林区各林业局,几百名工人正在冒着风雪抢架高压输电线路,进度较快的东风林业局到五营一段和南岔林业局到西林段的线路都已提前架设好了。
各个林区准备在年内建成的六万多平方米的职工宿舍,目前正在抓紧进行结尾工作,好让伐木工人尽快搬进新居。
新华社长春电 大批机械设备及防寒物资正在向吉林省长白山林区调运。这个林区冬季木材生产的旺季就要到来了。
八十台由洛阳拖拉机厂制造的“东方红”牌拖拉机,已经在最近进入林场。一批从上海、牡丹江、齐齐哈尔运来的森林铁路台车,已经编组,开始使用。
今年冬季国家已经调拨和正在调拨给长白山林区的物资,比去年同期增加很多。其中拖拉机、汽车、森林铁路机车、台车等集材、运材工具,都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油锯、电锯、绞盘机和起重缆索等采伐、装卸工具,钢轨、钢板、钢管、钢丝绳、铁线、汽油、柴油、煤炭等,也有增加。由于机械设备增加,今年冬季长白山林区各林场和机械化作业比重,将有很大提高。
除了调运生产需用的物资外,吉林省商业部门还为林业工人赶运过冬生活用品。今冬林业工人需要的棉服、棉鞋等,已经加工好,正在陆续调运。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日电 一批劳动保护防寒用品最近运到了内蒙古的大兴安岭林区,供工人们在冬季露天采伐和集运木材时使用。
已经运到林区的防寒用品,包括皮大衣、皮衣和皮裤等八千件,毡鞋、毡袜子等六万二千双;加上工人们原有的,可以基本上满足冬季露天作业的需要。有关部门为林业工人准备的棉胶鞋,已经有五万四千多双运到林区。
自治区有关部门还有计划地向大兴安岭林区调运了一批铁皮,帮助林业职工制造和修理炉筒、炉具等取暖用具。
有关部门还协助林业工人们准备了大批过冬蔬菜。现在大兴安岭林区各林业局为工人贮备的冬菜,可以基本上吃到明年新菜上市的时候。
(附图片)
辛勤的伐木工 丁彬萱摄(新疆日报供稿)


第2版()
专栏:编后

及时
冬季,是林业生产的“黄金季节”,也是伐木工人最艰苦的一个生产季节。为了保证他们能在严寒的季节完成国家的生产任务,需要像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有关部门那样,把林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工人们伐木和生活上必需的防寒用品,及时地运到林区去。
农民种田,需要及时雨,需要各方面的及时支援,庄稼才能种得更好。伐木工人和农民种田一样,也需要有关部门及时地调运给必要的物资。在一个林区里,车辆、油锯、电锯、绞盘机和起重缆索等机具,以及伐木防寒的棉鞋、棉服等用品,有一样不凑手,就会影响生产。俗话说:“雪里送炭”,意思是要及时;对于伐木工人说来,“雪里送炭”还嫌迟了一步,最好是雪前送炭,争取在严冬到来之前,把生产生活物资及时送到林区去。


第2版()
专栏:

山西大牲畜繁殖重点县和四川温江专区
贮备饲草保证耕牛安全过冬
宁夏加紧贮备饲草修搭棚圈为羊只过冬作准备
新华社太原12日电 山西省繁殖大牲畜的重点县,提早贮存饲草、修建畜圈,为牲畜过冬作准备。繁峙、宁武、兴县、岢岚、静乐等县在山上草源繁茂的地方打了一批牲畜过冬的窑洞。沁源县二十二个人民公社在天气未冷之前,普遍检查了畜圈,组织社员修破补漏,安装门窗,编织防风草帘,同时,准备材料,修建了一些新圈,现在已修好畜圈九百多间,新建畜圈五百多间。忻县组织专人突击打草,已打了大批饲草。商业部门也给这些县供应了一批牲畜食用盐,解决了牧工特殊用布胶鞋,医药卫生部门也调拨了一批酒精等牲畜保健药品。
今年7月山西省有关部门确定万荣、阳城、五寨、安泽、沁水等二十六个县为全省发展大牲畜的重点县。这些县大部分分布在太行、中条、吕梁等山区,牲畜多,牧场广,放牧条件好。沁水、陵川、昔阳、和顺、垣曲等县每头役畜仅负担耕地二十亩。这些县每年都有大量牲畜支援各地,阳城、沁水、蒲县三县,平均每年出售的大牲畜达两千到三千头。
据新华社成都12日电 四川温江专区各人民公社的生产队,抓紧时机为耕牛储备饲草,保证耕牛安全过冬。目前,各地给耕牛准备的过冬饲草大部分已经晒干,储存量比去年多,质量也比较好。
温江专区盛产水稻,稻草是耕牛饲料的主要来源。今年全专区水稻收成比去年好,稻草收获量比去年增加两成左右。许多生产队今年增添了耕牛,同时,部分社员需要用草修缮房屋,添换床上铺草,根据这一情况,它们对稻草的分配及早作了安排。邛崃县前进公社社员在研究稻草分配办法时,大家提出本着“优先满足耕牛草料需要,有重点地解决社员生活需要”的精神,按照耕牛的强弱、大小,分别储留,草料消耗量大的耕牛多留、消耗量小的少留,既不造成浪费,又要留足。
新华社银川12日电 宁夏各地正在加紧贮备饲草、修搭棚圈,为羊只过冬进行准备工作。
今年以来,宁夏大部分牧区干旱,牧草生长不好。入秋以来,这些地区的回、汉族社员便积极打草贮草。据盐池、灵武、中卫、青铜峡、吴忠、贺兰等十个县市的不完全统计,截止10月上旬,已打贮野草三千二百多万斤。全区羊只最多的盐池县和受旱严重的灵武县的四个山区公社,羊只过冬所需要的饲草,已经基本备足。中宁、吴忠、隆德等县市,过去都是用作物秸秆和野草作燃料,今年为了克服缺草困难,商业部门便设法供应农村煤炭,省下作物秆秸做饲草。中宁县全县冬季共需要煤炭七千二百多吨,目前已运回四千二百吨。搭修棚圈的工作正在加紧进行。据平罗、永宁等五个县的不完全统计,已修棚圈二千五百多个。
(附图片)
山西榆次北田公社北田大队第三生产队的社员正在把谷草堆成垛,准备牲畜过冬饲用 马椿年摄(山西日报供稿)


第2版()
专栏:来信

新生机械厂派出技术人员
到农村检修新产品值得提倡
辽宁安东市新生机械厂在去年三季度,生产了一种新产品“2105”型二十马力的高速柴油机。这批柴油机已有二百二十台运到江西农村。不久前,这个工厂派了一名安装工段长和一名检验员,带了部分零件,千里迢迢来到江西农村,检验“2105”型柴油机的质量和使用情况。这两名技术人员先后到德安、永修、武宁、修水等县的一部分公社、生产队作了调查访问,帮助机手们掌握使用和修理机器的技术。
在德安县城关公社红桥大队时,他们发现有一台机器转速器不灵,经检查主要是机手对调速器的掌握技术不熟悉,他们当场作了示范,事后还把调速原理,使用技术要领等讲给机手听。有些机器的零件坏了,他们当时予以拆换。
我们认为,新生机械厂这种对出厂产品负责到底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
江西九江 赖香腾 程松林


第2版()
专栏:来信

多生产些八寸步犁和犁铧
我们大队十七个生产队,前几年购买了一百多部北京机械厂和河南许昌机械厂制造的八寸步犁,一直使用得很好。这种八寸步犁的优特点是:犁得深,翻土均匀,不留格子,轻巧利索,社员们很喜欢用。今年大队派人到许昌、郑州、平顶山等地去买这种犁上用的犁铧,到处都没有买到。种麦时有五十四部犁,就因为没有犁铧只好停止使用,影响冬种进度。建议有关单位多生产些八寸步犁和犁铧,以满足社员需要,支援农业生产。
河南唐河桐砦铺公社李松庄大队


第2版()
专栏:来信

要求供应太行山犁铧
最近,我们到北杨大队卞陈生产队参加用牛主的座谈会,会上,老农们共同要求改善犁铧的质量,他们说:现在供应的犁铧,都是盐城农具厂用生铁铸造的,这种犁铧有三个缺点:一是翻泥不正常,容易把泥拉成堆子,或者拖成沟槽。二是耕地深浅不一。三是耕牛和人都很费力。老农杨兆元建议有关部门,继续组织供应老名牌山西太行山犁铧。这种犁铧耐用,翻泥也好,耕地平整,使用时人和牛都不感到吃力。
江苏盐城县大冈公社
成兆江 杨立庆


第2版()
专栏:来信

多生产些煤油灯头
山西晋城玻璃厂等三家工厂,历来为农村生产煤油台灯的玻璃灯座和灯罩,而金属灯头(也叫灯嘴)过去是依靠上海、天津等地的一些五金工厂协作生产的。
今年,这几家玻璃厂曾几次派人外出联系,发现过去生产煤油灯头的五金厂停止生产这种产品。我们希望上海、天津等地过去生产灯头的生产单位,能迅速恢复这种产品的生产,使煤油灯能够配套供应农村。
山西晋城 杨生芳


第2版()
专栏:来信

山区要设些流动商贩
我的家乡——黑龙江省甘南县宝山乡地近山区,居民很分散,两个村子相距数十里。可是我们这里只有一个供销社设在大队所在的村子。农民要买一针一线,一纸一墨,或是出售一点山药材或鸡蛋、鸭蛋,往返就得花上半天,甚至一天时间。
今年,我们山区的山药材,如白芍、红芍等等,都长得很好,但是没有多少人愿意采摘,社员们认为,采一点点山药材,还要送到老远的地方去卖,费时费工,太不合算。
建议商业部门,在交通偏僻的山区,除了设立固定的供销社以外,再设立一些流动商贩,以适应山区农民的需要。
黑龙江甘南县 曲贤才


第2版()
专栏:

中尼友好协会会长周建人
接见并设宴招待尼中友协代表团
据新华社杭州12日电 中国尼泊尔友好协会会长、浙江省省长周建人,11日晚上在这里接见了来杭州访问的由尼泊尔中国友好协会副会长普·巴·堪萨卡尔率领的尼泊尔中国友好协会代表团。接见后,周建人并设宴招待客人。
周建人在宴会上讲了话。他说:中尼两国一向和睦相处。近年来,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更有了令人鼓舞的发展。他还说: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一贯尊重和支持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中立政策;我们对尼泊尔政府和人民在建设自己的祖国和维护民族主权的崇高事业中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衷心的钦佩。
堪萨卡尔团长在宴会上畅谈了访问中国的观感。他在谈到中尼两国的传统友好关系时指出,虽然帝国主义想破坏我们两国的友谊,但是我们两国的友谊,现在比过去更加巩固和发展了。他说:我们访问中国,亲眼看到中国要和平,中国在建设中取得了奇迹般的巨大成就。中国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了同尼泊尔的友好关系,这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他最后表示一定要把中国人民对尼泊尔人民的深厚友谊转达给尼泊尔人民,并且衷心希望通过尼泊尔中国友好协会的工作,尼中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2版()
专栏:

日本山口县代表团回国
新华社广州12日电 应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邀请,来我国访问的日本山口县废除日美“安全条约”、维护和平与民主县民会议访华代表团一行十人,在团长枝村要作率领下,结束了在我国的访问,今天乘火车离开广州经深圳回国。
代表团是在访问北京、沈阳、上海、杭州等地后,于昨天由杭州到达广州的。代表团在广州参观了毛泽东主席早年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广州造纸厂等处。昨晚,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广州市分会副主席戈枫曾设宴欢送客人。


第2版()
专栏:

石西民率代表团赴日
新华社12日讯 应日本和平委员会邀请参加日本和平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在团长石西民率领下,今天乘飞机离开北京去日本。


第2版()
专栏:

苏列兹金卡舞蹈团去武汉
新华社12日讯 苏联达格斯坦自治共和国“列兹金卡”舞蹈团,今天下午乘火车离开北京前往武汉等地访问演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