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今秋耕好田地
明年多收粮棉
四川总结经验着重抓稻田耕犁和蓄水
内蒙古增调劳力和畜力加快耕地进度
江苏各地拖拉机站积极提高机耕质量
新华社成都19日电 四川省各地农村人民公社正结合秋收,进行稻田秋耕和蓄水。到目前为止,各地耕犁的稻田已超过二千万亩,蓄水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30%多。
今年,四川省由于去年冬水田留得多,管得好,水稻栽得多,大部分地区水稻收成比去年好。秋收前后,各地通过总结今年增产经验,及时对秋耕蓄水工作做了安排。万县许多公社的生产队干部和老农一道,因地制宜地规划冬水田,使全县冬水田由去年的十八万亩扩大到二十七万多亩。川南、川西北等春旱较重的地区,今年秋耕蓄水的稻田也比去年增加。
在秋耕蓄水工作中,许多公社生产队都组织了两套班子,一套抓秋收,一套抓秋耕蓄水,使秋收和秋耕、蓄水两不误。富顺县各人民公社的生产队通过民主选举办法选出的犁田手、管水员,大都是经验丰富有专长的社员。这个县在秋耕蓄水工作中,还发动各个生产队开展评比竞赛活动。现在,全县的大部分冬水田已耕犁了两遍,并且都蓄满了水。达县各人民公社在秋耕前都组织群众整修田间沟道、修好田坎缺口。最近,全县又出动十万人和二万多条耕牛,趁雨耕地蓄水,三天就耕地四万多亩,并蓄满了水。
各地人民公社生产队在秋耕中,按等价互利原则,广泛开展协作。阆中县各人民公社有一部分生产队牛力、农具不足,但经过公社、大队组织生产队之间开展协作,这些队的秋耕进度加快,一些劳力较少的队经过邻队支援,冬水田也大部及时蓄满了水。南部县一些地形较好、冬水田较多的生产队还采取加高田坎多囤水的办法,供应邻近冬水田较少的生产队使用。
四川省稻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一半多,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由于全省冬春雨少,以及绝大部分地区属于丘陵和山区,塘堰不多,大部分稻田依靠头年秋季蓄水过冬。因此,及时翻耕蓄水,对培养稻田地力和保证明年适时栽秧,有重大意义。
新华社呼和浩特19日电内蒙古自治区秋收基本结束,各地正在加紧秋耕。到10月上旬,全区已经耕地二千多万亩。
内蒙古各地无霜期短,秋收后只耕不种。水利条件较好的黄河后套、西辽河两岸和昭乌达盟一些地区,边耕地边浇水,用越冬封冻的办法保墒。秋耕中,各地都根据今秋天旱地干,及时增调劳力、畜力,加快耕地进度。乌兰察布盟卓资县开始秋耕时,就从粮食加工和运输部门抽出大批畜力,组成四千多副牛犋投入秋耕。兴和县有十二个公社,从牧畜中及时选出一千多头壮牛,加强秋耕力量。黄河后套各人民公社,边秋收边秋耕,耕地进度比去年快得多。武川县许多人民公社,挑选有经验的老农,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并组织老农向青年农民传授了耕地技术;对耕地的劳动定额和质量标准,也作了合理的规定,土地一般都耕得深、耕得匀。许多地区还做到了随耕随耱。
新华社南京19日电 江苏省各地拖拉机站针对当前秋雨较多、农时急迫的情况,千方百计加快秋耕进度,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机耕质量。
入秋以来,江苏大部地区阴雨连绵,许多低洼地区土壤湿度过大,影响秋耕。各地的拖拉机站,根据雨多地湿情况,重新部署了机耕任务。沭阳县马厂拖拉机站有六台拖拉机为太平公社的部分生产队代耕,在下雨之后,这个拖拉机站的拖拉机手就同生产队干部、老农一起,到地头勘察,逐块研究哪些地适宜机耕,哪些地适宜牛耕,由于拖拉机、耕牛使用得合理,加快了秋耕进度,提高了整地质量。东海县“八一”拖拉机站的各个机耕队,在耕地时普遍在犁后带耙,做到随耕随耙,不仅加快了耕耙进度,还能使生产队趁墒抢种。
秋耕中,各地拖拉机站普遍组织了有农业技术员、机械手和维修工人参加的检查组,到田间帮助拖拉机手检修机具,及时排除机械故障,并且检查耕地质量。苏北的铜山、新沂等县的拖拉机站还规定,必须有生产队发给的质量合格证,才算完成了代耕任务。铜山县“八一”拖拉机站的四个机耕队,今年秋耕的土地,经过检查,质量完全合格。
江苏省现有一百五十多个拖拉机站。这些拖拉机站在夏种结束以后,就着手检修每一台拖拉机和犁、耙等牵引机具,因而秋耕秋种开始以来,绝大多数拖拉机站的机器运转都比较正常。(附图片)
河北省沽源县闪电河公社下甸生产队社员随收随耕,为明年生产做好准备 操 惠摄(河北日报稿)


第2版()
专栏:短评

切实解决秋耕中的问题
从北往南,秋耕相继展开,有的地区已经转入秋播。把明年春播土地翻耕得更精更细,显然是实现明年农业增产的首要一着。
这两年,农业生产情况一年比一年好些,从领导机关到人民公社生产队,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级领导机关,有必要像四川各地那样,及时总结增产经验,调动广大社员积极性,推动秋耕,并且切实解决秋耕中的具体问题。
当前,秋耕也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领导机关解决不少新的问题。比方说,“三秋”(秋收、秋种、秋耕)生产在许多地区历来是交叉进行的,而近年来,一些地区改进原有的耕作制度,秋耕面积又相对地有所增加,这就加大了这个期间劳力、畜力的需要量。各地有关领导机关除了从各方面大力支援外,还得用很大力量,帮助生产队解决劳力、畜力、物资和活路等一系列经营管理工作的合理安排和合理调整。四川许多公社生产队因为做好了这些工作,就基本上保证了秋收秋耕两不误,有的地方还提高了秋耕质量。
帮助那些条件比较困难的生产队做好秋耕工作,也是领导机关全面完成秋耕计划的重要环节。这些生产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本身生产搞得不好,农活安排不当或畜力不足;二是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无力完成翻地任务。这就要求领导要深入摸底,然后组织力量,针对他们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帮一把力。有些生产队干部弱,领导办法少,要具体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把主要力量立即集中用到最紧迫的生产上面去。有些生产队确实存在较大的物资困难,特别是畜力不够,公社或大队应该按照互助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积极组织协作或支援。四川阆中县就是这样做了,那些困难的生产队的秋耕进度就加快了,冬水田就蓄满了水。
我们相信,只要充分发挥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威力,充分利用各方面支援农业的巨大力量,多方解决生产队的实际困难,应该翻耕的地是可以普遍翻耕好的。


第2版()
专栏:

人大常委会举行第66次会议
听取化学工业部关于当前生产和支援农业、轻工业等情况的报告
新华社19日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今天上午举行第六十六次会议,听取化学工业部副部长梁膺庸作的工作报告。报告着重谈到了化学工业当前的生产及其支援农业、轻工业的情况。
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国务院的部分部长、副部长,列席了会议。


第2版()
专栏:

到田间调查研究 和农民一起试验
资阳肥料厂帮助农民学会使用化肥
据新华社成都19日电 本社记者张学愚报道:四川资阳县肥料厂职工,到田间去和农民一道进行试验,使原来农民不感兴趣的过磷酸钙变成了大家争购的热货。现在,这个肥料厂经常有各公社前来等买肥料的人。从1961年12月到今年9月,资阳肥料厂已经供应农村过磷酸钙两千多吨。
资阳县肥料厂是一个小型化学肥料工厂,它生产的磷肥过磷酸钙全部供应附近农村。但是,一年以前,这一带的农民不肯使用。
这件事引起了工厂领导上的重视。他们反复研究肥料滞销的原因,以后,决定派职工走出工厂,到田间去调查。经过调查,他们很快就发现许多社员原来不会使用这种化学肥料。插花公社九大队第四生产队社员周在均,买了一百五十斤过磷酸钙,集中使用在一块不到二分的自留地上,结果,幼苗刚刚出土就枯焦了。长江公社用过磷酸钙肥小麦地,由于未掺合渣肥使用,酸性过浓,烧坏了幼苗,结果十多亩地不得不重新改种。这些施肥失败的事例慢慢传开了,没有使用过过磷酸钙的农民也不愿买了。
去年6月初,资阳肥料厂就派出职工带着过磷酸钙,到曾经因为使用过磷酸钙吃过亏的插花公社,具体帮助农民使用。那时正值薅秧除草时节。他们选择了一块秧苗生长最差的稻田进行试验:将田划作两半,其中的一半按每亩施用五十斤化学肥料的比例,把过磷酸钙混合一些草木灰,踏入秧窝底下作追肥。一个星期以后,施用了过磷酸钙的半块稻田,秧苗普遍由黄转青,生长茁壮;而未施用过磷酸钙的半块田,秧苗变化不大。半个月后,施用过磷酸钙的半块田,植株茂密,秧苗比另半块田高出了三分之一。一个月以后,当没有施用过磷酸钙的半块稻田还在含苞吐穗的时候,这半块田已经一片金黄,提早成熟了。打晒结果,施用过磷酸钙的稻田比未施用过磷酸钙的稻田平均亩产高出60%。
9、10月,小春作物播种时,肥料厂的职工继续带着过磷酸钙,到插花、老农、大洪、迎接等几个公社去试验。结果证明,凡施用过磷酸钙的豌豆、蚕豆、小麦,都获得了程度不同的增产效果,其中尤以豆科作物的增产更为显著。从此,一传十,十传百,过磷酸钙便逐步在全县范围内被普遍使用了。
现在资阳肥料厂除了经常派人下乡去帮助农民使用外,还专门把过磷酸钙的用途、效能和施用方法,编印成说明书,送给购买肥料的农民和生产队,便于他们了解它、掌握它。


第2版()
专栏:读者建议

帮助生产队自轧留种棉
我曾到过不少棉区,据棉区生产队的干部、社员反映,由供销社集中轧花最容易造成棉种混杂。这是因为:供销社加工厂的库房、场地有限,棉花收购时间又很集中,许多生产队送去的棉花,很难保证在存储待轧时不发生混杂。同时加工厂绝大部分用的都是大型锯齿轧花机,这种轧花机连续作业效率很高,每个生产队委托代轧的几百斤或几千斤留种棉,刚入机器,就加工完了。在这种情况下,加工厂怕一次一清影响轧花效率,就陆续轧了下去,这样,一个单位与另一单位的棉种,就会混杂。
生产队的留种棉委托加工厂加工,由于往返运输,还会浪费很多的劳动力和畜力。如河南安阳今年计划的植棉面积是三十六万亩,每亩按产籽棉九十斤,生产队到加工厂平均里程按五、六里计算,就有四万多吨公里的运量。生产队自己加工,消耗在这方面的劳动力和畜力不就可以节省了吗?
生产队加工籽棉虽然有很大好处,但是从目前一些地区的情况看,还有若干问题有待解决:第一,不少生产队缺少轧花车和维修零件,需要供销等部门大力支援。第二,每架轧花车要二百元左右,有些生产队资金不多,购置不起;有些棉田不多的生产队即使买得起,利用率又很低。因此,最好由公社或大队组织几个生产队联合购置,共同使用。第三,土轧车加工的籽棉,衣分率高但色泽差、杂质多;土轧厂房一般缺乏安全设备,这样就需要供销社对生产队的土轧加强技术指导。第四,籽棉加工季节,正是“三秋”期间,有轧留种棉任务的生产队,一定要安排好这项工作,才能及时完成交售任务。
尹 萍


第2版()
专栏:读者建议

不要盲目购用镁肥
辽宁、山东、河北等地的一些生产队,在今年夏季田间管理或秋种时,花费不少人力、财力,购买对一般土壤没有肥效的硫酸镁或氯化镁作肥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镁是植物体内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植物叶绿素组成中就有镁。但是植物体内镁的含量却很少。一般植物的灰分元素共占作物体干重的5%,而镁只占灰分元素的一小部分。如小麦、玉米、亚麻茎叶灰分中含的氧化镁,只有2.5%到15%。
我国关于镁和植物关系方面的试验资料虽不多,可是一般认为:在我国土壤中,即使酸性土或沙质土,很少有因缺镁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华北、东北等半干旱地区,土壤的吸收性能一般较强,土壤代换性阳离子又多以钙、镁元素为主,是否真正缺镁,更是个大的疑问。对缺镁土壤上的作物说,镁是一种营养元素,可以适当施用镁肥(氯化镁或菱苦土等),如果土壤不缺镁,而花很多钱和运输力到外地购买氯化镁等作肥料,就成了一件浪费的事情。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对肥料的要求是迫切的,但主要是指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农家有机肥料和含氮、磷、钾的化学肥料,氯化镁等虽然形状似硫酸铵,但是它既不能提供土壤有机质,来改善作物营养环境和土壤生物理化条件,又不能供给作物迫切需要的氮、磷、钾素,提高土壤肥力。因此,对不缺镁的耕地说,镁肥可以说是毫无用处的东西。
许多生产队干部、社员接触过的化学肥料,主要是硫酸铵、过磷酸钙等,对一些新推广的或不常用的化肥,一般是生疏的,因此很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给以指导,帮助他们了解本单位土壤适宜施用哪种化肥、各种化肥所含的营养元素、各种营养元素对作物的作用等,以便更好地使用化学肥料,增产粮、棉、油料。
晋 村


第2版()
专栏:

电力下乡以后
本报记者 叶剑韵
7月底,江苏省镇江专区的机电排灌工作会议刚结束,8月间,我就来到了这里。
秋天的田野,稻子已呈黄色,齐崭崭的穗头,顺着风势,略显倾斜。池塘里的荷花,已经结成了碗口大的莲蓬,采莲的姑娘们,不时从水面上发出欢乐的笑声。田埂边,渠道旁,栽种的黄豆,挂满了鞭炮一样的豆荚,叶子一掉,果实显露,真惹人喜爱。这里的一切告诉人们,如果没有意外的自然灾害,今年又将是一个好年景。
好年景是怎么得来的呢?许多重要因素之中有一个令人振奋的因素——镇江专区已经有40%的电力下乡了。这个比例是今年1至7月份的统计,如果单就8月上中旬的数字计算,下乡电力的比例还要大,大到工农业用电已经平分秋色:农业用电达到了53%。大量电力下乡,对镇江专区来说,是一桩大事。这里是个出产稻米的地方,俗说水稻水稻,有水才有稻。镇江专区背负长江,面对太湖,水源十分充足。可是,辖境十一个县,除去位于长江当中的扬中县而外,差不多县县有山。山区丘陵起伏,岸高水低,农民为了提水灌田,祖祖辈辈不知伤了多少的脑筋。现在好了,全区已经拉开了一千四百十一公里的高压低压输电线,在这条差不多有北京到上海这么长的线路两旁,设置了一千一百九十七座电灌站,八万三千七百马力的电动机,正在四千三百多名技术工人的操纵下,有旱抗旱,有涝排涝。目前,全区已有52%的水稻田,是用电力排灌的。
手头有一份资料,记载的是镇江地区近二十年来灌溉事业动力状况的变化。解放前,人力、畜力车水的占95%,内燃机戽水占4%,电力占1%。解放后农业合作化初期,人力、畜力占82%,内燃机占13%,电力上升到5%。人民公社办起来了,戽水动力来了个急剧的变化。目前电力灌溉占52%,内燃机占43%,人力、畜力车水只占5%。原来的主要动力,现在变成了辅助动力,原来的辅助动力,却一跃而为主要动力了。江南水稻,一般要灌十四次水,灌水耗用的劳力,往往要占一季水稻需用劳力总数的三分之一。上述动力状况的变化,说明了在水稻栽培的主要操作环节上,已经由现代化的机械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从此,在这片江南山村,披着星星,顶着烈日,挥一把汗又是一把汗的人力戽水景象,是在逐渐褪色了,人们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精耕细作。
集体化和电力下乡以后,江南的普通农村,在自然灾害面前,能够做些什么,又已经做了些什么呢?9月上旬,十四号台风从江苏过境的那几天,我正在长江边上的魏村电灌站访问。几个小时之内,瓢泼的大雨,眼睁睁的,使稻田变成了一片汪洋。又碰上江水顶托,许多人都以为积水是放不出去了。可是,经过主管部门的研究,索性关死了通江的闸门,三部电动机同时开动,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全灌区一万一千三百多亩水稻,露出水面来了。今年5、6月份,镇江专区降雨量只及常年一半,干旱威胁着水稻的及时栽插。就在6月下旬几天之内,每天有一百五十七万度电力下乡,内燃机、人力畜力一起上阵,到6月底,全区六百九十万亩水稻,基本上栽插完毕。7月份,接连几场暴雨,加上部分地区山洪暴发,有九十万亩水稻被淹,又是机电排灌设备带头排涝,被淹稻田,70%及时排出了积水。
想想看,这是多大的力量,这是多大的变化。然而,镇江地区出现电力已经若干年了,沪宁杭电力网高压线由此过境,也有十多年的历史了,过去是怎么样呢?正如一个农民诗人所说的:空中两条线,早晚常见面;城市用得着,我伲不沾边。现在,这位诗人又歌唱了:电线长又长,公社作主张;和它挂上钩,水往山上淌。这些诗句纪录了今天,也反证了过去,表达了农民的欢欣,又赞颂了人民公社的光辉。
农民为什么这样欢迎电力呢?起先,我总以为前面写过的那些材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可是,参观了几个电灌站以后,才发觉它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关键。
在丹阳的时候,听到了一段农民自编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
电动机精明强干,说什么时候要水,只要一拉开关;
煤气机哼哼哈哈尽偷懒,又重又笨不好搬。又说:
柴油机卜通卜通叫,好像是在数钞票。
这是丹阳地区的农民对几种农用动力机械的品评,也是这里的农民对电力排灌机械所表示的偏爱。应当说,这是不全面的。在广大农村里,除了电力、电动机受到农民欢迎以外,其它机器是不是就不受欢迎呢?当然不是的。任何一种机器,只有在具体的条件下运行,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特长,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来。这里的农民欢迎电力和电动机,一方面是由于沪宁杭电力网的高压输电线由此过境,取得电力比较便捷,另一方面还由于这里是山区,抽水的扬程比较高,在扬程较高的地形下提水,电动机比起其它内燃机来,就经济合算得多。如果没有电,电动机又何能为力。镇江专区不是还有大片缺电地区,至今仍在使用内燃机吗?何况机器的好坏和效率的大小,既决定于机器本身的结构,也决定于使用状况和管理水平。使用得当,看上去是不好的机器,也可以发挥相当的威力;管理得法,成本高的也可以降低。因此,不从具体情况出发,就肯定这种机器,否定那种机器,当然是不对的。
丹阳地区的农民对几种农用动力机械的评论虽然有它的片面性,但是,这种评论还是从这个地区农村的实际状况出发的,是从比较中得来的。几年来,在电力大量下乡的同时,镇江专区先后装置了十一万马力的柴油机和煤气机。这是需要燃料的机器,技术要求比较高。机器的维护保养、运转固然要技术,即使燃料的采购、保管、使用也要技术,目前,在科学技术知识还不普及的农村,掌握这些技术就相当费事。电动机在这些方面的缺点就少得多了。农民欢迎电力下乡,此其一。
其二、效率问题。电灌效率高,机灌效率低。1959年全区平均,每马力电灌面积是六十四亩,机灌是四十九亩;电灌比机灌效率高32%。1960年高30%;1961年高40%。人们看了三年,得出了清楚的结论。
其三、由于效率是一高一低,因此成本也就有高有低。这方面,武进县有关部门提供了十分具体的材料。据他们在安家舍灌区的调查,电灌每亩成本是一元三角九分,机灌是四元三角四分九厘,畜力车水是五元七角八分五厘,人力车水是七元八角。此地每亩水稻的生产成本约计十五元,电灌占成本的9%,机灌占29%,畜力灌溉占38.6%,人力灌溉占52%。电灌机灌虽说管理水平有高低,使用状况有好坏,但是成本的差距还是十分显著的。
我在采访当中,无论是公社、生产队的干部,或是灌溉站的职工,农民更不用说了,他们在计算成本的时候,总是十分认真的。怎么能不这样呢!成本高低,不仅影响到社员的收益和分配,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机电灌溉事业本身的发展。可以设想,如果机器的费用超过了使用人力和畜力,尽管机器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在这种情况下,公社社员宁肯自己劳动,也是不会采用机器的。
其四、电力下乡可以收到综合利用、发展副业生产的好处。随着电灌站的建立,很多乡村和小集镇有了电力网,农忙需要时,电力用于农业生产,农闲季节,农田用电量少了,可以利用现有设备加工米面。这样做的结果,大大节省了农村劳动力。据武进县的统计,全县由电力带动的小钢磨有一百四十八台,每加工一万斤大米,就可以节省人力四百九十个,牛力二百多工日。由此可以节省一半的加工费用。
农民就是为了这些,才欢迎电力下乡的。
农民欢迎电力下乡,领导农业生产的各级机关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他们在表达情感上,采用的却是另外一种方式。
在专署水利局局长的办公室里,人们分析过这样的一份材料:魏村电灌站每马力可以灌地一百二十五亩八分,每亩电耗是九点五度。而利银河电灌站每马力只能灌地七十六亩二分,电耗却是十五点一度。这是两个条件基本相同的灌区,为什么会一高一低呢?
开始,众说不一,经过几番争论,意见趋于一致了。原来效率高低,成本大小,关键全在加强管理。魏村电站所以搞得好,就在于有一套管理制度。经营有经营管理制度。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支出当中工资占多少,机物料消耗占多少,折旧费是多少,一清二楚。设备有设备管理制度。谁开哪台机器,按什么程序操作,都有规定。即使引水渠道、灌区的输电线,他们也有一套管理制度。水从河里提升上来了,如何放到稻田里去,他们还建立了用水管理制度。他们把用水管理制度看成是各项管理制度的中心环节。这是可以理解的。办电灌站的目的是为了提水灌田,灌得好,作物增产,灌得不好,势必影响禾苗生长。正因为这样,这个电灌站还有一套看田放水、看天放水、看苗放水的规定。
电力是现代技术,电力下乡,是现代技术下乡,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必须有一套严密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这几年来,镇江地区有的电灌站有了管理制度,有的还没有建立。即使有了管理制度的,也有详有简,也有当详不详,该简不简的。一项新事物的出现,大体总要经历两个阶段,先是建立,接着就要巩固;从人的心理来说,先要求有,有了以后还要求好。先前,人们的精力集中在建设方面,这是对的。但是,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灌溉面积,为了增产粮食。只有用好管好,才能达到原定的目的。镇江专区的领导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现在,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巩固方面来了。我们有句古话:“创业容易守业难”,如果守得得法,知难而进,何难之有。当然,一个专区的人力物力有限,其中特别是受技术力量的限制,因此除了本身本着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节省人力物力外,工业的支援,城市的支援,也是十分重要的。
加强领导,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这就是镇江专区党政领导机关欢迎电力下乡所表示的感情!


第2版()
专栏:

今秋耕好田地
明年多收粮棉
四川总结经验着重抓稻田耕犁和蓄水
内蒙古增调劳力和畜力加快耕地进度
江苏各地拖拉机站积极提高机耕质量
新华社成都19日电 四川省各地农村人民公社正结合秋收,进行稻田秋耕和蓄水。到目前为止,各地耕犁的稻田已超过二千万亩,蓄水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30%多。
今年,四川省由于去年冬水田留得多,管得好,水稻栽得多,大部分地区水稻收成比去年好。秋收前后,各地通过总结今年增产经验,及时对秋耕蓄水工作做了安排。万县许多公社的生产队干部和老农一道,因地制宜地规划冬水田,使全县冬水田由去年的十八万亩扩大到二十七万多亩。川南、川西北等春旱较重的地区,今年秋耕蓄水的稻田也比去年增加。
在秋耕蓄水工作中,许多公社生产队都组织了两套班子,一套抓秋收,一套抓秋耕蓄水,使秋收和秋耕、蓄水两不误。富顺县各人民公社的生产队通过民主选举办法选出的犁田手、管水员,大都是经验丰富有专长的社员。这个县在秋耕蓄水工作中,还发动各个生产队开展评比竞赛活动。现在,全县的大部分冬水田已耕犁了两遍,并且都蓄满了水。达县各人民公社在秋耕前都组织群众整修田间沟道、修好田坎缺口。最近,全县又出动十万人和二万多条耕牛,趁雨耕地蓄水,三天就耕地四万多亩,并蓄满了水。
各地人民公社生产队在秋耕中,按等价互利原则,广泛开展协作。阆中县各人民公社有一部分生产队牛力、农具不足,但经过公社、大队组织生产队之间开展协作,这些队的秋耕进度加快,一些劳力较少的队经过邻队支援,冬水田也大部及时蓄满了水。南部县一些地形较好、冬水田较多的生产队还采取加高田坎多囤水的办法,供应邻近冬水田较少的生产队使用。
四川省稻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一半多,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由于全省冬春雨少,以及绝大部分地区属于丘陵和山区,塘堰不多,大部分稻田依靠头年秋季蓄水过冬。因此,及时翻耕蓄水,对培养稻田地力和保证明年适时栽秧,有重大意义。
新华社呼和浩特19日电内蒙古自治区秋收基本结束,各地正在加紧秋耕。到10月上旬,全区已经耕地二千多万亩。
内蒙古各地无霜期短,秋收后只耕不种。水利条件较好的黄河后套、西辽河两岸和昭乌达盟一些地区,边耕地边浇水,用越冬封冻的办法保墒。秋耕中,各地都根据今秋天旱地干,及时增调劳力、畜力,加快耕地进度。乌兰察布盟卓资县开始秋耕时,就从粮食加工和运输部门抽出大批畜力,组成四千多副牛犋投入秋耕。兴和县有十二个公社,从牧畜中及时选出一千多头壮牛,加强秋耕力量。黄河后套各人民公社,边秋收边秋耕,耕地进度比去年快得多。武川县许多人民公社,挑选有经验的老农,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并组织老农向青年农民传授了耕地技术;对耕地的劳动定额和质量标准,也作了合理的规定,土地一般都耕得深、耕得匀。许多地区还做到了随耕随耱。
新华社南京19日电 江苏省各地拖拉机站针对当前秋雨较多、农时急迫的情况,千方百计加快秋耕进度,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机耕质量。
入秋以来,江苏大部地区阴雨连绵,许多低洼地区土壤湿度过大,影响秋耕。各地的拖拉机站,根据雨多地湿情况,重新部署了机耕任务。沭阳县马厂拖拉机站有六台拖拉机为太平公社的部分生产队代耕,在下雨之后,这个拖拉机站的拖拉机手就同生产队干部、老农一起,到地头勘察,逐块研究哪些地适宜机耕,哪些地适宜牛耕,由于拖拉机、耕牛使用得合理,加快了秋耕进度,提高了整地质量。东海县“八一”拖拉机站的各个机耕队,在耕地时普遍在犁后带耙,做到随耕随耙,不仅加快了耕耙进度,还能使生产队趁墒抢种。
秋耕中,各地拖拉机站普遍组织了有农业技术员、机械手和维修工人参加的检查组,到田间帮助拖拉机手检修机具,及时排除机械故障,并且检查耕地质量。苏北的铜山、新沂等县的拖拉机站还规定,必须有生产队发给的质量合格证,才算完成了代耕任务。铜山县“八一”拖拉机站的四个机耕队,今年秋耕的土地,经过检查,质量完全合格。
江苏省现有一百五十多个拖拉机站。这些拖拉机站在夏种结束以后,就着手检修每一台拖拉机和犁、耙等牵引机具,因而秋耕秋种开始以来,绝大多数拖拉机站的机器运转都比较正常。(附图片)
河北省沽源县闪电河公社下甸生产队社员随收随耕,为明年生产做好准备 操 惠摄(河北日报稿)


第2版()
专栏:短评

切实解决秋耕中的问题
从北往南,秋耕相继展开,有的地区已经转入秋播。把明年春播土地翻耕得更精更细,显然是实现明年农业增产的首要一着。
这两年,农业生产情况一年比一年好些,从领导机关到人民公社生产队,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级领导机关,有必要像四川各地那样,及时总结增产经验,调动广大社员积极性,推动秋耕,并且切实解决秋耕中的具体问题。
当前,秋耕也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领导机关解决不少新的问题。比方说,“三秋”(秋收、秋种、秋耕)生产在许多地区历来是交叉进行的,而近年来,一些地区改进原有的耕作制度,秋耕面积又相对地有所增加,这就加大了这个期间劳力、畜力的需要量。各地有关领导机关除了从各方面大力支援外,还得用很大力量,帮助生产队解决劳力、畜力、物资和活路等一系列经营管理工作的合理安排和合理调整。四川许多公社生产队因为做好了这些工作,就基本上保证了秋收秋耕两不误,有的地方还提高了秋耕质量。
帮助那些条件比较困难的生产队做好秋耕工作,也是领导机关全面完成秋耕计划的重要环节。这些生产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本身生产搞得不好,农活安排不当或畜力不足;二是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无力完成翻地任务。这就要求领导要深入摸底,然后组织力量,针对他们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帮一把力。有些生产队干部弱,领导办法少,要具体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把主要力量立即集中用到最紧迫的生产上面去。有些生产队确实存在较大的物资困难,特别是畜力不够,公社或大队应该按照互助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积极组织协作或支援。四川阆中县就是这样做了,那些困难的生产队的秋耕进度就加快了,冬水田就蓄满了水。
我们相信,只要充分发挥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威力,充分利用各方面支援农业的巨大力量,多方解决生产队的实际困难,应该翻耕的地是可以普遍翻耕好的。


第2版()
专栏:

人大常委会举行第66次会议
听取化学工业部关于当前生产和支援农业、轻工业等情况的报告
新华社19日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今天上午举行第六十六次会议,听取化学工业部副部长梁膺庸作的工作报告。报告着重谈到了化学工业当前的生产及其支援农业、轻工业的情况。
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国务院的部分部长、副部长,列席了会议。


第2版()
专栏:

到田间调查研究 和农民一起试验
资阳肥料厂帮助农民学会使用化肥
据新华社成都19日电 本社记者张学愚报道:四川资阳县肥料厂职工,到田间去和农民一道进行试验,使原来农民不感兴趣的过磷酸钙变成了大家争购的热货。现在,这个肥料厂经常有各公社前来等买肥料的人。从1961年12月到今年9月,资阳肥料厂已经供应农村过磷酸钙两千多吨。
资阳县肥料厂是一个小型化学肥料工厂,它生产的磷肥过磷酸钙全部供应附近农村。但是,一年以前,这一带的农民不肯使用。
这件事引起了工厂领导上的重视。他们反复研究肥料滞销的原因,以后,决定派职工走出工厂,到田间去调查。经过调查,他们很快就发现许多社员原来不会使用这种化学肥料。插花公社九大队第四生产队社员周在均,买了一百五十斤过磷酸钙,集中使用在一块不到二分的自留地上,结果,幼苗刚刚出土就枯焦了。长江公社用过磷酸钙肥小麦地,由于未掺合渣肥使用,酸性过浓,烧坏了幼苗,结果十多亩地不得不重新改种。这些施肥失败的事例慢慢传开了,没有使用过过磷酸钙的农民也不愿买了。
去年6月初,资阳肥料厂就派出职工带着过磷酸钙,到曾经因为使用过磷酸钙吃过亏的插花公社,具体帮助农民使用。那时正值薅秧除草时节。他们选择了一块秧苗生长最差的稻田进行试验:将田划作两半,其中的一半按每亩施用五十斤化学肥料的比例,把过磷酸钙混合一些草木灰,踏入秧窝底下作追肥。一个星期以后,施用了过磷酸钙的半块稻田,秧苗普遍由黄转青,生长茁壮;而未施用过磷酸钙的半块田,秧苗变化不大。半个月后,施用过磷酸钙的半块田,植株茂密,秧苗比另半块田高出了三分之一。一个月以后,当没有施用过磷酸钙的半块稻田还在含苞吐穗的时候,这半块田已经一片金黄,提早成熟了。打晒结果,施用过磷酸钙的稻田比未施用过磷酸钙的稻田平均亩产高出60%。
9、10月,小春作物播种时,肥料厂的职工继续带着过磷酸钙,到插花、老农、大洪、迎接等几个公社去试验。结果证明,凡施用过磷酸钙的豌豆、蚕豆、小麦,都获得了程度不同的增产效果,其中尤以豆科作物的增产更为显著。从此,一传十,十传百,过磷酸钙便逐步在全县范围内被普遍使用了。
现在资阳肥料厂除了经常派人下乡去帮助农民使用外,还专门把过磷酸钙的用途、效能和施用方法,编印成说明书,送给购买肥料的农民和生产队,便于他们了解它、掌握它。


第2版()
专栏:读者建议

帮助生产队自轧留种棉
我曾到过不少棉区,据棉区生产队的干部、社员反映,由供销社集中轧花最容易造成棉种混杂。这是因为:供销社加工厂的库房、场地有限,棉花收购时间又很集中,许多生产队送去的棉花,很难保证在存储待轧时不发生混杂。同时加工厂绝大部分用的都是大型锯齿轧花机,这种轧花机连续作业效率很高,每个生产队委托代轧的几百斤或几千斤留种棉,刚入机器,就加工完了。在这种情况下,加工厂怕一次一清影响轧花效率,就陆续轧了下去,这样,一个单位与另一单位的棉种,就会混杂。
生产队的留种棉委托加工厂加工,由于往返运输,还会浪费很多的劳动力和畜力。如河南安阳今年计划的植棉面积是三十六万亩,每亩按产籽棉九十斤,生产队到加工厂平均里程按五、六里计算,就有四万多吨公里的运量。生产队自己加工,消耗在这方面的劳动力和畜力不就可以节省了吗?
生产队加工籽棉虽然有很大好处,但是从目前一些地区的情况看,还有若干问题有待解决:第一,不少生产队缺少轧花车和维修零件,需要供销等部门大力支援。第二,每架轧花车要二百元左右,有些生产队资金不多,购置不起;有些棉田不多的生产队即使买得起,利用率又很低。因此,最好由公社或大队组织几个生产队联合购置,共同使用。第三,土轧车加工的籽棉,衣分率高但色泽差、杂质多;土轧厂房一般缺乏安全设备,这样就需要供销社对生产队的土轧加强技术指导。第四,籽棉加工季节,正是“三秋”期间,有轧留种棉任务的生产队,一定要安排好这项工作,才能及时完成交售任务。
尹 萍


第2版()
专栏:读者建议

不要盲目购用镁肥
辽宁、山东、河北等地的一些生产队,在今年夏季田间管理或秋种时,花费不少人力、财力,购买对一般土壤没有肥效的硫酸镁或氯化镁作肥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镁是植物体内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植物叶绿素组成中就有镁。但是植物体内镁的含量却很少。一般植物的灰分元素共占作物体干重的5%,而镁只占灰分元素的一小部分。如小麦、玉米、亚麻茎叶灰分中含的氧化镁,只有2.5%到15%。
我国关于镁和植物关系方面的试验资料虽不多,可是一般认为:在我国土壤中,即使酸性土或沙质土,很少有因缺镁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华北、东北等半干旱地区,土壤的吸收性能一般较强,土壤代换性阳离子又多以钙、镁元素为主,是否真正缺镁,更是个大的疑问。对缺镁土壤上的作物说,镁是一种营养元素,可以适当施用镁肥(氯化镁或菱苦土等),如果土壤不缺镁,而花很多钱和运输力到外地购买氯化镁等作肥料,就成了一件浪费的事情。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对肥料的要求是迫切的,但主要是指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农家有机肥料和含氮、磷、钾的化学肥料,氯化镁等虽然形状似硫酸铵,但是它既不能提供土壤有机质,来改善作物营养环境和土壤生物理化条件,又不能供给作物迫切需要的氮、磷、钾素,提高土壤肥力。因此,对不缺镁的耕地说,镁肥可以说是毫无用处的东西。
许多生产队干部、社员接触过的化学肥料,主要是硫酸铵、过磷酸钙等,对一些新推广的或不常用的化肥,一般是生疏的,因此很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给以指导,帮助他们了解本单位土壤适宜施用哪种化肥、各种化肥所含的营养元素、各种营养元素对作物的作用等,以便更好地使用化学肥料,增产粮、棉、油料。
晋 村


第2版()
专栏:

电力下乡以后
本报记者 叶剑韵
7月底,江苏省镇江专区的机电排灌工作会议刚结束,8月间,我就来到了这里。
秋天的田野,稻子已呈黄色,齐崭崭的穗头,顺着风势,略显倾斜。池塘里的荷花,已经结成了碗口大的莲蓬,采莲的姑娘们,不时从水面上发出欢乐的笑声。田埂边,渠道旁,栽种的黄豆,挂满了鞭炮一样的豆荚,叶子一掉,果实显露,真惹人喜爱。这里的一切告诉人们,如果没有意外的自然灾害,今年又将是一个好年景。
好年景是怎么得来的呢?许多重要因素之中有一个令人振奋的因素——镇江专区已经有40%的电力下乡了。这个比例是今年1至7月份的统计,如果单就8月上中旬的数字计算,下乡电力的比例还要大,大到工农业用电已经平分秋色:农业用电达到了53%。大量电力下乡,对镇江专区来说,是一桩大事。这里是个出产稻米的地方,俗说水稻水稻,有水才有稻。镇江专区背负长江,面对太湖,水源十分充足。可是,辖境十一个县,除去位于长江当中的扬中县而外,差不多县县有山。山区丘陵起伏,岸高水低,农民为了提水灌田,祖祖辈辈不知伤了多少的脑筋。现在好了,全区已经拉开了一千四百十一公里的高压低压输电线,在这条差不多有北京到上海这么长的线路两旁,设置了一千一百九十七座电灌站,八万三千七百马力的电动机,正在四千三百多名技术工人的操纵下,有旱抗旱,有涝排涝。目前,全区已有52%的水稻田,是用电力排灌的。
手头有一份资料,记载的是镇江地区近二十年来灌溉事业动力状况的变化。解放前,人力、畜力车水的占95%,内燃机戽水占4%,电力占1%。解放后农业合作化初期,人力、畜力占82%,内燃机占13%,电力上升到5%。人民公社办起来了,戽水动力来了个急剧的变化。目前电力灌溉占52%,内燃机占43%,人力、畜力车水只占5%。原来的主要动力,现在变成了辅助动力,原来的辅助动力,却一跃而为主要动力了。江南水稻,一般要灌十四次水,灌水耗用的劳力,往往要占一季水稻需用劳力总数的三分之一。上述动力状况的变化,说明了在水稻栽培的主要操作环节上,已经由现代化的机械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从此,在这片江南山村,披着星星,顶着烈日,挥一把汗又是一把汗的人力戽水景象,是在逐渐褪色了,人们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精耕细作。
集体化和电力下乡以后,江南的普通农村,在自然灾害面前,能够做些什么,又已经做了些什么呢?9月上旬,十四号台风从江苏过境的那几天,我正在长江边上的魏村电灌站访问。几个小时之内,瓢泼的大雨,眼睁睁的,使稻田变成了一片汪洋。又碰上江水顶托,许多人都以为积水是放不出去了。可是,经过主管部门的研究,索性关死了通江的闸门,三部电动机同时开动,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全灌区一万一千三百多亩水稻,露出水面来了。今年5、6月份,镇江专区降雨量只及常年一半,干旱威胁着水稻的及时栽插。就在6月下旬几天之内,每天有一百五十七万度电力下乡,内燃机、人力畜力一起上阵,到6月底,全区六百九十万亩水稻,基本上栽插完毕。7月份,接连几场暴雨,加上部分地区山洪暴发,有九十万亩水稻被淹,又是机电排灌设备带头排涝,被淹稻田,70%及时排出了积水。
想想看,这是多大的力量,这是多大的变化。然而,镇江地区出现电力已经若干年了,沪宁杭电力网高压线由此过境,也有十多年的历史了,过去是怎么样呢?正如一个农民诗人所说的:空中两条线,早晚常见面;城市用得着,我伲不沾边。现在,这位诗人又歌唱了:电线长又长,公社作主张;和它挂上钩,水往山上淌。这些诗句纪录了今天,也反证了过去,表达了农民的欢欣,又赞颂了人民公社的光辉。
农民为什么这样欢迎电力呢?起先,我总以为前面写过的那些材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可是,参观了几个电灌站以后,才发觉它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关键。
在丹阳的时候,听到了一段农民自编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
电动机精明强干,说什么时候要水,只要一拉开关;
煤气机哼哼哈哈尽偷懒,又重又笨不好搬。又说:
柴油机卜通卜通叫,好像是在数钞票。
这是丹阳地区的农民对几种农用动力机械的品评,也是这里的农民对电力排灌机械所表示的偏爱。应当说,这是不全面的。在广大农村里,除了电力、电动机受到农民欢迎以外,其它机器是不是就不受欢迎呢?当然不是的。任何一种机器,只有在具体的条件下运行,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特长,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来。这里的农民欢迎电力和电动机,一方面是由于沪宁杭电力网的高压输电线由此过境,取得电力比较便捷,另一方面还由于这里是山区,抽水的扬程比较高,在扬程较高的地形下提水,电动机比起其它内燃机来,就经济合算得多。如果没有电,电动机又何能为力。镇江专区不是还有大片缺电地区,至今仍在使用内燃机吗?何况机器的好坏和效率的大小,既决定于机器本身的结构,也决定于使用状况和管理水平。使用得当,看上去是不好的机器,也可以发挥相当的威力;管理得法,成本高的也可以降低。因此,不从具体情况出发,就肯定这种机器,否定那种机器,当然是不对的。
丹阳地区的农民对几种农用动力机械的评论虽然有它的片面性,但是,这种评论还是从这个地区农村的实际状况出发的,是从比较中得来的。几年来,在电力大量下乡的同时,镇江专区先后装置了十一万马力的柴油机和煤气机。这是需要燃料的机器,技术要求比较高。机器的维护保养、运转固然要技术,即使燃料的采购、保管、使用也要技术,目前,在科学技术知识还不普及的农村,掌握这些技术就相当费事。电动机在这些方面的缺点就少得多了。农民欢迎电力下乡,此其一。
其二、效率问题。电灌效率高,机灌效率低。1959年全区平均,每马力电灌面积是六十四亩,机灌是四十九亩;电灌比机灌效率高32%。1960年高30%;1961年高40%。人们看了三年,得出了清楚的结论。
其三、由于效率是一高一低,因此成本也就有高有低。这方面,武进县有关部门提供了十分具体的材料。据他们在安家舍灌区的调查,电灌每亩成本是一元三角九分,机灌是四元三角四分九厘,畜力车水是五元七角八分五厘,人力车水是七元八角。此地每亩水稻的生产成本约计十五元,电灌占成本的9%,机灌占29%,畜力灌溉占38.6%,人力灌溉占52%。电灌机灌虽说管理水平有高低,使用状况有好坏,但是成本的差距还是十分显著的。
我在采访当中,无论是公社、生产队的干部,或是灌溉站的职工,农民更不用说了,他们在计算成本的时候,总是十分认真的。怎么能不这样呢!成本高低,不仅影响到社员的收益和分配,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机电灌溉事业本身的发展。可以设想,如果机器的费用超过了使用人力和畜力,尽管机器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在这种情况下,公社社员宁肯自己劳动,也是不会采用机器的。
其四、电力下乡可以收到综合利用、发展副业生产的好处。随着电灌站的建立,很多乡村和小集镇有了电力网,农忙需要时,电力用于农业生产,农闲季节,农田用电量少了,可以利用现有设备加工米面。这样做的结果,大大节省了农村劳动力。据武进县的统计,全县由电力带动的小钢磨有一百四十八台,每加工一万斤大米,就可以节省人力四百九十个,牛力二百多工日。由此可以节省一半的加工费用。
农民就是为了这些,才欢迎电力下乡的。
农民欢迎电力下乡,领导农业生产的各级机关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他们在表达情感上,采用的却是另外一种方式。
在专署水利局局长的办公室里,人们分析过这样的一份材料:魏村电灌站每马力可以灌地一百二十五亩八分,每亩电耗是九点五度。而利银河电灌站每马力只能灌地七十六亩二分,电耗却是十五点一度。这是两个条件基本相同的灌区,为什么会一高一低呢?
开始,众说不一,经过几番争论,意见趋于一致了。原来效率高低,成本大小,关键全在加强管理。魏村电站所以搞得好,就在于有一套管理制度。经营有经营管理制度。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支出当中工资占多少,机物料消耗占多少,折旧费是多少,一清二楚。设备有设备管理制度。谁开哪台机器,按什么程序操作,都有规定。即使引水渠道、灌区的输电线,他们也有一套管理制度。水从河里提升上来了,如何放到稻田里去,他们还建立了用水管理制度。他们把用水管理制度看成是各项管理制度的中心环节。这是可以理解的。办电灌站的目的是为了提水灌田,灌得好,作物增产,灌得不好,势必影响禾苗生长。正因为这样,这个电灌站还有一套看田放水、看天放水、看苗放水的规定。
电力是现代技术,电力下乡,是现代技术下乡,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必须有一套严密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这几年来,镇江地区有的电灌站有了管理制度,有的还没有建立。即使有了管理制度的,也有详有简,也有当详不详,该简不简的。一项新事物的出现,大体总要经历两个阶段,先是建立,接着就要巩固;从人的心理来说,先要求有,有了以后还要求好。先前,人们的精力集中在建设方面,这是对的。但是,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灌溉面积,为了增产粮食。只有用好管好,才能达到原定的目的。镇江专区的领导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现在,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巩固方面来了。我们有句古话:“创业容易守业难”,如果守得得法,知难而进,何难之有。当然,一个专区的人力物力有限,其中特别是受技术力量的限制,因此除了本身本着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节省人力物力外,工业的支援,城市的支援,也是十分重要的。
加强领导,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这就是镇江专区党政领导机关欢迎电力下乡所表示的感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