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分别轻重缓急 优先供应外地
贵州抓紧外调轻工业原料
新华社贵阳讯 贵州省商业部门积极调运轻工业原料和中药材给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工业部门。
贵州高原上盛产烤烟、棓子等轻工业原料和吴芋、天麻等名贵药材。去年,贵州省农民在搞好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工业原料和山货土特产品生产,并把收下的产品踊跃出售给国家。产量较多的烤烟,到去年11月底止,全省已超额7.1%完成向国家出售的计划。乌桕[jiù ]子是制造肥皂的重要原料,仅去年11月份就收购了七十多万斤,比1960年同期增加七倍。天麻、吴芋等药材都比1960年有很大增长。
贵州省商业部门把收购进来的轻工业原料和药材,根据国家计划,分别轻重缓急供应省内外需要。对于省内外都需要的物资,优先保证外调需要。据去年11月底统计,调给上海、天津、广州烤烟两万多担,占外调计划的83.7%;调甘肃、陕西的楠竹二十一万多根,占计划的87%。供应全国各省、市的天麻、吴芋、银花、杜仲、川楝子、半夏、陈晰七种药材达六千四百五十七担。调往北京、天津等地的棓子,占收购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此外,他们还调运一些物资支援受灾地区。去年8月间,浙江、福建遭受台风袭击,当贵州有关部门了解到福建、浙江渔业生产急需棕片的消息以后,尽管本省工农业生产也十分需要,他们仍及时组织货源,在去年9月底就调出六百一十六担。山东泰安、河北张家口等地需要的抗灾物资——草席和绳子,贵州省也及时组织调运,基本上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贵州商业部门职工为迅速按计划把这些产品调到目的地,克服山区交通不便、运输工具不足的困难、铜仁专区的物资,1958年以来,大多数靠汽车运输,运量较小。去年9月底,贵州省交通、商业部门组织调查组,考察了当地内河航道和船只吃水量,提出了充分利用水路运输的方案。从去年10月以来,贵州铜仁地区的外调物资从水路由锦江经源江到达长沙、武汉再转运各地。为及时把山区物资集运到交通沿线,贵州各地商业部门还组织群众运输力量,利用牛、马车和驮马开展短途运输。兴义和安龙县原来一度积压着三千多吨物资,自从组织好短途运输工作,这些物资迅速调出。


第2版()
专栏:

天津市发挥轻工业基地作用
帮助兄弟地区发展轻工业
造纸等两个机械制配厂去年向外地提供三百多台设备
本报天津3日电 天津市轻工业部门发挥老轻工业基地的作用,积极为全国广大地区的中小城市提供轻工业机械设备和配件。去年一年中,仅据造纸、玻璃两个机械制配厂的统计,就先后为全国二十四个省、自治区、市制造了各种主要轻工业设备三百四十多台和大批配件和模具;并且同一些新建立的轻工业工厂建立了供应配件等的协作关系。
在制造这些机械设备和配件过程中,天津市轻工业部门职工千方百计保证按质按量满足各地的需要。天津造纸机械制配厂接受了为广西、黑龙江、云南等地制造十一台十吨造纸机的任务,这个厂过去没有制造过这种造纸机,既缺少专用设备,铸造能力又不足。他们便发动全厂职工和技术人员积极设法克服困难。如工厂缺少铸牙轮的铸钢炉,经过工人们研究,认为需要锻打,但这种活很吃力,市级模范小组、第三车间的锻打小组工人们就主动承担下全部锻打牙轮的任务,终于生产出了质量合格的牙轮,使十吨造纸机顺利诞生。天津造纸机械制配厂为广西僮族自治区新建的德保造纸厂制造了造纸机以后,还派了老工人和技术人员千里迢迢到广西去帮助安装机器和培养技术工人,直到德保造纸厂成批生产出了办公纸等以后才回来。去年以来,天津造纸机械制配厂已经为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三十六个造纸厂制造了造纸机、打浆机、切纸机、螺旋挤浆机、蒸球等各种造纸设备一百九十多台。一些工厂还把技术上的最新成就支援兄弟地区。如天津制革机械制配厂就把新制出来的天津市第一台去皮机支援了喀什市。
天津市各轻工业机械制配厂制造支援外地的设备时,还特别注意质量,力求坚固耐用。
(附图片)
天津造纸机械制配厂工人正在用自己制造的滚齿机为广西、黑龙江、云南等地制造十吨造纸机上的主要部件——烘钢大牙齿
本报记者 陈锡珍摄
四川夹江县野生纤维厂利用良姜麻、千头草等野生纤维,掺20%原棉,生产彩色斜纹四角呢、斜纹格花布
新华社记者 陈捷摄


第2版()
专栏:

上海六家搪瓷厂的职工争作“巧裁缝”
精打细算巧裁剪 节约材料多增产
去年前十一个月用同样多的黑铁皮多做面盆、汤盆、口杯三十六万只
据新华社上海3日电 上海市制造日用搪瓷品的六家中小型工厂的职工,去年头十一个月用同样多的黑铁皮(包括带钢),多做了面盆六万只,汤盆十万只,口杯二十万只;利用边角余料生产出来的汤匙、碟子和瓶盖等小商品,总数达六百五十五万件。十一个月节约整张黑铁皮二百四十七吨,占国家分配给他们的黑铁皮总量的2.6%以上。
这六家搪瓷厂的职工千方百计地提高黑铁皮利用率,增加产量。他们在裁制铁皮的过程中,一毫米、半毫米地缩小刀口,“量体裁衣”,改变开料方法,连过去当作下脚废料的零星铁皮也设法利用,结果使搪瓷产品的产量提高,花色品种增多。从去年2月份以来,这六家厂月月全面完成国家计划;11月份各种搪瓷用品的产量,比前十个月的平均月产量又增加了15%。他们去年生产出的九百多万只精美大方的面盆、口杯,三千五百万只轻巧适用的汤盆、饭碗、饭撬、汤匙、水勺以及热水瓶镂空搪瓷壳、搪瓷汤婆子等等,除一部分出口以外,已陆续供应国内城乡市场。
在几家搪瓷厂里,记者看到了职工们充分利用黑铁皮的生动情景。裁料冲坯,是生产搪瓷品的第一道工序。走进制坯车间,只见工人们拿着一张张大块的黑铁皮,精心排样。一开动冲床,一张横三尺直七尺的黑铁皮就冲出九张压制三十四公分面盆的大圆片。紧接着,又冲出六张做九公分口杯的小圆片。剩下来的边角余料,经过细心整理,大一点的,再送上冲床冲出八张压制小碗、小碟子的坯料;小一些的又冲成压制汤匙、瓶盖等用的小铁片。最后剩下的零星碎料,有的只是一些细窄条,有的铁皮上布满了一个挨一个的冲孔,像张渔网。电焊工人又把这些看来无法用的下脚废料拿去轧平,经过三百多处焊接,拼成热水瓶外壳,仿佛专意制做的镂空雕花瓶壳。这些边角余料在厂内充分利用的同时,还尽可能供应有传统协作关系的工厂,加工成镜框、钮扣、图钉、鞋眼、算盘包角以及各种新鲜有趣的小玩具。
在节约原料材料的活动中,出现了不少精打细算努力增产的先进人物。益丰搪瓷厂老工人胡祥保,在制坯车间工作了二十多年。前一个时期,他们要做一批十八公分口径的汤盆,平时一张黑铁皮可以排样四十五只。胡祥保同老工人顾洪庆和车间主任反复琢磨,多排出了二只六公分口径的杯子。可是这二只口杯都还缺一只角。胡祥保想,如果在每只坯料节约一毫米半毫米,四十七只加起来,弥补这两只缺角不是绰[chuò ]绰有余吗?而坯料落小一个毫米,对质量毫无影响。领导上批准了他这一建议,他终于设法使一张黑铁皮多做了二只产品。去年5月份以来,他们生产了三十三万只汤盆,共多增产了一万四千八百只小口杯。老工人顾洪庆在裁剪十六公分深形小面盆的时候,也设法使每张铁皮由原来生产四十四只,增加到四十九只。这个厂的领导方面大张旗鼓地宣扬这两位老工人的积极主动精神,把他们的先进经验推广到其他十四种产品上,收到了更大的效果。
现在,这种为国家精打细算的精神,已在整个搪瓷行业蔚[wè i]然成风。新生搪瓷厂技术科干部和制坯车间老工人一起,革新工艺,放大汤盆的底部圆角,降低了铁盆的冲压损耗率,用同样多的黑铁皮,十个月多做了三万多只十六公分的汤盆。
这六家搪瓷厂的职工也很重视改进花色品种,适应各地城乡人民的不同需要,并力求产品一物多用,提高使用价值。


第2版()
专栏:

“一毫米”精神
陈迟
一毫米,这是多么微不足道的数字啊!算长度,只有一根火柴梗的三十五分之一。然而,就正是在这一毫米、一毫米原料的利用上,上海益丰搪瓷厂的老工人显示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思想,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的高尚风格!
“聚砂成塔,集腋成裘”,这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句成语。一粒砂子,看来是很小的,但是千千万万粒砂子堆积起来,就可以成为一座巍然高耸的巨塔。一毫米的原料,说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千千万万个“一毫米”聚集起来,就可以为社会增加一笔很大的财富。益丰搪瓷厂从5月份以来,生产了三十三万只汤盆的同时,就多增加了一万四千八百只小口杯,难道不是节约一毫米的成就么?上海华贸毛织厂织造部的挡车工人,改变过去总要超过标准多织长一两个毫米的作法,没有多领国家一公斤毛纱,两个月时间,就多织出了符合质量标准的长毛绒一千五百多米。难道这不是节约“一毫米”的精神在这里发生着功效吗?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创造的。社会主义的大厦就是一块砖、一片瓦建筑起来的。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是由于六亿五千万人在党的领导下,干劲旺盛地多打一石粮食、多收一担棉花、多挖一吨煤炭、多完成一项研究课题……而正在日益繁荣昌盛起来!
革命群众的伟大创造力,六亿五千万人的积极主动精神,是一种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伟大力量。我们发扬“一毫米”精神,就是发扬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问题的精神,就是发扬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实干精神。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具有这种精神,就会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工作,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紧地联系起来,把个人的利益,同集体的、国家的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就会把服从国家的、集体的需要,当作自己最神圣的职责,勇于挑重担子,奋发有为地、踏踏实实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益丰搪瓷厂的老工人,就是因为关心大局,对满足市场需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所以才勇于克服困难,连一毫米的铁皮都派了大用场。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是目光四射,有远大的志向,又是脚踏实地,作实事求是的努力,发扬“一毫米”的精神,还能有什么问题能够难得住我们呢?还能有什么高峰不能攀越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主席诗)。从“一毫米”原料利用上反映出来的积极主动的革命精神,其最可贵之处,也就正在这里。


第2版()
专栏:

江西开展冬季副业生产
辽宁救兵公社合理利用副业资源
本报南昌3日电 江西各地在组织副业生产中,普遍成立了领导副业生产的机构,指定专人抓副业生产工作。各地在保证搞好冬季生产的前提下,一般都安排了20%左右的劳力搞副业生产。许多地区并且广泛发动妇女、儿童等辅助劳力,根据各人的特点和专长,组织各种副业生产小组进行生产。
广大社员在冬季副业生产活动中,千方百计把能吃的、用的、穿的物资都收上来。沿江河湖滨地区的人民公社,抓紧冬汛季节,开展捕捞鱼虾的活动。波阳县各滨湖公社除了有专业队捕捞以外,还组织了一部分有捕捞经验的社员投入旺季捕捞。现在,这个县的捕鱼日产量,比1960年同期增产约30%。地处山区的人民公社,除了组织劳动力上山采摘野生淀粉、油料、纤维等植物和野生药材以外,还组织有狩猎经验的社员上山打猎。
本报抚顺3日电 辽宁抚顺县救兵公社合理利用副业资源,积极开展冬季副业生产。目前全社副业收入,已比1960年同期增加50%以上。
救兵公社位于辽宁东部山区,境内除生长大片人工林和天然杂木林以外,还有许多可供编织筐、帘等副业产品的蒿、条等野生植物。为了扩大冬季副业生产和保护山林资源,入冬以后公社管委会就同各生产大队的干部,对利用副业资源作了全面规划。根据这个规划,1961年冬各生产队进山烧炭的社员,普遍注意合理砍伐树木,尽量减少山林的砍伐面积。由于在烧炭前把一些有用的材料选出来,已加工出车辕二十副、六尺杠子二万四千多根。
(附图片)
编织(木刻) 王绍基


第2版()
专栏:山东通讯

一双特大号鞋
新华社记者 魏文华
青岛出售鞋子的商店里,摆着各式各样的鞋子,花色品种真不少。就拿时令货棉鞋来说,有一般尺码的,有大号的。生产部门还专门生产一批几种尺码的特大号鞋,供应市场特殊需要;或者为找上门来的大脚汉定做特大号鞋。
一年以前,情况还不是这样的。那时,有一位青年工人姜钟骖,他的脚特别大,需要穿“44”码(八寸八)的特大棉鞋,在市场上跑了许多地方都没有买到。他便写了一封信,把这个情况反映给中共青岛市委第一书记张敬焘同志。信发出后,他想:“党委负责同志工作那么忙,这么一点小事也去麻烦党委,行不行呢?”
想不到信发出去没几天,他就接到第一靴鞋被服厂打来的电话,要他去量脚板的尺寸,为他定做一双特大号鞋。原来市委接到他的信后,觉得事情重要,马上转请市人民委员会协助姜钟骖解决鞋的问题,同时提出要“注意这种特殊问题的解决”。市人民委员会第一商业局接到上级指示后,派专人和有关工厂联系,帮助姜钟骖做一双特大号鞋。工厂量了姜钟骖脚的尺寸,发现这么大而肥的脚是很少见的。厂里没有这样大的楦模,就临时现刻了一双木头的,老师傅专门设计式样,剪纸型,裁料子,费了好一阵手脚才把鞋做好,按期交货。
青年工人穿上了特制的大棉鞋,高兴极了,和许多同事谈论起这件事,大家都衷心地感谢党对工人们的关怀,连这么一点生活小事也及时帮助解决了。
至此,财贸部门的一些同志认为这件事办完了,作人民来信工作的同志也认为可以结案了。可是市委负责同志却认为,这件事并不是孤立的小事:为什么市场上有一般鞋,而没有特大号鞋?应当提请有关部门检查一下鞋的生产情况,研究制鞋生产中的问题,加以改进,做到不管有多大的脚都有鞋穿。
经过有关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青岛市鞋的生产确实有问题。有一段时间,某些鞋厂只是注意完成产量和产值计划,对全面安排生产,照顾人民生活各方面的需要考虑不够。在工厂车间里,工人们认为生产一般型号的鞋省料省工,可以集中裁剪,分工制作,一批一个式样,完成任务快,能够迅速拿出去满足市场需要;而较大型号的鞋子,市场上需要有限,制作起来又比较麻烦,所以往往忽略。经进一步检查还发现,由于同样原因,对于介乎小孩和成年人之间的大儿童穿的“中人鞋”,生产安排也注意得不够。这样,在市场上就一度出现这种现象:成年人一般型号尺码的鞋子多,特殊型号较大尺码的鞋子太少或没有;“中人鞋”不够卖,而十岁以下儿童穿的小人鞋多,有的大批积压卖不出去。
找到了问题所在,青岛市的有关领导方面就加强对有关商业和工业生产人员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为人民生活、为市场需要服务的全面观点,重新审查研究了原订全年鞋的生产计划和各种型号鞋的生产比例,在安排供应市场大量需要的普通型号鞋的同时,也注意安排生产一定数量的特殊型号的鞋子。这样,“40”码以上大号鞋的生产比例增加了,个别特殊的大脚汉可以随时介绍到工厂去定做大鞋。“中人鞋”除增加数量外,还根据儿童年龄较大、活动多、费鞋的特点,做得比较结实,有一部分鞋还用皮子或帆布包头包跟,使孩子们穿起来耐磨实用。近四十个大小鞋厂,都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第二靴鞋被服厂去年生产的皮鞋,合格率达到99.86%。


第2版()
专栏:在我们公社里

吴堪安四次让猪
吴堪安,是广东徐闻县附城公社新村大队的大队长。他带头生产,可是有什么好处自己却总不占先。
1961年春,后村生产队猪苗不足,吴堪安和大家商量后,把队里养的猪仔[zǎ i]全部分给社员饲养。第一次分了二十多头,吴堪安自己一头也没有分到。有些社员说:“队长,你一家七口为什么不养一头猪呢?”他说:“大家都想养猪,现在,猪苗又缺,让他们先养吧。”过了一个多月,第二批猪仔又分给社员了,有的社员说:“队长,这回你先要一头吧。”吴堪安看看那么多等着要猪仔的人,说:“你们先要吧,我另外想办法。”结果这一次他又没有分上。到第三次分猪仔时,社员们又向他说:“分了两次你还没有分到,这次一定要让你先分了。”吴堪安看要猪仔的人还是多,便推托说:“水利局猪场答应卖给我一头小猪,还是你们先要吧。”到第四次分猪仔时,他考虑推托也没用了,就事先和干部商量好,哪一头小猪给哪一家。到分猪仔的时候,他干脆不露面了。后来,这件事给县委知道了,县委立即从县农场抽出了一头小猪给他。
曾豫犁


第2版()
专栏:在我们公社里

好饲养员
江苏宝应县黄塍[ché ng]公社联合大队张坝生产队有条老母牛,身体瘦弱,好久没有下过牛犊。青年农民张长奎自从担任喂养这条老母牛以来,一直小心翼翼服侍它。夜里和老母牛睡在一间屋里,给老母牛添草料,冷了给老母牛烤火。老母牛养胖了,今年投入了春耕;秋后又生了一头晚子。老母牛没有奶水,牛犊子饿得直叫,张长奎便把熬得稠稠的米汤喂牛。如今,小牛已经会吃草料了。张长奎这般爱护生产队的耕牛,谁都翘[qià o]起大拇指称赞不绝。在最近大队饲养员评比大会上,受到了奖励。 万笃凡


第2版()
专栏:在我们公社里

一场小误会
一天晚上,江西省都昌县东山公社大华大队第七生产队的办公室里,社员七嘴八舌的报出工:“我犁了一亩五分板田”,“我锄了八分油菜田”……最后,坐在一边的老农王学谦报道:“我父女俩织了一条三丈长的防鸡篱笆”,“你私人织的篱笆在这儿报什么工?”一个社员很诧异。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一天王学谦父女俩到田里干活,看到鸡在吃队里的绿油油的油菜。他看了很心痛,就同他的女儿王年花,砍了几根小柴棍,拿了队里的几捆芝麻秆,织了一条三丈多长的篱笆,把三亩多油菜地围上一面篱笆,防止鸡进去。
当大伙知道了原尾以后,给他评了十五个工分,还夸奖了一番。
 荣斌


第2版()
专栏:在我们公社里

先公后私的泮桂英
一九六一年深秋的一天,刚吃罢早饭,天猛然下了大雨。
“下雨了,下雨了!快来收烟。”清脆而短促的呼叫声,传到全生产队的社员家里。人们都放下手里的活计向晒烟场跑去。这就是河南省许昌县贺庄大队热爱集体事业的妇女社员泮[pà n]桂英。
桂英呼喊过大家以后,不等人齐,就去抢收东场里摊放着刚刚烘烤后出炕的干烟。她心想,烟是生产队的财产,是社员们从育苗、栽培、管理、烘烤……,亲手劳动的果实。决不能让风雨糟蹋掉!她冒着越来越猛的大雨,来回奔跑着一趟又一趟地把烟叶抢收到仓库,等别的社员们赶到后,她已抢回一部分烟叶。她和社员们一起继续抢烟叶,很快就把烤烟抢收完了。这时,泮桂英才奔回家去收她院里晒着的被子和衣服,但在竹竿上的衣裳已经和她身上的衣服一样,湿淋淋正往下淌水呢。杨国勋
(附图片)
秋来播图


第2版()
专栏:

福建下大雪
这次历史上罕见的大雪,对消灭越冬害虫、增强地力和积蓄水源有一定好处,但对冬种小麦、油菜等作物的生长有不利的影响
新华社福州3日电 元旦前夕,福建省北部、东部和西部的部分地区普降大雪,这次大雪在福建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1961年12月29日深夜,闽北各地气温骤降,气温最低的泰宁、屏南、建瓯等县降到摄氏零度,雨点夹着雪点下个不停;到30日晨五时,雪团滚滚而下,直到31日下午二时,大雪方停,远近万山尽是皑皑白雪。
降雪量最大的屏南县,降雪达三十到四十毫米,地面积雪高达一尺二寸左右,至元月1日下午二时,积雪尚未溶化。
据气象部门调查,这次降雪量比福建省1945年2月的一场大雪,还多十一毫米。
在闽东地区各地,从12月30日凌晨到31日晨二时也普降大雪。位于山区的寿宁、松政等县降雪达二十五毫米,沿海平原地区的霞浦、福鼎、福安等县积雪也有十二毫米。
闽西地区的永安、长汀、宁化等县和闽侯专区的闽清县,晋江专区的德化县九仙山等地,也分别降了雪。
这次罕见的大雪,对消灭越冬害虫、增强地力和积蓄水源,都有一定好处。但这次大雪和严寒对冬种小麦、油菜等作物的生长,也将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地区的有关部门和广大社员正采取措施,加强对这些作物的防护管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