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9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摸索规律 重点试验
人工培植红松生长快
尚志县和镜泊林场人工培植红松有成绩
本报讯 黑龙江尚志县几年来积极营造红松林,取得很大成绩。这个县从1950年开始培育红松树苗,1954年开始造林,十年来共培育红松苗木七千多万株,在采伐迹地上造林三万亩左右,育苗成苗率达80%,造林成活率达90%左右,保存率达80%以上。这个县乌吉密公社九北大队1954年营造的六十亩红松幼林,现在已经平均高达一点九米;生长速度比天然红松林快五到六倍。
这个县营造红松林的主要经验,首先是按照红松的生长特性,选择了既不干燥,又不积水,土壤肥厚,地势较缓的湿润山坡为造林地,促进林木的成活和生长。其次是全县红松的造林苗木都是培育到四年的大苗,苗高达到二十厘米以上,这样就使苗木在苗田培育的第一阶段,得到充分的发育,移植到林地以后,就有较强的抵抗干燥、严寒等自然灾害侵袭的能力。再次是实行了合理密植,使苗木在种植以后能得到适当的营养面积。最后是由于营造后加强了管理保护工作,使幼林避免杂草和人畜的侵害。
本报讯 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镜泊林场职工经过几年的探索,对培植红松树取得了可贵的经验。1952年以来,全场共营造红松林两万四千五百一十亩。
红松历来不易培植。1954年前镜泊林场职工曾在采伐迹地和阔叶疏林地移植野生红松树苗,但是成活率仅30%至50%,幼林生长纤弱,到现在树高才四至六厘米。
为了进一步摸索红松的生长规律,几年来,镜泊林场职工对一千八百亩造林地的红松生长情况、自然条件作了详细的调查,发现1955年在石头河子工段柞树桦树次疏林地半阳坡栽植的红松生长快,每年平均生长高度八至十厘米,成活率80%至90%,保存(定植)率70%至80%;而在大兴工段栽植的红松,成活率低,幼苗生长缓慢。这两个造林地的区别是:石头河子工段造林地透光较好,而大兴工段培植红松的林地庇荫过大。1955年在排水不良的草甸地区所栽的红松,成活率也只有40%。从以上调查材料证明,红松适宜的造林地是坡度较小的山腰半阳坡,而且以东南、西南坡较好,要求土壤较肥沃、湿润、排水良好,能有较多的直射光。
经过这一段艰苦的探索,取得了经验,1958年以来镜泊林场职工所栽植的红松,基本作到了因地制宜,成活的多,长的好,平均当年成活率90%至95%,保存率达90%,目前平均生长高度达二十四到二十八厘米,地表直径零点三到零点四厘米,比天然更新的红松生长快两倍到三倍。(附图片)
上图:黑龙江带岭的红松     李福铸摄
右图:辽宁草河口人工更新红松幼林的一角  林业部宣传处供稿


第2版()
专栏:小常识

红松
红松为常绿大乔木,树高二十五至三十米,直径六十至一百厘米,一般八十年左右即可成材利用,而寿命可长达三、五百年。在我国仅产于东北地区,以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资源最多,有“红松故乡”之称。
红松的经济价值很大。树干高大挺拔,材质纹理通直,抗压力强,不易开裂,不易曲挠,木材有光泽且美观,是良好的建筑用材;种子粒大味美,营养丰富,含油量78%,蛋白质14.8%,碳水化合物3.7%;树脂可提炼松香、松节油……。
红松树冠茂密壮观,又是保持水土、改良气候和美化环境的好树种。
培植红松,过去主要靠天然更新。大面积人工培植,是近几年的事。


第2版()
专栏:

公社兴修水利 洼地成了粮仓
里浜大队三年增产增收面貌大变
由于电力排灌节省的大量劳力用于精耕细作,粮食产量年年增加,去年粮食生产和社员收入都比公社化前增加近一倍
本报上海20日电 上海市青浦县赵巷公社里浜大队,三年来水稻产量年年增长,社员收入逐年增加,由缺粮队变为余粮队。里浜大队由穷变富,主要是公社化以来,公社和大队大力兴修水利,改造低洼田的结果。
这个大队在高级社时期,水稻产量很低,1957年平均亩产只有二百九十九斤。公社化以后,1958年水稻亩产五百零一斤,1959年为五百八十二斤,1960年达到了五百九十四斤,比1957年增长了将近一倍。公社化前,这个大队每年要靠国家供应粮食,1957年国家供应的就达六万五千斤,从1958年起,逐渐有了余粮,1960年卖给国家的余粮就有三十九万多斤。
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社员收入也逐年增加,1957年平均每人只有五十八元,去年已达到了一百零一元,比公社化前增长了将近一倍。
这个队夏收以后,有两个多月没有下过透雨。但依靠公社电力灌溉站和抽水机源源引水灌田,一千三百多亩水稻始终没有缺水。目前水稻长势超过去年,又可望有好的收成。
里浜大队一千三百多亩耕地中,80%左右是低荡田。既怕涝又怕旱,解放前“十年九无收”。解放后到高级社时期,筑起了圩岸,兴修了小型水利,生产情况逐渐好转。但还不能根本改变这些不利的自然条件,仍旧是“东怕黄浦潮,西怕太湖水”,生产发展不快。
1958年大跃进以后,里浜大队地区的干部和社员,决心改变穷困面貌,兴修了一些水利;当年秋天赵巷公社成立,里浜生产大队购置了一部抽水机,在周围四个主要出水口打了四条大坝堵水。与此同时,青浦县里也新建了一条巨大的浦汇塘,流过里浜大队,直通黄浦江,出水进水更为流畅。1959年夏天,公社又兴建了一个有一百瓩电动机的电力灌溉站,为里浜、崧泽等四个大队服务。这年里浜大队有30%的田已由机电灌溉站灌溉,1960年增加到60%,今年扩大到80%左右,有效地控制了水患。1960年9月初,这里接连下了两天两夜暴雨,雨量达二百毫米以上,田里水深过膝,但因为有了四条大坝,防止了倒灌,再利用电灌站、抽水机和风车、牛车全力排涝,只三天多就把积水排出,损失很小。社员们说:“过去是天落雨心里愁,水没滩头眼泪流;现在是高堤大坝电灌站,水涝天旱不担忧。”
由于公社成立以后大力兴修水利,不断扩大机电灌溉面积,原来大队用在打水排水等项工作上的劳力(至少要占总劳力的40%以上),现在可以腾出来用于积肥和精耕细作。过去里浜地区很少积肥,有不少的田都是白田下种。1958年以来,用肥量逐年增加,1960年平均每亩水稻田垩到二十多担精肥。田间管理也大大加强。1958年以来,水稻田一般都三耕三耙、两耥两耘一拔草,部分地势过低不宜种夏熟作物的低荡田,还普遍进行冬耕,上水浸透,以利夏熟作物生长。现在这个大队低荡地区已经能够大面积种植夏熟作物,今年平均亩产就达到一百多斤。


第2版()
专栏:

赛过“水神龙”
邵昶
浙江嘉兴县东栅公社缪家圩大队祝家浜生产队队长王锡标,这几天一看到田坂里越空架设的高压电线,就禁不住激动地说:“电力灌溉赛过水神龙,人民公社把饿煞坂变成了丰产垟。”
“饿煞坂”有七百五十多亩田,从前这么大的一坂田,只有南北两个浅水浜,只要三个太阳就晒得浜底朝天。在高级社时,社员们用了两年时间积累起来的公积金买了一台十二马力的抽水机,又开通东面半里路外的大木港,引远水灌溉。可是到种连作晚稻的时候,还是敌不过较长时间的干旱,顾上插秧,就顾不到往单季晚稻田里车水,结果还是有二百多亩单季晚稻的产量不高。
公社化以后的第一个春天,缪家圩大队和全公社一样,实现了电力灌溉。在公社帮助下,他们又在“饿煞坂”上开了排灌渠道。从此,只要将电钮一按,顷刻间田里就灌上了水,完全听凭社员的意志,要多则多,要少则少。今年夏天,一连晴了两个多月,“饿煞坂”仍然是稻绿水清,早稻获得了好收成。


第2版()
专栏:

深入调查找问题 集思广益订措施
石楼公社种好冬麦信心高办法多
本报讯 北京市郊房山县石楼公社发动群众出谋献策,积极进行种麦准备。
石楼公社早在7月上旬就领导各大队发动社员讨论了今年种麦的问题,讨论中有些社员对种好小麦表现信心不足。为了弄清情况,公社在7月中旬深入生产队作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全社有二千五百多亩晚茬作物生长较慢,影响种麦;大部分生产队的肥料已用于晚田,小麦底肥不足;全公社的一千五百八十七头大牲畜中,有五百八十五头体质较弱,二百七十头需要休养增膘。这给今年种麦带来了困难。但另一方面也发现,今年又比往年有着以下有利条件:劳力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千多人;增加了二十五眼机井,可以扩大水浇地七千多亩;拖拉机比去年也有增加;今年三伏雨多好种麦;特别是贯彻执行了有关政策以后,社员们增产劲头有了进一步提高。
根据以上情况,公社召开了一次大队干部会议,对这些不利情况和有利条件反复进行了讨论,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正视困难,同时应该充分发扬有利条件,克服各种困难,只要这些有利条件被充分利用起来了,他们认为今年的小麦是可以种好的。
7月末公社领导各大队先发动社员群众广泛讨论了种麦中的肥料问题。
在讨论中,社员们提出肥源问题可以解决,就是因为有的生产队奖励社员家庭积肥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好,影响了社员积肥的积极性。公社根据群众的反映,马上总结推广了大次洛、吉羊等大队积肥工作搞得好的经验,同时由一批公社干部具体帮助一些大队改进了积肥的奖励办法。这样做了以后,不少生产队很快就出现了起圈勤、掏厕所勤、打扫院子勤、拾粪勤的新气象。现在这个公社每天投入积肥的劳力占到总劳力的30%,有大小车辆三百多辆往地里送粪,到9月初已经完成了积肥任务的60%。
8月中旬公社又领导各队发动社员讨论了促进晚茬作物早熟的问题,公社同时还邀请老农进行了座谈。群众根据这里历年秋田管理经验,提出对玉米、谷子进行一次浅锄“删秋”,春玉米削尖打顶等措施。讨论以后,各队很快出现了秋田后期管理的高潮,大部分生产队都以将近三分之二的劳力投入田间管理。
社员也提出了不少加强大牲畜喂养管理的建议。大部分生产队对大牲畜排了队,对体弱的牲畜实行了专人专槽喂养,喂“偏心粮”。
这些有成效的准备工作,加强了社员们对种好今年小麦的信心。现在他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播种质量。吉羊大队根据社员们的意见,已经由社员选出了一批积极负责、有经验的老农成立了小麦播种指导小组,负责研究播种方式、播种量和操作规程。有的生产队还选出一些有技术的老农成立了扶耧专业小组,健全了播种小麦责任制。


第2版()
专栏:广东通讯

华南植物园剪影
本报记者 陈婉雯
走进广州东北郊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使人宛如置身在丰富多采的热带、亚热带的植物丛中。
四年前,当全国各地有名的植物学家们云集这儿讨论建园规划的时候,这里的一万二千亩土地,只疏疏落落地长着一些低矮的岗松、鹧鸪草等野生植物,而现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郁郁葱葱、万紫千红的热带亚热带草木了。
富饶的植物资源
植物园的马蹄形的人工湖,环抱着一丛丛亭亭玉立、绿叶苍翠的棕榈类植物,在微风的摇曳中,那些长着羽状叶的,有如凤尾拂云;那些长着掌状叶的,又像作团扇舞,种在这里的棕榈,现在已有五六十种。它们给热带景色增添了奇趣,又给热带人民带来了物质财富。在羽状叶的一群中,我们找到了已在我国海南岛落户很多年的一身无废物的宝树——椰子树,也看到了被称为“油料作物之王”的油棕,它的形状跟椰子树相似,果皮和核仁的含油量都很高。在掌状叶的一群中,我们又找到了能作多项手工业原料的广东名产蒲葵,还有可制纤维的棕榈。此外有可制淀粉的鱼尾葵、桄榔,有可作中药的槟榔和制糖的砂糖椰子,也有果实被人称作“伊拉克蜜枣”的海枣等等。……
从棕榈林中出来,在树影重重的人工湖左边,是华南代表性的经济植物区。这里的三百多种植物,被按照它们的“特长”,分为果树、油脂、纤维、橡胶、淀粉、香料、鞣料、饮料、药用、绿肥、木材和饲料等十多类。尽管参观者能够识别出其中的广东三大名花(玫瑰、玉兰、茉莉)、四大名果(荔枝、柑橙、菠萝、香蕉)、淀粉作物木薯、染香云纱的薯莨和杉木、蓖麻、剑麻、香茅以及号称“橡胶之王”的三叶橡胶等等,可是,更多的是参观者连名字也叫不上、现在还处在野生和半野生状态的植物,它们是被植物工作者们发现后移植到这里进行驯化的。其中有一种叫鸡眼子的野生植物,它的果子能治高血压;又有一种像一丛乱草似的植物,是香根草的同属。最有趣的算是油瓜(土名叫油渣果)了。据说有一个植物采集队在广东某一山区工作时,发现有一户人家每逢做菜的时候,总是先用一个剖开的种子在锅上擦几下,弄得香喷喷、油腻腻的。经主人介绍,才知道这是一种叫油瓜的种子,它是《广州植物志》上也没有记载的油脂植物。植物园给这野生的油瓜架荫棚、开水沟,现在已经绿叶成荫、开花结子了。
“绿色的教科书”
华南植物园为了使参观者获得较系统的植物科学知识,并向参观者提供有关的科学研究资料,在园里设了各种展览区,人们妥贴地称它们为“绿色的教科书”。
在润泽的荫棚下,展出的是黑桫椤等蕨类植物,这种据说是和恐龙同代的树种,现在已非常稀少。像这样稀见的植物,植物园里还有许多种,在古老遗存植物区就展出了水松、水杉等濒于绝种的植物。
植物系统展览区,更是一本活的植物史,分科分属,向人们展示了亿万年来植物的发展演变过程。热带植物引种驯化区展出了大量引种的咖啡、可可、鳄梨、胡椒、木花生、油棕等热带作物。园里还有原产沙漠地带的奇形怪状的多浆植物,有长着各种美丽叶片的气生兰,还有品种达一百种以上的各式各样的竹子。
辛勤劳动的果实
当人们在园内参观一周,又听了热情的主人对全园三千多种植物作了约略介绍以后,不禁深深感到我们祖国的富饶美丽,同时也不能不感谢植物学工作者和园艺工人的辛勤劳动,他们为我们发现收集和培植了这么多的植物,使这片荒原变成为生产、科学研究和观赏三结合的园地。
记者在观看园中各种植物的说明介绍时,曾经多次看到陈焕镛的名字:有以表彰他在植物学上的贡献而命名的“陈氏榈”,有他最先发现而公认于世界的芳香植物“观光木”。听说由陈焕镛最先发现的植物就有上百种。陈焕镛就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所长。这位以毕生精力从事植物研究的老人,四十多年前,愤慨于中国的植物被帝国主义作为经济猎取的对象,决心进修一门当时被认为“冷门”的科学——植物分类学。他历尽艰苦,单人匹马在海南岛深山丛岭中搜集了许多种植物标本,可是当他把这批珍贵的财富送到南京时,得到的却是反动统治者的漠视和摧毁。但他此志不渝,回到南方后又继续收集,并在中山大学开辟了一个没有人过问的十来亩地大的植物园,在抗日战争中,这个可怜的小小植物园也毁坏了。直到解放以后,这位老人的愿望才终于得到实现。
在建园的过程中,很主要的工作是到深山野岭去采集植物。陈焕镛等高年的植物学家们虽然不能远途跋涉,但他们为年青的一代准备了宝贵的资料。青年植物学工作者邵应韶告诉记者,他和他的伙伴们就是依靠老一代积累下来的资料和他们的亲自指点,深入荒无人烟的大山大岭中,收集各种苗木、种子和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的。
培植园里的植物,又是一番辛劳。园艺工人张波,从著名的“花木之乡”——顺德弼教村赶来参加了建园工作。他正以丰富的种植经验,培育着咖啡、可可等。五代花农、从七八岁就学种花的梁根,是从著名的广州“花地”来的。在他的培育下,现在园里已一年四季都是花香阵阵了。
有着这么丰富内容的华南植物园,现在还是初创阶段,根据近景规划,它将越来越丰富多彩,正像老当益壮的植物学家陈焕镛所说的:“植物园将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将永无止境地让它前进!”


第2版()
专栏:北京通讯

实干赢得了丰收
——北京海淀区人民公社见闻
本报记者 朱继功 张耀梁
乘车沿着京颐公路向颐和园驶去,经海淀镇,绕过北京大学校墙,只见水田棋布,细流潆洄,杂以荷花、荸荠,红花碧叶,俨然如画;远远望去,连绵伸展到玉泉山下的水稻,厚密整齐,秸秆挺拔,穗子已经吐出半尺来长。这里是以产京西稻出名的海淀公社。
“工分牌”前
早晨,万泉庄大队第三生产队的社员们,聚集在工分牌前,交口称赞“工分上了墙”。工分牌上写着每个社员工分的日清、旬结账,还有前几个月累积的总数,有的老年人让年青人给自己查一查账,昨天得了多少工分;更多的人还要仔细地找找自己的“对手”赶上了自己没有;也有人把牌子上工分数最高的男女“状元”的名字朗诵出来给大家听,真是热气腾腾!
这十来块木牌,成了光荣榜,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着无数“人比人”、“户比户”的动人事迹。陈林和许亮都是技术高、劳力强的园田组组长,工分上墙以前彼此暗中使劲,工分上墙以后,竞赛就明朗化了。今年头三个月,许亮比陈林少作了二十个工分;以后许亮手里一紧,到7月底,就超过了陈林四十分。社员王林往年干活浪当一点儿,常落个年底后悔。今年他时常在工分牌上看看人家,比比自己,自觉的加起油来,现在作下的劳动日竟然超过了一般社员。
人勤地不懒
说起干劲,真是一队更比一队高。最北面的肖家河大队,是公社旱田最多的一个大队。我们漫步在这个队的田间,只见青纱帐里,既长又粗的棒子斜插在秸秆上,早高粱穗红红的也快要成熟了。各样庄稼都长得挺好,惹人心眼里欢喜……。
可是,在一个多月以前,因为严重干旱,玉米才两尺来高,叶子打蔫了,白薯也旱的甩不出蔓,高粱、谷子也旱得发了黄。
怎么办?抗旱!那时候各个生产队都一边用白天浇菜、夜晚浇粮的办法充分发挥排灌机械的效用,一边组织壮劳力垒坝截水。有一天夜里,正黄旗生产队的白薯地里,灯光闪烁,社员们在浇地,党支部书记陈旭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也提着灯笼赶来了,她提灯笼给一伙人照明改畦口,社员们这下干得更欢了。后来,下了一场透雨,庄稼一天一个模样,按理大伙该稍息一下了,老技术员狄森却向大队献计:“趁这场雨给玉米耪个三遍,每亩能多收不少粮!”几年来,队里由于扩大了水地和菜田,经营费工,旱田很少动大锄,这次社员们听说要给老玉米锄三遍,把生锈了的大锄磨得像镜面一样。大伏天在玉米地里干活,闷热得很,但是,人们战胜了盛暑,完成了锄地任务。耪完以后,生产队又根据大家的意见,给庄稼追了一次肥田粉。现在,社员们瞅着一片片黑绿色的老玉米,幽默地说:“好家伙,真认不得您了;没想到今年还能长出这样的好庄稼,真是天不助人人自助啊!”
争天时夺地利
我们由南往北看了六个大队的田地,七千多亩水稻一罫比一罫齐整茁壮,老农们说,这是全社社员“争天时,夺地利”的结果。公社的同志告诉我们,今年插秧时因为荸荠、藕占着地,茬口倒不过来,动手迟了十天,当时从干部到社员个个担心着急。当公社作了紧急动员以后,一个声势浩大的生产竞赛就开始了。各队逐块安排了劳力,细致地组织了小包工,扎实地大干特干起来。西苑大队操场生产队的三个老头自愿要和青年小伙子比个高低,小伙子每人每天包一罫地,他们三人合伙每天也包一罫。一天下着细雨,大伙劝老头们歇歇,可是他们却一股子劲干完了两罫。在第一次评比中,被评为倒数第一名的肖家河大队吸取了教训,社员们发愤图强,很快赶上了先进。后来完成插秧任务的肖家河、五库、上河沿三个队,为了把全大队的生产搞好,又主动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出工帮助了困难多、进度慢的正黄旗、小王庄两个队。全大队因此夺得了全社红旗。
在这个生产竞赛热潮中,全公社插秧比去年虽然动手迟了十天,却提前一个星期插完。往年稻田只薅两遍,提一遍,今年薅了三遍,提了两遍到三遍稗草。临别时,公社党委书记对我们说:现在稻子等着开镰收割了,社员们正腾出时间来打草、修房搞点副业,同时为“三秋”作好准备。他兴奋地说,秋后一定再到这里来看看我们的成绩啊!


第2版()
专栏:

河南省中牟县八岗公社祥符刘大队,为了防止蝼蛄为害,在秋耕的同时就撒下了杀虫药粉。图是第一生产队社员在边撒农药边犁地 
   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