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9月1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游记

天下奇观钱江潮
李百冠
钱江潮,自古称为“天下奇观”。最早可以从庄子的记载里看到:“浙河(就是钱塘江)之水,涛山浪屋,雷击霆砰,有吞天沃日之势。”钱江潮以秋涛为最大,阴历8月观潮,由来已久。
但是,钱江观潮最盛的时候还在南宋。因为南宋定于每年8月18日(所谓“潮神生日”),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这时候,溽暑方消,秋高气爽,在洪涛巨浪间,水军演阵,吴儿弄潮,杭州士女倾城来观。以后相沿成俗,就把这一天作为观潮佳节了。
在秋天的一个傍晚,我去观潮。霞光融入暮霭,海风凉爽,钱江观潮胜地——浙江海宁的盐官镇(古海宁城),已是万家灯火。出镇海门,不到百步,有一座石旱桥。缓步登上桥顶,眼前忽地出现一幅海阔天空的壮丽图景。在暮色苍茫里,一轮紫铜色的圆月刚从东方的海门升起,千里江波与天相接,渺无边际,灰蒙蒙的一抹远山像浮在海面上似的,天边几点帆影在海平线上纹丝不动,大海一平如镜。脚下,捍卫着浙西和苏南几千万亩良田沃壤的鱼鳞大石塘,宛如一道海滨长城,向无际的远方迤逦伸展开去。塘上,亭台如画,堤柳似烟。
忽听人们相互传告:“潮来了,潮来了!”侧耳静听,果然东风隐隐传来一阵阵轰隆轰隆的声响,仿佛郁雷在天边滚动。可是引颈东望,依然风平浪静,微波粼粼,银灰色的海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忽儿,响声越来越大,像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疾风刮来挟有寒气,东南方向一排黑黝黝的城墙一般斩齐的浪涛,好似从遥远的天际压下,在灰暗的海面上滚滚而来,渐移渐近,忽然化成一座横亘江心的银山,在月光辉映下,雪浪翻滚,冲击奔射,浪尖欲舔长空。霎时潮水涌到眼前,大海像煮开一锅沸水,汹涌澎湃,漩涡急转,瞬息万变,使人眼花撩乱,目不暇给;浪卷堤岸,又若山崩海裂,大地为之颤动,浪花飞上塘顶,潮水直扑人面。这情景,正如唐代宋昱的观潮诗所描写的那样:
涛来势转雄,
猎猎驾长风,
雷震云霓里,
山飞霜雪中。
转眼间,涛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兼天涌来。过了许久,大海才复归平静。这时俯视塘下,水涨数尺。从惊涛骇浪中收回神思,抬头看天,依然月色横空,清晖万里;远眺海面,悠然逝水,吞吐银光。这时记起杜甫的诗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似乎深入一层领略了诗人所抒写的新鲜意境,益发感到祖国山河的壮丽,胸襟百倍地开阔起来。
看了钱江潮,一方面固然欣赏了这一“天下奇观”,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它的确是“东南至阡”。浙西杭、嘉、湖和苏南的苏、松、常,地势都比盛潮时期的潮水还低,如果没有海塘作为屏障,将有多少陆地沦为海域,多少良田变成不毛的卤地!几千年来,钱塘江两岸的劳动人民一直在与凶恶的海潮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五代时吴越王钱镠“强弩射潮”的故事,在当地群众中间广泛流传着。所以明高得暘《观浙江秋涛》诗中有“自古江山夸壮丽,至今父老说英雄”的句子。按照地方志上记载,五代钱氏(从钱镠到其孙钱俶)统治吴越将近一百年,治水成绩确实相当优异,因而岁多丰稔。在海宁县许村镇东南七里的土谷祠里,从前有一块“钱王箭石”,出土二尺,相传是钱王射潮的箭。现在浙江民间雕塑艺术中,也还常常用“钱王射潮”作为创作的题材。
然而,从长期的封建社会直到国民党反动统治时代,钱江潮终究是当地人民的心腹大患,它以雷霆万钧之势撼击塘岸,带来了无数次深重的灾难。《宋史河渠志》说:“钱塘江自元丰六年泛溢之后,潮汛往来,率无宁岁。”此后史书和地方志上关于潮水泛涨、塘堤毁裂、人畜田庐漂没的记载,迭出不穷,触目惊心。清末和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钱江塘岸长久失修,南岸的萧山、绍兴一带连年发生大批田地房舍坍陷入海的惨事。解放以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群众大力整治海塘,目前钱塘江南北两岸海塘和江塘全长达六百多华里,新建了许多排水坝和块石护坡,有效地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大约由于钱江潮仿佛是从海天相接的地方奔腾而来的,人们在看潮的时候往往会发生乘潮上天、遨游太空的美丽幻想。元人赵孟頫有“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之句;苏轼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更发奇想,他竟要“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今年,苏联宇宙飞船先后载人上天,古代诗人“月中看潮”的美妙幻想,将会变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代的现实。(附图片)


第6版()
专栏:知识小品

潮汐
佘大奴
到过海边的人,都可以看到海水时涨时落,几小时之前,还是一片辽阔的海滩,或者起伏不平的岩礁;几小时之后,海滩和岩礁都被海水淹没,成为一片“汪洋”,再过几小时,海水又退下去,海滩、岩礁依然裸露出来。如是周而复始,反复不已。
在一般情况下,海水每天两涨两退,而且涨退的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海水这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称为潮汐。当海水涨得不再上涨的时候,称为高潮;当海水退到不再退落的时候,称为低潮。古人把发生在早上的高潮称为“潮”,把发生在晚上的高潮称为“汐”。现在我们总称之为潮汐。
形成潮汐的原因,主要是海水受月球、太阳的引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引起的。由于离心力在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作用都是相同的,而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在地球上各点的作用不同,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地球上有的地方形成涨潮,有的地方形成退潮。一般的是地球向月和背月的地方涨潮。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地球上的某一点每天有一次向月一次背月,形成两次涨潮,上一次涨潮和下一次涨潮的中间各有一次退潮,这就是海水每天有两涨两退的原因。
我们知道,地球自转一周需二十四小时,但月球又绕着地球转,当地球上某一点转了一周之后,月球也转了一段距离,该点需过五十分钟才能再次对正月球,所以每发生两次涨潮和退潮的时间间隔一共是二十四小时零五十分钟(天文学上叫做一个“太阴日”)。这就是说,在同一个地方,每两次涨退潮不是刚好一天,而是每天推迟五十分钟。又因为月球每月绕地球一周,故在一个月中某一天涨退潮该在什么时间,是有一定规律的。谚语“初九二十三,早涨晚涨中午干”,指的就是这种规律。
地球、月球和太阳不停地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也时刻在变化;但是,在一个月中,朔望(初一、十五)的时候,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正好在一直线上,太阳和月球对海水的引力全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引力,就出现了高潮时特别高、低潮时特别低的现象,这叫做“大潮”;与此相反,在上下弦、即只能看见半个月亮的时候,月球和太阳处在互相垂直的直线上,引力被抵消一部分,形成“小潮”。
潮汐不但一个月中有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在一年中也是这样。因为地球除了自转之外,还绕着太阳公转,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每年公转一周,在春分和秋分的时候,地球正在椭圆的短轴上,接近太阳,且太阳直射赤道,朔望时月球也在赤道附近,引力最大,形成了一年中的两次大潮。又因为太阳不是在地球轨道的正中心,而是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而每年在秋分后的一段时间,地球正处在接近太阳的那段轨道上,这时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最大,所以每年春秋两次大潮中,以秋潮为最大。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江潮”每年只有一次,并出现在秋天,就是这个缘故。


第6版()
专栏:勤奋集

厉归真学画虎
朱仲玉
厉归真,自号迂疏子,是五代后梁时期的一个道士。他工书善画,特别擅长画牛和老虎两种动物。关于厉归真学习画老虎的经过,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据说厉归真原先只会画牛而不会画老虎。因为牛是农村里常见的牲畜,一些收藏书画的所谓文人雅士,都嫌在客室里挂上一幅牛的画“粗俗”。老虎是少见的猛兽,它象征着威武和雄壮,许多人都爱好。厉归真为了适应社会上一些收藏家的爱好,便在画牛之余也开始学画虎。起头,厉归真画得不好。朋友们有的说他画的老虎还有点儿像牛;有的说他没有把老虎的神态画出来。
厉归真经过几次失败以后,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老虎画像画活。于是,他带了许多干粮和绘画工具,到老虎经常出没的深山里,托人在大树上搭了一个棚子,自己在棚子里住了下来,暗暗地观察老虎的形状和动态。
深山里气候多变,一会儿是狂风暴雨,一会儿又是冰雹;眼里看到的是巨树怪石,毒蛇猛兽;耳朵听到的是雷鸣风号,虎啸猿啼;胆小一点的人,别说让他一个人在那里学绘画,恐怕叫他呆一个晚上也会把他吓昏过去。可是,厉归真意志坚强,他白天躺在棚子上睡觉,到日落西山老虎出现的时候,他就振作精神,仔细地观察老虎在坐、卧、跳、跑、捕捉小动物和发怒时候的形状和神态,并且把观察到的情况,用素描的笔法,画在稿纸上。这样苦学了一个时期,厉归真终于画了上百张草稿。这就为他后来画好老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深山里回来以后,厉归真生怕自己对于老虎的印象会逐渐淡忘下去,他又特地从猎人那里买回来一张完整的老虎皮。只要一有空闲,他就把老虎皮披在身上,学着老虎的样子,在院子里东蹦西跳,揣摩老虎的动态和神情。跳累了,休息一会儿,接着又再继续蹦跳。一直要等到自己脑子里对老虎的动态和神情已揣摩透了的时候,才铺开纸张,调好颜料,开始集中精力画老虎。这样,他画出来的老虎就不只是外表很像,并且威武雄壮栩栩如生。这时候,厉归真画的老虎被许多人争着买回去高挂在客室里。厉归真重视实际观察、勤学苦练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附图片)
刘继卣 插图


第6版()
专栏:百花园

阿宫腔搬上舞台
安南
新搬上舞台的阿宫腔,是陕西地方戏坛的一朵花。
阿宫腔的名由,相传有两种说法:一说它是秦朝阿房宫里的宫女们唱的一种宫廷乐曲,后来传出皇宫的高墙,在民间发展成为一种皮影戏,故称“阿宫”。另一说它与秦腔比较,腔调多用“翻高遏低”的唱法,尤其是拖音,特别讲究遏止工夫,亦称“遏工”。“遏工”和“阿宫”同音,现通称为阿宫腔。
阿宫腔原为皮影戏,流行于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富平、三原、临潼等县。全班只有五人,签手一人连耍带唱,其他四人是打鼓将、月琴手、二弦手和帮签。行装轻便,适宜在农村巡回演出;加之声腔动听,皮人别致,为群众喜闻乐见。但在旧社会的摧残下,到解放时,会阿宫腔的只有一位皮影戏老艺人段天焕了。陕西省领导部门为抢救这一剧种,即派干部,把老艺人的乐谱记下来,还录了音。因为这种戏曲多凭签手记忆演唱,有人曲才能传。接着,重建了阿宫皮影社,吸收一批青年演员,由段天焕口传手授。经过抢救,阿宫皮影才重新与观众见面。1959年富平县建立第一个阿宫腔剧团,着手研究它的剧目、音乐配音、舞台动作,并把它搬上了舞台,现在皮影阿宫和舞台阿宫都极为陕西省群众所喜爱。
这种戏曲以讲究“遏工”而独具一格。这就是它多用假嗓(音)放音,把音腔移高八度。此种遏法,久久才能为功,因而有“三唱不及一遏”之说。搬上舞台初期,遇到了同腔同调的问题,因为过去生旦净丑全由一人演唱,现在生旦净丑用人扮演,男女分唱,往往,女的唱得刚合适,男音低得唱不出口;而适合男的唱腔,女声却高得难以撑持。对这个问题,他们采用了高弦低唱或低弦高唱的办法,加以解决,并保持了“遏工”的风味。
以月琴、二弦为主、佐以胡琴的阿宫腔,足够适应一尺多高的皮人和一丈见方的亮子所需的音量;但在大舞台上,音量就不够了。为了弥补音量的不足,在舞台上增添了洞箫、二胡等,并在主奏乐器前安装扩大器,以扩大音量。同时,也适当运用后台帮腔,加强了舞台的气氛。
在表演艺术上,原来皮人动作要受亮子限制,只能前后,不能左右;搬上舞台以后,表演时可以前后左右,运用自如了。他们还吸收了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像现在阿宫腔里的“卷袖”就是从尚小云那里取的经,而“跳判”特技却是由秦腔老艺人刘凰鸣那里学来后加工而成的。对于原来皮影戏里的擦泪等传统表演技术,也注意了继承。
阿宫腔开场常奏“十景样开场”又称“十番开场”。这是由阿宫腔中十种以上曲牌合奏的。未看戏,闻其声即令人强烈地感到阿宫腔在吹打上别有风趣。曲牌有四百多支,这些曲牌多系结合剧情,按人物性格专曲专用。单带有“令”字的曲牌,就有三十八种。
阿宫腔的传统剧目也很多,已经挖掘了六十多本。新近在西安舞台上演出的就有“锦香亭”、“精忠保国”等传统剧目,还演出了田汉改编的“王魁负义”等戏。(附图片)
刘宝琴在阿宫腔“王魁负义”剧中饰敫桂英


第6版()
专栏:围棋

中日的棋风
围棋是一门高级的艺术,中国与日本在围棋棋风的发展上各有特色,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棋风。
我国自古以来,为了棋艺的充分发挥,下棋时不拘泥胜负。棋家们在对局时都竭尽心力,着着逼紧、步步争先,初盘就展开激烈战斗,一直干到终局,紧张万分。我国的名手周东侯常说:“局中义理之所在,务须推移尽变;若稍存余蕴,必不能酣畅。”这很可以代表我国棋家们的精神。
由于棋风的关系,我国历代名手都长于主动攻击,杀法精炼,操算准确。尤以清初的几个大国手为最。据程兰如说:在紧要关头可以算到四十着以后,诚非虚语。由于棋风所系,我国棋家大都下法过于凶猛,不愿避重就轻,舍难求易。所以在双方拚命争持之下,即使大国手有时也不免弄到大败。我国清初的几个大国手在混战时极有力量,对杀时算路亦极精确,但对于轻松的转换战术尚不十分考究。
日本的棋风则完全不同,他们认为,下棋的最高要求便是取胜,只要能够得胜,不论用什么下法都好。日本的几个棋圣,如秀策、秀荣,都可以代表这种精神。他们下棋规矩平稳,不喜欢硬干,下棋时稳扎稳打,着着都尽量走“本手”,不无故挑起危险和复杂的战斗,不求难解的结论。所以胜负之差大都微细,一般都在二三子左右。日本棋家在局势占优势时也仍谨慎严密,以保持优势;在局势不佳时,认为应该认输,才不失礼。有的棋手就故意下些失着以求迅速终局,这个习惯叫做“求投场”。根据这种棋风,日本的现代理论家岛村俊宏(九段)认为对局时第一要忍耐。
以上是就整个国家的棋风来说的,也有很多棋家又各有特点和独到之处。(赵之华)


第6版()
专栏:围棋

围棋史话
王又庸
围棋是中国创始的一种古老的游戏,它的原名叫做“弈”。古人往往把围棋同另一种古代游戏合称“博弈”。例如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朱熹注曰:“博,局戏也,弈,围棋也。”(《论语》卷九)
围棋创始于我国什么年代的什么人,说法不一,至今还没有确实的考证。晋唐之间的古书中有说是尧舜造以教子的,又有说乌曹始作的。中国古史在殷商以前没有文献可考。殷商以前生产力极低,产生这种娱乐艺术的可能性很少,估计是后人伪托的一种传说。一说是战国苏秦、陈轸所始作,但是根据《左传》和《论语》,比苏秦早两个世纪的太叔文子和孔子都已提到过围棋,并且反映出在他们的年代里(战国以前的春秋时代),围棋不仅存在,而且相当盛行。假定围棋创始于春秋以前,还较为适当。
围棋在周朝末季特别是在战国时代,已经很盛。试举出孟子的两次谈话就可见一斑。
其一:“世俗所谓不孝者五……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孟子》卷之四)。
其二:“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卷之六)。
这两段话,反映出了当时围棋发展的几种情况:第一,当时社会上爱下围棋的风气几乎同爱喝酒一样普遍(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第二,把围棋看作是“数”的范围(今夫弈之为数),数,是周礼六艺之一,是一种带学术性的东西;第三,弈艺水平已相当高,已有如后世称为国手那样的专家(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并有通过教学方式以传授围棋技术的(使弈秋诲二人弈);第四,围棋已有相当高深的理论和复杂的技术,非“专心致志”就学不好。
东汉桓谭著《新论》,第一次指出了围棋是兵法之类,这对三国以降历代的军事家多数爱好围棋有很大关系。
下围棋的人物及其故事见于史传,是从陈寿的《三国志》开始的,曹操、孙策、吕范、陆逊、费禕都爱下棋,而以曹操的棋艺为最高(均载《三国志》各传)。
晋朝士大夫尚清谈,尤嗜围棋。以王导、谢安为首的所谓王、谢世家倡之于上,阮藉、王戎等文人名士应之于下,蔚为风气,遂为南北朝的围棋盛兴打下了基础。
南北朝是围棋发展史上一个最重要的时代:第一,围棋在晋以前只有十七道,共二百八十九路(见魏邯郸淳《艺经》),到南北朝增加为十九道共三百六十一路,这是围棋发展史上一个最重大的改革,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和丰富了围棋理论和技术的内容,增加了围棋趣味。第二,南北朝开始有了棋谱的记录和棋书的编撰,可惜这些棋书现在都已失传,但在当时,开始打破了围棋口授、秘传的束缚,对于围棋知识、经验的传播、交流和积累,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三,南北朝第一次建立了评定棋士等级的制度,把棋士技术水平分作九品。梁武帝时代曾令柳恽、陆云公等校定天下棋士等第,等于举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围棋考试,及格的(九品以上)有二百七十八人之多。第四,宋明帝曾为专门棋家设置官署,授以俸禄,为以后历代帝王在翰林院设置“棋待诏”的官职创立了规模。第五,围棋在南北朝开始对外传播,首先流传到了朝鲜,实为今天围棋国际化的滥觞。以上五项,无一不是围棋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
南北朝以后,第二个中国围棋的黄金时代是从清初到中叶的顺、康、雍、乾四朝。这个期间的国手从黄龙士、徐星友、程兰如、梁会今到范西屏、施定庵,都是超古轶今的大师。当时高手数量之多及其散布区域之广,也是空前所未有的。
黄龙士号称“棋圣”,造诣甚高,一变前人锐意攻杀之风而改用布局和棋理方面胜人。徐星友也讲究布局和棋理,棋风平稳。施范二人更是我国古今独步的伟大棋杰。施的棋风细密严谨,无懈可击,每下一子,必慎重考虑,反复推敲。范则思路敏捷,下子迅速,天才横溢,有如神龙变化,莫测端倪。他们俩在当湖对弈的十局,胜负相当,世称“当湖十局”,为我国棋史上最精采的对局。范著《桃花泉》、《残局类选》,施著《弈理指归》,都是我国围棋谱中的有名著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