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9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对不疏花不疏果论点的商榷
张育明
1958年后,随着果树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有的同志提出果树应当保花保果,反对疏花疏果,引起了关于果树生产上的保花保果和疏花疏果的争论。
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主张“保花保果,合理密留”的。这就是说,在运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来保花保果的前提下,还要因地、因时、因果树树种和品种的特性制宜;在开花结果超过当年树势可能负担的负担量时,应该用疏的办法来调整开花或结果的密度,达到连年丰产优质的目的。也就是说,疏与不疏不能绝对化,要看条件。
在此,仅就主张不疏花不疏果的几个论点,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不疏花不疏果的第一个论点,是否定果树有自疏现象。如1960年在长沙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果树科学工作会议中,就有人认为,说果树有“自疏现象”是给疏花疏果措施找根据,其实果树自疏现象不是普遍存在的。又如《中国果树栽培学》中写道:“实行疏花疏果的理论根据之一,是认为果树本身存在着‘自疏’的特性,果树为了适应环境条件,进行自我养分调节,使一部分果实自然雕落,因而保存了另一部分未落的果实,进行疏果就可以顺应这种自疏现象,人为的提早疏果,就可以减少养分的损耗。这个论点是不正确的,因为第一:所谓‘自疏’现象在果树中并不是普遍存在。即以作为疏花疏果争论中心的苹果和梨而论,有这种现象的也仅仅限于极少数的品种,而且只是在不良的栽培技术条件下才发生,可见这并不是一种生物学特性。”(第一卷,第274页)这样的论点,根据一般情况来看,是很难理解的。事实上,果树的落花落果的自疏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就是在1958年后,虽然加强了土、肥、水的管理工作,而这种自疏现象依然存在。我们知道,花果的形成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果树落花落果,除一部分是由于机械作用如大风、雹、虫害等以外,主要是由于花器官发育不完善或授粉受精不良,以及树体内营养不足所引起的。果树对无机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有机营养物质的制造与积累,在一定的条件之下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花与果超过它本身所能供应的可能时,就有部分生长发育条件较差的花或果自行脱落。理解了这种因果关系,就有必要除增强综合技术措施外,同时主动地在它自疏之前疏去对生产无利的过量的花或果,来节省等待自疏所形成的浪费。这又有什么不好呢?疏也正是为了保。而主张不疏花不疏果,也正是因为果树自行落花落果现象严重,甚至影响到产量的提高。既认为落花落果严重,才要保花保果,又要否定果树有自疏现象,岂不自相矛盾!
不疏花不疏果的第二个论点,是否定疏花疏果的作用。如《中国果树栽培学》一书中说:“主张疏花疏果的另一个目的,是想借此保证产量,但是所有的疏果试验都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即疏果的比不疏果的产量低,果实的增大并不能补偿疏果措施所招致的损失。”(第273页)又如《中国果树》1959年第四期所载《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一文中写道:“在国内外疏花疏果的试验中都证明了疏花疏果会造成减产。”
疏花疏果能克服或减轻大小年,相对地稳定历年产量;并从多年积累产量看,能起到增产或略有增产的作用。这是可以肯定的。根据国际上几十年的试验研究成果,疏花疏果效果的大小主要决定于:(1)疏花疏果的时期,疏得愈早,对增产、提高质量、促进花芽分化就愈有效,过迟则效果不明显;(2)由于树势、品种特性、疏的程度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有区别;(3)其他不利于果树生长发育条件的存在,也都相应地影响到疏花疏果所能产生的效果。因此在生产上,由于相关的因素复杂,在具体控制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运用得好,效果显著,运用得不好,效果不显著,甚至有减少多年积累产量的事实。完全否定它的作用,而认为疏花疏果必定减产,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1961年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学报发表的古纳尔教授等关于苹果药剂喷射疏花试验的结果指出,普通安托诺夫卡苹果品种六年平均产量,疏花的比不疏花的增产46.7%;巴比罗夫品种三年的平均产量,增产20.3%。从这个试验看,十分明显,疏花疏果能够起到增产的作用。从辽宁省苹果多年生产实践来看,1960年以前是疏果的,解放后产量一直不断上升。1960年未疏果产量也上升,比1959年增产26.8%;而到1961年产量却又显著下降,估计比1960年下降37%。造成减产固然有腐烂病为害等因素在内,可是1960年不疏花疏果,使果树负担量超过了树势可能负担的限度,削弱了树势,明显地造成了大小年现象,也不能说与之完全无关。生产实践的客观事实与试验研究的成果,都说明了疏花疏果对苹果克服大小年及保证高产与稳产所起的一定作用,是不能完全否定的。
不疏花不疏果的第三个论点认为,果树结果的大小年现象不是客观规律,增加肥水条件,即可克服大小年的差别。主张不疏花不疏果的人认为,1958年后增加肥水,果树高产园产量跃进,大小年已不存在了。例如第三次全国果树会议总结报告中写道:“至于说‘大年更大,小年不小’,这是在承认大小年仍是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来谈增产幅度,这是不对的。”
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什么是大小年现象和什么是规律。果树大小年结果或称之为周期性结果,就是果树结果量不稳定,可能一年多一年少,或连续一至二年多、一至二年少,多与少之间有较大的差度。改进农业技术,就有可能缩小大小年之间的幅度。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能认识和利用它为社会谋福利,限制它发生作用的范围,变不利为有利,但并不能废除它或创造它。例如水受地心引力的作用,有向下流的规律,当加了压力,克服地心引力,它就变为向上流。条件改变了,作用也就随之改变。1958年后,果树的栽培在土、肥、水技术措施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这些改进是否已经克服了大小年,并达到了不存在的程度呢?我认为没有。例如昌黎果树科学研究所高产园,1958年以前,产量的差异幅度在40%到60%之间。若以1958年为一百,则1959年与1960年产量的差度仍在40%到60%。又从旅大第二农场“上游号”及“红旗号”两株大国光高产树的历年产量变化来看,1958年后,加强肥水管理,不疏果,株产量提高,但大小年差异仍然存在。因此,过分强调肥水的作用,认为加强肥水大小年现象就不存在了,或说这一规律已完全改变了,也是不切合客观实际的。
总之,绝对化地反对疏花疏果,或反对“合理密留”,到目前为止,从科学理论到生产实践,都是论据不足的。
最后,我对果树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提出几点意见。
果树科学研究工作是取得很大成绩的,但从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问题讨论中的情况看来,也还存在不少缺点。如讨论中引证的论据,结合栽培最多的品种的很少,而且准确性很差,更缺乏积累多年的资料。对花和果疏与不疏的效果如何,也还没有作对比试验。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提高现有科学技术水平。
在生产上,推行不疏花不疏果的具体技术措施,会使大小年相差空前悬殊,势必给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后果。因此,目前在生产上必须采用“保花保果,合理密留”的原则。
在修剪上,从目前辽南许多果园连续几年采用“轻剪多留枝”的措施,以争取多保留花芽的后果看来,树冠枝条过密和过于衰老的现象已经形成,因而削弱了树势,这对连年丰产是不利的。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现象,当前应当进行细致修剪,以促进枝芽的复壮更新,恢复树势。此外,应当调整果树生长与结果关系,对花芽较多的树,要适当地疏剪有花芽的弱枝,提早疏去花芽。


第7版()
专栏:

我对疏花疏果的看法
翁心桐
果树栽培中疏花疏果技术的采用与否,或在什么条件下采用,是近年来不断讨论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首先要看疏花疏果的作用,其次还要看应用的可能,下面主要以苹果为对象,提出我的一些意见。
疏果的作用和应用
一、对果实品质的作用。以前,虽然有些报道认为疏果对果实品质(主要指大小、色泽)的提高并不显著,但是根据大部分的研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疏果,果实的品质总是提高的。
1958年以来,我国许多单位放弃了疏花疏果,实行保花保果,得到了产量既高、品质又好的成果。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保花保果的“国光”苹果园,由于酸度降低,口味很好。徐州果园在1960年保花保果后,不仅产量大增,而且果实大小、好果率比1959年提高了。河北、山东也都有保花保果后一级果提高的报道。这说明提高果实品质不一定非采用疏花疏果的措施不可。当然,上述结果并不否定过去疏果所起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它才能在生产上被某些栽培果树的人所接受。
二、对当年产量的作用。几乎所有的试验都证明,疏果总要影响当年的产量。
三、对克服大小年的作用。不少果树科学研究者过去和现在都认为疏果可以克服大小年,如库雷金、德拉加夫采夫、吴耕民、孙云蔚、胡昌炽等所写的果树栽培学都持这样的意见。但是,也有不少人如高列等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认为疏果并不能克服大小年。就以疏果能克服大小年而论,其效果也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达到,即只有大量疏果、早期疏果,才能得到促进当年花芽分化的效果。例如,马格勒斯认为只有疏到一定叶果比(七十比一),才能克服翠玉苹果的大小年;都仑认为要疏去幼果十分之九,才能克服大小年;色曼认为要在盛花五周后疏果六分之五,才能克服大小年。可见,只有达到七十比一的叶果比,只有在低产的情况下,才能达到产量平衡,克服大小年。从生产观点上看,这是没有好处的。我国许多单位,如河北果树研究所、西北农学院及旅大的红旗号、跃进号苹果生产单位等,在解放后一直采用疏花疏果技术,但到1958年前为止,并没有克服大小年。而在1958年以后,由于加强了管理,小年产量却接近过去的大年。因此,我认为大小年发生的原因很多,要对症下药,而单纯地依靠疏果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当然,不进行疏果会引起结果过多,从而易于压弯甚至压折枝干,影响树形,影响通风透风,使果树生长衰弱。但是,这也不是绝对不利的。疏果措施一般都在“生理落果”前后(大部在以后)进行,但是早在这个时期以前,新梢旺盛生长期已经过去,新叶的叶面积也已固定下来。这样,疏果首先就对秋梢生长及果树生长不很有利。并且,如要以减少来增强树势,那就非大量疏果不可。而在一般情况下,这样做的效果是值得怀疑的。
四、疏果措施的应用问题。许多研究证明,只有在大大地减少产量的前提下,疏果才能收效。1958年以前,在疏果的程度上有日趋轻疏的现象。以苹果为例,从留单果改为二、三为主或一、四配合。这种疏果技术的效果如何,是很成问题的。
许多研究证明,树势愈弱,疏果的效果愈不明显。疏果要在早期进行才有明显的作用,但是实际上常在晚期进行。我个人认为,鉴于疏果的作用可以用其他技术代替,而且疏果的效果必须在减产的前提下才较显著,因此就促进生产来说,它不是正确方向。
虽然如此,疏果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起一定的好作用。因此,对个别品种来说,在树势过于衰弱、结果过多有压断枝干的可能,或幼树的骨干枝结果过多等情况下,可以考虑疏去一部分或大部分,甚至全部果子。此外,由于疏果对果实的增大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如果栽培条件跟不上,那末对个别桃的品种来说,轻度疏果是可以考虑试用的。虽然这会使产量降低,但是由于果实大小和核的大小并不成比例,果实增大后可食部分却提高了。
疏花的作用和应用
疏花和疏果有不同的作用。许多果树在开花时枝叶生长正在开始,疏去大量花朵能减少开花时营养消耗,因此不论对当年生长或对花芽分化都有一定效果。
疏花技术很早就已经在生产上运用了。例如,六世纪在我国古农书《齐民要术》中就介绍过枣树疏花。但是直到现在,这种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利用。对疏花的研究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逐渐开展,比疏果研究晚三十年左右。从效果上看,疏花远较疏果显著。因此,三十年代以后疏果研究逐渐减少,而疏花研究逐渐增多。直至最近,疏花研究仍然是国际园艺界主要研究项目之一。
柴斯用“旭”苹果作材料,看到疏花后叶面积增大41%—54%。倍雷用“花嫁”、“旭”、“奥丁堡”等品种作疏花研究,疏去70%以上的得到连年丰产,克服了大小年。近年来许多报道介绍了疏花得到当年及连年丰产的经验。但是,大小年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不能单纯依靠疏花来解决,同时疏花的作用也要看疏花程度、果树品种、树势等条件而定。
河北果树研究所在“醇露”苹果疏花试验中看到,即使疏去75%的花,收获的果实仍和不疏的十分相近。在1958年后没有进行疏花疏果,但是进行了深翻,加强了施肥,就大大减轻了大小年幅度,解决了大小年问题。
从效果上看,虽然疏花比疏果显著得多,但是疏花比疏果更费工,尤其是仁果类果树更是如此。这就是疏花不能在生产上广泛采用的原因。为了解决疏花技术问题,国外许多果树工作者进行了化学药品疏花的研究。早在1925年,奥其特尔试用了大量有机和无机药剂,后来看到无机药剂药害很重,煤焦油蒸馏剂较好。直到最近,二硝基盐被认为是最好的药物。但是,应用这种药物也有两个缺点,一是它的效果因气候、果树品种、甚至单株而异,一是对叶、果、短枝有药害。这样,尽管1940年以来有的报道已经肯定了疏花药物的效果,但是迄今还不能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因此,国外有些果树工作者已开始怀疑疏花技术应用的可能性。我个人认为,苹果花期很短,化学疏花要求时间比较严格,同时药剂选择也有困难,因此不如把力量放在修剪研究上更为有利。当然,对于花穗较大的果树如香蕉、枇杷等,疏花的应用还是值得研究的。
对保花保果的认识
果树栽培最终目的是收获更多更好的果实,而花又是果实的基础,果树是多年生作物,因此保花保果必然是果树栽培的努力方向。要做到保花保果,连年丰产,最后必须控制花芽分化,使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健壮花芽,做到用最少的花结最多的果实。因此,不但要研究大年情况下分化更多的花芽,还要研究小年时树的座果问题。
保花保果的提出不但改变了很多果树工作者对疏花疏果的过高评价,而且为研究花芽分化、提高座果率等课题提供了根据。另外,保花保果的运用改变了许多单位产量不高的现象。因此,我认为保花保果是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农业科学院辽宁分院果树研究所
讨论保花保果、疏花疏果问题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分院果树科学研究所在熊岳举行了果树保花保果、疏花疏果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除了本省的科学工作者和劳动模范以外,还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所属果树研究所、北京农业大学以及河北、山东、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省的科学工作者。
保花保果、疏花疏果问题,是果树科学研究上的争论问题之一。在这次讨论中,有主张保花保果的;有主张疏花疏果的,也有认为保花保果是综合技术措施,既主张保花保果,又主张必须因地、因时、因品种制宜进行疏花疏果的。在会上,全国劳动模范、复县得利寺人民公社副社长张金厚,根据自己的生产实践,提出了疏花疏果的见解;但他的叔伯弟弟、有防治病虫害经验的张金洪也根据自己的生产实践,提出保花保果的意见。参加讨论的同志都以实际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还注意了从不同地区、品种、条件来灵活应用农业技术措施的问题。
争论主要集中在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的含义与性质,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对提高产量质量与克服大小年的作用等问题上。一种意见认为:保花保果对果树栽培技术来说,是针对果树落花落果和座果率低提出的。要增产就要克服这种现象,不应采取疏花疏果的措施,因此保花保果是果树生产技术上的一个纲。另一种意见认为:保花保果是目标,在一定情况下进行疏花疏果也是为了保花保果。再一种意见认为: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的具体区别在于疏与不疏。这个问题经过讨论虽然意见仍有分歧,但是有一点是明确了,就是保花保果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一花一果不疏。
关于保花保果、疏花疏果的作用,一种论点是:保花保果能增产,疏花疏果会减产。另一种论点是:疏花疏果虽然当年有较多的减产例子,但果树是多年生植物,从多年总产量来看,就不一定比保花保果产量低。会上大部分人主张计算产量应以多年总和为标准。但是,由于双方尚缺乏多年的、大面积的、多品种的数据,所以两种意见尚未完全统一起来。
关于大小年的影响方面,一种意见认为疏花疏果对克服大小年在某些情况下确能起显著作用,而不疏花不疏果却往往引起大小年的出现或扩大大小年的幅度。另一种意见认为疏花疏果不能克服大小年的差别,不疏花不疏果,本身并不会增强大小年,大小年的出现主要由其他管理条件决定。多数人认为影响大小年的因素很多,不能根据单项措施来克服或减轻大小年。
关于果实品质的影响方面,主要讨论的是果实大小问题。一种论点认为不疏花不疏果并不影响果实大小,虽然小果较多,但是由于果数增多,一级果的绝对数量仍比疏花疏果的多。另一种意见认为不疏花不疏果对落花落果少、座果率高的品种来讲,多少总要影响果实的发育而变小;少数没有受影响的例子,可能是果树尚未达到最大负荷量之故。后者认为疏花疏果对增大果实的作用是肯定的,但不能理解为对任何品种都起作用,即使对座果率较高的品种,也只有在一定的叶果比例范围内才起作用。这两种意见也未达到统一,但是同意后一种意见的人较多。
此外,会上还对今年辽南苹果减产和苹果出现严重腐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