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9月1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漫话木薯
李学德
在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指导下,在积极搞好水稻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粗生、高产、稳定、适应性强的木薯生产,是尽快地提高粮食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来龙去脉
木薯(别名树薯、木番薯、南洋薯等),是大戟科一年生或多年生的小灌木,原产于热带的拉丁美洲,经过四百多年的时间,现已成为热带、亚热带五十多个国家的主要薯类作物,被称为三大薯类之一(即甘薯、马铃薯和木薯)。我国以两广、云南、福建为主要产区。据说,我国种植木薯是在十九世纪中叶,由越南传入的。广东省在1851年就已栽培。现在广东省各地都有种植,其中以西江流域和粤西、海南最多。解放前,广东种植木薯面积最多的是1943年,约五十万亩,总产量约一百一十多万担(折谷计)。1956年,全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超过了解放前的最高水平。近两年,广东省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二百万亩左右,总产量约达五百多万担。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木薯加工工业也由解放前的手摇磨粉机制粉发展成为机械综合加工。东莞县的生粉质量,在南洋和欧洲享有盛誉。
地下“粮仓”
木薯的栽培技术比其他粮食作物简单,花工少、成本低、产量高、收入大。根据广东罗定、东莞、广宁、英德、梅县等地的调查,大面积种植木薯,平均亩产可保持六百斤左右,每亩从种植到收获只要花五至九个工。木薯的种植和收获季节比较长,从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前都可种植和收获。因此,在劳动力安排上与水稻及其他作物生产没有大的矛盾。但是,这并不是说木薯无须精耕细作。如果劳动力许可,每亩多花几个工,管理细致一些,多施一些肥料,产量还可以提高。1956年东莞县苏坑农业社种了木薯四百一十六亩,平均亩产达二千零八十斤。广东农业展览馆展出潮安县古巷公社一株木薯重达二百七十斤。可见,木薯的生产的潜力是很大的。广东高州县泗水公社泗水大队就是由于因地制宜地发展了木薯而摘掉缺粮帽子的。1957年以前,这个大队是个缺粮队,1957年以后,开荒大量种植木薯,到1960年共种植八百四十四亩,收获木薯一百三十多万斤,折稻谷三十二万斤,等于全队粮食总量的15%,平均每人达六十五斤。兴宁县群众称木薯是地下“粮仓”。
浑身是宝
木薯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根、茎、叶均可利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含量比许多薯类作物高,鲜薯含淀粉25%—35%,一般为30%。而甘薯只含15%—20%,马铃薯含14%—22%。木薯的热量也比甘薯高,它仅次于麦和米,每公斤木薯能产生一千四百零三卡,而甘薯只达一千卡。木薯的晒干率也比甘薯高,一百斤鲜木薯,切片晒干可得三十五斤左右干片,而一百斤甘薯只得二十五斤左右。同时,木薯粉色泽雪白,甘薯粉色灰暗。木薯淀粉的粒子远比其他薯类淀粉细。木薯粉是重要的轻工业原料和出口物资。木薯淀粉可用作纺织工业上的纱浆、电器工业制电池的粘糊、饮料上的酒料、医药上的葡萄糖和各种片剂丸散配料、橡胶工业上制品配料等等。制过淀粉的木薯渣可制酒,酒渣还可作猪饲料。木薯叶可喂猪,木薯茎可用来培养木耳或烧成炭作炸药的原料。
美中不足的是木薯含有氰酸,不经过处理直接吃人畜会中毒甚至死亡。但是,只要泡浸三五天,就可以安全地使用。其次,木薯在未脱胶处理时,粘性较大,患肠胃病的人吃了较难消化。但是,经过脱胶沉淀后的淀粉却是最易消化的。
哪里能种
木薯适宜于种植在纬度低、年平均温度16—18度(摄氏)、无霜期在七至八个月以上的地区。在粮食作物中,它是抗旱性最强的一种,即使在年雨量只有三百毫米左右的干旱地区也能生长。木薯也是对土壤适应性较强的粮食作物,无论在平原、丘陵、山区、海边坡度在三十度以内都可以生长,在海拔一千米的高地也能正常生长,新开垦的荒地生长也很好。因此,木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转载《南方日报》,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访水芋之乡
本报记者 邓历耕 陈维钧
人们也许都熟悉叶片翠绿,花朵殷红的美人蕉吧!可是有一种植物,和美人蕉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植株比较高,叶片边有一细圈紫红色,不仅供观赏,而且还是一种很好的粮食和饲料作物。这就是水芋(又称芭蕉芋)。
八月中旬,我们访问了大量种植这种作物的水芋之乡——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
我们从榕江县城渡河到对岸的车江人民公社去。这里到处是一丛丛的水芋,在小块的空地上,甚至在大榕树下,都是水芋。
第一生产大队的一位老农潘年松(侗族)告诉我们,他今年仅仅在房前屋后的一些零星土地上种的水芋,每株可收几斤至十几斤块根,估计到冬天可收获六百多斤,在这里,它的产量比红薯还高。
他笑呵呵地说:水芋真是好东西呢,到冬天收获后,拿几个放在火里一烤,剥开皮一吃,香得很,可惜你们来得不是时候。
县农业水利局的一位干部告诉我们,水芋一亩地可收上万斤块根,适应性强,河边、田边、山上、路旁都可种植。种植和管理都比较简单,有种就有收。
水芋的用途很多。它的茎叶多汁,营养丰富,可作家畜的青饲料。水芋的块根含有淀粉、蛋白质、糖份等,一百斤块根可制成十五斤至二十五斤优质淀粉;它还可作为制酒制糖的原料。
水芋系多年生单子叶草本植物,属芭蕉目昙花科,它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我国的贵州、广西、云南、湖南都有种植。
榕江县大量种植水芋的名声正逐渐传播开去,许多地方来信索取种子。去年全县往省内省外调拨的种子就达五十万斤。


第2版()
专栏:

何楼公社卞庙大队群众发愤图强生产抗灾
重灾队一年变为丰收队
灾后坚定搞好生产信心,抢种晚秋粮菜;今年夏季获得了好收成,留足了口粮、种子、饲料,还超额完成了征购任务;已收的早秋超过包产指标三四成,将要成熟的晚秋也长得好。
据新华社济南15日电 去年遭受严重水灾的山东菏泽市何楼公社卞庙生产大队,由于社员群众发愤图强,生产抗灾,一年之内由重灾单位变成丰收单位。今年夏收,全大队一千八百三十七亩小麦,获得了平均亩产一百七十一斤的好收成,超过包产指标26.7%,比去年的平均亩产增加了39%。除按规定留足口粮、种子、饲料之外,超额四万多斤完成了征购任务。早秋高粱、玉米、谷子都超过包产指标三四成。晚秋大豆、红薯等作物,也都长得很好。
去年7月间,这个大队连遭三次暴雨袭击,全部耕地被淹没。二千二百多亩早秋、晚秋作物只收了三百二十斤高粱;社员的房屋被冲毁70%。受了重灾,有些干部和社员一度失去搞好生产的信心,滋生了单纯依赖国家救济的思想。大队党支部和管委会在发动群众分析了灾情和生产抗灾的有利条件后,算了单纯依赖国家支援和生产抗灾的对比账。如果单纯依赖国家支援,全大队就需要国家供应粮食二十三万斤、煤炭二十四万斤,这些粮煤需用五十辆地排车运输三个多月,既要花钱,又耽误生产;如果立即抢种晚秋粮食作物和秋菜,收获一部分粮菜,再加上国家供应一部分口粮,就可以把生活安排好。通过算账对比,大家认识到,消极畏难和单纯依赖外援,对国家、对集体、对社员都不利;只有发愤图强,生产抗灾,才能战胜灾荒,迅速改变灾区面貌。
怎样生产抗灾呢?各生产队社员又进行了讨论。群众的意见是迅速排水,多种晚秋粮菜,为安排冬春生活和搞好冬季和来年生产打下物质基础。大队根据群众意见,把排涝抢种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为了争取时间,尽量早种,各生产队又总结了老农的经验,集中80%以上的劳力,采取开渠排水和挖坑蓄水等办法,排一片种上一片;同时,先在高岗田里育白菜苗,然后移栽到排过水的地里。菜种不足,大队又派人主动与有关单位联系,购进白菜苗三十九万棵和其它菜种。经过社员群众的顽强斗争,终于在去年8月末的一次暴雨后的一周内,抢种了绿豆、荞麦、胡萝卜、大白菜等晚秋粮、菜一千多亩。同时各生产队还组织社员采制副食品和开展副业生产。群众生产抗灾当年就见到效果。秋后全大队共收获荞麦二千四百斤、红薯一万六千斤、萝卜白菜一百三十五万多斤。有了这些粮菜和其他副食品,加上国家对灾区供应的粮食,群众生活安定,生产情绪提高。当时,全大队节省了国家计划供应粮五万多斤,除了留足平均每人五个月所需的鲜菜四百五十斤外,还支援了外地萝卜、白菜三十九万斤,增加现金收入一万多元。在这个时期内,各生产队还帮助社员修建起了被冲毁的房屋。
既抓当前救灾,又抓来年生产,卞庙大队把种好小麦,争取小麦丰收,作为战胜来年夏荒和改变灾区面貌的重要措施。在抢险斗争中,社员们就把全大队的三万多斤麦种抢救出来妥善保管,同时精心护理了全大队的七十二头耕畜。水退后,各生产队合理安排了小麦的茬口,并采取定任务,定报酬的办法,发动社员为秋播积攒肥料。由于准备早,安排得合理,加上各方面的支援,全大队一千六百亩早茬麦,“秋分”以前就播种完毕;麦地全部实行了深耕细耙。
当时,这个大队农具损失很多,牲畜体力减弱,秋播后到来年春天,社员又要忙于打烧柴等活路,这些都给来春的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及时扭转这种局面,早在去年冬季,卞庙大队就领导各生产队,根据冬季雨雪少的情况,在春节前就做了浇灌小麦、耙地保墒的工作,并把部分春季的农活提前做好。今年春季虽然遇到严重干旱,但是社员们可以比较集中力量引黄河水和挖掘地下水抗旱保麦和抗旱春播,基本上适时种上了四百多亩春播作物。
为了发动群众生产抗灾,大队和生产队干部坚持与群众同甘共苦,同时更加注意执行按劳分配、三包一奖政策和制度。因此全大队群众力争早日改变灾区面貌的信心足,热情高。在春播之后,相继消灭了农田里的蝗虫,麦田里的红蜘蛛和麦锈病,保住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目前,社员群众正在一面努力争取晚秋超产,一面积极准备秋种,力争明年夏季有个更好的收成。


第2版()
专栏:

秋种肥多 夏收粮多
苏州专区许多基层干部深入领导积肥
九台县郭家大队单积单放专肥专用充分发挥肥效
本报南京15日电 江苏苏州专区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及早动手,开展了一个群众性的增积秋种基肥的活动,目前全专区已积的肥料,相当于秋播基肥需要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秋种肥多,夏收粮多”,这是这个专区过去几年争取夏熟增产的一个重要经验。早在
7月份,江阴、昆山等中稻产区在中稻除草结束后,立即安排劳力,增积秋播基肥;晚稻产区也分别在7月底8月初晚稻耘耥上岸后,开展了积肥活动。许多生产队在讨论秋播规划的过程中,分别不同作物和土质情况,经过逐丘排队,边落实积肥任务,边采取行动。昆山县周市公社到8月底已有六个大队基本上积好了用肥的70%,有七个大队积了50%以上。
在积肥活动中,大部分公社和大队的领导干部,都深入积肥第一线,边劳动,边帮助生产队加强积肥工作的领导。常熟县练塘公社和平大队干部通过亲自参加积肥,帮助各个生产队制订了合理的积肥定额,调动了社员的积肥积极性,积肥工效较过去平均提高了20%以上。常熟县藕渠公社下滨大队各生产队在公社大队干部的具体帮助下,普遍实行了积肥责任制,积肥任务到组,定额到人,划分地段,包干到底,使积肥活动迅速形成高潮,目前全大队积的秋播基肥平均每亩已达到三十多担。
本报长春15日电 吉林九台县六台人民公社郭家生产大队,在组织各生产队开展积肥工作中,根据土质、地势和茬口等不同情况,对粪肥实行单积单放、专肥专用,使施肥更加合理,肥效更能发挥。
郭家大队处于半山区,各队之间以至每一个队的土质、地势都有一定差别。为了使施肥更加合理,适应各种土质的情况,这个大队发动群众总结了施肥经验,按照当地的自然条件,采取了合理施肥的方法。要做到合理施肥,就要合理积肥。各生产队按照今年的作物茬口和本队的土质地势等具体情况,安排了积肥工作。改变了过去混积肥、混送肥的做法,普遍实行了单积单放,专肥专用。为了确保肥料单积单放,又采取了如下措施:
(1)对于集体积肥,实行肥料分类,把责任落实到组。当前正在换炕、修理住房和畜舍,就以积房墙土、炕洞土、起圈底为主,各种粪肥单积单放。(2)建立了常年积肥小组,把猪、马、牛粪分别积攒起来。(3)对于社员家庭积肥的出售部分,要求有条件的户尽量把草木灰、炕洞土、人粪尿、杂肥等单放单交。同时,各生产队对积肥工作都确定了专人领导,合理调整了积肥报酬。
目前,这个生产大队所积各种肥料已占计划70%。对于牛、马、猪的过圈粪、沤绿肥、房框土、人粪尿、草木灰等,都分别建立了粪堆,并且由专人管理。


第2版()
专栏:

潼关县采集蒿草为秋种沤制肥料
本报西安15日电 以积肥为中心的秋播准备工作在陕西潼关县蓬勃展开,现在全县五个公社已完成秋播计划积肥任务的72.2%。社员们正忙着往田间运送。
潼关是个山塬沟壑地区,蒿草很多,群众向来就有割蒿沤肥的习惯。现在,正是蒿草生长旺季,为了抓紧这个有利时机割蒿草沤肥,大多数生产队已把70%的劳力投入到这项工作。
在集中力量割蒿沤肥的同时,许多社、队还加强了圈肥的管理和社员家庭肥料的收购工作的需要。对出售家肥较多的社员,生产队给予适当奖励。目前,社员积肥的劲头很大,村边、地头相继出现了许多肥堆。


第2版()
专栏:

羊只下山 百亩一圈
维托拉克大队全部耕地普施羊粪
本报乌鲁木齐15日电 新疆皮山县跃进公社维托拉克大队,采取“羊只下山,百亩一圈”的方法,克服了肥料不足的困难。同时,又躲避了高山牧场严寒和暴风雪的袭击,保证了羊只的安全。
目前,维托拉克大队正积极准备羊只下山,全部圈棚已普遍经过修补,正突击打芦苇、割青草、收集树叶,为羊只准备充足饲草。
维托拉克大队背靠昆仑山,气候寒冷,土层薄,土质瘦,开辟肥源,改良土壤,是这里争取农业丰收的重要关键之一。两年前,维托拉克大队虽然重视积肥,但是各生产队仍有50%到70%的地施不上肥料。而在昆仑山中的草场上,终年牧放的羊只却在山野留下大量粪便,运不下来。1959年秋,大队采纳了社员的建议,采用了羊只下山过冬积肥的办法。为了供应下山积肥羊只的饲料,大队抽出部分劳力割贮了十万多捆青草、芦苇,又收集了大量落叶,加上部分玉米秆,准备了足够的过冬饲草。由于准备充分,这年下山的一千二百只绵羊,安全度过了一冬,二十一个羊圈,积肥厚达一米多。为了解决运肥困难,第二年,他们对羊群实行了合理调整,把羊圈建到地头。这一年,全大队一千六百只羊全部下山,羊圈由二十一个扩大到四十八个,按播种面积计算,平均七十七亩地有一个圈。每群羊一冬还要倒圈二至三次。地头建圈后,远地、近地、肥地、瘦地做到了平衡施肥,坏地变成了好地。
羊只下山不仅使粮食大大增产,而且也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羊只下山过冬,首先可以避免高山严寒和风雪袭击,特别是维托拉克大队的羊只产羔期主要是冬季,在山里过冬,接羔育羔困难很大。下山过冬,防寒设备好,产羔大忙期间,可抽出较多的劳力接羔护羔。因而近两年来羊羔成活率年年增加。


第2版()
专栏:

发展多种经营
捕捉马鹿羔
大兴安岭南麓的内蒙古扎鲁特旗罕山林场的工人们,今年又捕到二十只马鹿羔。
罕山林场山高林密,人烟稀少,是我国北方名贵野生动物——马鹿生长的地方。今年,林场的工人们和附近牧区公社有打猎经验的社员一起,联合组成了四个捕鹿小组,由于大鹿难捕,他们就趁母鹿产仔时捕捉鹿羔。
1958年后,林场就建立了养鹿场。现在全场有鹿五十八只。
准备收获牡丹芍药
牡丹、芍药著名产地的山东省菏泽市各人民公社,今年大面积培植的牡丹、芍药普遍生长良好,各生产队正在进行收获的准备工作。
今年菏泽市培植的牡丹、芍药面积达到一千二百多亩,比解放前增加了一倍多,比去年增加了二百多亩。牡丹的品种由过去的五十几种增加到一百二十多种;芍药发展到五十多种。今年各公社生产队建立了特产队、特产组,对牡丹和芍药实行了专业管理。
牡丹、芍药在菏泽有四百余年的培育历史。这里的牡丹、芍药不仅品种多,而且花色鲜艳、花朵大、花层也多。它们不但是名贵的观赏植物,其根部还是名贵的药材。
库尔勒香梨将熟
新疆著名特产——库尔勒香梨即将下树。在各园艺场和人民公社的果园里,半圆形的香梨树冠垂挂着快要熟透的香梨,枝青梨黄,逗人喜爱。
库尔勒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是一片为沙漠戈壁环绕的绿洲。这里的果园里有桃、杏、苹果、香梨数十种果树,其中香梨在这里栽培历史最久,驰名各地。
库尔勒香梨呈长椭圆形,肉嫩、多汁、脆甜,经霜后,皮色黄中渗红,香味浓烈。 (据新华社稿)
帮助社员多养鸭
贵州铜仁县灯塔公社三寨生产大队,积极扶持社员发展家庭养鸭副业,使90%以上的社员都养了鸭子。
三寨大队依山傍水,河沟很多,适宜饲养鸭子,社员历来也有喂鸭的习惯。为了帮助社员发展这项副业,大队在今年年初拿出一部分资金,帮助社员购买小鸭。并由养鸭经验较丰富的社员,到外地买回鸭蛋孵出三批小鸭,出售给社员喂养。后来,大队还从外地引进四百多只北京鸭和苏州鸭。社员们喂上良种鸭后,更加高兴。


第2版()
专栏:湖南通讯

渔乡的变化
——访湖南沅江县万子湖公社
新华社记者 挺军 李涤湘
8月,我们来到万子湖公社访问的时候,乘小船穿过了万子湖,秋阳下,广阔的湖面波光荡漾。一会儿,过去一群追逐鱼儿的鱼鹰;一会儿,迎面驶来满载而归的渔船;远处,一对对风网船正扬着帆篷,在兜捕鱼群。万子湖给我们最初的一瞥,是繁忙的。
船靠岸后,登岸走不远就到了公社办公室所在地,党委第一书记田秋生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情况:全社有四个大队,其中三个捕鱼,一个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年年从这方圆一百八十里的万子湖中捕捞鲜鱼,供应城市和出口,三年来渔业生产水平稳步提高,1960年产鱼一百五十八万四千多斤,比1957年增加了20.6%;今年头八个月产鱼量又比1960年同期增加18%。
公社化带来渔业繁荣
在反动派统治时期,渔民受地主、恶霸和渔商重重压迫和盘剥,只能靠些破鱼网捕点鱼,万子湖一湖死气,满目荒凉。1954年,这里组织了五个渔业合作社和两个农业社,渔业生产蒸蒸日上。但合作社经济力量较小,彼此又分散经营,几个社都挤在少量的好埠头上(打鱼的地方)捕鱼,船碰船,网挨网,产量大受影响;而大量的比较差的埠头却很少人去,长年闲着或半闲着。渔民们早就盼望改变这个局面,公社成立后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公社领导各渔业大队制订了捕捞的全面规划,湖面分期分批蓄禁(不打鱼),渔场得到了合理安排,渔船、渔具的使用也更加合理,捕鱼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又改变了历来只捕不养的习惯,实现了捕养并举。万子湖里只产鲤鱼苗,青、草、鲢、鳙四种家鱼苗都产于湖北省的长江上游。这里的渔民过去很想远出到湖北去捞鱼苗,可是受到资金、人力的限制,一直没有去成。公社化后,公社依靠社有经济的力量,添置了五万个鱼苗捞子,年年都组织渔业队到长江上去捞回鱼苗。
多面手多业船
怎样才能提高鱼产量?公社领导干部在探求着,许多渔民也在探索着。
有一次,公社党委第一书记田秋生听到莲花大队第二生产队社员袁甫生很有捕鱼经验,曾在一个夏季捕鱼三千七百多斤,比别人在旺季还捕得多。田秋生就专门去访问袁甫生,向他请教。袁甫生说:“我随水位的变化,轮流使用了黄古钩、卡子、奔钩三种渔具。这样不管水涨水落,都能打到鱼。”田秋生回社后,就召开公社党委扩大会作了研究,决定在莲花大队试验袁甫生的捕鱼方法,结果,一条船平均每天捕鱼六十八斤,比只用一种工具捕鱼的“单业生产”,产量提高了一倍多。经过试验,证明可行以后,公社党委就召开了现场会议,建议各渔业队采用。于是一个“一人多技,一船多业”的活动,在广阔的万子湖上开展起来,全社涌现了许多“多业生产”的能手。6月,湖里水位高,渔民们用高水位渔具照样能捕到很多鱼,这样,就推翻了这里流传了多少年的“神仙难捕六月鱼”的老话。
船多工具新
我们参观了公社渔具农具厂,看见工人们正在建造一只长达六丈的风网船,另一些工人在给一艘机帆船装配零件。这个厂共有三十七个铁木工人,人数并不多,但效率很高,全社用的一切渔具,从船钉到大型渔船修理、制造任务,都由它包了下来。在嘉禾捕捞大队,我们看见戴老花镜的老人和年轻姑娘,在树荫下,穿梭织鱼网。一问,才知道本公社所用的三四十种鱼网,包括大型的架子网、风网等,全是渔民们自己编织的。大量添置各种各样的渔船渔具,就增强了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现在,任凭万子湖波涛多么汹涌,也难不住渔民捕鱼了。
为了适应湖场和水势的不断变化,渔民们还在千方百计地改革渔具和操作技术。麻豪是一种大型渔具,操作时既笨重,又不安全。管竹山大队渔民郭炎生等琢磨了又琢磨,终于想出在船上装起绞车和滑轮,用来下网起网,这样,占用的劳动力由十九个减少到十一个,笨重劳动减轻了,也安全了。三年来,全社改革的工具和操作技术共达一千三百多件(项)之多。
前进吧,万子湖公社,有了你,万子湖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富饶美丽!


第2版()
专栏:

山东益都县普通公社河东大队第十二生产队的社员,给黄烟打扣心头。适时打好黄烟扣心头,是保证烟叶增产的关键之一。
 袁松楷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