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8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关于蔬菜产销关系问题的探讨
——从唐山市组织蔬菜生产、供应的经验谈起
江淮
蔬菜在城市人民生活中是仅次于粮食的生活必需品。人人要吃,天天要吃。蔬菜多了,歉年可以节约粮食,丰年又利于改善生活。特别是在目前,由于农业连续两年因灾歉收,做好蔬菜的生产供应工作,就成为城市工作中一项突出的任务。蔬菜是技术性较强的作物,品种很多,生长规律各异,生产的季节性很强,除少数品种外,绝大部分容易变质腐烂,不能长期保管,也不便调运分配。因此,在发展蔬菜生产、改善经营方面,确实困难较多。如果搞好了,就产量高,品种多,质量好,损耗小,公社收入增加,群众吃菜开支减少;如果搞得不好,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一出一入,牵涉很宽,影响很大。这里,我想根据对唐山市蔬菜产供销关系的调查,提出一些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唐山市是一个重工业城市,是著名的开滦煤矿所在地,工业比较发达,近郊农业的基础却很薄弱。1958年以来,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各项生产事业又有了很大发展。这给组织蔬菜的生产与供应,带来了十分艰巨的任务。
几年来,唐山市农商两个部门在中共唐山市委的领导下,密切协作,贯彻执行了“近郊农业以菜为纲”的生产方针和“发展生产、保证供应、稳定菜价”的经营方针,取得了很大成绩。近郊菜田面积,三年之间扩大了五点八四倍。1960年春夏菜遭到了三十年未见的大旱,秋菜又遭受了严重的病虫害,但是,总产量仍然超过1957年二点五三倍。在基本自给的基础上,保证了菜价稳定和城市人民的基本需要。
但是,蔬菜工作上的问题也不少。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蔬菜的单位面积商品量下降,品种减少,质量不好。为什么?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连年遭受自然灾害,新菜田的比重急剧扩大,运力、包装器材以及保管条件等与迅速增长的经营任务不相适应,等等,都直接影响着蔬菜的产量与质量。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在蔬菜的产供销关系的安排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弄清这些问题,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已经走过的道路。
1955年以前,唐山市对蔬菜生产一般不作具体安排,所需蔬菜大部来自外县,通过自由市场集中与分配,产供销各方面的关系主要通过价值规律来调节。它的特点有二:(一)产销直接见面,商品集中,挑选性强,价格灵活,利于按质论价。菜农为了快卖,卖大价,在蔬菜的品种、质量和上市时间等方面,都比较关心市场的需要。收割以后,该捆扎的捆扎,该整理的整理,准备妥当,漏夜上市,占好位置,待价出售。成交以后,由卖主以原车、原筐送到零售门市部,环节少,周转快,损耗小,质量好。(二)菜价变动太大,这就影响到蔬菜生产不稳定,分配不平衡。蔬菜上市量时多时少,菜田面积一年扩大,一年缩小。1956—1957年,菜农菜商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成立了蔬菜公司,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自由市场的经济基础,但是在市场关系上还基本保持着原来的特点。
1957年上半年,蔬菜产不足销,市场价格上升较多。当年秋后,对蔬菜实行了统一收购,这对于稳定菜价和保证菜田面积的迅速扩大起到了极其显著的作用。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即由于计划价格不能灵活地适应蔬菜品种、质量复杂多变的情况,一些菜农滋长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思想,交售蔬菜不像上自由市场议价求售那样关心市场的需要;以及由于商业机构扩大,经营环节增多等等原因,以致蔬菜品种减少,质量下降,损耗增加,费用提高,经营亏损。
1958年4月至10月,菜田面积扩大较多,年景较好,蔬菜产销基本平衡。为了解决蔬菜质量和经营亏损问题,试验建立了蔬菜批发市场(即市场管理性质的交易所),组织农业社和零售单位直接见面,围绕规定的计划价格水平,自由议价、选购,并辅之以产销直接挂钩,直线运送。这样大体上达到了稳定菜价和保持质量新鲜以及由亏损变为稍有盈余的目的,但是还没有能够彻底解决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1958年秋后,生产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农村劳力、运力不足,送菜上市、集中成交发生严重困难。同时,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蔬菜产不足销的矛盾越来越突出。1959年开始,逐步地、全面地加强了对蔬菜生产、供应、销售的计划管理,对商品菜再次实行了统一收购。但是,也再次出现了品种减少、质量降低、经营亏损的老问题,从1960年开始还出现了单位面积商品量下降的新问题。
几年来的情况反复指明:蔬菜只是在产销大体平衡的基础上,才能全面实现供应充足、品种齐全、质量新鲜、价格稳定;如果放弃计划领导,完全依靠价值规律自发地进行调节,或者实行计划领导,但是在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中不能全面反映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不注意价值规律的作用,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蔬菜的产供销问题。
我们知道,一定的经济规律总是和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密切联系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消除了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创造了广阔的活动场所,为我们正确地计划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同时,这一切也使得价值规律在我国经济中发生作用的范围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如果无视这一切变化,把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撇弃一旁,置之不顾,不实行计划领导,而硬要价值规律担当蔬菜生产供销的调节者的作用,这样违反客观规律的结果,只能引起事情的混乱,妨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提到过唐山市1955年以前的情况,当时,价值规律不仅调节着蔬菜的供销,而且调节着蔬菜的生产。由于菜农菜商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没有完成,当时的情形也只能是那样。但是,当时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调节,其结果怎样呢?1、从生产方面看,生产很不稳定。随着供不应求,菜价上涨,园田面积急剧扩大,乃至超过了客观需要,菜价节节回落,来年生产规模迅速缩小,也就再次出现供应不足现象……。2、从蔬菜上市方面看:上市不均衡,货源无保证,旺季过剩,淡季不足;阴雨缺货,转晴猛增;价格上升,菜农看涨惜售,价格转萎又看落竞销……。总之,一切都是不稳定,无保证,既不利于发展生产,也不利于改善生活。直到1957年秋后,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对蔬菜的产供销各方加强了计划领导以后,上述情况才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生产稳定增长的新局面。可见,如果不是从一个侧面,不是从一年时间,而是从蔬菜产供销的全局,从更长的时间进行观察,那么不难看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比由价值规律调节的自发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但是,在我们对蔬菜的产供销实行计划领导的过程中,如果不承认或者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也是办不好事情的。目前,除了菜农和机关、企业等自产自食的蔬菜以外,大量的蔬菜是作为商品生产的。“在有商品和商品生产的地方,也就不能没有价值规律”。蔬菜作为商品,一般具有下列三个特点,即1、对于生产者说,它是交换价值;2、对于消费者说,它是使用价值;3、它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交换。我们在制订和执行蔬菜产供销计划的时候,必须正确估计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这些要求。如果违反了它们,势必损伤生产者扩大与提高生产的积极性,降低对消费者的服务质量。由此可见,在我们的计划领导中,必须正确估计价值规律的作用,否则,就不能正确制定计划,制定了也行不通。如果用行政力量勉强执行,就会发生各种甚至是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更不用说全面实现蔬菜供应充足、品种齐全、质量鲜嫩、价格稳定的要求了。

在蔬菜产供销的计划领导中,怎样全面反映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要求并正确利用价值规律呢?我觉得,基本环节有三个:一是改进对蔬菜生产的计划领导,贯彻执行因地种植、群众路线和物质鼓励的原则;二是改进蔬菜的经营,实行分质论价;三是调动零售商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为政治、为生产、为群众服务。
计划领导的总的精神、总的要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的确,主观完全符合客观,这样的事情是很少的。但是,我们应当向这个方向努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使工作做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要在计划领导中,使主观与客观一致,首先必须认真遵守因地种植的原则。对于蔬菜生产特别是这样,因为蔬菜是技术性较强的作物,对于水、肥、劳力、畜力的需要较大,病虫害较多,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经营好坏,产量、质量悬殊很大。能否实现优质、高产、多品种、低成本,关键就在于因地种植。
唐山市女织寨公社的各个生产大队,一般说来是有种菜习惯的。但是,经营条件好的大红桥等四个大队,比经营条件较差的岳各庄等五个大队,今年第二季度土地利用率高17%,单位面积产量高一点零七倍,单位面积商品量高一点四六倍。如果同经营条件更差一些但是种菜面积也较大的女织寨等六个大队比较,土地利用率(按收获面积占菜田的百分比计算)相差77%,单位面积产量相差五点七一倍,单位面积商品量更相差七点七六倍(如下表)。生 产 大 队春夏菜地面积(亩)亩产量(斤)平均每亩商品量(斤)大红桥等四个大队
 2409.9 3752 3023岳各庄等五个大队 3204.0 1808 1225女织寨等六个大队 3057.8 559 345
许多地方的情况指明,缺水、少肥、旱地种菜,再加技术和劳力跟不上去,种菜收入往往不如种粮。1960年,女织寨大队旱地种菜五百三十五亩,平均亩产七百八十八斤,侯边庄大队旱田种菜一百九十八亩,平均亩产仅一百五十斤,檀庄大队经营条件较好,旱地种菜平均亩产也不过一千七百五十斤。老菜农普遍主张因地种植,高产多收。他们说:蔬菜与粮食不一样,条件合适,经营好了,一年种三茬、四茬,亩产万儿八千斤是它;经营不好,一年种一茬、两茬,收这么千儿八百斤也是它。这确实是经验之谈。
但是,蔬菜是人民生活必需品,不能片面强调因地种植而大量减少园田面积,以致影响到城市人民的吃菜需要。因此,在蔬菜产供销计划的总的安排上,应当根据城市人民需要,按照“夏菜以销定产、秋菜产略大于销”的原则,安排足够的园田面积。尽管这样,但在具体安排生产中,仍然要遵守因地种植的原则。经验反复证明,违反了这个原则,其结果是多占了耕地,少打了粮食,还未必能解决吃菜问题。如前所述,如果唐山市在可能条件下,在大红桥等生产大队多安排一百亩菜田,那么它所提供的商品菜,就相当岳各庄等大队的二百五十亩,相当西越河等大队的八百七十六亩。更不用说与旱地种菜比较了。可见,因地种植的潜力是很大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设想,唐山市对于蔬菜生产,本着因地种植的原则和调整、巩固、提高的方针,适当调整以后,有可能缩减园田面积,而又提供数量更大、品种更多、质量更好的商品菜,而且相对地增加了粮食产量。
怎样贯彻执行因地种植的原则和调整、巩固、提高的方针呢?我感到这样做比较好:(1)发扬传统地区、传统产品的传统种植习惯。传统种植习惯是群众多年的经验积累,是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上最适宜当地具体条件的品种与种植方法。例如,前面提到的大红桥大队,习惯于秋菠菜、小白菜、大玉瓜(或窝瓜)、早大白菜(或早萝卜)四茬连续种植(瓜与菜是两垅间一垅套作),产量既高,质量也好。别的生产大队想着这么办,也一时学不了,因为大红桥大队紧挨着大工厂,具有河内水温较高,秋菠菜和春小白菜生长较快,上市较早的特殊条件。又如,侯边庄、赵田庄大队,春夏菜种不好,却习惯于种秋菜。因为,当地水温较低,适宜于秋菜生长。正如许多菜农所说:“习惯种那几种菜,年年摆弄,吃透了性格,产量就高,质量也好”。对于这些地区,应当在巩固现有园田面积的基础上,集中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创造条件,进一步扩大蔬菜生产。(2)1958年以前的老园田,如果改种了其他作物的,尽量恢复种菜。(3)1959年以来扩大的新园田,如果土壤适合,水利问题已经解决,技术问题又不大的,可尽量巩固、稳定下来。(4)有的生产大队,如果水利、土质、劳力、位置等条件都宜于种菜,也可以适当增种蔬菜。(5)这样调整以后,如果近郊区还不能解决吃菜问题的,那就可以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而在虽非近郊但有传统供销关系的邻近农村,建立商品菜基地。
在对蔬菜生产的计划领导中,要认真执行群众路线,充分尊重生产大队、生产队当家作主安排生产的权利。这一方面是因为生产队、菜农最熟悉当地的具体条件,只有依靠他们,才能够切实地贯彻因地种植的原则;另方面也由于人民公社现阶段的根本制度是以生产大队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既然生产大队、生产队是他们的生产资料的主人,对于他们如何运用这些生产资料,我们就只能提出建议,共同协商,而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否则,在经济上、政治上都会犯错误。因此,种植计划必须由生产队发动社员充分讨论,协商同意,其中品种部分与扩大种植面积部分,主要由生产队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决定。
为了调动菜农的生产积极性,保证蔬菜生产计划的完成,唐山市实行了商品菜定购制度,并把计划生产、定购产品同物质鼓励密切结合起来。实行定购制度是近郊菜农的普遍要求。他们说:“国家不要管我们种多少,就管问我们要多少,我们保证完成。”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在安排生产的同时,即应把商品菜收购计划确定下来。这样,一方面便于生产大队因地制宜地安排生产,另方面也可把集体所有制的蔬菜生产与计划联系起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但是,为了保证商品菜生产计划和交售计划的完成,还必须在加强对社员的思想教育的同时,实行城乡互助的方针,贯彻物质鼓励的原则。充分利用城市工业发达、技术先进,人口集中、肥源丰富等有利条件,更多地制修农业机械,挖掘肥料潜力,增产更多的日用工业品,来支援近郊农业。在物质供应工作中要注意同定购产品和交售商品菜结合起来。经验证明,粮食、化肥等主要物资供应安排得妥善与否,对于调动菜农的生产积极性和交售积极性,有重大的作用。今年5、6月间,根据菜农的要求,唐山市对蔬菜实行了合同定购制度,同时,除了对菜农按余粮队标准供应口粮外,根据向国家交售商品菜的数量和质量,奖励一定数量的粮食、化肥等实物。这个办法一经公布,有些公社和大队即争着签订定购合同。
改进对蔬菜的经营,贯彻分质论价的原则,这是搞好蔬菜产供销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环节。蔬菜品种很多,早晚、鲜老、新陈,质量差别很大。只有自上而下地从收购、分配到零售各个环节都实行分质论价的办法,才能够调动生产者和经营者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减少损耗、关心群众需要的积极性。在这方面,唐山市打算建立有组织的批发市场,作为集中与分配商品菜的主要渠道,同时,辅之以产销直接挂钩,直线运送,以及国营商业的收购、批发与分配。
根据1958年唐山市的经验,蔬菜批发市场具有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的全部特征,它没有大小资本家和投机分子参加,它的上市数量和成交价格都是有计划地确定的。因此,它能够促使蔬菜生产稳定增长,保证蔬菜上市与分配保持大体平衡。这种批发市场不仅环节少,最重要的还在于它能够利用价值规律来为增加品种、提高质量服务。
怎样组织蔬菜的批发市场呢?我们认为:1、批发市场的数量一般根据城市的规模确定,城市大的多设,小的少设。2、市场的地址要考虑交通条件,在可能条件下最好利用原来的自由市场的旧址,这些地方,一般具有交通便利、既近产区、又近销地、群众习惯等有利条件。3、以市场为中心,适当划分范围,组织附近的蔬菜生产大队和蔬菜零售单位或者较大的机关、企业食堂,在市场上直接见面,看货议价,协商成交。4、组织好场外运输。办法是,买方带车自取;卖方以原车原筐运送;在市场附近成立专业搬运队。5、改进市场的服务设施,诸如菜农休息、吃饭喝水、修理车辆、购买杂物、文化娱乐,乃至对蔬菜实行代购、代销、代存、代办搬运等等,凡是有条件的都要尽量解决,以便利菜农入市、成交。批发市场也可以酌收服务费,实行单独核算,以场养场,这样更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服务积极性。
搞好蔬菜批发市场的关键是正确制定与掌握成交价格。为了鼓励近郊菜农种菜,蔬菜价格的掌握,在一般情况下要使菜田收入高于粮田。在扩大种植计划的时候,还要注意使条件较差的耕地和运输较远的地区,在改种蔬菜以后,种菜收入不低于种粮。同时,在制定计划价格水平的时候,还要注意季节之间、品种之间的比价关系,使品种安排与上市时间更加适合城市的需要。计划价格的水平,应当具有稳定性,不宜于一日数变。但是,也要注意随着蔬菜的生长情况,灵活加以调整,使价格的变动更加符合生产、供应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允许产销双方围绕计划价格水平在一定的幅度内,分质论价,协商成交。
在领导批发市场的工作中,最复杂的、影响最大的是成交价格问题。就价格水平说,价格高了,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低了又损害菜农的利益,进销差价小了,经营者无利可得也不行。再就灵活的幅度说,幅度小了,不利于分质论价,幅度大了,在供不应求时,容易不合理地提高价格水平;供过于求时,又容易不合理地压低价格水平。为要切实掌握好价格,首先在制订价格水平时要加强调查研究,使价格的安排,基本上与生产实际和政策要求相吻合;其次,在制订和执行计划价格的时候,都要贯彻群众路线的方法,总水平和季节、品种、晴雨、品质等差价的制订,要征求菜农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价格管理比较切合实际。
生产大队在批发市场上成交的蔬菜和送交挂钩单位及国营批发部门的蔬菜,都属于执行定购任务。生产大队完成定购计划以后剩余的蔬菜,社员自留地的蔬菜,可以到零售市场去出售,价格由购销双方协商议订。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可以为菜农增加一部分补充收入,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二、可以为居民增加一部分菜源,以补充计划分配的不足。一般说来,这样做是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欢迎的。
做好蔬菜工作的再一个重要环节是,充分调动零售商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蔬菜零售商业一方面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另方面又在批发市场上直接与生产者打交道。零售商业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直接关系着全面改进蔬菜工作的措施能否取得切实的成效。蔬菜零售商业怎样才能搞好呢?我想主要有这么几项:1、积极参予批发市场的交易活动,按照规定的价格水平和议价幅度,根据居民的需要,实行分质论价的原则,促进生产发展。2、做好零售供应,从蔬菜的数量、品种、质量上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并且做到购买方便。3、减少损耗,降低流通费用,节约消费者吃菜支出,消除经营亏损现象,并争取赢利。要做到这些,就要把全体蔬菜商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根据对唐山市路南一带零售菜店的调查,今年6、7月份,每个蔬菜业务员每天平均经营蔬菜的数量仅二百多斤。由此可见,大大提高蔬菜零售商业的工作量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潜力是很大的。当前,调动蔬菜零售商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的关键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但是物质鼓励必须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否则,也不可能取得预期成效。要反复教育商业职工,使他们真正了解到商业的基本职能就是为生产、为消费者服务。在蔬菜工作上,如何使广大消费者经常地、方便地买到足够的、多种多样而质量新鲜、价格合理的蔬菜,就是为政治、为生产、为群众服务的三大观点的体现。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周谷城等发表笔谈
论述王朝体系不可废弃
编纂历史要不要采用王朝体系?目前史学界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应该打破王朝体系,基本上代之以农民战争的体系;有人则不同意这种意见。《学术月刊》第八期刊载了周谷城、束世澂和金兆梓的笔谈,对后一种意见作了论述。
周谷城认为:研究历史虽不一定要以朝代为中心,但阐明阶级斗争过程,却非研究朝代不可。朝代为阶级斗争的一方,因此,若抛开朝代,则只剩斗争的一方。这就不仅可能对斗争过程讲不明白,而且可能缓和了斗争的强烈程度,或降低了人民斗争的意义、价值及精神。他认为朝代的存在,无碍于新体史书的编写,相反的,竖分部类、横分朝代的史书,既保存了文化遗产,又便于进一步地整理和批判继承。
束世澂认为:专搞帝王将相家谱的必须打破,但是历史是一朝一朝地走过去的,它是代表时间性的,这是打不破的。他主张新的中国通史的体系,应以社会发展的过程为体系。但是,为了有利于通史的求通起见,不必限于一格。不能认为采用了王朝和皇帝名称就是皇权主义,就斥为落后。事实上,不论采用什么体系,在叙述过去的历史时,总是离不开王朝和皇帝的。
金兆梓认为:王朝的名义不必废也不可废。王朝作为一种历史发展阶段细分的符号,便于对历史进行分析研究;如果废弃王朝不用,将来搞历史工作的人要搜集资料就会无从下手。更何况,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对于帝王、王朝,也不能否定其存在。


第7版()
专栏:

一个重要的原则问题
君达
最近,读《列宁全集》三十三卷,在《日记摘录》一文中读到了下面一段话:
“……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利用我们的政权把城市工人真正培养成在农村无产阶级中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人。
我说了‘共产主义’这几个字,我要赶忙声明一下,以免引起误会或过于机械的了解。决不能把这一句话了解为似乎我们应当马上把纯粹狭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带到农村去。在我们农村中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对于共产主义,这样作可以说是有害的,可以说是危险的。
不能这样作。应当从建立城乡的联系开始,决不能过早地抱定向农村灌输共产主义的目的。这个目的现在是达不到的,是不合时宜的,现在提出来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420页)
这段话的意思是很清楚的。应该传播共产主义思想,但是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以前,不应当把纯粹狭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带到农村中去。什么是纯粹狭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呢?一般地说,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共产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所谓纯粹狭义的共产主义思想,显然是指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不要报酬的共产主义劳动,不要等价交换的共产主义协作,等等。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实行着按劳分配、等价交换的社会主义原则,而又向广大群众灌输和要求纯粹狭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势必既不能认真贯彻社会主义原则,也不能真正树立共产主义思想,只能混淆革命发展的阶段,造成思想和行动上的混乱,正如列宁所警告的那样,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甚至“可以说是危险的”。
在这里,联想起了毛泽东同志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说的一段话:
“在现时,毫无疑义,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没有这种宣传和学习,不但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到将来的社会主义阶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导现时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但是我们既应把对于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宣传,同对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又应把作为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处理工作、训练干部的共产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同作为整个国民文化的新民主主义的方针区别开来。把二者混为一谈,无疑是很不适当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699页)
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批判文化性质问题上的偏向而作出的马克思主义结论,对现在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可以这样说,我们既应把对于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制度的宣传,同对于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又应把作为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处理工作、训练干部的共产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同作为整个国民文化的社会主义的方针区别开来。把二者混为一谈,无疑是很不适当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