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黑龙江迎战连阴雨加快收春麦
新疆和田专区新垦区小麦获得好收成
据新华社讯 黑龙江省产麦地区人民,克服霪雨所造成的困难,抢收春小麦。
从7月下旬麦收开始后,全省各地霪雨连绵。为了把成熟的小麦收到手,很多公社都组织有经验的老农,商讨阴雨天收麦对策;同时,根据麦地泥泞,收麦费工的情况,及时调整了劳动定额和确定劳动报酬,贯彻了多劳多得的原则,因而加速了麦收进度。
在麦收期间,不少县、公社、生产大队的领导干部都到麦收第一线和群众一起劳动,指挥麦收工作。林甸县许多生产队合理地安排了雨天收割顺序,抢收积水地小麦;对没有沾水的小麦随割随捆,对沾水的小麦先晾后捆,捆好及时码成通风的小垛。各公社在收低洼地小麦中,根据在水里割麦费工、劳动强度大的情况,劳动报酬比一般活计高20%左右。这个县一万五千多亩低洼、积水地的小麦,现已全部割完。克山县滨河公社巨心生产大队,采取了晴天没露水就抢割,阴天早晨露水大就晚下地,午间少休息,晚间晚收工的措施,使小麦收割进度加快,质量提高。
在霪雨连绵、土地泥泞的情况下,对发挥麦收机械的作用极为不利。但,全省不少国营农场在麦收前的机械检修中,都作了防雨、防陷准备。因此,在泥泞、积水的麦田里,机械仍然坚持正常作业。国营友谊农场今年种了二十五万多亩小麦,尽管麦收期间霪雨连绵,到8月6日统计,已割完十六万多亩。国营九三、克山等农场,采取了机械收割与人力、畜力收割齐头并进的措施,有力地加速了麦收进度。
本报乌鲁木齐19日电 新疆和田专区东起民丰,西至皮山,连绵八百里的新垦荒地上的夏熟作物,今年获得了好收成。目前,占夏收作物总播面积四分之一的荒地小麦已全部登场,单位面积产量大部接近熟地的收成。其他夏熟作物也将陆续收获。
和田专区拥有可垦荒地一千三百多万亩,半数适宜垦为农田。大规模开荒造田,是和田地区各族人民决心改变人多地少局面、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措施。从去年开始,各人民公社沿哈拉喀什、玉龙喀什、克里雅等河流开垦荒地,使全专区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由三亩六分增加到四亩,仅夏熟作物即比去年扩大25%。
新开荒地大部紧靠沙丘,土壤也含有不同程度的盐碱。今年夏熟作物普遍赢得好收成,是不断克服不利自然条件,不断改良荒地土质的结果。于田县在一万二千多米的麦田防风防沙线上,用红柳和野梧桐枝条作成篱笆。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区,社员们采取了紧靠麦田挖掘深沟,和不砍不烧生长在沙丘边沿渠道两旁的芦苇、红柳等野生植物,以代替防风防沙围墙。对严重威胁麦田的碱害,各垦区分别采用挖沟排碱、上沙压碱、浇水泡碱、刮碱扫碱和追肥压碱等办法进行防治。各垦区公社紧密结合防沙治碱斗争,还继续巩固提高已垦荒地的基本建设。如和田县垦区,半年来已修建四条引洪渠、八条干渠、三十二条支渠,使全县大部分新开荒地有了排灌渠道。(附图片)
黑龙江国营友谊农场为减少小麦含水量,职工们抓紧晴天翻晒小麦
新华社记者 宗白易摄


第2版()
专栏:

永修县滨湖各公社
抓住时机垦种湖田洲地
江西永修县共有可利用的湖田洲地二万一千多亩,前一阶段因湖水浸着,只开垦了较高的六千亩。最近鄱阳湖水位逐日下降,可利用的湖田洲地都露出水面,可以开垦种植。
永修县领导部门组织干部分别深入滨湖的淳湖、艾城、马口等公社,领导广大社员开垦湖田洲地,抢种秋作物。各公社规定,生产队在完成包产任务的前提下,种植湖田洲地的收入,不计征粮,不计购粮,不抵口粮,谁种归谁。社员个人在完成集体生产任务以后,也可以垦种,谁种归谁。
加强领导和贯彻政策以后,滨湖各公社纷纷行动起来。现在,全县开垦湖田洲地已形成运动,投入开垦扩种的劳力汇总起来有七千一百多人;已开垦湖田洲地一万一千多亩,栽上晚稻九千八百多亩、黄粟一千六百亩。


第2版()
专栏:

康坪公社社员人多办法多
培育再生高粱争取多收
四川奉节县康坪公社根据高粱生长期长、收获期久、再生力强的特点,因地制宜培育再生秋高粱,争取多收一季粮。
这个公社去年播种的高粱三百亩,就有一百二十多亩培育了再生高粱,每亩多收了好几十斤。根据这些经验,全公社计划把今年的六百多亩高粱,普遍培育成再生秋高粱。这个公社培育再生高粱的办法是:一、把成熟的主穗割去后,留下高粱秆,经过十天半月,生出若干嫩芽,培育成结子的秋高粱;二、发出的芽,选壮去劣,每株留二至三个,促使早熟;三、做好壅土培土工作,及时铲除杂草,增强高粱的再生能力,使它多结子;四、在割主穗时,一刀削成斜口,不伤秆皮,使秆叶健壮,争取多收。
这里的群众认为,培育再生高粱的好处是:产量较高,省工,节约用种,耐旱,而且不影响下季作物播种。


第2版()
专栏:

王家冲生产队
多蓄再生稻
湖南汉寿县株木山公社左家庵大队王家冲生产队,二百一十亩水田,有六十亩中稻因旱受到损失,全队“三包”总产量不能按计划完成。社员在积极抗旱、大搞秋种的同时,主动向队里提出建议,要求把四十一亩熟得早,禾秆子鲜活,无虫伤,有水灌溉的中稻,全部蓄好稻荪(再生稻),精培细管。去年这个队的毛家坪所蓄的稻荪,亩产干谷六十五斤,因此,今年社员们计划争取每亩再多打十几斤谷。
现在,这个队的中稻已开始收割,已有七亩计划蓄稻荪的田,在收割后即用农具拖了一次,并采取了一些使稻荪生长快抽穗多的措施。


第2版()
专栏:

姚家庄大队各生产队
“十边”地种上杂粮
浙江嘉兴县王店公社姚家庄生产大队,共有十六个生产队。在早稻预分中,有十四个队获得了超产奖励,有二个队赔产。大队组织各队社员总结早稻生产经验时,社员们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经验是要坚持多种多收。例如超产的第十生产队,积极扩大早稻种植面积,比“三包”面积扩大了12%,夏季预分中社员所得的超产粮也较多;而赔产的十一、十二生产队,赔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早稻种植面积没有按“三包”计划完成。通过总结,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多种才能多收多超产。
在总结早稻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各生产队进一步组织社员讨论了扩种秋粮的计划。第七生产队讨论时,老农戴正林说:去年“立秋”以后长久不下雨,土地干旱,我在屋前二分自留地上种了耐旱的荞麦,秋后收了二十多斤。他建议生产队根据当前天气干旱的情况,多种一些荞麦。第八生产队的社员也建议生产队剪一部分生长好的番薯苗,栽在河边潮湿的土地上,争取秋后多收一些番薯。各生产队根据社员的建议,参照实际情况,订出了扩种秋粮的规划:第一、二、三、四各队地多田少,就利用田边地角进行扩种;第十二、十三、十四各队,小河、小浜多,就开垦河旁土地扩种;第五生产队利用电力灌溉渠道的两旁,多种秋杂粮。根据规划,在两天内,各生产队就扩种了秋杂粮十一亩多;社员的自留地和“十边”地也及时种上了秋杂粮。(附图片)


第2版()
专栏:

既抓扩种晚秋又抓秋田管理
苏州专区超产队减产队各争多收
据新华社讯 每年向国家提供十多亿斤商品粮食的江苏省苏州专区,广大农民积极开展秋熟作物超包产运动。目前,全区的早稻已经全部登场,中稻正在抽穗扬花,晚稻正在拔节比高、孕穗,苗势旺盛。
今年夏收以后,苏州专区所有超过三包产量的生产队,都得到了奖励粮和现金,因努力不够没有完成三包产量的生产队都赔了产;劳动多的社员分得了比较多的粮款,劳动少的社员得到的粮款比较少。夏收分配以后,进一步促进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超产队和劳动多的社员,决心要在秋收中得到更多的超产;欠产队和劳动比较少的社员,也决心力争秋季超产补欠产,完成或超过全年的包产任务。江阴申港公社第四大队的十一个生产队,在完成原订秋种计划以后,社员们又积极地铲田岸,开荒田,种隙地,扩大了水稻和杂粮种植面积二十九亩。中共苏州地委向全区推广了这个生产大队的经验。许多公社和生产队还划分了大队、生产队、社员的经营范围,进一步发挥了大集体、小集体和社员扩大秋熟作物面积的积极性。先后不到一个月,全区开垦荒地,利用隙地,压缩非农业用地九万多亩,全部种上了水稻和杂粮。各地又利用早秋作物的茬地,种植了胡萝卜、荞麦、绿豆等晚秋作物九万多亩。
全专区的农民,为提高秋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也进行了精心而艰巨的劳动。今年在中稻和晚稻需水量最大的活棵发棵的三十多天期间,全区平均降雨量只有三十三毫米,比干旱严重的1953年还少85%。有些县第一代螟蛾也比去年增加。抗旱、除草、灭虫和积肥,成了全专区农民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关键。
农民们利用本区北靠长江南依太湖,河道纵横的有利条件,开动了四千多台机电排灌机械。同时利用风力、牛力和人力,日夜车水灌溉。因此,今年虽然发生了解放后少见的旱情,但是脱水面积却比雨量较多的去年大大减少。社员们积肥劲头也很大。每天清早,成群的社员乘着木船,在小河、湖泊捞水草,为水稻沤制追肥。社员们还突击铲猪圈,清鸡窝,挖粪坑,给水稻“加油”。到8月初,全区所有中稻和大部分晚稻都追加了一次肥料。社员们对于除草灭虫工作,也抓得很紧。他们在翻耕稻田时就下田拾草根,在插秧结束后,就动手除草芽。因此,今年的草荒面积比去年减少了80%以上。但是,也有极少数的生产队由于劳力不足和安排不当,一部分稻田发生了草荒。部分地区的稻田也因虫害出现了少数枯心苗。现在全区社员,正积极扑灭第三代化螟虫。(附图片)
广东省博罗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收完早稻的同时,紧接着抢插晚稻。这是第二生产队工作人员正在抢插晚稻 邓松发摄


第2版()
专栏:

为了农民弟兄
一天中午,武汉市汽车运输公司司机班长余长生,刚运送抗旱物资回来,本想好好休息一下,但是这时站里又有一部煤气机,要赶运到孝感县肖港区公所去。需用单位已经来电话催过两次了。余长生想到这些日子在行车途中看到田里干旱的情况,农民们是多么盼着机器的支援。因此,他二话没说,连忙吃过午饭,检查了车子,领了点备用材料,装上煤气机,就往孝感开去。
这条路很少走过汽车,路面上又挖了不少过水沟,汽车好不容易才开到区公所门口。区里的同志早就在外面等着,看见老余热情地握着他的手说:“你们辛苦了,真没想到机器来得这么快!”
本来,老余把机器送到区公所,就算完成了任务,取得回单就可往回走了。但他顺便环视周围,发现那里一无塘堰,二无河流,诧异地问道:“机器安到这里有用吗?”区里的同志告诉他:“机器是准备水库用的,水库离这里还有七公里,都是山路,汽车恐怕不好走,不便麻烦你们了。”余长生心里想,现在天色已不早了,机器卸在这里,今晚准运不到水库。提早一点时间抽水对正在抗旱的农民来说是多么迫切啊!他决心负责把机器送到水库去。于是他一面打听那段山路的情况,一面亲自去察看道路,老余发现路上有拖拉机轮迹,心想,拖拉机能走汽车也许能过去。接着,老余带上几个装卸工人和跳板工具等,便驱车上山了。山路越走越陡,老余的助手拿着三角垫在车后,跑一段,垫一段,就这样终于把机器运到了水库边。正在水库边车水抗旱的社员看到汽车运来了机器,都欢腾起来。社员纷纷说:“多亏司机帮忙,这下机器一开动,就可顶几百人车水!”


第2版()
专栏:

调剂牲畜余缺 增强农业动力
漯河市建立牲畜交易服务部与购销双方挂钩
淮口供销社开办耕牛市场调剂耕牛支援秋耕
据新华社讯 河南省漯河市牲畜交易活跃,每天成交牲畜达一百多头。
漯河市历史上就是全国有名的牲畜集散市场之一。
为做好牲畜调剂,服务于农业生产,商业部门在市内建立了牲畜交易服务部。服务部为购销双方挂钩搭桥,还设有议价室,组织买卖双方见面,议价成交。市周围农村有的生产大队、生产队要卖掉骡马,买回牛驴。服务部一方面为卖骡马的队找销路,一方面组织牛驴上市。商桥公社李集生产大队在市上卖了一头大骡子,买回一头小驴和七头牛,社员很满意。西平县老王坡牧场有一批荷兰公种牛和优良品种马,一时找不到销路,而有的公社需要这些牲畜,服务部就与双方联系,一次为牧场代销了八头牛和十匹马。
上市牲畜不敷需要时,漯河市商业部门还派出人员到省内外有关地区采购。外出采购人员仅6、7两月就从湖北等地购回牛马二百六十三头。
漯河市商业部门设立的牲畜交易服务部设置了牲畜检查治疗室,配备有专职检查员,发现有传染病的牲畜,及时给以隔离治疗,做到“病畜不入场”。在一时牲畜上市少的情况下,顾客买不到合适牲畜,服务部代客存款、汇款;买好牲畜一时赶不走的,服务部也设有临时养运组、草料站、牲畜棚,代喂代养。对于上市的一些老弱、瘦、病牲畜,找不到销路时,他们就收购起来,把瘦畜养肥,弱畜养强,病畜治好,再投入市场。商业部门还设立了客栈、饭店、茶水站,给上市群众以方便。
据新华社讯 四川省金堂淮口供销合作社积极办好耕牛市场,有计划有领导地调剂耕牛,支援农民秋耕。自5月8日开设以来,这个耕牛市场已经调剂耕牛一百四十八头。
淮口供销社了解到附近一些地区的耕牛,不仅有佘缺的差异,而且在使用习惯上也有所不同。譬如,有些地区只用水牛,不用黄牛;有些地区两种牛兼用;有些耕牛,在这个地区因为土质关系,认为已经丧失耕作能力,可是赶到邻近地区,还可以继续使用。于是,供销社设置了耕牛市场,组织耕牛的调剂工作。供销社设法同历史上有协作关系的地区联系,并派人到邻近各个耕牛产地挂钩,组织耕牛上市。目前,淮口耕牛市场,除了有本县的一些公社互相调剂耕牛以外,还有邻近的新繁、遂宁、中江、射洪、蓬溪、华阳等县的不少公社,也都来参加市场交易。


第2版()
专栏:

北京市改进粪便处理工作
挖掘城市肥源积极支援农业
本报讯 北京市环境卫生部门,改进粪便污物的处理工作,今年上半年,已运送出人粪尿二十七万多吨,有机垃圾三十四万多吨,帮助近郊人民公社发展粮菜生产。
为了把更多的肥料贮存下来,现在各区都正设计和改建一批有利于积肥、保肥的新式厕所。过去许多公厕都没有较大的贮粪尿的设备,经过改进的窖式厕所就可以贮存更多的肥料,并便于集中运送和使用。现在环境卫生部门和房屋管理部门已经在一千多个厕所添设了贮尿井,一般每个井能贮粪便零点八吨左右,这样就解决了粪肥容易渗漏流失的问题。
现在各区还在陆续添置一批行动快、效率高的电瓶车等小型机动车辆,便于在市区小胡同里行驶,改进城市粪便运输。同时在城市周围,设立了粪肥转运站,以便及时把电瓶车运来的肥料转运到公社使用。西城区过去用大型汽车直接进城运粪,七个人装二点七吨粪肥需八十分钟,现在用电瓶车短途运送只需六人四十分钟就可完成同样任务。运至转运站的肥料,经过机器装运,只要十分钟就可装满一汽车,运往郊区生产队。


第2版()
专栏:山东通讯

老师傅们
宋冬生 朱曰梅 王建林
在潍坊市,有一家以生产小农具著名的新胜农具合作工厂。在这个手工业工厂里,老师傅占全体职工的三分之一以上。他们一般工龄都在三十年左右,技术纯熟,经验丰富。他们打制的锄、镰、铣、镢等小农具,钢火好,规格多样,销往昌潍专区七、八个县、市。农民一见到盖有“新胜”钢印的小农具,就满心欢喜。
生产的好参谋
手工业生产不像大工业那样,有图纸和技术资料可以借鉴。它的一套经验、技术,全都装在老师傅们的脑子里。这个厂的老师傅们,有的以专打铁铣著称,有的擅长于打锄刃、耠子头,也有的是打菜刀的能手。厂的领导上非常重视这些老工人的技术专长,成立了以老工人为主的生产委员会,作为工厂的参谋部。委员会的十三个委员中,有老钳工、老锤工,还有老检验员、老下料员,加上三个打铁出身的领导干部,真是一个刮刮叫的老铁匠班子。厂内一切有关生产的重大问题,工厂党支部和行政上都要提交生产委员会,征询老工人的意见。
今年7月,厂的领导上从冷锻工人那里了解到,锄刃、铣头等几种产品的质量不如以前好了,便决定先听听老工人的意见。开会那天,锄刃、铣头等几种好坏样品,摆了一屋子。老工人一进门,拿起这些产品来,反复观看着,比较着,品评着。大家一眼就看出了次品的毛病在哪里。当场批评张左亮那只炉“活打得粗,火候掌握得不好”,称赞谭善真那只炉的“活打得好”。他们认真分析了产品质量降低的原因,提出每种产品都拿出几件合乎标准的样品来,给打得不好的红炉作样子;请打过三十多年铁的老检验员李培良到炉上作操作示范,并且建议厂长、党支部书记常到炉上加强技术指导。厂的领导同志采纳这些意见以后,几种产品的合格率很快提高到98%。
今年夏季刚开始打耠子头时,定额一时定不下来。打耠子头的红炉一天最多只能打五个,效率不高。厂的领导同志把这件事交给生产委员会合计合计。老锤工刘凤柱提出一天打七个。大家根据往年打耠子头的经验和当前原料材料、技术力量情况,一致认为一天打七个合理,并且建议再调整一下红炉。结果,打耠子头的效率很快提高到七个以上。
老师傅把关
在这个厂里,几个生产中的重要关口,也都由富有经验和技术水平较高的老师傅把着。
下料组的老师傅谭培元,是把第一道关的。以前有一个时候厂里的材料管理不严格,各炉用料都拣好的拿,影响材料的充分利用。自从谭培元负责下料以后,他都是把中板、中板边、圆铁、碎铁等各种材料分门别类存放着。每天,他都蹲在材料堆上,像缝纫师裁衣一样,画过来,画过去,大些的中板边用来打铣头,小些的打锄刃,再小的打镰刀,剩下的碎铁打担杖钩、马掌、船钉等一类的“斤货”。
谭培元给各只红炉发料时,好料次料都适当搭配,有时,徒工来领料,嫌不好不愿要,他就耐心向徒工说明适合打铣头、菜刀一类“片货”的料,打成“斤货”,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现在全厂只是由于量材使用、合理下料这一项,就使生产成本降低许多。
产品检验员李培良是远近闻名的。凡是经他检验认为合格的产品,都盖有“良”字钢印。他检验产品十分认真负责,他说:“产品一经我手出厂,我就要对‘新胜’的名誉负责啊!”拿检查锄刃来说,他戴起老花眼镜,先将锄刃敲几下,听听响声怎样。用钢尺量量宽窄长短,再仔细看看锄刃厚薄、膀子高低,最后还要端详一下鼻子上得牢靠不牢靠,鼻眼方正不方正。验出不合格的,他就在锄刃上写上“高又小”“大又厚”“鼻子歪”等字样,并用粉笔在有毛病的地方作个记号,退回原炉复火加工。
李培良不光是检验,还主动到炉上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工人提高产品质量。每天上午一上班,他就先到炉上转一圈,把头一天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告诉工人们。对技术差的工人,他就蹲下来具体帮助。谭绪发那只炉建立不久,谭绪发又是新学着掌钳,李培良就针对他操作中的毛病,告诉他如何打法,有时就下手打一件产品给他看看,使谭绪发获得了教益。
小农具生产季节性强,每逢随季节变化变换产品时,厂领导上总是先让一只炉试打一下,以保证产品质量。谭善真老师傅样样活都拿得起来,人也很虚心,又有个钻研劲,领导上便确定他那只炉为试验炉。今年3月刚开始生产锄刃时,谭善真打了几天,发现有的料不“吃火”,锄刃鼻子打不上,有种煤打锄刃鼻子时不适用。领导便及时总结和推广了他这只炉的经验,避免了原料材料的浪费,保证了锄刃的质量。
传艺带徒
老师傅们不仅在当前生产中贡献着自己的技艺,而且十分热心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传给下一代。老工人们常说:“就是农业机械化了,小农具也还是缺少不了。咱都是一大把胡子的人了,得好好带徒弟。”
现在,一走进这个手工业工厂,就会看到每座红炉上,都有一个老钳工和一个老锤工带着两个年轻的徒工干活。老工人们还鼓励自己的子女来厂学艺。在一座红炉边,宋茂楷老师傅一边掌钳,一边指点着两个徒工打船钉,叫他们不要慌,稳点打。徒工刚来时不会抡锤,老师傅们就先让他们练习打木桩。下班后,又对徒工讲当年自己学徒时的难处,鼓励徒工好好学习。由于老师傅们教得上心,徒工们长进得很快。几个月内,全厂六十六名徒工中,已有二十多名达到“打三锤”的程度,有些徒工已能顶起一道工序。老工人们看到自己的手艺后继有人,打心眼里高兴。


第2版()
专栏:

打镰刀 振寰 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