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8月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抽调工人和器材支援抗旱
江 西
当6月中旬旱象在江西省部分地区露头的时候,江西省及各专区、县就成立了支援防旱、抗旱的指挥机构。各地的机械工业、手工业及其他有机械制造能力的企业,立即组织力量,为农村赶制赶修排灌机械。省工业生产委员会先后组织了一百四十六名技术工人,分赴九江、吉安、抚州等专区受旱较重的公社大队生产队,帮助修制提水工具,装配排灌机械。赣南行政区组织了一千二百多名木工带着工具去农村,巡回修制抗旱工具。
商业、物资等部门从仓库中清理出许多抗旱物资,调拨给农村。许多县、社的商业部门举办了抗旱物资交流会,组织各地互相调剂提水工具等物资。对于抗旱急需的材料、资金、燃料等,各部门和许多单位都积极帮助解决。
长 沙
从6月上旬以来,长沙市郊区的七十六个农村人民公社,出现程度不同的旱象。全市许多工厂企业已抽调了三百多名技术工人,带着工具和配件,分别到附近各县农村,检修排灌机械;部分手工业合作社也抽调木匠、篾匠,帮助农村修理提水工具。
许多工厂还将暂时用不着的抽水机、煤气机以及抗旱用的器材,借给农村人民公社使用。长沙市建筑工程公司已将暂时不用的五台小型抽水机拿出来,每台抽水机配备了两名技工,支援长沙县黎托等人民公社抗旱。在使用期间,公社负担机器用的燃料和修理费用。
许多受旱的公社在自己的努力和工业部门的支援下,旱灾威胁有所减轻。长沙县九江公社的抽水机,经过长沙先锋机械厂的工人帮助检修后,运转正常,使原来靠抽水机排灌的稻田丘丘满水。长沙县?梨公社金托大队有五百亩水稻受旱,自从长沙市建筑工程公司借给他们一台抽水机以后,这五百亩受旱的水稻田普遍浇上了一寸多深的水。
(附图片)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电厂的工人正在帮助花溪公社翁岩生产大队安装抽水机,以加强抗旱力量新华社记者 王正雄 霍永芬摄


第3版()
专栏:

成都优先运送灾区物资
成都市汽车运输公司的车队,组织精锐力量,采取专车直运、突击抢运和回空捎运等办法,优先运送农村受灾地区生产自救迫切需要的机具、种子和肥料。
在运送这些物资中,职工千方百计战胜困难。彭县各人民公社抢栽补种,急需苕种,汽车五队担负了这项任务。当时,恰值途中的一座大桥被洪水冲坏,职工们共同商量,采取分段转运和绕道运输等办法,完成了运输苕种的任务。
在洪水阻路期间,这个队还组织部分汽车参加短途运输,就地帮助公社转运农业物资。
车队的保修部门,也及时保修好运输农业物资的车辆。汽车五队的保修工人,由于不断地提高了修车质量和修车效率,最近每天出勤的车辆,由三十七辆增加为四十三辆。


第3版()
专栏:

帮助农村扩大杂肥来源
河北省不少地区的商业部门积极帮助农村扩大肥源。天津市河东区采购供销公司,为了支援各生产队水稻追肥和秋菜施肥,除了把国家分配的化肥全部供应到队以外,还帮助生产队与市区棉纺一厂、食品二厂、皮毛厂等五十来个工厂,签订了常年供肥合同。公司并派出采购人员常驻青海、东北等地采购杂肥。近两个多月来,由本市和外地购进工矿的废渣废液和酱渣子等杂肥,已有六千六百九十万斤。
故城县郑口商店在到外地采购中,跟一个化学工厂联系,发现这个厂有一种药品废渣适合郑口一带的土质,肥效较高。现已购进三百多万斤,使郑口公社每亩秋田平均增施肥料四十斤。


第3版()
专栏:

交流夏收夏种物资
广西柳江县商业部门最近在拉堡举办了一个连续五天的物资交流大会。
会前,柳州生产资料站、柳州工业器材商店和柳州农副产品采购站、医药批发站的职工,动手清理了库存,运来大批物资。物资交流会会场上,陈列着商业部门供应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各公社带来的牛、猪、鸡、鸭、兔以及水果、蔬菜等几百种农副产品。
交流会的第一天,竹山公社牵来耕牛,想把它卖掉换回自己需要的化肥和电线。而拉堡公社有菜牛,想卖掉换回耕牛。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部门发挥了桥梁作用,收购了拉堡公社的菜牛,帮他们买回耕牛,并使竹山公社得到化肥和电线。经过商业部门沟通拉堡、进德公社同立冲、穿山、竹山等公社共交换耕牛三十五头,全县耕牛余缺得到了调剂。
夏收就要到了,洛满公社急需箩筐。会上,这个公社的代表提出要求以后,商业部门马上给他们供应了一百多对。洛满公社代表团把这件事打电话告诉家里,家里第二天一早便打发社员挑了六百多斤南瓜卖给了商业部门。


第3版()
专栏:

天津农业机械厂职工正在检验谷物扬场机质量,保证台台好用
袁浩 国汉摄(《河北日报》供稿)


第3版()
专栏:

天津搪瓷厂等建立固定的协作关系
充分利用原料增产日用品
本报讯 据天津日报消息:天津搪瓷厂、第六日用五金厂和油漆颜料总厂组织用料协作,合理使用原料,增产日用工业品。
这三个工厂的用料协作关系,是从1958年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搪瓷厂用马口铁裁制面盆、口杯等剩下的下脚料,给第六日用五金厂制鞋眼等小商品;油漆颜料总厂又把第六日用五金厂做完小商品剩下的原料,用作生产防锈漆的原料。这样,一张马口铁就全被利用上了。
这三个工厂的职工为了合理使用原料,不断改进技术。今年2月底,搪瓷厂每张马口铁的利用率是88.1%。后来,老工人刘仲山、李玉等集体研究成功了一种大小产品套裁的方法,使马口铁的利用率提高到92.1%。3至6月份,全厂就节约了马口铁一万七千多公斤,在原有产品之外,增产了小搪瓷盆、菜碟、羹匙等七万多个。
搪瓷厂剩下的下脚料,只有豆腐块或钮扣那么大了,这对于第六日用五金厂的生产来说,无疑会增加一些麻烦。可是,第六日用五金厂的工人们说,一块小铁片,从开矿、炼钢到轧成薄片,要经过多少人的辛勤劳动啊!一定要想办法充分利用。他们努力改进操作,革新裁断方法。投道小组工人研究出来一种密排巧裁方法,使每裁十个鞋眼的材料多裁了一个,一个月多生产了三万多个鞋眼。4月间,老工人石增臣、萧其望、门大本等到上海学习制锁技术的时候,看到一家工厂用碎料生产的钥匙链,回厂以后,在领导的支持和大家的帮助下,用做鞋眼等剩下的原料做成了灯笼式钥匙链。6月份共生产了一百四十多打。
第六日用五金厂剩下的原料,简直像鱼网一样零碎,而且含硫有高有低,有的还有锈。油漆颜料总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共同努力,根据来料的情况,作不同的化学处理,把它做成一种纯度相当高的氧化铁。他们用这种氧化铁,生产了自行车、造船、建筑和机械行业需要的许多种防锈漆。目前,油漆颜料总厂利用这种废铁边边自制氧化铁的月产量,已达十五吨。
这三个工厂在协作当中,注意了互创条件。搪瓷厂的职工每天都把大量下脚料按照第六日用五金厂的需要,分类存好。第六日用五金厂对于本厂剩下的碎料也精心保管,尽量避免生锈。搪瓷厂还特别规定:兄弟厂需要的下脚料,不能随便乱用;必须用时,也要先同兄弟厂商量,以免打乱协作关系。


第3版()
专栏:

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技术研究
鞍钢中型轧钢厂提高产品质量
本报讯 据辽宁日报消息:鞍钢中型轧钢厂建立和健全原料材料管理、产品检查等制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今年初,这个厂职工在“质量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克服了少数人认为厂子老、设备旧、新产品多,不易提高产品质量的思想,建立了钢坯来料和装炉的检查制度,发现有大结疤、大裂缝等重大缺陷的钢坯,都逐个挑出来,分别不同情况处理,使轧出来的钢材避免了结疤和裂缝现象。他们还实行了随时检查钢温、每隔十五分钟检查一次水管,并且做出温度低和有严重缺陷的钢坯不准入轧钢机轧材的规定,基本上消除了断辊事故,延长了轧辊寿命,对提高产品质量也有很大好处。
这个厂还建立了技术研究制度。轧钢工人利用每半小时一换班的时间开技术研究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过去遇到温度稍低的钢坯,由于没有根据钢温调整压下量,常常出现产品规格大的现象。工人通过技术研究会找到了解决办法,消除了产品规格大的缺陷。原来轧七十五号元钢时,常出现楕圆形,质量不够正常;三班工人就开技术研究会,修改了轧辊孔型,加大了辊缝的宽度,质量得到改善。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工人和技术监督工人建立了协作制度。每逢轧制新产品时,检查站工人除了主动向生产工人讲解钢材质量检查方法外,还设立了质量揭示板,按日、按周地公布三班质量完成情况;生产工人则努力改进操作,开展竞赛,做质量自检工作。


第3版()
专栏:

武汉专店专柜供应修理业用料用具
新华社武汉31日电 武汉市最近成立一批综合商店和附设柜台,专门供应修理服务行业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两个月来,各综合商店和专柜,已经为全市修理行业供应了鞝线、鞋钉、牛皮底革、旧车胎等四万多斤,青篾、棕绳、桐油、硫酸等一万七千多斤,白铁皮、铝片、圆钉、焊锡等十余吨,以及价值二十五万多元的汽灯、缝纫机、钟表、自来水笔、自行车、人力车等零件。
最近几个月,武汉市的修理服务事业有所发展,所需材料增多。自5月下旬以来,武汉市商业部门在各区共成立六个修理材料综合专业商店,并在大型百货商店内附设专柜,以加强修理服务行业所需原材料的管理和供应工作。各综合商店和附设专柜经营的原材料,多的有二三百种,少的也有六七十种。各专业公司按月计划出修理服务行业用料的数量和规格,保证修理行业的用料。


第3版()
专栏:

支持地方工业生产传统产品
重庆商业部门积极供应原料材料燃料
新华社重庆电 重庆市商业部门大力扶持地方传统名牌炊事用具和小五金用品生产。今年六个多月中,全市已有四十多万件名牌铁锅、刀剪、工具等产品供应了城乡人民。
一度停止生产的綦江县东原铁锅,是四川省的著名产品。今年第一季度,市五金交电公司经理带领一批干部到产区调查了当地历史生产和供销等情况。随后从设备、原料材料和燃料等多方面帮助锅厂恢复生产。在第二季度,著名的东原锅又恢复了生产,产量陆续增加。
著名的重庆周和顺菜刀、任清和烟刀、汪德轩切药刀和另一些工厂生产的刀剪、工具等,一向为人民群众所乐用。今年,市商业部门从多方面积极扶持这些名牌产品的生产。周和顺菜刀刀口锋利,产品有适合餐馆厨师用的大菜刀,也有家庭主妇使用的小菜刀。生产这种菜刀需要一批优质土钢。市商业部门特别从土钢厂订购上等土钢供应生产部门。
城乡手工业生产和农民整修房屋家具,需要更多的小五金工具、铅丝、铁钉等。今年,重庆市工业部门决定在南岸洋钉厂、市中区电镀厂生产元钉、鞋钉、铅丝以后,市商业部门便派出驻厂工作组,积极帮助工厂发展生产。这两个厂生产小五金用品都缺少一部分设备和原料材料,驻厂商业干部设法为这两个厂解决困难,现在这两个厂已生产出一批批的铅丝、元钉供应了市场。
根据小五金工厂多数是社办工厂,技术水平较低、产量不大的情况,市商业部门通过加工订货关系,广泛组织厂际技术协作和经验交流,以重点厂带动一般五金工厂。市中区的铁厂改用冲模生产汤瓢、锅铲,产量高、质量好,市五金交电公司就组织其他工厂到这个厂参观学习,全行业的炊事用具生产的质量、产量都有了提高。目前,全市小五金商品供应的数量和花色品种正陆续增加。


第3版()
专栏:

通化葡萄酒厂开始收购野果
新华社长春三十日电 长白山区满山遍野的野果快要成熟了。生产驰名美酒的吉林省通化葡萄酒厂职工,积极地准备大量采集和收购,为今年秋季和明年贮备酿酒原料。一批早熟的野玫瑰花、草莓、黑枣已经收购进厂。
这个工厂今年春季就着手进行野果的采集和收购准备工作。入夏以来,又组织了调查组,分赴通化、辑安、漫江等十四个市、县和集镇,调查野果生长情况,确定了五个重点收购区,与各县、市商业部门、农村供销合作社签订了收购合同;又在漫江镇设立了一处原料发酵站,将收购的野果就地加工成果汁,再运回工厂。对于采集和收购所需的人力、容器和运力,工厂也作了具体安排。为了尽量少用农村人民公社的劳动力,厂里的职工们还组织了几个专业队,准备到重点产地协助采集。


第3版()
专栏:新疆通讯

冰山上的宿食站
新华社记者 储少彬
从乌鲁木齐出发南行,通过险峻的天山后峡,越过草木不生的巴拉提沟大山,便到了拔海四千多米的天格尔冰峰。现在虽是夏季,天格尔冰峰却是寒风凛冽,不时降起雨雪,周围背阳的山谷被几十米厚的冰雪填满,洁白晶莹,终年不消,真是冰雪的世界。从乌库公路翻越这段冰山雪岭前往塔里木盆地的人,谁不想停下来找个温暖的所在啊!冰达坂交通宿食站就正设在这里。每当汽车爬上又长又陡的山坡,驾驶员饥饿干渴的时候;每当夜晚孤车盘旋在山道上的时候,宿食站总是一个温暖可靠的寄托。正是这个原因,驾驶员们对服务在冰山顶上宿食站的四个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怀着无限的敬意。
在高寒地带为运输工人安排宿食是不容易的,米面油盐,甚至烧柴,样样都要从山下运来。在雪线以上的高山上,除开偶然能见到盛开的雪莲花、鸣叫飞过的雪鸡以外,找不到吃的用的东西。常年坚持在这里工作,困难是不少的。但是这个站的站长王清江和同他一起工作的三个同志,清楚地知道这是一条沟通南北疆的重要运输线,理解自己所肩负的光荣任务,三年来他们一丝不苟地为驾驶员们服务着。
刚建站的时候,他们缺乏在高山做饭的经验,饭菜经常不熟,馒头蒸成“铁疙瘩”,水煮到八十度就沸腾,沏上茶不等茶叶泡开便不烫嘴。这种异常现象曾使他们大伤脑筋。为克服高山气压低、氧气少带来的困难,他们便加大炉底风道,在煤火上架烧木柴或烧焦炭,终于掌握了用“硬火”做饭的经验。从那以后,他们再没有让驾驶员吃过一次生冷的饭菜汤茶。他们经常调剂饭菜花样,让人们吃好。因为高山上蔬菜来得不易,品种也少,长期以来他们养成了精调细做的习惯,总是先问人后炒菜,单人单炒,尽量做到炒菜酸辣适当、咸淡可口,适合每个人的要求。
夏季,有些初次走这条路的驾驶员,不了解山上山下气温的差异,衣服穿得单薄,宿食站的职工总是把他们迎到炉火熊熊的食堂里,专为他们做有胡椒和辣椒的汤菜,吃了既能御寒,又预防感冒,让驾驶员身体健康地驶过这段山道。他们关心运输工人的生活总是想得周到,做得周到。宿食站人少事多,他们手勤脚快,不怕辛劳,日夜二十四小时保证驾驶员随到随吃随住。
漫长的冬季给宿食站吃水用水带来困难。这里气候很特别,隆冬极少落雪,而暴雪却集中在空气潮湿的夏季。一到冬天,冰河冻结,这时,宿食站的职工便冒着透骨的寒风,用麻袋到很远的山沟里背冰融水。由于高山空气稀薄,行动起来便要发喘,一次只能背很少一点冰。一年中有七个月靠背冰融水度过。尽管水的来源这样艰难,他们不仅保证人们的吃水、洗脸洗脚用水,还常为汽车水箱添用。
这个布置得整洁暖和、服务周到的宿食站,吃饭的人很多,住宿的人却极少。是住宿安排得不好吗?王站长笑了笑说:“开店的总喜欢人住店,而我们的任务却是帮助驾驶员迅速下山。”因为这里气候条件不好,一到室外,冷风侵人,周围静悄悄的,高山气候引起的脑胀胸塞的感觉更强烈了。除非车子抛锚或驾驶员身体不适,他们不希望有人住店。今年上半年就很少有人住过。
宿食站里经常备有镇静、解热、止痛的药品,保障驾驶员行车中身体健康。他们也经常向新到这条路上行车的人介绍气候、地理特点,注意防范各种危险。
辛勤了一天,值班的管理员和炊事员围拢灯火坐着,行车的人都走尽了,小小的宿食站显得格外清静。但是,他们的心却永远和千百个驾驶员们联在一起。


第3版()
专栏:

甘肃玉门石油管理局老君庙采油厂六区队修井二小队,一贯爱护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从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一年上半年的三百零五次修井中,成功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这是修井二小队正在检修油井 新华社记者 黎枫 成守贤摄


第3版()
专栏:上海通讯

“蓝棠”皮鞋为什么受人欢迎?
新华社记者 叶世涛 新民晚报记者 黄彰才
上海纺织器材机械厂的女工楼甬珠,家住沪东平凉路,这天为了买双新式些的皮鞋,听人介绍,来到市中区的公私合营蓝棠皮鞋店。营业员帮助她挑选了一双新设计的浅灰色风凉皮鞋,楼甬珠试穿后满意地说,买到这样轻便舒服的鞋子,多跑些路也值得。
像这样的顾客,在蓝棠皮鞋店是常常可以碰到的。“蓝棠”的女式皮鞋,在上海妇女心目中,有很高的声誉。许多人成了“蓝棠”的老主顾。她们称赞这里的皮鞋新颖大方,做工考究,穿着舒适。
的确,走进这家商店,人们马上会被多种多样的新式女鞋吸引住。陈列在橱窗里的一百七十多双皮鞋,有镂空的、攀带的、镶色的、满帮的、浅口的……,不但花样别致,而且经常翻新。每天傍晚,人们从工作岗位下班以后,店里就忙碌起来,假日顾客更多。
“蓝棠”专做女式皮鞋。他们的皮鞋所以式样新,做工好,最主要的在于商店自己有工场。门市部和工场密切结合,经常根据消费者意见,提高质量和设计新花样,因此做出来的皮鞋能适应消费者需要。这家皮鞋店自1948年开设以来,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工场和有经验的制鞋师傅。近几年来,在国营商业部门领导下,这个特色得到进一步发扬,工场扩大了,制鞋工人也从二十多人增加到一百二十多人。现在,每个月生产女鞋五千双左右。
蓝棠皮鞋店的六个营业员,多数能够设计鞋样。他们在与顾客接触中,随时了解她们的爱好,在鞋楦上绘出草样,与老师傅一起研究设计。工场的设计师傅季金桃、黄金根等,都有几十年做女鞋的经验。他们经常到门市部听取消费者的意见,而且根据国内外的新样本,结合上海妇女的穿着习惯,设计新样子。新花样的皮鞋,通常总是先做几双,放在门市部给顾客试穿,征求意见,加以改进后再正式生产。不久前,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式镂空凉鞋,有些顾客试穿以后,觉得鞋头太窄,搭攀系在脚跟部位,多走路容易脱落。商店听取这个意见,另外做出一种鞋头加宽、脚背放高,并且装了横搭攀的凉鞋,很受顾客欢迎,第一批三百双快要卖完了。最近,白皮鞋需要很多,商店就用一批白色人造革,赶制凉鞋。7月13日开始突击三天,做出二百双,赶在16日星期天上市。
一双皮鞋,穿起来是否舒服,合不合脚是个关键。人们的脚型不尽相同,“蓝棠”很注意脚型调查,营业员在接待顾客时,就经常研究顾客的脚型。最近,营业员和工场老师傅又深入一些工厂、学校、医院、体育学院和里弄调查脚型,作为下半年改进鞋楦的参考。对有些脚型特别大、特别小或者畸形的女顾客,店里的现成鞋子都不能穿,营业员就画下她们的脚型,由工场设计定做,使这些顾客的特殊需要也得到满足。
消费者对“蓝棠”皮鞋的质量要求很高,因此精工细作,是他们的特色之一。缝线针脚,根据底革性能不同,每寸几针,都有规定;鞋帮钳得紧,线扎得紧,楦头楦得挺,敲得服贴,使得皮鞋牢固而不走样。尽管用的皮料是普通的,但他们善于因料制宜,因料设计、制作;一些边角小料,与整料搭配并做,也做出了很漂亮的皮鞋。在鞋子制造过程中,道道工序都有人检验,工场每天还组织一部分工人,专门检查成品。货色到了门市部,还有一道检验,尽量做到次货不出门。
皮鞋售出以后,他们还随时听取顾客反映,有缺点马上改进。商店采用塑料鞋底的初期,对这种底的性能不熟悉,缝线仍然采取一般皮鞋的做法。有些顾客穿了一些时候,发现断线,商店听到意见,一面替顾客修好,一面立刻研究。根据这种底的特点,现在使用一种土缝线机,用双根线来缝,断线现象就少了。许多顾客的皮鞋穿坏后,希望仍能在“蓝棠”修理。今年上半年,商店就调出一批营业员和老师傅,开办了一个修理部,不但修旧翻新,还接受顾客旧皮料,加工改做皮鞋。
“蓝棠”在发扬经营特色中,得到国营商业部门有力支持。静安区衣着用品公司一直把“蓝棠”看作区内的一家重点商店,除加强思想政治领导,帮助他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以外,还在原材料、设备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在商店经营管理上,也帮助建立一些必要的制度。前一时期,营业很好,店里一度偏重产量,对皮鞋的花色和质量注意不够,门市供应的皮鞋式样没有以前那末多了,对特殊脚型的顾客的订货,一般也不接受,消费者不大满意。6月份,国营公司发现了这个问题,专门组成工作组,对“蓝棠”的特色进行了调查研究,帮助他们改进。职工们认识到保持发扬传统特色,在满足消费者需要上有重要作用,一定要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提高产量。在生产和劳动组织上采取一些措施以后,最近蓝棠皮鞋店的新花样又不断增加,质量逐步趋向稳定,对特殊脚型的皮鞋,也恢复定做。目前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定做不够普遍,有些皮鞋做工不够精巧,部分鞋子修理质量还不够高等。这些缺点,现在正在国营公司领导下,继续改进。
(附图片)
上海市蓝棠皮鞋店营业员周寅伯在为顾客按脚样量尺寸,定制皮鞋 新华社记者 霍生联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