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在我们公社里

  关心集体的好社员
  人人夸奖的保管员
在广东开平县马冈公社龙冈大队水灯车生产队,只要一谈起财产保管的事,人们就会对你说:“我们这里有个茂浣伯,有了他哪样家具都是结结实实,‘长命百岁’”。
茂浣伯名叫梁茂浣,今年七十三岁了。年纪虽然很大,办起事来却还是那么利落、周到。
自从去年社员选他当了生产队的保管员,每天早上,社员还没有出勤,他就先在农具保管室等着了。社员一来到,他就一边有条不紊地分发着每个社员要领的农具;一边把每件农具的牌子挂到领用的社员名下,嘴里还不停地叮咛说:“小心点呀!别把好好的家伙给弄坏了。”
傍晚,社员们由地里回来了,他又是先到农具保管室等着。社员送回来的农具,他要一件一件地细细看过,然后才放回原处。
有时发现有谁没有及时送回农具,他还亲自上门去找,一定要把东西找回来。
茂浣伯保管东西,总是坚持作到“犁耙有挂,水车有架,谷箩、禾桶离地,农具保管悬空”,保护农具不腐烂损坏。生产中损坏了的农具,只要毛病不大,他总爱自己动手砍砍削削、修修补补。所以他保管的东西,不仅损坏的少,而且坏东西一过他的手,就又都变成好东西了。
自从茂浣伯当了保管员,大家都感到农具的寿命长了,修理费也花得少了。因此大家都非常尊敬和爱戴茂浣伯。
李松杰
*夜送劳动手册*
夜幕笼罩了天空,唯有几颗星星眨着眼睛。这时,街上有一个人提着马灯,匆忙地走着。他是第四生产队记工员张振西。
张振西今年二十多岁。去年,他响应党的号召,回到了农业生产第一线,由社员推选担任了记工员。他当记工员后,把社员的工分账记得十分仔细,做到当天记工,十天一结算,一月一公布,社员们很满意。同时,他实行了地头评工记分的办法。有一天,作业组为了提前完成雨后锄玉米田的任务,收工的时间晚了一些,大家在地头评完了工,没有记分就回家吃饭了。张振西虽然回到家里,责任感使他没顾得吃饭,就给社员记分。饭后,他又逐户把劳动手册送到社员手里。我从大队管理委员会开会回来,在西巷里碰见了他。我问:“天这么晚了,还送劳动手册,明天干活时给他们不行吗?”他笑着说:“劳动工分及时记清,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就会更高。”他的话虽然简短,却表现出了认真执行党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政策的责任心。
河南灵宝县阳店公社 张永平
  贵在一颗红心
去年,陕西定边县冯地坑公社蒿台大队高前山生产队,为了使羊子安全过冬,把各群里的六十多只瘦弱羊子挑拣出来,打算派专人放养。但是,这副重担交给谁呢?生产队干部们研究了几次,总也没有物色到一个放心的羊把式。社员们推荐过:杨志贤有经验,靠得住。可是,干部们考虑老杨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怎能叫他在这寒冷冬天去放羊呢?
不久,老杨知道了这件事情。他就找队长说:“别看我老了,我人老心不老,身体结实呢,保险能把羊放好!”队长知道老杨向来做事干脆,说一不二,就把六十多只羊交给了他。
陕北的冬天,寒风入骨,滴水成冰。杨志贤放牧的这一群羊,都很瘦弱,放牧起来就更费劲了。因为天旱,比较平坦的山坡没有好草,他赶着羊踏遍了附近的每个山头和每条山沟;遇上狂风大雪,羊不能出圈,他就冒着风雪,跑到山卡卡、深沟沟拾柴打草。夜里,他总要起来几次,有时把一些冷得打颤颤的短毛羊抱进自己住的窑洞里,让它们暖和暖和。
就是这样,凭着他爱社如家的一颗赤心,抗过了冬天,把这群弱羊养成了欢蹦乱跳的壮羊了。今年4月,地皮放绿以后,还有几只没有换转毛色的羊子,撵不上大群,抢不上青,一天到晚光跑路,吃不饱。他想:冬天都熬过来了,春天还怕什么呢!于是,他每天出去放牧,就把这几只还没有复壮的乏羊抱起来,放到草好的地方去吃,还抽空挖蒿头,拔冰草芽,给这些弱羊偏吃偏喂。杨志贤终于克服各种困难,把六十三只瘦羊子全都养壮了。
单定保
  垛麦
六月十一日上午十一点钟,北京市昌平县兴寿人民公社桃林生产大队第二生产队的社员正在田里干活,突然天气变了,要下雨。
留在家里的六十多岁的社员齐广富想起麦场上摊着三十多亩地的麦子,给雨浇了怎么办?他连忙跑到街头大声喊:“快上麦场啊!雨来了!”边喊边跑向麦场。正在做午饭的王庭兰听到喊声,出门一瞧,也边喊边奔向麦场。他们跑到麦场上,老社员王有海已经在那儿干开了,看见他们就说:“快拿杈垛麦吧!”可是三十多亩地的麦子,凭他们三个人怎么能垛得过来呢?
大家正在着急的时候,一群少先队员气喘喘地跑来了。他们一到麦场,抄起杈子、扫帚就干开了,没有抢到工具的,干脆就用手抱。正在忙的时候,忽然远处有人喊:“相均!吃饭来……”。少先队员齐相均连忙答应:“奶奶——我在这儿!”老太太来到场边一看,大家原来在垛麦子,于是她也找了一把小扫帚和大伙一起干。相均问他奶奶,喊他干什么?老太太头也不抬地说:“我招呼你快使劲垛麦子!”惹得相均笑了起来。
正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下地的社员也一伙伙赶回来了,场上集中了六、七十人。大家有的垛、有的抱席子、有的搭垛底,很快就把麦子垛完盖好了。
赵永森
  (附图片)
  启雄 插图


第2版()
专栏:

  前所生产大队党支部领导有方
  狠抓思想工作促进生产
本报昆明3日电 云南玉溪县后所公社的前所生产大队和下坝生产大队,稻田面积、劳动力人数和耕牛数量等基本相同,但地处水沟尾端灌溉条件较差的前所大队插秧60%的时候,而地处水沟头上、灌溉条件较好的下坝大队仅仅插秧20%。
这是什么原因呢?公社党委调查了两个大队的情况,发现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党支部在生产繁忙的时候,是否抓紧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5月初,插秧开始的时候,公社党委召开会议,要求各生产大队的党支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加快插秧进度提高插秧质量。前所大队党支部书记陈学高回去后,首先召开了支委会,研究了插秧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干部不注意发动群众。于是立即召开党支部大会,讨论党员如何起模范作用,如何发动群众,保证适时完成栽插任务。会后,党支部书记又深入到第五生产队,参加生产并帮助工作。发现部分社员有麻痹思想,插秧的劲头不足;再深入进行调查,又发现有些工种的劳动报酬不够合理,也影响到社员的积极性。根据这种情况,陈学高一方面帮助生产队长召开社员大会,用去年的经验向社员说明按节令栽插的重要性,使大家认识到只要抓得紧,按照节令插下去,增产是可能的。经过这些工作,群众很快行动起来。另方面又调查研究了劳动定额和工分报酬等问题,发现放水和耙田的劳动报酬不够合理。由于这个队的稻田在水沟的尾端,放水人员晚上工作,白天休息,很辛苦,可是工分却和一个中等劳动力拔秧或送肥的差不多。今年田挖得早,垈子晒得干,田比去年难耙,而定额工分却和去年一样。经过队委会和群众商量,适当增加了耙田和放水人员的工分,更加促进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在生产中,这个生产队的党员,都能起带头作用。例如:党员队长陈学光和党员副队长唐光汉放水、耙田都十分注意农活质量和劳动效率。在他们的带动下,多项农活工效都有显著提高。以每天放水泡田说,就由四、五亩提高到十多亩,拔秧和插秧工作,也比前一阶段加快。
第五生产队的群众发动起来了,插秧进度加快了。大队党支部又及时召开支部大会,总结和推广了这个队抓思想促生产的经验。到立夏时节,全大队就基本插完了秧。
下坝大队的情况正相反,这个大队的党支部不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他们看见节令催人,心里也很着急,但是只注意抓生产。党支部书记从公社党委开会回来,没有开支委会研究影响栽插进度的思想障碍和实际困难,只和生产队长们研究并规定了放水、耙田、拔秧和插秧的具体任务。会后,支部书记虽然也深入到生产队,但在工作中和生产队干部一样,也是天天抓水、牛、秧等具体事情。至于干部、社员有些什么思想问题?政策执行中有些什么问题?没有注意研究;有的即使了解了,也没有及时解决。
后所公社党委研究分析了这两个大队的领导方法,感到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领导农业生产,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于是,召开了党支部书记会议,介绍了这两个队的经验和教训。


第2版()
专栏:

高育海广泛联系群众掌握思想动向及时进行教育
  树立防灾思想 争取生产主动
一张载有“魏家湾生产大队从坏处着眼先发制灾”消息的山西日报,引起了山西临县玉坪公社党委书记高育海同志的沉思。魏家湾生产大队属玉坪公社,那里怎样做好生产两套安排的情况,高育海是完全了解的。现在,引起他沉思的是:其它一些生产大队是否都做得像魏家湾那样?魏家湾的这种主动精神,是否贯彻到公社所有部门的工作中了?“对,应当下去和老朋友们拉一拉。”他这样想着。
老朋友上门送情况
这当儿,从公社大门口进来个呼唤“玉锁”的汉子。不用问,公社办公室的人都知道:这是高育海的老朋友——姚家山大队保管员李恩庆来访了。
高育海听见有人呼唤他这小名儿,眉宇间的皱纹,顿时舒展开了。他放下手中的报纸,忙走到大门口,拽着那汉子的手,接待到党委办公室。李恩庆还未坐定,就气呼呼地说:“老弟呀,你看我那小子不成器啦,非得你管教管教不可。”
“你的儿子不是当着生产队里的头儿吗?怎么,近来有些变化吗?”高育海笑眯眯地追问道。
“他要不是领着几十口人的家业,搞好搞坏我才不管呢?他看见今年庄稼长得好,大伙做活又卖力气,自己领导得有了点成绩,就慢慢儿帽缨炸了。大队知道我们队的小日月(注:即成熟期早的作物)种籽留得少,建议和别队调换些,他都顶回去了。”
“他怎么个顶法?”
“他向大队长说:‘今年庄稼都是实打实的苗子,备那些小日月种籽做啥?心操得太细啦,连根头发也能破几瓣。’”
高育海嗬嗬地笑了。他深深地感到,老朋友的话是值得注意的。魏家湾的新闻,反映了应该如何防灾;老朋友的话,却反映了少数人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的麻痹心理。
高育海送走老朋友,就把党委会干部召集到一块,开了个小会,决定分头下去进行调查研究,教育干部克服盲目乐观情绪,更好地贯彻和推广魏家湾的防灾经验,做好两套安排。会后,高育海便到张家圩等大队去了。
随时注意群众思想动向
每次下乡,高育海很少骑车子。一来因为这山区道路坎坷;二来不管在哪里,都有他好多的朋友。遇到朋友,他就想在一起干活,拉拉话;朋友们也想和他谈谈心事。因此步行起来,他倒觉得方便多了。可不,一出公社大门,就有好多人和他搭话。半道上,他碰见枣林大队一个配种员,赶着只乌克兰公猪,配种员看见高育海哭丧着脸说:“高书记哪,昨儿在后沟里配种,多配了几只,今儿,才走几里,猪就腿软的走不动了。”高育海由于心里挂记着两套安排的事,出口却问:“猪的问题,你们是否作好了两套安排?”配种员被问楞了,反问道:“你说什么?”高育海也觉得这句话问得有点突然,就笑了笑说:“如果农业遭了灾,你们如何保证‘守住阵地’?如果收成比较好了,猪仔又如何发展?”配种员吐了吐舌头说:“高书记哪,不瞒你说,以前我们是做着两套安排的,后来,一看这遍地的庄稼好,就忘了这码事啦。反正我这猪配下的猪仔,免疫力很强;若说遭下灾保证不死,那也难说。”高育海叫他到公社找通讯员李贵发,让李贵发给他找个喂猪的地方,让猪歇歇再走。配种员?猪走了,高育海却受到了新的启发。他想:在庄稼长得好,群众情绪高的情况下,农业方面有盲目乐观情绪,畜牧业和其它各业也可能有,他觉得问题严重,责任重大,脚步也走得格外快了。
参加劳动摸清底细
高育海没有照直进张家圩村,他知道这时候社员都还在地里。于是,他越过一道溪流,翻上了梁。但见这吕梁山丘的梯田上,人们摇耧的,拉碌砘的,翻粪的……忙着播种晚秋作物。大伙见高书记来,亲热地打着招呼。高育海习惯地接过了耧把,?喝着大犍牛,咯嗒咯嗒地摇起耧来。他边摇耧,边和大家谈话。高书记一来,田间热闹了许多。在谈笑声中,有两个社员的议论,引起了高育海的注意。一个说:“谷子该定苗啦。”一个说:“一次定就,还是两次?”“一次呗,两次太麻烦。”高育海支楞着耳朵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他觉得,姚家山老朋友关于不备小日月种籽的反映,与这个一次定苗办法,兴许是一个蔓上结的两个瓜,同出于一个思想根源。他想听听多数人的意见,于是喝住大犍牛,回头向大家问道:“究竟一次定就好,还是两次好?”没料到这一问,引起了人们一番热烈的议论:
“一次呗!就凭这底墒,谷苗子满可长出垅沟;一出垅沟,晾开了风,天再旱些,也伤不着苗子。两次定苗,那才是自找麻烦哩!”一个虎彪彪的小伙子,拉着碌砘飞也似地赶上来,得意洋洋地说着。
“咱可不同意郝生有说的,明明两次定苗比较牢靠嘛!人常说,天有不测风云,谁可知老天爷以后是旱还是涝?”老社员曹殿成不慌不忙地说。
郝生有这小伙子听着有人反驳,脸涨红了,强辩的说:“凡事总不能老往歹处想嘛!今后全是一大堆的灾,那咱就停了耧,别种啦!”
高育海打量着这小伙子,仿佛看到姚家山老朋友父子在争论似的,心里恍然大悟:“噢!这原来是目前存在的两种思想情况,带有普遍性,只有迅速解决这个矛盾,才能确立“防”字当头,两套安排的思想,才能使今年的收成建立在一个比较可靠的基础上。他为了从各个角度更多地听到群众的意见,就接着小伙子的话头说道:
“今后就是一大堆的灾,咱们也不能停止下种呵!要知道咱们是公社社员,有党和毛主席领导,难道咱们还不能克服困难吗?”
小伙子一变刚才的怒容,格格地笑了,说:“高书记!你的话挑住我的心病啦,咱就是怕灾的一个。去年,担水抗旱多半年,真把咱‘抗’怕了。现在嘛,一提防灾,咱就觉着肩膀疼呢!”
大伙一听,都哄地笑了。高育海没有想到,小伙子对他的话会有这般反应;也没想到人们对防灾还存在着一种厌倦情绪,还以为单有麻痹思想呢。
高育海看着大伙有点累,就“呜”了声大犍牛,牛乖乖地停下来。活停了,话却像抽不完的丝,越扯越长:
“咱公社就是力量大嘛,大伙都记得:1959年高粱泛红了穗子像罐子粗,一场冷蛋,打去了大半。亏着咱公社事先有准备,事后组织大伙上地细收,才把粮食拣回来……要是把那灾挪在解放前,咱庄稼人可没活路啦!”
“今年,大伙都同意公社的建议,预先防着老天爷这一手。可是有些人,看见大伙干劲大,做活质量高,粪土上的足,加上老天爷下了几场及时雨,庄稼见风长,就忘了老天爷不给下雨的时候啦!”
“…………”
抓住问题及时教育
高育海听了大伙的话,心里越透亮了。他觉得,应该让全公社的社员,都知道“防”字当头的重要意义,这个问题解决迟一天,就多一天的损失。他辞别了社员们,连忙赶回去。公社党委经过研究后,决定就这个问题立即进行一次思想教育。
三天后,姚家山大队保管员李恩庆又来到公社,这回却是满面春风,一见高书记就说:“老弟呀,我那小子可听话啦。他向兄弟队换回五百斤小日月种籽,还说:‘咱们也学习人家魏家湾,如遇上个天旱雨涝的,就把这些种籽种上。’”
(永利、宝明、泰敏)


第2版()
专栏:

根据妇女特点派工 严格实行同工同酬
  利济四大队五队加强女社员劳动保护
本报成都3日电 四川新繁县利济公社第四生产大队第五生产队在夏季生产中加强妇女劳动力的保护,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目前,全队妇女劳力出勤率经常保持在95%以上。全队主要由妇女担任的一百七十多亩小春作物的收获任务比原计划提前八天完成。
这个生产队有四十九个妇女劳动力,占全队劳动力总数的68%。今年夏收夏种任务很重,占全队耕地三分之二以上的小春作物要及时收获,同时要在腾出的土地上栽插水稻,有很大一部分生产任务靠妇女担任。全队妇女在党的政策的鼓舞下,劳动积极性日益高涨。队干部在研究了上述生产形势后,认为妇女劳动积极性越高,就越要关心她们的健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妇女劳动力的积极性,适时完成夏收夏种任务。生产队在总结了以往妇女保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保护妇女劳力采取了几项主要措施。
首先在调工上切实注意照顾妇女的生理特点,确定夏收夏种期间总的调工原则是:女社员以参加小春作物收打和夏季早熟作物田间管理为主,男社员以参加大春作物栽插和田间管理为主。因为前项农活是旱地作业,活路较轻,技术要求不同,宜于妇女做;后者活路重,技术高,且多水田作业,男社员担任较合适。其次是在具体派活时,根据农活轻重、技术高低、距离远近,实行男女搭配,分工合作。如最近给九亩玉米地追肥、垒厢,他们便派了三个男劳动力去挑粪,派五个女劳动力上水粪、丢干粪、垒厢。
这个队还严格实行男女同工同酬,按劳动定额评工记分。在夏收夏种期间,除了适当提高劳动工分报酬外,对妇女在月经、怀孕、哺乳期中所做的农活,定额偏高的都加以调整。使全队十二个产妇、孕妇和哺乳妇都得到了照顾。


第2版()
专栏:

  狮峰、大安大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经营
  认真管好山林发展林业生产
本报杭州3日电 浙江建德县乾潭公社狮峰生产大队,认真总结以往经营山林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贯彻了有关政策,充分调动了生产队和社员全面发展山区经济的积极性。
狮峰大队位于富春江上游的崇山峻岭间,拥有山林面积七千五百四十七亩,占山地总面积99.5%,每年出产大量木材、薪炭、茶叶、油桐、油茶等山林经济特产。这个大队从有利于发展山林经济的原则出发,组织干部、社员总结了解放以来山林生产管理的经验,采取了发展山林生产的一系列措施。首先是合理划分了大队和生产队对山林生产的经营管理权限:确定成片的山林归大队所有,分片固定包给五个生产队管理;各生产队自己种植和新垦复的油茶、油桐、茶叶和竹山,归生产队所有。为了全面绿化荒山,在不影响集体生产的前提下,大队还划出一小部分不便于生产队管理的荒山,由社员植树造林,产品归社员所有。其次,大队包给生产队经营管理的山林产品,实行了固定包产和比例分成的制度。
狮峰大队划清了山林管理权限,建立了管理责任制后,生产队和社员发展山林经济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各生产队都具体制订了发展山林生产的规划,并且根据山多田少的特点,安排一定的劳动力搞山林生产。
本报济南3日讯 山东费县石井人民公社大安生产大队,认真贯彻政策,调动生产队和社员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林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李端岚领导的这个大队,地处群山之中,共有荒山一万二千亩,宜于发展林业生产。自农业合作化以来,已造林达四千二百亩。去年林业总收入达一万元以上。
大安生产大队在发展林业生产中,除集中成片的林木由大队林场经营以外,大队不便经营的林木包给生产队经营;生产队营造的小片林木归生产队所有;社员在宅旁院内、村边路边闲散土地和自留地内种植的零星树木,归社员所有。因而,生产队和社员造林积极性很高,林木发展很快。
为了解决造林和放牧、护山和社员用柴的矛盾,大队本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首先划出二千三百亩低山近山作为牧场;同时,把远山陡山不宜于放牧的荒山作为林场;对各生产队、社员烧柴、修缮房屋所需用草和饲草,采取封山养草和定期开山割草的办法加以解决。
今年春季以来,全大队又植树造林一百六十多亩;社员利用宅旁、河边和自留地、地边地沿等闲散土地植树二万多株,嫁接莱阳梨、柿树等一千一百多株。


第2版()
专栏:

  借水
  本报记者 纪和德
安徽和县绰庙公社新井大队地处丘陵地带。去冬以来一直没有下过透雨,干旱使山塘干涸、田地龟裂,不但早稻种植计划难以完成,连旱粮作物也无法种下。可是对面江浦县的石桥公社正在利用新建成的大于水库放水泡田,栽插早稻。
“要是借点水给我们灌满塘坝,把早稻栽下去,该多好啊!”老农武贤才眼望着白茫茫的大于水库自言自语地说着。“怕没有这样容易吧!我们是隔省隔县的,过去又经常闹水利纠纷,人家才不会借水给我们哩。”有人接过来说。
就在这个时候,公社党委书记沈立胜来到这里,听到社员们的反映,他立即到江浦县的石桥公社,会见了这个公社的党委李书记,商量借水抗旱的问题。没等沈书记说完,李书记就说:“我们早已考虑这个问题了,早稻再不栽,就要误事了。大家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嘛,我们已经和社员们商量了,决定让你们从水库放三天三夜水,解决早稻用水问题。”
消息传到新井大队以后,干部和群众高兴极了。根据各生产队受益的具体情况,抽调了四百多个劳力,用两天两夜时间,开了一条引水长渠,使六百亩没有水源的“靠山田”顺利地栽插了早稻。
江苏省江浦县的石桥公社和安徽省和县绰庙公社接壤,村庄有穿插,田地也有穿插。解放前由于闹水利纠纷,常常发生械斗,两地群众互不往来。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关系开始有了改善。这次,石桥公社在节骨眼上支援绰庙公社水源抢栽早稻,使两个地区的群众进一步亲密起来。社员们感动地说:“因为有了共产党的领导,过去的冤家对头,今天变成了朋友。”


第2版()
专栏:

  抗旱中的“农机医疗队”
  本报记者 朱继功
炙热的阳光下,两辆自行车绕过颐和园,飞快地向黑山扈驶去。不多一会,他们来到东北旺公社西北旺生产队,刚把车子放好,就听见有人在大声叫喊:“咱们区的机器大夫又来了!”
这两个人是谁?一个是从北京第一通用机械厂下放来的钳工张洪斌,一个是海淀区商业局生产资料经理部的杨怀兴。
“机器有毛病没有?”张洪斌见了锅驼机手范玉山就急急地问。
“毛病倒没有,就是气压不准。”范玉山这么说。
范玉山这么一说,张洪斌马上就帮着锅驼机手升火,调整气压,突!突!突!蒸汽越来越猛,水泵均匀地转动起来了,一股清凉的河水被抽了上来。几个老大爷笑迷迷地瞅着水流进地里。
张洪斌和杨怀兴又把有关锅驼机气机部分的原理和维修技术给这个队的两个锅驼机手讲了一遍。当他们正要取车走的时候,一个小伙子匆匆忙忙地跑来了。原来他是附近傅家窑生产队的锅驼机手,特地来请他们去给锅驼机“治病”的。两个“农机大夫”马上调转车头,带着工具,又向新的目的地出发了。
这就是最近活跃在北京市郊的海淀区抗旱战线上的“农机医疗队”。这个“农机医疗队”从四月初开始不到两个月,就跑遍了海淀区各公社,修理了六十二台锅驼机,培训着七十八名锅驼机手。


第2版()
专栏:

贵州锦屏县天柱公社团和生产大队巴湾生产队女社员袁新鸾(中)周乐爱(左)和吴昭引,在割麦打麦工作中,作到割的快,打的净,被大队评为割麦能手。这是她们在检查已打过的麦穗。
新华社记者 南沙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