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对综合平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杨坚白

国民经济计划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为了实现国民经济计划化,首要的问题是要有一个能够大致上反映出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要求,并且体现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国民经济计划。
在社会主义以前的各种社会中,社会规律是作为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强加在人们的头上的。只是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以后,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才有可能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地去计划社会生产。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仅仅是有了实行计划经济的可能,而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还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艰苦工作。对于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也像对其他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一样,只能够从现象到本质,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从不深刻到比较深刻。惟有经过反复的实践,反复的观察和学习的过程,才能使认识逐步完善,逐步深化,从而比较地接近于客观实际。不经过若干年的计划经济的实践,不经过成功和失败的比较研究,就无从丰富计划工作的经验,而计划也就不易准确地符合于客观规律。
为了使主观符合客观,计划符合实际,就要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进行调查研究,详细地占有大量资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并且根据这种客观规律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只有这样的计划才能有利于国民经济计划化的实现。这时候,我们也就掌握了主动权,真正有了自由。
国民经济计划是一种意识形态。从科学性上说,它必须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客观规律;从政治性上说,它又必须符合党的政策。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同政治相比,政治不能不占首位。不言而喻,我们党的路线、政策、方针一贯是从实际出发,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的,因而计划的政治性和科学性是完全一致的。国民经济计划的任务就是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计划中具体化,在一定的计划期间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平衡。
综合平衡之所以必要,就是为了使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社会化的生产不同于自然经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极其密切的有机联系,惟有各个组成部分都是按比例发展的,整个国民经济才能高速度地发展。但是,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绝对平衡发展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永远是一个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斗争过程。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也是如此。在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中,不平衡的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正是事物本身辩证发展的一种表现。如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既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既然实行了计划经济,就不再存在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了,那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看法。反之,如果承认存在着不平衡这个客观事实而从此得出结论说,平衡是无关重要的,甚至认为越不平衡越好,那就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社会主义经济不经过人们自觉的努力,不经过国家计划的调节,它自己是不会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若是不遵从客观规律的要求,不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来加强计划工作,而听任不平衡的发展,那就不仅不能增强计划性,反而会产生盲目性。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正是由于在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过程中,不断地出现不平衡、不按比例的现象,所以,才要求我们不断地与不平衡现象作斗争,不断地进行综合平衡。列宁曾经把经常地、自觉地保持平衡称之为计划性。毛泽东同志把每年作一次经济计划,安排积累和消费的适当比例,求得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平衡,称之为我们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由此可见,计划工作就是要力求克服不平衡,以达到新的平衡。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既不能否定不平衡的存在,又不能放任自流,听任不平衡的发展。关键在于从全局出发,加强综合平衡。

在计划工作中,通常所说的综合平衡包括两种涵义:一是把它作为方针来说的;一是把它作为方法来说的。
作为方针来说,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就是要从六亿人口出发,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瞻前顾后,合理布局。作为方法来说,就是按照上述方针,借助于计划指标体系,编制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表,据以确定整个社会再生产的规模、水平、速度和比例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就是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的计划。所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使命,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再生产理论具体地运用到计划实践中来,通过综合平衡的方法,把社会主义再生产的整个过程在计划期间的发展变化,有系统地表现出来,加以统筹安排。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来说,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并不是指某一产品或某一部门的平衡,而是指从总体上观察的全社会再生产过程各个有关方面之间的平衡。全社会的再生产计划,是通过分别确定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与需要之间的平衡,以及三者之间的综合平衡而制订的,它的内容应该包括从生产到分配、流通、消费和积累的全部过程。不进行这样的综合平衡,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片面性,从而也就不可能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的发展。
在综合平衡工作中,我们认为有一条很重要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处理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和相互关系时,要界限分明,分寸正确。用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要掌握质与量统一的“度”。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而质量又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形象化地说,就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如果对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掌握不准而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事物的发展就会走到自己的反面,而真理也就变成了谬误。政治经济学也要研究质与量统一的“度”。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要研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何谓以尽可能小的社会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效果的问题。特别是在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中,更是时刻不能离开数量界限来观察和掌握质量的。计划上所要求的综合平衡,主要的是要在政策方针既定的前提下,从数量方面来观察和分析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确定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究竟什么样的比例关系是适度的比例关系?什么样的速度是适度的速度?这是一个需要探明的领域。在这方面,问题很多、很复杂。本文仅提出下面几个问题作为探讨的线索。
1、关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把它在国民经济计划中具体化,就是要从国民收入在积累和消费两方面的使用上进行综合平衡。看来在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应该以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消费额较前期有必要的增长(扣除物价变动的因素)为度。譬如说,这一增长率要接近于或者低于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增长率。一般说来,当国民收入增长比较快的年份,积累率可以比较高一点。如此,则积累额不仅在绝对量上会有所增加,而且在相对量上也将保持原来的比例或者有所提高。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保证人民消费水平的必要增长,又可保证社会主义再生产的不断扩大。
2、关于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农轻重的比例关系问题。既然积累和消费的比例要以消费水平的必要增长为度,那么,在两大部类生产的安排上,就必须使消费资料生产大体上有相应的增长,以便从物资上保证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得到实现。同时,两大部类的产品生产要在具体的物质生产部门来进行,其中主要的又是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农业和轻工业主要是生产消费资料,重工业主要是生产资料。因此,两大部类生产又必须进一步具体化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生产。农轻重之间增长速度的比例,也有一个数量界限。这首先要看在一定的计划期间,农业除了满足它自己的生产需要和生活需要之外,能够提供多少商品粮和商品性的其他各种农作物;又要看在一定的计划期间,工业对农业的支援,能够在什么程度保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发展。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再生产是不断扩大的,而在技术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要扩大再生产就要以第一部类创造的国民收入(v+m)大于第二部类的物资消耗补偿(v)作为必要的条件,因而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生产。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数量界限,归根到底,是要服从于消费资料生产的需要的。因为第一部类生产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给第二部类提供更多、更好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来更好地满足生活消费需要。即使在为剩余价值而生产的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生产资料的生产“是不以消费为转移的,但是,归根到底,它还是受个人消费的限制。因为不变资本的生产并不是为了本身的需要而进行的。这仅仅是由于生产个人消费品的部门需要更多的不变资本。”(《资本论》第三卷,)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扩大再生产计划,首先要根据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现实生产力水平的条件,确定可能达到的满足消费需要的数量界限;然后,再进一步考虑两大部类的联系,确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数量界限。
3、关于积极平衡和消极平衡问题。坚持积极平衡,反对消极平衡,这无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种区分也存在着一个数量界限的问题。从数量关系上来说,平衡的本来意义就是要求收与支相等,资源与需要相等。当然,相等只能是相对的,计划一经实施,又会出现某种不相等。因为在客观上会出现事先未预料到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而在工作上又不免有先进和落后的差别。我们在财政计划上,从来是反对赤字财政,主张收支平衡,而在执行结果上则争取略有结余。同样,在物资平衡计划上是要资源与需要相等,在执行结果上争取略有结余,在财力与物力之间的平衡计划上也是要求相等(即以相应的物力作财力的后盾),而在执行结果上争取物力略有结余。我们知道,物资上的略有结余,实际上就是使周转中的储备有所增加,这将大大有利于计划的顺利执行。反之,如果入不敷出,差额很大,就必然造成储备减少,而陷于被动。当然,略有结余,必须有一个数量界限,因为结余过大也是不利于生产的。
我们认为积极平衡与消极平衡的本质区别,在于在进行平衡核算时,是否全面地估计到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深入发现和充分发掘客观存在的潜力。只要在资源方面,把努力开源的因素计算在内了;在需要方面,把努力节约的因素计算在内了,那么,在这个前提之下,就应该力求资源与需要相等,压缩次要的需要,消除需要大于资源的差额。因为在上述前提下的平衡,已经是积极的平衡而不是消极的平衡了。有了这样的平衡,就能够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度的发展。
关于综合平衡中的许多数量界限,总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各种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的。上述一些看法,不过是提出问题,做为引玉之砖而已。到底各种不同事物的数量界限如何确定为宜,还有待于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通力合作,进行有系统的历史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

计划工作也是从具体到综合,从综合到具体的反复过程。综合平衡的全面计划是要以对具体的部门进行具体的研究为基础的。但是,具体的部门计划,如果不以从全局出发的综合平衡计划为指导,又将是支离分散,不相协调的。我们的意见是:惟有采取综合与具体相结合,而以综合为指导的方法,才能编制出全面完整的国民经济计划。
采取从综合到具体部门的方法编制计划,就是首先在前期计划执行结果的基础上,对具体部门的发展变化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参照报告期的综合平衡统计资料所提供的数据——已经达到的社会生产的总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比例关系、动态趋势等等,分析计划期新的条件和特点,遵照党的政策方针的要求,匡算出一个只包括主要指标的综合计划草案。这种综合计划草案的编制方法,根据报告期的动态趋势和计划期的条件和特点,大体上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计算在计划期客观上可能达到的积累率,尤其是生产性积累率(考虑到积累额的大小及其使用效果),然后在报告期的基础上推算出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增长计划草案;二是计算计划期的劳动资源和客观上可能达到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然后推算出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增长计划草案;三是计算两大部类生产和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联系。这一计算首先确定第二部类产量的增长(大体上应与消费基金的增长相适应),再确定两大部类之间的联系系数,并计算第一部类产量的增长,最后求得社会产品总量的增长计划。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推算出的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其结果可能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经过互相检验和互相校正,可以使之归于一致,而把综合计划草案确定下来。这样,就可以拿这个综合计划草案为指导,步步深入,编制各个部门的具体计划,并且从部门联系上进行全面安排,最后形成系统完整的国民经济计划。
这种从综合到具体部门的计划方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从全局出发,对具体部门作了考察,并以客观的综合平衡统计为依据,同时也考虑到计划期新的条件和特点,因而能够把党的政策方针全面地、系统地加以具体化。但是,采取这种方法编制的综合计划草案,只能是粗略的、近似的初步计划;而且据此编制的部门计划,也还不能使各个部门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利用。因而还必须从具体部门到综合,对计划加以检验和修订。
采取从具体部门到综合的方法编制计划,就是首先从一个或者几个重要生产部门着手,按照该部门的生产能力和其他条件确定其生产指标,再从部门联系上对有关部门加以组织安排。这样,把各个生产部门联系起来,再把从生产到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联系起来,最后作出全面的综合,并截长补短,填平补齐,加以平衡。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把主要部门摸得比较具体、深入,能够比较准确地符合各个部门的实际。但是,正由于这种方法不是从全面出发,而是从具体部门着手,因而最后形成的综合计划,容易成为单纯的拼凑和加综,而不是真正的综合平衡计划。所以,我们认为采取这种方法编制的计划,只能作为采取前一种方法编制的计划的补充和参考。
计划方法是服从于计划任务的要求的。我们的国民经济计划不是什么部门的、地区的局部计划,而是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全面计划,是在中央统一集中领导之下的全国一盘棋的计划。所以,“个个生产部门的一切计划都应当严密地协调一致,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一个我们迫切需要的统一的经济计划。”(《列宁全集》第31卷,第464页)具体的部门计划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它终归只能是服从全局,以总体设计的方向为方向。既然如此,在计划方法上也就不能不首先提出从全局出发的综合计划草案,指出战略部署的方向,作为编制具体部门计划的张本。只要我们以党的政策方针为依据,首先提出综合计划草案来,并且善于把从综合到具体部门的方法同从具体部门到综合的方法结合起来,反复地进行互相检验,互相校正,最后也就可以提出一个全面完整的、又综合又具体的国民经济计划。


第7版()
专栏:思想评论

学好基础课 练好基本功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朱物华
学好基础课,练好基本功,是培养技术干部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攀登科学高峰的起点。
许多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都是先打好基础,然后才有创造性的发展,以至在某一方面有重要的建树。例如,我国南北朝时代大科学家祖冲之,正是由于在青少年时代就下苦功钻研自然科学、文学和哲学,学习我国历代的和外国传来的科学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够在天文、历法、数学、机械制造等许多领域内有卓越的贡献。良好的教学基础不仅使他比欧洲人早一千年把圆周率求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而且在距今一千五百年前,就对太阳、月球等天体的运动作了精确的计算。我国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在大学学习时十分重视数学运算,演算了大量的习题。这些娴熟的运算技能对他从事京张铁路等工程起了很大作用。显然,我们现在的工科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更要学好基础课,练好基本功。
基础课所包括的内容,广义地说,是指围绕培养目标所必须学习的基本知识。对于高等工业院校来说,应该包括:公共基础课,如政治课,体育课等;自然科学基础课,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工程技术基础课,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零件等;外文基础课以及专业基础课。本文所论及的基础课,主要指自然科学基础课及工程技术基础课。
自然科学基础课是阐述自然界普遍运动规律的;工程技术基础课是研究如何应用自然科学的理论来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一般规律的;而专业知识则是在上述普遍和一般规律的指导下,对某一具体的科学技术领域的特殊规律进行研究的结果。
“现在是原子、电子、喷气技术的时代,科学技术正在一日千里地发展;我们不趁学习时期,赶紧多学点尖端科学知识,出了校门岂不落后于形势?”常常听到同学们有这样的议论。这些同学有着为祖国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可贵的愿望,但是他们不了解任何尖端技术都是建筑在基础理论之上的。以原子能技术为例:核探测器可用来窥察微观世界的奥秘,但其基本原理不过是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了原子物理或古典物理中的电离或激发效应。一座原子反应堆的建造,除了堆芯设计工程外,不外是热工、自动控制、精密机械仪表和无线电等工程的密切配合,而这些工程,又都是以数学、物理、化学为其理论基础的。如果不学好基础课,就不可能掌握任何尖端科学技术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由于无线电的发展产生了脉冲技术,而脉冲技术应用在原子核性质的研究上,就产生了核物理电子学。核物理电子学的发展,又帮助人们进行辐射探测,精确地找出决定原子核性质的各种参量,为人类进一步开发核内能量创造了条件。正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速,新的科学部门不断出现,如果我们只是一门一门地“追逐式”地学习,其结果必然是一门新的技术还没钻透,另一门新的技术又摆在你的面前。这样就会被急骤发展的科学把自己远远抛在后面。但是,如果学好了基础课,把握了隐藏在复杂、具体现象后面的内部联系,把握住了它们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就可以在迅速发展的科学面前,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还有些同学认为:“基础课虽重要,但是学了眼前不管用。”他们片面地理解“学以致用”的原则,要求处处立竿见影,处处直接应用,否则就一概贬之为“无用”。这种态度正表明他们的思路比较狭窄。有些基础知识,学了之后,虽不能马上用于工程技术实际,却是掌握和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必要前提。荀子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要按部就班,由浅入深。只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如果按照某些人“现得利”的想法,碰到哪个具体问题,就去学哪些具体知识,在五年中即或学了十门、八门专业课,毕业后,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仍然免不了迷失航向,经不起几个浪头的冲击。反之,如果在学习时牢牢地打好了基础,掌握了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的普遍规律,就可以有条件在复杂的现象面前,洞察事物的本质。
学习基础课,不仅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而且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有限的年华去追求无尽的知识,是件困难的事情。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学会一套掌握知识的方法。我们知道,基础课中的理论一般都是遵循着实验、抽象、假说的方法,从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找出普遍的规律。同时,在学习基础课的同时,还可使同学们逐步学会“掌握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逻辑思维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学习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也是普遍适用的。
在学业上的广和深,博和高,基础和尖端的关系,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在比较广博的基础知识上,求得专业知识的高深,在比较高深的专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就扩大了基础知识的广博。因此,学习基础知识必须贯串在整个学校培养过程中。即使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上,也要时时注意补足自己所缺乏的基础知识。
不仅要学好基础课,还要练好基本功。这正如画家必须熟谙素描,京剧演员必须勤“吊嗓子”,书法家总是勤练正楷才能得心应手地写出龙飞凤舞的草字来。对于大学生来说,所谓“基本功”,就是在学校学习过程和毕业后进行各种不同的工程技术工作中绝不可缺少的技能。工科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就是:制图能力、运算技巧和实验操作技术。
大家知道,图样是工程师的语言。我们要设计什么或搞什么革新创造,有了理想之后,须先画个图样。工人搞技术革新也必须先画草图。图要画得准确,作出来的东西才能准确。图画得马马虎虎,东西也就作不好。例如,我校无线电系有个同学在低年级时不重视机械制图,在高年级作设计时连最基本的螺钉连接件都感到很生疏。他在设计某些无线电附件时,自己的脑子里有个很成熟的想法,但无法画出来,只能向工人一面说一面比划,所得的结果是事倍功半。很明显,制图技能看来是“小事”,但万万忽视不得,一定要严格训练:线型要合乎规格,字迹要工整,尺寸标注要准确等等。对于这一点,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学生也要严格要求自己。
熟练地掌握运算方法和运算技巧是很重要的。俗语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工程技术设计中不仅常常要计算,而且要算得敏捷和准确。有些人觉得这种工作没啥了不起,因而在计算中往往把小数点或开方弄错。我校有一个专业去年搞科学研究时,因为少算了一个小数点,使整个设计都返工,浪费了很多时间。在科学技术上我们一定要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踏踏实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我们还要加强实验操作技术的训练。因为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之一,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之一。自然科学的理论要靠实验来验证,新的现象和新的规律要通过实验来发现。通过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从感性上更好地理解和巩固讲课中的理论,提高对一般规律的认识;掌握了基本仪器的使用,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方法,也就是使自己学会了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手段。实际上,这也就是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问题。作为未来的国家干部的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工作锻炼,应该在工作上能独当一面,独立地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因此,学生在校时,就要在独立进行实验操作方面下苦功学习。
有些同学对基本功的学习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说:“在练习基本功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约束,而且有许多地方繁琐、重复、太麻烦,为它浪费时间太不值得。”其实,约束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在学习基本功时,接受许多必要的约束,正是为了获得灵活应用知识的极大自由。通过认真地练习基本功,不仅使我们学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养成一种从事科学工作的良好习惯。不遵守这些“约束”,就不会使你的工作和学习得到“自由。”某机床厂的一个技术员,就是因为在画图时疏忽大意,误画了一小段粗实线,因而使全车间工人十多天的劳动结晶——六百多台电动机底座全部报废。这时,他才想到“机械制图”中关于严格要求线型、字体的重要意义。可见练好基本功不仅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工程技术人员笔下的每个数字、每条曲线都是与国家的生产息息相关的。至于谈到练基本功“麻烦”,我认为:你不从“麻烦”的事儿做起,以后就更“麻烦”。你今天多做些麻烦事,明天就能成为习惯,就不感到麻烦了。老艺人盖叫天演武松醉打蒋门神时,一举手、一抬腿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就是不怕麻烦地练好基本功的缘故。为了练两目睁圆,为了保持腿部的挺直,他曾经下过许多苦功夫,表现了极其顽强的毅力,当时虽然艰苦些,但武松的英雄气概也就这样练出来了。先辈的这种不怕“麻烦”认真刻苦的勤奋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科学并不神秘,但科学高峰,不下苦功是难以攀登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根基,就很难希望在科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作为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科学工作者,我们的每一个工科大学生都要学好基础课、练好基本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