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北京的星期日 〔日本〕松本正雄
现在,我在民族饭店的五楼,照日本的说法是六楼。我喜欢从自己的房间的窗子向外眺望,特别是喜欢眺望这晨夕充满朝气的北京的街道。公共汽车驰过去,很多辆自行车和大卡车也驰过去:所有的车子都朝气蓬勃地驰了过去。
但是,今天我看到的窗下风景却和平日不同,老年人手里拉着幼童——也许是孙儿吧,——缓缓地迈着步子,一对青年夫妇,中间拉着两个孩子,悠然地并排走去。我还看到二十岁左右的少年少女彬彬有礼而又心情舒畅地攀谈着移动着脚步;马路对面的树荫下,男女儿童在嬉闹着。
我望了望桌子上的日历,今天正是6月25日,星期日。噢,今天是北京的星期日啊!
6月11日,我们越过境界线,踏上了中国解放了的广大的国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角。那一刹那,我体验了这样的一种感情——宛如我自己也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我把这话跟伙伴们一说,大家都说跟我有同样的心情。
经过广州到达北京,十天来一面参观和听取伟大的新中国的建设情况,真好似在梦幻中度过;今天,在难能得到的宽裕之中,无意地从窗子向街道望下去,我发现了这明朗健康的景象。
中国人民在自己国家的悠久历史中,一直受到内外敌人的折磨。在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不义的强盗战争后不久,我曾经到过北京。如今,想起来当时中国人民和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日本人民所处的境遇,真是感慨无量。
北京仍旧是古来同样的北京,但北京又不是同样的北京。经过了二十几年,我所看到的两个北京,既是同样的北京,又是不同的北京。北京自古以来就以美丽的首都著称。这一座对于旅行的客人来说又是多么不可比喻的美丽,强烈地唤起旅情的古都啊。北京,现在也很美丽,北京的过去和今天都是一样;但是,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象征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发展的不少纪念碑式的建筑物建成了,或正在建设着。这当然是令人赞叹不已的。但决不只这些,我们还从这里看到了人民群众的解放了的表情。这也是使我们瞠目的。这不正是比一切都巨大的革命创造吗?
关上窗子,我信步走到外边来。旅舍的旁边是民族文化宫,前面也有三三五五的人们在漫步,也有的伫立在那里观赏着街景。还有的散步的人们坐在民族宫门口的台阶两旁的石台上歇脚。这是多么悠闲的景象啊。
两个工人模样的青年人正拿着像机互相拍照,等我走近他们身傍,其中的一个忽然跟我说了些什么,把像机递给我。
“能不能给我们两个人拍一张合影呢?”
我完全不懂中国话,但是我了解这个青年跟我说的话,是这样的意思。我点点头接过像机,以民族宫为背景,对好焦点,按了一下快门。
“多谢,多谢!”大概是这个意思吧,他们说了一句话就走去了。
这不过是在路上发生的小事情。
“这两个青年知道我是日本人吗?”我想着,不晓得是不是这样。也许他们并不知道我是从日本来的客人。我一言未发,他们当然会以为我是外国人吧。我仔细地想了想,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知道我是日本人、至少知道我是外国人,而求我为他们拍照的。
我的北京的一个星期日,使我的心情舒畅。仿佛今天我才感到:中国人民获得了彻底的解放。
1961年6月25日


第8版()
专栏:

访万景台 穆青
平壤郊外万景山,
首相故居屋三间。
铁犁布机承祖训,
刀光火海浴童年。
智领群儿学行伍,
勇擒长虹攀九天。
十世贫农含酸泪,
一代精英创宇寰。
(注)平壤郊外万景台是金日成首相故居,至今仍保存有茅屋三间,及祖父母遗留下之农具、织布机等物。金日成首相一家在万景台居住十世,世代均为贫农。故居附近保存了一些金日成首相童年时代读书、游戏的场所,其中有大石一块,是首相当时当作军舰,经常坐在上面教小朋友们学习海军,准备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地方。另有大树一株,相传金日成同志小时候为了要捕捉天上的长虹,曾爬上这棵树的树顶。


第8版()
专栏:

一张地图 高梁
参加日内瓦会议的老挝王国政府代表团和爱国战线党代表团在日内瓦公开散发了一张老挝形势图,这张图表明,到5月2日为止,全国五分之四的地区(用深黄色标明)已成为老挝王国政府和爱国战线党解放的区域,只有沿着湄公河的五分之一地区(用浅黄色标明),却仍在美国所支持的叛方手中。
一张老挝形势图,
告诉我老挝人民艰苦斗争的历程:
美丽的山河,丛密的森林,
被美国侵略者涂上污秽的血痕。
湄公河弯弯曲曲犹如一条玉带,
汹涌的波浪日夜呜咽不停。
它伴和着母亲、婴儿的血泪,
哀诉着无辜人民的愤怒和怨恨。
在它右岸的狭长地带上美国的坦克还在任意横行,
和平的田野上投射着载运军火的直升飞机的阴影。
但在深黄色的五分之四的土地上,
我看到解放区在暴风骤雨中诞生。
英勇的战士如同林中的山鹰,
严守着岗哨,警戒着敌人,
母亲们开始摆脱连年战争的噩梦,
农民回到稻田里愉快地耕耘,
游击队员在篝火旁舞着胜利旗帜,
旗影下走过被俘的美国军事顾问。
胜利的老挝人民决不允再被干涉,
这张图就是老挝领土主权完整的象征。
老挝人正在绘制一张更美的形势图,
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斗争。


第8版()
专栏:

一盆万年青 陶钝
还是五年前搬进新办公室的时候,买了两盆鲜花:一盆四季海棠,一盆万年青。白白的四堵粉墙内配上红花绿叶,给了进屋子的人一种美好的感觉。这盆四季海棠不到一季,因为不善于调护就枯萎了,只剩了一盆万年青。春天到了,院子里的桃李正在开花,我想也该叫万年青享受点大好春光了。回忆起在高级小学读“理科”时,教师就讲,植物的叶绿素是吸收阳光生长成的。幼年时也有这样的经验:生黄豆芽不见阳光是白生生的,见了阳光的就成绿的了。压在草垛底下生出来的小树是嫩黄的,晒它几天就变成绿色了。根据这些经验就毫不怀疑地把一盆万年青搬到屋子外头去接受阳光。三天以后,这盆万年青叶子都低了头,向阳的部分变成惨白色了。我对着花盆想:“这花多娇啊!真是暖室培养出来的,经受不起阳光,不用说风吹雨打了。”可巧发布了霜冻警报,我又把它搬回了办公室放在原地方,照常地隔两天浇一次水。一年过去了,这盆万年青长高了,可是下半截的叶子都白了,不得不褪了去。剩下的叶子还和才买来的时候差不多,挑在几根高杆上很不美观。
问题的解决是偶然的,我到一家花店,一位顾客和一位售员货为了一盆万年青发生了争执:顾客说:“你们卖的花有毛病,我拿到家去五天就坏了,我拔出来看了看,没有根怎么能活呢?”售货员反问道:“你让它晒了太阳是不是?”顾客反驳说:“花草还能不喜欢阳光吗?”这位养花有经验的售货员笑了,解释说:“万年青是不喜欢阳光的,晒久,叶子就发白,有根没有根倒没关系。”说着他把一盆在身旁长得很茂密的万年青拔出一株来给顾客看,也是没有根,连拔了三株都没有根,又照原样插在盆里。说道:“过几天会生根的。”顾客没有话讲了,我也上了培植万年青的一课。
回来以后把一盆长得高高的万年青都截断,上截插在另一个盆里。不久,上截全活了,下截也茁出了新芽,一盆万年青变成了两盆。如法泡制,把邻家有同样情况的万年青都截断另插了,也都变得非常茂盛。
万年青有万年青的生长规律,违背它的生长规律去培植它,让它多享受了阳光,它是享受不了的。你这善心变成了徒劳无益。“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培植不好,又不去请教花师,只有任其憔悴了。如果不是碰上了花店的一场争执,知道了它的生长的规律,这一盆万年青,不但不会变成两盆、三盆,恐怕是弃置在一边,不再过问,久而久之,也就枯死了,岂不冤哉!


第8版()
专栏:影评

消除旧时代的创伤
——看影片《达吉和她的父亲》 白景晟
小说《达吉和她的父亲》是一篇感人的作品,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虽然在人物的性格上和故事发生的年代等方面,做了较大的改动,但仍然是一部动人的影片。
《达吉和她的父亲》写的是一段父女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新旧两个时代彝汉两族人民的命运所发生的深刻的变化;反映了人们怎样消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痛苦的痕迹,缔造起新的感情,新的关系。表现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崇高的人情和人性。
也许有人会问:这部描写亲子之爱、父女之情的影片,是否会陷入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呢?其实,正是通过影片的故事,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在人吃人的旧社会,那虚伪地唱着“人性”的剥削阶级才是最没有人性的,他们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使被剥削者骨肉分离,家破人亡。只有在新社会里,人们才努力医治旧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创伤,显示出劳动人民的人性美。请看:
美丽的大凉山呈现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彝族人民摆脱了奴隶制度的枷锁,为建设自己的家乡辛勤地劳动着,人们的前途是幸福的、充满希望的,然而奴隶制度虽然被摧毁,但它给人们留下的创伤并没有平息,人们在建设新生活的同时,往往还要为平复旧时代遗留的伤痕,付出很大努力……
老工程师任秉清的女儿——小妞儿,十三年前被奴隶主抢走了,小妞儿受尽磨难,在濒于死亡的情况下,被彝族老汉马赫救了下来,马赫用血泪把小妞儿抚养大了,今天任秉清发现了美丽的小达吉就是自己的女儿小妞儿,他多么希望和自己的女儿团聚啊!然而小达吉已经成为马赫老汉最亲近的人了。任秉清到底认不认自己的女儿,马赫老汉能不能割舍?小达吉到底应该跟谁?两个父亲,一个女儿,在内心中都经历着强烈的冲突,这个冲突构成了影片的悬念,揭示了主人公们的性格。
在银幕上出现的任秉清,这是一个善于体谅别人,肯于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一个具有很好的政治素养的人,他不肯为了寻找自己的女儿而给彝族兄弟带来麻烦和不愉快,当他发现达吉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时,他不忍心从马赫手中把达吉认走,使这个“受了半辈子罪的奴隶再遇到什么不痛快的事”,即使是事情被马赫知道后,他也仍然坚持让女儿留在马赫身边;而马赫这个疼爱养女胜过亲生的老人,知道了事情的真象后,也同样克制住自己的个人情感,要求任秉清把达吉认走。影片成功地向我们逐步揭示了马赫老汉复杂而矛盾的心情,当最初木呷书记告诉他达吉的父亲来到时,他立刻激动起来,不允许别人无凭无据地带走达吉,及至他听到达吉的父亲就是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伙伴任秉清时,他才开始安静下来,按捺住自己的激动,陷入了沉思。木呷书记领他去见任秉清对证,在这一场戏里进一步表现出他心情的矛盾:他相信任秉清的为人像“山上的泉水”一样,只要证据确凿,他肯于将女儿交还给他,然而当任秉清说出真实的凭证时,又使他陷入深沉的痛苦里。马赫的这种矛盾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方面他不是一个自私的人,不会阻碍别人父女团聚,一方面多年以来相依为命的小达吉就要离开自己的身边了,不能不引起他的痛苦,可贵的是在于最后,他决定克制自己与达吉的分离之苦,成全别人,毅然决然告诉了达吉生身之父是谁。马赫讲述珍珠的故事的一场戏是非常感人的,这场戏向我们展示了这位老人高贵的心灵:他向达吉吐露了真情,并且督促达吉去认自己的父亲,即使达吉的眼泪使他痛苦欲绝,他也仍然坚持自己的决定。当乡亲们质问他时,他说:“你们责备旧社会吧!奴隶主折磨过我们,也撕碎过任师傅的心……把旧社会留下来的伤心事,早点结束吧!”这些出自肺腑的话展示了这个人物心灵的高度,道出了这个悲剧的最本质的原因。任秉清父女离散的悲剧是罪恶的奴隶制度造成的,马赫老汉正是为了不让达吉受到奴隶制的危害才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达吉,今天马赫老汉要亲手来结束这旧社会所留下的伤心事,把达吉交还给她的生身之父。就这样马赫老汉的形象在我们面前树立起来了。
然而到底事情还不是最后的了结,达吉对养父的依恋,任秉清对马赫的兄弟之情,都不会允许马赫老汉尝受孤寂之苦,影片的结局是最好不过的了,这个结局正好是对主题的最后的完成:任秉清搬到马赫家一起住,他们要共同抚育这个女儿,小达吉成为最幸福的人,旧社会使她父女离散,新社会使她有了两个父亲。马赫和任秉清的命运进一步联系起来,过去是同样受苦的兄弟,今天亲上加亲,成为不可分离的阶级弟兄!影片就是这样通过这个父女们悲欢离合的故事,谴责了旧社会,谴责了奴隶制度;歌颂了新社会,歌颂了汉彝两族劳动人民在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兄弟感情!
除去上述这些不容置疑的成就外,影片也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是影片的作者们还未能大胆地去揭示人物的内心冲突和矛盾,因此感人的力量就显得不够强烈了。应该承认故事本身确实存在着很有利的条件去揭示人物之间的冲突的,然而影片中除去马赫老汉还有一些思想变化之外,任秉清这个人物就显得过于平板了,作者们似乎是为了强调这个人物的好品质,而不敢去接触这一人物的感情世界——他对女儿的思念之情!其实“父女之情”与这个人物的“高尚品质”之间并没有矛盾。现在处理的结果,反而显得他对女儿的寻找是可有可无、不关痛痒的了。同样,影片对达吉的心理变化也缺乏细致的描绘,缺乏动作。实际上处于两个父亲之间,何去何从?她的内心活动一定是很复杂的,表现了这种心理上的矛盾,反而会揭示出她对两个父亲感情的深挚,其实影片最后的结局——承认两个都是自己的父亲,满可以是由达吉想出来的,并正面加以表现。这样也会加强对这个姑娘性格的刻划,加强人物的动作性。
其次,影片中描述生产建设的一些场景看来与整个影片的戏剧纠葛是游离的,未能与影片的主线很好地联系起来。虽然有一场戏表现达吉放木排,引起两位父亲的担心,但由于解决得过于草率,因此显得作用不大。其它像影片前半部过于拖沓,影片整个节奏还不够鲜明等缺陷,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影片《达吉和她的父亲》尽管有上述的不足,仍然是一部动人的影片。特别是影片通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反映出了时代的变迁,通过个人命运反映了彝汉两族劳动人民的命运,这一点是应该大加肯定的。(附图片)
达吉的彝族阿爸从县城里给她买了许多书回来


第8版()
专栏:

丰收的喜悦
(水彩画)
伍必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