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阿尔泰山般的友谊 梅原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蒙古牧民阿伦娜,肩负人民的委托,胸怀党的信件,在辽阔的草原上,急急地奔向前方。她奔向库伦(当时称,现为乌兰巴托),奔向蒙古人民的革命领袖苏赫巴托尔所在的地方。这时,后面是反动王爷的追兵,而她带着她的幼小的儿子,浑身湿透,是那样饥饿和寒冷。就在这样的境遇下,她闯进了两个普通中国人的家。他们立刻伸出援助的手,掩护了她,骗过了王爷的狗腿子,而在阿伦娜临走时,又送给她沿途的食物,使她几乎感激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蒙古电影《人民的使者》中的一段情节。影片描写的时代,正是黎明已经降临蒙古草原、黑暗尚未完全消逝的年代,而在中国则是北洋军阀飞扬跋扈的黑暗岁月。但就在那个时候,我们已经看到两国被压迫人民之间的同情和友谊了。
我又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蒙古人民共和国诗人达·僧格的长诗《厨师》(见7月9日人民日报第七版)这是一首热情地歌颂中蒙两国人民深情厚谊的诗。中蒙两国的劳动人民,先前同受两国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他们的命运相同,因此,当他们遭受蒙古反动佐领和中国军阀的联合欺压时,他们就用自己的鲜血紧紧地联合在一起了。
天下劳动人民是一家,即使在黑暗的年代,在充满资产阶级狭隘民族主义宣传的年月里,被压迫阶级,尽管肤色不同,语言不通,他们的命运就已经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了。因此,就在那个时候,他们已经互相同情,互相支援了。这种血肉般的情谊,在两国都解放后,就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新的发展。如今,“厨师的近亲”——中国的工人和专家,正在蒙古的土地上,和陶格米德的儿子一代一起流淌着汗水;而在我国,兄弟的蒙古人民共和国赠送的良种马,正在人民公社的田野里进行着耕耘。今天,我们和兄弟的蒙古人民一起欢庆蒙古人民革命胜利的四十周年。苏赫巴托尔的祖国,不再是贫穷落后的只有畜牧业的国家了,她屹立在社会主义的东方,行进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祝贺你,阿伦娜!你如今已白发苍苍,正在美丽的乌兰巴托享受你幸福的晚年吧!你的儿子是在乌兰巴托的工厂里当工人、还是在草原上的牧业社里当主任?祝贺你,陶格米德和你的儿子——“厨师”同志!“厨师”,这名字是中蒙人民深厚情谊的体现。“友谊和真心是一对姐妹,同勤劳的人民永远共存。”(见《厨师》)阿尔泰山雄伟崇高,阿尔泰山脉绵延万里,中国、蒙古之间的建立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基础上的友谊,像阿尔泰山一样崇高,像阿尔泰山脉一样连绵不断!(附图片)
左图:蒙古电影《人民的使者》:牧人达尔巴札在击毙白匪军后,搬家到别处去


第8版()
专栏:

过蒙古 程光锐
乘一只神鹰飞过蒙古上空,
透过云层我眺望你美丽的面容:
沙漠光闪闪,草原青蒙蒙,
蓝天下,银装素裹千年的雪峰。
我耳边仿佛响起了马蹄得得,
伴随着二十年代的急雨狂风,
苏赫巴托尔大军的利剑,
劈碎了沉睡的草原的恶梦。
今天,春色绿遍了草原大漠,
你又沉入了新的幸福的梦境:
羊群笑白云,骏马嘶东风,
蒙古包像朵朵莲花在绿水中浮动。
飞机上看不尽你迷人的景色,
又望见有什么在沙漠上爬行,
那是列车从北京奔向乌兰巴托,
载负着一车友情,千里歌声……


第8版()
专栏:

草原抒情曲
——看蒙古喜剧影片《给我一匹马》 沙 浪
看过了蒙古影片《给我一匹马》像读了一篇优美的散文,给人一种朴素的、瑰丽而又清新的美的感受。
编导用喜剧的形式,烘托出了蒙古大草原的雄浑的风貌,写出了蒙古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人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以及党对人民的关怀,尤其对青年一代的教养。
由于这部影片的动人的情节,看得出编导对这个题材是经过了精心雕凿的。作者用对草原生活的热情,创作了这个有趣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影片的主人公东道是前进合作社的牧马员,这个年轻人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因此熟悉马群的性格,他深深地爱上了马群和牧民的工作。像马群中的烈马一样,他的性格却也是放任不羁的。由此,在他的生活里曾发生了几桩不愉快的事:有一天,合作社卫生所新来了一个女司机,他骑上骏马跟这个女司机驾的汽车赛跑,结果把马给累死了。合作社主任为了让他认识错误,调他去放牛。又有一天,那位女司机驾驶的汽车陷在泥里了,东道又热情地挑选了他的壮牛,救出了汽车,但他的牛群却跑到别处大闹菜园,因此,他又被调去当了邮递员。从这些事件中,他和女司机雅吉玛有了爱情。
影片编导刻划的这个青年牧人的性格很真实动人。这个纯朴、诚实的年轻人有的时候想法过于简单:他相信马比汽车跑得快,可他没想到马力不能像汽车那样持久;他相信牛的气力大,虽然拖出了汽车,可他又忽视了照管牛群。这些缺点在东道的身上是不难克服的。东道从社主任的谆谆教导和自己的工作的锻炼中,逐渐成熟起来,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尽管这个年轻人的思想很纯朴,但是作者并没有把他的性格简单化,当他被调离开牧马工作后,他是多么怀念他的马群啊!他有时候叹息着:“唉,我要是有匹马,那该有多好啊!”这种想法使他更自觉的改正自己的缺点。我们看见,他是用行动表现他认识了错误,并且立了功:一个暴风雪之夜,社里的马群被惊跑了。东道奋不顾身地冲进暴风里,终于救出了马群。这个情节有力地揭示了这个青年的优良品质与党和合作社给他的精心的教养。因此,他获得了合作社的更大的信任,让他回到了他心爱的马群——他的牧马员的岗位上。
在这部影片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名叫岗奇的青年人:他对待妇女抱着轻率的态度,还企图破坏东道和雅吉玛的爱情。当社里的马群被暴风雪卷走后,他却对东道说:“你乐意去你就去吧,我知道我就是把马群追回来合作社也不会给我什么。”当然,在我们的社会里,他兜售不了发了臭的资本主义世界的货色的。因此,在这部喜剧影片里,被嘲讽的不是东道在工作上的一些缺点,而是这个旧世界的残余——自私自利的小人物,为观众作了反面教员。当人们高兴地迎接东道重回到他的牧马员的岗位上的时候,岗奇的确正如他自己说的,什么也没有得到。
《给我一匹马》是一支草原抒情曲,它唱出了草原人们的美好的心愿和蒙古人民的幸福生活。(附图片)
右下图:蒙古电影《给我一匹马》:牧马员东道和女司机雅吉玛


第8版()
专栏:

歌唱祖国的繁荣和富强 〔蒙古〕 策登扎布
珍珠般的五种畜群,
已把山野和草原盖满;
丰衣足食的幸福,
已在家家户户生根。
荒漠的戈壁沙滩上,
饮畜井的辘轳响声?搭?搭,
在辽阔无垠的视野中,
将树起无数钻探高塔。
那些大型的机器旁,
粗壮的胳膊在劳动;
棉絮般洁白的羊毛,
将纺织成五色呢绒。
清澈的色楞格河啊,
微波荡漾的湖沼啊,
我们在这里养育着
金黄色和银白色的鱼群,
将是我们劳动者的补养。
辽阔原野的故乡啊,
杭爱山严峻的岭峰啊,
闪烁着矿石的光辉,
蕴藏着无限量的矿藏。
用我们的智慧和劳动,
寻找富饶的资源,
将它发掘和开采,
把我们的仓库装满。
幸福的生活一天天巩固,
黄色的庄稼,
饱满金黄的麦穗,
长遍大地。
茂密的灌木丛,
绿荫荫的枝叶,
长成了庭院的墙壁,
遮掩着尾角。
〔曹都译〕


第8版()
专栏:艺术短简

陈州粜米—喜剧性 李健吾
《陈州粜米》是元曲作家中一位伟大无名氏的公案戏。包拯是当时人民喜爱的一个前朝清官。受尽封建统治机构和宗法社会迫害的老百姓,对他像对严父一样感情真挚。他是公正、智慧和胆量的化身。铁面无私成了形容他的性格标签。不少公案戏借重他来做翻案文章,他的戏剧作用正如神仙作用那样一目了然。
公案戏是悲剧吗?你问的有意思。《窦娥冤》是公案戏,又是悲剧。《陈州粜米》的第一折,写出张?古敢于斗争的性格和赃官把他打死的事实,可以说是悲剧,不过仔细一想,这还只是第一折,一切才开始,一切只为引出包拯到陈州勘断,也就不便冒然把它说成悲剧。是不是悲剧,还要看主人公的性格在事件发展中的作用。这出戏的主人公是雪冤的包拯,不是屈死的张?古,判断它是不是悲剧,就必须从包拯的性格入手。
无名氏给我们创造了一个鲜明的有趣的包拯形象。从包拯上场起,剧作者利用他的表白,极力刻划他的告老心情。他来到相府,只为“致仕闲居”。他似乎已经倦于和特权人物斗争:“我和那权豪每结下些山海也似冤仇,曾把个鲁斋郎斩市曹,曾把个葛监军下狱囚,剩吃了些众人每毒咒。”他有内心波动的一面,还有本性幽默的一面,他唱:“待不要钱呵,怕违了众情;待要钱呵,又不是咱本谋。只这月俸钱做咱每人情不彀”。这是一个“我把那为官事都参透”的“白髭须老儿”。他真“参透”了吗?就在他刚刚拿定主意,“从今后,不干己事休开口”的时候,忽然听见一声喊冤,不由脱口就道:“兀那小的,你哪里人氏?有什么冤枉事?你实说来,老夫与你做主。”我们这位有匠心的无名氏,表面上刻划包拯消极,实际上却正在写他有人无己的性格,不正面写,比正面写还要生动。
从第三折起,包拯的幽默性格得到具体的说明。他的性格有平易近人的一面,而这一面在这里又和谐地和他的严肃的一面结合在一起。我们今天的包拯形象,却几乎只有严肃的一面了。他没有威仪,传说中的王朝、马汉也不露面。他始终只带一个跟随、一个有寻常人毛病的丑型跟随。正如《元曲选》插图所显示的,包拯的衣著是一个普通老人的装束。也只有外表越像庄家老儿,回头和陈州的妓女王粉莲遇在一起,也才越会逸趣横生。原来是妓女从驴上摔下来了,“自家挣得起来,驴子又走了。”她一眼看见我们的庄家老儿,连忙就喊:“兀那个老儿,你与我拿住那驴儿者。”他真就过去为她拿驴,扶她上驴,为她牵驴,一直牵到接官厅。没有这样一个土老儿形象,没有这样一个幽默性格,这场难以言传的喜剧也就不会出现了。你想想看,包待制为烟花牵驴,对比多大,境界多妙!妙的又在他自己完全意会得出:万一让按察司和御史台撞见,那还了得?“本是个显要龙图职,怎伴着烟月鬼狐缠?可不先犯了个风流罪,落的价葫芦提罢俸钱。”
这场私访(其实不是私访)性质的好戏已经很绝了,接着我们看到又一场好戏。两个赃官看在侑酒的妓女份上,赏他酒肉吃,他拿给驴吃,惹怒赃官,把他吊在槐树上。好笑的是:他们来到城外接官厅,专诚迎候钦差,不料却把钦差高高吊在树上。妙的又在他不许跟随说破,末了还亲自把烟花扶上驴,始终没有露像。
第三折这两场绝戏,可以比美任何一出喜剧。它们的喜剧性是和剧作者赋与人物的性格分不开的。你明白,喜剧性是根据性格发展而出现的隽永境界。意想不到和不伦不类让我们觉得好笑。噱头和俏皮话引人发笑,但是不见得就能构成戏剧的力量。第四折继续前一折的喜剧发展,迅速推翻赃官和妓女的虚假优势。同时又拾起第二折赦书的线索,让包拯救下张?古的儿子的性命,不过勉强了些,缺乏第三折两场戏的可能性。
这样看来,《陈州粜米》该是喜剧了吧?是的,可以这样说。


第8版()
专栏:

金黄色的小山羊(童话) 〔蒙古〕达姆丁苏伦
有一天早晨,一匹金黄色的小山羊带着长而扩张的角,神气活现地从羊栏里走出来。在山羊看来,比角更美丽的还有什么呢?所有的小山羊异口同声地称赞他这对角。
“奇妙的角啊!”他们说。
但金黄色的小山羊回答他们的称赞,说道:
“我这双角不是普通的角。它们是靠魔法的力而在一夜中生出来的。至上的神明呼尔马斯特赐给我这一对锐利的矛。我用这矛可以戳破小山羊的项颈,剥开你们的皮,切断装着没有消化的干草的肚肠。我的角正在发痒了。须得用它们一下!”
说过这话,他就开始向靠近他的小山羊们冲将过去。
日子过下去。这小山羊愈来愈凶恶了。他百般地恼怒小山羊们,使他们困窘,以致他们不得安宁,不能生活。
有一次,小山羊们聚拢来商量了一会,然后对金黄色的小山羊这么说:
“我们的亲爱的、亲爱的兄弟!请你安静些!不要这么冲撞了。请看狗:每一只狗生十只小狗,但他们互相吵架,因此不能成群。羊至多只生两只小羊,但他们和善相处,所以能够成为数千头的大群。我们山羊,最好不要向凶猛的狗看齐,应该学温良的羊的榜样。和善相处,便万事成功;互相倾轧,便一切失败。”
但金黄色的小山羊不听信这番合理的话。他比以前更加愤怒了。不但冲撞所有的小山羊,又骂他们,叫道:
“灰色小山羊来替我?脚,褐色小山羊来替我搔项颈,白色小山羊来替我摸胡须。你们这些不中用的小山羊,我都要拿角来撞!”
这些话他喊得很响,嘴巴张得很大,因此他的头上有什么东西破裂,他的一对长长的角便落下了。这时候大家方才知道:原来是牧童开玩笑,把草原上拾得的一对长角缚在这粗暴的小山羊的头上了。当他张大嘴巴的时候,绳子断了,角便掉下来了。
戴了别人的角,就神气活现。倘使他生出真的角来,将怎么样呢!
这笑话幸而发生在小山羊之间。倘使发生在人们之间,那就更糟糕了。 〔丰一吟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