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6月3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中国的太阳
秦牧
“太阳居于万有之中……有些人称它为宇宙的明灯,另一些人称它为智慧,还有一些人称它为主宰。总之太阳雄踞在它的位置上,管理着围绕着它的一切星球。”
这段话是几百年前发现地球绕日运行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对太阳的赞美之词。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四十周年的时候,我不期然地想起这段话。太阳高悬在天上已经有亿万年的历史了,而在地球上,升起了政治的太阳,却是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共产党诞生以后。共产主义给人类带来了青春,党带给一切正直的劳动者以真正的幸福和希望。这正是为什么在迎接今年这个庄严的“七一”的时候,哥白尼那段充满诗意的话忽然飞到我心头的原因。
这一两年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共产党都在庆祝建党四十周年。四十年前,十月革命刚刚成功不久,新生的俄罗斯还处在严重的饥馑和困难中,然而它所显示的巨大威力和耀眼光芒早已震撼全世界了。在十月革命之后,数年之间,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党的组织,这就使得今年世界上有这么多国家的共产党在纪念建党四十年(或四十一、四十二年)。四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从上海一间屋子里登上世界政治舞台,它成为拥有一千多万党员的大党,它领导六亿多人口挣脱旧制度的枷锁,进入建设新世界行列的前驱。回顾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的巨大成绩,想起中国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卓越贡献,我们对于党的诞生四十周年纪念日,格外感到它的隆重和庄严。
在这个日子里,我们想起了上海——南昌——瑞金——遵义——延安——北京这么一串光辉灿烂的地名,想起了党的历史,许多革命的先驱者、人类的花朵、中国党的优秀儿女的音容笑貌也一一涌现在我们眼前。把参天的大树拔来做笔儿,把洞庭、太湖移来作砚池,也未必能够写完人民对党的颂诗。群众冒着生命的危险把大革命时代一张布告、一面旗帜保存下来;群众在毛主席故居的树下拾起一片树叶,都珍如拱璧地收藏起来,无数人在革命军事博物馆、在延安革命文物展览会前对着历史信物凝神伫立;好些老大娘一个儿子牺牲了又亲自把第二个儿子送到革命部队里去;在这些场合,人们实际上是用各式各样的行动代替最高亢的声音唱着对党的颂歌了。
所有在党的教养下、领导下前进的人们,在这个日子来临的时候都会想起许许多多的事情,并且把这些事情和党的四十年历史联系起来。我想起:当自己还是个无知少年的时候,在大街上看到反动派押着共产党员赴刑场枪杀的情景。就义者那些坚毅、勇敢、光辉的脸孔、撼人心魄的高呼口号的声音,和那些押解他们的反动军警的猥琐卑劣的神态恰好形成了强烈的对照。那时候我还没有读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页或一行,然而正是这些人,使我朦胧地知道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正义的革命先驱的组织,正是这些已经献出了生命的战士教育和吸引着我认识了党,参加到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来的。我又记起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的革命青年,在黑暗的阁楼上、在偏僻的郊野全神贯注读着毛主席著作和党的文件的情景。同样的,我忘不了在游击区看到的,那些赤着脚、身上穿得异常破烂、身上却背满了手榴弹和枪支的老区游击战士、和南下大军的队伍会师时,互相拥抱,跳跃,欢乐的泪水流满脸庞的情景;更加忘不了在中南海的美丽宽广的草坪上,群众见到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时候,纵情欢呼的声音就像春雷和潮水一样的场面……。这些事情都是刻骨难忘的,它们和党史中更加巨大雄壮的场面联结起来,时常使你在回忆的时候激动得透不过气来。啊,像每一株小草、每一片树叶都受到太阳的培养一样,我们的时代,每一个有思想有头脑的人,谁不受到我们上空政治的太阳——中国共产党的教导和恩泽!
党建立二十八年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党领导新中国进行了将近十二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的钢铁生产在世界上排到第六名了;自流灌溉的土地面积增加的数字超过几千年历史发展积累的水平了;文化革命的成就也具有全国的规模。多少牛背上的牧童成为红色知识分子!多少半文盲的工农成为工程师和农艺家!再过二、三十年,中国行将出现的景象令你想起来就快乐得心跳。不管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横有多少困难,但历史的结论清楚地告诉我们:党的巨人,中国的巨人终将举步跨越过这一切。
每一个人,只要他坚决拥护社会主义,愿意献身于祖国的壮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渴望社会成为大家都劳动、大家都友爱的充满理性和道德光辉的社会,没有谁会不热爱和拥护党的。正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而不是在什么枝节问题上)决定一个人对党的态度,决定一个人对党的教导接受到怎样的程度。建国十余年来,自觉的共产主义者已经越来越形成为一股冲刷一切旧时代残余的巨流了。登高望远,令人心旷神爽。让我们向中国上空的灿烂的太阳欢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第8版()
专栏:

毛主席飞到了重庆
臧克家
1945年8月底,为了争取和平、团结与民主,毛主席从延安飞到了重庆。这消息轰动一时,人心振奋!当时所见所闻的一些情况,时常萦系于怀,今草成此诗,纪念党的四十周年。
头顶青天难见天,
雾罩心头不透明,
忽然一朝太阳出,
毛主席飞到了重庆!
消息无脚快如风,
欢乐浮起了这座山城,
人心里希望昂起了头,
旱苗得雨生机旺盛。
话题不离毛主席,
死水里顿然波浪兴,
侧起耳朵听佳音,
千万颗心向他靠拢。
云从龙,风从虎,
人民领袖人民拥护,
身后群众像潮涌,
谁不想听一听他的呼声?
走在街头东西望,
仿佛他就在行人中,
听到消息赶进城里,
不能见面也近一层。
延安重庆几千里?
水迢迢来山重重;
山重重来水迢迢,
飞机振翼南北通。
人人暗中替他担惊,
谁知道豺狼是什么心?
大勇迫得群魔却步,
人民的意志挺起了胸!
他立在一座大厅里,
一身布制服朴素英明,
亲切地向人打着招呼,
第一次见面却并不陌生。
“三大目标怎样争取到?”
握住他的大手我仰望面容;
“草原雪山都走过来了,
没有争取不到的事情!”
他目光炯炯向前望,
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远景,
他的声音那么果断,
好像给历史作出定评。
时光过了十几年,
那情景宛然在眼前,
耳边响着他的语声,
我的心又回到了那座山城……
1961年5月25日


第8版()
专栏:书评

伟大战士的光辉形象
——读《王若飞在狱中》
杨扬
我以十分激动、严肃的心情读了《王若飞在狱中》。我觉得这是感人至深的好书。它教导我们如何作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1931年,塞外的深秋,若飞同志不幸被捕了。从落到敌人手里时候起,他进行了宁死不屈的斗争,处处都表现了共产党人的硬骨头。黑狗们的枪口对准他的胸膛,让他“招”;回答是:“‘招’字早从我的字典中抠掉了”。敌人在深夜把他拖到荒郊以死亡威胁,让他“说”;回答是:“开枪吧”。敌人布置了凶焰逼人的审讯,要他“供”;回答是:“比上天也难”。要口供,他写出的是对革命的讴歌和对敌人的控诉。敌人要用高官引诱,回答是:“办不到。”
若飞同志不仅有敢于斗争的精神,而且有善于斗争的策略艺术。当看到国民党司法部“大员”和典狱长被他“指挥”得演出狗咬狗的活剧时,我们不禁与狱中难友一齐称快。在组织反虐待斗争中,他鼓舞了敢闹的人,也团结了那些不敢闹的人。他使软弱的狱犯团结来参加学习,使他们也坚强起来。他使老红军与知识青年打破了隔阂,使政治犯与普通犯携起手来。他把群众结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取得了一个个斗争的胜利。这里所描写的正如陈伯达同志在一次追悼会上所说的:“若飞同志是党内的全才。”
若飞同志对敌人斗争是坚决而勇猛,而他对群众又是那么温和可亲,是群众的良师益友。
当自恃有种的“抢劫犯”张排长也关进若飞同志的囚室时,由于对若飞同志的声名久有所闻,引为同是条“好汉”。因而进门一拱手先说声:“一只铁笼里关进两只虎,该不会嫌弃吧!”而若飞同志的回答里却自称是“牛”。他说:“对敌人,我们的确像猛虎。……对人民来说,我们就是一头牛,像牛那样驯服地为人民工作,勤勤恳恳,老老实实,不讲价钱,不使脾气。”这样的气魄与胸怀,对张排长来说是崭新的革命者的品格,使自称是“杀富济贫”的张排长茅塞顿开,心悦诚服。
又是“猛虎”又是“牛”,这正如鲁迅那有名的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也只能是革命者所能作到的。若飞同志正是这样战士的一个伟大榜样。敌人说他身上有“共产油”。“油”是什么?“油”其实无非是人民翻身的道理,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芒,是革命斗争的火药。这种“油”在他岂止是
“更多”而已,他整个人都是“油”矿啊!他给舅父与杨森老人以“油”,使他们更勇于反抗,他给同志们以谆谆教导,使他们更坚决斗争。
他把敌人派来监视他的难友一个个都熔化了,争取了。其中有饱受恶霸地主欺凌的农民刘宝全,穆斯林少爷马福,和被敌人看作“顽石”的张排长。至于蒙古族牧民三毛,敌人把他当作可欺的“傻瓜”,若飞同志则以诚待之,了解他的冤屈,给他以从未遇到过的温暖,擦亮了他的眼睛,提高了他的阶级觉悟。若飞同志帮助三毛学汉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坚持了十一个月。是若飞同志把三毛变成聪明的战士,是他,把三毛培养成一个共产党员。更加感人的是,在他重病缠身、醒而复迷之际,他还念念不忘地要三毛温习功课,因为“少数民族受的压迫更重,更需要革命。”
从这本书的描述里,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若飞同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困难的条件下,他也要天天锻炼身体;特别是利用一切机会去学习,并及时地用之于斗争。而他对学习又是那样坚持不懈,重病刚起,学习就又开始。他坚定而又乐观地进行斗争。对敌人,他会冷笑,对同志,他也会舒心地大笑。他说:“我干的事不是发愁的事”。他写下一篇短文,题为《生活在微笑》。他的笑,是对未来的信念,是对困难的蔑视,是对敌人必胜的决心。他的笑使敌人战栗,使同志们斗志倍增。他还说,敌人唯恐我们活得愉快健康,我们偏要活得硬朗结实,不能让敌人称心。这又是多么深沉地把对敌人刻骨的憎恨和豪迈的笑结合在一起!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值得我们年轻一代认真阅读、深思并吸取其养料化为自己血肉的书,是教导我们怎样作个无产阶级战士的革命教科书。这虽然不是通常理解的那种艺术作品,却是如此鲜明生动地刻划了真实的英雄人物。这里确是在不小程度上为我们传出了若飞同志的“神”,使我们不但看到他在斗争,而且从生活的具体形象中看到他如何斗争。


第8版()
专栏:

万里长征第一桥(中国画)
  陆洋


第8版()
专栏:

永远在我身边
〔唱法说明〕这是一首诗意的小曲。感情是真挚的,形式是朴素的。唱时要掌握美好、真挚的基本情绪,切忌矫揉造作。节奏快慢较自由,可以随感情之所至而略加舒展。强弱可随线条起伏加以抑扬,但不宜太夸张,要唱得像说话一样自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