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中缅友好诗章
陈毅
一、燕子湖边
1961年3月末4月初访印度尼西亚,往返经过缅甸,均住燕子湖畔,蒙奈温将军招待,盛情可感,诗以记之。
(一)
燕子湖边几度停,主人好客客来频。
不言十日平原饮,瑞苗胞波总关情。
(二)
朝出暮归走不停,风光入眼总宜人。
披襟午夜凭栏坐,树影森森似横云。
(三)
湖边小筑未卸甲,百战将军壮岁华。
树树樱花如集锦,幽居面对大金塔。
(四)
小窗闲谈拂暑多,时见片帆湖上过。
入夜清凉新世界,畅谈刚果与老挝。
(五)
匆匆聚会又归程,接送深深感盛情。
中缅友好非寻常,彼此亲仁又善邻。
二、在大理欢迎吴努总理长歌十八韵
欢庆独立节,奉使贺缅邦。相隔不三月,再度过仰光。主人情谊重,过客似还乡。小别仅三日,迎客在点苍。飞临永昌郡,旌车渡澜沧。夹道喧锣鼓,欢呼童稚忙。松针铺古礼,供佛燃檀香。蕴絪观云石,沸沸流青钢,鱼鹰沉绿水,洱海白帆张。参观文化馆,南诏史迹长。访问到公社,金花满食堂。歌舞擅白族,青儿弹花枪。毋嫌风拂拂,倾城喜洋洋。旌节辉四野,友情满边疆。既属通家好,亦伦弟兄常。深佩大智慧,胆识有度量。和平旗帜共高举,白星黄星射光芒。欢迎共嬉泼水节,友谊长新版纳之西双。 1961年4月10日
三、在大理下关宴吴努总理再作
长短句
大理我初到,下关君重过①。回忆当年战斗中缅事同科。我为游击队员,君是地下党派,革命历坎轲。正义终获胜,由我不由它。一盘素,几杯酒,欢叙多。子为我跳华舞,我为君唱缅歌。这般亲切友谊,压倒灯红酒绿,满座笑呵呵。此会谁宾主,瑞苗与胞波。②
注:①1940年吴努曾访华经过大理下关。
②缅语瑞苗可译汉语亲戚,胞波可译同胞。缅友称中
国人常用瑞苗胞波字样,而对西方人则称外来者。
1961年4月11日


第4版()
专栏:影评

胜利前夜的战歌
——谈罗马尼亚影片《风暴》
苏辛群
人们,我爱你们。
你们可要警惕呵!
——尤利乌斯·伏契克
影院的灯光亮了。在一个半小时里,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从银幕上,我仿佛听到十八年前从庞克拉茨的绞刑架下,发出的反法西斯英勇战士这个忠告的回声。它像响亮的钟声,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耳边。希特勒已经下地狱了,他的衣钵却后继有人……
罗马尼亚故事片《风暴》,是一部反法西斯的优秀影片,是一首反帝斗争的颂歌。1944年8月23日,在苏联红军对法西斯阵营的强大反攻之下,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安东尼斯库的反动政权。在祖国刚从法西斯魔爪中解放的当儿,一大批希特勒的败兵朝着西部边境的一个城市溃退下来,企图突围逃到匈牙利去。应当怎样对待?在这个问题面前,有着不同的回答。资产阶级分子的回答是:让希特勒的军队顺利地通过这个城市到匈牙利去。他们的理由有二:败兵不会打人,去“惹”他们,等于“引火烧身”;落水狗是不应该再打的。广大工人农民的回答则是斩钉截铁的:为了罗马尼亚的彻底解放,拿起武器来战斗,决不让法西斯匪军逃到匈牙利去!因为他们看得最清楚,敌人在匈牙利重新武装之后,还是要回来打罗马尼亚的。在罗马尼亚共产党市委的坚强领导之下,所有爱国的人迅速参加了战斗队,在没有重武器、军队士兵极少而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和叛徒尚未肃清的困难情况下,展开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市委书记杜马和中尉奥普里亚壮烈牺牲了,但是这个城市的人民终于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
罗马尼亚电影艺术家们把这一段故事展现在银幕上,让人们从中记取教训,是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影片通过一支溃败途中的希特勒匪徒和暗藏反革命分子的疯狂挣扎,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侵略、反动本性,从而启示人们,吃人、咬人的疯狗落水之后,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西风萧索的帝国主义阵营及其走狗,虽已更加衰落腐朽并且日益陷于孤立,但是正如对法西斯匪徒一样,不能存在什么幻想,必须保持警惕,坚决进行斗争。
影片里出现了具有不同性格的活生生的罗马尼亚人,他们是纯朴可爱的普通劳动者,同时又是反帝战线上英勇顽强的战士。影片通过他们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焕发出耀眼的光芒。电影艺术家们把一群英雄形象矗立在我们的眼前:具有澎湃的革命热情,为社会主义和罗马尼亚解放事业而斗争的坚韧不拔的市委书记杜马;忠心耿耿、正气凛然、机智果断、坚决不屈的中尉奥普里亚;冒着生命危险,前去制止叛徒炸毁军火库阴谋的爱国武装部队队长茹尔卡;勇敢倔强、总是细心完成最艰巨的斗争任务的小伙子安德列;以至那个热诚纯朴、爱憎分明的霍尔伐特老爹……这些鲜明的形象,一个个都是那么令人难忘。
作为党委书记的杜马,在国内反动政权被推翻,从牢狱中被释放出来之后,始终同劳动人民站在一起,紧紧地依靠工农群众,并且像火车头一样站在对敌斗争的最前线,一刻也不停地领导斗争,一直到为祖国的革命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不仅是一个坚韧不拔的战士,而且是一个具有工人阶级的锐气和乐观主义精神的、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政治家。我们看到他一方面组织人民群众给帝国主义和反动派以无情的打击,一方面在严重的困难面前,以远大的胸怀深信反法西斯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胜利。请看他在被法西斯匪徒逮捕后同奥普里亚中尉的一段谈话:
中尉:希望安德列能成功,不知道他怎么走近大桥,桥上有鬼子守着。
杜马:会炸毁的。他不成,还有霍尔伐特或者别人,你放心……
中尉:总而言之您终究不是一个军人……
杜马:不,不是军人也可以学习军事的,如果这有需要的话。我们前面还有好多事要做。你看着吧,将来我们还要当农民,当设计师、哲学家,至少都应该懂一点……你不用担心,桥一定会炸毁的,我保证。
看到这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反帝斗争风暴中的雄鹰的形象,我不禁联想起1865年马克思对一些问题的答复的《自白》——“您的主要特点:目标始终如一。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您最不能容忍的缺点:奴颜婢膝。”(《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版)目光总是盯着前面光辉灿烂的目标的坚定不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战士,是永远不可被战胜的。
在这社会主义力量日益超过帝国主义力量,和平力量日益超过战争力量的今天,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已经成为当代反对帝国主义、保卫世界和平伟大力量的今天,在这罗马尼亚工人党建党四十周年的节日,看一看《风暴》,重温一下昨天反法西斯胜利前夜的战歌,是很有益的事情。


第4版()
专栏:

我的脚上还留着一根刺
〔阿尔巴尼亚〕 阿列克斯·恰奇我的脚上还留着一根刺。我不想把它拔掉,因为它使我回想,当我在街头失望徘徊的时候,当面袋里只剩下最后一点面粉,而全家发出惊呼,紧抱在一起索索发抖的时候。在母亲的抚慰下,我们才默默无言地开始等待第二天,那茫茫的第二天。……从前的日子老是那样艰难。我的心是多么纷乱,当我回想起那个时候!我在上海的街道上漫步,行人从我身边走过,人多得像是天上的星星!兄弟们,谁知道在他们当中有多少人,从前只有在幻梦里才得温饱……现在我们——
阿尔巴尼亚人和中国人,肩并肩地迈步前进。从前有多少刺刺进我们的脚,现在我们全身轻松,现在我们健步如飞,可是我们要常常把往事牢记在心
头!
〔李宁来译 戈宝权校〕


第4版()
专栏:

古代的抗旱田
樊树志
我国古代有一种抗旱田,叫做区田。区田就是把田分成一块一块、一行一行地种植,四面作成水沟,随时灌溉(见《区田图说》)。它的产量,每亩可达数十石,多的甚至上百石。它的耕作方法及产量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注意。汉代《泛胜之书》首次记载了区田,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也记载早在商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种区田的方法,“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须良田也。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城上,皆可为区田。”由于它集中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经验,因此区田这种耕作方法一直在民间广泛使用着。《晋书·段灼传》:“(邓)艾欲积谷疆兵以待有事,是岁少雨,又为区种之法。”同书又记载苻坚“以境内旱,课百姓区种”。直到元代,还可以从史书中看到有关区田的记载。
关于区田的耕作方法,历来的农书都有不少记载。《泛胜之书》:“上农区田,大区方深各六寸,间相去九寸,一亩三千七百区,丁男女种十亩。至秋收,区三升粟,亩得百斛。中农区田法,方七寸,深六寸,间相去二尺,一亩千二十七区,丁男女种十亩,秋收粟,亩得五十一石。下农区田法,方九寸,深六寸,间相去三尺,秋收,亩得二十八石。旱即以水沃之。”元代司农司所编纂的《农桑辑要》也记载道:“正月种春大麦,二三月种山药、芋子,三四五月种谷,大、小、豇、绿豆,八月种三麦、豌豆,节次为之……谷豆二麦各料百余区,山药芋子各一十区,通收约四五十石。”可见区田所种的农作物,是多种多样的。明代徐光启撰的《农政全书》说:“按旧说,区田地一亩,阔一十五步,每步五尺,计七十五尺,每一行占地一尺五寸,该分五十行;长一十六步,计八十尺,每行一尺五寸,该分五十四行。长阔相乘,通二千七百区。空一行,种于所种行内,隔一区种一区,除隔空外,可种六百七十五区。每区深一尺,用熟粪一升,与区土相和布谷,匀复,以手按实,令土种相着,苗出看稀稠存留;锄不厌频,旱则浇灌。结子时锄土,深壅其根,以防大风摇摆。”从这些记载看来,区田的特点,在于精耕细作,不一定依赖土地的肥沃,“非必须良田也”,主要依靠施肥、灌溉,并且要“锄不厌频”。区田实具有很大的抗旱能力,从上述的记载可以看出,它往往是在天旱时或缺水的地区特别受到重视。
区田的产量是惊人的。前面所引的《泛胜之书》一段中,已经提到,上农区田“亩得百斛”,中农区田“亩得五十一石”,下农区田“秋收得二十八石”。《齐民要术》说:“区种,天旱常溉之,一亩常收百斛。”这种产量确实是相当高的。
区田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宝贵经验,其中有不少还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使它能为我们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服务。


第4版()
专栏:

像鲁迅那样一丝不苟
萧丕安
读完人民日报上许广平同志写的《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辑工作》这篇文章,禁不住从内心里对鲁迅的那种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感到敬佩。仅从编辑工作这一点上来说,这位伟大导师也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书稿。读完之后,总会从那里学习到或多或少的知识,得到或多或少的启发和帮助。
常常读到一些书稿,它们不仅观点鲜明,材料丰富,逻辑周密,使人称赞不已。就是全篇的字迹,也清清楚楚,引文核对得十分准确,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轻易放过。每当阅读着这样的书稿,就不由得感到一种内心的喜悦,又仿佛看见那些作者或编者,苦想深思,披览群书,伏案写作的情景。由此想到书稿编写者的那种谨严的治学精神,那种长期的艰苦劳动,那种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当然也有一些时候,看到的是另外一种情形的书稿。这些书稿读起来,可就不那么轻松了。且不问内容怎样,单是那字迹的潦草,就够用去很多时间,有时为了辨认一个字,就得猜想揣测,反复推敲,结果还是不得要领。稿中引文有时不注明出处,或者虽然注明出处,但不注明版本或页码,核对起来,得花很多时间,甚至始终查不到。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有的真个是“剪不断,理还乱”,句子长得出奇,往往一段文章只用“,”号,一点到底:遇到使用引号,特别是“『”号和“「”号同时使用的时候,就更加不易理出一个头绪来了,比如一段引文只有开头的“『”号或“「”号,而后面的“』”号或“」”号却遍寻不得,不知道引到哪里是个头儿。作编辑的,当然应该以满腔热情和认真仔细的态度来作“技术加工”,不应该嫌麻烦、怕辛苦,更不可以因为字迹潦草、标点错乱等技术问题而否定书稿的政治内容和学术价值。不过从作者或编者这方面来说,在把自己的稿子送出之前,除了稿子的内容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而外,就是在文字技术方面,也应该作得更谨严,更细致,更准确一些吧!
鲁迅先生本身既是最好的编辑,又是最伟大的作家。我想,作编辑工作的十分需要向鲁迅学习;从事写作的也十分需要学习鲁迅。而除了学习他那种高度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革命品质而外,还应学习他那种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第4版()
专栏:

寒山寺〔江苏国画家写生作品展览会作品〕  张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