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多炼好钢铁 多轧好钢材
重钢太钢各部门加强协作
据新华社重庆电 重庆钢铁公司职工开展百炉成材联合协作竞赛,提高了转炉钢成材率。
转炉钢的成材率不高,是重庆钢铁公司生产中的一个关键问题。3月中旬,各个转炉车间的职工经过具体分析,发现有些钢轧不成材的原因,除了吹炼工人没有认真贯彻操作规程以外,还牵涉到原材料供应、化铁、浇注、轧钢和运输等环节的工作。因此,转炉车间的职工便向这些部门的职工倡议开展“百炉成材联合协作竞赛”。
竞赛开展以后,各个转炉车间的职工首先提出了“让每一根钢锭都能轧制成材”的口号。各道工序都展开以贯彻操作规程为中心内容的挂钩赛。
料场职工认真实行原料分级堆放办法。化铁炉职工严格执行大风、高温等一整套操作规程,提高脱硫率和生铁熔化率,保证转炉用好铁水。在出钢时,工人们注意按照一定份量和一定次序加合金,做到脱氧情况良好。有些新工人技术不够熟练,贯彻执行操作规程有困难,车间便组织老工人轮流表演,给新工人做出榜样,并且负责教会新工人操作技术。
轧钢车间的职工也认真执行各项轧制操作规程,提高轧钢的质量。为了给炼钢车间提供有关钢的质量的正确资料,他们还实行钢锭按炉号轧制、按炉号堆放的办法,并且各道工序都设立了记录卡片,无论哪炉钢的质量情况,一查便知。
供应部门的职工根据炼钢车间的需要,加强了化验工作,送往车间的主要原料都经过化验。他们还改进筛选工作,保证入炉的都是精料。运输部门的职工也从加强值班联系工作,严格实行现场交接制度,固定装卸地点,改进运输管理,避免由于原材料或半成品管理不善,而影响钢材质量。
本报太原7日电 太原钢铁公司职工正在开展厂际协作赛。最近一个月来,生铁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钢和钢材的产量也稳步提高。
4月初,太钢炼铁厂、焦化厂、矿石厂、机修厂、运输部、供应处等十个同炼铁生产直接有关的单位,各自提出了努力目标和具体措施,共同签订了协作赛协议书。接着,各单位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现场,根据各自的生产情况,组织职工猛攻薄弱环节,保证生铁优质高产。焦化厂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是焦炉主体设备事故多。4月份以来,厂领导干部同工程技术人员召集老工人开调查会,登门拜访职工,摸清事故多的主要原因是炉体维护制度不严密,调火方法不善。他们便集中检修力量分段检修了焦炉四大主体设备;组织职工开展技术表演赛,总结先进的护炉经验,健全了护炉清扫制度,并且加强了调火、配煤管理。冶金焦的日产水平比3月份提高,焦炭质量也完成了竞赛计划指标。负责供应高炉石灰石的西山矿石厂,工人们因地制宜地实行了大爆破、中爆破和小爆破三种操作方法,提高了采掘效率。
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鼓舞着炼铁厂的职工。他们围绕原料破碎、设备维护和高炉操作三大关键问题开展了连环赛。烧结工段职工为了给高炉供应足够的精料,把矿粉全部进行水浇,并且增加了矿石烧结比例。烧结矿产量比3月份提高,矿石含铁量由40%提高到45%。炉前工加强了三班协作。最近,第一、二炼铁车间三班协作对高炉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并且加大了入炉蒸汽,做到了大风,高温,炉况顺行。


第2版()
专栏:

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常委会举行会议
一致通过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关于在民主改革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后,已经完成历史任务申请结束的报告;并通过班禅额尔德尼“关于组织一批自愿研究经典的喇嘛专门学习研究经典和学习政治的提案”
新华社拉萨7日电 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会4月29日在拉萨举行第三十八次会议。会议经过讨论后,一致通过了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关于申请结束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的报告”,将转呈国务院批准。会议还一致通过了自治区筹委会代理主任委员班禅额尔德尼提出的“关于组织一批自愿研究经典的喇嘛专门学习研究经典和学习政治的提案”。
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关于申请结束的报告说:西藏人民在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中共西藏工委和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经过短短的两年时间,取得了平息上层反动集团发动的叛乱和民主改革的伟大胜利,摧毁了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了各级人民民主的政权,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的爱国进步人士都已先后参加了各级人民政权的工作,担负了各项职务,因此,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特申请结束。
常务委员们在讨论中,认为结束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完全符合西藏的政治形势,一致通过了这个报告。
班禅额尔德尼在“关于组织一批自愿研究经典的喇嘛专门学习研究经典和学习政治的提案”中赞扬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爱国守法的寺庙和宗教徒,保护佛像经典等文物古迹。他还说:伟大的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寺庙内的一切封建特权和封建压迫剥削制度,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
班禅额尔德尼在提案中提议西藏各教派中组织一批对佛教有研究的喇嘛,专门从事佛教经典的研究,同时学习政治、科学、文化等知识。他在提案中阐述说,这样作是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把他们培养成既是对宗教理论能讲解、辩论和著作的专家,同时又是具有爱国进步政治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知识分子。
会议还通过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国佛协西藏分会组成一个小组,请中共西藏工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参加帮助,并邀请各教派中懂得佛学的人士协同负责进行这一工作。
这次会议由自治区筹委会代理主任委员班禅额尔德尼主持。自治区筹委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主任委员拉敏·益喜楚臣,自治区筹委会常务委员、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大喇嘛纳旺金巴以及自治区筹委会常务委员尧西·贡保才旦(班禅的父亲)、委员尧西·索朗卓玛(班禅的母亲)等都参加了会议。
参加会议的还有: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阿沛·阿旺晋美,副主任委员帕巴拉·卓列朗杰,常务委员周仁山、惠毅然、桑颇·才旺仁增、朗顿·贡噶旺秋、崔科·登珠泽仁等。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拉萨的委员和各部门的负责干部也列席了会议。(附图片)
西藏山南札囊县的农民抓紧灌溉田地 新华社记者 陈宗烈摄


第2版()
专栏:

大批藏族基层干部迅速成长
三千多名劳动人民子弟先后到祖国各地学习
据新华社拉萨7日电 目前有一万多名藏族基层干部,在西藏各地农村和牧区担任工作。这些基层干部过去都是三大领主的农奴或奴隶,没有任何政治地位;现在他们担任了区、乡级政权机构和乡农民协会、牧民协会的领导职务。其中担任乡长职务的约有两千人。
中共西藏工委和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一直把培养藏族干部的工作作为一项经常的重要任务。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的叛乱平息以后,西藏工委和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先后选派了三千多名劳动人民的子弟到祖国各地去学习。同时,在西藏地区开办了干部训练班进行培养。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农村牧区,具体帮助藏族基层干部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在党的培养和汉族干部的具体帮助下,各地藏族干部进步很快。墨竹工卡县副区长次娜真,过去工作虽然积极肯干,但办法不多,经过一个时期培养后,工作作得不错,成为全县的先进工作者,去年曾光荣地出席了拉萨市和西藏地区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


第2版()
专栏:

赶制工具巧排活 力争收种两不误
湖北提早进行夏收准备工作
四川土洋并举修造小麦加工设备
本报武汉7日电 湖北许多地区已在进行夏收准备工作。
夏收历来是湖北农村最紧张的季节。在这个期间,不仅有大批的夏收作物要抢收回来,还有主要粮食作物——中稻要插下去。目前,许多地区的干部都深入到生产队同社员一道共商夏收大计,对夏收所需的工具、劳力,以及活路安排,都及早作了调查研究。夏收中的一些困难,经发动群众讨论,依靠大家想办法,一般都能得到解决。襄阳县泥咀公社谭庄大队把缺扫帚、?子的问题,交社员讨论解决,大家提出了由队里派人去附近的南漳县一个队做工,按等价互利原则,换回竹子,自己加工所需农具。
现在,这个大队已经做好了一百四十件夏收工具。
夏收期间劳动力紧张是个老问题。今年也通过群众讨论,提出了许多解决的好办法。例如,能提前做的农活尽量提前做好;用压缩和替换办法,把强劳力全部集中到夏收第一线,及时调整夏收中的劳动定额,认真贯彻执行多劳多得的政策;增加稻场和收割棚,减少往返运输工等等。秭归县水田坝公社王家桥大队,在夏收夏种中需要二万三千多个工,按实出工人数算,差八千多个工。各生产队通过讨论,把熏肥、送肥、整红苕地等几项农活提前做好,就可腾出二千六百多个工,另外又从各方面压缩、替换出劳力二百二十多人,这样,这个大队在夏收中所缺的工就基本得到了解决。远安县城关公社花园大队,今年根据群众意见在离塆子较远的田里,搭了三个防雨棚,增加了部分打麦场,仅这一项措施,就可在夏收中减少一千五百个运输工。
本报成都7日电 四川许多地区赶在夏收之前,及早作好小麦加工工具准备。目前,许多地区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修造各种水力磨、畜力磨、钢磨、改良磨约有二十三万多套(台)。
再过一个多月,四川农村小麦即将大量收获。为了及早做好小麦加工工作,粮食部门早在今年2月份就协助一些公社和生产大队改造分散的、效率低的加工设备。在改造加工设备工作中,一般都注意根据自然村的分布和人口、食堂、粮源、交通、水力、畜力等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加工设备的修造工作。梁平县有关单位的干部带领泥、木、石工人下乡,以大队为单位,按照仓库、加工场、食堂的分布情况,帮助改建和新建了水、畜力加工点三千多个,基本上解决了全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口粮加工问题,每天将可节省劳力四万八千多个。温江专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在有水源的平坝地区广泛利用水轮机、水磨船、水冲磨等机具,沿河设置水力加工站;在靠山缺水的丘陵地带,大量建立畜力磨。现在,全专区已建立加工站、点一万二千多个,足够今年小麦加工需要。
全省一千多个国家粮食加工厂,也正在进行技术改造,综合利用碾米机,做到既碾米又磨面。


第2版()
专栏:

沈阳市苏家屯区八一公社的拖拉机投入繁忙的春耕生产
新华社记者 高国权摄


第2版()
专栏:

全国举重分区比赛太原区比赛开始
陈镜开挺举再破世界纪录
据新华社太原7日电 我国著名的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今天下午六时在太原以一百四十八点五公斤的新成绩,打破了他自己保持的次轻量级挺举一百四十八公斤的世界纪录。这是他1956年以来第七次打破世界纪录。
今天,当陈镜开在挺举的第三次试举中举起这个超过他体重一倍半的杠铃时,三个表示成功的白灯顿时亮起,全场掌声雷动,欢呼声四起。他的体重经在场的国家裁判秤量为五十九点四公斤,合乎次轻量级举重运动员的体重规定标准。
陈镜开今天是在参加1961年全国举重分区比赛太原竞赛区的比赛时,创造这一新纪录的。他今天以三百四十五公斤的总成绩获得了次轻量级比赛的冠军。
据新华社太原7日电1961年全国举重分区比赛太原竞赛区的比赛今天在这里的湖滨会堂开始举行。
下午,二十五岁的著名举重运动员陈镜开在次轻量级挺举的第三次试举中,以一百四十八点五公斤的成绩打破了他1959年在莫斯科杯国际个人举重锦标赛中创造的一百四十八公斤的世界纪录;解放军队二十一岁的选手李奕龙在次轻量级抓举的第四次试举中,也以一零五公斤的成绩打破了山东省选手姜洪明在去年创造的一百零四公斤的全国纪录。在晚上举行的轻量级比赛中,解放军队二十三岁的张幸缓在推举第四次试举时,以一百二十公斤的成绩打破了江苏选手徐鸿林去年创造的一百一十八公斤的全国纪录。
陈镜开还以三百四十五公斤的总成绩获得了次轻量级比赛的第一名。他的推举和抓举的成绩分别是一百公斤和九十七点五公斤。获得次轻量级比赛第二名的是李奕龙,他的总成绩是三百二十五公斤,其中推举是九十五公斤,抓举是一百公斤(第四次试举一百零五公斤的成绩不能列入总成绩内),挺举是一百三十公斤。
最轻量级比赛的第一名是解放军队二十三岁的黎纪元,他的总成绩是三百二十五公斤(推举九十七点五公斤,抓举九十七点五公斤,挺举一百三十公斤)。陈镜开的弟弟、十九岁的陈满联获得了第二名,他的总分是二百九十公斤(推举九十公斤,抓举八十公斤,挺举一百二十公斤)。
轻量级的第一名是解放军队的张幸缓,他的总成绩是三百六十公斤。其中推举一百一十公斤(他第四次试举一百二十公斤不能列入总成绩内),抓举一百零五公斤,挺举一百四十五公斤。第二名是内蒙古二十一岁的选手崔桂禄,总成绩是三百一十公斤,他三个单项成绩分别是九十公斤、九十五公斤和一百二十五公斤。
参加太原竞赛区比赛的共有解放军、山西、河北、内蒙古、全国煤矿体协等单位的五十一名运动员,其中有运动健将十五名,一级运动员三十一名,他们共将举行七个等级的比赛,全部比赛预定在9日结束。


第2版()
专栏:

南阳市商业部门大力制造新农具修配旧农具
本报讯 河南南阳市商业部门,在组织加工、供应夏收夏种农具工作中,既重视加工新农具,又注意修配旧农具;既着重抓本地货源,又密切与友邻地区协作。现在,他们准备好了的小件农具已占夏收供应计划的73%,他们修配的各种旧农具有十六万六千多件。


第2版()
专栏:新疆通讯

“这仅仅是开始”
江东浦
五年以前,一批河南省的初中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来到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安集海荒原上,参加农场建设,马暖和就是其中的一个。经过几年的锻炼,马暖和已成为一个优秀的拖拉机手和康拜因手,成了光荣的共产党员,而且被评为生产建设兵团的一级劳动模范。
我第一次见到马暖和,是在1959年夏天,北疆各军垦农场的小麦都成熟了。一天,我在安集海第四农场一块正在收割的麦地里行走,看到一个人躺在麦草堆里,被油泥渍成黑色的工作服上布满了麦糠。突然,睡觉的人从地上弹了起来,直向麦地西头奔去,就像有人在向他告急求救一样。我顺着他走的方向看去,原来是康拜因什么时候停下不响了。我刚走不几步,康拜因又轰轰隆隆地吼叫起来。这个人就是马暖和。
原来,康拜因上来了个新手,马暖和晚班自己开车,白天就扳着手教新来的助手,三天过去了,新助手王廷槐也能够单独开车了,但马暖和仍不放心,下班以后,就在离康拜因不远的地方找个麦堆躺下,只要康拜因的响声一停他就会翻身起来,帮助排除故障。
今年4月上旬,准噶尔盆地春播才开始,到处响着震耳的拖拉机轰鸣声,我又来到安集海第四农场。马暖和正驾驶着拖拉机播种玉米,他端直地坐在驾驶台上,眼睛盯着前面的划行线,脸上衣服上油渍斑斑,落满了一层黄色的尘土。这天早晨天还没有亮他就到地里作播前准备,为了播得直,他还在拖拉机前面安了一根长铁丝作为瞄准点。收工以后,他又忙着检查播种机。马暖和这种埋头苦干的作风是如何养成的呢?他说:“是从老同志身上学来的”。
1955年秋天,马暖和才从家乡河南偃师县来到安集海第四农场,那时候,这里还是芦苇、红柳丛生的荒原。生产部队的战士们正在一面修渠开荒,一面伐木盖房。有一次,马暖和和战士们一起上天山伐木。天山上,深过膝盖的积雪和嗖嗖刺骨的寒风,对一个生长在平原的青年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是,当他看到曾经参加过延安保卫战的共产党员杨海元等老战士却毫不犹豫地脱掉棉衣、挥动利斧干起来的时候,他想起了刚到农场时部队首长说过的话:知识青年要向老战士学习,才能使自己锻炼成为一个有觉悟又有文化的工人。他决心在天山密林深处和战士们度过他一生中第一个严寒的冬季,并且很快学会伐木技术。
不久,开拓古漠荒原的战斗开始了。马暖和被分配在第四农场机耕队学习驾驶拖拉机。他还在学校时就有一种开着拖拉机奔驰在无边原野的理想,可是一接触到实际,他感到和自己原来的想法有许多不同。学开拖拉机首先得学当好农具手。农具手这工作每天交班的时候,要沿着犁出来的地边,用杈尺一杈一杈地丈量土地。准噶尔盆地的气候差异很大,冬天在野外作业时,往往遇到零下三十度的严寒,手指冻得和木头一样;夏天却又像热气腾腾的蒸笼,烤得人嗓子冒烟。最困难的是在拖拉机扬起的尘土下面,把笨重的五铧犁迅速提起来落下去。有几次当他打不动犁或打错了方向的时候,老战士杨海元就不声不响地爬上犁架,把着他的手,耐心地帮助他直到能够转动自如为止。在老战士的帮助下,不久他终于由农具手提升为驾驶员。他刚进新疆时,一年穿四套衣服,稍为沾点油腻,就扔在床底下,总觉得学生嘛应该穿干净点。后来,看看队长、组长和农具手等老战士,工作时都是满身油污,他才逐渐觉悟仅从生活上看,自己离一个革命战士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从此,他经常这样要求自己:“要像老战士一样劳动。”
马暖和当农具手之后,领导上又把他调到康拜因上当脱谷手。7月,是准噶尔盆地的麦收季节,也是最酷热的时候。站在脱谷机旁边工作,又闷又热,眼睛要死盯着十几条转动的链条,麦糠直向人身上扑,工作一天后,除了牙齿是白的以外,全身都是黑糊糊的。不几天,马暖和就感到当脱谷手比当农具手更艰苦、更困难。但是,当他一想到老战士在风雪交加的深夜或在干燥的荒漠上毫不打折扣地执行任务的情景,便坚持下去了。为了全面地观察脱谷机各部分传动的情况,及时发现和防止故障,马暖和在烈日下,不顾自己的劳累,跳下车来,在康拜因后面奔跑,忽左忽右,仔细观察,半个月收麦期间,他竟跑烂了四双布鞋,但他却摸熟了脱谷机上每个部件的规律,成为一个出色的脱谷手。
五年,对这个贫农出身的知识青年来说,是一段多么光荣又多么值得怀念的时刻,又是多么短暂的时刻,但是在马暖和和他的战友开垦过的安集海荒原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五年以前,安集海只在南面有一个面积很小的农场。现在,整个荒原东、北、西面的纵深处已经建立起五个大型机械化农场,耕地面积从四万亩增加到八十万亩,渠道和林带纵横交错,公路四通八达,各个农场都建起了俱乐部、邮电局、商店、书店、托儿所和职工住宅等大批房舍。一批农产品加工厂和机械修配厂也建立起来了。五年来,安集海已经给国家生产出一亿一千七百多万斤粮食和一千八百八十七万五千多斤棉花,林、牧、副、渔也有很大发展。就这样,在马暖和这些第一批拓荒者的手里,安集海荒原换了人间。马暖和说:“这仅仅是开始,我要为建设边疆新农村干一辈子”。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一心一意超包产
新华社四川分社供稿
社员争提建议
夜里,苍溪县城郊人民公社光明生产大队第一生产队的食堂里透出一线灯光,这是这个生产队的“超产委员会”在举行第一次会议,讨论社员们提出来的争取超包产的建议。
这个生产队在公布“三包一奖”方案和开展超包产活动以来,社员们已提出了一千多条增产措施,其中有书面的,有口头的。五个六十岁以上的老农也联名提出,要把三十亩红苕全部间种玉米,并且认为只要勤管理,对红苕产量不仅没有影响,而且每亩还能增收一些玉米;有的社员还提出把田坎地边全部种上黄豆、高粱;有的要求在果园内套种红苕,全队90%以上的社员都提了建议。
超产委员会的成员们聚精会神地逐条研究,一一归纳。面对着这些行之有效的合理建议,使大家对实现今年的超产计划信心很高。生产队长刘银光越讨论越兴奋,他拳头一挥,转脸看着大家说:“加把劲,一定要叫今年的增产计划实现。”
夜雨惊醒育秧人
夹江县甘江公社第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三包一奖”公布后的第一个夜晚,一阵刷刷的雨声把社员杨大有从梦中惊醒,他想起社员张树清等今天平整好的几亩秧田还没灌水,如果被雨水打烂,既要花工,又要推迟育秧时间,会影响水稻超包产计划的实现。想到这里,他立即翻身起床,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夺门而出。等到给一大片秧田灌满水时,杨大有已经浑身湿透了。
第二天,生产队长知道了这件事,当众表扬了杨大有这种热爱集体的精神,并要给他增记工分。杨大有却再三谦让。他说:“超了产全队都有好处,我也在内,这点小事不必给我记工分了。”
撒·种·不·误·农·时
4月24日,是盐边县下海公社第二大队第一生产队的假日。吃罢早饭,社员们有的挖药砍柴,有的上山打猎,有的在搞家庭副业……。下午,大家欢天喜地走进食堂,看见桌上摆的是糯米?粑,还有雪白的豆花,心里越发高兴,吃得分外香甜。这是开展超包产运动后的第一个假日,炊事员特意精心制作的。
晚饭快吃完了,老社员郑心华才满面笑容地跨进食堂。社员们见他来得这样迟,就开玩笑说:“今天上山一定打到獐子了吧?还是在家休息睡过了头?”
其实,郑心华今天既未打猎,也未在家休息,他整整撒了一天的谷种。本来这二百来斤谷种前一天就可以撒了,但因有小部分芽子没出齐,郑心华为了不浪费一粒谷种,所以等了一天,到今天偏偏又遇上放假。他想,休假是个人的小事,但迟撒一天种,将来说不定会影响产量,这却是全队的大事。因此,他吃完早饭就一声不响地撒谷种去了。
一个比一个早
温江县永兴公社双河大队三包刚刚定案,自然条件较差的第一生产队就举行社员大会讨论超产,大伙要向自然条件最好的第四生产队看齐,力争秋后超产多。
会后的第一天夜里,一生产队长李得永翻来复去总是睡不着,心里老惦记着如何改造队里的几十亩低产田。天刚麻麻亮,他就匆匆起床扛起锄头出门了。他走过沟边,忽然传来急促的“嚓嚓”声,他一下怔住了。走近一看,原来是社员陈秀英和她的妹妹在割青草。
“这样早就出来做活路,今天要想走娘家吗?”李得永故意逗趣地说。
“队长真开心,生产这样忙,谁还有心思走娘家;不趁这几天多积些青肥,那些低产田能超产吗?”(附图片)
谢长明 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