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5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知识小品

无线电通信的现在与将来
吴佑寿
在人类社会中,互通信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信的内容,数量日益丰富、频繁。两大城市之间,每天总有成千上万对用户需要互通消息;人造卫星上收集到的科学情报,有太空的物理特性,有生物活动的情况,也有卫星本身的运行参数等等。怎样传送这么多的信息呢?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采用一套无线电通信设备,各个信号依次逐个地传送。这样把信号全部播送完毕就需要较长的时间。苏联的人造卫星,必须在它经过苏联领空的一刹那间,按照指挥站的命令,迅速地把全部科学数据,送回到地面。通信时间如果太长,就完不成任务。另一种方法是每一种信号采用一套通信设备。试想想,在不太大的人造卫星或火箭中,怎能容纳那么多的发信机呢?显然,这样做是不可能的。现在更好的方法是用一部设备,同时能够传送好几种信号,这就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着的多路通信技术,这种技术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无线电话、无线电遥测和遥控设备中。24路、60路和240路微波无线电系统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有的国家,已经制成600路以至3960路的多路无线电话设备,将来利用毫米波在波导管中的传播,甚至可以同时传送几万路电话或几百路电视信号。
为什么一个通信设备能同时输送这么多的信号呢?原来电磁波运载信号的能力和道路一样,“路面”愈宽,运输量也愈大。现代的多路通信设备都采用超短波,就是因为这时要做成“频带”很宽的设备比较容易。
超短波的传播特性和光波很相似,它也是沿直线前进的。由于地球是圆球形,人们的视线要受到地平线的限制。在没有障碍物的开阔地带,站在地上的人只能看见几公里内的景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同样道理,利用超短波通信时,天线架得越高,通信距离也愈远。正在建造中的莫斯科电视台的天线塔,它的高度达五百零八米,它的服务半径也只不过一百公里左右。通常无线电多路通信系统的天线约三、四十米高,因此通信距离只有四、五十公里远。
使通信距离增加的方法之一是采用“接力站”。远在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所发明的烽火台,就曾经采用过这种方法。在收发两个终端站之间,每隔几十公里设置一个中间站,它们分别接收前一站发来的信号,然后把它转发到相邻的后一站,如同运动员接力赛跑一样。这就是我们时常听到的所谓无线电中继通信。目前采用这种方法来通信,可能达到的最大距离,差不多达五千多公里。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大气上面的对流层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无线电波沿直线传播到对流层表面之后,反射回到地面。这样可以使通信距离远达几百公里,这比建立几十个中继站要方便些。太空中的流星,也是我们利用来增加通信距离的研究对象。我们知道,在一天当中,几乎有数以万计的流星飞入地球的引力范围内。它们在进入大气层以后,由于速度太快而烧毁了,结果在大气中就形成一种特殊的电离层,利用这种“流星余迹”对电磁波的反射,也可以实现可靠的无线电通信。
当人们进入宇宙空间的时候,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更加复杂。随着距离的增加,通信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就显著减小。这时,收到的信号就很容易产生差错,甚至无法进行通信。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打电话的时候,人们会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杂声太大,声音太小,我们除了提高嗓门以外,有时只要把话讲慢一点,或者重复地讲几遍,就可以使对方把意思听清楚。如果把这种实践的知识概括起来,提高到理论高度,就可以得出一条规律:“通信系统抵抗干扰的能力与传送信号的速度成反比。”这是信息论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定理。具体的说,在一定的条件下降低通信的速度,可以提高通信的质量。这一定理已经得到实际的应用。例如苏联第三个宇宙火箭拍摄月球像片的时间几乎是瞬时的,但是在把像片发回地球时,火箭上的遥测发信机构,却用了十分之几秒的时间才把像片传送完毕。因此,我们看见的月球背面的像片非常清晰。此外,如果应用信息论的定理,将通信电码进行特殊的编排,并借计算机的帮助,还可以自动地纠正通信中所产生的某些错误。这种方法叫做“校正编码”。可见,通信理论在今后的宇宙通信中,也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减小通信设备的体积、重量,节省电能的消耗,提高设备工作的可靠性,都是宇宙通信亟待解决的问题。半导体在无线电技术中的应用,给这些问题的解决开辟了崭新的途径。还在十多年前,一架普通的收音机就有小箱子那么大,现在饭盒式的收音机已经非常普遍了。火柴盒式、方糖式等等也正在纷纷问世。在无线电元件的研究工作方面,一切都正朝着超小型化和微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并已取得显著的成果。


第6版()
专栏:

都江堰
禾千
都江堰在四川灌县城西,在岷江中游与沱江分流的地方,古名?埝。创建于公元前250年间,即战国时期的秦孝王元年。当时秦国的第一任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李二郎带领着劳动人民修都江堰,灌溉成都平原,使川西成为“沃野千里”的富饶地区。
都江堰的修建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当时这样宏伟规模的水利工程,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首创先例的。它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勇敢、战胜自然的伟大力量。这个水利工程有较完整的规划,也有符合水利建筑的科学根据。
岷江上游,山高谷狭,水流湍急,江水一到灌县即进入开阔的平原,地势突然低平,水流速度减缓。因此上游冲下来的大量的泥沙卵石逐渐堆积起来,日久就把河床淤塞填高,江水宣泄不畅,每逢雪融及多雨季节,洪水滔滔,泛滥成灾,水退河干,又常出现旱象,人民不胜其苦。
当时李冰父子和劳动人民一道采取了“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的办法,凿离堆,把岷江分成内外两江。内江主要用于灌溉,外江主要用于分洪。这样不仅防止了洪水,而且使川西平原的几百万亩农田得到了江水的灌溉,成为“天府之国”的心脏。后来历代的水利工程人员和劳动人民又积累了多年的治水经验,了解地形,熟悉水程,逐年加以培修和扩建,使这个水利工程渐臻完善,成为较完整的科学的水利工程。现在的都江堰,主要由三个工程组成:都江堰分水堤、宝瓶口、飞沙堰溢洪坝。在岷江江心用砂石修筑的一个“堋”,即都江堰分水堤,它像铜墙铁壁般岔开水流,把岷江分成内外两江。这个
“堋”,人们也称它作“鱼嘴”。在岷江左岸玉垒山凿开的一条缺口叫宝瓶口,内江水从这里通过去灌溉农田,并利用两岸岩石来作控制,保证了内江的安全。在宝瓶口对岸修筑的飞沙埝和人字堤溢洪坝,平时用来拦蓄春水,保证灌溉;洪水时用来泄洪和排走部分泥沙,以减轻内江的洪水和泥沙淤塞。这三个工程互相配合,控制了整个灌区的防洪和灌溉,对川西平原的农业生产起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古代,既没有精密的测量仪器,又没有良好的施工工具,却能因地制宜,乘势利导,把灌溉和防洪兼顾的工程设施布置得这样妥善,完成了这样完整的规划,的确是伟大的。
历代劳动人民把都江堰的治水方法,总结成一套符合科学原理的完整经验,有所谓“六字诀”、“三字经”、“八字格言”等。如相传为李冰留下的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主要是针对飞沙堰工程的治理来的。意思是淘滩要淘深一些,才能保证内江的灌溉水量;作堰要作低些,即排洪缺口要低,才能避免过多的洪水进入内江,对飞沙堰的安全也有好处。后人的八字格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就是现在的“截弯取直”的意思。还有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六字传,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圆木作成的方形木框,内填卵石,用以填坑或护岸);立湃缺(即堰口附近设置的湃水缺口,作排洪道,以宣泄洪水),留漏罐(小堰进水的暗洞,用以湃水或冲刷泥沙);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春季插秧时期,内江配水六成,外江四成;洪水时期外江分水六成,内江四成),平潦旱;水划符(在宝瓶口左岸岩石上刻上水标尺,以掌握水位),铁桩现(飞沙堰对面左岸河底埋下铁桩,作为淘河标志);岁勤修,预防患。”这些都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宝贵经验的总结。
都江堰的水利建筑都是群众性的创造,其工程特点是:就地取材,费省效宏。主要的建筑材料是竹子、卵石、木材和泥土,都可以就地取材,而且施工很简单,如截流的杩槎,就是用竹条把三根粗木绑成一个三足架,架下用载满卵石的竹篓压定,几十个杩槎排列一起,外面再加上竹签,竹篱和粘土等物,结成一道临时的挡水坝。需要放水时,便移开几个杩槎,非常方便。两千多年来人们就用这些简单易作的工程分水护岸,保证了川西几百万农田的灌溉,每年管理养护费用,不及粮食总收入的1%。
但是,这个古老的水利工程,在解放前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造成千疮百孔,破烂不堪。历代反动统治者却借修堰之名,大肆搜括民脂民膏,加重了川西人民的灾难。河床却日益淤塞,渠岸崩溃,水旱灾害愈来愈大,灌溉面积愈来愈小。解放前夕,1949年洪灾面积达十四万亩,灌溉面积由原来的三百万亩缩减为二百万亩。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才大力整修了这个工程。1950到1952年的三次岁修和三度防洪,仅淘河一项工作就等于国民党反动统治二十八年淘河的总和。1951年与1949年的洪水相同,而受灾农田仅为1949年的2%。从1952年开始新建了蒲柏河、走马河等许多现代化水闸,开辟了官渠埝、三合埝、东山、牧马山、沱江等新灌区和通济埝、郭泗埝等扩建灌区,使灌溉面积由原有的三百万亩扩大到六百六十万亩,增加了一倍以上。受益地区由过去的十四个县增加到二十五个县市,使扩灌区特别是浅丘区的人民彻底摆脱了水旱灾害的威胁,农业生产大大提高。自此,都江埝年久失修的破滥河床也就基本改观。
现在,川西人民正在进一步彻底修复原河床,完成以防洪、灌溉、漂木为主的任务,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及千万亩良田的丰收。按照往年的惯例,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都江堰都要开堰放水,迎接春耕,并举行隆重的开堰典礼。现在宝贵的春耕时节又到了,战斗在都江堰的水利健儿们,正在争分夺秒地与洪汛抢时间,他们要使都江堰这个古老的水利工程“返老还童”,为人民贡献它的不朽的青春。


第6版()
专栏:历史人物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吴雁南
贾思勰,北魏末期人,做过高阳郡
(在今山东境内)太守。他著的《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六世纪时一部完整的有系统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名著。
贾思勰有着发展生产和富民强国的热切愿望。在他做高阳太守的时候,很关心人民的生活,注意发展生产事业。当时,在黄河流域居住着汉人、氐人、羌人、羯人、鲜卑人和匈奴人。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在耕种、畜牧、种植树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贾思勰认为这些经验是保证人民生活的重要方法。他决心把这些经验总结起来,传播出去,以发展祖国的农业生产。这样,他就决定写作《齐民要术》一书。“齐民要术”四个字的意思,就是“人民群众谋生的主要方法”。
贾思勰为了写《齐民要术》,研究了古书上有关的农业生产知识。在《齐民要术》里,引用的古书达一百五十多种。他除了认真研究古书上的农学知识外,还费了很大的功夫,来整理和总结书上没有记载过的生产经验。贾思勰很注重实际的调查研究,亲身观察和学习农民的生产知识和经验。他曾经访问过许多有经验的老农,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在《齐民要术》里,他采用了三十多条歌谣和民谚。关于种植五谷,有“以时及泽,为上策”,意思是“赶上时令,趁地里还有墒的时候种植农作物,便是上策。”在种麻方面,有着“夏至后,不没狗”,意思是过了夏至种麻,连狗那样高也长不到。这些民谣民谚,正是我国劳动农民生产经验的结晶。
贾思勰还常亲身参加生产劳动,以自己的实践来检验所获得的知识。当时黄河流域的人民,常以养羊为副业。贾思勰也在家里养了一些羊。他以自己的实际经验来帮助农民改善养羊的方法。有一年,他养了二百头羊,因为没有贮藏足够的饲料,使许多羊在冬天饿死了;熬过了冬天的羊,也因为没有吃饱吃好,都半死不活,并且满身长了癣疮。后来,他摸索出一套使羊吃饱吃好,不受冻又长得肥壮,以及剪取羊毛等等方法。他把这些亲身得来的经验,在《齐民要术》里作了十分具体生动的介绍。
由于他经常到实际中去作调查研究,重视生产实践,而且有丰富的农学知识,因此使他有可能去鉴别前代的农业知识。贾思勰曾经批判了汜胜之黍子的种植“欲疏于禾”的说法。他说:稀植的黍子,科虽然要大一些,但是米黄而不饱满,又多空粒。现在密植,科丛虽然小些,但是米白,颗粒匀熟饱满,比稀植的好。对于民谣民谚,他也根据自己亲身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老农的生产经验,仔细检验。在北魏时,民间流行着:“立秋,叶如荷钱,犹得豆”,意思是立秋时,小豆苗的叶子小得如荷钱一样,还可以有收获。贾思勰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说:这个民谣是指特别宜于晚种的庄稼说的,不是正常的一般的规律。
贾思勰在六世纪三十年代写成了《齐民要术》。这部书分十卷,九十二篇,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关于不误农时,因地种植的经验。贾思勰认为,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必须按照不同的季节、气候和不同的土壤等特点进行。他说:顺随天时,估量地利,可以少用人力而得到较大的成功。单凭个人主观愿望,不顾实际条件,违反自然规律,只会多费劳力而很少收获。他认为各种农作物的栽培都有一定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最适宜的栽培季节“上时”(不适宜的季节叫“下时”)。他还说,同一种作物不仅在不同的土壤上使用种籽的分量不能相同,并且同一农作物在上时、中时、下时下种,用种籽的分量也有差别。
《齐民要术》记载了关于土壤条件对农作物的影响。书中谈到,并州(现在山西境内)没有大蒜,得向朝歌(现在河南境内)去取蒜种,但是种了一年以后,原来的大蒜变成了蒜瓣很小的百子蒜。并州芜青的根,像碗口那么大,也是从别的地方取来的种子,种下一年,却变大了。在并州,蒜瓣变小,芜青的根变大,就是土壤条件造成的。
贾思勰在写作《齐民要术》时,注重调查研究,虚心向老农求教,重视实践,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附图片)
启雄 插图


第6版()
专栏:

滑稽戏
笑嘻嘻
滑稽戏,是一个专演喜剧的剧种。滑稽戏的历史,只有近二十年,即使把它的前身“独脚戏”(类似北方的相声)包括在内,也不过三十多年。1927年春节,江笑笑等两位前辈艺人在上海永安公司的天韵楼游艺场,首创以独脚戏的名称作专场演出。在早期,独脚戏只由一位艺人演出,以后才发展为两人搭档表演。也有人把独脚戏称为“踱觉戏”,这是由于演出的内容都是艺人们在街头巷尾“踱”方步,发“觉”出来的。每一独脚戏的表演时间,约半个小时。便装登台也好,化装演出也好,自始至终使观众笑声不断。到1930年前后,上海的独脚戏已发展到几十档之多。
在第一代的独脚戏演员中,最出名的是王无能、刘春山、江笑笑三位。他们的表演艺术,形成独脚戏的三个流派。王无能被称为“老牌滑稽”,擅长一个“学”字。他能学几十种方言,酒楼饭店中各帮堂倌(即各种籍贯的服务员)的声调,各种小贩的叫卖声,还能用方言演唱京戏。他遗留的节目,如《广东上海话》、《宁绍空城计》(用宁波、绍兴话唱空城计)等,现在仍有演出,或被改编在整本的滑稽戏中。刘春山的擅长是一个“唱”字。他不预先编好唱词,登台时拿起当天的报纸,一边看新闻一边用各种地方戏曲演唱,加以发挥,穿插“噱头”,和辅以滑稽表演,使人捧腹大笑。因而有“潮流滑稽”之称。江笑笑所擅长的是一个“说”字。他善说各种笑话,讽刺旧社会的人情习俗,妙趣横生,并在表演上作高度的夸张,使人喷饭,被称为“社会滑稽”。
1931年1月28日,上海爆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独脚戏艺人们编了许多抗日爱国的说唱。如《一二八大鼓词》,《打鼓骂东洋》,《哭东北》《阴审白川》等等,在群众中起了一定的政治鼓动作用。1937年抗日战争以后,上海虽沦为“孤岛”,独脚戏艺人仍“指桑骂槐”,用隐喻的方式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鼓舞人民抗日。汉奸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府那天,刘春山演出了《汪家大出丧》,斗争之勇敢,讽刺之尖锐,由此可见。在这一阶段,独脚戏形成了以自己短小精悍的艺术形式,密切为当前政治斗争服务的特色。
1941年以后,上海全部为日本侵略者占领,独脚戏的内容以至演唱场地,都受到更大的限制。艺人们为了维持生活,把两人一档的演出,改为几十人联合表演;把独脚戏的一些说唱片断,整理改编,串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分幕演出。这样,滑稽戏便逐步形成了。
第一个滑稽剧团是1942年3月成立的“笑笑剧团”,第一出滑稽戏是《荒乎其唐》。由于演员集中,笑料集中,受到观众欢迎。到1949年解放时止,滑稽戏的内容,对日伪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和旧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仍有所讽刺;但在同时,为了迎合小市民阶层的低级趣味,戏中掺杂进黄色的、无聊的噱头,在观众中起了不良的影响。
解放以后,滑稽戏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艺人们发扬了艺术为政治服务的传统,在各个政治运动中,演出过《小儿科》、《活捉》、《老账房》、《王老板》、《右派百丑图》等滑稽戏,都受到观众很大的欢迎。讽刺旧社会的滑稽戏《三毛学生意》、《七十二家房客》,也都连演不衰,前者还拍成了电影。这些滑稽戏吸收了独脚戏传流下来的优秀段子,灵活地运用方言、各种地方戏曲的曲调和高度夸张的表演,既综合“学”、“说”、“唱”三个特色,而又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1958年大跃进以后,滑稽戏艺人尝试用喜剧的形式歌颂社会主义社会和正面人物。这种新型的滑稽戏,如《不夜的村庄》《样样管》、《满园春色》、《满意不满意》、《汪顺仙》等,演出后都极受欢迎,被称为“歌颂性的喜剧”。(附图片)
右图:观众在看滑稽戏


第6版()
专栏:百花园

古调新声——碗碗腔
田禾
“碗碗腔”是一种优美的皮影戏,流行在陕西关中东部黄河沿岸、华山北麓等地区。由于乐器中有一个铜铃儿形似碗碗,声音比较突出,因而名“碗碗腔”。
“碗碗腔”产生的年代较早,明代已盛行于陕西大荔“同州”朝邑以及渭河南北各县,又以同朝的班子较著名,于是又有“同朝碗碗腔”之称。因为它全班只五人,而唱念主要的由一个人担任,规模小,移动演出便利,适宜于在农村演出,且剧目多大本故事剧,声调娓娓动听,深为群众所喜爱,所以便不胫而走,发展到陕西各地,于是便有“陕北碗碗腔”、“西府碗碗腔”、“洋县碗碗腔”、“韩城碗碗腔”等流派。这种小戏便成了活动在陕西各地农村的主要的剧种了。
“碗碗腔”的特色是曲调幽美动听,音乐清丽委婉,既具有秦地声腔慷慨激昂的风格,又富有缠绵悱恻的特点。而皮人雕工细致、精妙,色彩鲜明和谐,亭台阁榭唯肖唯妙,人物鸟兽皆栩栩如生。弦歌声起,如置身其境。剧词文学性比较强,不少剧本是出自文人的手笔,如清初渭南举人李芳桂(世称李十三),就是最有名的碗碗腔剧作者。
碗碗腔的演唱者,须兼四种乐器的演奏,在碗碗腔行业中称为“前手”,但这种全才不可多得,更由于反动统治阶级对民间文艺事业摧残备至,到解放前几年,碗碗腔几乎濒于绝响。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下,碗碗腔才得到了新生。跃进以来,陕西的戏剧工作者又把这一剧种搬上舞台发展为大型戏曲,在表演艺术、音乐演奏等各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为这一优秀的剧种开辟了更广阔的前途。最近上演的《燕燕》、《借水》、《白玉滇》、《二度梅》等,深为群众所欢迎,现在正在不断地改进提高。


第6版()
专栏:卫生知识

蜜蜂—医生的助手
蜜蜂,是农业上的益虫,也是医生的一名好助手。蜜蜂和它所有的产品,都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一份力量。
蜂蜜是蜜蜂对人类的最大贡献。这是由于蜂蜜不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还有广泛的医疗用途。蜂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极易消化,另外,还有多种维生素、激素和矿物质,因此,它是儿童、老年人、体弱者的理想营养品。蜂蜜的医疗用途是多方面的。最早应用蜜来治病的是战国的扁鹊。晋代郭璞的蜜蜂赋说蜜是“冰鲜玉润,髓滑兰香,百药须之以谐和,扁鹊得之而术良尔……”当然,扁鹊究竟怎样用它,已无从稽考,也可能郭璞在这里是指一般医生都需要蜜来做帮手,但是,后汉张仲景应用蜜来治病的方法,则非常具体。他在《伤寒论》中,用“蜜二合,铜器中微火煎之,候凝如饴状,至可丸,乘热捻作挺……纳便道中,少顷即通也。”这是最早应用栓剂的记录。确实,蜜是一种最缓和而有效的通便药。在中药制剂方面,蜜是用得最广的赋形剂之一。所谓“炼蜜为丸”,这不但是为了使多味中药混合在一起,同时还有缓和药效的功用,对慢性病的治疗甚为有效。蜂蜜对多种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如肠胃溃疡、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病、某些眼科疾病如结核膜炎等等。
近年来,蜂毒的医疗用途正在逐渐扩大。我国的《左传》已经讲过“蜂虿有毒”,《稽神录》载有庐陵人因食蜂而治疗风病的故事,近年来证明蜂毒确有治疗风湿病的功效。蜂毒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强烈的芳香味。一只蜜蜂的蜂毒量是0.2—0.4毫克,这样微量的蜂毒作用似乎不大,事实上,蜂毒的杀菌力是惊人的,在水中,它的浓度即使只有五万分之一,细菌也无法在水中生长。我国有句俗话叫“以毒攻毒”,用在这里,再恰当也没有了。当然,用蜂来螫人,可能有痛苦,但我们可以设法把蜂毒取出,制成各种制剂来应用,它对关节炎、动脉硬化、支气管喘息病都有一定的效果。
最近,人们的注意力又开始集中在蜜蜂的另一产品——蜂乳。蜂乳又叫王浆。王浆中含有各种蛋白质的基本成份——氨基酸,还有乙种维生素,其中有宝贵的维生素乙1 2,可以补血,治疗恶性贫血。服用王浆的人,食欲大增,精神焕发,新陈代谢旺盛。王浆对神经衰弱、白血病、贫血、关节炎、糖尿病都有一定疗效。动物实验证明它还有抗癌作用。
蜂胶、蜂蜡在外用药物方面,可以做赋形剂,制成软膏,这在我国应用也很早,苏轼的诗说:“前年活计知尚浅,蜜蜡未暇分上人,明年少割助和药……”正是这个意思。
蜂巢花粉可以供给大量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变成甲种维生素),比胡萝卜中所含的要高二十倍。
蜜蜂,对人类健康的贡献确实不小,用“蜜蜂身上无废物”这句话来褒奖它,确实并不过分。
·上工·


第6版()
专栏:

漓江初夏  黄安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