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游记

访杜甫夔州故居
徐迟
船到奉节,从码头上坡,走大南门。看到门上镌有“依斗门”三个大字,肃然起敬。杜甫是在这儿写“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的。对爱诗的人来说,这是一处诗歌圣地。
杜甫是在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年)春晚来到奉节的。《移居夔州作》有一句“迁居白帝城”,可见他先在白帝城居住。秋,寓于西阁,终岁居之。这个秋天是杜甫的诗创作最旺盛之时。《秋兴八首》就是在西阁写的。《壮游》(“秋风动哀壑”)《诸将五首》(“巫峡清秋万壑哀”)和《咏怀古迹五首》也都是同时写的。《阁夜》则是这一年岁暮之作。他一直住到第二年春,写了《遣闷》(“晚节渐于诗律细”)和写暮春三月巫峡的《即事》(“飞阁卷帘图画里”)等作。
大约就在这暮春三月,杜甫自西阁迁居赤甲,写有《入宅三首》和一首《赤甲》,但住在那儿的时间不长。也许只有几天,就写了一首《卜居》(“春耕破瀼西”)打算搬家了。接着,他写了《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从这诗看,他还是在这个三月中迁往瀼西的。他在瀼西经营了果园。这年秋,又迁东屯,有《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他在东屯有水稻田。次年,他写了一首《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就这样离开奉节,出三峡,沿江东下了。
杜甫在奉节一共住了不到两年,寓居五处,写有诗三百一十三题,四百多首,约占全集的四分之一。这些作品中,不仅三峡风光给他写尽写绝,而且他感时忧国,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
县委一位宣传部长和我们一行五人,在奉节江边,坐上小汽艇出发,去访杜甫夔州故居。
小汽艇向下游行驶,驶过瀼溪,现名梅溪河。驶过八阵图,已被江水淹没,没有看到。驶过鱼腹浦,那儿武侯祠还在。又驶过关庙沱,这是杜甫的西阁所在地。在《夔州府志》第十八卷《祠庙》中,有杜公祠的一条记云:又有草阁,在关庙沱,今……废。”
小汽艇很快到了白帝城下。我们没有立即登岸,而是继续顺流而下,放船游瞿唐峡;看铁柱溪,现名草堂河;穿入危峭的赤甲山白盐山之间;看到了惊人的孟良梯,悲怆的黄泉洞,奇怪的风箱峡以及诙谐的倒吊和尚等等。
游罢瞿唐峡回来,回到滟滪堆的里边,登了岸,上白帝城。
白帝古城遗址,连同和它相接的子阳城的城垣遗迹,现在还都可以看到。城并不很大。杜甫在《寄韦有夏郎中》的诗里,有“春鸥洗翅呼,犹闻上急水”等句,想来他的居处靠近江水,很可能就在现今那著名的红旗商店,白帝女子分销店的一带。
奉节县做了一件大好事,修葺了白帝庙。庙在临江的山顶,有文物陈列所,东西两座碑林,观星亭和一座新楼,三层楼高。登上这座楼望江,最好。而步出庙门,正当瞿唐峡。绕庙墙过去,可以看到草堂河和远远的一片好庄稼。
我们从白帝观察了关庙沱。关庙沱离白帝不过三里地。一枝大榕树,荫蔽七八家人家。《府志》载有清代知事江权的碑记,提到“今关庙沱有明通判何宇度之碑题云唐杜工部子美游寓处,是殆西阁旧址欤。”那儿有一座白粉墙的轩昂的屋宇,颇似诗人歌唱过的“高斋次水门”(《宿江边阁》)。看来,他在《西阁二首》中的“层轩俯江壁”,《中宵》里面的“西阁百余寻”,《月圆》里描写的“寒江动夜扉”,都正合乎关庙沱的景色。
我们又在白帝观察了赤甲山。赤甲山又名火焰山,当地却唤它桃子山,山形很像一只桃子。“赤甲白盐俱刺天”是很对的,两山都很高。白盐山上边,有个山头叫乌云顶。而桃子山,据老乡说,比乌云顶还要高三尺。但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中,说“闾阎缭绕接山巅”,恐是指白帝城,而不是赤甲山。赤甲山腰有一片平地,有庄稼,但太高,是不能住家的。现在,只有靠近江上的一座航标站。那位置似还适宜于诗人居住,而且也符合《入宅》中的“奔峭背赤甲,断崖当白盐”。可是,在这个危峭的地方住,也太孤独,难怪他只住了几天,就马上迁往瀼西去了。
瀼西,瀼溪之西,是现今的奉节县城所在地。“瀼东瀼西一万家”(《夔州歌十绝句》),可见当年人口已经不少。到了宋代,陆游的一篇文章中就有这样的话了:“瀼西盖今夔府治所,画为阡陌,裂为坊市,高斋尤不可识。”那时已经不知道杜甫的瀼西果园在何处。陆游接下来则说:“独屯有李氏者,居已数世。上距少陵才三易其主,大历中故券犹存,而高斋负山带溪,气象良是。”从这篇《夔州府东屯高斋记》看来,陆游是找到了杜甫的东屯故居的。
宋夔州通判于?的《夔州东屯少陵故居记》也写了杜甫:“……始至暂寓白帝,既而复迁瀼西,最后徙居东屯,质之于诗,皆可考。峡中多高山峻谷,地少平旷,独东屯距白帝五里而近。稻田水畦,延袤百顷,前带清溪,后枕崇冈,树林葱蒨,气象深秀,称高人逸士之居,少陵于是卜筑焉……少陵既出峡,其地三易主,近世始属李氏,少陵手书之券犹在。李子襄颇好事,讲求故迹,复置高斋……历岁滋久,屋且颓圯,弗治,券亦为有力者取去,前贤旧隐,几为荆棘之墟……”
下面,就是他恢复故居的记叙。看来,东屯故居的地点还是可以寻访得到的。据白帝庙的管理员熊同志说,十里外一个供销店里还有一块碑。
我们在白帝城住了一宿,次晨沿草堂河的河岸走了十里路,来到石马河和草堂河的合流处。看来诗人在人民中间的影响不小,那个地点,现名浣花溪。
我们走进浣花大队供销店,女经理陈同志出来迎接。她带我们到一间偏屋中看石碑。碑高两米。碑文字迹明显,文章很长,四六骈体,只有一句:“瀼西者,公入蜀后自赤甲迁居之地也”,还比较具体,其余全是酸溜溜的文章,什么线索也没有提供。
但据碑文看,这供销店就是原先杜公祠。供销店的一位文书告诉我们,石马河那儿有一个青莲浦,老年人说,李白在那儿住过,杜甫也住过。
我们研究了《夔州歌十绝句》的:“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困学纪闻》:“东屯乃公孙述留屯之所,距白帝城五里,东屯之田可百顷,稻米为全蜀第一。又东屯有青苗陂。”
我们决定到青莲浦去看看。这样,又走了十里地,到了那里找到一个老年人,说这里旧名东头乡,这一带全是水稻田,我们登高一望,果然稻田水畦可有百顷。他又说,李白在这儿住过,杜甫并没有住过。
从“北有涧水通青苗”这句诗来看,我们是一路沿着石马河的涧水前进的,青莲浦很可能就是青苗陂。那末,杜甫的东屯故居正是在浣花大队供销店的地点。
我们回到供销店休息了一下,又到它对门果园农场去参观,看到一片柚子树、广柑树、桃树、苹果树、柠檬树的林子,又踏着阡陌,绕过了一大片水稻田,那里正在插秧,看啊!水稻田!这一大片,完全可能的,就是这儿:“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顷间”(《茅堂检校收稻二首》)。他在这儿检校收稻。他在这儿刈稻咏怀。“稻获空云水”,情景完全是符合的。
东屯故居大致可以肯定。但瀼西的故居却不容易。在小汽艇又载了我们回奉节县城后,我们见到奉节师范的校长和教导主任,说起他们幼年时曾在东屯杜公祠见过刻在石碑上的杜甫的绘像。可惜这个碑现在再看不到了。又说,现在县城内只有一个果园,叫做大菜园,在县城东北角,可以去看看。
为了这一句话,我们冒了不小的雨,走过了几条石板街,经过一枝五六人合抱的大榕树,来到大菜园。那儿全是小屋,靠得又密又紧。但在斜坡上,屋傍,小门,通入一座小园子。几十棵柚子树,亭亭立在那里。树冠与树冠相接。绿色的华盖把天空都遮盖了。那果园是十分的朴素,十分的宁静。只有雨声淅沥淅沥的打在枝叶上。树下,是一片绿色的柔软的草地,因为下了雨,好像洗过一样的光亮而翠绿。一片浓郁的柚子花香弥漫在湿润的空气中。
即使这里不是杜甫居住过的果园,也必定是和他居住过的果园一样的果园。


第6版()
专栏:历史人物

郑成功
张习孔
距今三百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厦门出发,渡海收复台湾。
郑成功,原名郑森,字大木,少年聪敏,英勇有为。父亲郑芝龙,福建泉州南安县人,明末官至都督同知;母亲田川氏是日本人。公元1624年,也就是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的这一年,成功出生。公元1645年,清军入关,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封郑芝龙为建安伯。芝龙带着成功前去朝见。唐王问他应当如何救国?成功回答说:“岳飞说过,‘只要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可以安定了’,依臣看来,这两句话在今天还是特别重要的。”唐王大为赞赏,赐他姓朱,改名成功,并命他做禁军提督。从此民间都称成功为“国姓爷”。明年,清军大举攻入福建,唐王被俘,郑芝龙无耻地投降了清军。这时成功只有二十二岁。他痛心于国破家亡和人民苦难,便举起了“杀父报国”的大旗,和他的战友们乘船到达南澳(今广东南澳)募兵反攻,取得厦门(原名中左所,成功改名思明州)做为抗清根据地。接着又攻克漳州(今福建龙溪县),福建人民纷纷聚义响应。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在南宋和元朝的时候,中国政府就正式在澎湖、台湾设置官吏,进行管理。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台湾人民不断起义反抗。1661年春天,正当郑成功准备赶走荷兰殖民者的时候,恰好有一个爱国人士,名叫何斌,从台湾来到厦门,向成功申诉了台湾人民渴望解放的心情,并献上了进军台湾的地图。于是更加坚定了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
1661年农历三月,郑成功留下儿子郑经防守厦门、金门,亲自率领大军二万五千人(一说四万多人),战船百艘(一说三百多艘),从金门岛的料罗湾出发,向台湾进军。24日,大军进入澎湖海面,狂风暴雨,突然袭来。为了早日完成光复大业,在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成功传令大军连夜破浪前进。郑成功的大军在一个海水涨潮的夜晚,于鹿耳门的禾寮港登陆,进攻赤嵌楼。敌军守将描难丁战败投降。于是成功留部将杨朝栋守赤嵌楼,亲自率军乘胜进攻赤嵌城(荷兰殖民者在台南建筑的“王城”)。郑成功写了一封信给荷兰殖民头目台湾总督揆一,要他投降。信中有这样几句话:“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今予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明确地指出中国人民收复失地是不可磨灭的真理。然而侵略成性的揆一,仍然企图据险顽抗,成功命令大军把赤嵌城严密包围起来,发炮向城里进攻。赤嵌城附近的高山族人民都来欢迎和援助郑成功,城里的汉人也给郑成功传递消息,殖民者的命运完全控制在郑成功的手中了。荷兰殖民者在死亡之前,依然企图进行绝望的挣扎,他们从巴达维亚派来一支援军,但是迅速地被郑成功的军队击退了。赤嵌城被围困了七个多月,敌军官兵死伤一千六百多人,最后敌军水源被我切断,揆一黔驴技穷,只好扯起白旗,宣告投降。这一年的农历十二月,敌人在投降条约上签了字。揆一率领残敌五百人狼狈退出我国领土台湾。沦陷了三十几年的台湾,从此重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首先废除了荷兰殖民者的残酷剥削,并把荷兰人所筑的赤嵌城改为承天府,把台湾改称东都。开辟田园,从事生产,设立学校,发展文化,使台湾的经济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
郑成功收复台湾到现在已经三百年了。历史事实证明:中国人民是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的,不管侵略者暂时多么猖狂,玩弄任何阴谋诡计,但终究是要从我国领土上滚出去的。郑成功的英雄事迹和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6版()
专栏:

郑成功诗二首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士,茹苦间关不忍离。天以艰危付吾俦,一心一德赋同仇;最怜忠孝两难尽,每忆庭闱泪泗流。


第6版()
专栏:美术杂谈

扇画
王树村
立夏之后,人们就要把扇子拾起来了。扇子是夏日常用之物,拂暑挥尘,障面遮日,除实用之外,扇面上的名家书画,扇骨上的良工雕花,又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扇子起源于何时?从字义训诂来看,扇字从羽,又晋崔豹的《古今注》谓:“羽扇起自殷高宗”。知最早的扇子是用羽毛制的,且起自上古时代。不过那时的羽扇都是帝王外出时,由侍者擎持,以蔽风日,非同今日手摇者。后来有了手摇的羽扇,统治者又把这种手擎的羽扇,改作扇翣仪仗用了。
纨扇(俗称团扇),约晚于羽扇,西汉时已盛行。至于折叠扇或叫折扇,古称“聚头扇”,南齐时已有。
扇面施以字画自娱,据画史所载,汉末三国时已有。那时扇上作画不止昆虫走兽这类题材,也有肖像人物山水。足见六朝时施画于扇之风,已极盛行,且题材更是多样。但这些都指纨扇而言。
折扇既晚出于纨扇,宋以前折扇画画之风尚无所闻。宋时始开其渐。到了元朝以后,折扇才普遍地应用起来。元明两代名家所画折扇遗留下来最多。乾隆八年(1743)弘历(高宗)命画家张若霭将宫内所藏的元明两代折扇两筐三百把,编目列序,题作《烟云宝笈》。1931年又重编影印出来。到了清朝,折扇最为盛行,不但形式大小变化多样,而题材内容也是尽其所有。
以上所谈,无论是纨扇或折扇,看来都是属于士大夫阶级用来轻拂自娱的雅扇,其中书画也多出自名人手笔自不待说。至于民间画扇虽有佳制,但向无专籍载录,因此,好多良工名作,却湮没无闻。据己所知,如“潮州扇”,出自广东,扇页上多画列国或仕女等历史故事,轻莹精致,故事生动。“川扇”是以黑纸为扇面,扇面粉画花鸟人物,绚丽美观,穠细雅致。“苏州扇”扇面所画内容,以西湖十景为多,如“柳浪闻莺”“断桥残雪”等,俗称“苏州片”。“丰润画扇”画工都是丰润县南老庄子一带农民。内容多是戏出人物和花鸟。“北京画扇”,以清末画师丁子敬(画丁)最著名。有“十字坡”“三义绝交”“连环套”“小上坆”。工架优美,饶富京剧艺术之兴味。“杨柳青画扇”民间画扇以杨柳青精丽第一,并且妇孺皆知,曾见乾隆以来粉本五十余件,内容都是小说故事中最繁盛的场面。
民间除了画工画扇外,更有木刻印制者,广为普及应用。像安徽的临泉、宿县,山东潍县,天津杨柳青以及湖南、四川等年画产地,都兼印扇面供销各省。四川多是牡丹大公鸡之类题材,山东也以花卉为主,杨柳青着重人物,安徽是花卉图案,人物鸟兽最为齐全,且富有安徽省传统版画韵味。(附图片)
郭沫若题诗
 吴镜汀 作画
选自“北京第四届书画扇展”中作品


第6版()
专栏:

谈谈登山运动
登山运动健将 王凤桐
登山队员能否战胜一座高峰,除客观全面地了解山的具体情况之外,一般取决于身体、技术、装备、战术和思想等五个方面的因素。
登山运动员是同大自然作战的。在登山运动员们的正式活动过程中,要长期地经受各种恶劣的自然条件袭击和巨大的体力消耗。登山队每战胜一座七、八千米的高峰都要向冰雪、酷寒、狂风、缺氧、陡崖和变化无常的气候进行一场搏斗。因此,登山运动员的身体训练,主要是锻炼对各种恶劣自然条件的高度的抵抗能力和巨大的耐力。为了征服一座高峰,有时运动员们除定期在平原地区进行一般身体训练外,还不得不提前选择一些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进行“服水土”的训练。为了训练耐寒的能力,运动员们每天早晨用石头砸开厚厚的冰层,用浸着冰水的毛巾,摩擦身体。一会儿,又结了冰,于是再打开,再擦。为了锻炼对缺氧的适应能力,队员们经常在四、五千米的高原地区坚持长时间的长跑。为了锻炼腿的力量,队员们经常互相“背人”上下楼梯。攀登岩石,手指要负担很大的力量,我们又经常看到登山队员的手里不停地捺着一个小皮球。登山运动员既是向大自然作战的,他们的锻炼场地也广阔得很。在崎岖的山间,他们可以“扔大石头”来锻炼臂力;在狂风暴雪的北方,他们也可以穿着背心在露天里打“雪仗”;可以看到他们在冰层上赤脚行走;也可看到他们在竹笋般的山石上跳来跳去。
登山运动员的技术训练也是根据山间的各种复杂地形来综合安排的。运动员的基本技术训练,不外“岩石作业”、“冰雪作业”、“渡河”和“保护方法”等几个方面。运动员经过运用这些特殊的登山技术,才能战胜冰墙岩壁、急流崭谷、冰川裂缝等各种自然危险和滑倒、滚坠、塌陷等等各种人为的危险。自然,作为一个老练的登山运动员,他还应该在判断“山间危险”、“急救”、“医务”等方面有足够的技术修养。
技术的充分发挥,当然要靠强健的身体作基础。但任何好的身体在抵抗恶劣的自然条件上,也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在征服一座高峰之前,还应准备各种必要的物质装备。通过使用这些装备来提高运动员在同大自然搏斗中的本领。比如,雪崩发生了。一声巨响过后,便是千百万吨的冰雪坍塌下来,几个队员被埋没了。为了对付雪崩,登山运动员不仅要有“冰镐”、“雪铲”等急救工具,而且还要有“雪崩绳”这样的预防装备。“雪崩绳”,这是登山队员的“红色向导”。它是一个几米长的红色轻纱条,一般拴在一个结组的最后一人身上。当雪崩来临时,人们一旦自救未成而被埋没,这个“红色向导”便以其轻飘的身体向上飘荡,躲避了被埋没的命运,而它也就成了一个令人激动的信号,使登山运动员能够看到战友的“下落”。类似这样的装备,称为“技术安全”装备。
此外,为了抵抗狂风和严寒,登山运动员要有“鸭绒衣”、“风衣”等“防寒装备”;为了保证和大本营的联系,还要有“通讯联络装备”;为保证高山上的生活,也还要有锅、汽炉子等“日用装备”。
要征服一座高峰,除了在身体、技术、装备上进行充分准备之外,还要在行军、建营、侦察、联系和抢救等方面认真安排。这些是登山运动的战术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行军进行适应性锻炼的问题。
人们对缺氧需要有个较长时间的适应过程,这样,在战术安排上就不能过急,而应该逐步适应。比如在去年征服珠穆朗玛的活动中,登山运动员第一次行军到达六千四百米,第二次到达七千零七米,第三次到达八千六百米,而每次行军完了都是回大本营休整。最后第四次才是从大本营经过九天的行程夺下主峰。如果不是这样安排,而是一次行军突击主峰,那么经验证明,这种作法是很少成功的。这不仅由于升高过快,队员们由于对缺氧一下适应不了会引起突然和严重的高山反应,而且在物资运输上也有它很难克服的困难。
从上述介绍中可以看出,当人们基本上了解了一座山峰之后,能否战胜它,决定性因素是人,是人们的行动和计划是否针对了山的实际情况。同时,即使在技术措施、战术安排方面没有什么问题,而在攀登过程中还会由于人们思想上的疏忽和精神品质上的缺乏锻炼造成各种事故,以致失败。诚然,山间是存在着一定客观危险的,但它能否成为夺取胜利的障碍以致形成对人的危害,这往往决定于人们的准备工作和各种复杂困难情况下的判断力与坚持性。所以,登山运动不仅培养人们勇敢大胆、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而且也培养人们的认真负责、机警灵活的优秀品质。它不仅培养人们战胜各种困难的雄心壮志,也培养人们在困难面前如何依靠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崇高的共产主义风格。


第6版()
专栏:卫生知识

体温
陈静
健康的人,不论在春夏秋冬,也不管气候冷或热,体温总是保持在摄氏三十七度左右。由于人体里在不断地产热,同时也在不断地把热散发出来,因此不管气候怎样变化,人体产生的热量和散发出来的热量,总是大致相等的。体温能够保持平衡。但是,健康人的体温,因性别的差异、年龄的大小、或随着人的活动情况也略有不同。例如:女人的体温,比男人的稍高一点;小孩的体温,比大人的略高一点;壮年人的体温,比老年人的略高一点;妇女在月经期的体温,比平时的略高一点;我们在刚吃过饭或在剧烈运动以后,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消耗的热能也较多,因而体温就会暂时的升高一点;睡觉的时候,由于新陈代谢比较低、产生的热也比较少,所以体温比醒着的时候略低一些;下午四点钟到六点钟的体温,比上午的稍高一些。不过,一天当中,体温的变化相差不大,一般是不会超过一度的。另外,人体各个部位的温度也略有不同,例如:肛门里的温度,就比口腔的温度约高半度;口腔的温度,又比腋下的温度高半度左右。
我们身体里热的产生,主要是由食物里吸收的养料在体内的氧化来的。人的活动,就得靠从食物里吸收来的养料(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这些东西,经过胃肠的消化,被吸收到血液里,供给身体的需要。食物从吃下去到被身体吸收和利用,是要经过机械的、化学的一系列的消化过程,而化学消化过程的氧化作用,即能产生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就是保持体温所必需的。人每天所需的热量,与年龄、性别以及活动情况或劳动的强度有所不同,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每天需要的热量,比体力劳动者要少,轻体力劳动者比重体力劳动者需要的热量也少。
假如身体里总是产生热而不散发热,对身体也是不利的。体温的保持平衡,需要产热量与散热量的“收支相抵”来调节。身体里产生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体温就会升高;如产生的热量少,而散发的热量多,那末体温就会下降。人体产生的热,通过大小便和呼吸,能散发一部分,而绝大部分的热是由皮肤散发出来的。皮肤的散热,主要是通过传导、辐射和蒸发。而蒸发又主要是靠出汗,随汗水从身体里带走大量的热。无论是哪种散热,都是受中枢神经的支配。例如:我们的大脑,受到高温刺激时,它就能影响出汗中枢使汗腺出汗,还能使皮肤的小血管扩张,加快从皮肤散发体内的热;同样的,大脑在受到冷的刺激时,它也可以使体内的产热机能增强,同时也可控制体内的热少散发出来,如皮肤血管收缩、汗水减少等,这些都是身体内部的体温调节。体温的平衡,除了身体内部自动调节以外,还有一些外部的辅助办法。例如天冷时,多穿衣服,关上门窗,生上火炉等;天热时,减少衣服,开门窗,搧扇子等。
人在生病的时候,体温往往会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烧。发烧是疾病的一种症状,大多是由于细菌、病毒侵入人体内引起来的。在患病的机体内,各系统和器官的正常机能受到扰乱,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也受到细菌毒素的刺激,因而体温升高,体温升高是机体与疾病斗争的一种防御反应。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如体内缺乏水分,血里的水分过少,也会妨碍热的散发,因而体温也会升高。总之,发热的原因,不外是因体内热的产量大大增加,或是热的散发量减少。不论是哪种原因,都是产热量比散热量多了,以致积存在体内的热量超过了正常情况,因而发烧。
夏天气温较高,如在没有通风降温设备的高温车间操作,或在田间烈日曝晒下劳动,时间过久,由于外界的气温比人的体温高,以致身体里的热不能散发出来,再因出汗过多,体内失去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因而造成循环、消化、排泄、神经系统等的生理机能失调,引起中暑。解放后,党和政府关怀劳动人民的健康,在工农业劳动战线上,采取了各种劳动保护措施,增添了各种防暑降温设备,积极预防中暑,因此,大大减少和避免了中暑现象,使劳动人民的健康更有保障。


第6版()
专栏:动物园

西双版纳的动物
咏棠

在我们祖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森林和草原上,有蛇类中可贵的最大的蟒蛇。这种蟒蛇体重都在一百磅以上,长十呎。它只吃山上的兔子、野羊。
西双版纳蟒蛇,平时潜伏在草丛中或森林里,探寻着食物。有时大蟒听到路边的步履声,便会跳将出来,使人大吃一惊。其实,蟒蛇的上颚没有毒牙,只有许多细小的牙齿,而且胆子很小,素来没有攻敌的手段,万一发怒起来,也不过作着螺旋的盘曲和昂起了头而已,如果你站着不动,它决不会伤害你。
蟒蛇肉味极鲜美,含有很好的蛋白质,十分滋补。用蟒蛇肉敷刀伤口,疗效很好。
树蛙和浮蛙
在西双版纳的勐海,在高达五至六丈的凤尾竹和茂盛的芭蕉叶上,栖息一种树蛙,它和普通青蛙一样大小,长有一双金黄色的眼圈,它的指趾的尖端长有吸盘,是用来攀登高大的凤尾竹和树木的。它的颜色有深灰、浅灰、深黄、浅黄、草绿、淡红等许多种,是随着栖息的环境而变的。在勐海靠近小河溪流的树叶上或水面上,可以看到一堆堆像奶油的白色泡沫,这便是树蛙的卵。
在西双版纳,还有一种像蚕豆一样大小的小蛙。当地人称它为“浮蛙”,它的鸣声像小鸟和昆虫一样悦耳。
茶林中的花蜘蛛
盛产普洱茶的西双版纳茶林中,栖息一种花蜘蛛。这种花蜘蛛身后拖着的大肚子比普通蜘蛛大二倍多。花蜘蛛大多栖息在茶树上,它一天的食量等于它体重的二十四倍。花蜘蛛的网扎在茶枝上,有时为避免飞虫的视线,在茶枝的隐蔽处,另造一丝巢住着。丝巢和网有线的连络,万一昆虫触着网,它随即跑出来,用大颚刺虫的身体,使虫中毒而死。
雌蜘蛛较雄的大得多,它常在茶树园间做起美丽的皇宫,自己栖息在中央,有时它将八只脚分开两起,立着不动,这是它要产卵了。在茶林中常有核桃般的东西悬着,这便是“皇后”的卵。卵的孵化期很短,不几天小蜘蛛便出来独自寻食了。
摘去花蜘蛛的头,和鸡蛋炒在一起,味极鲜美并含有维生素甲、乙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