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对心理学界开展百家争鸣的一点意见
——留心名词的歧义
唐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党的这个发展科学和艺术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并且已经收到很大的效果。要发展心理学,也要求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尽心尽力体现这个方针,这是不言而喻的。我在这里不准备谈个人对于心理学的个别具体问题的意见,而只是要谈期望心理学的百家争鸣作得多快好省所必须注意的一个先决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参加争鸣的人对于共同使用的各个名词必须有大体一致的理解。
这样说绝不含着近年来的心理学界争论只是名词上的争执这个意思。我是说,在不少的争论场合,由于彼此对同一名词的理解不同,所以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使得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能够解决,使得可以得到结论的争辩不能够得到结论。当然,学术的辩论是不应该急于求解决,急于下结论的。可是,可能解决的问题因名词的纠纷而陷于不能解决的地步,这种情形不能说是对于学术的发展有利的。这种情形,假如可以避免,应该尽力设法避免。
为什么说争鸣的人对于共同使用的名词必须有大体一致的理解,而不说必须有完全一致的理解呢?当然,假如彼此能够对于共同使用的名词先有完全一致的理解,然后再开始辩论,是很好的。但是,在不少时候,不容易作到这样。只要彼此有大体一致的对于同一名词的理解,也可以开始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彼此理解的异同可以更加明白,最后可能达到完全一致的理解。纵然不能达到完全一致的理解,但由于彼此不一致之点已经明确,这就使此后的辩论更可以顺利地开展,而收到切实的效果。
这里所谓对于同一名词有大体一致的理解,是不是说对于这一个名词所指的事物的本质有大体一致的理解呢?不是的。因为往往事物的本质是什么正是我们要争论的问题,所以大体一致的理解只是说彼此共同使用的这个名词是用来指同一事物或事物的同一方面,是说大家能够辨认出这个事物或方面,不致张冠李戴。
当然,我们不能够对于每个名词都先讨论是否大家都有大体一致的理解然后开始辩论,并且实际上也无须这样。可是,对于“心理”这一名词,情形就不相同了。一般人听了可能很觉得奇怪的是,心理学工作者们对“心理”一词所指的是什么并不一致。因此,假如要争论狗有没有心理,就要先讨论彼此所谓心理是不是指同一件事。
要谈这个问题,不免要提到另一个名词,就是“意识”。这里不能够讨论心理或意识的实质为何的问题,所谈的仍然限于名词的用法。近年对于“心理”和“意识”这两个名词的用法,据我所知,有三种。第一种把这两个名词通通指人类特有的主观世界,如高级思维,以及自觉能动性等类现象。第二种是把这两个名词都指广义的主观映象,只要有感觉,就认为是有心理或意识。第三种是把心理指广义的(第二种意义),把意识指狭义的(第一种意义)。据我的印象,似乎国内大多数心理学工作者是采用这个第三种用法。但是这不是唯一的用法。前几年我国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心理学界,据我的记忆,这三种用法都有人采取。国内解放后关于动物有无心理的争论,据我的印象,不全是关于事实的问题,部分是由于名词用法上的分歧。因为有些说动物没有心理的人是说动物没有高级思维以及自觉能动性这种特点,而说动物有心理的人是说它有感觉这类的主观映象,所以这两种说法本来没有什么冲突。说动物没有心理的人当然也否认有动物心理学,但是他们并不一定否认动物有感觉这种主观映象,也不一定否认可以对动物的感觉作研究,不过不称这种研究为动物心理学罢了。如所周知,有人否认动物(包括高等动物)有任何主观映象,甚至否认人有任何主观映象,这些人是机械唯物主义者。近年在对于动物有没有心理这个问题的争论中,据我所知,并没有人持这种论点。至于当时何以有人把心理一词限于狭义用法,原因似乎不简单,这里不能也不必细加分析。另外,意识一词在历史上也有好些不同的意义。
心理是复杂的东西,干连着不少方面。现在只用最简单的心理——感觉——为例。有引起感觉的客观事物(1),有能感觉的人(2),有作为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的感觉(3),有得到感觉这个产物的工作(包括人脑的活动)(4)。这里只须谈(3)(4)这两方面。主观映象与旧心理学所谓心理内容范围相同,虽然哲学的意义不一样,如旧心理学中好多人唯心主义地认为主观映象仅仅是脑生理过程的反映。这个心理内容不包括客观事物。现在心理学书中所谓感觉知觉等心理过程也是指心理内容,主观映象。列宁说心理或心理的东西,很多时候也是指主观映象,心理内容。例如,列宁阐明恩格斯的观点时说:我们的知觉和表象乃是物的映象。心理学书中所谓心理过程,原意也是指心理内容。因此,近年社会主义国家中有些心理学教科书说起注意不是与感觉知觉同一意义的过程,意思是说注意不是一个特种心理内容,乃是心理内容的一个特种情况,即有的内容明白,有的内容不明白的情况。否则,过程的特点在于变化,注意是变动的、活跃的心理过程,怎么可以说它不是通常意义的心理过程呢?
把心理内容叫做心理过程,是由冯德开始的。冯德以为心理内容(包括简单的内容,他所谓心理元素)是在不断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把它叫做过程。他的学生铣企纳说,“‘过程’的含义是:我们的题材〔指心理内容〕是个流,是个永远的变动,而不是一集团的不变对象”(《心理学教科书》,1910年,第16页),这就是冯德的意思。应该说这些构造主义者虽然郑重其事地宣称心理内容是过程,但往往把心理内容作为固定不变的东西来处理。所以就“心理过程”作为意指心理内容的术语而论,它是变动的,还是不变的,在旧心理学内已经早就有了歧义了。不过,这不是目前争论的问题。
不可忽视心理还有上文所列为(4)的方面,即心理工作;如痛是心理内容,感觉到痛是心理工作。这个心理工作,更应该称为心理过程。也许是由于心理工作通常是本人不容易观察到的,所以不单单把它称为心理过程。注意一词可以指心理内容的特种情况,如上文所说,但也可以指注意工作。心理学书讲注意,往往大部分是讲注意工作。因此,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使读心理学书的人觉得很难了解。
心理内容,主观映象和心理工作在事实上是不可以彼此分割开的。但是,心理内容和心理工作是心理的彼此不同的方面,是应该互相区别开的。然而,心理学书中并不是把这种区别一贯地同等清楚地维持着。在说感觉时这个区别还比较清楚;因为甜、苦、冷、痛这些感觉内容的种类究竟不多,可以罗列起来,而感觉工作,主要是在用生理机制来说明感觉时谈到。所以在感觉方面,内容与工作还区别得相当明白。到了谈高级心理内容,如思维,这个区别就不那么明白了。因为思维的内容太多了,无法罗列,所以心理学教科书说思维,主要不是谈心理内容而是谈心理工作,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等等工作。在这里,所谓思维,主要是指思维工作而不是指思维内容。因此,心理学书中说感觉是心理过程以及思维是心理过程,据书中所谈的话总起来看,这两个“心理过程”的意义是彼此不相同的了。这就会使读者对于心理过程的概念模糊不清。我不是说在心理学的描述上对于这种局面可以很容易改变,而是说应该明确指出心理过程有应加区别的内容与工作两方面。读者有了这样思想准备,对于心理学书上所说的话就可以比较容易了解。
至于近年谈心理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时是把“心理内容”指被反映的客观事物。这是心理内容一词的另一意义,不是上文所述的用法。这是要注意的。不特“心理内容”可以有不止一个意义,“心理形式”也有相似的情形。这里不准备谈这两个名词各有的一切不同意义,只谈在辩论时也要注意到彼此对于这两个名词究竟指什么这点上得到大致相同的理解,否则争论下去,就不容易把问题澄清。可能有人以为心理内容应该是指被反映的客观事物而不是指主观映象,把它指后者就是唯心主义。我以为这个看法未必正确。客观事物与反映它们的主观映象都是一种内容,称任何一个为内容,都没有什么不可以。要紧的是:在辩论时要先弄明白所讨论的“内容”是指什么,就不致发生混乱。旧心理学有时把被意识到的客观事物称为意识的客体。我们在心理学内是不是可以把被认识的客观事物称为心理的客体以与心理内容(主观映象)相区别,似乎可以加以考虑。
心理活动也是常见的名词。这个名词也有不同的意义。它的一个意义侧重在活动,实际的行动。按这个意义,心理活动是指有心理的活动,以与不自觉的动作,如睡眠时的反射动作相区别。近年的心理学争论还没有干连到这一意义的心理活动。但是心理活动一词还有两个其他意义。这两个意义的混淆不分,至少是近年关于心理活动是不是高级神经活动这个争论拖得很长的部分原因。这就是说,这个争论至少一部分不是对事实的看法不同的问题,而是对名词的用法不同的问题。说心理活动就是高级神经活动的人,大意是说,心理是特种物质运动,即高级神经(脑皮质)活动的产物,此外并没有另一个主体,如唯心主义者所谓的灵魂在活动。所以心理活动只是高级神经活动,不能说高级神经活动之外另又有什么心理活动。主张心理活动不是高级神经活动的人说,心理活动虽然不能脱离高级神经活动而独立存在,但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的产物,这个产物虽然是非物质的,但是实在的东西,应该与高级神经活动区别开,因此说心理活动就是高级神经活动是不正确的。其实,这两方所说的话都是对的,并没有互相冲突之处。彼此的不同在于前者把心理活动一词指整个活动,即包有它的生理基础,高级神经生理过程的心理活动;后者把它指心理内容,主观映象,而把这个从它的生理基础区别出来。假如把这种情形说明白,那么,就可以省却不少不必要的争执了。
说心理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并不等于说高级神经活动是心理活动。很明显,有些高级神经活动只是生理过程,并不产生心理内容、主观映象。这种脑生理过程只可称为高级神经活动,不能称为心理活动。这个事实,大家都明白,没有什么争论。有时说高级神经活动就是心理活动,也可以;但是这就需要大家事先了解当前所用的高级神经活动一词只是指典型的高级神经活动,即有心理内容的高级神经过程这整个活动;这样才不至于混乱。
又有“心理现象”一词。这也是常见的。可是究竟心理现象明确地指什么,也不怎么清楚。它是指主观映象,心理内容呢,还是指心理工作,如看见、听见、记起来、想好了这类工作呢,还是包括二者而言呢?很难说定。据我个人的了解,近年从俄文译出的文字中,心理现象一词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但是在旧心理学内,心理现象还有两个其他意义,比上列意义要广些。其中一个意义包括自觉的心理内容和与自觉的心理内容有类似性的不自觉的心理作用。另一个意义就更广了,凡是心理学所研究到的事项都是心理现象,这就包括到人的实际动作了。所以在辩论时用心理现象一词,也要注意争论的是关于它的哪一个意义的问题。
不特心理学中的有些名词,各人的理解不同,就是“心理学”这一名词,各人的理解也不一样。近年心理学的科学性质这个问题曾引起了国内心理学界的不少争论。据我个人的观察,对这个问题的意见所以分歧,至少一部分是由于各人心目中的心理学,其内容(至少在范围上)不相同。很多人所谓心理学只是指关于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的研究;其余的人则将心理学指心理学所有的一切部门,包括劳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以及各科的集团心理学,如民族心理学等等。我并不是认为对于心理学的科学性质的论断必定要随所讨论的心理学的内容不同而完全变换,而是相信不先讲明白各人所谓心理学是指什么,就去争论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恐怕难免要耗费好多时间去作不必要的争执。有一件奇怪的事:学校里所讲授的入门心理学课,通常称为普通心理学,其实只是讲正常成年人的心理;一般标题为“心理学”的教科书,大多数也只讲关于正常成年人的心理学;可是现在这种书却很少提起它是只讲正常成年人的心理。这样就不免在争论心理学的科学性质之时有人意中只想着正常成年人的心理学,从此去断定心理学整个科学的性质。这就难免使争论不必要地拉长了。
最后,关于心理学的科学性质的争论,往往表现为争辩心理学是不是社会科学这个形式。据我个人的印象,这似乎是由于争论是不是人的心理全部,从最短暂的最简单的以至最长久的最复杂的,都有阶级性这个问题而起。主张心理学是社会科学的人,有些是以为一切社会现象都有阶级性,从而就主张人的一切心理都有阶级性,毫无例外。而主张心理学是自然科学或是有其自然科学一方面的人,有些是要主张人的心理不都是有阶级性的,人的心理的有些方面是自然现象,可以适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可是,社会现象不一定都有阶级性,如语言就没有阶级性。当然,人可以主张语言也有阶级性。这里不讨论这个问题。我只是说纵使语言有阶级性,这也不排斥语言学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它的发音学这部分,换言之,语言是有其无阶级性的方面。所以纵然心理学是社会科学,也不能借此证明心理学所研究的人的心理的一切方面都是有阶级性的。从另一方面说,假如因为害怕把心理学作为社会科学,就会排斥心理学中的利用自然科学方法的研究工作,这也可算是过虑了。因此各人对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这些名词的理解不同,也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当然,这并不是说心理学的科学性质的辩论,除上文所说的之外,没有其他内容,或者此后无须再对这个问题争鸣了。
心理学辩论中的带有歧义的名词当然不止上文所提的几个。如心理学中所用的“机能”、“心理状态”这两个名词,各个都不是只有一个确定意义。上文所说只是举例。并且所举的名词中每个的含义,也不一定只有上文所列举的那些意义。


第5版()
专栏:

石灰岩区域的喀斯特及其研究工作
尹赞勋
中国喀斯特分布很广,面积之大,类型之多,为世界其他国家所不及。各地喀斯特发育条件变化多端,发育阶段参差不齐。各种各样的喀斯特现象对于人民生活和工程建设密切相关。无论从发展国民经济方面来说或者从探讨科学理论来说,喀斯特研究工作都必须继续加强。
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沿海一带石灰岩高原的地理专名。喀斯特现象和喀斯特作用在这个地区研究最早最详,一百年前已开始把这个地理专名用作地理学和地质学的普通名词。七十年来,这个名词已陆续为许多国家所采用。简单讲来,喀斯特既指水对于石灰岩(或其他易溶岩石)的溶蚀作用,也指这种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石灰岩是一种分布很广、易溶于水的岩石。在石灰岩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对于石灰岩体的表面和不同方向的裂隙,起着溶解和冲刷的作用,给岩体表面、岩体外部和岩体内部,造成形形色色的特殊景物。例如:表面上的溶沟、溶槽;外部的孤峰、石林、天生桥、盲谷、坡立谷①;由外部通向内部的落水洞、漏斗、竖井、伏流;内部的溶洞、暗河、暗湖、钟乳石、石笋、石柱等等。水对于石灰岩的溶蚀作用,不但因水质和岩石性质的不同而变化,也受气候、地质构造、地貌等条件的影响而变化。这种作用所产生的形态,可以叫做喀斯特现象。一个地区各种喀斯特现象的总和,可以叫做喀斯特景观。
在石灰岩区域,人类活动和生产实践处处遇到喀斯特问题。喀斯特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何充分利用其有利的一面,改变其不利的一面,是喀斯特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进行大量调查,搜集资料,分析研究,找出规律。
喀斯特学包括下列几个主要内容:1、喀斯特地貌学,2、洞穴学②,3、喀斯特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4、喀斯特矿床学。石灰岩往往形成奇伟壮丽的喀斯特景观,如桂林的山水、路南的石林。广西石灰岩出露面积占自治区总面积的60%。在贵州和云南的东南部,石灰岩所占面积也在总面积50%以上。此外,湖南、湖北、四川、山东、山西等省也有较大的石灰岩区域。至于零星分布,或虽不见于地表而地下喀斯特现象显著的地区,分散在全国各地,很难一一列举。
石灰岩溶洞是史前原始人类栖息之所。周口店中国猿人、湖北长阳人、广西来宾麒麟山人、广西柳江人和广东韶关马坝人的遗存,都是在石灰岩溶洞中发现的。除了人骨化石以外,溶洞中还可以找到史前人用过的石器和骨器。喀斯特洞穴为早期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喀斯特泉水往往流量很大,变化不很剧烈,可以作为自流灌溉的稳定水源。石灰岩区域大气降雨,往往汇集在喀斯特通道或暗河中,成为储量丰富、水质优良的地下水源;而且常常具有承压性质,便于开发利用,以满足农业、工业和日常生活用水的需要。许多喀斯特矿水和温泉具有医疗效果,已为人们所利用。洞穴矿产和石灰岩本身也都是宝贵的资源。喀斯特区域风景优美,可供游览。
但是喀斯特现象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利的条件。在喀斯特化比较显著的区域,雨水往往立刻全部漏入地下深处,雨后一两天即可出现干旱现象。在另外一些地区,喀斯特水大量汇集,排不出去,雨量稍大,就发生涝灾。开采地下矿产的时候,挖掘铁路隧道的时候,往往遇到喀斯特水;小水小患,大水大患。涌水量特大的时候,不但妨碍采矿及施工的进行,而且造成严重的灾害。在水利工程方面,常常会发生坝基、坝肩、水库及渠道渗漏问题,如不加处理,就达不到设计要求。在道路桥梁以及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方面,也常常因为地下喀斯特现象的存在,而发生基础不均匀沉陷问题。进行喀斯特研究,摸清喀斯特发育的规律,以改造它,利用它,变不利为有利,是一件重要工作。
十八世纪中,在欧洲开始了个别洞穴的报道和描述。十九世纪前半段,欧美猎人、牧人发现了几处巨大洞穴③,激起了人们的兴趣。1854年一个奥国医生发表了欧洲第一部科学的洞穴报告。经过三十多年的分散调查,到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欧洲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著作,把喀斯特研究工作,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紧接着,1895年法国设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洞穴学会。以后,喀斯特研究工作,特别是洞穴的探测,就在欧洲各国广泛地开展起来。现在不少国家都成立了专门组织,出版定期或不定期刊物。
苏联从十八世纪三十年代起,出现了描述洞穴的文章。十九世纪后半期,洞穴学有较大的发展;同时开始研究其他喀斯特现象。从二十世纪之初到革命前夕,俄国学者描述了若干主要石灰岩区域的喀斯特现象,对于喀斯特水文地理进行了争论。十月革命以后,大规模兴建水利工程、建筑工程、探矿工程、铁路工程等,需要了解喀斯特的分布和发育规律,喀斯特学有了迅速的发展。
奥国洞穴颇多。1748年,奥国的皇帝命令一人探明一个竖井的深度和有趣的地下景致。此后,探洞工作逐渐展开。直到现在,奥国仍是洞穴学比较发达的国家。
南斯拉夫1945年恢复了奥匈帝国1910年在卢布尔雅那设立的洞穴学会,搜集从前的设备和文件,重新开始工作。这个学会领导一个喀斯特研究所和一个生物洞穴学工作站。1954年在卢布尔雅那召开过一次全国洞穴学研究会议。
法国近代洞穴学的研究开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了九十年代,已探明了许多深洞深穴,写了不少动人听闻的报道。1895年成立了法国洞穴学会,发行一种杂志。1934年成立了巴黎洞穴俱乐部。1945年,在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下,设立了一个洞穴学委员会,协调全国工作。
英国石灰岩出露不广,喀斯特现象的规模不大,近年来探洞运动却很活跃。据1952年的统计,全国有六十五个洞穴考察组织;其中有十九个组织的会员超过五十人。1947年成立的大不列颠洞穴研究会出版《新闻报道》、《记录》和《洞穴动物群》三种刊物。
美国中东部和东南部石灰岩分布颇广,喀斯特发育颇好。仅仅在印第安纳州南部一个小区域内,就有落水洞三十万个。世界上已知最长的溶洞是肯塔基州的犸猛洞。犸猛洞地下分枝纵横连贯,构成复杂的洞网,已经探明的长度,合计为一百五十公里。有人说,附近几个洞与它相通,总长或者可达二百五十公里。
1949年设立了世界常设洞穴委员会之后,1953和1958年先后在法国和意大利举行了两次国际洞穴学会议。第三次会议最近将在奥国举行。国际地理学会设有喀斯特现象委员会。1956年这个委员会出版了一部报告书。
喀斯特现象早为中国古代学者所注意。三百二十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调查了广西贵州等省的喀斯特现象和景观,考察了一百多个洞穴,作了生动的记载。徐霞客游记中的有关著录是世界上最早的喀斯特著作。由于社会制度的限制,喀斯特研究在旧中国没有得到继续发展。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为止,只有少数地质、地理工作者作过一些零星的调查。
近几年来,在各大河流域,如长江、黄河、清江、乌江、以礼河、红水河等水利水力资源的梯级开发过程中,都遇到了不同喀斯特化程度的石灰岩体,直接影响着水利枢纽的效益和寿命。水利电力部和许多有关机关,动员了大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人员,进行坝基水库的喀斯特研究。采用航空照片和地质测绘相互对照的方法,结合地球物理勘探的结果,分析地貌类型、构造断裂,以了解表层和深部喀斯特发育的情况,分析喀斯特化岩体的岩石组合,以了解不同岩组的溶蚀性质和强度。云南和广西地下水库和地下电站的修建,更要求详细研究地貌的演变,地下水的补给、运行和排泄条件,以及喀斯特发育的趋势。在水库蓄水之后,石灰岩构成的分水岭可能提供渗漏的通道。在这方面也曾作了不少工作。有些地方还建立了泉水和地下水的动态观测站,以取得可靠的资料。
在大跃进期间,全国各地掀起了空前的水利建设高潮。石灰岩区域的群众利用了喀斯特所提供的条件,修建了许多中小型水库。在处理渗漏问题时,群众创造了不少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在石灰岩区域修建铁路路基、桥梁、隧道时,常常遇到喀斯特问题。例如,洞穴顶板突然塌陷,洞穴底板不能胜任负荷而引起建筑物的下沉,洞穴内地下水的大量涌入,都直接危害隧道施工和列车运行。在黔桂、湘黔、川黔等铁路线勘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我国喀斯特工作者作了繁重而有意义的工作,提供了选线方案及处理意见的科学根据。
在一些受到喀斯特水威胁的矿区,矿山水文地质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勘探试验工作,对于储量审批和开采设计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1961年2、3月间在南宁举行了第一次全国喀斯特研究会议。四十四个单位的代表七十二人,宣读和讨论了报告三十七篇。初步总结了十一年来的一些经验,得出了若干基本理论。
大跃进推动了喀斯特研究工作。由于群众性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对于处理喀斯特问题,群众创造了许多有效的方法。例如堵截地下水流,以抬高水位;堵塞盲谷、坡立谷的排水通道,以便积水成库;扩大排水通道,以达到排涝与灌溉相结合;利用喀斯特泉,修建地面或地下水库等。根据不同的水动力条件和喀斯特发育特征,简单而有效的修建和防渗措施可以归纳为:堵(堵塞漏水洞)、铺(铺盖粘土)、截(筑截水墙)、围(在反复泉和落水洞四周修建围墙)、引(引水入库或引水出库)五个字。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推广的。
根据对大量的观测记录的初步分析研究,已经得出若干基本理论。(1)关于喀斯特水动力分带和水动力特征方面。我国各地、特别是西南各省区的岩相、岩性复杂,构造变化较大,不少地区有微倾斜厚层隔水层的存在,不同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很差,没有统一的含水岩体。根据上述特点,概括出了不同喀斯特水动力条件的类型,发展了在国外流行的只适用于厚层石灰岩的水动力分带理论。(2)国外许多学者不承认喀斯特发育与构造断裂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引起了一些争论。通过对我国喀斯特发育特点的调查研究,大家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肯定了这两种地质现象间的密切关系。(3)西南各省新构造上升运动很显著,河流切割作用强烈,石灰岩区域峡谷地形非常发育。为了适应当地侵蚀基准面,所以地下水力坡度由分水岭向峡谷两岸急剧加大;河谷附近的包气带也相应地加厚;近期喀斯特作用随之加强;垂直通道非常发育;水平通道只见于季节变化带。在分水岭地区,地表喀斯特现象强烈,而地下喀斯特发育程度远较河谷两岸为弱。(4)西南喀斯特发育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由中生代晚期到第三纪初期,在湖北叫做鄂西期,在贵州叫做大娄山期。第二时期由中新世初期到上新世末期,叫做山原期或山盆期。第三时期由更新世到现在,叫做三峡期、乌江期或红水河期。(5)通过广西境内洞穴的考察和脊椎动物化石的研究,基本上确定了从地面起到九十米高程以内的三层溶洞的相对时代:上层属早更新世;中层属中更新世;下层属晚更新世到现在。在可溶岩层分布的区域中,主要是石灰岩区域中,四周被不大的山所环绕的长条形成椭圆形的大型封闭洼地叫做坡立谷。面积从几个平方公里到几百平方公里。坡立二字来自塞尔维亚文的译音。洞穴学是喀斯特学的一个重要分枝学科,研究最早,文献最多。它的主要内容有:洞穴形态学、洞穴水文地学、洞穴沉积物、洞穴物理、洞穴化学、洞穴气象学、洞穴生物学、洞穴古生物学、洞穴考古学、洞穴探测技术等。例如1809年美国猎人追赶一只打伤了的大熊。大熊入洞,猎人遂发现世界上最长的犸猛洞。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李亚农新近写成《中国的封建领主制和地主制》
史学家李亚农的近著《中国的封建领主制和地主制》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在本书中概述了对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的看法,对以往的论点有所发展、补充和修改。
本书首先论述中国古代的公社制度。从古老的氏族公社、农村公社谈起,作者叙述了夏代的农村公社和周代的农村公社,阐述了农村公社的演变过程。作者认为,自周人灭商进入中原地区以后,农村公社已失去组织生产的职能,而仅仅是信仰的中心,这时指挥生产的权力由奴隶主来担任。农村公社的残余在秦汉以后还明显地存在着,乡里父老大都由统治阶级担任,他们从思想上控制人民。农村公社的残骸一直保持到近代。
本书也谈到关于铁器的使用问题。作者认为,殷人已经使用铁器,周人在岐山时也已经懂得用铁器制造器物,而铁器的广泛使用则在春秋时代。当时,生产力得到广泛发展,为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创造了条件。
关于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及其与土地所有形态的关系是一个目前史学界争论颇多的问题,书中着重论述了这个问题。作者在论述了鲁宣公初税亩之后对鲁成公作丘甲做了新的解释,认为“作丘甲”就是一丘十六井负担一甸六十四井的兵赋。作者以战国初年魏国的社会经济情况及田赋制度为例,说明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从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上层建筑需要相当大的变革。本书对商鞅变法给予相当的重视,并对商鞅变法做了新的解释。作者认为,“废井田开阡陌”是废除封建领主对土地的封建特权,民得自由买卖,便于开垦荒地以尽地力。“五甲首而隶五家”的法规,促进了新兴地主的成长。“辕田制”提倡轮耕,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增加了劳动人手,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为了说明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社会状况有显著的不同,作者把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作了对比,作者认为,“在春秋战国史上,凡是言田而并及邑,言田而并及里的时代,即为封建领主时代。凡是说‘利其田宅’,‘利田宅’……只言土地与家宅而不言及邑里的时代,即农民已变成非所得而赐与的自由民,普遍出现广大佃农阶层的封建地主时代。”
最后,作者根据《管子》《问篇》第二十四所列举的国家所应调查了解的事项,详细地描绘了战国时代的社会平面蓝图,认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封建领主制社会和封建地主制社会的区别。作者根据《管子》中所提供的资料,论述了封建地主的剥削方式和农民的生活状态。作者又根据《管子》《重令篇》第十五,论证了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并提出了颇为新颖的见解,即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萌芽于商鞅。商鞅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在他的后学者中得到发展,及至秦始皇完全付诸实现。
(栗式祖)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吴泽、袁英光对唐末农民战争进行考辨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吴泽、袁英光最近对唐末农民战争进行了新的考证,提出了《王仙芝受敌诱降问题初探》、《黄巢“乞降”问题考辨》、《尚让战败降敌考辨》三个学术报告。第一个报告已在5月12日《文汇报》发表,第二个报告已在5月号《学术月刊》发表。
《王仙芝受敌诱降问题初探》对《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旧史籍中所载如下史实作了考辨:王仙芝曾在蕲州受敌诱降,引起起义军内部分裂,以致与黄巢“分兵”;后来,王仙芝又在安州受敌诱降,遣尚君长等出使长安“奉表请降”,遭敌招讨使宋威劫杀。作者认为,义军攻打蕲州时,敌刺史裴偓致书王仙芝进行说降,这是事实。但是,王仙芝并未妥协动摇,而是很快地攻占了蕲州城。王仙芝在安州、隋州攻略复、郢诸州时,敌盟军杨复光派吴彦宏向王仙芝(其实是黄巢)说降,这也是事实。但是,王仙芝(或黄巢)并未受敌诱降,尚君长、蔡温球等是在颍州西南与宋威作战时牺牲的。
《黄巢“乞降”问题考辨》对《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平巢事迹考》和《北梦琐言》等旧史书所载如下史实作了考辨:在王仙芝牺牲后,黄巢曾不断向唐统治者“乞降”。作者认为,黄巢称王率军攻占淮北一带时,是唐中央宰臣豆卢瑑秉承僖宗既定的招降阴谋奏请招降,史载黄巢遗书张裼请降事,出自《资治通鉴》编撰者们的误释;黄巢撤离中原渡淮南进时伪降高骈之说,也是出自《旧唐书》编撰者们的误植;黄巢在攻略浙江、广州时,崔璆、李岧曾几次奏请招降,非黄巢遗书托崔、李请降;攻占广州后,挟李岧草表和抗表求节钺之说,出自统治者们的诬构;黄巢在信州及渡江北上时,为了击败高骈,曾与之作战略周旋,不是真正乞降。
作者指出旧史书所以对农民革命领袖造伪诬构的根源在于:一方面是当时的官僚军阀,为了迎合唐政府的一贯招降阴谋,和掩饰其自身无力抵御义军的腐朽无能,虚奏诬构出所谓义军领袖“乞降”“投降”等事实;一方面是其后的“经传”、“正史”之类的旧史书都出自封建地主官僚史臣们的手笔,他们对上述虚奏诬构的表文奏章乃至传闻杂录中有关王仙芝、黄巢、尚让的“乞降”、“投降”事迹,竭力加以精制罗织,以达到其侮辱农民领袖的目的。因此,作者认为在整理、分析乃至运用这些旧史书所载史事立论时,必须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武器,进行严肃的阶级分析和历史分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