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五君咏 纪念“四八”烈士遇难十五周年 董必武
信是王郎党性纯,
任何环境众相亲。
甄陶造化犹遗憾,
斯遇斯人倍怆神。
博古茅峰一俊人,
主持报社甚劳辛。
嫦娥已悔偷灵药,
风雨如磐返道真。
江南一叶负奇冤,
五载羁囚叵耐烦。
出狱相迎欣入党,
黑茶竟撞日车翻。
岳岳棱棱未易才,
邓君怀抱得时开。
风云雷雨曾相会,
痛惜陂陀骥足摧。
黔中教育茁新芽,
人道先生第一家。
爱护贤甥终共命,
几回忆及总咨嗟。
〔编者附注〕:十五年前的今天(1946年4月8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王若飞、秦邦宪(博古)、叶挺、邓发四位同志,和贵州老教育家黄齐生先生,因国内和平民主事业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重破坏,为了和党中央商讨对策,从重庆乘飞机冒着恶劣的天气赶返延安,途中飞机不幸遇雾,在晋西北兴县黑茶山撞山焚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同机遇难的还有随行人员和家属等数人。


第8版()
专栏:读书随笔

优良的学风 江曾培
最近,《光明日报》上刊载了一篇文章,谈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的调查研究作风,读了以后,感触到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优良学风,确是一个永远值得重视和提倡的课题。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马克思主义一部早期著作。1845年5月在来比锡出版,当时恩格斯才二十四岁。为了能给当时蓬勃开展的共产主义运动提供理论上的武器,恩格斯1842年冬天自德国巴门移居到当时资本主义工业的中心——英国曼彻斯特以后,就开始了著作这一本书的准备。在二十一个月的过程中,他仔细研究了以前所出版的一切有关书刊,批判地审查了他所能得到的各色各样的官方文件和非官方文件。但他仍然不满足于这些“抽象的知识”,还进一步对工人的住宅、卫生、家庭生活、工资、衣食等状况作了不少实地调查,“从亲身的观察和亲身的交往中直接研究了英国的无产阶级,研究了他们的欲求,他们的痛苦和快乐”(恩格斯)。这样,就使得这本书有许多他所“看到、听到和读到的”具体事实的叙述,真实地描绘出了一幅英国工人状况的异常可悲的图画,形成了“对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极严厉的控诉(列宁)。
在这里,从年青的恩格斯的理论学术活动中,对建立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可以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其一。关于这一点,本是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同志所必须遵守的,搞理论学术工作的更不应该忘记。写文章、做报告、著书、立说,可以说它的全部工作就是在“发言”,如果既不对现状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又不注意了解历史,那这样的发言只能是胡说八道。二十四岁的恩格斯在一百一十六年前就能提出“对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严正控诉”,正是因为他多方作了深入调查研究,才获得了他的关于无产阶级的真知灼见。马克思在这方面更是我们的范例。大家知道,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天才著作《拿破仑第三政变记》的序言和《法兰西内战》的序言中赞美马克思道:“对于活的眼前的历史之如此卓越的理解,在事件发生时对于事件之如此明晰之洞察,真是天下无双的”,“……卓越地表明作者初次已在路易·波拿巴政变记里显示过了伟大惊人的天才,即在伟大历史事变还只在我们眼前展开或者刚刚终结时,就能将这些事变的性质、意义及其必然后果正确把握住。”这些,“对于活的眼前的历史之如此卓越的理解”和“就能将这些事变的性质、意义及其必然后果正确把握住”,就成为马克思创造伟大马克思学说的基因之一。由于此,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谆谆地告诫我们要“认真地研究现状”和“认真地研究历史”。因为没有对现状和历史两方面作认真的调查研究,就不能解决科学学术的发展问题,也不能有效地解决理论为实践服务的问题。
“有实事求是之意,无譁众取宠之心”,是其二。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所表现的严格的求实精神,使得他有把握地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我要毫不迟疑地向英国资产阶级挑战:让他们根据像我所引用的这样可靠的证据,指出哪怕是一件多少能影响到我的整个观点的不确切的事实吧。”实际上,这种强烈的党性表现,我们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都深深感觉得到。一是有的放矢。试翻开每一篇著作,都是有着一定的目的,解决一定的问题,都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主席),那种不务实际,津津有味于概念游戏,或者夸夸其谈,醉心于自我炫耀的情况,在这里是没有一点影子的。二是老老实实。理论学术工作是科学工作,对待科学,一定要采取老实的态度,半点虚夸不得,半点浮躁不得。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为了弄清书中提到的英国工厂法的历史,他把大英博物馆中收藏的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蓝皮书都看过。因为在他说来,决不允许自己著作中有一丝一毫是凭空的猜想,他的一切分析和论断都要从实际材料出发。由此看来,学术活动中的“想当然”的作风,粗枝大叶的作风,自以为是的作风,站在马克思的面前,是要赧然羞色的。三是摆事实,讲道理。我们读经典著作,常常惊羡其说服力之强,就是因为它有理有据,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华而不实,脆而不坚,与马克思主义著作是无缘的。
“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是其三。年青的恩格斯就写出了“世界社会主义文献中一部优秀的著作”(列宁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正是他深入调查、刻苦钻研、认真探讨的结果。马克思写出《资本论》这部“工人阶级的圣经”,整整用了四十年的功夫。他为写这部书而阅读过和做过札记的书就有一千五百厚本以上。凡和这一问题有关的科目,他都没有放松过去。如地租问题、农业化学、实用工艺学、实用经济学、甚至复式簿记等他都研究过了。他每天常常工作到第二天早上两三点钟,紧张的程度,是四十年如一日。列宁也是一样。他有过这样一句名言:“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由此可见,对艰苦踏实的研究工作不感兴趣的,在学术上是不会有出息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学风当然还有一些表现,比如旗帜鲜明,敢想敢说等等,但是,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刻苦认真,也正是他们治学态度的一些重要特征。当今,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导下,我国学术研究空前繁荣,在这个时候,树立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对深入开展学术讨论,提高学术水平,一定是十分有意义的。


第8版()
专栏:

春水满田 安徽霍丘 姚国海
大队党总支明书记正坐在灯前翻阅着一堆材料,不时拨动桌上的算盘珠。算着算着,他突然停下来,低头静静地沉思,瞥了一眼桌上各生产队送来的春播计划,两道浓眉拧在一起。
忽然,他霍地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拧小了发亮的煤油灯头,大踏步地向门外走去。他来到三间新修的茅草屋前,等他敲开了门,只见一个老人出现在门口。“还没有睡呀,单大爷。”书记边说边跨进房内,抬眼看着摆满一地的木料、木屑和单大爷那把闪光雪亮的板斧,书记明白了:单大爷正在削犁鞬。“明书记,这深更半夜的,你不睡觉跑来找我,又要琢磨什么事呀!”老人说罢,掏出黄铜烟管,对着灯火吸着。
“是这么回事。”书记拉了一个小凳坐了下来,“今天各生产队送来了春播计划,大家一致要求把种旱粮产量不高的畈田改为水田,扩大水稻播种面积,你知道咱队是个岗畈区水源不足,前年种四千亩水稻就有三千七百亩要车水浇灌,长年费了很大劲兴修了几口大塘,才保住了用水,但车水还是费工大。这一扩大几千亩问题不是又来了吗?我找你这个诸葛亮想借点东风。”
老人默默地听着,用力抽着旱烟管,嗤嗤作响,蓝色的烟圈在灯前弥漫。老人静静地沉思了一会,爽快地说:“有门,可是我现在不告诉你,明天早上我陪你一道找水,只是你现在要听我的命令:睡觉!这叫劳逸结合。”说罢老人吹灭了小油灯,硬拉书记到床上躺下,两人谁也不说话,老人的烟窝闪着红红的光,书记睁着两眼、在想着水……。
第二天一清早,书记跟随着老人,走过无数田垅,翻上长岗大岭,来到一个岗壑深处,“你看!”老人指着深深的岗凹,“这里是上面三条大岗的汇流处,一下大雨水头??叫,都流进?河去了,多可惜!要是在这里筑一个土坝,拦住水头,嘿,真是个可观的小水库,一万亩水田放水自流灌溉。”老人兴奋地拍了一下书记的肩膀:“走,去测量测量。”
他们沿着岗岭一路查看,跑遍了全大队,绘制了一张精细的蓄水用水路线图。党总支讨论了书记的建议,认为切实可行,决定动工兴修。开工了,沉寂的岗凹拥满了人群,红旗飞舞,铁镐铿锵,明书记卷起衣袖用大锹挖掘着坚硬的岗土,额上热气直冒。突然远处人群中传来吆喝声,单大爷担着泥筐健步如飞的奔来,明书记停住了手中铁锹,严肃地询问:“单大爷,谁叫你来的。”老人瞅着书记的神色不对,换了语调,“节令不等人,水是大事,多一个人不是早修起一天吗?”“可是,身体要紧,这不是老年人干的活。”书记的话十分严肃:“在工地可以,只许动口,不许动手。”老人无奈地放下扁担,“好吧,动口,我看这样干活窝工,从那个土塘修个路,用土车运土,工效要快得多。”
转眼间,一座新修的黄土坝就出现在两个岗岭之间了。融化的雪水和两场大雨,灌满了整个岗凹,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满新兴的水库。立春那天,老人和书记来到坝顶抽开放水闸门,奔腾的水花沿着渠道,直泄入岗下的水稻田。一片银光闪闪。“看吧!有了这‘宝贝’你再扩大三千亩水稻,今年收成该有八分把握了!”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面不变色 子倘
王若飞同志被捕后,敌人曾想用假枪毙来吓倒他,瓦解他的斗志。但是,面对着枪口,他面不更色,镇定自若,望着漆黑的山峦,迎着深秋的晚风,厉声呵斥着特务:“开枪吧,混蛋们!”(见《王若飞在狱中》)这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正如英勇牺牲在重庆渣滓洞的江竹筠烈士就义前所说的:“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革命的道路,从来就不是风调雨顺的坦途,而是艰难险阻的崎岖不平的山路,是滚动着惊涛骇浪的激流。
死,将在肉体上结束一个人的生命。在这个严峻的时刻,最能够彻底地剖视人的肝胆。坚定不移、赤胆忠心的革命战士和不革命的庸夫俗子、不坚定的懦夫有着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前者无所畏惧,坚持斗争,把生死置之度外,他们问心无愧,无所怨悔,心甘情愿,死而后已;后者思虑万端,情绪烦躁,怨天尤人,惊惶失措。革命者明白:推翻旧世界一定要付出代价,免不了要流血牺牲。而鲜血不会白流,舍身成仁是革命者最大的光荣。因此,他们愿意以自己的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王若飞同志说得好:“我们党有我这个人,就会增加一分力量,没有我,党的事业照样前进!”
革命者是平常的人,也是不平常的人。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个子有高有矮,体格有强有弱,不吃饭一样觉得饥饿,受刑时一样感到疼痛。但是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立志翻天复地,扭转乾坤,改造世界,他们在任何考验面前都赤胆忠心,面不更色。这就是革命者的英雄本色!
老一辈革命者为我们打下了江山。我们生活的条件比老一辈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但是社会主义时代也不是风平浪静的。阶级斗争依然存在,与自然战斗更会有无数的困难,天灾就是对我们的考验。在种种考验面前,不同的人仍然会反映出截然相反的精神状态;仍会有无所畏惧与惊惶失措,无所怨悔和怨天尤人等等区别。我们这代青年——革命的接班人,无论在什么风浪里,都应当站稳脚跟而面不变色。


第8版()
专栏:

边寨春早
明远


第8版()
专栏:

江南春(之三)
无锡农村  柯明 英韬 苗地
桑园似锦 春 晓
为水稻备“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