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抓住典型 取得经验 指导全面
——介绍山西省闻喜县东镇公社点面结合的领导经验 王秀清 丁文轩 李希忠
遇事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做好任何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原则。而要使调查研究达到真正判明情况,捉住事物的本质,提出恰当措施的目的,就必须学会解剖“麻雀”,亦即学会做典型调查的工作。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指示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通过典型,取得经验,以指导全面。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毛泽东同志深刻地说明了这一工作方法的重要意义,他说,“……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它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
闻喜县东镇公社党委,几年来认真地执行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指示,十分重视培养典型的工作,他们通过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在各类地区、各条战线上都插起了先进旗帜,如仁和的棉花种植、干庆的水土保持、蔡薛的食堂、东鲁的穷队赶富队和农村的统计工作,等等。随着这些典型的出现和成长,还涌现出了一批像植棉能手吴吉昌、水保专家赵安吉、统计标兵张运生、五巧炊事员荆玉兰等红勤巧俭的先进人物。公社党委正是抓住了这些典型,不断地了解情况,摸透问题,取得经验,去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前进的。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典型要有广泛的代表性
所谓典型,就是说,它在同类事物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充分揭露同类事物中的各种矛盾以及这一事物和其它事物的内在联系。在选择典型、确定重点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这个要求办事,不能从表面现象上看问题,更不能凭人的主观愿望,想选择哪里就选择哪里,想确定哪里就确定哪里。否则,选择出来的典型,确定的重点,就缺乏生命力,不能够起到了解全面,取得经验,指导一般的作用。
东镇公社在最初选择植棉重点的时候,就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1958年,东姚生产队共种植三千四百七十四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八十斤,和全公社各个生产队比较,产量最高。公社党委只是从产量高着眼,没有考虑到它在全公社是否有普遍的代表性,就确定东姚生产队为全公社的植棉典型,去总结经验,结果没有发生应有的作用。接受了这个教训后,他们又把植棉典型确定为平均亩产皮棉五十一斤的仁和生产队。这个生产队的棉花产量虽然比东姚队低,但是,由于它在自然条件、物质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比东姚生产队更能反映全社的一般情况,所以他们的经验比东姚生产队的经验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自然条件方面看,东姚是绵沙土质,这种土地虽然适宜种棉,但全公社的绵沙地只占整个耕地面积的15%,这里的植棉经验在其它地区不宜于推广。仁和就不同,土地有水有旱,土质有粘有绵,还有水位较高的碱性土质和沙质较多的沙绵土地,能够基本上代表全公社各类地区的土质。从物质条件看,东姚生产队土地又多又好,经济上比较富裕,1958年棉田除施底肥外,每亩还施化肥四十斤。东姚生产队的棉花产量虽然高,但是,别的生产队的条件不如他们,所以他们的经验在别的队也就难以行通。而仁和生产队的棉田只施了底肥,没有施化肥,和别的队的条件差不多,经验是可以推行的。从技术条件方面看,事情是人办的,先进的事情也一定要有先进的人物,仁和生产队的共产党员吴吉昌,有几十年的植棉经验,热心钻研技术,在初级社时期,他种植的棉花亩产就曾达到过一百五十多斤。东姚生产队在这方面就比较差,在植棉技术上虽然有些改进,但创造性不大。公社党委认真分析和对比了这两种情况,从1958年把植棉重点选择到仁和生产队,几年来通过总结这个生产队的植棉经验,大大地丰富了领导思想,有力地推动了全社的棉花丰产运动。
从上述事实中,公社党委深刻地体会到,选择典型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光看产量高低,而首先要看它在同类现象中有没有普遍的代表性。同时,产量的高低固然和自然条件的好坏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但任何工作都是人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所以选择典型的时候,应注意与典型事物有关的人物的活动,是不是符合一般规律。后来他们在选择公共食堂典型、穷队赶富队的典型、水土保持的典型的时候,就都注意了这一点,而这样选择出来的典型,事实证明是富有生命力,富有示范作用的。
培养典型要从实际出发
选择好典型之后,就要加强对典型的培养工作。培养典型是领导者的责任。这件事很重要,如果做的不恰当,不是对典型扶植不够,使典型自生自灭;就是人为地制造典型,使典型超越客观条件,以至脱离实际,失去典型的示范意义。
东镇公社党委十分注意做好典型的培养工作。每个典型都有党委书记包干培养。他们对自己包干培养的典型,都能够做到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但又不是包办代替,人为地制造。他们在这方面的主要经验有以下三点:
第一,要把培养典型和培养当地的新生力量、先进人物结合起来。培养先进人物,对巩固典型、提高典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59年春天,仁和生产队吴吉昌创造出棉花营养钵育苗之后,公社党委认真地进行了总结,并大加宣扬,这使吴吉昌感到方向对了,大有奔头。以后党委又介绍他参观了著名植棉模范曲耀离、吴春安、马芳廷的丰产棉花,帮助他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丰富了经验,基本上没有发生脱蕾落铃现象。
第二,先进典型,先进人物也有它的缺点和不完备之处,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在总结先进典型经验的时候,一定要指出它的缺点,使它能够不断地克服缺点,从而不断地前进。东鲁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张良忠,勇气很大,干劲十足,不论分配什么工作,说干就干,指到哪里干到哪里,但是不善于开动脑筋,对事情进行科学分析,因而在工作中往往不能够把上级的要求和当地的具体情况灵活地结合起来。包干这个地区的公社党委书记谷子刚,就经常指出他的这个缺点,并帮助他克服缺点,结果使张良忠变成了一个既敢想敢干又实事求是,既有勇气又有智谋的好“班长”,领导全队社员改变了东鲁的贫困面貌,插起了穷队赶上富队的先进旗帜。
第三,培养典型,扶植新生事物,主要应该是发扬典型的内在因素,调动起群众的实干巧干、发愤图强的积极性,而不能单纯地照顾,人为地创造典型。人为地创造出来的典型,人们就会不服气,不服气就不能吸引人们学习先进典型的基本经验,同时还会使先进者产生依赖思想,停滞不前。1959年为了培养小麦大面积丰产的典型,公社就给裴村生产队的化肥较多,结果使他们单纯依靠公社供应肥料,未能从多方面开辟农家肥源,而造成生产投资过大。事实证明,这样培养典型的方法是脱离实际的,是不能够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的。
因地制宜地推广先进经验
有了典型,就要抓住典型,宣传出去、推而广之,用以指导全面工作。那种抓住了典型,而不及时地宣传推广,或者抓住了典型,反而丢开了全面工作的作法,都是不对的。那么,怎样才能把典型经验又快又好地推广出去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推广,绝不能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生搬硬套。领导农业生产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因为农业生产的情况非常复杂,公社与公社,生产队与生产队,以及地形、土质、气候、阳光、水旱等等方面,都各有差异。典型有它自己的个性,又包含着事物的共性;我们推广典型的先进经验,就是要取其共性,去其个性,学习它最本质的经验,而不应该不分条件地提口号,比指标。东峪生产队党支部在推广东鲁玉茭套种和合理密植经验的时候,就做到了因地制宜,而不是生搬硬套。他们召开了干部、社员大会,反复讨论了本地的特点和当年的雨量、气候,并根据全队的土质不容易保墒,当时天又旱,底墒不足,不好捉苗的情况,把套种改成了浇水抢种,作到了苗全苗足。到留苗的时候,他们考虑到自己的肥料没有东鲁的足,每亩适当地少留了苗,结果,在去年大旱的情况下,全队一千五百四十四亩玉茭,平均亩产三百五十余斤,总产达到五十多万斤,由过去每年缺粮十多万斤,变为卖给国家余粮三十余万斤。阜底生产队却不是这样,他们感到东鲁的经验就是套种、密植、良种,只要作到这三点就能丰产,而没有考虑到本队的水地是沙土土质,不适宜种玉茭,肥料也不足,结果,套种了六百四十七亩,每亩留苗二千八百株,比东鲁的每亩还多留三百株,到了追肥的时候没有肥料,发生了荒苗现象,平均亩产只达到二百六十三斤。群众说:“咱这里的干部戴上了‘千里眼’,看远不看近,光能看见别人的东西好,就没有看见这里适用不适用。”同样是推广东鲁的先进经验,由于做法不同,也就收到两种不同的效果。他们接受了这个教训,后来在推广东鲁先进经验的时候,就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东鲁的经验,总的来说是实现水利化,改良品种,实行套种,变一作为两作;但峪口、仁和、蔡薛的根本问题,是改变盐碱地,既排水(盐碱水),又引水(冻水河的好水);侯村的根本的问题,是扩大灌溉面积,实现水利化。根据这些具体情况,公社党委在召开现场会议进行推广的时候,就分别不同地区,分类要求,分类推广。由于作到了因地制宜地推广先进典型的经验,因而峪口、仁和、东峪、侯村等六个生产队,在1959年到1960年的两年时间内,基本上实现了水利化,使三千五百亩严重的盐碱地,全部得到了改造,普遍推广了玉茭大金皇后良种和套种技术,在1960年大旱的情况下,取得了丰收,改变了历史上的缺粮面貌,变成了余粮区。
先进经验的普及——提高——普及
推广先进经验的过程,就是普及和提高先进经验的过程。“点”的经验在“面”上普及了,不仅使“面”的工作普遍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在“面”上又出现了一批新“点”,由一点红到点点红,由点点红到全面红。推广了吴吉昌的植棉经验以后,全公社有四百余人掌握了植棉技术,不少生产队的棉花产量直线上升;推广了东鲁的统计工作以后,各个生产队都涌现出一批张运生式的统计员,全社的统计工作作到了准确、迅速、全面、细致,使各项工作完全落实,为指导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些新“点”,不仅具有新的特点,而且又与原来的老“点”展开了竞赛。这样以点带面,以面促点,不仅使后进者很快赶上了先进,而且使先进者扬鞭策马,继续前进,攀登高峰,更加先进。这种点与面的相互促进,实质上就是先进经验的普及——提高——普及的过程,形成螺旋式的上升运动。这样,也就把事物不断地推向前进,使工作出现生动活泼的跃进局面。
当然,先进者不断前进,更加先进,这是我们所希望的。但是客观事物是千变万化的,我们不能失去对新鲜事物应有的敏感,不能用固定不变的眼光看待先进的典型,而要在巩固、提高先进典型的同时,不断发现新的事物,树立新的目标,组织新的竞赛,以期达到新的成就。


第7版()
专栏:

正确地对待和运用工作中的典型 剑韬
典型的作用,在于通过它能认识一般,从而去指导一般。典型既然具有普遍意义,反映着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抓住它,解剖它,了解它,就可以了解同类型的所有的事物。这种抓住典型,突破一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的方法,早在1943年,毛主席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就曾指出过:“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这里指的一般号召和具体指导相结合,就是说要抓住典型,推动全面。无数事实证明,这一工作方法运用得好的地方,工作就顺利,成绩就显著,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就得到了很大的克服。相反,如果工作中不采用这一方法,不亲自去做调查研究工作就有成为官僚主义者和主观主义者的危险。所以,抓典型,实际上也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标志,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抓典型,就必须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抓典型和深入群众是分不开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都是在群众中和实践中产生的,只有深入地了解它们,才能发现和认识它们。有些同志,由于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虽然他们也热中于推广典型,但却不能正确地发现和认识典型,因而也就不能正确地对待典型。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任何时候,事物都有先进、中间和落后三种状态,先进者有它的典型,中间和落后者自然也有它们的典型。先进的典型固然是一种榜样,常常成为鼓舞人们前进的旗帜和方向,这是由于它揭示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告诉人们解决矛盾的办法,因而能使大家借助于它的经验进行工作,顺利地达到预期目的。但是落后的、坏的典型,虽然本身不好,可是从反面意义上说,也可以说是一面镜子,可以给人以借鉴,向人们发出警号,让人们辨明是非,鞭策人们前进。这就可以使坏事变成好事。单抓先进典型,不仅往往不能解决落后部分的具体问题,而且对于中间部分也不容易形成前呼后拥、连推带动的形势,促使它们向前发展。所以,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是正确地对待典型的一条重要工作方法。
客观事实还告诉我们,即使是先进的典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受一定的时间、条件、地点的限制,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完美无缺的典型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找到的,特别是那些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先进事物。因此,在总结先进经验的时候,应该同时指出它不足的地方,才既可以提醒别人警惕,又可以推动它本身有效地克服缺点,更好地发展。事实证明,在先进的事物中发现缺点,在落后的事物当中找先进因素,这是合乎事物客观实际的科学工作方法。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典型事物,也常常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典型在一定时间内虽然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但那种把典型看成永远固定化、绝对化的想法和做法,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我们当然希望先进的典型能够永远保持它的光荣的示范地位;可是事物在变化,经验在发展,如果先进的典型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已变得落后了时,就只有把光荣的示范地位让位给别人。只有用这样的观点看问题,才不至于使我们的思想硬化,才不至于使我们对新鲜事物失去敏感,才能不断地正确地指导工作。
典型事物是客观存在,但要把它鲜明地树立起来教育群众,让它更好地起示范作用,则不仅需要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去发现它(因为不管好坏典型总是少数),而且需要很好地去培养它。特别是先进的、萌芽性的典型事物,既然不是完美无缺的,社会上的落后、保守思想又往往会对它起压抑作用,因此,支持它,培养它,就是领导者和群众的光荣义务。但是,这里有条界限必须划清:培养典型绝不是人为地制造典型。如果树立一个先进典型时,不是从各方面加强对它的领导,使它的工作扎扎实实地走在前面,而只是着重给它以过多的物资帮助,使它在客观条件上脱离了一般的水平,走向特殊化,那就会使典型失去了广泛的代表性,也就失去了指导一般的作用。比如有一个公社为了培养一个卫生方面的先进典型,就用了很多钱帮助一个生产队修澡堂、盖公共厕所等等。结果,这个生产队的卫生面貌确实是改变了,但别的生产队拿不出那么多钱,因此也无法向它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典型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一定要弄清:培养典型,是帮助本来就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进一步典型化,更能代表一般;而制造典型,则是对没有典型意义的事物,强拉硬凑,勉强其事。这样主要或完全靠外力制造出来的典型,由于不是靠自身的条件去生长,因而它没有什么生命力,也是脱离群众的。
典型可以指导一般,但是推广典型的工作如果做不好,仍然不能使典型经验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见到往往有两种推广典型经验的做法。一种是正确的做法,即不仅要研究典型经验的特点和产生的具体条件,还要研究在自己地区或单位的条件下怎样运用。这是创造性地、实事求是地运用典型经验。凡是这样做的,不仅学到了别人别地的好经验,推动了自己地区、单位的工作,而且还结合当地的特点,创造性地丰富和提高了原有经验。他们学习典型经验的过程,既是解决本地区本单位有关问题的过程,也是丰富和创造新经验的过程。这样做,其结果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者居上。另一种做法是机械地看待别人的典型经验,只看典型经验的本身,不研究典型经验产生的具体条件,也不顾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简单地死搬、照抄。别人搞什么,他们也跟着搞什么,比如看见人家按照某种规格和要求搞密植或深耕增产了,就不看自己地区的土壤、气候、作物品种和其它条件,也机械地照猫画虎地跟着搞。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即使有些成功,也不知成功的原因何在。因此,虽然也“推广”了典型经验,却不能有力地推动生产或工作,甚至反而妨害了生产或工作。
因此,在推广典型经验中,要注意方法和步骤,要逐步推广,因地制宜。就是说,推行别地的典型经验,也要经过试验,要把别地典型经验中最具有普遍性的部分,吸取过来,先在一个小范围之内进行试验。同时,也要分清典型和试验的界限,不能把尚属于试验阶段的东西当成定型的东西,不能把将来可以推广的东西现阶段就拿去推广。
对于试验,也不能认为经过一次试验就“万事大吉”了。无数事实证明,任何典型经验,即使别人已经试验成功,行之有效,但每到一个地方推广,也都应该进行试验,因为各地方有各地方的情况,不能机械搬用。同时,在推广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新的经验,补充新的内容,才不至于使典型经验僵化起来,停滞不前。总之,试验、总结、推广、再总结、再推广,循环往复,才能使人的认识一次比一次更丰富、更深刻、更提高,才可以使任何工作不断地取得新的胜利。


第7版()
专栏:思想评论

谈办事公道 ·王重·
《吕氏春秋》《去私》篇中有一段故事:春秋时代晋国的国君平公问大夫祁黄羊:“南阳没有县官,你看有谁可以担任?”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平公觉得奇怪,说:“解狐不是你的私仇吗?”祁黄羊回答:“你是问有谁可以胜任,并没有问我和他有无私仇啊!”平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用了解狐。过了不久,平公又问祁黄羊:“国内缺少一个管军事的官员,你看谁可以担任?”祁黄羊回答说:“午可以。”平公又觉得奇怪,问:“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你是问谁可以胜任,并不是问他是不是我的儿子!”平公听了便说:“说得对!”于是又用了他推荐的人。孔子听了这件事,感慨地说:“祁黄羊的道理说得对!对外人,不因为同他有私仇而不推荐;对自己人,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而不推荐。这是办事公道!”
在旧社会,人们的道德信条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像祁黄羊那样办事公道的人只是凤毛麟角。对于这样的人,劳动人民是非常崇敬的。如包拯、海瑞等“铁面无私”的人,就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歌颂着。
普遍的办事公道,只有在今天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社会才能真正办到。因为共产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利益。我们党一贯教育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办事公道,“吃苦在先,享福在后”,“把方便送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我们的广大干部一般是根据这些指示去做的。所以在各种工作岗位上,涌现了许许多多勤勤恳恳为群众服务、办事公道的模范人物。上海市普陀区西康菜场党支部书记叶文焕在领导菜场工作中,以身作则,坚持按原则办事,从不徇私“做人情”,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他说:“为大多数人服务才是最大的人情;为自己,为亲戚朋友做人情,怎么叫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呢?”甘肃省山丹县城北人民公社城北生产队第四小队食堂的炊事员陈春香,打饭不管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一样对待。她说:“咱这?子不认人,谁来都一样!”山西省保德县桥头公社白家庄生产队食堂事务长韦树森,从到食堂那天起,就做在人前,吃在人后。大家吃多少,他吃多少,甚至社员吃好的,他吃赖的。他说:“只要大家吃好了,我心里就高兴。要是大家吃不好,就是自己吃得再好也没意思。”我们全国有许许多多像叶文焕、陈春香和韦树森那样的好干部。群众中流传着许多“知心书记”、“保险会计”等,都是这样的好干部。
办事公道看来是小事,实际上是一件关系到党和群众关系的大事。只有我们执行党和政府政策的人办事公道,大公无私,才能使广大群众通过活生生的事实,具体地体会到党和政府政策的伟大和真实。党和政府的政策,也就进一步为广大群众所掌握,从而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叶文焕同志说得对:“我们每天要接触很多顾客,在这些事情上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是千真万确的。党和政府的政策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地贯彻在日常生活之中。工作人员办事公道,按政策原则办事,就在无形中宣传了党和政府的政策,使群众衷心地拥护政策。
要做到办事公道,大公无私,对革命者来说是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问题。有了这样的世界观,才能胸襟开阔,眼光远大,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赞辞:
“他的一颗心,长在万人身上。”“一颗心”要能够长在“万人身上”,而不是长在自己一个人或是一个小家庭和小集体成员的身上,那就只有树立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有可能做到。
办事公道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在做工作时设身处地想想群众的心情。叶文焕同志发现有个营业员给自己留下一块好肉时,便教育他说:“为什么把最好的留给自己,而不首先供应给消费者呢?要是别的行业的营业员都是这样,好的留下来,差的卖出去,我们作为消费者又会是什么感想呢?”韦树森对家属也是这样教育的:“咱是党员、干部,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是别人当上事务长,长个偏心眼,你是啥想法?”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就是“将心比心”,它像一面镜子一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公道”是道德的范畴,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有阶级性的。我们所说的“公道”,并不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所理解的“平均主义”,办事公道的实质就是切切实实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如果违反了党和政府的政策,不管办事的人主观想法如何,都会脱离正确的轨道,走上错误的道路,他所办的事就不会是真正公道的。这是因为党和政府的政策,总是从实际出发,从六亿人民的利益出发的。当我们的行为违反政策或者与政策的原则规定有出入时,必然是与六亿人民的根本利益相违背的。这样的事情,纵使对局部“有利”,而对全体来说,则是有损害的。正因为如此,有些人为了小集团的利益而损害大集体的利益,就不是一种公道的行为,而是不好的行为。毛泽东同志说:“只注意自己小团体的利益,不注意整体的利益,表面上不是为个人,实际上包含了极狭隘的个人主义,同样地具有很大的销蚀作用和离心作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95页)
关于用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过,在“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15页)在使用干部上,办事公道就是依照党的干部政策去做,反对“用人唯亲”。
在听取群众意见方面,办事公道就是凡是对人民有利的,我们就加以采纳;凡是对人民不利的,我们就作必要的解释。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如果“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03页,)这也是办事公道、大公无私的人才能够做到的。对于共产主义者来说,听取意见,改正错误是一件极好的事。《论语》中子贡说得好:“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第十九》)只有大公无私的人,才有可能胸怀坦荡,虚怀若谷地听取各方面意见,改正错误。
我们的干部大部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办事公道,切实执行党的政策的。但是,由于觉悟水平不同,也有少数人沾染了旧社会的习气,见熟人就做“人情”,或者利用职权给自己谋点小方便,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这都是错误的,有害的,应该坚决克服和纠正。在工作中遇到做“人情”等事件时,应该进行批评教育。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澈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347页)。办事不公道,卖“人情”,实际上是对革命集体的腐蚀剂。我们必须引以为戒。大家都认识了卖“人情”是不对的,就应该加以抵制。事实证明:只要干部以身作则,便不会有人来要求做人情了。正如叶文焕同志那样,“大公无私出了名,也就不再有人来‘麻烦’他了。”我们应该树立一种以办事公道为荣、以徇私做人情为耻、一丝不苟地执行党的各项政策的新的社会风气。


第7版()
专栏:工农论文选

“一人能满百人意” 湖南耒阳县夏塘公社匡家冲食堂炊事员 李五娩
去年8月间,社员们选我当炊事员。起初,我的干劲蛮大。我心想,既然大家把我选了出来,就要搞好炊事工作,使大家满意。
但是,由于我过去只煮过家里几口人的饭菜,没见过大场合,想得不周到,没有经验,开初一段,大家的意见很多。就拿吃菜来说吧,二爹爱吃咸的,七婶又喜欢淡一些,各人的喜爱不同。特别是入冬以来,大家洗脸、洗脚都要热水,食堂里只有一个单眼灶,早晨热得水来就煮不出饭菜,影响大家按时出工,大家有不少意见。我心想,难怪俗话说:“一人难满百人意”。全食堂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百把人吃饭,人多口杂,七嘴八舌,要想没有意见哪里办得到呢?
后来,通过党的教育和社员们的帮助,我才渐渐认识到以前的想法不对头。做炊事工作真的“一人难满百人意”吗?不!什么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作为一个炊事员,要是真正懂得这个工作的意义,热爱这个工作,经常虚心地听取群众的意见,仔细了解社员的爱好;同时精打细算,勤俭办食堂,是能够使大家满意的。
一个食堂,大大小小百把人,你的工作没有做到家,大家的意见自然会多。但是,这有什么可怕的呢?毛主席讲,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这是千真万确的。问题是自己用什么态度对待群众的意见。我觉得,社员们的意见多,并不见得就是坏事,而是好事。一则,社员的意见多,说明大家都很关心集体,要求把食堂办好。再则,自己听到了各方面的意见,心里有了“底”,就更加明白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这样,只要按照大家的正确意见办事,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得更好。相反,要是大家不提意见,那倒要引起自己注意了。因为大家不提意见,不是自己的态度不好,大家不敢提;就是大家对自己搞的工作失去了信心,懒得提意见。这样一想,心情也就开朗起来,觉得群众提意见,并不是和自己为难,而是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因而劲头也就更大了。
当然,任何工作,要想做好,光有一股子干劲是不够的,还得讲究工作方法。拿炊事工作来说,就应该经常了解大家的要求,摸清社员们的口味,既按照大多数人的意见办事,也设法照顾少数人的喜爱。譬如,有的社员喜欢吃咸菜,我就在他的桌上放点酱油或盐,由他自己去调剂咸淡。有的社员喜欢吃辣椒,有的又不太喜欢吃,我就把辣椒放在菜碗的一边。正是由于平常虚心接受社员们的意见,随时改进自己的工作,大家看到食堂越办越好,都把食堂当成自己的家,主动帮我们做事情。譬如,有的社员收工以后,就帮食堂种菜养猪;轮到我休假时,许多社员就争着替我顶工,让我休息。这样,人多手多,互相帮助,我们的食堂也就办得更好了。同时,这也使我更加相信众人是圣人的道理。我今后一定要更虚心地听取群众的意见,把食堂办得更好,使社员们一心一意搞生产,争取今年获得一个好收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