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从生产与流通的关系看商业如何支援农业 江淮
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号召全党全民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
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农业生产获得较好的收成,同时也向商业部
门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商业工作,活跃农村初级市场,更好地支援农业生产的要求。党的这一号召是十分正确而适时的。这里,我想就个人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从生产和流通的关系来谈谈商业支援农业的问题。
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又反作用于生产
社会再生产的过程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又反作用于生产,生产与流通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每一瞬间又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到如此程度,使得它们可以被称为是经济曲线的横座标与纵座标。”(《反杜林论》第150页)
生产怎样决定流通,流通又怎样反作用于生产呢?
一般说来,商品的流通,自始就是剩余生产品的流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如果没有生产的一定程度的发展,没有剩余的生产品,首先是供人们食用的农业剩余生产品,就没有分工,也不会有商品及其流通。就流通的物质内容看,当流通作为生产与生产的中介时,流通的商品属于生产资料。例如,钢铁厂的钢,作为拖拉机的原料,出售给拖拉机厂,拖拉机又作为农业生产手段出售给人民公社。在这里,流通本身在本质上属于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流通作为生产与消费的中介时,流通的商品,属于生活资料。流通之作为生产的组成部分和取决于生产,不仅因为这些商品是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品,还因为消费这些商品的人们的消费习惯,所需消费品的数量、质量、品种,以至消费方法等,都取决于一定的物质生产水平。流通的性质、深度、广度和方式,就决定于生产的性质、结构与发展程度。例如,全民所有制生产与生产之间的交换,适于采取国家统一调拨的形式;全民所有制生产与集体所有制生产之间,以及集体所有制生产本身之间的交换,适于由国营商业采取购销合同的形式;公社社员家庭副业之间和小队副业产品之间零星的交换,就适于采取集市贸易的形式。什么样的锁头,用什么样的钥匙。如果对社员家庭副业产品的交换也采取直接计划调拨的方式,或者对全民所有制大企业产品之间的交换采用集市贸易形式,就只会使经济生活混乱,对生产与流通都极其不利。因此,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交换在其所有一切要素上,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政治经济学批判》)
生产是根本,没有生产,流通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流通的作用,对于商业从那些方面促进生产,就不是那么普遍地为人们所充分了解了。例如,有些人从商业不是物质生产部门出发,认为商业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工作。在这种认识指导下,有的地方的商业编制就紧缩过多,商业机构分工过粗,购销网点裁并过多。这种做法,从表面上看,似乎减少了非直接生产人员,增强了生产战线,实际上是对生产不利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商业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生产物,但是,“会由他的活动,为许多生产者缩短买卖时间。在这场合,他可以看作是一种机器,那会帮助来减少力的无用的支出,或者把生产时间游离出来。
(《资本论》第二卷140页)商品交换通过商业部门作为媒介,比较各个生产者相互直接进行,对于全社会来说,特别是对于生产者来说,一可以节省购销时间,二可以避免迂回运输,三可以减少再生产所必需的储存品(生产资料),四可以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分工,从而间接地帮助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作为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的商业,一经确立于世,反过来又成为商品生产继续不断地进行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把商业的劳动比喻作燃烧劳动(《资本论》第二卷138页)。燃烧劳动不会发生热量,热量是由燃料(如煤炭、木柴)经过燃烧发生的。但是如果没有燃烧劳动,热量就不会从燃料中自动跑出。同样,没有商品流通(交换),商品也不会自动从生产者跑到消费者手中。1934年斯大林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时候指出:有了工业品产量的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城乡劳动群众对农产品和工业品需求的增加,有了这些条件,还不足以使全国的经济生活十分活跃。“要使全国经济生活十分活跃,要刺激工业和农业不断提高产量,那就还要
有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城市和乡村间,全国各地区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扩展的商品流转。”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流通对于生产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
商业作为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对农业生产的反作用更为显著而深刻
生产与流通的这种辩证关系,从来就是一定的历史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证明,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在目前条件下,工业与农业的经济联系是以商业为中介的。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比较其他生产部门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商品流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例如1950和1952年,农业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农业总产值比较上年分别增长了17.7%和15.3%,第二年即1951和1953年,商业就特别活跃,商品零售额比较上年分别增加了37%和25%。相反的例子是1954和1956年,农业由于遭受了自然灾害,当年的总产值仅分别增长3.3%和4.9%,来年的商品零售额就只增加2.9%。但是,商业对于农业也不是无所作为的。商业是全民所有制经济,而农业基本上还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商业作为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的纽带,作为国家对于非全民所有制经济实行计划领导的重要经济工具,商品流通对于农业生产的反作用比较对其他生产部门也更为显著而深刻。在我国,社会主义商业不仅一般地具有联系面广、熟悉商品、熟悉产销、长于购销等特点,还具有全民所有制经济所固有的巨大优越性。在全国范围内,有着统一的、星罗棋布的、与生产、消费脉脉相通的商业指挥机构与购销网点,在国家的统一计划和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它们与国营工业、集体所有制农业和广大消费者时刻保持着最紧密的经济联系。社会主义商业不仅每时每刻发挥着联系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的纽带作用,而且是国家有计划地领导国民经济、特别是领导农业经济的重要工具。诸如正确制订农业生产的商品生产计划,监督检查农业生产计划完成情况与产品质量;限制与打击商业投机;指导与鼓励生产队、生产小队和社员群众发展副业生产;具体体现等价交换、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商业都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许多地方的实际情况指明,商业部门在党委领导下不仅能够当好生产的“后勤部”,而且能够成为党委领导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有力助手。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曾经着重指出,“在今后一个必要的历史时期内,人民公社的商品生产,以及国家和公社、公社和公社之间的商品交换,必须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继续发展商品生产和继续保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重大的原则问题,必须在全党统一认识。有些人在企图过早地‘进入共产主义’的同时,企图过早地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早地否定商品、价值、货币、价格的积极作用,这种想法是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不利的,因而是不正确的。”党的这个指示应当成为我们处理生产与流通、农业与商业的关系的指针。
商业要充分发挥支援农业的作用,
必须从实际出发,掌握商品流通规律
生产决定流通,流通促进生产,工业、农业与商业相辅相成、共同跃进,这是客观的经济规律。然而,商业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支援生产的作用,一般地掌握生产与流通相互关系的规律还不够,还需要掌握住当时当地商品流通的特殊规律,从实际出发,根据商品供求关系,流转规律,购销对象,购销渠道和商业组织、技术条件等具体情况,组织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业务。
在目前情况下,商业部门在组织支援农业的具体业务中,根据个人的体会,有以下几点需要经常注意。
一、农业需要什么、供应什么,与统筹安排、合理分配相结合。生产资金的循环,或者如马克思所说的“再生产的流”,总是从获得生产资料并使之与劳动力相结合开始的。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这个意义上说,流通对于生产具有“先行官”的作用。因此,商业促进生产的首要环节,就是做好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物资供应。“农业需要什么,供应什么;生产到那儿,供应到那儿。”这个口号正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商业与农业生产的本质的联系。1958年大跃进以来,各级商业部门在三面红旗的指引下,坚持这个口号,对于农业生产战胜连续两年的自然灾害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后,商业部门应当继续坚持这个口号,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作出更大的贡献。
但是,实际情况是相当复杂的,要做好这一工作,还需要商业部门付出很大的努力。以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为例,几年来,我国工业取得连续大跃进的伟大胜利,物资供应的潜力,特别是供应农业生产资料的潜力是大大地增强了。但是与农业生产的需要比较,许多品种能够满足供应,有一些品种例如化学肥料、排灌机械,则还不能满足农业技术改造的普遍要求。至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一些生产、生活资料,由于农业连续两年遭灾,与需要的距离就更大些。同时,农业对于物资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不但有品种、规格以至型号的不同,而且在需要的程度上也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情况是极为复杂的。这就要求商业部门不仅要敢于提出农业需要什么,供应什么,树立起鼓足干劲,排出万难,满足农业需要的雄心大志,还要善于统筹安排,合理分配,把农业需要同国家要求和供应可能三者完善地结合起来。经验指明,当一些商品供应不足的时候,某些商业部门在组织货源上,就容易滋长畏难情绪和保守思想,这也办不到,那也不可能,拖拖沓沓,畏首畏尾,以致本来可以办到的事情也没有办到。在商品分配上容易滋长简单从事的作风和惜售思想,不调查,不研究,不管轻重缓急,只问先来后到,谁先来给谁,或者保守惜售,该卖不卖。同时,在生产和供应环节上,容易滋长“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思想,只包数量,不包质量;只顾大件,不顾零件;只管供应,不管修理;只作买卖,不作宣传等等。所有这些想法和作法都是错误的,应当加以克服。要使广大的商业职工懂得,正是在商品供应不足的时候,特别需要最充分地动员和挖掘货源潜力,并且最合理地分配商品。为此,就应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防止和及时克服各种保守思想,树立起鼓足干劲、排除万难、满足农业需要的雄心大志。同时,要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既调查清楚农业各方面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方法,也要调查清楚工业生产和市场供应的可能,为扩大货源、统筹安排、合理分配准备条件。这样才能使供应工作做到从实际出发。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只有兼顾供应可能和生产需要,坚持质量第一,配套在先,大(机械)小(农具)并举,供修结合的原则,把新的和旧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各种农业生产资料都充分利用起来,才能把供应工作做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
二、农业生产什么、收购什么,与组织生产、指导生产相结合。生产资金的循环,固然是从获得生产资料开始的,但是就商品流通说,收购总是流通的起点,有了收购,才有供应,才能为生产、为群众服务。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收购本身就是对生产的服务。目前农业生产有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自给性生产,一部分是商品性生产。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性生产还要继续扩大。商业部门应当有这样的决心与魄力:农业生产什么就收购什么,什么时候出售就什么时候收购。这就需要根据各种农副产品的生产季节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及时组织收购,以便最大限度地促进农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减少公社、生产队、生产小队和社员出售商品的困难与费用。同时,还要认识到,在现阶段,农业经济基本上是生产队所有制,国家对于农业生产还不能像对国营工业一样采用直接的计划。各个生产队、生产小队和社员群众,对于农产品增产的可能性,对于自给性生产方面需要的品种、数量是了解得最清楚的,对于商品性生产方面需要的品种和数量就不很清楚。而且在商品性生产中,价值规律还起着作用,尤其是品种繁多的“第三类”物资,价值规律还起着调节的作用,如果不注意辅导,还存在着盲目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商业还应当发挥帮助农业生产加强计划性的能动作用。商业部门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帮助公社、生产队、生产小队和社员安排商品生产计划,贯彻执行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和派购制度,有计划有领导地开展集市贸易,正确执行价格政策。通过这些活动,把生产队、生产小队与社员群众当家作主安排生产同国家的计划领导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同市场需要结合起来。商业部门要做到这一点,中心环节是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一切从生产出发。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曾经指出:“县区党政工作人员在财政经济问题上,应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农民增加生产,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从农民取得税收。对前者用了苦功,对后者便轻而易举。”(《毛泽东选集》第三卷914页)许多地方的情况指明,商业部门如果把发展农业作为己任,紧紧抓住贯彻政策、组织生产、支持生产、加强收购四个环节,对夺取农业丰收和改善群众生活作出了贡献,就不但丰富了收购的物质基础,而且同生产队、生产小队和社员建立了深厚感情,他们也就乐于按照国家需要安排生产、出售产品。相反,如果商业部门只管收购,不问生产,只顾市场需要,不顾社员要求,那么在农村购买力迅速增长的情况下,有些农副产品就很难及时收购上来。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与为社员生活服务相结合。商业部门为生产服务同为消费服务的关系,从属于生产同生活的关系。商业部门必须把为生产服务与为消费服务统一起来,在大力做好生产资料供应的同时,也要拿出适当的力量做好生活资料的供应,并且在商业网点的设置上,在经营的方式方法上,尽量从便利生产、便利群众出发。例如,有些商店把集市贸易时间与社员假日相结合,门市营业时间与社员早晚休息时间相结合,固定售货与流动售货相结合,生活资料送货上门与生产资料供应到田相结合。这些都是好办法,既满足了群众的生活需要,又充实了社员的业余活动,进一步鼓舞了群众的生产干劲。
四、加强购销与组织直线调运、合理储存相结合。商品流通是收购、销售、调运、储存的统一过程。供应不仅要以收购为前提,而且要以调运和一定的储存为前提。同时,商品调运、储存的时间和费用占着商品周转时间和费用的很大部分。加强调运、储存是商业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调运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不把商品从产地调运到销地,商品就不能发挥满足消费的作用。加强调运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直线调运,消灭迂回运输。努力减少待包装、待运、待验和在途商品。至于商品储存,马克思曾经指出:“生产过程及再生产过程的流,总须有某种分量的商品(生产资料)不绝出现于市场,形成一种储存品。”(《资本论》第二卷148页)商业部门应当根据商品具体情况保持一定库存。库存过少不能保证及时供应,过多又积压资金,都要注意避免。有的单位对于不足商品,总是存的越多越好,甚至隐瞒库存、不服从调拨;对于一时供过于求的商品又是存的越少越好,甚至销点进点,不留库存。这种认识与做法,显然是错误的,每个商业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应当坚决贯彻全国一盘棋的方针,越是供应不足的商品,越要合理摆布,灵活调动,防止此处积压彼处脱销。对于供过于求的商品,只要今后需要,又符合质量要求,应当积极收购,发挥蓄水池的作用。
必须坚持政策、保证质量、便利购销,
商业工作才能起促进生产的作用
综上所述,商品流通能够促进生产,但是也能够妨碍乃至破坏生产。促进生产还是破坏生产,这是商业工作做的好不好的根本标志。这里有三条界线:第一是是否坚持政策。坚持政策就能促进生产,违反政策就会破坏生产。以收猪为例,商业部门如果按照政策规定的质量标准,购留比例,分质论价,进行收购,使群众有肉可吃,有利可得,就能促进生产。反之,如果违反政策,收购过头,收价偏低,以至如俗话所说的“编席的睡土炕”,养猪吃不上肉,还倒贴钱,就会损害群众的养猪积极性。第二是是否保证商品质量。保证质量就能促进生产,反之就会妨碍生产。如供应一台好的锅驼机,能为农业节省许多劳力和畜力。而供应一台坏的锅驼机,只会积压农业的资金。第三是是否便利群众购销。从网点设置、购销制度到购销方法等等,如果便利生产者、消费者购买或销售,就会促进生产,反之就不利于生产。
坚持政策、保证质量、便利购销。这是党中央所反复指示的“为政治、为生产、为群众服务”的三大观点的体现。社会主义商业应当努力扩大商品流通,加速资金周转,降低流通费用。这是商业促进生产、支持生产的基本途径。但是,扩大流通,加速周转,降低费用,必须和坚持政策、保证质量、便利群众结合起来,并且以此为前提。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决不能为了扩大购销,不按政策办事,把不该收购的物资也收购进来;也不能为了加速周转,而片面压缩库存或者违反供应政策,把不该供应的物资也供应出去;更不能为了节约费用或者自己经营方便,不适当地减缩网点,增加供应手续,降低服务质量。在当前部分商品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尤其要强调保证商品质量,便利群众买卖,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别人。这样,才能限制商品流通不利于生产的作用,最充分地发挥其促进生产的作用。


第7版()
专栏:

准备充分与工作主动 上海求新造船厂 顾先康 郑更法
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争取主动,才能取得胜利;而要掌握主动权,就必须事先有充分的准备。
毛主席是非常重视准备工作的。他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教导我们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又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一文中说过:“有了准备,就能恰当地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可见,做好准备工作是掌握主动权的重要条件,也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无论阶级斗争或生产斗争,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敌人一定要向我们斗争,困难总是要阻碍我们前进。我们不能对敌人抱任何幻想,在工作中也不能忽视困难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党和毛主席就曾再三教导我们,对国民党反动派不能抱幻想,要我们作好准备,把我们的工作放在壮大人民力量的基础上,采取“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正因为这样,当蒋介石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革命内战时,我们就因为早有准备而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同阶级敌人打仗要有准备,同自然界作斗争也是如此。有了准备,碰到困难就不会惊慌失措;没有准备,一碰到困难就会束手无策。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两种可能性,既有顺利的可能性,也有困难的可能性。当我们正确反映客观现实,自己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时,就能把顺利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但是,在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的认识发展是要受到很多限制的,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情况,也是不足为奇的。毛主席在《实践论》中就说过:“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因此,我们在进行生产斗争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妥善的计划,切实的措施,既要不害怕困难,又要充分估计困难,把准备工作做到家,从最坏处打算,往最好处努力,树立有备无患的思想,才能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取得最后胜利。
要在事前做好准备工作,稳操工作中的主动权,就必须强调调查研究。因为只有经过调查研究,把需要判明的情况判明了,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使准备工作不但做得很充分,而且做得很正确。例如,我厂第八车间检修小组在前一个时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炼钢车间的行车与电炉,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检修好,否则就会影响炼钢生产。要完成这一任务,困难是很多的。以前小修一次,要三至四小时;这次是大修,不仅牵连到很多工种的配合,而且熄炉时间又迟,温度很高,没有一段降温时间。面对着这项任务,组内同志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发现以前修理工作中主要的缺点,是事前没有把工具准备好,因而检查与找寻工具的时间往往超过修理时间。现在要完成这次抢修任务,首先必须克服这一缺点。于是大家就去摸清行车与电炉的损坏部分和损坏程度,研究要不要配件;同时还摸清了需要哪些工种配合,需要用哪些工具,研究熄炉的时间等等。接着就进行了劳动力的安排,并且解决了同其它工种联系、配合的问题。熄炉前二小时,大家就到达工地,一停炉就投入战斗,并且按照计划首先集中力量抢修行车;修好后,再集中力量抢修炉子。这样,炉子降温的时间就比较长了。正是由于事先摸清了情况,做好了一系列准备工作,终于顺利地克服了许多困难,提前四小时完成了检修任务。这件事情虽然很小,但它说明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这就是:任何人不论做任何工作,要想掌握主动权,收到预期的效果,就丝毫也不能忽视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丝毫也不能忽视做好准备工作。


第7版()
专栏:报刊文摘

向老农学习要采取正确态度
如何对待老农经验实际上是对待农业技术的继承和改革问题
请老农当生产顾问,学习种庄稼的本领,是丰富生产知识,正确领导生产的好办法,也是在领导农业生产中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知识来源于实践。毛主席说:“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老农是成年累月参加生产实践的劳动者,实际经历多,在农业生产上是最有知识的人。他们继承了祖先千百年生产技术经验的精华,经过几十年和天、地斗争的实践,对当地土质的类型,土壤的肥瘦,哪块地适宜于种什么,了解得最清楚;对各种作物的特性,生长规律,培育的方法,摸得最熟;向旱、涝等自然灾害斗争的经验,积累的也最多。他们在播种、管理、收获技术上也有自己独到的一套,并且具有精耕细作,注意工作质量,注意因地制宜种植,注重水、肥、管和耐心帮助人、带徒弟等特点。这些经验总结起来,加以提高,对于因地种植,合理倒茬轮作,以及提高农业耕作技术水平,是有很大作用的。这些经验,对于农村干部和青年农民来说;都是短时期内难以切身体验和掌握的。重视这些经验,学习这些本领,既可以发挥老农的积极性,提高老农的认识水平,又可以帮助农村干部尽快地掌握农业生产知识,少犯主观主义的毛病,使领导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更切合实际。
老农经验是在农业长期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现在农业生产基本还是手工操作的情况下,从生产条件没有基本改变这一实际情况出发,绝大部分经验对目前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还是适用的,必须毫不动摇地继承下来,并加以发展提高。一概认为已经落后了,过时了,不适用了,轻视、不采纳他们的意见,是不对的。这实际上也就是对待农业技术革命中继承和改革的态度问题。继承和改革的关系,就生产技术整个发展过程说,应该首先是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对落后的生产技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革,这就是发展;即使改革,也必须是在可能范围内,按照具体条件进行具体分析,一切经过试验,先立后破,而不是破而不立。这样,就不致因贸然改革而混乱脱节,致使农业减产。我们党从来就重视我国农民的固有经验,“八字宪法”就是党中央和毛主席总结我国农业生产经验而加以发展提高的。因此,一定要从有利于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出发,从有利于争取今年农业生产有个好收成出发,尊敬老农,重视老农经验。
(摘自3月15日河南日报社论:《请老农当生产顾问》)
学习老农经验要从实际出发
不能贸然否定也不能死搬硬套
老农的经验分布在各个地区,分布在广大群众中。同时,各个不同地区的老农所积累的经验,不仅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所以领导者的责任,在于把老农这些经验收集起来,加以系统、总结和提高,使分散的零星的老农经验,集中为系统的完整的经验,并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使之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老农经验的作用。因此,必须领导亲自动手,进行深入的调查工作,采取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召开老农调查研究会,建立老农顾问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拜访老农等,特别是采用抓典型,解剖麻雀,系统地总结和调查研究,专题总结的方法。只有如此,才能深透地挖掘老农经验,并使之系统化、科学化,为农业生产服务。
在推广运用老农经验的时候,还必须注意到老农经验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弱点。首先,老农的经验,很大一部分是从小农经济时期继承过来的,而小农经济时期积累创造的经验,拿到今天来用,有些经验就不适合当前情况。例如,种植计划、作物布局,小农经济是以一家一户为基础的,它和人民公社以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的情况是不相适应的。其次,老农经验的地区性特别强烈,俗语说:“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风”。一个地区的条件、情况,和另一个地区总是不会一样的,这个地区老农积累的经验,搬到另一个地区就不可能完全适合,此时此地是高产作物,彼时彼地就可能是低产作物,在这里播种的时间是“清明”节,在那里播种的时间就可能是“谷雨”节。例如,深县东部的小范等公社,大部分是黑红土地,这里老农积累的播种经验是“早种一天,早收十日”,所以这些地区谷子、高粱播种在“清明”节以前,玉米豆类等大部作物播种在“清明”节。而中部城关、唐奉公社大部分是白土地,这里老农的播种经验是“早种不发苗”,所以这些地区播种盛期是“谷雨”节。
总之,在对待老农经验这个问题上,必须慎重从事,决不能贸然否定,随意抛去。但也不能毫无选择的原盘照搬,死搬硬套。正确的作法应该是鉴别、选择、继承、改革。凡适合当前情况的经验,坚决地继承下来,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凡是在过去历史条件下是先进的,而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是落后的必须改革。有些经验,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在将来的历史条件下可能是落后的,但在目前是适用的,也必须认真继承,从生产中去丰富提高,使它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
(摘自3月23日河北日报:《正确地对待老农的生产经验》)


第7版()
专栏:工农论文选

胸中有“数”才能搞好生产 武汉江岸车辆工厂工人  应吉江
胸中有“数”,就是平常所说的心里有“底”。一个医生要想得到预期的医疗效果,必须对患者进行详细认真的检查,正确判断病情,才能对症下药。一个裁缝工人要想把衣服做得合适美观大方,就必须掌握穿衣服人的长短胖瘦和爱好。同样,一个生产部门的工人和领导人,要想使生产计划完成得好,就必须掌握本部门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等情况。一切事情都是这样,要想使自己所做的事情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做到胸中有“数”。
拿我们电、气焊小组来说,在去年大战12月的时候,就是由于事先进行了调查研究,做到胸中有“数”,才取得胜利的。12月初,工厂党委向全厂职工提出了提前作好生产前的准备,提前跨进1961年的号召。当任务下达小组以后,同志们看到全月要完成的新造货车,从任务量上来看是很紧张的,可是我们没有畏难情绪,而是实事求是地把小组情况及任务作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小组有多少工人、设备、材料,技术条件怎样,每天能完成多少数量?并且把12月份的实际工作日和全月任务量作了一个核算。这样,胸中就有了一个初步的“数”。同时,我们还把电焊与气焊的工作量又作了划分,根据每个同志的技术水平和特长作了合理分工,让每个同志发挥最大潜力。这样我们胸中就有了一个较完整的“数”。我们把这个完整的“数”在小组会上向大家交底,就使每个同志胸中都有了“数”。这样,大家工作起来就“心明眼亮,方向明确”,干得就更欢了。在生产上,我们又采用了毛主席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仗”,把力量用在“刀刃”上,先攻主要环节,后搞一般的重要方法。结果我们电、气焊小组提前十三天全面超额完成1960年任务,实现了党委提出的号召。
胸中有“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有些同志往往忽略了这点。他们不善于调查研究和掌握全面情况,做起事来总是忙忙碌碌,胸中无“数”,正像毛主席批评的那样,他们“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四四三页)。锻工组在大战12月里,任务同我们差不多,但由于胸中无“数”,所以效果就完成得不够好。
怎样做到胸中有“数”,唯一途径是深入实际作调查工作、了解情况和掌握情况。例如,小组里有多少工人、多少工具、多少设备、多少材料等等,以及这个月的任务量及实际工作日,都必须详细调查了解。做到这些,胸中还只有半个“数”。下一步就要把这些得来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有哪些有利因素,哪些不利因素,如何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最后,再制定出正确的措施和办法来,加以执行,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加以补充和修正。这样才算真正做到了胸中有“数”,才能把生产和工作真正搞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