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全世界人民都站在你身边!
  海棱
  加勒比海上空黑云沉沉想遮天,
  豺狼们想一口吞噬古巴却遭到了痛歼。
  华尔街财阀妄想恢复在古巴的特权,
  他们妄想拿着奴隶的鞭子把古巴人民驱赶。
  他们妄想把革命的婴儿掐死在摇篮,
  他们害怕有更多的古巴在拉丁美洲出现。
  然而,历史已经翻了一个大转,
  古巴人民的命运要由古巴人民自己掌管。
  谁能扑灭人民手里高举着的真理的火炬,
  除非太阳有一天出自地球西边!
  听啊,风在吼,马在叫,号角在响,
  愤怒燃烧在每一个古巴爱国者的胸间。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敌人从哪里伸进魔爪就在哪里把它斩断!
  一草一木,一寸土地都属于古巴人民的主权,
  古巴人民的大好江山岂容敌人践踏侵犯!
  把子弹推上枪膛,把刀剑抽出鞘,
  全民武装起来,警惕地守卫着每一条战线。
  人民的万里长城比铜墙铁壁还要硬,
  谁要来碰就让他头破血流骨折断。
  天塌也不怕,地裂也不惊,
  团结起来的人民就有擎天的力量和勇敢。
  何塞·马蒂的英雄子孙啊,
  他们要把英雄的精神世代相传——
  或者是为保卫祖国而死,
  或者是当奴隶而苟安。
  现在,古巴处处都掘好猎兽的陷阱,
  野兽踏进陷阱就决不让它生还。
  现在,古巴人民取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
  第二个、第三个……胜利将来自坚决抗战。
  古巴人民知道革命的路不是玫瑰花铺成的,
  他们时刻准备着和敢于侵犯的敌人作生死的周旋。
  古巴人民要和平,不要战争,
  但是,为了祖国,他们愿意把最后一滴血流干。
  古巴人民的朋友遍天下,
  在前进的道路上永远不孤单。
  无数双同情的眼睛在关怀着古巴,
  无数支援的巨手来自世界的四方八面。
  “要古巴,不要美国佬!”
  全世界千千万万人用不同的语言在同声高喊。
  反对美国侵略的大风暴在地球上起来了,
  正义必胜,邪恶必败——历史早有先见。
  古巴啊,奋勇前进!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站在你身边!


第8版()
专栏:

  老游击队员的愤怒
  刘岚山
  社员们正在平原上播种,
  树梢头忽传来哈瓦那的怒吼;
  扶耧老社员高举起光荣的手臂,
  仿佛当年向鬼子扔手榴弹的时候。
  “敌人也曾经爬上这块土地,
  你看那地边就是咱挖的地道沟,
  拖住它,咬住它,狠狠地打,
  不让敌人拖回自己的尸首!
  “美国狼胆敢窜上古巴土地,
  那里山区人平原人也有咱这样的手,
  地雷阵一摆摆到敌人脚底下,
  每寸土都张着痛饮仇敌血的大口!……”
  老游击队员把手臂向前一伸,
  吆呼青年们力争一个大丰收:
  “要粮食,我们就给送去,
  古巴兄弟要什么,我们都有!”
   1961年4月21夜于冀中平原


第8版()
专栏:

  锡兰美术展览会作品选
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锡兰绘画展览”已在北京开幕,这个展览是由现代锡兰五十六位画家的一百一十二件美术作品组成的,这些作品描绘了锡兰的自然景色和人民生活,也显示了画家们的独特的艺术才能和艺术技巧。
  (附图片)
  上:劳动归来   M·C·G·费南多
  右:女  孩   A·苏布拉马尼恩


第8版()
专栏:读书随笔

  单背诵正确的结论是不够的……
  柏园
据说列宁有一次读了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一封信,里面提到拉萨尔的一部著作,简直是“小学生”的作品,根本没有一点新的东西,本来就可以止于此了,然而列宁却仍然把这部“单调”“空洞”“无聊”的著作从头到尾读完了,并且做了约莫七八千字的笔记,然后得出结论说:“总之,∑∑〔总而言之〕,马克思的评论是正确的。拉萨尔的这本书不值得一读。”
为了证明马克思所达到的结论“这本书不值得一读”,列宁认真地亲自读了拉萨尔这部题名为《爱非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的“大著”两卷,要知道这两卷总共包含八百五十八页的篇幅哩!
本来马克思在信中已经指出说,这部书“在基本上是一部很幼稚的下等作品”,说作者拉萨尔对于“黑格尔在《哲学史》中所说的话,绝对没有加入一点新的东西”,但是列宁并不满足于单单知道这个完全正确的结论,他还要通过自己的刻苦的钻研,弄清楚马克思到达这个结论所走过的道路。难道列宁还不相信马克思?不,正相反。列宁最了解并且最相信马克思的学说,但是他并没有把现成结论拿来如他所讽刺的“炫耀一番”,却走着另外的道路:他极认真、极艰苦地下功夫研究马克思的著作,以便把它应用在革命实践中,以便指导革命的实际。这篇摘录不过是刻苦研究马克思的一个例而已。他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弄清楚了拉萨尔这部“吓人的”“巨著”究竟贩卖什么膏药,更重要的是,“为什么马克思把拉萨尔的这本著作叫做‘小学生的’作文”,这个问题,经过这样的刻苦钻研,也就变得“显而易见”了。列宁经过实际的分析,同马克思一样,发现了拉萨尔不过是“简单地重弹黑格尔的调子,抄袭他的话,无数次地反复咀嚼黑格尔关于赫拉克利特的个别论点,用无数的学究气、书呆子气十足的废话来充塞自己的著作。”
列宁认真作了摘录,这使他能够将马克思和拉萨尔作了很有意义的比较。他说:“和马克思的区别:在马克思那里有很多新东西,他所感到兴趣的就是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继续向前的运动,从唯心主义辩证法到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前进运动。在拉萨尔这里则是反复咀嚼黑格尔在个别问题上的看法:实质上就是抄袭黑格尔关于赫拉克利特引文的论述和关于赫拉克利特的论述。”正因为这样做,他就能够如上面所说的更加深刻地了解马克思了。
列宁的这一摘录给我们活生生地提示了正确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途径:满足于背诵几句现成的结论来“炫耀”自己的,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学徒。必须学会伟大思想家向前人的遗产汲取了些什么,并且是如何汲取的。自然这得通过自己认真艰苦的劳作,简捷的道路是没有的。


第8版()
专栏:

  播种的时候
  周洁夫
肩膀上老压着重担,手不离铲子、扫把,你,粪便管理员,天天早晨在各个厕所门口进出。你细心地出净粪便,用草灰铺盖了粪池,用清水冲洗了便池,用扫把打扫干净地面。你不声不响地做着这一切,动作缓慢迟钝,但一挑起沉甸甸的粪桶,你突然用惊人的速度飞奔起来,脚步大而轻快,一只胳膊甩得那么有劲,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尽管你不爱说话,你的话却明显地写在你的脸上,你的手上,你的脚步上。
啊,驱赶着羊群迎着朝阳走向东山脚下的牧羊人啊!为什么不拿长鞭,却拿着长柄的粪叉?当你熟练地用粪叉铲起一块小石头,向不走正道的头羊前面准确地投去,随后又铲起一堆隔宿的牛粪的时候,我才明白你使的是两用武器。傍晚,你赶着吃饱的、活跃的、毛色光泽的羊群迎着落日的余辉走来,伛偻着背,得意洋洋地哼着评剧的唱词,我知道大背篓里装的什么,你的收获也是双重的。
肩搭粗布褡裢,手拄铁拐棍,眼望地面,专心地走着的老爷子,是去邻村赶集还是到你出嫁的闺女家去作客?突然你的长胡子抖动了,矇眬的眼睛里出现光采,你用“拐棍”挑起一团黄金色的东西珍爱地装进褡裢,我知道了你出来的目的。你的眼光原来那么锐利。连最小的,躲在发绿的草丛里的猎物也逃不过去。当另一个老爷子恭敬地向你问候:“大叔,好早啊!”而你抬起白须飘飘的下巴指了指朝霞说:“咄,这还早!”我进一步地探知你的年龄和内心。
冒着凛冽的晨风,骑着摇摇晃晃的自行车远远驶来的人是谁啊,他的头为什么左顾右盼?车子在一道塄坎旁边突然停住,骑车人迅速地跳下来,从悬垂在后轮边上的荆条筐里取出根木棍支住车身,用另一件家什从地上夹起什么丢进筐里,又迅速地跨上车座,摇摇晃晃地骑过来。我看清楚了,啊,原来是你!昨夜你不是主持社务会议直到深夜?而你骑过我身边的时候,只是对我挥了挥手,说了声“这是最好的运动啊”!又向一个新的目的物驰去。我看见一边的荆条筐快要装满,也看到了在你额上闪动的汗珠。
啊,年轻的生产队员们啊,在这春寒未减的时节,你们怎么脱去了棉衣?你们抡起长柄的大木槌,击打着堆在门边的炕坯,有时偷眼你看看他,他看看你,啊,我明白了,你们是在竞赛!一支支结实的胳膊在空中划着弧形,再一次举起,又一次举起,多么雄健、多么优美的动作!那熏黑的、坚硬的旧炕坯一块块在你们的槌击下瓦解、粉碎,变成肥料。而在门口另一边,刚用草泥制成的湿亮的新炕坯,排成人字形、斜方块形、或是五角形的图案。在刚升起的阳光中发出闪光,仿佛也在竞赛谁的姿态最美。
还有你们,扎着束脚带、包着花头巾,脸色红润的大婶、大嫂、大妹子们,当你们用粗大起茧的手抓着嚼口绳,挥着鞭子,赶着毛驴和拉大车的牲口,川流不息地把满载、满车的肥料搬运到地头上去的时候,为什么老是不断笑声?但当我发现你们常常把脸转向长出鲜艳艳的绿苗的麦地,眼睛像夏夜的星星似地发亮,我理解了你们的欢乐的原因:你们看到了并不很远的远景。
于是翻耕过的金色的田野上,竖起一堆堆金色的小丘。而那金色的小丘还在不断地增多。就是这样,我看到了一支懂得如何战胜自然的队伍。在这里,我看到了勤劳和坚毅,看到了一颗颗赤热的跳动的心。
于是从春分开始的播种期间,大量金粉伴同金色的玉米种、粟种和谷种一同入土;在绿玉似的白菜秧和红玉般的萝卜秧下铺上一层金砂,还撒上一层金粉。
谷雨前的一个早上,我站在高坡上四处了望,平川地上、梯田上、新垦的塄坎上、林间地上,都是一片金色。在金灿灿的耀眼的底色上,衬托着翡翠似的整齐的麦苗,连绵不绝的绿纱般的树梢,盛开着桃花和梨花。在地头上,人们铺着金砂,撒着金粉,播种着金色的种子。路上,沉甸甸的大车仍在不断来往,为土地运来更多的黄金。我心情激动地眺望着,于是,我看到了比眼前金色小丘大过无数倍的黄金般的麦堆。……我看到的不是幻象,因为人们跟种子一块播下的不仅是希望和决心,还有用辛勤换来的充分养料! 


第8版()
专栏:

启示
  石燕
有一种球员,能胜利不能失败,能顺风不能逆风。当他胜利的时候,顺风的时候,扶摇直上,越打越有精神。可是,一着受挫心跳,二着受挫心慌,三着受挫胸无方寸,不能自制。这类球员之所以败,与其说败之于球技,不如说败之于自己的精神状态。
还有一种球员,无论怎么受挫,无论怎么失利,但,败而不乱。他能够从失败中不断学习,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不断寻求通往胜利之路。他也就往往能够变不利为有利,变劣势为优势,变失败为胜利。他之所以胜,在于他的精神状态始终是昂扬的。
胜败决定于球技的高低,也决定于意志力量的强弱。
这个重要的启示,又岂止于赛球?——我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