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2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漫话春节扫除
东风
春节前大扫除,我国自古即有此习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除夜一节中记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对这种大清扫,古人早已认识到它的卫生意义了。相传:扫帚一物,乃夏代“中兴之主”少康所创,足见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要去除秽物灰尘了。《淮南子》一书中指出:“烂灰生蝇”;去除秽物就是消灭蚊蝇的措施之一。在山东嘉祥县发现汉代建和元年所建的“武王祠”里,有一片石刻浮雕,表明当时人民手持各种工具,扑灭有害昆虫等毒物的情形;陕西宝鸡县出土的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上,也有洒扫人形的铭文;近些年来各地还挖掘出汉代的“箕帚俑”等。这些都说明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即已重视和尘秽、蚊蝇毒虫的斗争了。
我们知道,灰尘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害的。在灰尘中的有机物,是蚊蝇、毒虫的幼虫的好养料;同时,灰尘中还经常带有病菌和细菌芽胞。虽然我们的呼吸道有一定的解剖装置(如鼻毛可挡住、呼吸道粘液可粘住灰尘)来对付它,但是,小于一微米的灰尘,却可以通行无阻。吸入过多的灰尘可以使人得鼻炎、气管炎,甚至还有肺炎、肺结核等,灰尘飞扬起来,还能刺激皮肤、堵塞皮肤的呼吸作用,有碍健康。对人体有害的昆虫幼虫,可以在灰尘中滋长、发育。此外,越冬的蚊、蝇总是藏匿在阴暗温暖的角落里,以秽尘为“护身符”。一待开春气温转暖,即大肆繁殖。一只越冬的雌蝇,来年春夏,可产卵六到十次,每次产出一百到一百五十个卵;一只越冬的雌蚊,在来年,可产卵十一、二代,一次产二百到三百个卵。想想看,它们在明年能有多少子孙!因此,现在及早把这些越冬的蚊蝇连同灰尘秽污一起清除胜于来年除灭蚊蝇千万,确实是最省事、效果最好的灭害虫的方法。
蚊蝇噬咬,确实使人憎恨,它们的害处,并不限于像欧阳修的诗序中说,“予作憎蝇赋,蝇可憎矣,尤不堪蚊子自远喓喝来咬人也。”也不仅是范成大所说的“绕鬓飞蚊妨好梦”的问题。更可恨的是它们传播大脑炎、伤寒、痢疾、霍乱、丝虫病、疟疾一类的疾病,严重地影响人体健康。一只苍蝇,至少能带一千七百万个病菌!因此,彻底搞好春节前大扫除是有很大意义的。
把蚊蝇、秽物灰尘清除出来,不但有利于健康,还可以积肥。宋陈旉《农书》就曾写道:“凡扫除之土,燃烧之灰……凡欲播种……疏把撮之……何患收成不倍厚也哉!”这是因为灰尘、秽物、蚊蝇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庄稼的好肥料。这样,清扫、灭害和生产就互相结合起来了。我们应当把春节前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干干净净迎新春,为来年的工作打好基础。


第6版()
专栏:长江风物志

虎跳江散记
刘恒柄
美丽的虎跳江,是长江上游金沙江的一段。汽车过云南剑川县向西北不远,就可以遥遥望见虎跳江两岸的大雪山
(也称玉龙雪山)。一排排巍峨的冰山雪岭,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万道金光。半山间簇拥着一朵朵白云,有时变得像细长的缎带,围绕着险峻的山腰;有时又像莲花随风飘荡。景色着实迷人。
进了丽江县城,离大雪山脚还有三十多里,可是大雪山仿佛就在眼前。沿着白雪皑皑的群峰雪线下,是一片蜿蜒无尽的原始森林,它给这奇丽的雪山镶上一条美丽的花边。虎跳江两岸,到处是密集的村庄和大群的牛羊。丽江县城在一个大盆地里,是金沙江流域的重镇,是云南西北货物的集散地,商业繁盛,交通方便。丽江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原上,农牧业很发达,出产水稻、豌豆、萝卜、油菜等;山坡上到处是肥壮的羊群、牛群和马群。这里的交通,除了汽车主要是马帮,它们行走于高山深谷之间,如履平地,每匹马的颈项下都系有铜铃,老远就可听到清脆的叮当声。
虎跳江奔流于云南省西北境界,全长二十多公里,水面高程平均约海拔一千七百米左右。江北属中甸县,江南属丽江县,西端起自下桥头,东端到大具止。两岸是刀削般的绝岩陡壁,最高达两千多米,直插云霄,像一道天梯。当地居民说,虎跳江就是江面窄得连老虎也可以跳过去的意思。
江两岸的大雪山,山峰海拔六千多米,雪线以上,见不到什么植物,飞禽走兽绝迹,据说从来没人到过那最高的山峰。这里在三千五百米以上,遍地是药用植物,如虫草、雪茶、贝母等等,真是一个天然药用植物的养殖场。
四千多米高的山腰里,是雪线边缘地带。6月的天气,在山脚和江边我们穿着单衣,有时还热得喘不过气;可是在这雪线边缘地区,不时飘着鹅毛雪,有时简直是大雪纷飞,穿上羊皮大衣,还冷得很。这里秋冬春三季很少下雨,气候比较干燥,由于海拔太高,在爬山时,只得走一会休息一会。初到这里,很多人都干得嘴唇裂口流血,但一星期以后,便逐渐习惯了。7月是雨季,几乎天天下雨,很难遇上晴天。
雪山边缘有嫩绿色的红杉林和云杉林,高达五六十米,树干笔直,重重迭迭的枝丫,好像撑天的巨伞。山脚下是一片松海,稍起微风,发出哗哗的松涛声。在海拔三千五百米左右的地带,到处遍开着美丽的杜鹃花,鲜艳夺目。
大雪山上还出产一种天然水晶,呈六边形,晶莹透明,在太阳光下反射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亮,显得分外美丽。它们生长在雪山边缘及雪线以上的一些岩缝里。
在群山之间,临近雪线的地方,常有大片大片的草地。这里有一种内地少见的牦牛,性情温和耐寒,身上长着又密又长的各种颜色的花毛,光彩艳丽,兄弟民族用它们的毛来做毡子,既经济又耐用。
这一带除居住着极少数的汉人外,大多数是兄弟民族。这里有纳西族、白族、彝族、傈僳族、景颇族、藏族,等等。他们的风俗习惯、穿著与我们完全不同。纳西族的妇女,从小孩到老太婆,一年四季背上都背着一块羊皮,他们说这是“宝贝”。藏族兄弟习惯于野外露宿,彝族兄弟多分居于山上,用树木编成木栅,以树皮泥土筑屋而居。他们过去被历代的反动统治者赶上山,受着残酷的剥削和歧视,经济非常穷困。一年四季屋中央烧着一堆火,做饭烤火两用,睡觉就在火旁边放一张芦席;一床毛毡出外时当大氅,在家当被盖。很多地方是一片荒凉。
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山下给兄弟民族分了田地,建筑了一批新屋,很多人已搬入新居。他们深深体会到党所给他们带来的幸福。荒芜的土地,变成了取之不尽的粮仓,畜牧业也兴旺起来。1958年以来,这里工厂遍地开花,一条条新辟的渠道,有如阶梯似的环绕于沿江两岸和群峰之腰。从山顶俯瞰虎跳江两岸,到处是阶梯式的稻田和麦田,村落内外绿树成荫,果树环绕,房屋都很宽敞坚固,一般农民家里都喂有猪羊和马匹。好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啊!


第6版()
专栏:百花园

在杂技舞台上
这里所讲的是中国杂技团演员们精心挖掘、整理提高杂技艺术的片断。
《万象更新》
杨小亭的古典戏法《吉庆有余》,已经为许多观众所熟悉:演员从那“神秘”的大袍中变出二十多个盛水游鱼的玻璃缸和那烈焰熊熊的大火盆,而且水不沾襟,火不燃袍。今天,杨小亭又在这个传统节目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节目——《万象更新》。
在《万象更新》中,观众可以看到:杨小亭脱掉长袍,翻个跟斗,从紧身的短褂中取出来一盆烈火。转瞬间,火熄了,盆里“长”出一盆水仙花,而且从花丛中飞出一只鸽子,象征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欣欣向荣和绚丽多彩。
一个丑角的创造
身穿白衣,头戴白帽,手持托盘的炊事员,随着轻快和谐的音乐出现在观众面前。他热情地招呼着台下的“客人”。他那愉快、风趣、爽朗的神态,使观众不禁发出会心的笑声。
这是杂技丑角演员陈腊本的苦心创造。杂技丑角演员专演滑稽的串场节目,以调剂晚会的气氛。《炊事员》这个节目就是利用了丑角表演形式比较自由的特点,反映了新中国炊事员的乐观主义精神。
陈腊本为了提高丑角表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创作过程中深入到人民公社食堂,观察炊事员的劳动生活,学习他们热心服务的精神,增加了节目的生活气息。
不是一日之功
演员手持八根细竿顶着盘底晃动旋转。随着优美的音乐,演员们轻盈地前后翻着跟斗,他们手中支撑的这些盘子,忽而像迎风而立的荷叶,忽而形成上下翻飞的“彩蝶”。
观众欣赏《盘子》这个节目只不过七、八分钟。但演员们要把这种自如的表演和高超的动作结合起来,造成一种美的意境,却需要长时间和多方面磨练。演员为了整理和提高这门传统技艺,在老艺人的辅导下,无论盛夏和隆冬,坚持苦练,不断增加手腕的耐压力,掌握盘子的转动规律。最初练习时,每人手持一块盘子转动二、三分钟腕子就酸了,最后一直练到每人手持六到八块盘子不停地转动二十多分钟。有的演员还用倒立等方式坚持不懈地苦练颈部的耐压力和掌握倒立时盘子旋转的规律。在表演技巧较难的“对头顶”(两位耍盘子的演员头顶头)时,虽然演员的眼睛看不见盘子,两臂又是向后背着,但仍能熟练地掌握盘子转动的规律,就像运用自己手指一样自如。
(凤佩熙)


第6版()
专栏:

闲谈杂技
王熙
在我国,从汉代就有了关于杂技的文字记载和石刻。根据历史材料判断,当时我国杂技艺术的规模已经相当庞大,成为广大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之一。
我国杂技艺术和劳动人民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生活气息。许多节目的道具如“盘子”、“坛子”、“飞叉”等,也是从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中演化而来。如“地圈”是农民劳动工具“箩圈”的变型。经过杂技艺人世世代代的辛勤劳动,形成为一项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杂技艺术在旧中国,不可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与发展。解放前,艺人流离失所,艺术奄奄一息,许多精彩的节目和绝技相继失传。解放后,由于党的重视和培植,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杂技艺术才获得了新生和发展。
今天在舞台上经常看到的杂技节目,大多是由我们新中国的杂技艺术工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提高和丰富了原有的节目,或以现实生活为依据所创作的。通过他们长时间勤学苦练所得到的精湛技巧,以及内在的思想情感的表现,不仅给观众以美的享受,而且反映了我国人民勤劳、勇敢、健康活泼的精神。


第6版()
专栏:

谈今年春节的日食
李杬
今年2月15日,也就是夏历正月初一那天,将要发生日食。我国广大地区,都可以看到日偏食的现象。
日食,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月亮遮住了太阳。月亮是围绕地球运行的,当月亮走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时候,如果月亮不高不低,正好把太阳的全部或一部遮住,这时地球上有些地区的人们就会看到日食的现象。把太阳全部遮住就叫日全食,把太阳的一部遮住就叫日偏食。
根据夏历,只有在月朔,也就是每月初一,才是月亮走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时候。因此日食必定发生在夏历的月初一。
过去春节也常发生日食。1943年、1944年、1953年的春节都曾发生过日食。在1980年,1981年也将在春节出现日食。
“二百年历表”中,登载了从公元1821年到2020年中的463次日食发生的时间。这说明我们已能精确地掌握地球和月亮的运行规律。精确地预告日食,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个伟大胜利。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着世界上最古的和最丰富的日食记录,这是举世闻名的。从春秋以来史书上记载了一千多次的日食,而且从汉朝以来就逐渐地掌握了日食的规律并且预告日食的发生。
今年2月15日的日食在欧洲、亚洲(除东部和东南部外)、非洲北半部、大西洋极东南部都可以看到。我国齐齐哈尔至沈阳一线以西,徐州至成都一线以北地区可以看到日偏食。以北京来说,日食从下午5时13分开始,在5时51分日没,日没时太阳只被月亮遮去一小部分,占太阳直径的19%。新疆一些地区可以看到太阳被遮去一半左右。
这次日食在苏联和罗马尼亚等地却可以看到日全食,那时大地和天空都披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正是观测太阳和探索自然秘密的珍贵时机。像苏联的斯大林格勒、古比雪夫等地都可以看到大约三分钟左右的日全食,莫斯科也可以看到很大程度的日偏食。现在苏、罗等国的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准备这次日食的科学观测。
日食发生的时候,月亮的影子就会落到地面上来。月影是细长的圆椎形,落到地面上来的,只是月影的尖端部分。所以只能扫过地面上狭长的地带,只有这个地带里的人才能看到日全食。在全食带以外的地区,只能看到日偏食。更远的地方就看不到日食了。像这次春节的日食,月影尖端在地面上大约有二百多公里的宽度,它从西向东北方向扫过了罗马尼亚和苏联的许多地方,所以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全食。
就同一个地方来说,看到一次日全食的机会是十分难得的,平均在三、四百年中才有一次。北京要到公元2035年9月2日的上午才能看到日全食。可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彩色日食纪录影片和天文馆中的人造日食的表演,都可以使广大群众看到日全食。


第6版()
专栏:小资料

未来的日食
今后十年内我国可以看到几次日食?
1962年2月5日(夏历正月初一)
1964年12月4日(十一月初一)
1965年11月23日(十一月初一)
1966年5月20日(四月初一)
1968年9月22日(八月初一)
1969年3月18日(二月初一)


第6版()
专栏:

二月为什么只有二十八天
刘彭野
为什么2月份是二十八天?这是因为世界上现行的公历,是根据儒略历修改而成。公元前四十六年,罗马帝王儒略·凯撒采纳了埃及天文学家萨齐金的议案,修改当时混乱的历法为儒略历,规定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一年十二个月,单月是大月,三十一日;双月是小月,三十日。这样计算下来一年是三百六十六日,多出了一日,必须从十二个月内减去一日。当时2月份是行刑的月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月份,所以就从2月份内减去了一日,使2月份成了二十九日。此外还规定每四年有一个闰年,闰年在2月份加一日,即成三十日。儒略·凯撒为了表示他的“功绩”,便把他的生日所在的儒略历的7月,改成了他的名字,叫做儒略月。凯撒的侄子奥古斯都继承皇位,仿效凯撒的做法,在订正历法时,也以专制狂妄的行为,又从被认为是不吉利的2月份内取去一日,加在他自己生日所在的儒略历的第八月,使8月份成为三十一日,并把8月改成他的名字,叫做奥古斯都月,以表示帝王的“威严”。因此,2月份就成了二十八日。由此可知,2月二十八日是人为的。
去年的2月份为什么是二十九天呢?这是因为现行的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个恒星年作基础而制定的,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三百六十五天五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即365.24219879天,因此阳历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经过四年后,四年的零头积在一起是0.96879516日,将近一日,于是就把这一日加在第四年的2月,使2月份成为二十九日,这一年是三百六十六日,称为闰年。
怎么能知道哪一年是闰年、2月是二十九天呢?这也很容易,凡公元年数的末尾两位数字是四的倍数,公元年数能被四除尽(逢百的年份除外)的,就是闰年,2月就是二十九日。如1956年和1960年,都能被四除尽,故都是闰年,2月都是二十九日,全年是三百六十六日。用四除不尽的就不是闰年,2月就是二十八日,如今年就是这样。但是,每积四年,并不够一足天,还差一点,算下来大约每四百年内只能加九十七日,应该去掉三个闰年,即减去三日。故又规定,凡是逢百的年份,能被四百除尽的才是闰年,如1600年和2000年等,都能被四百除尽,所以都是闰年,2月份也是二十九日。如果逢百的年不能被四百除尽,就不是闰年,2月份就是二十八天。这样大约每四百年再补一日,又多补了0.12日多一点,经过三千几百年就又积成了一日,也就是说在三千多年内又加多了一日,需要在三千多年内再减掉一日,但这对短时期内的实用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了。


第6版()
专栏:昆虫世界

蜜蜂的家庭
孔繁昌 谢建勋
有人说,一个蜜蜂群,就好像一个“家庭”,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蜜蜂是一种群居的昆虫。每个家庭里都包括工蜂、蜂王和雄蜂。
从不休息的劳动者
我们平常看到采花的蜜蜂就是工蜂,它是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蜂,不能交尾,在正常的情况下不生育,只担任着采蜜、采花粉、喂蜂儿、筑巢、守卫、清洁蜂房等工作。
工蜂从卵到孵化成蜂一共二十一天。它一生的工作是按年龄分的。幼蜂出房三天后,就开始了工作,先作些清理蜂房等较轻的事。到第六天,它的乳腺已经发育成熟,便开始分泌幼虫的食料——王浆。一个工蜂幼虫的成长要饲喂八千多次,才能孵化成蜂。过了十天,工蜂就用自己身上分泌出的小蜡片,营造蜂房,并接收采回来的花蜜。刚采来的花蜜里含有大量的水份,必须经过幼蜂加工酿造成成熟的蜂蜜。
二十天后,蜜蜂就逐渐飞出巢外采蜜、采花粉和采水,这是蜜蜂一生最繁忙的时候。蜜蜂的飞翔力很强,每小时能飞行六十多公里,在流蜜期,一只蜜蜂每天能采回0.5克左右的花蜜。要酿成一公斤蜂蜜,蜜蜂就要飞行采集五万次左右。一个蜂群通常一年可以生产五十到一百多斤蜂蜜,一、二斤蜂蜡。
蜜蜂为了保护采集到的饲料,在蜂巢口设有守卫蜂。每个蜜蜂进入巢内,守卫就用它的触角、眼和嗅觉器官辨认同居的蜜蜂。发现不是本群的蜂,守卫蜂就立刻把它咬住,并发出一种声音,其他蜜蜂听到声音,便来围攻,直到把“盗蜂”咬死或是赶跑为止。这种守卫蜂,都是由壮年蜂担任。
蜜蜂的一生只要外界有蜜源可采,它是从不休息的,总是为集体辛勤地劳动着。一只蜜蜂如果生在夏季的采蜜盛季,仅能生活和工作三十到五十天;生在没有工作的秋天或冬天,它的寿命可延长到三到六个月。
蜜蜂的语言
一个普通的蜂群有几万只蜜蜂,但是它们的工作和生活却十分有秩序。蜜蜂用什么方法与同伴们说话呢?人们经过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蜜蜂的“语言”是靠“舞蹈”来表达的。当一只侦察蜂找到一种蜜源时,就带着这种植物的花蜜,迅速地飞回蜂巢,然后兴奋地在巢脾上绕着圈子舞蹈,它们用不同的舞蹈姿势、不同的圈绕,告诉伙伴花蜜的方向、距离和地点,其他蜜蜂就按照侦察蜂传达的花蜜味和指示的方向去采蜜。一只蜜蜂或一群蜜蜂总是集中采一种花,不随便更换花的种类,直到这种花开完或停止分泌花蜜为止,这是蜜蜂可贵的特性。现在人们利用蜜蜂这种特性,来为农作物授粉。
谁是一家之主
蜂王是蜂群中发育完全的雌性蜂。它除了产卵,不作任何工作。它的身体比工蜂和雄蜂都大,腹部特别长,是全群工蜂和雄蜂的母亲。我们平常称它为“蜂王”,并不是说全群蜜蜂都受它的领导。其实,蜂王在蜂群中是从不发号施令的。蜂群中的一切工作,如采蜜、造脾、分蜂等都决定于工蜂。在蜂群中看起来真正当家作主的似乎是工蜂。
蜂王出生后五至七天,同雄蜂交配一、二次,除过冬期,总是不停地在巢内产卵,最多每天能产一千五百到二千个卵。
蜂王可以产两种不同性的卵:一种是受精卵,一种是未受精卵。受精卵可以孵化出工蜂或蜂王,没有受精的卵只能孵化出雄蜂。
为什么受精卵可以孵化成工蜂或蜂王呢?这决定于幼虫时期的食物。一个受精卵在幼虫时期,工蜂始终给它吃具有特殊营养的王浆,并把蜂房扩大,它就孵化成蜂王;如果工蜂只给吃三天王浆,以后便用蜂蜜、花粉和水混合成的“蜂粮”来喂,孵化出来就是工蜂,
蜂王所以每天能产几千个卵,就是因为工蜂每天都用王浆来饲喂。工蜂是十分爱护蜂王的。蜂王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有工蜂在周围,不断地给它喂食物,把蜂王准备产卵的蜂房清理干净。蜂王在巢脾上行动时,工蜂看到蜂王过来,便给它让路;如果蜂王从这一脾到另一脾时,工蜂就互相联结起来给它临时“搭桥”。
不同的待遇
通常一个蜂群只有一只蜂王。如果突然失掉了蜂王,不到半小时工蜂就会知道,工蜂就四处寻找。这时全群的秩序就乱了,大部分工蜂停止了工作,并且很快会造出很多王台来。王台孵化成熟后,出房最早的一只蜂王,首先在每个巢脾上寻王台,遇到王台就将它破坏,这只蜂王交尾成功后,就继续产卵繁殖。
蜂王从卵到孵化成蜂共需六十天。蜂王出房三天后,在天气晴暖时,开始飞出巢,认识自己的蜂箱和附近的自然环境;三、五天时,开始发情,在空中和雄蜂交配。交配成功后二、三天,就开始产卵。产卵时,侍候蜂王的工蜂轮流给它喂食物——王浆。蜂王能活三、五年,头一、二年产卵量最多,以后逐渐减少。
在蜂群里,只有春天和夏天有雄蜂。蜂群繁殖强壮时,蜂王开始产雄蜂卵,准备自然分蜂。雄蜂的数目并不多,大约有数十个到一千个左右。雄蜂不会做任何工作,它的一生只能与蜂王交尾。雄蜂从卵孵化成蜂要二十四天,出房八到十四天发育成熟,天气晴暖时便飞出巢来,寻找处女蜂王交配。雄蜂的生殖器官经过交配后,便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官上,不久它就死亡了。蜂群不准备分蜂时,蜂王就不产雄蜂卵。外界蜜源稀少时,工蜂就把雄蜂逐出巢外,不让它在巢脾上吃蜜,不久就会被饿死。所以雄蜂又有季节蜂之称。


第6版()
专栏:

匈乒乓球选手加强进攻力量
从1927年到现在所举行的二十五次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匈牙利选手的成绩,每次总是名列前茅。
匈牙利乒乓球运动员最大的特点是队员的基本技术熟练,能守能攻,技术全面。
匈牙利选手在守的方面多用快速近削的办法,巧妙地控制球的落点,而且球的旋转度变化很多。近削就是当球在桌上刚跳起至最高点或刚下降时就迎上去用力切削,从而就争得时间。这种打法被视为现代削球技术中的上乘技巧。
只是靠守得好还不能取得最后胜利。匈牙利选手同目前欧洲许多选手一样正在大力加强进攻的能力。许多匈牙利选手更换球拍,把反胶粒海绵拍换成正胶粒海绵拍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反胶粒海绵拍击出球的速度慢但旋转力强,正胶粒海绵拍弹性好击出球的速度快更利于进攻。
在战术方面,根据最近的情况来看,他们已逐渐改变了原来那种用逼角配合反攻和加转配合反攻的打法,而较多地采用了以攻为主的主动战术。
匈牙利十八岁的新手罗扎斯在布拉格国际比赛中就是以攻为主的打法,接连战胜了捷克斯洛伐克的维纳诺夫斯基、安德里亚迪斯和斯塔涅克三员名将。罗扎斯左手横握拍能攻能守,今年才选入国家队,在同罗马尼亚国家队进行团体赛时他曾以二比○胜欧洲男子单打亚军内古莱斯库。他的下手又快又狠,被认为是具有“亚洲色彩”的打法。
据最近的消息,匈牙利将派遣九名选手(五男四女)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九名选手中将包括西多、别尔切克、福尔迪和罗扎斯、高基安、玛特、克雷克斯等人。
西多是世界男子单打亚军,现年三十七岁。他的正反手削球离台近,动作小,出手快,回球角度大,因而往往使对方陷于被动。他的正反手都能攻球,反手直线抽球力量大,速度快。
别尔切克1958年以来连获三届欧洲冠军称号,以稳健防守著称,近年来攻球技术大大提高,且命中率高。他正反手都能进攻,以正手为主,力量重,并能侧身进攻斜直线球。步法灵活,判断准确。
高基安是欧洲最引人注目的女子乒乓球选手,今年二十四岁。她曾经代表匈牙利国家队参加五十多次世界及国际比赛。1958年以来连获三届欧洲女子单打冠军。她的体质好、反应灵敏,出手快,削击的球角度大,能在防守中伺机正反手突击,比赛中沉着并敢于大胆进攻。
参加世界锦标赛的其他匈牙利选手将在二月间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上最后确定。
(钟何)(附图片)
别尔切克(右)同容国团(左)在比赛 于兆雄摄


第6版()
专栏:

蜀江云(中国画) 吴湖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