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2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提高产品、配件质量 组织千人下乡检修
洛阳拖拉机厂从多方面支援农业
本报郑州4日电 洛阳拖拉机制造厂在积极提高产品和配件质量的同时,组织了千人检修工作团,分赴各地,帮助公社检修拖拉机,培训维护和使用拖拉机的技术力量。
今年国家分配给这个厂的拖拉机主要配件有六十七种,八十九万件。为了按时、按量、按质完成这项任务,厂党委在岁末年初就向全体职工提出了质量第一、备件生产第一、机械维护检修第一的口号。职工们响应了党委的号召,今年一开始就分两套人马,一方面生产配件,另一方面突破拖拉机主机毛坯浇铸薄弱环节。铸钢车间熔化工部的工人们,开展“多炼钢、炼好钢”的竞赛。使钢产量有很大的增长。
在制造配件的过程中,出现了原材料品种规格不全等困难。他们就从各车间抽出人力和专用设备,组织炼钢、轧钢工人加工改制,保证了拖拉机配件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现在全厂已生产出拖拉机主要配件三十六种,四万七千多件。
为了使出厂拖拉机在农业生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个厂在去年年底就组织了有关车间和职能部门的领导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到各地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他们已根据用户的建议,制定了改进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东方红”拖拉机性能和质量的具体措施。例如,他们为了延长拖拉机的寿命,提高拖拉机的生产效率,已为每一台拖拉机增加了十三种修理、保养工具和二十一种备件。此外,还为拖拉机手编写了通俗易懂的拖拉机使用、保养手册和一整套制造拖拉机部件的技术资料。目前,全厂生产的一千六百二十种拖拉机零件,质量普遍良好。
最近,这个厂又组织了一个“千人检修工作团”,分赴青海、河北、山东、河南帮助检修以“东方红”为主的拖拉机和排灌发动机;帮助培训维护和使用拖拉机的技术力量;帮助拖拉机站搞好修配规划;帮助各地解决制造配件中的技术关键。
各个车间还利用边角余料赶制大量小件农具。(附图片)
洛阳拖拉机制造厂生产的“铁牛”正在装车,准备运往农村。
 王铭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京郊“立春图”
本报记者
冬至阳生春又回。2月4日——“立春节”,是农事季节的第一个节令,也是春天的开始。这一天,记者在京郊几个公社巡游,田野上生气勃勃,温室里春趣盎然,我们摄取其中几个画面,构成了这幅“立春图”。
巧夺天时
四季青人民公社温室生产队队长魏福庆在“立春”这天起了个大早。他乘社员还未下床就去温室察看昨天浸下的菜种。瞧!一天多时间,西红柿、青椒、茄子的籽儿都已萌出芽来了。魏福庆转身就把这消息告诉了社员们。他们决定抓住“立春”这个好节令再浸一批种籽。魏福庆说:为了让首都人民吃上多种多样的蔬菜,我们不仅买来了新菜种,而且提前浸了种。我们这是“巧夺天时”。
当这边温室里忙着浸种的时候,另一些温室里的社员们正在收摘蔬菜。满架葱绿的芹菜和黄瓜真是一幅小小的丰收图景。一个社员说:立春收菜又种菜,我们四季青公社哪能不四季常青啊!
鼓干劲,迎新春
一幅大红纸写的“挑战书”,在“立春”这天早晨送到了玉渊潭人民公社武家场生产队办公室,这是第一生产小组向各组下的战表。他们表示要在春节前把全部肥料运到田头。
这天全组社员几乎都出了勤。队长刘庆奎带我们走向田间。一路上尽给运粪的大车让道。站在小丘上向远近一眺望,只见肥堆像围棋盘上的棋子一般布满了畦埂纵横的菜田。刘庆奎介绍说:今年社员自己讨论的生产计划,全队二百六十五亩地都种上蔬菜,其中一半地要种三茬菜。复种指数高,需要的肥料就多。
在堆肥场上,第一小组的社员卢静轩、翁李氏正忙着掏马粪装大车。卢大爷乘大车运走一车肥的间隙,指指肥堆说:瞧,多好的肥料!他随着看看一湾潺潺流着的小河说:今天“立春”了,已经送了很多肥料上地了。
玉泉山下红炉忙
玉泉山南麓北坞村的两盘小红炉在清晨的薄雾里,呼呼地吐着熊熊的火苗,这是海淀区农业机械厂的七名工人,志愿下乡来帮社员修理小农具的。“立春”这天,刚一开炉,玉泉山大队一小队的三名社员就送来了农具。他们都喜气洋洋地说:“打春”了,大忙的时候不远了,现在修理齐全,忙时用着顺手。
四季青公社玉泉山大队的十个小队,由于前几年水利打下了基础,农业战线劳动力都加强了,需要的农具也增加了。正当他们想修添农具的时候,红炉小组来到这里。他们每天勤勤恳恳给社员修造二十多件农具,修得结实、好用。老师傅刘振山行炉多年,打的“山西锹”远近闻名,社员们都争着向队里订购。他们说:“有了玉泉山的水,昆明湖的肥,再加上得心应手的农具,无论是稻是菜,今年一定都能超额完成三包任务。”


第2版()
专栏:

北京四季青公社温室生产队的女社员杨淑珍、朱慧珍,在立春这天给黄瓜绑蔓。
本报记者 纳一摄


第2版()
专栏:

检修机具 迎接春耕
平原公社拖拉机站签定代耕合同积极进行备耕工作
据新华社济南4日电 山东历城县平原人民公社拖拉机站在总结1960年工作的基础上,加紧检修机具,迎接春耕。现在全站春耕需要的油料已经备足;各种农具已全部检修完毕和安装起来;十三台机车,已有四台检修好并且进行了试车;培训人员的工作也正在积极进行。同时已和三十个生产大队签定了代耕合同。
平原公社拖拉机站共有十三台机车(折合二十一点四个标准台),去年给六十九个生产大队(全社共七十二个生产大队)代耕,各项任务都完成的较好。
这个站的职工们在总结去年工作时,认为去年工作做得较好的原因,主要是在工作中,始终注意对广大职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季度作业,开展机车与机车、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手竞赛,定期总结评比,表扬先进。如去年秋季作业前,由于在全体职工中开展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政治教育,同时又开展了群众性的评比竞赛运动,在总结评比秋季作业时,全站有70%以上的机车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达到先进机车的水平,并涌现出大批积极分子,其中有二十余人被评选为模范。
为了充分发挥机具效能,这个站平日很注意机具维修工作。他们根据新手多、技术水平低的特点,采取了师傅带徒弟和老手带新手的办法,在实际工作中边做边学、互教互学,并充分利用上一季度与下一季度间的空隙,进行小型集训。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维修机车和操作的各项规定。因此,在去年一年中,大家对机车检修和使用,都做到了勤检查,细保养,先看路,后行车,按照规章办事,没有发生过严重损坏机车的现象,达到了安全生产的要求。
对生产计划,他们除发动职工充分讨论外,还主动与生产队联系,固定作业区,事先划好机耕地片,清除障碍,以保证按时耕种。这样,不仅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反映很好,同时也减少机车跑空现象,使机车利用率比1959年提高了20%到30%。
在企业管理方面,由于发动群众从各个方面厉行增产节约,并规定了一些制度,所以效果显著。去年单位耗油量已由1959年的零点七八公斤降低到零点七二公斤。在财务开支上,他们也尽量做到把钱花在刀刃上,把非生产开支压缩到最低限度。因此去年全年收支相抵后盈余十三万七千多元。


第2版()
专栏:

先锋大队组织室内编织
据新华社讯 安徽省怀远县新集公社先锋大队根据当地编织原料丰富的特点,利用冬闲,组织社员开展室内编织生产,既照顾了社员的劳逸结合,又满足了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现在,已生产出了二万五千多件产品,产值达三万六千多元。
先锋大队位于淝河左岸,在湖滩、洼地生长着极为丰富的芦苇、柳条、桑条、麻秸、茅草等二十多种植物,是手工产品的好原料。大队党总支根据原料、技术力量的分布情况,确定了小队副业经营的重点和范围。如广里、陈庄等小队,离淝河近,芦苇割运方便,操作经验丰富,就多分配编打席子。姚湖小队离淝河较远,生产编筐用的寻柳等较多,就多分配编筐。


第2版()
专栏:

福建前线民兵火线上大种庄稼
大小嶝等岛农业生产两年连续增产
据新华社福建前线4日电 福建前线广大民兵在密切配合人民解放军严守海防的同时,成为农业生产中一支活跃的突击队和骨干力量。
被称为“大炮打不垮,台风刮不倒”的大嶝、小嶝、角屿三岛民兵,两年多来填平了二万二千多个弹坑。他们在蒋军炮火威胁下采取“田边挖洞,就地防炮”等办法,把岛上耕地全部种上了庄稼,1959年夺得全县丰产冠军,1960年农业总产量又比1959年增长。在遭受敌人炮火严重破坏的英雄村庄——围头村,由一百多名民兵组成的围头民兵连夜晚执勤放哨,白天耕种全村六百多亩土地。炮轰“瘟神”反美武装示威中,全连民兵积极参战,炮击一停就下地抢收抢种。他们还把贫瘠的沙地改造为良田,种上水稻等作物,取得了好收成。去年围头民兵荣获“五好民兵连”称号。获得大队生产第一名的欧厝“女英排”的女民兵,还经常和男民兵一起扬帆出海捕鱼。
前线民兵在开垦荒山荒岛中建立了不少功绩。同安县琼江民兵营的八个民兵,跨海踏上八十五米宽、七百多米长的荒无人烟的鳄鱼岛,在那里披荆斩棘,辟路建屋,垦荒种粮。在连续一百七十多天不下雨的干旱情况下,他们一面打井取水,一面驾船从大陆运来淡水和肥料,终于战胜干旱,在新开垦的六十多亩荒地上获得了收成。桂林民兵营的七人耕山队,在野兽出没的后寮山开垦出农田二百多亩,从山底到五百多米高的白云飞主峰,都可以看到整齐的梯田和庄稼。
去年漳州地区遭到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当地四万三千多名民兵奋勇参加抗洪防险,从洪水中抢救人民生命财产。民兵詹定国等从下午到晚上往返泅水十多次,救出被淹群众六十多人。仅龙溪轴承厂、通用机器厂、龙溪师范等单位民兵营,即抢救出各种物资二百八十多吨。


第2版()
专栏:

饲养家兔一举数得
南通专区积极发展养兔事业
据新华社讯 江苏省南通专区的养兔事业发展很快。在许多社员家里,在小队的公共食堂,在社、队的集体副业场,在学校里和市镇上,到处看到成笼成群的家兔,品种繁多,五光十色。据专署农业局统计:到1960年底,全区共有各种家兔六十六万九千多只,比1958年同期增加了70%以上。
养兔事业的迅速发展,为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市场供应,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和增加收入,起了很大的作用。以浜江临海的启东县为例,1958年全县只有二万多只家兔,1960年底已达十一万五千多只。仅在1960年一年中,除了食堂和社员自宰自食的约三、四万只以外,供应城镇市场的有九千多只菜兔,出售给国家的兔皮三万五千多张,兔毛九千五百多斤。如皋县磨头人民公社在1960年中,仅社员出售的兔皮、兔毛、苗兔、菜兔,和折价交队的兔粪等,总共收入了十万零八千四百多元。
南通专区养兔事业能够迅速发展最重要的一条是,广泛地调动了广大社员饲养家兔的积极性。如皋县磨头公社党委在发展社、队和公共食堂集体养兔的同时,大力提倡、鼓励和支持社员家庭养兔。从公社党委到生产队都有一个负责干部抓养兔生产,切实帮助社员解决具体问题;公社供销部和畜牧兽医人员,加强对养兔的技术指导和疫病的防治;供销部对社员出售的兔皮、兔毛和菜兔,严格执行价格政策,在农忙时,结合送货下乡,组织流动收购站,登门收购,以便利社员;社、队的家兔繁殖场培育良种家兔,供给社员饲养。由于贯彻执行了各项有关政策,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有力措施,磨头公社私养和公养的家兔,都有了迅速发展,全社93%的社员家庭都养了兔,饲养量占全社的89.6%。
在饲养家兔中,各个社、队的集体繁殖场和广大社员,因时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改进和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冬季,过去是家兔非繁殖期,但是如皋县白蒲公社由于总结了几年来群众繁殖家兔的经验,采取加喂精饲料、母兔与仔兔隔窝等措施,促使母兔发情交配和做好仔兔保暖,去年第一季度就繁殖了仔兔八百多只,打破了冬季不易繁殖的迷信。启东县惠平公社推广“多公交配”的办法,使母兔产仔率提高了20%。(附图片)
北京市畜产公司养兽场的饲养员正在剪兔毛
(中国畜产进出口公司供稿)


第2版()
专栏:小常识

养兔的好处
养兔事业是一项有利于国家、有利于集体、有利于广大社员的事业。
发展养兔事业究竟有哪些好处?
第一,兔肉营养好。所含动物蛋白质多,可食部分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可以增加公共食堂和市场的肉食供应,改善人民生活。
第二,兔粪是精肥料,肥效高。一只成兔一年可产一百斤粪。兔粪中所含氮、磷、钾成分多,又是有机肥料,可以促进粮食和其它农作物增产。兔尿对防治农作物某些病害也有作用。
第三,公社、生产队和生产小队集体养兔,是多快好省地增加资金积累的好办法。养兔也是一项理想的家庭副业,社员家庭养兔,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如果一户年初养五只母兔,一年繁殖淘汰的兔子就有一百多只,光出售兔皮、兔毛、兔肉的收入就有一百多元。
第四,养兔可制兔化疫苗,给防治其它牲畜疫病提供制造原料。
第五,养兔的饲料容易解决。无毒的青草、树叶,瓜果蔬菜的边皮,都可做饲料,来源很多,又不需要加工。在南方四季长青的地方,饲料不成问题,在北方,可以青储一部分饲料(如玉米秆、各种菜叶、树叶等)。
第六,发展安哥拉毛用兔,可以生产出更多的毛纺织原料。如两千万只毛用兔,一年可产一千万斤兔毛。发展力克斯、青紫蓝等皮用兔,可以增加裘皮原料。
第七,养兔可以迅速增加出口商品,肉、皮、毛都是重要的出口物资。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陕西通讯

勤俭公道的管理员岳瑞兴
本报记者 何介臣 伊晓
“公共食堂,咱们的子孙后代都要在这里吃饭,咱们是开路领头的人,头要开好,路要走正!”这句话是陕西渭南华州公社南小小队食堂管理员岳瑞兴在两年前初办食堂时说的。当时带头办这个食堂的只有九户贫农,岳瑞兴是其中之一。因为他在旧社会遭过难,吃过苦,为人正直,大家就公推他为管理员。在食堂成立大会上,大家鼓掌请他讲话。可是岳老汉再多的话没说出来,挣红了脸就讲了这么一句。此后,他经常对炊事员讲这句话,当自己碰到困难的时候,也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创业难”,食堂虽小,困难不少。可是,岳瑞兴下定了踩开集体食堂这条路的决心,重重困难被他一一克服了。当时食堂唯一的家底,就是五分菜地。岳瑞兴就在这五分地上打起了兴家立业的主意。因为管理的好,竟然收摘了九千多斤黄瓜,除食堂自用以外,净余六千多斤,卖了三百六十元。用这些钱,不仅解决了油盐酱醋的开支,还置备了炊具,买了猪娃。家兴带来了人丁旺,原先没入伙的社员一批一批地要求入伙,不出一个月,全村二十九户都参加了食堂。
起初社员对集体食堂最担心的就是怕炊事员们大手大脚抛撒粮食。岳瑞兴深深体会到社员这种心情。他和炊事员开会说,家家户户把口粮交给食堂来办,这对食堂该是多大的信任。咱们一定不能浪费。炊事员们平时很尊重他,这一次却和他顶了嘴,说:“好我的爷哩!谷碾成米,麦磨成面,生米生面作成熟饭,那儿不是损耗,就是自己家里作饭,锅边碗底也不只沾一两半两啊!”岳瑞兴虽然一时说不过炊事员,可是他想:“难道从生粮到熟饭个个环节都一定要有损耗吗?咱就一个一个环节的试试看能不能节约。”第二天,他就去看社员是怎样磨面的。当时,磨面的社员正在筛麦子,岳瑞兴把筛出来的一堆土重新筛拣了一遍,就筛出了将近二斤麦颗。原来,磨面的人把粃颗和土一道筛出去了。他又去看磨面,因为磨盘扫的不净,再加上有风,也有不少损耗。他就和炊事员商量好,由食堂自己来筛拣粮食,又选定两个过日子仔细的女社员包干磨面,好天多磨些,有风天就不磨。这样,一百斤麦子,可多收回四五斤面粉。他这种节约粮食的高度责任心,使炊事员和社员很受感动,在这里爱惜粮食便形成了风气。
岳瑞兴常对炊事员们说,办食堂要和自己当家过日子一样,一柴一米是咱们一大家子的,也是自己的,要眼尖心疼,处处留意。有一次,他发现饭熟了,可是灶里还有火,别人认为饭熟了火着不完是个常事,可是他想:“饭快熟的时候不添炭,抓上两把烂柴,饭熟火尽,不就省下炭了吗?”他试了一下,一天能省七十斤炭。他把这个用柴办法,教给了食堂烧火的岳德祥,果然,按着他的意见去办,日积月累,节省了大量燃料。
岳瑞兴还苦心钻研,力求把伙食办得又省又好。去年食堂菜地因为作务的好,蔬菜丰收,自己吃不完还卖出了一万多斤,有些老的菜叶社员们都不想要了,可是他却仔细地拣了起来。现在每个饭桌上都有一碟酸菜,人人都说好吃,可是好多人没想到这就是原来大家看不上眼的东西。人们把黄瓜蔓拉掉准备喂牲口了,岳瑞兴把它翻了个过,摘了三百多斤小瓜钮,腌了起来,人们吃的时候都说以前很少尝到过这样又嫩又脆的咸菜。这里是小麦产区,群众习惯吃面粉,去年因为受了自然灾害,小麦收成不很好,又调出一部分粮食支援了重灾区,因此吃粗粮比往年多。为了提高用粗粮作饭的技术,让群众吃好,岳瑞兴到处求师访友。有一次他到西安市一家机械厂参观,吃饭时尝着他们的玉米蜂糕是甜的,他感到很新鲜:“吃玉米面还放糖?”当时主人告诉他不是放了糖,是发酵得法,一斤玉米面可以作三斤。他一听就认了真,刚放下饭碗就跑进灶房去请教去了。回到村即按照学来的发酵方法试验,失败了三次,终于蒸出了有甜味的玉米蜂糕。
岳瑞兴还有一条经验,就是“称心如意是好饭,不投人心意,拿着细米白面也作不好”。因此他特别注意天寒天暖,农忙农闲,不同人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要求。如娃娃害病,妇女怀孕,学生上学以及逢年过节他都留心在意,尽可能照顾到。全村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的生日都在他的日记本上记着。那位老人寿辰到了,家里不用操心,食堂按照当地风俗,一早就把寿桃、寿菜送到了门上。
岳瑞兴经常操心那一个社员吃好了没有,但他自己的生活却很俭朴,公私界限划得非常严格。他这种作风也影响了全体炊事员,大家都和社员一起吃饭,花样饭先让社员吃再自己吃。因为岳瑞兴办食堂尽心尽力,又大公无私,受到了全小队社员的信任和爱戴。


第2版()
专栏:福建通讯

鳄鱼岛上的垦荒队
——八个民兵征服荒岛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宁焕明 丁固
在福建前线,传出了同安县琼江大队八民兵大闹鳄鱼岛的英雄故事。
荒无人烟的鳄鱼岛,座落在琼江口外的海面上。1959年夏天,琼江大队民兵副排长林贤率领林晚、陈和平、李友支、陈水师、陈乞、林金德、李大海这些熟悉农业生产的民兵,组成垦荒突击队到这岛上开荒。
7月23日,他们驾着舢舨,带着耕牛、犁耙、锄头、畚箕和锅、盆等用具,横跨十四里海面,登上了鳄鱼岛。岛上一片荒草,鸟粪到处都是。八个人立即动手,割杂草,搬乱石,从荆棘丛中开辟出一条道路来,然后在山坡上挖了一个土灶埋锅做饭。八个人睡在一棵榕树底下,在咆哮的波涛声中度过进岛的第一个夜晚。他们白天开荒刨地,晚上退潮就拣蠔石修建住房。犁耙被乱石碰坏了,就用锄头挖。第一个月,他们就开垦出二十多亩荒地,盖起了第一所住房,安下了家。
在他们进岛整一个月的8月23日,突然袭来十二级特大台风。狂风挟着巨浪,把这个面积六千平方米的小岛淹没了一大半,辛勤耕耘的土地全被海水冲毁,新建的家也被台风刮塌了。八个人爬在鳄鱼背上,披着蓑衣,肩靠肩背靠背,在风吹雨打中听队长给大家讲红军战胜万水千山的故事。这时,他们与大陆失掉联系,仅有的一点粮食,就一餐分作三餐吃,饿了就到海边拣些海贝、海藻等充饥。
风一停,党支部副书记李友超从大陆带着粮食来看望他们。大家立刻动手重新盖起住房,重新整地下种。岛上土地瘠薄,沙砾很多,经过海水冲刷,许多地方露出了石头。他们立志要“亩施千担池塘土,定叫沙园变绿洲”。队长带着大家下到齐胸深的海水里去捞藓苔等海肥,又派人驾着小船从大陆运回粪便和塘泥。经过他们三个月的辛勤劳动,岛上的瘦地变成了沃土。他们种植的花生平均亩产三百多斤,占大队花生产量的第一位。
战胜了台风带来的灾害以后,英雄们又受到新的考验。去年3月起,岛上连续一百七十九天不下雨,几十亩番薯都快旱死了。八个民兵投入了顽强的抗旱斗争。岛上只有一眼水井,老年人说这是“鳄鱼”的“肚脐”,再也挖不出第二眼来。他们找一块低凹地,干了起来。挖呀,挖呀,挖出来的土越来越潮湿,嘿!果真冒出水来啦!这时,琼江大队党支部书记林大?率领二百多社员,驾着八十多只船送淡水来了。
人定胜天,旱魔终于被战胜了。
现在,八个民兵在鳄鱼岛上已经开垦出六十多亩处女地,收获了十万多斤番薯,七十多担花生,四万多斤马铃薯和瓜菜。他们还在岛上种植了桃、龙眼、蕃石榴等果树,饲养了猪、牛、羊、兔等家禽家畜,把荒岛变成了一个富庶的生产基地。


第2版()
专栏:

四川资中县鱼溪公社正义大队五小队的社员正在运粪肥下田,让大春作物有数量多、质量好的肥料。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