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祖国的海岸线

采珠时节访合浦
李超基、金明琪
在广东南部合浦沿海一带,有着许多风平浪静的海湾。在那清澈见底的碧波深处,生长着一种叫做“珍珠贝”的生物。每逢秋季,渔民们就下海把它捕捞上来,开取贝内的珍珠。千百年来,捞取珠贝成为合浦海边渔民代代相传的事业。
一个深秋的早晨,我们穿过一道道绿色的防风林带,走过漫漫无边的沙滩,来到了合浦婆围公社珍珠养殖场。这里,是我国大陆的边缘,面临着南海的北部湾,隔海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相望。北部湾的海水,清澄碧绿,白色的浪花一阵紧接一阵地拍击海岸。海湾的一角,四周都打了木桩,围了胶丝网,这就是放养珍珠贝的养珠池。在养珠池对面的波浪起伏的海面上,二十多艘采珠的小艇正在捕捞珍珠贝。从前,这里的渔民祖祖辈辈都是潜水入海摸取珍珠贝的。现在,这种危险的做法废止了。他们改用拖网的办法来捕捞珍珠贝,每年都从外海捕捞一批铜钱大小的幼贝回来。婆围公社的珍珠养殖场从1958年建场以来,已经放养了七万多个珍珠贝。
合浦为什么多珠呢?这里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名叫林元的年青渔民出海捕鱼,遇到狂风巨浪,跌落在茫茫的大海中。美丽的人鱼公主救了他,他们结成了夫妻,回到人间,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青年渔民被贪官害死了,人鱼公主由于想念她的爱人,她的眼泪变成了一颗颗的珍珠,滚到大海的深处。人鱼公主真挚的爱情,感动了海中的珠贝,于是就将这些变成珍珠的眼泪吞下,用坚硬的壳保护起来。
这自然只是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其实,合浦珠多有它的自然原因。合浦沿海一带水温比较高,底层布满了砂泥和小石,又有丰富的浮游生物作为饵料。这些条件,都很适宜于珍珠贝的生存。珍珠贝在张开贝壳的时候,有些沙粒或小虫侵入贝体。贝体受到刺激,便分泌出珍珠液,将刺激物包围起来。几年以后,便形成珍珠。根据这个原理,将用人工制成的小核塞入母贝内,然后再将母贝用铁丝笼垂下海去养育,经过三五年之后,便长出珍珠。
我们参观了珍珠养殖场开贝取珠的情景。只见工作室里,摆着一筐筐盛满了珍珠贝的竹箩,在铺着大红纸的工作台上,放着几个雪白洁净的盘子。工人们一手拿着有半个手掌大的珍珠贝,一手拿着小刀,把珍珠贝撬[qiào]开,细心地从胎膜内取出珍珠来。取出来的珍珠,都放在盘内。有的珍珠,颜色像月光那样淡雅;几颗金黄色的珍珠,颜色却像傍晚的残阳那样艳丽;还有几颗人们称作“彩虹珠”的,仔细看去,珠子中心仿佛有一抹天上的彩虹。这些晶莹圆滑的珠子,在盘子里不停地滚动。工人们一边取珠,一边高兴地数着珍珠的数目。他们说,今年的珠贝产珠特别多,开十个就有七八个有珠,珍珠的成色也好,这是难得的好年成。人工培养的珍珠,也比去年长得好。
珍珠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以用来制成项练,镶嵌戒指、帽冠等贵重装饰品。而且还是珍贵的国药,它有清凉解毒、退热明目的效用,也是儿科常用的药材。珍珠贝肉是鲜美的食品。我们日常用的纽扣,也有一些是用珍珠贝壳为原料制成的。
由于珍珠有这许多用途,因此,我国在二千多年前,便开始在合浦采珠。历代帝王都派有“采珠太监”和官吏来到荒芜的南疆,监督渔民开采珍珠,选择精品运回宫室。明朝弘治年间,皇室征集了广东沿海一千多艘船到合浦捕捞珍珠贝。当时,采珠的渔民是用绳缆和石块缚住身体,沉下海底去捞取珍珠贝的。潜水时间一长,采珠人常常会被鲨鱼伤害,或者由于来不及出水而气绝死去。当时,大量开采珍珠,加深了沿海渔民的灾难。“万落千村半已残,竹房无瓦瓶无粟”,这是明代一位诗人对当时的悲惨情景的写照。珍珠的大量开采,使合浦的珠源渐渐枯竭。这里流传着“合浦珠还”的故事。据说:古时候,因为官吏贪暴,珠贝都迁到交趾(现在的越南)去了,后来廉洁的孟尝做了合浦太守,珠贝才重新回到合浦。《后汉书》里的《孟尝传》记载着这一段故事。过去,人们怀念孟尝,曾在县城东北修筑了一个“还珠亭”。
这是婆围渔村一个深秋的傍晚,夕阳映照着大海,映照着这充满生气的渔村。珍珠养殖场场长周洁热情地邀我们到他家里去。他端出一大盆珍珠贝肉请我们尝。我们吃贝肉的时候,发现了一颗没有取尽的珍珠。一位老渔民抚弄着我们吐出来的珍珠,笑着说,今年的珍珠真是多,又赶上这么好的年成,鱼虾也打得多,这才是真正的“合浦珠还”啊!(附图片)
广东合浦珍珠养殖场的工人在检查珍珠贝的生长情况 罗渺伦摄


第4版()
专栏:气象台

  谈我国冬季的寒流
  张家诚
在冬季,常常会刮五六级以上的刺骨的西北风或北风,这就是寒流。强大的寒流到来,一昼夜之间温度会下降十多度,两三天即可影响全国,风力可达到七八级,甚至九级以上,这种强大的寒流一般又称寒潮。寒流是冬季最重要的天气现象,大风、降温和雨雪几乎都是由于它的影响产生的。
寒流的发源地主要是北纬五十度以北的大陆和封冻的海洋,这里在冬季太阳的辐射很弱,黑夜漫长,失热很多,因此,这里的空气十分寒冷。西伯利亚是冬季北半球最寒冷的地区。这一带的冷空气经常侵入我国,这是我国冬季寒流很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北部经常受到寒流的侵袭,这些地区的温度比同纬度受寒流侵袭少的地区冷得多。北京在最冷月(1月份)的平均温度是摄氏零下四点七度。同样位于北纬四十度附近的西班牙首都马德里,1月份的平均温度是摄氏零上四点五度,二者相差九度以上。估计我国北部地区比北半球同纬度地区在冬季约冷摄氏八到十六度。但是在南方,特别是南岭以南和西南地区,寒流到达的机会较少,阳光充足,在隆冬仍比较温暖,和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比较也并不寒冷。海南岛在最冷月(1月份)平均温度仍在摄氏十八度以上,副热带作物还能生长。
寒流的影响加大了我国南北地区的温度差别。我国冬季最南与最北地区月平均温度相差四十四度以上。一般说,在隆冬(1月份),秦岭、大别山和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月平均温度达到摄氏零度以下,最北地区月平均达到零下三十度以下,极端最低温度曾达到零下四十九度;在秦岭、大别山和淮河以南,月平均温度一般在零度以上,在南岭以南的地区则在摄氏十度以上。
寒流对雨雪的分布也有很大影响。寒流到来,必然和本地比较暖湿的空气相互作用。寒流常常挤压暖空气,好像一个楔[xiē]子,插在暖空气下面。这样就使暖空气升高,容易产生云雨。所以,寒流到来前,天空总是阴沉沉的,有时还下大雨雪。直到寒流来临,寒风开始吹刮后,天气才会好转。我国冬季的寒流大多数只达到南岭一带,所以长江以南和南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冬季阴雨或下雪天比较多,就是由于这里冷暖两种空气经常变化的原故。
每次寒流的活动都有自己一定的特点。有些寒潮像潮水怒发,迅速扫过全国;有些寒流是一小股一小股到来,使温度逐渐下降;也有些寒流前进到一定的地区暂时停止下来,过些时候再继续流向更南的地区。寒潮流动一般是向东、向南和向东南,但也可能成一个复杂的曲线。每次受寒流影响的地区很不相同,每次寒流引起的降温和天气表现也各不相同,这是冬季天气变化较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寒流到来前后,一般是较坏的天气,甚至有雨雪;寒流刚过去时,天气好转,大风吹刮不停;风停后,晚上温度下降很多。以后,由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又逐渐回升。在冬季,寒流一般是三到八天出现一次,但强大的寒潮一个月只有一两次。我国冬季的天气按照寒流活动的规律循环变化,温度也像波浪一样地起伏升降。
在寒流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寒潮。寒潮引起的大风能使船翻房倒;急剧的降温使牲畜成群死亡;大风雪使交通中断,造成事故。所以,寒潮活动的时候是冬季防寒防冻防风的关键时期。在我国最南地区(如海南岛)隆冬时温度虽然较高,但强大的寒潮可以使温度降到摄氏五度以下,使作物受到损害。
1958年以来,我国冬季都是比较暖和的,这也与寒流活动有密切关系,因为这时侵入我国寒流的强度小,次数也不多。今年已经到12月份了,但还没有发生过一次强大的寒潮。在一般年份里,在10月和11月寒潮就已开始活动。今年的初冬可以说是比较暖和的。


第4版()
专栏:勤奋集

  王充写“论衡”
王充字仲任,是东汉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所著的《论衡》,在我国思想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被范文澜同志誉之为“黑夜里发射出的人民智慧之光的明灯”。王充早年刻苦学习,晚年勤奋讲学著书的精神,都是非常感动人的。
王充六岁开始读书识字,八岁被送入书馆。因为他聪明而又用功,所以在他二十岁左右时,便由乡里保送他到京师洛阳的太学(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里去学习。当时在太学里主讲论语、尚书等课程的是儒学大师班彪。王充用心地跟他学习,学到了不少东西。王充在学习时喜欢博览群书,诸子百家的书无所不读,因此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十分深透。
王充从小就死了父亲,家境很困难,买不起书,因此他常常到洛阳街上去逛书店,阅读那些陈列在书店里的书籍。他阅读时十分专心,往往读过一遍就能背诵,所以他在京师的几年当中着实读了不少的书。
王充读书善于思考,他发现有些书是“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有些读书人是“俗儒守文,多失其真”。因此,王充竭力地主张读书要采取批判的态度,要进行独立的研究。
后来,王充从京师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一方面开馆讲学,把自己的学问传授给年青的一代;另一方面针对当时社会上广泛流传的迷信谶[chèn]纬思想进行严厉批判,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写出《论衡》一书。他为了集中精力讲学著书,从来不肯把时间白白地花费到那些无谓的应酬上去。他在自己的住屋的窗台上、书架上、壁洞里,到处都安放了刀和笔,遇到有什么值得记录下来的东西时,就赶快把它写在竹简上,作为写书的资料素材。几年以后,他终于在这样的基础上写成了包括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的唯物主义巨著——《论衡》。


第4版()
专栏:

  董澐拜师
董澐字复宗,号萝石,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个学者。董澐原先喜好文学,是太湖一带颇有名气的诗人。他六十八岁那年到会稽(浙江绍兴)去游历,听说王阳明在深山里讲学,便赶去听讲。一连听了几次,觉得王阳明很有学问。于是他便向王阳明提出,要拜王阳明为师。那年王阳明五十三岁,比董澐小十五岁。因此王阳明再三推辞,表示年轻的人不能收年长的人为弟子。跟董澐在一块儿搞诗社的朋友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都来劝董澐,他们对他说:“您这样老了,何必再那么用功呢?”董澐笑着回答说:“我的年纪虽老,但过去的六十多年中我学得太少了,今天我找到了这样的好老师,一定得从头学起。”
两年以后,也就是董澐七十岁那年的除夕,天空下着雨夹雪,气候寒冷,道路泞滑。那一天,董澐不顾家人的劝阻,自己背着一个铺盖,一跌一滑地赶往会稽的深山里去,因为那天晚上是他向王阳明行拜师之礼的日子。后半夜,七十岁的学生向五十五岁的老师行了跪拜礼,正式建立了师生关系。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蜡烛的照耀下相对守岁,开始了第一课。
又过了两年,王阳明去世了,董澐老泪纵横地送别了老师。他恨自己拜师太晚,没有能把老师的学问全部继承下来。为了完成自己的志愿,他便拿王阳明著的书继续进行钻研。直到他七十七岁去世那一年,他的手里始终没有放掉过王阳明著的书。
朱仲玉文
启雄画(附图片)


第4版()
专栏:文物小品

  清东陵、清西陵
清代入关以后九个皇帝和皇后的陵墓,分别葬于河北遵化昌瑞山与易县永宁山两地,在遵化的称作东陵,在易县的称作西陵。
遵化清东陵为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个皇帝及其后妃们的墓葬区,共有陵墓园寝(妃嫔的墓称作园寝)十五处。陵区范围北依昌瑞山,东界马兰峪,西傍狼山,南临金形山,周围六七十里。其中以顺治陵为主,陵前有长达十二里的神道,神道上分布着石牌楼、大红门、碑楼、华表、石人石兽、龙凤门、石桥等等建筑物,然后才是守护班房、隆恩门、隆恩殿、朝房、方城明楼和宝城、宝顶。宝顶之下即是埋葬之所的地下宫殿。陵墓建筑非常精美,屋顶均用琉璃瓦复盖,石桥、石人、石兽、华表等均用洁白的汉白玉石雕刻砌造。陵园神道等建筑面积达一百万平方米以上,比北京故宫的面积还要大。
东陵中建筑质量最讲究的要算是慈禧太后的陵,全部梁柱均是楠木素地贴金彩画的,隆恩殿、配殿内的墙壁均用磨砖对缝,并且满壁凸雕花纹贴金。但是在规模上它却比皇帝的陵要小得多,因为在封建制度中皇帝、皇后、妃嫔[pín]等的陵墓均有严格的等级,所以这个极端荒淫奢侈的慈禧也只好从质量上讲求了。
易县清西陵为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及其后妃们的墓葬区,共有陵墓、园寝十处。建筑形制大体与东陵相似,仅在布局上与东陵诸陵有不同之处。
这两处清代帝王陵墓区,今年都已列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开放供人游览参观。(罗哲文)(附图片)
  遵化清东陵景陵(康熙)全景


第4版()
专栏:

  墨枕书
我国的墨,很多人都相信元朝陶宗仪所说:“上古无墨,竹挺点漆而书……至魏晋时始有墨丸”(《辍[chuò]耕录》)。可是,宋朝的高承却依据后汉李尤的《墨砚铭》认为,墨与砚“兹二物者,与文字同兴于黄帝之代也”(《事物纪原》)。高承的说法虽早,但无事实根据;陶宗仪的意见则未免太武断。因为许慎在《说文》中便已指明:“墨者黑也,松烟所成”。我国至少在后汉时便已有了松烟制成的墨,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陶宗仪的《辍耕录》却保存了一段颇为珍贵的关于“徽墨”的史料。据陶宗仪说,
“徽墨”的起源是有位名叫奚超的制墨师和他的儿子奚廷珪一道,“自易水渡江,迁居歙[shè]州”。他们所以在歙县定居下来,是那里有许多可供制取松烟的松树。由于奚氏父子的努力,他家制的墨名重一时。以致南唐李后主要奚廷珪担任政府中的“墨官”,并赐姓为“李”。
关于李廷珪的墨有许多的传说,说是非但硬到可以削木,并且还能浸在水中,三年不坏。又说这种墨所以如此坚牢,是他们在制墨坯时要“捣三万杵”。“三万”或许有点夸张,但我们可以相信,李氏父子对质量的要求一定非常严格。
后人对李氏父子的遗墨真是视若瑰宝。宋朝的制墨大师潘谷,在秦少游处看到半锭“珪墨”,连忙作揖说:“真李氏故物也,我生再见矣!”言下之意,似乎只要看到一眼,便不虚此生了。还有一位爱墨成癖的吕行甫,得到一锭李廷珪的墨,舍不得用,只敢用舌头来舐[shì],以示景仰。苏东坡也曾将李廷珪、潘谷等十三家的名墨,“书杜(甫)诗十三篇,各于篇下书墨工姓名,因第其品次”(见《春渚[zhǔ]纪闻》)。
墨,是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之一。质量好的墨,墨迹经久不变。葛洪在《神仙传》中提到,汉桓帝时有一个名叫王远的“仙人”在宫门题了一些皇帝很不欢喜的字,桓帝命人铲去,可是铲来铲去铲不掉,因为墨迹已经渗入木材中。
自从有了进口的“西烟”,墨的质量便每下愈况,等到全国快要解放时,拥有上千年历史、世界驰名的“徽墨”已经奄奄一息。解放后古老的“徽墨”才恢复了它的青春,成为中国人民描绘和歌颂自己祖国的利器。(附图片)


第4版()
专栏:百花园

  锡剧
  古平
锡剧是由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合流而成的一个剧种,现在是江苏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最初在江南农村中,流行着一些山歌小调,以后经过不断提高,发展成为对口唱。清代同治年间,又由初期的坐唱形式衍变为戏剧形式。开始,一般只有两人登场,称为对子戏。后来,从一男一女表演的对子戏发展到五六人以上的同场戏。由于情节的简繁,角色的多少和剧情的不同,又有小同场和大同场的分别。清光绪二十九年间,随着沪宁铁路的修建,锡剧进入城市。这时小同场戏的剧目仍保持着浓厚的农村气息;大同场戏的大部分剧目是从宝卷、弹词或其它剧种中吸收来的,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不少发展。一方面很多剧目失去了原来那种健康朴实的特点,才子佳人的戏逐渐增多,同时也出现了“玉蜻蜓”、“珍珠塔”等好戏。解放前夕,锡剧上演很多取材于章回小说的连台本戏。其中有像“樊梨花”、“红楼夜审”、“王华买父”等好戏,也有不少神怪迷信戏和色情凶杀戏。
解放前,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对锡剧备加摧残,加上当时社会恶劣风气的影响,锡剧本身许多优秀传统已是奄奄一息。解放后锡剧才绝处逢生。文化部门和各剧团有计划地帮助挖掘整理和改编了“双推磨”、“庵堂相会”、“孟丽君”、“珍珠塔”等许多优秀剧目。“双推磨”是由原来对子戏的“磨豆腐”和“小寡妇粜[tiào]米”两个剧目合并整理出来的,剔除了原剧中对主人公的歪曲和黄色庸俗的成份,突出描写青年寡妇和青年雇工通过劳动和互相帮助,冲破封建束缚结为夫妇的故事。锡剧还创作和上演了不少优秀的现代戏。
锡剧的腔调最初只有“簧调”,后来发展了“说头板”、“反工老旦调”,又吸收了徽戏的“高拨子”,杭剧的“大陆板”,申曲的“三角板”,苏剧的“迷魂调”等,并将苏州的“文书调”改编为“玲玲调”,这就大大丰富了锡剧的唱腔。锡剧音乐工作者又在原有曲调旋律的基础上,创作了一些新的曲调,发展了锡剧的音乐。


第4版()
专栏:小常识

  鱼鳞的身价
  佘大奴
我们也许没有想到,被一般人视为废物的鱼鳞,竟是身价很高的宝贝。鱼鳞是什么样的东西呢?据分析,每一百克干鲤鱼鳞中含有约七十克粗蛋白,零点四克粗脂肪,十六点二克灰粉,八点三克钙,零点一克镁,一点四克铁和三点四克磷。粗蛋白中80%是胶。鱼鳞的表面有一层发亮的晶体,这种物质叫“光鳞”。
鱼鳞有什么用处?鱼鳞加工成细末,便成为含蛋白质很高的鱼粉,可供食用。光鳞经过化学处理,可做为塑[sù]料或赛璐珞[luò]的填料,制成钢笔杆、手风琴琴键和其他装饰品。从光鳞中还可提取制造咖啡咽的原料——盐酸鸟粪素等。
绝大多数鱼鳞可用来提炼鱼鳞胶。鱼鳞胶是高级的工业用胶。可作为制造照相和电影胶片的原料,可配制照相纸上的感光涂料;是纺织、印刷、造纸、火柴、人造革和家具等的良好粘合剂;还是制糖果、罐头的稳定剂;也可作制胶丸、药膏润剂、止血海绵胶和科学研究上所用的培养基的原料。
据初步计算,平均每一百斤鱼有两斤鱼鳞。鲤鱼的鳞比较多,每一百斤鲤鱼有四斤半鱼鳞;小黄鱼的鳞较少,每一百斤也有一斤。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将一百斤带鱼身上的两斤鱼鳞取下来,加工成盐酸鸟粪素,那么,它的价值要比一百斤带鱼本身高出好几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