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小河公社十二大队第六队社员同心协力创造新局面
  鼓足革命朝气一季夺回五季减产粮
  这个队1959年夏季以来共减产粮食一万二千多斤,今年秋季一举增产粮食一万四千多斤
本报讯 据新华日报消息:江苏省武进县最近两年半季季减产的小河公社十二大队第六生产队,今年夏季以后,三十四户社员团结一心,鼓劲生产,克服了重重困难,一季夺回了过去五季减收的粮食。
正视缺点 接受教训
这个生产队在长江南岸新孟河边的一个大村上,种了一百五十九亩肥沃的土地,整半劳动力有三十六个,耕牛有四条,条件并不算差。可是,自1959年夏季以来,却一连五季减产,是全大队粮食产量最低的一个生产队,因此得了个“五保队”的绰[chuò]号。今年夏季,全队又减产一千四百二十斤,每人分得的口粮比别的队少,加上他们在春季时有依赖大队支持的想法,把6月份的口粮提前吃掉了,接秋的口粮就更紧。在这个严重的困难面前,有些社员埋怨大队包产指标太高了,有的埋怨大队拨的种子太少了。队委会及时召开了社员大会讨论了夏熟减产的原因。经过回忆对比,他们发现下了基肥的二十三亩三麦,每亩产量平均超过包产指标六十二斤,没有下基肥的一百一十多亩三麦田,每亩产量都低于包产指标七斤到二十斤,因此不是包产指标太高而是下的基肥太少了;大队拨给这个队的三麦种子和别的队一样多,但是别的队全种下去了,而他们却没有全种下去。他们又查了一下:夏熟作物比原计划少种了十亩,季节拖过了十天,播种质量差,管理又不够好。这样一检查,就有些社员说:说来说去,减产还是怪我们自己,今后要接受教训。为什么夏熟生产没有搞好呢?大家找来找去,最后终于找到了原因,大家说:全大队有十个队增产,偏偏我们队减产;我们吃苦就吃在依赖思想和各顾各上面,没有把集体生产搞好。
经过这次会议,三十四户社员初步团结起来,大部分社员都有了从头抓好秋熟生产的决心。
在大队的具体帮助下,社员又补选了七个优秀社员参加队委会,由过去坚决领导大家走合作化道路、今年由常州回乡生产的老队长孙书龙担任队长。在新队委会成立的第一次会议上,孙书龙要求全体队委团结一心,带动大家把生产搞好。当场确定了三条队委守则:一要带头劳动,二要遇事和群众商量,三要大公无私,搞好评工记分和管好队里财务。会后九个队委委员大都带头劳动。会计孙根娣,依靠群众清理了过去的工分账目。社员集体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起来了。
借粮会和齐心会
夏收夏种的农活越来越重了。队委孙桂珍建议向大队借一些机动粮度过农忙。队长向大队借粮时,大队负责干部说:大队的机动粮是大家的,要借的话,一定要得到十三个生产队的同意。研究借粮问题的生产队长联席会议召开了。孙锡华代表六队参加了这个会议。会议开始时,他们先批评了六队和大队的缺点。他们说:六队土地肥、水利好、畜力足,减产是人为的。六队五季减产就是大队惯坏的,完不成三包任务反正有大队的机动粮好用么?后来,多数队长都同意借粮,产量最高的二队队长潘志安说:“五保户要照顾,‘五保队’也要照顾;六队的依赖思想要克服,实际困难也要帮助解决。”
孙锡华回到生产队里,就把大队讨论借粮的情况讲给大家听。女社员钱巧娣发愤地说:我们一定要自力更生,咬咬牙、发发狠把生产搞好。”有名的女闯将孙桂珍说:“我们队1958年水稻平均亩产六百八十二斤半,只要大家拿出干劲,我就不相信干不过别的队。”孙敖松等一伙年轻人也嚷起来:“对,论土质我们是宜麦宜稻的黄泥土,论牛力我们有黄牛三条、牯[gǔ]牛一条,论劳力今年又增加了十多个,说干不过别的队,谁也不服气。”大家越谈信心越足,劲头越高。
在增产的道路上
全队三十四户社员团结得更紧了。夏种基肥没有别的队积得多,又没有农船挖泥,他们就分兵两路,一路刈[yì]青草,一路车干河水取泥。大家干了十几天,就铲光了草皮,车干了三条河,给每亩水稻田施了一百多担肥料,超过了一般队好几十担。
为了增产,这个队的老年人也行动起来了。五年没下田的六十多岁的老社员孙木根和孙茂根亲自出马做技术活。多年没养牛的养牛能手孙全林看到大家热火朝天地大干起来,他说:“人起劲,牛也要养好。”他把四肢生了疮的一条水牛牵到自己家里,配了药涂在牛的膝盖上。水牛不能躺下睡觉,他就搭了一个稻草铺,把牛放倒在稻草铺上侧身睡。就这样,他花了五十多天工夫,把一条瘦牛养壮了。
在栽插中稻的时候,遇到了四十八天滴雨未下的严重干旱。长江水位很浅,潮水引不进来,裴河站上的抽水机又时好时坏,在这个争取秋熟增产的节骨眼上,队里只有一部水车,不够用,他们就用笆斗翻水。歇人不歇工具,车一点,栽一点。终于在“芒种”前两天全部插好一百二十多亩中稻。适时栽好秧,该松一口气了,可是大家又挖土一尺五寸深,对一块中间高两头低的旱地进行了平整,筑了五十丈长的腰埂,把另一块漏水田整治好,先后又扩种了七亩半水稻。
水稻栽下去以后,为了让水稻长得好,每户又投出了够追一亩多田的家杂肥。在发生严重的螟害期间,他们根据螟虫发生和活动的规律,点灯、喷药撒粉、采卵块,终于战胜了螟害,保住了水稻。
战胜困难 笑逐颜开
全队三十四户社员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秋熟大增产。全队水稻平均亩产比去年增产二成多,共增产粮食一万四千五百多斤,一季就捞回了过去五季减产的一万二千五百斤粮食。摘掉减产队的帽子后,全队社员笑逐颜开,意气风发,在完成征购任务后,又多卖了余粮。全队今年的秋播任务已经胜利完成,平均每亩垩[è]了七十五担到八十六担基肥。在公社总结秋熟生产的大会上,公社党委表扬了他们发愤图强的革命精神,并请他们在大会上介绍了争取秋熟增产的经验。现在再没有人称呼他们“五保队”了,社里其他的减产队正学习他们的榜样,争取明年增产。


第1版()
专栏:社论

  贵在鼓气
看了小河公社一个生产队五季连续减产、一季夺回五季损失的事实,使人很受感动,深深体会到毛泽东同志经常说的“气可鼓而不可泄”的道理。
原来,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这个生产队依靠其他生产队的照顾过日子,被称为“五保队”。是他们的条件不如其他生产队吗?不是。这个队同别的队一样:土地肥,水利好,畜力足。可是,尽管生产条件是一样的优越,他们却在两年半的生产中没有翻过身来,长期落在其他队的后面。今年秋季,终于找到了病根子,用他们的话说:“吃苦就吃在依赖思想和各顾各上面。”他们接受教训,痛下决心,由泄气而鼓气,由松劲而鼓劲,由依赖别人而自力更生,憋足一股气,“我就不相信干不过别的队”。精神状态一变,果然出现了同心协力,急起直追的新局面。不到几个月,“五保队”的帽子摘掉了,五季减产的损失一次拿回来了,缺粮队从此变成余粮队了。
人而无气,不知其可也。气,就是确信我们的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心,就是征服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大至同帝国主义、修正主义、严重的天灾作斗争,小至同日常工作中的困难、挫折作斗争,都应该是信心百倍,有气有力,勇往直前,而不应该心存怯懦,怕鬼畏难,作茧自缚。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从来是这样教育我们的。无数的事实证明了这个普遍的真理。连续五季减产,对于一个生产队来说,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向着它的对立地位转化,坏事可以变成好事。这里的关键在于,在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人们敢不敢促使事物的转化,敢不敢争取斗争的胜利。这个生产队从实际生活中学到了这样一个斗争艺术,很快地改变了局面。《子不语》一书中有陈鹏年吹气退缢鬼一章,说的是陈鹏年遇见了一个吊死鬼,他对自己说:“鬼尚有气,我独无气乎?”于是鼓气吹鬼,把鬼吹得如轻烟散去。这个生产队的鬼,既不是书上的鬼,也不是天灾,而是一种怕鬼的思想。可以说,是一种主观认识跟不上客观实际的落后思想。有了这种思想,就染上了精神不振、不敢斗争的鬼气。吹掉这股鬼气,
“不相信干不过别的生产队”,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生产局面跟着也由被动转入主动了。这个事实生动地表明了,作一切工作,克服大小困难,在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成败常常取决于人的精神状态是否跟得上客观形势。只有保持充沛的革命朝气,才能吹掉鬼气,胜利前进不已。
革命的气概,从何而来?这个生产队的经验告诉我们:它是在对连续五季减产这个客观事物作了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是在实行政治挂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产生的。革命的气概是客观实际的正确的反映,反过来,它又是改造客观实际的前提。认识客观形势有两种方法,一是夸大困难,看不清前途,灰心丧气,莫知所措。这是革命者所不取的方法。另一种是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也就是全面地认识已经产生了的各种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千方百计发掘一切有利因素,战胜困难。几年来,我国人民高举三面红旗,创造了比过去任何历史时期多得多的有利条件。这不但包括多年来建设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大跃进以来建立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有了一套体现党的正确路线的政策,有了系统的增产经验,也有足以借鉴的教训。我们是比过去更强了,而不是弱了。全国是这样,对各项工作来说也是这样,对这个生产队来说也是这样。表面看来,连续五季减产,它似乎是弱了。可是,实际情况究竟怎么样呢?当他们分析了减产的原因,接受了过去的教训,抓住了发展生产的有利条件,鼓足干劲,实干苦干的时候,他们只用了一季的时间,就拿回了五季减产的损失。应当说,他们不是弱了,而是强了。认识这一点,对于一切正在对困难作斗争的各个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才能分清客观形势的主流与支流,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取得符合实际情况的经验教训,找出克服困难、扭转局势的有效办法。这个生产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既看到有利条件,又正视了困难,从思想方面找毛病,从主观条件找原因,就把人们的革命气概和斗争热情充分动员起来,实事求是地去进行工作,过去一些人认为办不到的事情就都办到了。
解决了思想上的问题,也就是说,丢掉思想包袱,就可以轻装上阵了。但是,能不能真正改变局面,取得胜利,那还要看是不是脚踏实地,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只有扎扎实实地行动起来,实干苦干,革命的气概就能成为改变局面的巨大力量。否则便是主观空想,便是空喊,而主观空想和空喊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这个生产队利用“借粮会”、“五保队”作为教材,从思想上激励大家摘落后帽子的斗争意志,从检查缺点中认真接受教训,在思想一致的基础上,大家团结一心,干部带领群众,埋头苦干。没有肥料,就割草挖泥;没有水车,就用笆斗翻水。在发展生产的道路上,许多过去无法逾越的困难,现在都不再是不可克服的了。这种有气有力,既有不怕困难的革命气概,又有实事求是的苦干精神,是值得效法的。
现在,全国人民公社的生产队中,还有极少一部分减产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困难。他们有的困难已经度过,有的快要度过。今天本报介绍的这个队,就是千百个已经度过了困难的生产队中的一个,它的道路就是其他减产队的道路。看来,从减产到增产,中间并没有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减产队是可以变成增产队的。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把革命的气概同实事求是的精神结合起来,可以大大加快这个过程。


第1版()
专栏:

  政协西藏委员会林芝地区视察组谈视察经过
  西藏林芝地区一派好景象
  农奴翻了身,分得了土地,有了牛羊和房屋,兴高采烈地打场、选种、翻地、修渠,歌声笑声不绝
新华社拉萨2日电 政协西藏委员会派往林芝地区的一个视察工作组,11月30日提出一项报告说,民主改革后的西藏农村呈现着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
这个视察工作组由政协西藏委员会副主席桑颇·才旺仁增率领,其中包括有各方面的人士。他们10月中旬去西藏东南部的林芝专区作了二十多天的视察。在视察中,他们通过听取汇报、作典型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方法,全面了解了农村中的情况。
政协西藏委员会11月30日在拉萨举行会议,听取视察工作组副组长、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农牧处处长丹增嘉措代表视察组作工作报告。丹增嘉措在报告中用大量事实叙述了林芝专区实行民主改革两年多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报告中指出,林芝地区过去极其贫困,在西藏农奴制度下,这里的五万名农奴像牛马一样地任人宰割,生活悲惨。现在,这些农奴翻了身,分得了十三万多克(一克约等于一亩)土地,有了自己的牛羊和房屋。过去被荒废了的土地又种上了庄稼,逃跑出去的农户又重新回到了家乡。在视察组经过的地方,到处可以看到群众兴高采烈地在打场、选种、翻地、修渠,歌声和笑声不绝于耳。
视察组在波密县桑登乡访问了一户名叫噶[gá]布登珠的农民。民主改革前这户农民一无所有,一家三口到处流浪。现在他们有了六克地、两间房屋、一匹马、三头牛,可以吃到酥油、糌[zān]粑、盐巴和茶叶,视察组访问他家时,他家中正请缝衣匠在缝制新衣。
视察报告说,当地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组织农民利用空闲从事挖药材、打猎、养鸡养猪、种植蔬菜等副业生产,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的生活。视察组所调查的一些农户,有的农户一年中副业生产收入可达五百元左右。
政协西藏委员会副主席朗顿·贡噶旺秋和在拉萨的西藏各界人士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对工作组的视察结果表示满意。(附图片)
  拉萨市郊的几个农民在检查庄稼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陈宗烈摄


第1版()
专栏:

  城市工业积极支援农业的结果
  上海郊区过半农田用机电排灌
在今年抗旱中,排灌设备起了很大作用,社员们具体感受到工业支援农业增产的意义,踊跃交售粮食、棉花、蔬菜,支援国家建设
据新华社上海2日电 上海郊区农村公社化以后新增加的电力机械排灌设备的马力,比公社化前九年的总数还多三点二倍。全郊区60%以上的农田已实现机电排灌。这些排灌设备今年在郊区抗旱中起了很大作用。目前郊区秋收基本结束,社员们在讨论当前农村形势时,又一次具体感受到国家和城市工业的支援对农业增产的巨大意义,他们正在踊跃交售粮食、棉花、蔬菜和其他产品,积极支援国家的工业建设。
上海市郊十个县现在共拥有固定机电排灌站一千八百多座、流动机器九百九十多台、机船一千多条,总马力达六万六千五百多匹。全郊区五百四十多万亩耕地中,已有三百三十多万亩实现机电排灌,其中需水较多的蔬菜和水稻的机电排灌面积分别占到72%和75%。许多公社还多方利用排灌设备闲置时的动力,带动各种工具,加工粮食,切割饲料,修造农具和进行稻麦脱粒等,节省了大批人力畜力。
上海郊区机电排灌面积的迅速扩大,是城市工业积极支援的结果。最近三年,国家在帮助上海郊区农村建设机电排灌工程中,共投资一千六百多万元,无利贷款一千三百多万元,先后组织了二百多个工厂协作,为农村生产电动机、柴油机、变压器、水泵、仪表等设备,短时期内帮助郊区制造和架设了高压线路两千多公里、低压线路五百七十多公里。供电部门通过这些线路,把强大的电力源源输向郊区农村。在制造排灌机械时,许多工厂的工人千方百计按时、按量、按质完成生产任务,保证不误农时。工人们又先后组成数以百计的技术服务队下乡,帮助农村安装、检修排灌机械。三年来,城市职工还帮助农村培养了五千多个技工、电工、司机手等。
上海郊区农村虽然河道密布,雨量充沛,向称“鱼米之乡”;但过去水系比较紊乱,加之有时雨量集中,有时久晴不雨,易涝易旱。从1949年到1957年的九年中,就有五年受到较重的旱涝危害。现在,经过各人民公社开河建闸,调整水系,普遍建立起机电排灌站,农田水利面貌已一改旧观,许多地区可以做到百日无雨保灌溉、日雨二百毫米不受涝。去年8月份,上海受到特大暴雨袭击,有九十九万亩农田受淹,但由于机电排灌机械发挥强大威力,一昼夜内大部分农田积水就基本排除,少数严重受涝的耕地也在三天内脱险,保证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今年7、8月间郊区雨量稀少,但是由于得到机械灌溉,粮、棉等主要秋熟作物仍然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机电排灌设备一马力能灌溉农田五十亩左右,相当于三部牛车的灌溉能力。这就使得农村能腾出大量的人力畜力用于精耕细作,开展多种经营。1958年以前,市郊的三林、虹桥等著名的蔬菜产区,由于劳动力不足等原因,一般每年的复种次数只有三次左右;发展机电排灌后,不仅复种次数提高到三次半到四次,而且有余力普遍发展种蘑菇、养蜂、养猪鸡鸭等多种经营。盛产水稻的松江县山阳公社,过去没有机电排灌设备,遇到旱涝时,就顾了排涝丢了耘耥,或者抓了抗旱放了治虫。公社化后,这里建立起拥有七百十一马力的机电排灌站,四万多亩水稻全部实行机电灌溉,在正常气候下全年可以节省三千一百多个劳力和两千三百多头牛力用于精耕细作,因此水稻产量不断提高。


第1版()
专栏:

克己助人积极支援兄弟企业生产
  沈阳百余轻工业工厂签订协作合同
据新华社沈阳30日电 沈阳市一百多个轻工业工厂,最近在市轻工业局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签订了有关生产工艺、产品配套、材料改制、备品配件等各种协作合同二百二十三份,相互帮助解决了许多生产关键。
沈阳市轻工业局所属工厂过去就有生产协作的经验。11月中旬,这个局又召开所属各厂生产协作会议,有计划地组织各工厂之间建立协作关系。经过这次座谈讨论,许多工厂领导干部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企业互相协作的重要性,他们本着克己助人的精神,把自己能够支援别人的任务承担下来,把本单位暂时不急需的原料材料和设备拿出来,帮助兄弟企业解决生产关键问题。各厂相互之间按照生产需要,就产品配套、备品配件供应、不规格材料加工改制、有关技术资料和技术力量的协作,以及边角余料相互调剂余缺等,签订了各种内容的协作合同。
沈阳市胶鞋厂需要的鞋卡子、鞋眼,长期以来没有固定的协作工厂。他们经常临时派人去哈尔滨购买,往往因为数量不足影响胶鞋出厂。德顺成小五金厂的厂长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与胶鞋厂签订协议,帮助对方解决了胶鞋的五眼、鞋卡子不足的困难。沈阳市衡器厂生产木杆秤,缺少小皮角做秤绳。皮革装具厂就同他们建立固定的协作关系,每月拿出剩下来的小皮角二百公斤,满足衡器厂的生产需要。沈阳搪瓷厂同酿酒公司、鞋厂和几家小五金厂都签订了合同,把做面盆、口杯剩下来的边角余料供应给这些厂,作为制造酒瓶盖和各种小五金用品的原料材料。
为了组织各厂更好的执行协作合同,沈阳市轻工业局成立了专门办公室,统一领导和统一检查协作合同的执行情况。


第1版()
专栏:

全体职工力战低温风雪袭击
  鸡西煤矿超额完成上月采掘计划
全矿力争提前完成今年采煤计划,积极开拓掘进,为明年生产作准备
新华社哈尔滨2日电 鸡西矿务局战胜风雪带来的困难,11月份比计划多产煤炭二万五千多吨,平均日产水平比10月提高3.7%;主巷掘进超额1.9%完成月计划,掘进日进度也比10月提高。
进入12月,全局职工继续开展劳动竞赛,力争提前完成今年的采煤计划,并以开拓掘进为中心,积极为明年1、2月份的生产进行准备。
11月8日至20日间,鸡西矿务局两次遭受大风雪的袭击,气温骤然下降,最低达到摄氏零下二十度。矿区的很多运输线路曾被积雪堵塞,给煤炭运输和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全局职工向风雪严寒展开了斗争。矿务局抽调一批干部组成九个工作组,驻在九个矿帮助抵抗寒风雪袭击。各矿和坑口出动上千人,清扫了矿区运输线路上的积雪,使井上运输迅速恢复,保证了生产。全矿务局11月上、中旬的采煤计划仍然超额完成,下旬的平均日产水平又超过了中旬。
在入冬以前,鸡西矿务局就开始进行冬季生产的准备工作。现在,全局八十三项重点防冻工程已经完成90%以上。绞车道在冬天最易受冻影响运输,各矿便沿着绞车道安装了暖气管路。各矿对矿工们的防寒保暖进行了细致安排,把冬季生产需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发给了矿工,又组织修缮队,帮助职工修理了住房、火墙、门窗和烟筒。


第1版()
专栏:

  芬兰新任驻华大使
  拜会陈毅外长
新华社二日讯 芬兰共和国新任驻华特命全权大使约尔·托伊沃拉今天上午拜会外交部长陈毅,商谈递交国书事宜。拜会时在座的有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俞沛文、西欧司副司长宋之光。


第1版()
专栏:

上海第六纺织机械厂积极为兄弟工厂制造纺高级纱用的成套设备。这是工人们在研究操作技术   新华社记者 霍生联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