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读书随笔

“志气之帅也”
杨尚德
“志”和“气”这两个字结合成一个词,想来很有个意思。
气,这是一个“塞于天地之间”的字眼。在我们民族的传统观念中,万物都有气,天有天气,地有地气,人为万物之灵,有思想,有感情,要生活,要斗争,当然更少不得一个“气”字了。
天地万物中有各种各样的气,归纳起来,也不外“正气”和“邪气”两种。这两种气,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斗争。
孟子说:“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气为志的表现,志就是气的源泉和引力。
有各种各样的志,也就有各种各样的气。志在个人者为“小气”,志在集体者为“大气”,志在损人利己者为“邪气”。在神话传说中,有许多气叱咤[chì-zhà]风云的形象,制服了各种各样妖魔鬼怪;在历史上,有许多像写过《正气歌》的文天祥那样的民族英雄,威武不屈,精光不灭;至于历代劳动人民反抗暴虐、征服自然的豪壮事迹,那就更加数不胜数了。一股浩然正气,贯串了我们民族以及整个人类的历史。这种冲毁一切邪门歪气的气概,正是人民意志坚贞不屈的表现。
无产阶级革命者,有最远大的志向,也就产生了最宏伟的气概。志立天地,气贯日月,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最彻底的共产主义者,也就是最勇敢的战士”(恩格斯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主义恶魔横行世界的黑暗天地中,敢于宣告共产主义必然要在全世界胜利;毛主席在革命遭受巨大挫折的关头,能够预示革命高潮必将很快到来,而在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又能指出:这“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败不馁[něi]、胜不骄,坚定的革命意志,激励着勇往直前的气势。正是由远大的革命志向、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中生发出来的。
王国藩同志说得好:“‘干’字后面要有伟大的理想。”(见5月18日河北日报《挺起腰板》一文)。想当初,他们三条驴腿办社,如果没有革命大志,哪能有迎着重重困难前进的气魄!到如今,他们已变得家大业大,但要继续前进,要夺得每一年、每一季的好收成,同样需要极大的干劲,而这种干劲也正是发自共同的伟大理想。江苏省武进县小河公社十二大队的第六生产队,曾经接连五季减产,成了“五保队”。经过一场实际教育,三十四户社员发了狠心,“不信干不过别的队”。有了自力更生的志气,也就鼓起了革命干劲。千方百计战胜了灾害,夺回了过去减产的粮食,由缺粮队一跃而为余粮队。
一个地方,条件有优劣,困难有大小,但只要人们有高尚的革命志趣,就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乐园;一个人,年纪有老少,体力有强弱,但只要有明确的革命理想,就是一个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坚强的人。你看那《志在山河》(见11月21日《中国青年报》)的知识青年张世文,三年前的一场洪水冲坏了家乡大岭山,居民们纷纷搬下山来,他却离开学校不畏艰险地冲上山去。有人觉得一场洪水把山上的“社会主义”冲走了,他却非要社会主义上山不可。在别人看来荒秃秃的山坡,在他眼里却同时看到了青枝绿叶的远景。正因为他有志向,不气馁,终于带动几个人使秃岭变成了绿岭,使下山的人家又上了山。
从一个单位日常的劳动、工作气氛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如何;从一个人日常生活的气色上,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志向、理想如何。观其“气”而知其“志”。似乎还有一种情况是“无生气”的。“无生气”是否就是没有“气”呢?不然。正气不旺,邪气必长,是没有什么“真空”地带的。
古人讲究“养气”,我们也要“善养吾浩然之气”。“养气之道”就是树立共产主义的大志。唯心主义的“道”虚无缥缈,用隔绝人世的“养气”方法来自欺欺人;而我们革命者的“道”,既是“顶天”的,又是“立地”的。奋勇地投身在实际生活中,不倦地战斗、学习,不断地加强思想政治的休养,就能使我们志增气长。


第6版()
专栏:在我这岗位上

海城老大夫
宗业 王冲
每天,当黎明刚刚来到辽宁海城的时候,在县人民医院的院子里,就会听到唰唰的扫地声。这时,没起床的人们忙喊:“快,老大夫已经扫上啦……”
老大夫王著三,别看已经六十七岁啦,满腔热情却赛过小伙子。
上班啦。他照例先在候诊室巡视一遍,边安慰病人,边寻找重病号,以便提前处置。他一边细致地诊察着病儿,一边微笑着回答家长们的话。
作为儿科中医师,老大夫在患者身旁整整度过了五十个春秋;可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兴过。他耐心地看着,问着,听着,说着,开方拿药,再三嘱咐,每天不但要处理几十个患者,还常常跑到药房帮助新调剂员配药、包药。
下班的钟早已打过了。又来了患者。他还是热情地、耐心地看。当他送完最后一个患者走出医院时,那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老大夫经常到自己负责保健的地段去挨家逐户地访问,巡视病儿,和家长谈家常,宣传卫生知识。人们把他当做尊敬的医生,又把他当做知心的朋友;哪家有几口人,几个小孩,谁好患病,他都清清楚楚。党的领导,群众的帮助,加上自己的认真负责,老大夫十年来没有出过一次医疗事故。今年8月,在他的屋里,又增加了一张“五好工作者”的奖状。
每逢假日,在城里很难找到老大夫。他又下乡去了。东家看病,西家送药;张家唠家常,李家去劝架,有时还到田地里去转游。解放前,老大夫的家乡——城西二里路的荒岭子和郭家屯一带的大约六七百户乡亲的来信,都是寄到城里再由他义务转送。直到解放初没有乡邮员,他还不辞劳苦、不避风雨地去做义务乡邮员。当乡亲们打开亲人的来信时,感激地说:“老大夫,让我们说什么好呢?多少个因为家事争吵的人,听到他的脚步声,忙转怒为喜,双双地迎上来……。解放前,他给海城德兴长药房当门诊医生,家乡附近的数以百计的农民,连几分钱的药费都拿不出,他就给付了。今天,乡亲们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有了幸福,逗着说:“老大夫,我们的账可该还了吧?”老大夫哈哈大笑起来。他一边吃着乡亲们刚刚摘下来的瓜果,一边感慨地说:“以前咱们穷人吃药,就是吃苦水啊!现今生活一好,有病的也少了,我从来想不到咱们会有今天!”
老大夫原来是个贫苦的农民,二十二岁开始担负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只种几亩地,自己还患着肺病,常常在年节时揭不开锅盖。现在,他每月工资一百多元,全家只有一个老太太吃闲饭。但他仍然保持几十年来的俭朴作风:没有一件毛料衣服,没有一身大衣或皮袄,没有自己下过一次饭馆,没有浪费过一分钱。儿女们给他买了不少新鞋,他都舍不得穿。1952年给他买的一双高腰皮鞋,样子早已过时,破皮掌几乎连成片,他还经常穿着。儿子穿过的一件破衬衫,他补了补,又穿了三个夏天。有些好心的同志劝他:“您穿点好的吧,免得不了解情况的人笑话。”他笑着说:“勤俭者常乐呀!”他经常教导自己的儿女说:“我小时候只有一件破大衫,有时洗完了等着穿,用火烤。和今天比,天上地下!要永远听党的话,力求俭朴。”
如今,老大夫已是海城县的人民代表了。


第6版()
专栏:大家谈


泗人
湖南衡阳岳屏公社进步大队今年遭受了六次特大洪水和四十多天干旱的袭击,灾情很严重。但这吓不倒在党领导下的公社社员们,第一生产队长王昭珊说:“我们是种田的人,洪水浸死了我们的禾苗,浸不了我们的一双手!”(见十二月二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报道)
我似乎看到了千万个公社社员坚韧不拔、无坚不摧的大手,同时另外一些手的形象也在我的眼前闪过……
一百多年前,当资本主义的阴影还笼罩整个世界的时候,凭着对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双手举起了敲响资本主义丧钟的“共产党宣言”,宣言结尾多么震撼人心:“让那些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颤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自己颈上的锁链。而他们所能获得的却是整个世界。”
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里,有一幅老苏区红军的对联:
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确实,我们千千万万革命前辈,手握简陋的镰刀、斧头,几十年的血洒大地,几十年的前仆[pū]后继,终于铲平了、打碎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这是革命者的手,是敢于在最困难条件下不屈不挠斗争的手。革命者的手,就是为了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在人们的面前,总是会摆着许多困难,问题就在是否敢于斗争。
洪水浸死了公社的禾苗,浸不了公社社员的手!我们在其他战线上工作的人,应该对王昭珊同志这几句话发出响亮的回答:一切困难也挡不住我们的一双手!


第6版()
专栏:读者中来

关于“研究年刊”之类
偶尔翻检书箱,找到两本上海时代出版社出版的《高尔基研究年刊》。我认为编辑研究年刊之类,是一件很有价值的工作。因为有了这样的书,可以使读者了解苏联对高尔基的研究情况;同时,对高尔基研究工作者来说,也免于他们到处搜求资料,节约时间和精力。
我联想到今年鲁迅先生诞生八十周年和逝世二十五周年纪念前后,全国各报刊都发表了不少纪念文章,出版社也出版了一些研究论著,这是鲁迅研究工作者可喜的收获。但是,对于读者来说,把这些有关的文章集中搜集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很希望我们的出版社、科学研究机构或鲁迅博物馆也来编印一种《鲁迅研究年刊》,每年一本,把这一年国内收集到的重要文献资料、有价值的研究文章,按生平事迹、思想及作品,分门别类加以编辑,对已出版的专著、未选入的文章及有关鲁迅纪念活动的报道、图片、插画等,则编成索引作为附录。如有新发现的鲁迅书简和作品手稿,亦可采取照相制版加为插页。这样,既便于研究工作的参考,又便于保存,还可检阅一年来研究的成果,促进鲁迅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宁夏 刘和芳


第6版()
专栏:

列车上的诗
山青
车窗外
车窗外闪过永不重复的画面:
碧绿的树、远近的山、村上炊烟。
谁要是穿过这一条万里画廊,
谁就会对我们祖国终生爱恋。
邂逅
相敬如宾,相亲如友,
谈草原上的建设,谈江南的丰收,
一夜不眠,黎明分手,
道一声再见,不知在什么时候……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邂逅,
我们常常记忆得很久,
为什么我们能一见如故?
我们走的是同一条道路。
*邂逅[xié-hóu]
归来
窗外晨光中现出大海,
家乡就在这蓝色的窗外,
三年前告别海浪和鱼网,
三年后告别纱厂微笑归来。
白色的浪花啊,多么像团团棉絮,
多么像那旋转的纱锭一排又一排。
渔家女生来喜爱赶前浪,
要叫青春的花朵在田野上怒放盛开。


第6版()
专栏:

在列车上的速写
姚治华 陈谋 吴衍休
畅谈农村新貌
“请你喝杯茶!”
旅途不忘体操
“到了公社给妈来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