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星火大队第一生产队女社员穿衣不忘六亿人
把拣拾的落地棉花卖给国家
本报讯 据陕西日报消息:陕西省长安县斗门公社星火大队第一生产队的女社员,最近纷纷把自己零星拣拾的落地棉花卖给国家。到12月7日,已卖籽棉二千五百多斤。
这次卖棉花是从11月29日下午晒花场上的一场争论引起的。这天,几十名女社员在收拾集体要卖给国家的棉花时,社员杨益贤想起自己和其他社员家里,都还有不少落地棉花,就对社员潘淑琴说:“嫂子,咱把拾的落地花也卖给国家吧!去年我卖了三、四斤,得了现钱,买了日用工业品,对国对己都有好处。”这个提议,得到了在场的多数人的同意,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社员石秀云说:“咱们拾的那一把落地花没多少,还是留给自己用好。”高玉英不同意石秀云的意见,说:“谁说落地花是一点点?咱数数,队里谁家不拾几十斤籽棉,一家按拾三十斤计算,全队八十六户就是两千五百多斤。这些棉花本来都是集体生产的,应当卖给国家才对。”
晒棉场上,议论纷纷。有的说,把落地花卖给国家对国家对自己都有利;有的说,今年的棉花就是靠国家的农药护大的,应该把落地花卖给国家;也有人说,落地花该留着自己用。妇女队长刘玉珍看争论得不可开交,也开腔了:“棉花棉布是国家统购统销的东西,应该按照国家的规定,每人用自己的一份,谁也不应多占。咱们生产棉花,国家对咱已有照顾,除了供应布、供应线以外,棉农还给自留棉。要是咱们再多留一些,国家拿什么供应咱棉布和线呢?那些非产棉区的农民和没种庄稼的工人、干部又怎能穿到布呢?再说,要是工人也和咱一样想法,生产啥就多用啥,胶鞋、热水瓶咱就很难买到了;架子车、电磨子,谁给咱们呢!”
这一席话,说得一些原先不愿把落地棉花卖给国家的人也想通了。售落地花的活动便迅速开展起来。社员们提的提,担的担,争先恐后卖落地花。仅女社员高玉英一人,两次就卖出籽棉一百多斤。商业部门也一面收购,一面积极供应日用工业品。(附图片)
甘肃靖远县三合公社在超额完成棉花交售任务后,把晒干的新棉堆起来,准备再卖给国家       张志升摄(甘肃日报供稿)


第2版()
专栏:

请看刘玉珍
苏伯
长安县斗门公社的刘玉珍给陕西日报编辑部写了一封信,说今年摘棉花期间,因下雨过多,落地棉花很多,希望报上提出这个问题,要各地把拣拾的棉花卖给国家,使国家得到更多的纺织原料。信中还谈到自己动员婆母出卖棉花的经过,充分反映了她对国家的关心,对六亿五千万人的关心。
穿衣吃饭从来是人民生活中的大事。处理穿衣吃饭的问题,必须贯彻从六亿五千万人出发,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国家对于粮食、棉花、棉布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就是从这个方针出发,保障全国人民基本生活的需要和国家建设的需要。每年五谷登场,粮食、棉花等交售工作开始的时候,人们回忆起往昔的苦难,丰收的由来,都不能不想到国家对农民的援助和每个农民对国家、也就是对全国人民的义务。刘玉珍所在的那个生产队的队员们把自己零星拣拾的棉花纷纷卖给国家,说明了他们充分理解了自己对国家的责任。
大道理必须管小道理,小道理必须服从大道理。拣拾的落地棉花,是留给自己用好呢,还是卖给国家好?必须做一番分析,看哪个道理大。大道理总是理直气壮的,只要多讲道理,并且把道理讲得透彻动人,像刘玉珍的婆母那样原来没有想通大道理的人,也是会想通的。
也许有人把出售落地棉花看做一件小事。刘玉珍一家卖了两笼,刘玉珍那个生产队共卖了二千五百多斤。你能说这是小事吗?全国种棉花的生产队,如果都能把拣拾的落地棉花卖出来,纺成纱,织成布,会给国家增加多少布匹啊!大捆棉花原是从絮絮棉花包扎起来的。零星分散在各个枝秆上的棉桃、棉朵,都是集体农民辛勤劳动的果实,珍惜这部分果实,拣拾起来,卖给国家,加工成纺织品,适应社会需要,就是国家人民的利益。
刘玉珍提出的问题确是一个重要问题。关心国家利益的人都可以把自己感到的重大问题写到编辑部来。


第2版()
专栏:

多卖落地棉花表心意
陕西长安县斗门公社星火大队第一队妇女队长 刘玉珍编辑同志:
最近从报纸上看到不少农民兄弟向国家出售光荣粮、光荣棉,他们的爱国行动使我受到很大感动。人家在国家遇到暂时困难的时候,顾全大局,为国家分担困难。我思前想后,决定把今年拣拾的落地棉花全部卖给国家,也表表一点爱国心。
本来,我家卖棉花这一点小事,是不应当写信给你们的。不过我觉得,今年摘拾棉花期间,因下雨过多,落地棉花很多。在报纸上提出这个问题,希望各地发动群众拣拾和出卖落地棉花,使国家得到更多的纺织原料。
我家的棉花是我和婆母两个人拣拾的,婆母拾的还占多数。当我把想卖落地棉花的事向她说了以后,她口里啥话没说,脸上却显得不高兴。第二天借吃早饭的空儿,我又把话题引到棉花上。我说:“妈,有人说,咱们这里今年棉花发生了两次虫害,收成不好。你看到底收成好不好。”婆母说:“今年虫灾虽多,可也治的美。喷雾器和1059药真厉害,虫一起来就治,到底没害大事。如今人就是能。前些年有了虫谁还敢治,光知道烧香磕头。头磕了不知多少,棉花还是叫虫吃的光光溜!”我问她如今人为什么“能”呢?她说不上来。我说:这是新旧社会制度不同。旧社会伪政府只知道向人民要粮要款,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如今新社会,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是一心一意地想叫人民搞好生产,过好日子。正因为这样,喷雾器呀,1059特效药呀等等,就都制造出来了,送到咱农村来了……。婆母听我说的有理,没等我停话就接着说:“旧社会那些当官的,尽都是害人精。今年这棉花,要是放在旧社会,那十有九成叫虫吃光咧!”说到这里,我就把卖棉花的事提出来。我说:“妈,昨天我说把咱家拾的棉花卖给国家,我看你不大高兴,就没再说。我想来想去还是卖了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心一意想叫咱人民搞好生产,过好日子。如今连着几年遭了灾,粮食和棉花都收的少。国家有困难,咱们也应当帮国家一把,为国家出点力,表表咱们的心意。”
我这么一讲,婆母也说:“可真是,咱说啥也不能忘了国家。”她指了指两笼棉花说:“把那一大笼拿去卖给国家吧,把这一小笼留下给你女子装棉袄!”我想,还是应该把落地花全卖给国家。于是,把我家里的光景,从前至后又向婆母提说了一遍。的确,我们婆媳俩都是在旧社会受过苦的人。我在娘家的时候,年年和我娘家妈给地主拾棉花,剥棉花,可一两棉花都用不上。一家三四口,老守着一条薄被子。婆家的日子比娘家宽展些,可也是紧梆紧。我刚到婆家时,也只有一条薄被子,一身洋布衣。一家四五口人,都是一身衣服四季倒,装上棉花是棉衣,扒掉棉花是单衣。那时候家里也种棉花,可我过门三四年,没留用过两三斤,全都卖了顾生活。现在,一家三个大人三个娃,数铺盖,有四床被子,一个网套,还有一床新花贡呢被子压箱底,缝起三四年没盖过。数穿的,六口人每人都有四五身。除了这些,箱子里还存的有咔叽布、花条绒和花洋布两三丈。原有的没穿烂,没用完,今年国家又给每人留了棉花,供应布。在旧社会,谁也舍不得用这么多棉花和布。可是,现在有人还觉得少,不愿把自己拣拾的落地花卖给国家,这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说到这里,婆母的眼圈红了。我知道她叫我说的感动了,便先提了那一大笼棉花去出售。
不出所料,我婆母果然想通了。不大功夫,她亲自把那一小笼棉花也带到售棉的地方来了。
(原载《陕西日报》,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完成小春作物播种计划后再鼓干劲
四川挖掘潜力继续扩种夏粮
许多农村干部用种“试验田”方法领导生产效果显著
据新华社成都讯 四川省已经完成小春粮食作物的播种计划。许多地区目前还在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继续扩种,争取明年夏季多收。南充、达县两个专区已经利用零星小块地增种小麦、大麦、胡豆、豌豆等种子两千多万斤,增种油菜八千多万窝。蓬溪、绵竹、安县、潼南、盐亭等五个县已经增种小春作物八万四千多亩。三台县机关、工厂和城镇居民也积极利用空地种植油菜。
四川省许多地区今年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因此,社员们千方百计克服灾后带来的困难,挖掘土地潜力多种。
据新华社成都讯 四川各地许多农村干部,继续运用大跃进以来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在今年小春生产中种好试验田。
绵阳、达县、乐山等专区许多公社生产队种的试验田,多种多样,既有区和人民公社领导干部的试验田,也有生产队长的试验田。这些试验田种植的作物,有小麦、油菜、胡豆、豌豆等。绵阳专区各级干部建立的各种小春作物试验田有两万六千多亩。射洪县从区到公社生产队,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种了试验田。
各级干部的试验田,面积不大,都是同社员结合办的。射洪县各级干部试验田,平均每个大队五亩左右,多数建立在落后地区或自然条件差的薄地瘦土里。
许多公社在建立干部试验田以前,认真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倾听了社员的意见。富顺县中石公社今年大春生产遭受严重干旱,各级干部在试验田里坚持抗旱,不仅找到抗旱的办法,而且坚定了大家战胜干旱的信心。现在,每个干部又都和社员一起种了三亩到五亩小春作物试验田。
干部建立试验田以后,领导工作更加具体深入,使小春生产能更好地做到因地制宜,更好地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建立了干部试验田的公社生产队,小春作物一般都种得比较好,管理细,生长良好。眉山县太和区各级干部小春作物试验田种得好。全区小春作物的整地、施肥、用种、密植等技术规格因此都比去年好,80%的地作到两犁两耙,并且作到因地制宜种植。由于干部经常和社员一起劳动,干群关系更加密切,许多社员能随时向干部谈知心话。


第2版()
专栏:

综合利用木材的重要成就
我国初步建成纤维板工业体系
2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纤维板工厂或车间,纤维板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本报上海25日电 从1958年第一座生产纤维板的车间在上海诞生以来,现在全国已有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纤维板工厂或车间。纤维板工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工业体系。纤维板在工业、交通运输和建筑等部门开始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1958年大跃进开始以前,我国只有个别工厂从事生产纤维板的试验。1958年11月,上海市木材一厂发扬自力更生、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生产出了第一块纤维板,建成了第一个纤维板车间。这几年来,纤维板工业迅速发展。现在,上海、北京、天津、江苏、黑龙江、广东和河北等七个省市已能大量生产纤维板。其它二十个省和自治区也都有相当数量的生产。山东机器厂和上海大安机器厂已成批制造生产纤维板的主要设备——热压机。不少生产单位制出了配套设备。
近年来,纤维板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各地大量用纤维板来代替木材作包装用材。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多来用于包装的纤维板有七万吨左右,等于为国家增加了约三十五万立方米木材。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用纤维板制造了各种家具和缝纫机台板,还把纤维板用于车船房屋的内部装修和作公共汽车的外壳。北京近郊的木材综合利用展览馆,参观者称之为“人造板世界”。这里的又轻又隔音的天花板,精美适用的双人床、衣橱、桌椅、书架,轻巧的手提箱、收音机外壳等等,都是用各种纤维板制造的。北京市木材厂在纤维板上印上各种花纹图案,做成橱柜的门壁,光泽悦目;天津市木材厂制造的装饰用植绒纤维板,把齐白石画的幼鸡和徐悲鸿画的奔马印在板上,逗人喜爱。此外,上海等地还试制了绝缘纤维板、吸音纤维板等多种产品,适应多种不同需要。
各地纤维板厂(车间)在三年多来的生产建设中,积累了不少生产管理和技术上的经验,培养出了一支专业队伍,为今后进一步发展这一新兴工业奠定了初步基础。天津市木材厂在1959年创造出了单线双机生产的经验,以及从原料粉碎到成品保温处理十四道工序之间连续生产的经验。以后,上海杨子木材厂又先后制成鎯头机(分离纤维用)、震荡式自动铺模机、预压机、纵横式自动锯边机以及电动架空行车等重要设备,实现了设备的平衡配套,改变了过去手工操作、产量不稳定、劳动生产率不高的状况,产品质量达到国内较高的水平。
林业部最近在上海召开了纤维板生产专业会议。交流了经验,进一步明确了以发展纤维板为主的木材综合利用的方向,讨论了林业部提出的纤维板生产工艺规程、设备维修保养办法和硬质纤维板标准,并研究了纤维板工业的明年任务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规划。(附图片)
上海百花竹器厂和另外三个竹器厂,利用生产竹器剩下的大量竹屑,制成竹屑板,质量良好,可以代替一般的木板使用
新华社记者 霍生联摄


第2版()
专栏:工业常识

纤维板
沪汾
纤维板是利用木材纤维及其他植物纤维制成的一种人造板。制造纤维板的原料,主要是木材加工厂里的各种废材碎料。此外,木材采伐过程中剩下的截头、枝丫和农村里的稻草、麦秸、棉秆,山上生长的各种灌木,以及常见的竹子、甘蔗渣、芦苇等,也都可以利用。总之,无论是木本植物或草本植物,凡是富有纤维的都可以用来制造纤维板。如按实际用途来计算,一吨纤维板就相当于五立方米木材;一个年产二千吨的纤维板厂或车间,一年就可以为国家增加一万立方米的木材。
纤维板是一种人造木材。它能把碎料变为整料,小材变为大材,废材变为好材。制造其他的人造板,如胶合板,需要较好的原木和大量胶料,而制造纤维板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废材,还不要用胶料。
那末,纤维板是怎样制造的呢?
制造纤维板主要有这样几个工序:首先,把原料切成大小一致的碎片,放在水里蒸煮,使原料软化。接着,通过机械研磨加工,原料成为柔软细小的纤维,加上清水稀释成浓度1%至2%的浆料。然后,把浆料放进木框里,像做豆腐一样,挤掉一部分水份,压成一块块大小相同的板坯,也有利用同造纸机类似的圆网或长网成型机,连续制成一块一块板坯的。这样,浆料里分散的纤维,就纵横交错而均匀地排列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这道工序就叫做成型。最后,再把板坯送进高温高压设备里,通过强制加压的方法,挤掉板坯里的水份,同时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温度一般最好在摄氏一百八十度以上),促使原料中的木质素塑化,全部纤维就紧密粘结起来,成为抗压强度很高的纤维板。一般四毫米厚的纤维板,每平方厘米的面积承受二百公斤压力才会折断,有的可以承受三百至四百公斤以上的压力。
有人称纤维板是“无缺陷的木材”。这是因为它的结构比天然木材均匀、细致,具有不易膨胀、收缩、翘曲、开裂等特点,消灭了天然木材中不可避免的节疤、变色、腐朽、夹皮、虫眼等缺点。通过人工加工,人们还可以赋予它以各种特殊的性能;例如,经过油浸和特殊加工,就能防水、防火、保温、绝缘、吸音、耐磨、耐酸,等等。另外,天然木材受到树木直径的限制,板材的长度宽度也有局限;纤维板的板面则可以按照需要的规格生产,使用时不需拼接。
纤维板由于具有多种不同性能,所以用处很广泛。除可以大量用于商品包装、制造家具和房屋内部装修以外,还可以用于车船内部装修,以及在工业和建筑业方面使用。软质纤维板吸音性能好,装修在无线电广播室、电话会议室、礼堂、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可以减少噪音;在寒冷地带用软质纤维板做室内墙壁,能够起保温的作用。精制的硬质纤维板,可以印花,喷漆,植绒,做成各种各样的收音机外壳、手提箱以及盛放东西的盘子等日常用品,既轻便,又美观。纤维板经过塑料贴面,可以制做高级家具和缝纫机台面,还可以用它代替磁砖装饰浴室、厨房。油浸处理的纤维板防水性能很高,用在室外,不怕雨淋,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用在潮湿的地方也不易腐烂。另外,纤维板抗弯强度高,四毫米厚的纤维板就可以顶十二毫米厚的木材使用,体积小重量轻,可以节省很多运输力。


第2版()
专栏:读者建议

抓紧时机复采山货野果编辑同志:
从我们江西省的情况看来,趁目前严冬前的有利时机,组织群众利用当前农事较闲的机会,突击复采复收一次山货野果,很有必要。
据赣北的修水、九江、瑞昌、德安等县部分人民公社调查,目前尚可采摘的野生淀粉,有橡子、栗子、蕨粉、莲藕、菱角等二十多种;野生纤维有梧桐皮、龙须草、桑杆皮等十多种;野生油料有樟子、棕树子、山胡椒等十多种,还有百余种野生药材。赣南区各地现在可采集的木本粮食、木本油料也很丰富。定南县山区盛产的挪[nuó]藤果,果肉味甜美,可熬糖,果核可榨清香可口的油。龙南县新发现的一种野生油料鹧[zhè]鸪芒头,出油率高,榨油工序简单,经试验,每百斤鹧鸪芒头可出油二十五斤。这些能吃、能用、能治病的山货野果,如不抓紧寒冬前的时机收集回来,遇到霜打兽害,就会掉落而损失。这是多么可惜!
现在,赣北、赣南的许多公社已经组织社员上山下水,因地制宜地突击复收山货野果。到目前为止,据湖口、都昌、彭泽、永修、武宁等五县的不完全统计,已收购的各种野生油料有桐子二千六百三十五斤,皮油二万三千一百斤,油茶子三百六十多万斤,还有大量其他野生淀粉和纤维。有的已加工成粉丝、粉皮、食油等,供应市场需要。
据我们了解,有些地区对这件事情还不够重视。希望南方各地有条件的地区,都能抓紧时机,把可以利用的山货野果尽可能地采集起来。      绛溪


第2版()
专栏: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大部预留棉田耕翻完毕
新华社昆明讯 云南省德宏傣[dǎi]族景颇族自治州提前为明年棉花生产作好准备。全自治州准备明年播种棉花的冬闲田,目前大部分已经耕翻完毕,每亩棉田并且已经积攒了十五担左右的优质肥料。
这个自治州每年1月到6月的气温特别高,害虫比较少,是棉花生长和加工管理的最好时期。据自治州一些国营农场和老棉区几年来的试验,证明适时早播可以减少病虫害,使棉株在开花结桃时避开雨季,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今年,全自治州种植的六万多亩棉花,大部分都在2月份播种,7、8月收摘,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比去年增加一成以上,用工量和农药费用也比往年减少。有些棉田收花结束后,还能种上一季晚稻和晚玉米。
各产棉区发动群众总结今年棉花增产的经验,并及时地开展棉田备耕工作。保山县道街坝人民公社已经修好一条可以灌溉几百亩棉田的新沟,加高和修补了一座小型水库,预防明年棉花播种育苗时可能遇到的春旱。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四季温暖,可以常年打青垫厩积肥。昌宁县柯街人民公社沙坝大队沙坝生产队经过最近二十天的努力,已经积肥三千二百多担,其中有一部分已送到棉田里。保山县石罗人民公社郝家寨生产队积造的肥料,已经超过今年大春作物的施肥数。冬耕进行得也快,昌宁县八千四百多亩冬闲棉田已经全部深翻完毕。


第2版()
专栏:

提早务耕 增产棉麻
落实茬口 准备基肥
六安县扩大大麻种植面积
本报讯 安徽大麻主要产地六安县,积极进行种麻准备。1962年大麻计划种植面积将比今年扩大20%。
安徽省每年2月中下旬就开始种大麻。麻区公社各生产队正陆续召开社员大会,制订种植计划,落实作物茬口,力争在不影响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适当地扩大大麻种植面积。淠[pì]连公社淠连大队各生产队采取开荒扩种和增加复种指数的办法,使明年大麻种植面积较今年扩大15%,粮食种植面积扩大12%。兴隆公社许多生产队根据社员大会的决议,将大麻茬口安排在土质肥沃、便于耕作的沙湾地里,以提高大麻产量。
“种麻没巧,粪水要饱”。麻区公社各生产队在落实计划,安排好茬口的同时,开展了一个以积肥为中心的备耕活动。大麻种植面积较大的兴隆公社淠河大队各生产队目前除保留30%的劳力,加强夏收作物田间管理外,70%的劳力突击积肥,已积攒各种优质肥料一万一千多担,其中已有三千六百多担运到麻地。苏埠公社苏北大队各生产队采取专业积肥与分散积肥相结合、经常性积肥与突击性积肥相结合的办法,积造肥料。
这样不仅使冬季各项生产开展得有声有色,而且大麻用肥也已准备40%,其中半数并已下地。


第2版()
专栏:

今冬管好桑园 明年增产蚕丝
钟管公社组织劳力积优质肥
本报讯 浙江省德清县钟管公社秋收冬种结束以后,组织了40%劳力管理桑园。
钟管公社地处杭嘉湖平原,有六千六百多亩桑园,社员养蚕收入占总收入的30%以上。
秋收冬种完成以后,各个大队和生产队都发动群众制订了今年冬季管理桑树和做好明年养蚕准备的规划。各生产队通过摆事实,分析有利条件,明显地看到明年蚕桑大幅度地增长的可能性,生产积极性高涨。接着各队依靠老农,分别桑园生长特点,规定了冬季管理桑园质量要求,边规划边行动。目前全社已经形成积肥高潮,连日来出动船只二百余条,投入捻泥劳力在五百余人左右。很多生产队的社员都由负责蚕桑生产的副队长亲自带领上阵,大超捻泥定额。大家干劲很足,只要那里的河泥肥,就不怕水深路远捻到桑地上去。有培桑经验的老农说:今年管理桑园的工作比往年好,争取明年桑叶增产蚕茧增产大有希望。


第2版()
专栏:读者言论

茶园间作要合理
在茶园里利用茶行的空隙种植粮食作物,是一件既利粮又利茶的好事情。但是近年来有些茶区在茶园间种作物,做得很不合理。据在浙江等省一些茶区所见,不合理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是间作物的种类不恰当。过去茶园间作是冬季种绿肥或蚕豆,夏季种豆类,现在改为冬种大小麦,夏种甘薯或玉米。由于小麦、玉米吸肥力强,甘薯蔓藤又会缠绕在茶树上,因此对茶树生长不利。第二是种的太密,影响茶树通风透光。过去四五尺宽的茶树行间间种一行作物,现在种了两行。间作作物离茶树太近,一方面和茶树争水争肥,同时有碍茶树通风透光。第三是田间管理上重视间作作物,忽视茶树。像有的地方在茶园种甘薯时,将茶树根部土壤挖去,打甘薯畦[qí],使茶树的根暴露在外面。在中耕除草施肥等管理方面,有的也是单纯为了围绕间作的作物进行。
在茶园进行间作,应当二者兼顾,互相促进。我国许多产茶区对茶园间作都有丰富的经验,如种植绿肥,多种豆类作物;必须种植玉米,甘薯时,也是尽量从种植密度、选用品种和加强茶园管理等方面来减轻对茶树生长的影响。这些经验,应该积极总结推广。
许多地区目前正在进行茶园冬季管理,结合这工作,检查一下今年实行茶园间作的情况,并且从中找出几条经验教训,对来年茶叶生产是有好处的。     北京 沈其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