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科学会堂春常在
新华社记者 高洁 奚锦芬
在上海西区南昌路上,有一幢[chuáng]高大的淡黄色建筑物,整日里,门前车水马龙,十分热闹。这就是上海著名的科学会堂所在地,也是上海学术界活动的中心。
科学家们工作之余,经常来这里休憩[qì]、交谈。年轻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教师和工农技术革新能手喜欢到这里听听学者、专家的报告,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或者是同学者、专家们一起,交谈和讨论某一学术问题。每天,这个科学会堂要接待成百上千的人。
12月17日,一个平常的星期天,这里却显得分外热闹。走进大门,紧靠楼梯的一块黑板上,写满了当天活动日程:大礼堂——生物化学会成立大会;一零三室——语文学会座谈会;一零一室——船舶电机特性的讨论;一一五室——生理科学会药理学论文报告;二零五室——遗传学报告等等。三个大小礼堂和十四间会议室全告客满。
这一天,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曹锡华教授都在这里作学术报告。一间可以容纳近百人的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听众中有中年的高等学校教师,也有钻研数学的大学生。苏步青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他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学者研究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的情况;接着是曹锡华教授报告代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群表示论”。曹锡华教授花了两星期时间准备这次报告,除了介绍德国勃尔纳《群表示论》的原著外,还参考了其他外文著述,讲得深入浅出,听的人津津有味。举办这样的学术报告,是数学会的经常活动内容之一,科学会堂为他们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这个科学会堂设立的时间说来并不长。解放前,它原是供资产阶级阔老们游憩、消遣的场所,解放时已经破旧不堪。自从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以后,有关部门便拟议为上海的知识界提供一个学术活动的中心,于是看上了这个交通方便而又安静的地方。195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总工会等单位开始将这里重新修葺[qì],在楼前空地铺上草坪,四周栽植树木花草。整个建筑焕然一新。1957年以来,这里便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会会员们经常聚会的地方。各学会一年一度检阅科学研究成果的年会,也多半在这里举行。从1958年大跃进以来,为满足各方面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需要,各学会还经常举办系统的知识讲座,广泛吸收非会员参加听讲;以后又相继开办夜大学,让科学之宫为工农群众开门。从此,科学会堂不仅成为学术活动的中心,并且成为传播知识的场所。
17日这天举办的各种讲座之中,有一堂是复旦大学生物系副教授刘祖洞讲授摩尔根遗传学中“染色体和连锁群”的问题。一间可以容纳二百多人的会议室挤得满满的。这已是动物和植物学会联合举办的遗传学讲座中的第十一讲了。这说来是非常有意义的事。遗传学中米丘林和摩尔根学派的争鸣,在上海和全国已进行很长时间了,今年以来,报纸上连续发表好些文章,引起了更多人的兴趣,很多人希望更多知道一些两方面的理论依据,动、植物学会便在科学会堂举办了这个讲座,邀请两方面研究有素的学者和高等学校教师采取隔周交叉上课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两派理论。第一讲就是复旦大学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教授开始的。这个讲座开办以来,听众十分踊跃,其中有大、中学校教师,青年研究人员,也有医生和农业育种工作者。在听众中,不少是同时兼听两派理论的。在这以前两天,这里还有过一次金属学会办举的金属检验讲座,听众中竟有从一百五十公里以外专程赶来的戚墅[shù]堰机车车辆厂的检验技术员。他们不仅自己专心听讲,而且每次回去以后,还把学到的知识转授给同室工作的伙伴们。
翻开科学会堂管理人员的记录簿,可以看到,11、12两个月单是各自然科学学会举办的各种专题报告会就有三十五次之多,类似遗传学讲座那样的系统知识讲座不下十种。
在科学会堂东端幽静的一角,有两间宽敞明亮的大屋子,一张张长方桌上铺着白色台布,盆里的菊花散发出清香,阳光透过南面的落地窗户射进来,把整个屋子照得温暖如春。这是科学会堂的阅览室,里面陈列着许多最新出版的外文期刊。每天,特别是星期日,有不少热心的读者来这里埋头抄阅资料。国营第一纺织机械厂的工程师朱鼎荪和上海百货采购供应站的商品检验员陆更新,就是这里的老读者。陆更新家住上海东北角的虹口区,到这里来去路上要花三四个小时,是什么力量使这位从事商业工作的中年人对科学技术发生了这么浓厚的兴趣呢?陆更新说,从事社会主义商业工作的人,不仅要指导消费,还要指导生产,为改进产品质量、增加国家收入服务。我懂一些外文,读到好的外国资料,可以介绍给工厂作生产上的参考。两三个月来,他的两个抄本已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外文期刊上有关塑料和电动手表方面的许多资料。朱鼎荪正在研究改进翻砂用的砂泥成分和性能,他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外国同行的一些新的工作动向。
到了晚上,一天的演讲、会议活动结束了,科学会堂里仍然灯火通明,这时业余夜大学又开始上课了。上海各自然科学学会共举办有包括理、工、农、医各科的十七所业余夜大学,学员三千多人,大部分是工人和青年技术工作者,其中一部分夜大学是在科学会堂里上课的。到了星期六的晚上,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二楼大礼堂经常放映科技电影或是国内外最新出厂的影片;茶室里,三三两两的科学家、教授们在品茗谈心。有时,人民评弹团、上海京剧院和上海著名的歌唱家们,也应邀来这里联欢演出,会堂里扬起欢乐的琴声、歌声,久久不绝。


第5版()
专栏:

李家垣大队党支部书记唐子文
体贴入微关怀群众寒暖
本报讯 据陕西日报记者薛养玉报道:在陕西省大荔县段家公社的李家垣大队,听到人们以无限感激之情谈论着大队党支部书记唐子文关怀移民的故事。
三门峡要建大水库。水库区的农民要大批向外地迁移。前年冬天,李家垣大队套着车把移民们从黄河滩迎上来,安置在当地社员家腾出的烧得热呼呼的土炕上。支部书记唐子文还怕他们不习惯,就分头和大队干部挨家挨户的访问。有好几家移民一看就不像久呆的架势,他们的行李卷不是堆在屋角就是吊在屋梁上。在汇报会上,多数干部也为此搔头。唐子文却微笑地说:“常言道,热土难舍嘛,这事要放在我们身上,怕还不如人家。要体贴人家,要像对待亲戚一样看待人家。”有些老社员一见面就是“移民”长,“移民”短,叫人听了很不舒服。唐子文就劝他们说,“不要这样叫,紧邻连舍的要永辈子住在一块呀!”还有些老社员把人家叫“老王”“老李”,唐子文又说:“住来了,就是一村人,尊卑都该有个称呼,才不见外。”他自己就带头“嫂嫂”“伯伯”的叫,很快地双方都亲热的称呼开了。这样,感情也慢慢地接近了。
要乐业先得安居。从移民们一下车,唐子文就非常关心给他们盖房。搬到这里来的移民,过去在黄河滩里住的都是茅棚,自然没有一砖一木带来。唐子文与干部们商量,一定要叫移民尽快地住上与当地人同样漂亮的砖瓦房。没有砖瓦,他们就在沟里建起了砖瓦窑。动员全大队社员利用农闲四外拾柴。光去年冬天就烧了四十多万斤柴,烧出三十多万块砖瓦。没有木料,他们除及时把水库办公室供应的一部分拉回来外,还特意抽出专人出外寻找。在盖房子的时候,唐子文想:巷道要比一般老村子留的宽敞些,他说:“粪,是农家的根本,巷子宽点,堆粪也有个地方。”你看,他想得多么顺乎情理!到现在,迁来的九十三户人家,有八十户的房子盖好了。这几天,唐子文又督促各队在阳历年前把未盖好的房屋全部盖好,让所有移民都能在腊冬风雪来到之前搬进温暖的新屋。
对于移民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唐子文总是早早就看到了,并竭力帮助解决。去冬今春,移民有几家要娶媳妇,唐子文和大队干部们主动帮他们打扫庭院,布置新房,还给田本立的新房糊了顶棚。又在团结院门前扎起了个彩门,挂上了大红宫灯;叫村子里的年轻人抬出锣鼓家伙来;唐子文与大队干部还当了招待员,招待客人。李六柱的爹李长生老汉高兴地说:“为娃娶媳妇熬煎了一向,想不到会办得这样红火!”最叫人感念的还是对待老年人。凡有老人的移民户都多分给一些细粮。其中有两位七十多岁的孤老头,大队就把他们安顿在敬老院。唐子文对这两位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有好的先端给老人吃;衣服,单是单,棉是棉;刚到初冬,这两个老人已经是一棉到底。唐子文还教育干部们都要关心老人们的饮食起居,他说:“逢冬遇夏,咱要换衣的时候,先要看看老人家的身上;过年过节,咱要吃肉菜的时候,先要看看老人家的碗里。”
不登高山,不显平地。这些来自黄河滩里的移民,有的原籍是河南,有的在山东,还有河北、山西的,计有十五省的人。他们至少都是搬过两次家的人。但谈起从前的一次搬家来,每个人都有一段悲惨的泪史。石方岗、杨济坤、顾德亭、田来春说:过去他们是逃荒到陕西的,来时都是一挑两筐筐,一头破絮一头娃。初到,人家官家不叫呆,今天钻到这里,明天藏到那里。弄上几个钱,捧着点心,求爷爷告奶奶才能租种上人家一点荒滩野地。挣死拚活,刚把地开出来,能长苗苗了,却来了国民党大荔专署和战干团,硬将地霸去做农场……。思前想后,他们对党对当地干部和社员充满了感激。原来有些打算要走的人家,现在都在新居的庭院里栽上了石榴、葡萄、榆槐等果木。老人们一边浇着树,一边喃喃地说着:这树呀,十年后会长成啥样……。
现在,李家垣大队的移民与当地人,除了说话腔调不同外,再看不出什么不同来。


第5版()
专栏:

扬州师范学院合理安排课程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既紧张又有节奏
本报讯 据新华日报消息:江苏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的领导上,通过调查研究,帮助教师们合理安排学生的课程,改进教学方法,保证学生既紧张而又有节奏地进行学习。
这个系的师生,本学期通过形势任务的学习,认识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意义,教学积极性更加高涨,勤教勤学,形成风气。在这种情况下,系的领导上认为要更好地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从开学后第三周起,就分别深入课堂听课,深入自修室、实验室、宿舍,看同学们自习、实验,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负担情况,并且将调查的结果及时告诉教师,与教师一起研究改进教学的措施。
化学系三年级本学期新开了好几门专业课,教师都是青年教师,他们满怀热情地希望把更多更新的知识教给学生。但是,他们经验不多,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很熟悉,对讲课的深度、广度一时尚未完全掌握。例如化学实验,本学期对学生要求严格了,但是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因此开学初期,学生一度忙于赶作业、做实验,甚至星期天也不休息。系的领导分析了这些情况,认为教师和学生这种迫切要求教好学好的精神是可贵的,需要加以肯定,并且要进一步发扬。但是,如果学习没有节奏,将会影响学习效果和身体健康,不利于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因此,他们深入班级中,对学生每周中用于各门课程学习的时间,都仔细计算了一下,做到胸中有数;同时,也使教师们了解学生学习负担的具体情况,引起了教师的重视和关心。接着,通过个别交谈、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反复说明学习要有节奏的道理,引导教师重视研究学生实际,改进教学方法,把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愿望,体现到切实的措施中去。
在系领导的帮助下,教师们也深入学生中去了解情况。他们根据师范学院的培养目标,一方面坚持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对个别课程内容作了适当调整。在布置作业时,精心选择题目,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教师之间也加强了联系,防止布置作业过于集中,畸轻畸重现象。实验课老师,在学生进行实验以前,对每件实验仪器都作了检查,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因仪器失灵,占用自习和休息时间。在学习方法上,教师也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如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计算工具,请有经验的教师介绍怎样阅读参考书和查数据等。
通过上述工作,学生的学习更加踏实。他们除在课堂上听课以外,课后还有较多的时间消化、复习、巩固,做习题、做实验的效率,也跟着提高了。教师们反映:“现在学生不但能按时按质完成习题、实验,而且因为能深入钻研,提的问题也多了。”在学好正课的同时,绝大多数同学还利用一部分时间学习时事和外语。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也正常开展起来。早晨,做完早操以后,同学们还利用一二十分钟时间,打拳或者跳绳、举重、翻双杠。下午课外活动时间里,也都能自由进行各项喜爱的活动,有的还到学院近旁的瘦西湖划船。一部分文娱爱好者,正在积极准备庆祝元旦的节目。(附图片)
江苏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的这几个学生,在汉语教研组教授王善业(左)指导下学习使用工具书      齐云直摄(新华社稿)


第5版()
专栏:地方报纸党的生活栏

讲解党的基本知识
青海日报从今年十一月九日起,开辟了“关于党的基本知识讲话”专栏。
这个报纸的编者,在“编者的话”中说:“我们党的建党理论是丰富的,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党内思想斗争、党的纪律等许多重大问题,都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成为组织革命群众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战斗武器。如何掌握这个武器,在革命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地取得新的胜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学习。在学习中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可以使我们明确当前和今后的革命和建设任务,同时更能够使我们提高思想和做好工作。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对于老党员、老干部是需要的,对新党员干部更为迫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这个报纸对于党的基本知识,做了比较系统的讲解。专栏的内容,都是按照党的总纲和党章规定。初稿写成前,报纸编辑还带着讲稿,深入基层党的组织,把某些章节读给党员听,并根据他们的意见,做了一些修改。到十二月二十一日止,报纸上共发了八讲。这八讲的题目是:“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在现阶段的任务”、“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民主集中制”、“党的团结和统一”、“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在每一讲中,差不多都阐明了有关问题的性质、意义,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党的群众路线”一讲中,就先后谈到“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怎样认真贯彻执行群众路线”。这样,就便于读者系统地了解党的基本知识,用它来指导生产、工作和思想。
“关于党的基本知识讲话”,共有十讲。尚未发表的两讲内容是:“党的纪律”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这十讲全部发表后,青海日报编辑部还准备刊登一些基层党组织学习讨论的情况,以便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第5版()
专栏:

陈毅副总理接见阿油画家斯塔莫
新华社22日讯 陈毅副总理今天上午接见了阿尔巴尼亚著名油画家弗托·斯塔莫,同他进行了亲切的谈话。接见时在座的有有关部门负责人张致祥、江有生。阿尔巴尼亚驻中国大使雷兹·马利列也在座。(附图片)
陈毅副总理接见斯塔莫时的情形。左起:陈毅、弗托·斯塔莫、雷兹·马利列            新华社记者 张彬摄


第5版()
专栏:

高山药材移居平原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试验成功
据新华社武汉21日电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已经把一百六十多种高山药材引种到平原地区来。
湖北是我国古代著名医药家李时珍的家乡。鄂西、鄂东的高山地区,盛产各种药材。鄂西巴东县有一座山,名叫神农架,据1958年调查,这山里的药材就有五百多种。不过,山区交通阻塞,采集和运输都不方便。为了把高山药材引种到平原地区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组织青年采集队,由植物园主任陈封怀带领,前往鄂西高山地区进行调查研究。他们登上海拔三千多米的神农架顶峰,采集了许多药材的苗木和标本,又曾到鄂北和鄂东的高山地区采集。
三年多来,他们共引种了三百八十种高山药材,经过辛勤的研究和精心的培育,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上引种成功的有一百六十多种。
目前,虽然已是冬天,在武汉植物园的苗圃里,还可以看到许多引种成活的高山药材的苗木。原来只在海拔一千多米高山上生长的“九龙盇”、“黄金七”、“金?”、“黄连”等药材,长得翠绿茁[zhuó]壮。为了更好地研究驯化高山药材,他们从鄂西神农架山区请来老药农张树云指导引种,派了两名青年研究人员专门帮助他总结引种的经验。


第5版()
专栏:

四省市棋类邀请赛在广州结束
广东队获得了中国象棋团体冠军
新华社广州22日电 在广州市举行的四省、市棋类邀请赛,经过十二天来的鏖[áo]战,已在20日结束。广东队赢得了中国象棋团体冠军;广东队的杨官璘夺得了中国象棋个人冠军;国际象棋和围棋的个人冠军分别是:浙江队的吕卓然和竺源芷。
参加这次棋类邀请赛的有广东、浙江、江苏和广州市的代表队。比赛从12月9日开始以来,在广州文化公园、第一工人文化宫、第二工人文化宫、西关文化公园等比赛的场地,每天晚上都吸引了数以千计的棋类爱好者。
在中国象棋比赛中,由多次全国冠军杨官璘和蔡福如、朱德源组成的广东队,分别战胜了拥有名将刘忆慈的浙江队,以及江苏队和广州队,获得团体冠军。浙江队二胜一负获亚军,江苏队一胜二负得第三,广州队居第四。个人成绩以广东队的杨官璘最好,是五胜三和一负。
国际象棋比赛过程紧张激烈,没有一人全胜,也没有一人全败。冠军浙江队吕卓然的战绩是五胜一负;亚军广东选手邓文湘的战绩起伏较大,他先连胜三盘,但后来又连败三阵。江苏队的李铸和广州队的劳炎昌并列这项比赛的第三名。
在围棋比赛中,浙江队的竺源芷以六战六胜获得冠军;第二名是江苏队陈锡明;广东队余文辉、广州队钟锡龙并列第三。


第5版()
专栏:

我“八一”足球队同越“体工”队进行友谊赛
武元甲大将和叶剑英元帅观看了球赛
新华社河内21日电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足球队同越南人民军“体工”足球队今天晚上冒雨在河内行底运动场举行友谊比赛,结果是一比一,双方不分胜负。
比赛前举行了开幕仪式。
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武元甲大将和正在越南进行友好访问的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团长叶剑英元帅观看了球赛。球场上高悬着“中、越两个兄弟国家人民和军队之间的友谊万古长青”的红底金字横幅标语,三万多观众热烈观看了这场精彩的比赛。


第5版()
专栏:

“八一”男子篮球队在河内举行比赛
新华社河内22日电 应邀到越南民主共和国作友好访问和比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男子篮球队,今天在河内行底运动场同越南人民军“体工”男子篮球队进行第一场友谊比赛,结果“八一”队获胜。数千观众冒雨观看了这场比赛。越南民主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中央体育委员会主任黄文泰中将等军政领导人观看了球赛。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参赞汪涛,副武官李继初等外交官员也观看了球赛。


第5版()
专栏:

我乒乓球队离罗返国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22日电 我国乒乓球队今天上午乘飞机离开这里回国。罗马尼亚体育运动委员会国际部部长乔治斯库和我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文化专员李一帆到机场送行。我国乒乓球队在访问罗马尼亚期间曾经同罗马尼亚国家乒乓球队进行了三次友谊比赛,都取得胜利。


第5版()
专栏:

僮族神话故事
《百鸟衣》搬上舞台
新华社南宁22日电 世代流传在僮族口头中的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百鸟衣》,已经搬上舞台。广西右江僮剧团带着这个剧目,最近在边远山区靖西、睦边、德保等地巡回演出,深受僮族人民的欢迎。
《百鸟衣》描写一对质朴、勤劳、善良而又坚强不屈的青年男女古卡和依娌。古卡生长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里,他从小智勇双全,精通武艺又劳动得好。后来他和美丽善良的依娌相爱,彼此相依为命。但凶恶的封建统治者土司破坏了他俩的爱情,把依娌抢去了。在和土司进行斗争中,依娌嘱咐古卡去射一百只鸟做成鸟衣,一百天以后到土司衙门来找她。到了一百天,古卡穿上百鸟衣来到土司衙门,长期不笑的依娌一见到古卡就笑了。这时,愚蠢的土司真以为百鸟衣灵验,就同古卡调换衣服。古卡乘机杀死土司,同依娌骑上骏马飞奔出衙门。这一剧目充分表现了僮族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它具有优美动听的僮族民间曲调和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为僮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这次僮剧团下乡巡回演出十四场,场场座无虚席。离靖西县城一百多里远的湖润公社,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赶来县城看这出戏。
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僮剧,是广西僮族独有的一种戏剧艺术,它是由民间说唱形式的板凳戏发展起来的。解放前因遭受反动统治的摧残,很多戏班散伙,不少优秀传统剧目失传。解放后,僮剧艺术获得新生。右江僮剧团已经发掘整理出传统剧目《卜牙》、《自打花桥》、《张四姐下凡》等,并根据僮族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创造改编了一批新的剧目。音乐曲调也有了进一步发展,不但继承僮戏原有的曲调,而且从僮族民歌和兄弟民族民歌中吸收养料,丰富自己的唱腔。原来只有十九个曲牌和唱腔,现在已发展到四十多个。


第5版()
专栏:

风格新颖 形式多样
辽宁一批新年画将出版
新华社沈阳22日电 辽宁美术出版社正在精绘细印一批新年画。
这个出版社今年新版年画共有十五种,同时精选重印了二十三种大跃进以来出现的优秀年画。另外为满足群众点缀年节的需要,还精制若干种用图案组成的大“福字”和五彩缤纷的挂签。
今年这个出版社出版的新年画,在继承民间年画传统上,力求风格形式多样化。“民歌配画”,就是一种新的年画形式。葛文创作的“幸福桃”,以浓厚的色彩和熟练的笔法,画出象征着人民心灵的几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捧着仙桃,由天空直奔而下。画面下角画着天安门。整幅年画充满了幸福喜悦的情景。年画上配着宽甸县女社员季桂琴作的一首民歌:“踏上梯田上云霄,去摘王母大蟠桃,送给亲人毛主席,愿他福寿比天高。”诗画配合,使它所表现的感情更加真挚深刻。
吸取装饰画的着色和构图技巧创作的年画,也别具一格。“春满果园”(王信作)、“伟大祖国万寿无疆”(黄锡龄作)所表现的苹果园和仙鹤,颜色层次鲜明夺目,突出表现了喜悦、吉祥的气氛。新版的“心灵手巧”、“喜气洋洋”和门画“接福迎祥”,也运用杨柳青年画的造型用色技巧,人物眉眼清秀,线条简练生动。


第5版()
专栏:

《八仙》,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中,民间喜闻乐见的神话题材。
北京牙雕《新八仙》,是在体验近代画家任伯年的绘画和运用老的牙雕、泥塑技法上进行创作的。它细腻地刻画了多才多能不同的
“仙家”形象。其中,不事修饰的李铁拐和雪肤花貌的荷仙姑并列,前者的落拓不拘和后者的绰约多姿的形象,神意交辉,风趣盎然。
这组牙雕,是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新近的集体创作,由北京工艺美术工厂雕制。牙雕艺人杨士惠、杨士忠曾进行具体指导。
艺兵文 杨宗林摄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