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支援灾区,我有一份”
程戈庄公社大多数农户争先卖余粮
本报讯 11月25日一早,山东诸城县程戈庄宽敞的售粮点上就挤满了人群。这是程戈庄公社广大社员继集体多卖余粮之后,自动出售个人余粮的时刻。售粮的人十分踊跃,以致售粮点的接粮、过秤人员在这天由七人增加到十三人,磅秤由三只增加到七只。
程戈庄公社去年曾经因灾减产,当时社员的生产生活都有困难。经过国家和兄弟地区的大力支援(仅供应粮食就有六十万斤)和全体干部、社员的艰苦奋斗,今年的粮食和蔬菜都获得了大丰收。全社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长39.3%,鲜菜总产量增长42%。广大社员获得这样的好收成,都念念不忘国家。他们除了如数完成全年三百八十万斤粮食征购任务外,又集体向国家多卖了五十九万斤余粮。
粮多菜多,社员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他们普遍反映:要不是国家和兄弟地区的大力支援,去年受那么大的灾,今年哪能会有这么好的收成?当公社党委号召社员,根据自己的可能,在自愿的基础上,多卖一些余粮支援国家支援灾区时,许多干部、社员热烈响应。程戈庄大队队长王明治说:“俺一家人早就有这个心意,俺决定卖给国家一百五十斤余粮,支援灾区。”社员杨炳然激动地说:“去年我有病,国家和社里不光供应我粮食、衣服,还救济我四十多元,治病还不要钱。没有国家和集体,我这一家的日子就难过下去。今年咱的日子过好了,怎么也不能忘了国家和灾区的兄弟。”卜落林子大队社员韩庭茂的儿子原先打算卖粮五十斤,回去跟父亲一讲,韩庭茂怪他卖的少了。儿子委屈地说:“我本来有心多卖,就怕你不同意。”他父亲却说:“你想想看,这两年不是国家支援,咱哪能分这么多的粮食,咱再卖上五十斤。”韩庭茂说罢,立即找到干部,又报了五十斤。第二天,就把一百斤粮食全部送到售粮点。徐家屯大队头天晚上号召社员卖余粮,第二天一早社员就往售粮点送粮。社员徐金和头天因病没有参加会议,早上看见邻居们去卖粮,连忙拿出八十斤粮食找到干部说,“支援灾区,我也有一份,这样的事情为啥不告诉我一声。”一位名叫王利吉的社员原报卖粮六十六斤,扛到售粮点的却是八十六斤。收购员一过秤,说多了二十斤。他却笑着说:“多几斤就多几分支援的力量,你就都收下吧。”在这种热情洋溢的气氛中,大多数社68%的农户都自动卖了余粮,五六天之内,社员卖给国家的粮食共计十九万六千斤。
在卖粮的日子里,社员们拿着卖粮的钱,随即来到供销社买小农具、家具以及生活日用品。供销社的生产资料门市部,11月25日这一天就销售了四十七张铁锨。生活资料门市部的日销货额也比前几天成倍增多。社员买上了合适的农具和心爱的日用品,参加冬季生产的劲头更高了。在全社广阔的田野上,到处可以看到搬土的、拾草的、给小麦追肥的人群。村庄里也可以看到积肥、植树、晒菜和修房盖屋的人。人们都在兴高采烈地为夺取明年的丰收而劳动着。


第2版()
专栏:简讯

江苏十种高效农药越造越好
江苏省在大跃进中兴办的一批化学农药工厂,今年生产的十种高效农药,质量全面提高。其中六六六、敌百虫、二硝散,1605等高效农药的有效含量,分别提高2%到20%。十一个月的产量比去年全年的产量超出10%以上。


第2版()
专栏:简讯

天津大批排灌设备支援农村
天津市电机工业今年前十一个月,为全国各地农村生产了电动机三万八千瓩,变压器四万六千多千伏安,发电机一千八百多瓩,输电线路三千四百多公里。


第2版()
专栏:简讯

河南国营林场营造速生林
河南省的一百零一个国营林场,入冬已造林一万二千多亩。国营林场种的一般是毛白杨、加杨、小叶杨和洋槐等速生用材林。


第2版()
专栏:简讯

西北农学院冬苹果成熟
一种在冬季成熟的“冬苹果”,已经在西北农学院选育成功。在距离西安八十五公里的西北农学院的果园,光秃的树枝上挂着不少又红又大的冬苹果。这种冬苹果是阎乃猷[yóu]和果园技师张履道等选育出来的。


第2版()
专栏:简讯

寒冷地带养家兔有新方法
黑龙江省玉泉养兽场的家兔,今年由室内笼养改为室外笼饲,生长和繁殖得很好。到11月底止家兔周转数比年初的存栏数增加了四倍半。家兔在室外过冬,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毛足绒厚,皮板结实。


第2版()
专栏:

湖北人民生产救灾斗志高昂
以田间管理为中心的冬季生产高潮正逐步形成
本报武汉22日电 湖北省旱灾地区群众满怀信心与困难作斗争,生产救灾取得了初步成绩,冬季生产高潮也在逐步形成。
湖北在连续两年大旱之后,今年又受到严重干旱的袭击。孝感专区的大部分地区和荆州、襄阳、宜昌等专区的部分地区干旱时间最长。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依靠人民公社的力量,依靠几年来兴建的水利工程和增加的排灌机械,顽强地与干旱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因而减轻了干旱造成的损失。据统计,全省三千万亩水田中,有一千多万亩获得了较好的收成或基本保收。但是,损失仍然比较严重。全省有一千多万亩禾苗枯死或严重减产,有大约八九百万亩水田改种了旱作物,部分旱地作物也因旱减产。
各级党委和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深入灾区,帮助基层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和生产救灾方针,一手抓生活,一手抓生产。通过全面安排好群众生活来促进生产,又以搞好生产为度过灾荒打下基础。经过艰苦的努力和细致的工作,绝大部分灾区群众的生活都安排得比较好。国家补助了口粮不足的重灾队。许多非灾区的群众,积极出售农副产品,支援灾区。灾区群众满怀信心地积极发展各项生产。靠山地方的群众打野味、采山果;临江滨湖地区的群众挖藕采菱和捞鱼摸虾,尽量把能吃能用的山货水产都收集起来。各地还种植了大量的蔬菜。
在安排生活的同时,灾区群众一股劲地恢复和发展生产。秋种开始,大部分地区社员们抗旱播种,播一蔸麦,下一把肥,点一瓢水;或“旱播待雨”。10月中旬以后,正是秋种盛期,又碰上连阴雨,干部和群众就同老天爷“打游击”:大雨准备种,小雨选地种,雨后抢着种,天晴突击种,千方百计抢季节、保面积,争取如期完成或超额完成播种计划。受灾较严重的孝感地区,12月初就超额9%完成夏熟粮食的播种计划。现在播种较早的麦苗生长茁壮,绿油油的一片。
以田间管理为中心的冬季生产活动正在当地展开。现在已有不少公社和生产队对越冬作物进行第二次除草施肥。有些地区肥料不足,社员们正在积塘泥肥,交售家庭肥料,优先满足生产队生产的需要。襄阳地区现在有六十万劳动力搞田间管理,有十万劳动力搞冬耕,并且已开垦了二万九千多亩荒地;有一万多处小型水利工程开工,完工的有五千六百多处。(附图片)
江苏睢[suī]宁县凌城公社民主大队朱圩生产队社员正在沤制肥料陆裕祥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自己动手和互相支援
“伸手只有半碗饭,动手能产万担粮”,这是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的福建龙海县颜厝公社广大社员和干部的壮语。社里的一个重灾大队,在洪水未退的时候,队长就带着几百名社员到十里远的山上去开荒;另一个生产大队的副队长也带着几十名社员翻山涉水,远到五十里外去开荒。洪水刚开始退,社员就尾追洪水,抢救庄稼,抢种庄稼。他们这种力图自己挑起千斤重担的英雄气概,令人起敬。
但是,灾区人民的抗灾斗争不是孤立无援的,四面八方都向他们伸出了支援的手。政府给他们调来了粮食、化肥、农药和其他生产资料,发放了救济款和贷款;友邻的公社也给他们送来了种子;广大的非灾区人民都在自觉地节衣缩食,多卖余粮,支援灾区。山东诸城县程戈庄公社大多数农户争卖余粮的情景就很动人。自己有困难,发愤图强自己动手来解决;别人有困难,千方百计热情支援。这是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这样做,不仅是因为阶级兄弟心连心,在道义上情感上有这样的责任;不仅是因为不少丰产队过去遭灾,也受过别人的支援;更主要的是因为大家从事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要求劳动人民紧紧团结起来,战胜困难,赢得共同的胜利。在过去革命和战争的年代,我们就是依靠全体劳动人民的团结,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现在,我们正在从事前所未有的宏伟艰巨的事业,更加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劳动人民之间,像颜厝公社的千斤重担自己挑起,程戈庄公社争卖余粮支援灾区,这两种高贵精神,都是特别值得赞美的。 ·王兴·


第2版()
专栏:

青海草原喜接冬羔
新华社西宁讯 青海草原进入繁忙的产羔季节,各族牧民喜气洋洋接育冬羔。据海南、黄南、果洛三个藏族自治州的不完全统计,到12月上旬已产冬羔两万多只,成活率达到98%以上。
青海草原的接羔育幼工作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以冬羔数量最大。今年,各牧业区人民公社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牲畜的夏膘和秋膘抓得比较好,配种及时,受胎率高,冬羔产期一般都比较早。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畜群安度首次风雪
巴林右旗两公社蒙族牧民帮助汉族牧民克服牲畜过冬困难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讯 内蒙古自治区的牧群,已安全度过了今年第一次风雪寒潮的侵袭。
入冬以来内蒙古草原已下过两三次雪。雪后寒风凛冽,牧草埋没,畜群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畜牧业战线上的各族社员积极与风雪严寒斗争。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盟、乌兰察布盟等地先后派出大批干部到牧业第一线,同牧民一道勘[kān]测草场,检查棚圈,清理积雪,移场放牧。
乌兰察布盟察哈尔右翼后旗白音查干、当郎忽同、乌兰哈达等公社的牧业大队,用土法破雪的办法放牧或利用风刮过的草场放牧。对于移场放牧的牲畜,各地互相支援调剂牧场。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已腾出可放牧几万头牲畜的牧场,给新巴尔虎右旗放牧。陈巴尔虎旗又让出可放牧两万五千头牲畜的草场给新巴尔虎左旗。在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草场上,来自兄弟旗县的牲畜有十多万头(只)。这样,牧区的大小牲畜便安全度过了这次的风雪袭击。
现在,各地有关部门正在把防灾保畜需要的物资,源源运送到各地人民公社。畜牧兽医和防疫人员也是哪里有疫情,就到哪里防治,支援畜牧业生产。
本报呼和浩特22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牧区白音汗、查干木伦两个公社的蒙古族社员,积极帮助今年遭受严重旱灾的林西县小城子、十二图公社的汉族社员,解决饲草不足的困难。
小城子和十二图两个公社所在的地区,去秋今春,雨雪稀少,到了夏季又遭到严重的旱灾,牧草大部枯死,加上农作物秸秆有限,入冬后牲畜饲草十分缺乏。当邻近的巴林右旗牧区查干木伦和白音汗两公社的蒙古族社员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主动请这两个公社的汉族社员赶着牲畜到自己的公社放牧过冬。这两个公社移入牧区的牛马骡驴大牲畜达三千多头,经过一个多月牧放,膘成普遍增加。


第2版()
专栏:

宁愿自己麻烦千遍 不肯延误采煤一刻
抚顺煤矿辅助工人尽力为采掘开路
鸡西矿山机械厂克服困难多造配件支援各地煤矿
据新华社抚顺讯 在抚顺各煤矿的党委办公室里,或者是各矿的一些采区休息室里,常常可以看到井下第一线工人表扬运输、机电、通风等辅助工种工人的表扬信和大字报。
今年,抚顺各煤矿采煤工作面向深部延伸,巷道增多,运输线路和充填管道延长,通风系统也更加复杂。这一新的情况为各辅助工种工作带来新的困难。但是,各矿辅助部门的职工从整体利益出发,主动挑起了重担,总是排除万难,为采煤、掘进工人铺平前进道路。
9月份以前,胜利矿各采煤区全部转入深部开采以后,充填和通风能力不足,皮带运输故障增多。各辅助部门职工就主动开展了协作竞赛。充填工人来到井下,逐节检查充填管路,把一条九百多米长的管路改成缓坡,减少弯度,使平均每小时流砂量由一百二十立方米增加到四百六十立方米,保证了两个采煤区能够按计划充填,每天多出一百多吨煤。通风部门的职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巧妙地采取并联排风办法,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使工作面的风量增加两千多立方米。机电工人宁愿自己麻烦千遍,不肯延误采煤一刻,在井下和地面的各个角落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从前采煤工人叫机电工人是“坐堂先生”,机电设备出了故障要几次三番去请他们来修理;现在,他们跟班在工作面里工作,勤检查勤维修,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煤工人尊敬地称他们为“出诊大夫”。11月份,胜利矿采煤三区二班要搬到新开采的一个工作面去生产,驻在这个区的电工班长王殿福动员全班电工用一个小班就把运煤溜子和电钻全部安设好,保证了采煤工人天天超额完成计划。
新华社哈尔滨20日电 黑龙江省鸡西矿山机械厂,今年前十一个月生产的各种煤矿机械配件达到三十六万多件,比去年增长了76%。到11月底,全年配件订货任务,已经完成了96%,支援了全国二十二个省的煤矿生产。
鸡西矿山机械厂是生产成套煤矿机械设备的工厂。历年来,采掘机械配件生产比重,只占全年计划的10%左右。今年在先维修后制造的方针指导下,配件生产比重提高到25%。工厂在配件生产任务突然增长一倍的情况下,生产中遇到不少困难。过去,这个厂只有加工车间从事配件生产;今年这个车间的生产能力适应不了生产需要。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工具车间、修理车间、轴承车间职工都提出保证:除了完成本身任务外,还要挖掘潜力生产配件。铁铆车间专门抽出一部锤生产截煤机配件;有些车间成立了配件生产突击队。这样,全厂配件生产任务增加后的困难被工人们逐个克服了,大批配件及时生产出来,源源供给各地煤矿。


第2版()
专栏:

闽南灾区来信
灾区今年秋季收成怎样?今冬明春的生活能不能过得去?最近,我们特地到福建南部的龙海县颜厝[cuò]公社作了一次访问。从重灾队走到轻灾队,看了田间、晒场,又和干部社员漫谈,总的印象是:灾后社员信心高,干劲大,生产搞得好,可是困难仍然很大。
灾情是严重的
11月底,此间晚稻正在收割,麦苗和番薯都长得好,村庄周围蔬菜种得多,家禽家畜也不少。社员们精神抖擞,没有愁眉苦脸的情绪。但是,只要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就会感到跟过去丰收之年毕竟大不相同。过去秋收时节,这里简直是一片黄色的海洋,开镰时,一把只能割两三丛,稻谷要翻复好几次才能打净,谷粒抓在手里很有份量。如今,稻田里青一片、黄一片,收割的时候抓都抓不上手。晒场上再好的谷粒也没有往年那么好看。以往,“澄秋五号”晚稻每斤在两万粒左右;今年,顶好的稻子也要两万二三千粒才凑得一斤。
颜厝公社的灾情确实是严重的。9月中旬连续两次台风暴雨,洪涝内外夹攻,防洪堤岸破堤六十多处两千多米。全社除了一个地势很高的生产队,其余十九个大队一百六十二个生产队,队队受淹,五十四个村庄四十八个进水。只是由于抢救快,人畜才没有伤亡。
由于不断下雨,洪水退落很慢,受淹时间也长。据灾后社员代表下田逐队逐片评灾,有收的面积(不包括自留地)水稻只有一万二千四百一十六亩,占原有面积56.3%;番薯四百零五亩,占原有面积32%。按包产指标总产计算,要损失六成半左右。若以大队计算,损失八成以上的六个队,损失六成以上的五个队,五成的三个队,两成以上的五个队。
充满胜利的信心
在这样百年不遇的特大灾害面前,颜厝公社的广大干部和社员,并没有垂头丧气,悲观失望。他们说:“伸手只有半碗饭,动手能产万担粮”。洪水未退,重灾的巧山大队大队长郑弄西带着两百二十多个社员,到十里远的山上开荒,一口气种下五十五亩番薯。丹州大队副大队长郑连水带着七十多人,涉水翻山,到双弟农场的荒山上开荒种了六十亩番薯。到9月底,全社就开荒扩种番薯一千零九十多亩。开始退水,社员们又尾追洪水,边退边排,抢救受灾作物。丹州大队地势很低,刚种下又遇雨。但他们毫不退缩,淹了又种,十天内,连续三淹三种。到10月底,全社凡能改种的田地都种上了小麦、番薯、蔬菜,全社一共改种二千八百二十四亩,社员也在自留地和可以利用的土上,种了不少粮菜。可是,斗争并没有就此结束。10月之后,当受灾较轻的一些晚稻刚恢复生机,又连续一个多月未雨,稻田不仅受了旱,还发生了虫害。社员们一面车水浇田,一面向虫害作斗争。
在此期间,国家和友邻地区给予了大力支援。国家调来粮食三十五万斤,发放救济款八万元,贷款十五万多元,救济衣服两百五十多件,安排灾区群众生活。同时调来化肥三万多斤、农药十一万斤,支持他们抢救作物和消灭虫害。改种时薯苗不足,除公社农场调来四十万条外,友邻公社也拿出五十余万条支援他们。国家还拨出木材五十立方米,支持他们修堤。
在国家和友邻地区的支援下,颜厝公社的社员生产救灾更加满怀信心。重灾的巧山大队灾后看来要减产八成以上,但老农认为哪怕收上一成,也要加工管理,比改种省工省肥,又可早些拿到粮食。果然,现在新穗抽得还不错,一亩收六七十斤没问题。就这样,从绝收的稻田中,大约可夺回一万九千斤粮食。这里改种的小麦、番薯也长得很好,我们在近江的一片水灾之后变成沙滩的土地上挖了几株番薯,根部都有五六条小薯块。大队长郑弄西说:“这个队灾后盖沙很深的土地就有四十多亩,按当地习惯是没有人敢种了。可是今年我们花了三天工全部种上番薯。看来春节前一亩能收七八百斤,明春生活困难就会少些。”灾情较轻的大队收成则好些,园东大队估产可以达到包产计划,有些生产队还会略有超产。洪坑桥小村的第四生产队,每亩平均实收干谷四百九十六斤多,虽然赶不上灾前估产,但比包产指标多了二十五斤,征购任务已经超额完成。
还需要支援
在党的领导下,群众表现了惊人的干劲,收到显著的效果。预计全社可收秋粮四百五十万斤,比评灾估产时增加近四十万斤。
在这样严重的灾害年景,能夺回这么多损失,实属可观。可是安排好生产生活仍然有困难,重灾队的困难更大。面对困难怎么办?国家为了照顾他们,已决定全部减免其晚季征购任务,公社也从轻灾区调剂出粮食支持重灾队,这是一个办法。我们和重灾队的社员座谈时,他们说:“国家对我们支持已经不小,困难再大,也要自己克服,用改种和冬种来补吧!”这又是一个办法。但是,就是这样,大约还要国家支援八十多万斤粮食。
颜厝公社,无论在龙海县还是在闽南地区,都是有名的粮食高产区。农民每年交售给国家的粮食都有一千二百多万斤,全社两万四千五百多人平均每人一年就交给和卖给国家粮食四百余斤。这个公社去年早季受灾减产,公粮还是照缴;晚季收成较好,又超额完成征购任务,全年仍给国家提供了八百三十二万斤商品粮。今年早季完成了征购任务四百多万斤。
颜厝公社农民对国家、对城市、对其它灾区的农民兄弟,贡献是很大的。今年,颜厝公社受了灾,其它兄弟地区多卖余粮给以支援,这是责任,也是义务。兄弟地区的支援,一定会给颜厝公社的干部、社员们很大的鼓舞。
(原载《福建日报》,有删节)
·夏乡 卢鸿谋·


第2版()
专栏:

改进操作技术 切实检修设备 健全管理制度
阜新发电厂煤耗越来越低
据新华社沈阳讯 煤耗费用占总成本60%以上的阜新发电厂,发动职工节约煤炭,发电耗煤越来越低。今年第一季度每发一度电耗煤四百四十七克,第二季度四百四十五克,第三季度四百四十四克,11月份进一步降到四百二十四克,比国家计划少用十四克。
过去,这个厂有的职工认为:“靠着海州大露天,还怕没煤烧!”“一天烧几千吨煤,哪有不损失点的!”针对这些思想,领导上以具体事例说明节约煤炭的重大意义,告诉职工,本厂节煤潜力很大,只要节约千分之一的煤,就够几个一般工厂作燃料。这些事实给职工很大教育和鼓舞,很快地掀起改进技术操作的运动。锅炉分场司炉郭成周适当地加大了一次风,使锅炉飞灰中可燃物由10%降到7%以下,一天可以节约很多煤炭。其他司炉发展了他的经验,又使飞灰中可燃物降低到5%左右。
这个厂的职工还积极检修设备。漏风较多的九号锅炉经过彻底的检修后,实际效率超过了设计效率4%。一些汽机的复水器、冷却塔等经过检修效率也大大提高,给节约煤炭创造了条件。
这个厂还建立和健全了各种制度。燃料分场建立了“三光一净”(车箱底光、轴头光、踏板光,铁道两旁净)制度以后,每个月都从车皮上多回收二百多吨煤。


第2版()
专栏:

宁波漂染厂大量掺用煤渣烧锅炉
两个多月来,烧了上千吨煤渣,每天耗煤量比过去少六吨,生产用汽正常供应
本报讯 浙江宁波漂染厂利用大批煤渣烧锅炉,既节约了优质煤炭,又保证了生产用汽需要。
这个厂一直是节约煤炭的先进单位。他们曾先后掺烧泥炭等代用燃料成功。为了节约更多煤炭,10月份他们又决定充分利用厂里积存的大批煤渣。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认真研究了煤渣的性能,并且到锅炉车间的娄百寿班种试验田。经过不断改进,掺烧煤渣的比例最后终于达到了50%。
这个厂在掺烧煤渣的工作中,实行了“五定二保”制度,即:定炉子、定人员、定煤的消耗、定堆煤场、定设备检修;各个班保证锅炉运行正常安全,保证生产车间蒸汽需要。在“五定二保”的基础上,锅炉车间和生产车间展开了热烈的协作竞赛。锅炉车间保证蒸汽供应正常;生产车间保证按时开汽,穿插用汽,节约用汽。10月份以来,全厂已经掺烧了上千吨煤渣,蒸汽供应也一直保证正常。每天的原煤耗量从十五吨降到九吨,全厂10月、11月的产量、质量计划都超额完成。


第2版()
专栏:

帮助用户节约煤炭
走进陕西西安市雁塔区饮马池煤炭零售店的大门,迎面就是“煤炭样品陈列处”。这里介绍了各种煤炭的性能、特点和价格,还展出有关节约用煤的操作方法和先进炉型图样,供用户参考。
饮马池煤炭零售店,在今年四月间考虑到作为一个煤炭零售店,不仅要做好煤炭的供应工作,还应该帮助群众节约用煤。这样既可以为国家节省煤炭,又可以帮居民节省开支。经过他们到机关、工厂和居民中调查,发现有些单位和居民,由于炉子盘得不得法,烧煤有浪费现象。零售店主任阎国际和煤炭商店经理师银河看到报纸介绍“小口回风炉”比一般炉灶烧煤省,他们两人到别的单位参观、学习,回来以后,就在零售店的院子里盘炉子,做试验。一连试验了二十多次,终于成功了。用这种“小口回风炉”烧水做饭,比一般炉灶可少用煤三分之一。
阎国际等掌握了修造小口回风炉的技术以后,先后帮助十四个机关、企业修改了炉灶。据其中七家的统计,每月可以节约煤炭十二吨半。
这个煤炭零售店还派送货员刘长用带着头发、工具,利用送煤的机会帮助居民修改炉子。以前一些烧煤浪费的人家,现在都烧得省了。西安邮电职工家属院鲍儒真老大娘一家五口人,过去每月要烧二百斤煤,把炉子修改以后,一百五十斤煤还烧不完。        
      雁尚渠


第2版()
专栏:

北京第一机床厂锻工车间烧火工人注意节约用煤,他们根据炉内燃烧情况,采取勤添、勤翻炉内燃料的办法,促使燃煤烧透烧旺,还在添煤前先用水搅拌,以免吹风机把煤末从烟道里吹跑
新华社记者 喻惠如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