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西安碑林
伊晓
西安碑林,是我国碑石精华荟集的地方。六个高大的陈列室和六个敞亮的游廊里,整整齐齐排列着一列列的石碑。这里有从汉到清的碑石约一千七百多块。置身其间,确有一种碑石如林的感觉。碑林的碑,不仅在于它的数量多,而且在于它保存了历代以来珍贵的文化遗产。
碑林也称做碑洞或墨洞,宋哲宗(赵煦[xǔ])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创立。开始时,原为保存《开成石经》。《开成石经》是唐文宗(李昂)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完成的一部巨大的石刻。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十二种经书和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到了清代康熙时,贾汉复补刻了《孟子》,从此完成了我国儒家十三经的完整石刻)。计用石一百一十四方,两面刻字,共有六十五万二千零五十二字。唐朝末年,长安城遭到朱全忠的破坏以后,这些石碑大多失散野外。北宋元祐五年,漕运官吕大忠将《开成石经》重新收集起来,又将附近古碑同时迁入,环筑廊庑,保护起来。以后,随着金、元、明、清各代的不断修葺[qì]、扩建,碑林规模逐渐扩大。解放后,收集了汉、晋、隋、唐历代著名碑石以及许多墓志陈列在这里,成为今天壮大的碑林。
由于历代的辛勤收集,西安碑林现在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哲学、宗教以及文化艺术的原始纪录的一座宝库。西安周围地区是汉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它得天独厚地荟萃了唐以前的大量碑碣。现在的史家,因为文献册籍湮[yān]灭伪舛[chuǎn],对唐以前的若干史实,往往苦于无从考证,但他有时却可以从碑林中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往来,以前的史书多“语焉而不详”。研究中外关系史的学者,将会发现碑林却是这方面史料的宝藏。最著名的如《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指的是罗马,景教是基督教中的一派),扼要地记述了这个教派于唐代传入和流布的情况,碑侧并用古叙利亚文记景教教士七十人。这是研究欧亚文化交流和宗教传入中国历史的难得资料。近年出土的米萨宝墓志、米继芬墓志,提供了唐代寓居长安的中亚细亚人的新史料。由于中印文化的交流,佛家典籍俱备于唐代,唐代成了佛教各个教派的开创或极盛时期,当时那些开宗宏法的大师,如介绍了俱舍宗、法相宗主要经、论的玄奘[zàng],华严宗初祖杜顺,真言宗三祖印度僧人不空,以及禅宗南宗的慧坚和北京的义福,净土宗的大达法师等,碑林里就藏有记述他们行状的碑石。
碑林不仅是经史的宝藏,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渊薮[sǒu]。自周秦以来,籀[zhòu]、篆、分、隶、草、行、楷各体书法,无不备于碑林,并皆系各代代表之作,出诸名家之手。如石鼓籀文,李斯峄[yì]山碑,蔡邕[yōng]隶书,钟张二王的行草,江左、北朝两个流派的楷书,真是满目琳琅,应接不暇。唐代的虞(世南)欧(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千余年来一直被人们奉为楷模,他们所书名碑也多藏于此。尤为书法家所推重的,是唐初弘福寺和尚怀仁集王羲之真迹勒石的《圣教序》,明王世贞编的《书苑》中说是“逸少(羲之字)剧迹,咸萃[cuì]其中”,碑中字与羲之遗帖“纤微克肖”。由此也可以想见它的名贵了。再就是僧智永书的《千字文》,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学王的书法“几于乱真”。据传他在吴兴永欣寺临写《千字文》,积四十年不下楼,写废的笔头就有一石。宋代书法家米芾[fèi]说他临写的《千字文》“秀润圆劲,八面俱备”。相传他写了传出来的共有八百本,碑林藏石则是宋徽宗大观三年薛嗣昌用长安霍氏藏最佳本刊刻的,所以价值更高。颜真卿书的《颜勤礼碑》,1922年才在西安出土,碑面完好,行笔转折处都很清晰,亦称重于艺林。其他如“三杯草圣传”的张旭,得“草书三昧”的怀素,篆书被称为李斯以后第一人的李阳冰,以八分名家的史维则、韩择木,正书如神的徐浩,工玉箸篆的宋僧人梦英等人所书的碑石,也都为碑林生色不少。近年出土的北朝墓志,结字多宽博而端严,用笔率雄强以方出,更无一不是翰墨瑰宝。
我国绘制地图为时甚早,碑林存金熙宗天会十四年刘豫勒石的唐贾耽制海内华夷图和禹迹图,保存了我国较早的舆图面貌,它所创立的绘图体例,有些直到今天仍然适用。其次如宋刻唐太极宫图,兴发宫图及元万寿宫图,对研究历代宫殿寺观的建筑布置,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西安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碑林的保护工作,先修葺了旧有碑室,改变解放前破烂不堪的面貌。现在正在建造新的碑室,扩大收藏的容量。自宋以后,金元明清各代直到全国解放以前,碑林绝少增加珍贵的碑石。现在的碑林,较清末日人足立喜六在《长安史迹考》里统计的数字——六百六十七石,几增两倍,并且都是经过选择的各代精品。此外,库藏的尚有八百八十六石,包括北朝与隋唐的墓志三百三十四种,其中解放后出土的有二百零九种。
从1955年起,政府还邀集了金石学方面的专家,在碑林进行了古碑普查工作。目前,陕西境内由汉至元的碑碣,已经大致查清,随查点,随著录,共得二百六十三统,唐以前的一百零八统,都建立了档案,记载了所在地点,拓[tà]了拓片,抄录了铭文。对特别重要的,如麟游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大荔褚遂良书《圣教序碑》、澄城李邕书《麾[huī]云将军李思训碑》等,还建立了碑亭。我国古碑中的鸿篇巨制乾[qián]陵《述圣记》,原系由七节于阗[tián]石攒成,明嘉靖间关中大地震时即已仆倒,也已重新扶起,恢复旧观。凡因条件限制在当地不能很好保护的,如《曹全碑》,则移到碑林里来。明清碑碣,从去年起也开始了普查,大凡其人、其事、其字有一可传者,都作了记录。
碑林的学术研究工作也在逐步开展。随着这一工作的开展,碑林将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发挥更大的作用。(附图片)
碑林 姜国宪摄


第4版()
专栏:知识小品

金刚钻
王燮山
美丽炫目的金刚钻,它之所以贵重,不单在于它的稀少,而且在于这晶莹的宝石包含着无数劳动者的汗水。自然开采的金刚石,每开采一吨矿石,才能找到四分之一克拉(合0.05克)的金刚石,而每五粒这样的金刚石中,才有一粒达到宝石的标准;然后经过能工巧匠的久久琢磨,才变成浑身闪光的钻石。
金刚石的可贵,还在于它在工业中有着多种的用途。由于它具有一副世界上最硬最硬的身体,在钻探质地坚硬的岩层,深入地下寻找石油的时候,就得请嵌着金刚石的钻头来帮忙;它能制成最锋利的刀刃,人们用它来加工精密的零件,在精密的光学仪器上划线;裁割玻璃和进行雕刻工作,更是它的拿手本领了……。
金刚石是由什么化学成分组成的呢?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它当作神秘的宝石。上世纪,有一位科学家打算研究它的折光性质,在阳光底下,用高倍数的放大镜来照射,不料当阳光聚集到金刚石身上的时候,突然冒出一缕青烟,金刚石像炭一样地燃烧,变成二氧化碳跑掉了。这一下,金刚石可现出了原形。原来它竟是木炭和石墨的亲兄弟。从科学家的显微镜下观看,它们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是排列得不一样。金刚石是一种纯洁和透明的结晶碳,它里面的每一个碳原子都直接与相邻的四个原子紧密结合着,每一个碳原子到任何一个相邻的碳原子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因此原子之间组成了一个坚强的整体。石墨的内部,每一个碳原子到相邻的四个原子间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在离得较远的原子之间,联系比较弱,在这个方向上就容易断裂。木炭或者煤的里面,除含有粉末状的石墨以外,还混杂其他含碳的有机物,因此坚硬度远远赶不上金刚石。
碳是怎样变成美丽而坚硬的金刚石的呢?科学家从理论上计算表明,这需要几万个大气压和二三千度的高温。在这样的条件下,石墨的原子排列会发生变化,转变成金刚石。现在来看一下,在大自然中,金刚石是怎样孕育和诞生的:……岩浆受到地壳运动时的挤压作用,从地壳下面冒出来,充满着气体和碳,但是坚硬的岩层挡住了它的去路,岩浆的上部凝固而堵住了喷火口,引起巨大的爆发,产生巨大的压力(几万大气压),在高温岩浆中的石墨状的碳,突然受到高压,就结晶成金刚石了。这也就是金刚石大多生存在火山质的橄榄岩之中的道理。
既然能够在大自然生成的高温高压中,孕育和生成金刚石,那也一定能在人造的相同条件下诞生出来。科学家们进行了长期的研究。首先在熔融的铁液中,制出了极微细的金刚石粒。他们把含有碳和石墨的铁液,加热到三千度,然后使铁液突然冷却,在骤冷之下,铁的内部突然收缩,产生巨大的压力,这时其中的碳就结晶成金刚石,投入盐酸中,把周围的铁熔解,微细的金刚石粒就出来了。但是这种金刚石粒,颗粒细小,其中还含有杂质,一般是黑色的,硬度也比质地纯粹的钻石低,只能在工业中应用。有些人在石墨中加入硝化甘油,放在密闭器中,然后通电爆炸,利用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也制得了颗粒细小的金刚石。
怎样能使含有杂质的金刚石,变成光彩夺目的钻石?法国物理学家那米阿斯利用原子反应堆的回旋加速器达到了目的。回旋加速器中的慢中子流,不断轰击金刚石的原子,使其中的混杂物的化学性质有了改变,几天之后,金刚石就获得了新的美丽的色泽。


第4版()
专栏:遊记

一片飞云掩洞门
程小青
仿佛对于一位慕名已久倾心向往的知名之士,一直存在着“但愿一识韩荆州”的愿望,好几年来,我对于宜兴的善卷洞就有这样的心愿。今年5月,我参加了江苏作家协会组织的旅行团,这宿愿才得实现。
善卷洞在宜兴螺岩山下,据志书记载,它是在春秋时期开辟的,以洞形卷曲而得名。洞的内容,分为上、中、下三层,屈曲而上,盘旋而下,真给人以一种忽卷忽舒、奥秘难测的感觉。这三层的面貌不同,风格各殊。中洞洞口高广五六丈,在洞口屹然矗立的是砥柱峰。两旁岩壁上镌[juān]刻无数,内中还有钟离权的诗句。一踏进洞,有一片可容数百人的广场。仰望岩顶,却很平整光洁。就在这顶上,有“狮象大场”四个擘[bò]窠[kē]大字赫然入目。怎么叫做狮象大场呢?只要把眼睛向左右两侧一瞥,就可以看到一头鬃鬣[liè]纷披的猛狮依傍着左壁,一匹体态臃肿的巨象蹲立在右壁,都是形容逼真的。那头猛狮不单显示出张牙舞爪的雄姿,而且还在引吭怒吼哩!原来正对洞门,有两股从高岩孔隙中迸射而出的瀑水,奔腾地涌进石洞的壑口,造成澎湃的巨响。
更上一层楼,便是“云雾大场”,也就是上洞。上洞中经常云雾弥漫,而且冬暖夏凉,所以另有一个名称,叫暖洞。这里,累累下垂的石钟乳比较多了,光怪陆离的岩石触目皆是:什么龙呀,马呀,佛龛[kān]呀,石床呀,万古双梅呀,都用得上维妙维肖的评语。不过就形态规模来说,远不及中洞里的狮象的雄伟。从岩顶岩壁上有淌下来的渗出来的滴滴沥沥的泉水。这些泉水汇注成类型各别、大小互异的池潭,内中以“娲[wō]皇”、“盘古”二池为最深最大。池水都晶莹澄澈,万古常盈。在云雾靉靆[ài-dài]中,还发见岩壁上有着“一片飞云掩洞门”的石刻。
这三层洞窟的风格,上洞以深邃诡异胜,中洞以高广宏伟胜,而下洞则以窈窕[yǎo-tiǎo]幽秘突出,特别是它拥有一条黝暗曲折,令人感到寒凛凛的水道,为一般洞窟所绝无仅有。
从中洞进入隧道口,通过“风雷”“波涛”“金鼓”“万马”四个逼窄得仅可侧身而过的石门,经历一百一十三级石阶,越走越下,越下越深,方始到达下洞的底部。这时候,大家前呼后应、扶石摸壁、小心翼翼地直往下沉,大有“如临深渊”之感。仰头看,石钟乳林林总总,好像摇摇欲坠。有石钟、石鼓、寿星骑鹤、通天石松等等,而以庞大嵯[cuó]峨的佛手岩最为壮观。右侧是一道银光闪铄、湍[tuān]激奔泻的流泉,一路逶迤[wēi-yí]屈曲,经过九处折叠而注入洞底的水道。它那声响真是奇绝妙绝,开头是瑽瑽琤琤[cōng-cōng-chēng-chēng]像是在奏笙簧雅乐;继之是轰隆澎湃,又像是海边怒涛冲激,高岩上崩礧[lěi]下倾,使人心悸魄动。
提起那条洞底水道,简直是妙中之妙。它有三处弯折,共长一百二十米,我们划小舟从入口到达“豁然开朗”处,重睹光明,历时九分钟。据说水道本来有大石阻塞,不能通舟。当地人储简翁先生于1930年间,捐资雇工开凿,历时数月,才得打通。
除了中洞入口处的广场,凡上洞下洞,特别是洞底下的水道,都是不见天日,漆黑无光的,解放前只靠火炬导游。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也遭受日本鬼子的糟蹋破坏,连洞外面也是一片荒芜。现在,这古老的岩洞,政府不单修复了洞的旧观,还在洞的上上下下都装上了电灯,真像一个龙钟的老人回复了他的青春生命。
末了,我录一首律诗来作本篇的煞尾。
题善卷洞同来胜地试寻幽,古洞深深夏亦秋,一片广场撑砥柱,三湾暗水漾轻舟,舞狮蹲象留岩壁,银箔珠帘挂瀑流,荡到豁然开朗处,光明重见好山丘。


第4版()
专栏:体育

谈花样滑冰
方力
花样滑冰是速度、技巧、韵律、优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图案构成的综合艺术,是许多人喜爱的一项冬季运动。
据史料所载,花样滑冰约始于十六世纪中叶,铁制冰刀出现之后。十七世纪在英国爱丁堡建立了最早的滑冰俱乐部,但当时的技术水平仅限于3字和8字之类的简单图形。
公元1864年,美国芭蕾舞蹈家杰克逊·哈因斯在音乐之城维也纳产生了把华尔兹舞搬上冰面的想法,从而诞生了有音乐伴奏的现代花样滑冰运动。接着他又根据芭蕾舞蹈设计了花样滑冰的滑行、回转、盘旋等动作,并且开设学校广为传授。不久以后,这项运动就传入了其他欧洲国家以及加拿大和美国。后来哈因斯又发明了高跷和特技滑冰,使这项运动获得进一步提高。由于广泛的流传,引起了竞赛,花样滑冰也逐渐由单人发展成为双人、四人和集体舞蹈等项目。
二十世纪初期,花样滑冰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出现了比较复杂的动作和图案。俄国花样滑冰大师巴宁在1908年奥运会上表演的“巴宁之星”被誉为当时花样滑冰的代表作。
之后,历代花样滑冰运动家陆续发展了各种图案、造型、回旋、转体、跳跃、脚尖旋转、舞步以及双人滑冰中的托举动作。有些人甚至能够跳起在空中做转体一百八十度以至三百六十度的特技。上届冬季奥运会上,双人比赛冠军、加拿大女运动员巴巴拉·瓦格纳和男运动员罗伯特·保罗做了一个难度很高的旋转。在这个动作中,以保罗为圆心,一只手拉住对方,瓦格纳一脚蹬冰,一脚悬空,全身后仰,头发几乎擦着冰面,环绕保罗飞速旋转,十分惊险动人。
自1896年开始举行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以来,男子运动员中以瑞典的乌尔利治·萨尔丘成绩最好,曾十次获得世界冠军称号。其次是奥地利的沙费尔,曾七次登上世界冠军宝座。女子选手中的佼[jiǎo]佼者要算挪威人宋雅·海妮了,她曾获得十次世界冠军、三次奥运会冠军和八次欧洲冠军称号。
目前活跃在世界冰坛的男子选手中,以欧洲冠军、捷克斯洛伐克的狄文最为突出。他在去年的奥运会上获得银质奖章,一般认为他是明年世界锦标赛上呼声最高的夺标者。此外,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都有些好手。女子运动员中,美国的卡洛尔·赫斯、荷兰的狄克斯特拉、捷克斯洛伐克的穆拉兹柯娃都曾在重大的国际比赛中名列前茅。苏联选手多以双人项目见长。
现代的花样滑冰运动远在清末就已传入我国,但直到1953年才举行了第一届全国性比赛。近年来我国在花样滑冰方面进步也颇不慢,去年的全国冬季运动会上,男子选手前六名、女子选手前四名的成绩都达到了运动健将的标准。
花样滑冰的比赛分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两部分。即将举行的1962年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的规定图形有8字、勾手、括弧、双3字、结环等。在大型的国际比赛中,规定动作的内容往往在比赛开始前几分钟才由裁判抽签确定。这些动作结构并不一定很复杂,但要求十分严格,每个动作要做三遍,不仅花纹要精确,三次都要完全吻合,而且切下的冰屑要越少越好,否则就会导致失败。自选动作男子每次限时五分钟,女子四分钟,运动员可以选择伴奏的音乐。
在花样滑冰中,高超的技巧、新颖的动作和艺术匠心的运用,都可得到充分的表现,因而使得花样滑冰成为引人入胜的一项艺术。(附图片)
瓦格纳和保罗做了一个难度很高的旋转
巴宁之星


第4版()
专栏:

书籍的单位名词
知非
关于书的名词很多,通常用的有卷、册、篇、帙[zhì]、函,等等,都是计算书籍的单位数字,概括地说,就是书和书套。因此我们可以把这几个字分成两类:册、篇、卷是一类,帙、函是一类。
这几个简单的字,也有历史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它的时代背景。古代的书籍,因为还没有发明纸张,把书写在竹片或木版上,叫作简。用绳子把许多简编联起来叫作册,字书说“册”字象形,两个冂冂像两个竹片,中间一横像一根绳子。《史记》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是称赞孔子学习的勤奋,因为熟读《易经》,把穿书的皮条都磨断了好几次。竹简上写不了多少字,把写在许多简上的一篇文章穿在一起,便是一篇,实际也是一册。《诗经》称三百篇,《论语》称二十篇,都是以篇为计算单位。孔子编定五经,把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献加以整理编次,在竹简时代确是一件了不起的工作。秦汉以后逐渐用绢和纸代替竹简,但是绢的价钱贵,纸的生产还不多,不能普遍使用,一般还是用简,所以在考古方面发现的简大都是汉简。直至隋唐才大量地用纸,这是书的一大改进。用几张纸粘接起来,便可以把一本书抄完,今天所见的隋、唐人写经卷子便是这样。于是书的形式从古时的一册、一篇,也就变成了一个小卷,因此把书称为几卷几卷。书由一大堆竹片变成一个小卷,这不只在阅读和收藏上方便很多,在传播知识、保存文化遗产方面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至于帙、函,简单地说都是书套。《说文》说帙字是“书衣也”。明陈继儒《群碎录》说:“书曰帙者,古人书外必有帙藏之,如今裹袱之类。”又说:“帙如细帘,其内袭(衬)以薄绘(绸)”,“云是宋物”。可见帙的形式随着书的形式的发展,颇有变迁,最初只是一块包袱,或似一个小袋(古人称为书囊),后来改为竹帘式的,最后成为书套的形式。函字据字书说是封套,所以信一封说是一函,书一套亦称一函,实际上也是书套,和帙差不多。
旧日的书套外层大抵用布,豪华一些的用锦,现在还是如此,近来的平装书套,有用厚纸的。这比较朴素实用。


第4版()
专栏:小常识

洗冷水脸
每天早晨用冷水洗脸,可以抵御寒冷,预防感冒。因为皮肤和冷水接触,通过神经反射,可以使人体对寒冷的生理反应敏捷而有效。
洗冷水脸可以先洗两手、两前臂,然后擦脸、脖子,大约一二分钟后即可揩干,并用毛巾摩擦,使皮肤发红,日久面色红润。洗后可擦一些保护皮肤的油脂。
为了防止皮肤油脂分泌减少,以致过分干燥而皲[jūn]裂,每天可用冷水、热水交叉洗脸(晚上用热水洗),这样更有助于提高身体对温度改变的适应能力,预防感冒。
(风)


第4版()
专栏:

对《糖精》一文的意见
10月22日本报六版发表凯莉、万平同志合写的《糖精》一文,文中说:“糖精虽然没有什么营养价值,也无害于身体,因为它是不会被人体吸收的。”读者朱梅、柴梁、陈肇璞等来信,对这一论断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编者曾将读者来信转请中国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劳动保护及职业病研究所营养系研究,现将他们的答复摘要发表如下:
《糖精》一文主要缺点是在提到糖精无害于身体时,没有指出这是在使用微量的条件下才如此。关于过量食用糖精对机体的影响如何,尚难得出肯定意见,但从各国对其使用量均有一定限制的规定来看,对大量摄食糖精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看法还是一致的。因此该文在提法上就有不够全面的缺点。
编者


第4版()
专栏:勤奋集

陶宗仪著“辍耕录”
张习孔
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明浙江黄岩人。自幼刻苦攻读,于“古学无所不窥”,不但学识渊博,诗和文章也都写得很好;尤其爱好写字,刻意学习舅父赵雍篆法,颇见工力。
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日益深刻,各地反元起义风暴如火如荼[tú]。陶宗仪避乱松江华亭,一面亲自耕田,一面从事著述。宗仪每天早起到田里去做活,总是随身携带着笔砚和一个破盆。劳动累了,他便坐在树荫下休息,利用这个空隙的时间,把自己生活中的观感和读书心得,详细地记录在一片一片的树叶上。晚上回去的时候,就把它埋藏在树根下面。这样,勤勤恳恳,日积月累,一直坚持了十年,终于积满了十几盆零星材料。后来,他又同门弟子把这些材料集中起来整理抄录,取其精华,去其繁芜,共得数十百条,经过分类,成书三十卷,名曰《南村辍[chuò]耕录》。书中详细地记录了元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元末东南避兵的事情,对于唐宋以来的史事掌故、书画文艺等,也作了许多严谨的考证,直到现在,在学术研究上仍然具有参考价值。陶宗仪用树叶作札记的方法,可以说是我国学术研究中最早的“卡片分类法”。(附图片)
启雄 插图勤奋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