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发挥公社作用 兴建水利工程 改变生产条件
花县粮食产量连年增加
四年来粮食平均每年增长12%,1960年提供商品粮比1957年多一半
本报广州20日电 广东省花县自1957年以来粮食连年增产,四年来平均每年增长12%以上。历史上的缺粮县变成了余粮县,人民生活普遍提高,还为国家提供大批商品粮食。
花县连年增产的因素很多,其中发展水利建设,改变生产条件,却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花县地处丘陵,水利条件极差,常受干旱威胁;雨季山洪暴发,又易遭洪涝灾患。当时全县五十多万亩农田,只有三千多口水井和几十个小山塘,每年几乎要付出60%以上的劳力从事抗旱。一般灾年,全县即有半数农田严重减产;灾荒严重的1938年、1944年、1946年,全县80%农田(约四十万亩)完全失收。因此,一直到1956年,历年都要国家供应几百万斤粮食。
中共花县县委深切体会全县人民这种改变贫困状况的迫切要求。1956年组织了大批技术人员进行全面勘查和规划,根据花县的自然特点,提出了“抗旱为主、结合治涝”的水利建设方针和彻底改造自然的伟大计划,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赞成。几年来,全县人民同心协力,先后兴建了一百二十九宗山塘水库,其中灌溉五万亩以上的水库有三宗,灌溉一万亩以上的水库有七宗;同时还完成了长达二百多华里贯通全县六个公社的巨大的流溪河灌溉渠,和一大批小型水利工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灌溉体系。这个灌溉网使全县95%以上的农田都能自流灌溉,达到一百二十天无雨能保收的抗旱能力。在旱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以后,立即动手根治涝患,兴修了规模巨大的南花联围和马溪、大陵、朱村等一百多公里长的防洪围,捍卫了将近十万亩的农田。去年以来,又在地势低洼的炭步、新华等公社兴建了五个电力排灌站,使六万多亩农田免受涝患。这些设备能力,可使日雨量二百毫米以上的渍水,三二日即排除清。
这些工程不仅抵挡了1959年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抗击了1960年春天连续四月的苦旱,而且还为农业技术改造和大面积高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水的问题得到解决,可以适时播种插秧,促进了水稻增产。过去,花县许多地方每年都因为春旱而违误农时,一般要等到“清明”以后才能耙田播种。因此产量不高,亩产只有一百五十斤左右。自从兴修了大批水利工程以后,插秧季节都比过去提早了。今年早造,各公社一般是“立春”一过就放水浸田,“惊蛰”前就播完种,耙好了田,“清明”前后便插完秧。由于早稻生长期比过去延长了二十多天,禾穗结实饱满精壮。因为插植期比过去提早了,在“龙舟水”(端午节前后的一次洪水)到来之前,早熟的禾已经收刈了,迟熟的禾还在灌浆,不会受到损害。
水的问题得到解决,使种植面积的扩大成为可能,这是几年来花县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1958年以前,全县总耕地面积五十一万五千多亩,其中稻田占四十三万九千亩,旱地占七万六千多亩,水田中有八万六千多亩是单造田。自从兴办水利以后,由于水利条件好,又节省了大批提水抗旱的劳动力,这就为扩大种植面积提供了有利条件。这几年来,花县不但消灭了过去的丢荒田,还采取单造田改双造田、旱地改水田和开荒等办法,共扩大耕地面积二万九千亩,每年增产粮食达八百六十万斤左右。今年早造,又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种水稻二万二千多亩,开荒扩种杂粮一万四千多亩。
水利建设还为系统地推行农业技术改革,进一步提高耕作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过去,由于缺水缺劳动力,耕作很粗糙,只能做到一犁一耙。近年来普遍做到二犁三耙,部分地区达到三犁四耙。因为有了水,可以实行科学排灌,根据禾苗生长的需要进行排水晒田或横水灌溉。每年冬天,还可以放水浸田,消灭虫害。过去花县虫害也很严重,为害最大的是三化螟虫。1956年早造,全县受害的占总面积的60%以上。利用冬闲放水浸田,就可以把越冬的螟蛹消灭在土层里,减少螟蛾为害。1959年早造,受螟虫为害的水稻已减少到三千多亩。今年早造,螟蛾更少,有些地区甚至没有发现。
花县县委改造自然的计划已经初步实现,历史性的旱涝灾患基本得到控制,粮食产量连年上升。195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一亿八千四百万斤,比1956年增长了6.3%;1958比1957年增长20.6%;1959年比1958年增长3.3%;1960年比1959年增长13.1%。今年早造又获得增产,总产量比去年早造增长3%。由于粮食年年增产,每年都为国家提供了大批的商品粮食。1960年提供的商品粮食比1957年增加了50.5%。粮食生产发展了,猪也得到发展。1958年至1960年三年来,生猪饲养量共增长124.9%,上市量增加一倍半。今年上半年生猪饲养量比去年同期又有增长。


第2版()
专栏:

河北公社发展驮畜促进生产
由于畜力增加,耕地扩大,四年来粮食产量增加近倍
本报西安20日电 陕西陇县河北人民公社,以驮畜为重点全面发展畜牧业,四年来,大家畜增长58.25%。由于牲畜增多,种植面积扩大,粮食总产量增加近一倍。
河北公社有耕地十三万多亩,其中十一万多亩在海拔一千至一千五百米的高山上,村庄多在深沟或山腰间,除了庄前屋后的零星土地外,生产的土地一般都在五六里路以外,田间运输极为困难。牲畜不足,特别是驮畜不足,成为这里发展生产的主要障碍。
1958年公社成立后,公社管理委员会从当地耕地面积广,交通不便,运输主要靠驮畜的情况出发,决定以驮畜为重点全面发展畜牧业,促进农业生产。四年共繁殖一千四百四十六头,平均每年增长14.56%;除去出售外地和淘汰一些外,槽头现有大家畜三千五百八十三头,其中驮畜占30%。
耕畜的增长,为发展山区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土地广阔,但土质熟化较差,农业增产主要靠多种多收。今年河北公社的种植面积比1958年扩大了28%,而由于耕畜的增长,每头牲畜负担的耕地已由四十亩降低到三十六亩。全公社粮食平均亩产量比1958年仅增长35%左右,而总产量却增长了近一倍。
驮畜的增长,解决了山区的运输困难,过去河北公社田间运输往往仰赖外地驮畜支援。现在,全公社骡马驴等驮畜比1958年增长了16%多,去年全社除完成了田间运输外,驮畜还承担了运出甜梨、核桃、药材等山货土产和运入工业品等等约一千九百多吨的运输任务。今年夏收中,全公社的麦田面积虽比往年扩大了许多,收下的麦子仍然及时驮运回来,各生产队的夏收时间一般都缩短到一月以内。运输任务主要由驮畜承担后,就腾出了大量劳动力,加强田间作业,耕作就比较细致了。今年全社收获的五万八千多亩小麦,春锄的占30%,春耱的占70%。今年秋季全公社的一万五千多亩玉米普遍锄了两三次,高粱还锄了四次。
大家畜和猪羊的发展,增加了农家肥料,扩大了施肥面积,保证了粮食增产。今年全社施肥面积比1958年扩大了一倍多。
河北公社几年来畜牧业的迅速发展,除了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和公社加强领导外,农业连年增产,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饲草饲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现在全公社牲畜的饲草全部可以自给,并且多是苜蓿、麦草、谷草等优质饲草,粮食增产了,牲畜的饲料也增加了。有了这些物质条件,再加上饲养管理得好,使牲畜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全公社现在槽头大家畜的使役率已由1958年的55%提高到73.6%。
为了继续发展畜牧业,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全公社十二个生产大队已有十一个队办起了骡马繁殖场,今年以来已繁殖骡马驴七十四头。


第2版()
专栏:

沙连堡大队第四生产队
毛驴五年增殖近两倍
本报西宁20日电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公社沙连堡大队第四生产队,重视繁殖毛驴,全队的毛驴在最近五年中增殖将近两倍,对生产起了促进作用。
沙连堡属于低山干旱地区,耕地绝大部分是坡地,使用毛驴方便,使役范围也广。同时毛驴料口小,饲养经济,适宜发展。
这个生产队由于重视发展毛驴,饲养、管理、使役、繁殖各方面结合得好,全队的毛驴由1956年成立农业合作社时的十七头发展到四十九头,五年中,大部分适龄母驴产驹都在三头以上。


第2版()
专栏:安徽通讯

用牛经
本报记者 石正章
牛,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既要多养,还要会用;会用,不仅省工出活,还能保护耕牛的健康,有利于耕牛的发展。安徽宿县符离公社王娄大队杨庄生产队的耕牛比1957年增加了一倍多,共有三十四头。其中大牛十八头,小牛十五头,还有一头种公牛。全队的畜力除自足有余外,三年来还出售给外队十三头。这个队的社员们说:队里耕牛发展得这么快,除了贯彻政策调动了队和饲养员的养牛积极性以外,用牛人也有一份功劳。
谈到用牛,这个队的干部和用牛人,差不多个个都能讲出一套用牛经,让人越听越有味。
掌握牛的特点
他们说:牛也有性子,每一头牛有着不同的脾性:有的性子急,有的性子慢,有的一贯听使唤,也有的干活偷懒,有的善于耕作,有的不善于耕作。同时还有年龄大小、体力强弱等等差异。所以在给它们配犋、安排活的时候,要考虑它们的特点,因牛制宜,以便发挥每头牛的长处。
杨庄生产队为了做到这一点,采取了全队“统一安排,专人使用”的办法。由生产队统一安排,便能因牛派活;专人使用,又便于用牛人摸透固定给自己使用的耕牛的性格。这样就避免了“临时点兵”,把脾性不同、体力不同的耕牛硬配在一犋,形成快牛累煞、慢牛拖煞,勤牛吃亏、懒牛讨巧等现象。社员李家正专用的两头耕牛,一头叫“蛮牛”、一头叫“大黄牛”,这两头牛共同的特点是身体魁梧、膘肥力壮,是全队耕牛中的“大力士”。但它俩也有共同的缺点,就是干活慢吞吞的,你急它不急。所以在派活时,凡是拉大车等重活,就分配给它俩担任。调皮、偷懒的牛,也给配在一起,交给有经验的社员使用。有一头耕牛,是全队有名的快牛,耕、耙、耩等各色农活都会干。用牛人就有意给它配一头年青力壮、性情急躁的“小狸牛”,干起活来挺对劲,都肯卖力气。
不同的使用方法
牛的脾性是可以改造的,但这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要靠用牛人根据各种不同情况、因牛制宜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杨庄生产队的用牛人经过不断摸索,得出了训练耕牛的几条基本原则:
第一,教育要及时。凡是耕牛在干活时故意捣蛋甚至打架、抵人的,必须立刻给予惩罚,使它下次不再重犯。如果不立即处理,牛就不知错在哪里,达不到改正错误的目的。李家正使的“蛮牛”,原来是最凶的牛,时常抵人。李家正在它抵人时,就立即进行鞭笞,三次以后,这头“蛮牛”也就不再敢抵人了。
第二,要以警告为主、体罚为辅。教育耕牛专靠鞭打是有害于牛的,同时打多了反而打疲了,再打也不起作用。杨庄生产队的使牛人是不轻易打牛的,他们主要的办法是时刻提出警告,使牛时刻警惕,以免犯过错而挨打。警告的办法很多,一般是使牛人大声吆喝。但也有的耕牛吆喝它仍不积极干活,非要点它的名吆喝不可。例如有头调皮的“坏角”牛,任你吆喝,它仍若无其事;但只要用牛人喊一声“坏角”,它立刻就鼓起劲头来干活了。还有一些调皮的牛,它不听吆喝,你喊一声,它望望你,一点不动;如果你一扬鞭,那它就干得比谁还积极。在个别的情况下,警告无效,就需要进行体罚,使它接受教训,以后只要提出警告,它就预感到再不老实干活,马上就有被打的危险,因而也就增强了警告的效果。
第三是是非分清,不枉打一下。一根牛鞭,有一丈多长,使用起来要有一定技术,不会用的人,不是打错了牛,就是打着了自己。在用牛时,打牛的前膀是吓它,只听到鞭响,落皮不重;打牛的肚子,也不过是一种严重警告,声音大,但打得不重;只有在耕牛不卖力时,才打臀部,这是真打了。打也要打得适当,一犋耕牛同时劳动,其中哪一头不老实,就打哪头,不能打错,打错了就会引起不良的后果:本来干得很好的耕牛,它会立刻不走——以为你不许它走了。
小牛教耕,更要耐心。最好初学耕作时跟亲生的母牛学,因为亲生牛不抵它,小牛也不怕自己的亲娘,这样就容易学成。教小牛耕作时,要特别谨慎,一点不能性急,如果是学耩地,只要耩子碰痛了它的脚,以后它看到耩子就怕。有些牛只干偏活,就是从小吃过亏的缘故。
劳逸要结合
耕牛的劳逸结合很重要,这里牵涉到一个劳动定额问题。杨庄生产队在制订耕地、耙地等农活的劳动定额时,都把耕牛的强弱等因素考虑在内,以免定额过高累坏了耕牛。同时,对用牛人还采取定期评比的办法,对爱护耕牛的给予奖励。耕牛的作息时间,也不是一律的。例如对性子急的快牛,就采取勤休息、短休息的办法,爱护它们的积极性;对慢牛就采取休息次数少、休息时间稍长的办法。对孕牛更要注意保护,不分配重活、不急转弯,农活不太忙时还多给它“放假”,或者是“半工半休”。
杨庄生产队的用牛人还主动学习给牛治病的知识。凡是遇到牛嘴里不倒沫了,就知道牛的身体不舒服,赶紧让它休息。如果是因为消化不良,牛肚发胀,就熬些蓖麻油给它喝,帮助“打食”。特别是夏天,牛最容易患急性病,如“关眼疯”、“血皮胀”等,都是非常危险的病症,抢救不快,一两个小时内就会丧命。正如社员所说:“得了关眼疯,兽医未到就送终”、“害了血皮胀,医生赶不上”。所以这个队的用牛人都注意学习辨清牛病的本领,当发现耕牛有病时,当机立断地采取措施抢治。例如社员杨守位使用的“小狸牛”,有一次正在耕地时突然躺倒了,牛头直摇摆。杨守位抱住牛头,把牛眼扳开一看,只见牛眼中一层薄膜在浮动,几乎遮盖住了瞳孔。这时杨守位就断定出“小狸牛”是患了“关眼疯”,立即按照兽医传授的方法,进行抢救,不多一会,薄膜就消退了,“小狸牛”脱了险。经过两天休养,恢复了健康。
深奥的学问
杨庄生产队的用牛人使用耕牛很重视钻研技术,他们都认为使牛这门学问也是无止境的。比如拉车过泥洼,人家两头大老犍、一头高头大马也拉不过去,而老农梁清文赶着三头“瘦毛猴”的老牛就轻轻巧巧地过了泥洼。人家不能赶新学会拉车的小牛,而老农杨守四赶着三头“毛牛蛋”照样走远路。会用牛的人慢牛也能快使,一天耕两亩地,不但质量好,牛还不吃亏。所以这个生产队的用牛人,经常向老农讨教用牛的窍门,并且经常进行漫谈,交流经验。今年秋耕秋种全面开始以前,他们为了既要及时完成耕种任务,又要保证耕牛保膘过冬,就和饲养员一道,集体研究了耕牛的饲养和使用办法,进一步明确责任,把耕牛保养好。(附图片)
苗地 插图


第2版()
专栏:陕西通讯

深山访问养蜂人
本报记者 朱波
在去侯家寺大队途中,公社党委李仲义书记告诉我们,这个队是陇县河北人民公社社员家庭养蜂最多的。
走进这个山庄,就看到一群一群的蜜蜂,在田野和农舍之间,往返飞舞,采花酿蜜。
侯家寺大队是陇县的一个偏僻山区。自然蜂(野蜂)群很多,蜜源也极为丰富。当地群众历来有接野蜂的习惯。春天,人们把“木槽子”(蜂箱)放在山坡上,引诱野蜂筑房酿蜜,等到荞麦成熟之后,就割蜂蜜。蜂蜜质量很高,黄里透明,味道清香而甘甜。但是接自然蜂有时接得多,有时接得少,甚至有的人连年接蜂,连年扑空。
近几年来,公社管委会一再号召群众充分利用山区的自然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副业生产,群众才又把养蜂抓了起来。从此社员养蜂年年增加。1959年,社员共养了四十七群蜂,出售了三百多斤蜂蜜;1960年,养了六十一群蜂,交售了八百五十多斤蜜。今年,这个大队社员养蜂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荞麦也生长得好,预计又是一个好收成。
分群的能手
以往,当地群众一般的都是接几窝野蜂,就铲几窝蜂蜜,一年只铲一次,因此,蜂蜜产量时多时少。现在,群众都注意了蜜蜂的繁殖,并且出现了几个掌握蜜蜂自然分群的能手。
听说欧勤学对掌握蜜蜂自然分群最有办法,每年,数他养的蜂多。去年他养的十八群蜂,产了二百二十斤蜜,十三斤黄蜡。今年,他用五窝蜂,分了二十八窝。
走进欧勤学的院子里,一片“嗡嗡”声,蜜蜂正紧张的飞进飞出。他向我们介绍了掌握蜜蜂自然分群的经验。
欧勤学每年都是留下片(蜜脾)多蜜多的蜂窝,这样使蜜蜂越冬有足够的食物,来年繁殖快,分窝多,差不多有一个片就分一群蜂。其次,要掌握蜜蜂分窝的时机和征状。根据他的经验,蜜蜂分窝的时间在5月,每隔三至五天分一群,多在晴天上午。分窝时,蜂箱内“嗡嗡”之声比平时大,并有部分蜂围绕着蜂箱飞舞,等蜂王出来以后,才一齐飞走。这时,就要把灰、笊篱、蜂蜜(抹在笊篱上)准备好,待蜂群飞离蜂箱,就用灰打。蜂群见灰就不远飞了,落在附近的树上或崖畔上,然后用笊篱去接。接时,要沉住气,如果毛手毛脚地惊了蜂群,很可能被蜂伤着,或者蜜蜂就飞远了。
新社员的热情
我们访问了新养蜂的社员张文元。
张文元是前几年从县城迁来的新社员。按他的说法,他是只吃过蜂蜜、没有见过蜂箱的人。他来侯家寺以后,看见别人接蜂,他也制了一个“木槽子”接蜂。经过不少困难,终于接住了一窝蜂。轮到该分窝的时候,他虽然也向别人学了一些分窝的知识,但到底还没有什么经验。去年,有一次他养的蜂分窝了,蜂群落在一棵杏树上。他按照别人介绍的办法去接蜂。忽然有一只蜂落在他的头上。他怕被蜂刺着,就用手去赶,结果招来了几十只蜂围着他刺。他头上、脸上都被蜂刺肿了,痛得昏睡了一天。第二天,他醒过来就问:“那群蜂收住了没有?”他的妻子说:“被蜂刺成那样子,还是忘不了蜂,以后不养那个了。刨药材、拣野杏核,副业门路很多,弄啥也比养蜂强。”他听得不入耳,也不顾头疼,就要起来去找蜂。这时他妻子才说:“别人帮助收住了。看你成了蜂迷啦。”……
去年他养的一窝蜜蜂分了三窝,收了四十多斤蜂蜜。今年,他留下的两窝蜜蜂分了七窝,蜂蜜产量将大大增加。张文元笑着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挨蜂刺,说不定现在还学不会养蜂哩。”
养蜂老人
当地这种野蜂性情躁,生活力强,经常发生飞逃的现象。很多养蜂的社员提起这事,就说崔连城老汉养的蜂很少飞逃。
我们怀着很大的兴趣,访问了这个六十多岁的养蜂老人。一提到养蜂,老汉的兴趣就来了。他打开了一个“木槽子”给我们看,里面宽敞、清洁,七个黄色的片,爬满了正在酿蜜的蜜蜂。老人说:“蜜蜂也像人一样,喜欢在清洁的地方工作。住的地方脏了,蜜蜂也容易生病。你要不收拾,蜜蜂不是死亡,就要挪窝(指飞逃)。”他拿出自己用鸡翎作的小扫帚,扒灰尘用的小镍钩等工具给我们看。并解释说:留下进行繁殖的蜂窝,冬季和开春要清扫一次;以后每月都要检查,有灰尘就清扫,使蜂箱内经常保持清洁。这样,蜜蜂才住得舒适,劳动起来也有劲。
“蜜蜂喜爱勤劳人……”老人说。有些人把蜜蜂不当回事,光知道铲蜜,不知道爱护蜜蜂,这种人养不住蜂。
现在,虽然是秋季,这里的社员都在谋划着明年的养蜂生产。多数有蜂的社员都计划留蜂群,待来年分窝。没有养蜂的社员,有的已制下“木槽子”准备明年接蜂群;也有的已经和有蜂的社员商妥,买一窝蜂。(附图片)
赵志方 插图


第2版()
专栏:

苇河人民公社蜂蜜获得丰收
各级干部正深入养蜂场安排蜜蜂越冬工作
本报讯 黑龙江省尚志县苇河公社,今年蜜蜂有较大发展,蜂蜜获得了丰收。全公社产蜂蜜八万一千五百斤,比去年增长126%,出售给国家超过计划51.5%,比去年增长33%;同时,还采蜡一千二百斤,王浆二十六斤。
这个公社创造出不少养蜂的好办法,他们首先抓蜜蜂安全越冬。各蜂场在冬季到来之前,经过合理调整,组成了强壮蜂群之后,才使之入窖越冬。同时加厚蜂窖,储备足够饲料,加强检查管理。
目前,苇河公社已开始安排蜜蜂的越冬工作。9月初,公社社长和养蜂场长,对各分场蜂窖都作了检查。各分场已开始整修和新建蜂窖,以便适时移蜂。


第2版()
专栏:

养蜂简话
尔东
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主要蜜源植物在一百种以上,其中黑龙江的椴树蜜、河南的枣树蜜、北京的洋槐、荆条蜜,上海的紫云英蜜、福建的柑桔蜜和广东的荔枝、龙眼蜜等,在国内都享有盛名。此外,还有一千多种植物,虽然分泌蜜量较少,但是对蜂群的发展也有好处。
我国在两三千年前即已开始养蜂。一九三二年左右是旧中国历史上养蜂最多的年份。全国约有蜜蜂一百万群。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初期,蜂群只剩有四五十万群。最近十多年来,特别是农村公社化以来,养蜂业才逐步走上了巩固发展的道路。现在全国饲养的蜂群,相当于解放初期的十倍左右。
我国饲养的蜜蜂,有中国蜂、意大利蜂和高加索蜂三个品种。意大利蜂和高加索蜂在我国有几十年的饲养历史,分布也较广,已成为我国饲养的主要蜂种之一。尤其是高加索蜂,耐寒性较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新疆等地。这两种蜂,都是优良蜂种,繁殖快,产量高。中国蜂(又称土蜂、山蜂、野蜂)土生土长,适应性强,不惧寒暑,勤奋耐劳,早出晚归,每年工作时间比意大利蜂长一个月,在山区或者只有零星蜜源的地区,也能够生存贮蜜。因之,我国除黑龙江、新疆、上海等地外,很多地区的群众喜欢饲养本国蜂。现在已有的蜂群中,中国蜂仍是主要的。三种蜂的比例大致是:中国蜂占百分之六十以上,意大利蜂和高加索蜂共占百分之三十左右。
过去养蜂,是用旧式蜂筒,容积小,不易管理,产量较低。近年不少地区改用了蜂箱,产量显著增加,一般增产几倍到十几倍。目前,我国用新式蜂箱养蜂的,已经占到养蜂总数的百分之三四十。
蜜蜂是传布花粉的媒介,对农作物增产作用很大;蜂蜜又是一种重要药材和营养价值很高的滋补品。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通辽市大林公社东归力大队第三生产队社员丁桂琴在喜看收获的谷子 新华社记者 崔耀先摄


第2版()
专栏:

黑龙江省兰西县星火人民公社丰岗大队第五生产队的社员在剥玉米  新华社记者 刘志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