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广东各华侨农场生产发展快
广东省据兴隆、花县、陆丰、大南山、蕉岭、英德等八个国营华侨农场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已经收获稻谷四百多万斤,薯类七百多万斤,其他杂粮十三万多斤。同时,继续大力发展了热带、亚热带作物的生产。此外,他们养猪九千五百多头,牛二千多头,鸡鸭等二万四千多只。
内蒙古采挖野生中药材
内蒙古自治区各地抓紧中药材成熟季节,组织群众,上山入林,或到草原、平川采挖野生药材。
内蒙古野生药材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今年全区大部地区雨水调和,各种野生药材的生长情况较好。锡林郭勒盟药材资源丰富,最近两个多月时间,采挖甘草、黄芪、知母、赤芍等六十四万多斤。
各地在采挖中,还采取间采和采挖后填坑撒草籽等办法,保护药材资源,改良草场。
福建积极秋耕茶园
福建省各茶叶产区积极开展茶园秋耕、秋垦活动。目前,全省已有七万多亩茶园进行了秋耕,茶园垦复的面积已达三万多亩。
福建茶区的茶农,历来就有茶园秋耕的习惯,经过秋耕的茶园土壤疏松,有利于茶树根系的伸展,同时可将园中的杂草埋入土中充作肥料。许多茶区在秋茶采摘结束后,都立即开展茶园秋耕。
为了争取明年生产更多的茶叶,有些茶区的生产队在进行茶园秋耕的同时,还垦复了荒芜的茶园。
青海东部拖拉机站帮助秋耕
在三秋繁忙季节里,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各国营拖拉机站抽调一批拖拉机,积极支援土地多,人畜力少的生产队秋耕。
秋耕是青海省农业生产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分布在农业区的十一个拖拉机站,都根据自己的机械力量,与完成秋收秋耕任务有困难的生产队签订了代耕合同。并按照代耕面积、土质硬度、翻耕深度等条件商订了合理的报酬。
邵阳专区冬种快质量好
湖南邵阳专区适时进行冬种。至十月初,全区已播种小麦、大麦、冬豆、胡豆、油菜四十一万亩,绿肥二十六万多亩。早播的麦子,已长苗二三寸。
邵阳专区今年夏季干旱比较严重,农业生产受到影响。为了搞好冬种,明年多收一些春粮,弥补今年因旱损失,在早、中稻收割以后,许多公社的生产队便及早安排了冬种工作。全县冬播计划面积比去年扩大百分之四十二。至十月四日止,全县已播种了九万四千多亩。
通化地区林场收集散失木材
吉林省通化地区湾沟、三岔子、临江等林业局加强林场管理,收集散失木材,目前已从山上、路边、河沟收集和运出有用木材三万六千多立方米。
各林场在保证完成日常木材生产任务的同时,都把收集山上散失木材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各林业局都组织了一些工人登山拾拣,并且集中了部分运输力量,运输木材。


第2版()
专栏:

协作增加新力量 修渠引水抗大旱
淠河下游七万亩水稻得好收成
木厂等六个公社在已建的水利工程基础上开挖渠道扩大自流灌溉面积
本报合肥19日电 安徽六安县淠河下游丘陵地带的木厂、马头、淠东、十字路、潘新、古城等六个人民公社,依靠联合协作的力量,今年在淠史杭灌溉工程淠东分干渠的两岸,开挖了共长四百三十华里的二百一十六道支、斗、毛渠,引用大跃进以来兴修水利工程的水源,抗御特大干旱,使沿河两岸七万五千多亩水稻取得了较好收成。目前,这里的水稻等大秋作物已收割结束,村前村后堆起了高大的稻草垛,打谷场上社员们在忙于脱粒、翻晒和扬场;沿途,交送公粮的社员络绎不绝。田野里,晚秋作物生长良好。
今年,这六个公社的旱情从春种的3月份开始,一直延续到8月。这段时间的全部降雨量只有一百二十毫米,比大旱的1959年同期还少一百一十毫米。而干旱严重的时候,又恰恰是4、5月份早、中稻栽插和6、7月份水稻灌浆抽穗的关键时期。
在3月份干旱刚一露头的时候,这六个公社就研究了开挖渠道引用淠东分干渠的水源抗旱的问题。当时,六个公社议定,对较大的两道各长二十华里的木南、木北支渠工程,由六个公社合伙兴修,按受益面积大小出工。斗渠以下工程,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由公社、大队组织受益单位协作兴修。由于负担合理,等价互利,挖渠工程进展很快。长达二十华里、四米宽、二米深的木北支渠,仅用七天时间,就挖成了,把淠东分干渠的水引向“老庙岗”的制高点。木厂公社在开挖沟通孟岗、石闸、旗杆、丰塘四个大队的渠道时,由于公社按照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及时组织其他七个大队支援这四个大队,仅用四天时间就把这条长达五华里的渠道开挖成功,使四个大队的五千亩水稻及时插了秧,旱地作物也得到了浇灌。
这六个公社经过四个多月以开渠为主的抗旱斗争,使70%左右的耕地面积实现了自流灌溉,节省了大批的车水劳力,加强了田间管理。古城公社九里沟大队何郢生产队一百六十多亩水稻田,1959年因车塘堰水灌田,单车水用工就达三千五百多个,今年在旱情比1959年严重的情况下,由于大部分田实现了自流灌溉,车水工只用了二百五十个。他们用腾出的车水工给水稻普遍耘了三次草,及时追了肥,今年水稻的收成赶上了正常的年景。另外,这六个公社还因为开挖渠道,有了水源,把原来计划种旱粮的六千亩旱地改种了水稻,增收了粮食。
木厂等六个公社位于淠河下游。解放前,这个岗陵起伏的地区,水利等自然条件很差,仅有的一条淠河,因年久失修,河床淤塞,水来成河,水去成滩,是个易旱易涝的地区。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虽然兴修了不少小型的塘坝工程,但还没有彻底摆脱旱涝威胁,粮食产量很不稳定。公社化以后,这里的人民根据淠史杭灌溉总工程的规划,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公社领导下,经过三年的斗争,开挖了一条长达五十华里的淠东分干渠。今年,又开挖渠道,扩大了自流灌溉面积。从此,这个地区易旱易涝的面貌,有了很大改变。


第2版()
专栏: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梧桐树公社史壕大队第二生产队运输队的大车,正在把稻子源源运往场地。
新华社记者 哈治平摄


第2版()
专栏:建议

抓紧冬前修建牲畜棚圈
天气渐冷了,耕牛必须进栏才能护养得好。但是,我最近下乡看到很多地方的耕牛,还是在外边过夜,这对耕牛的保膘是不利的。据了解,这些地方耕牛还未入栏的原因是住房较缺,一般社员没有多余的房子作牛栏。
现在严冬将至,希望各地对这个问题引起注意,及早发动社员想方设法修盖畜圈畜棚,做好冬季牲畜护养工作。 湖南 钟华宝


第2版()
专栏:建议

收秋后的田地是禽畜的好牧场
现在,北方许多地方的大秋收割基本结束。庄稼收割后的田地,正是放牛、放猪、放羊、放鸡、放鸭、放鹅的好牧场。
“日放猪羊夜放牛,夜草牧肥大黄牛;省下词料储备好,寒冬雪夜放槽头。”这是农民中流传多年的歌谣。农民中还有这种说法:“过了九月九,散猪又放狗。”意思是指趁秋后的时光,放家畜家禽到田野里吃草啄食抛撒的谷粒。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做法。因此,建议各人民公社、国营农场抓住秋后的这个有利条件,放养家畜家禽。 
北京 于文


第2版()
专栏:建议

防止病虫为害林木
最近,我们发现有些地区的防护林带发生了病虫为害。这一情况希望引起负责营造林木的同志们注意。
为了保护好林木,各林场首先要严格剔选苗木种子。其次可以在苗圃内利用具有内吸和熏蒸作用的农药(如1059等)进行防治病虫害处理。另外,采用毒饵诱杀害虫,也很有效。 新疆 孟繁兴


第2版()
专栏:答读者问

怎样栽培栗树
李万英
编者按:10月18日本报刊登《多种‘铁杆庄稼’——栗枣柿树》一文以后,连续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询问这些树的栽培问题。为了满足读者要求,我们已邀请有关部门的同志写了几篇文章。《怎样栽培栗树》是其中的一篇。
深秋时节,是栗子登市的时候,也是栗子选种的时候。
栽培栗树,首先要选择适合于当地生长的优良栗种。种栗一般是从壮年无病虫害、结实早、成熟早、颗粒大,落果时间短的树上选来的。采种时,要拾取自然落地的栗子,切忌用竹竿打落刺苞,以免损害枝上花芽,影响翌年结实量。同时,打落的果实因种子不够成熟,也会影响种栗的发芽力。栗子采收后,可选栗楔(刺苞中间那颗扁栗子)作种栗,因为刺苞中间的栗子发育的最好。
种栗选好以后,可略加阴干(但不能过干),即可进行越冬贮藏。种栗少可用一般陶缸贮藏。藏法是:先在缸底铺上三寸多厚的干沙,上放栗子,栗之孔隙间以沙填之,最后在缸口上填一层约五寸厚的干沙,以瓦盆(木盖亦可)盖缸口,放置在无烟火的空屋内越冬。若种子多时,可在背风、向阳、排水好、土层厚深而干燥的地方,挖一个长方形的窖,宽二三尺,深三四尺,长度随种子的多少而定。把窖挖好后,先风干两三天。埋种子时,先用干沙铺好窖底,约四五寸厚,然后放一层约半尺厚板栗,在放栗子的同时掺沙,使种栗间孔隙由沙填实,一层放好后可再铺沙一层(约三四寸厚),再放一层栗,最后在沙上复土一二尺。培土时要树立几个草把,以便流通空气。在特别寒冷的地方,还应再盖草防寒。
播种时间,华北地区在3月中旬,辽宁省4月初旬。播种时间太早,栗树幼苗易受晚霜为害,太晚则发育不良。栗树育苗一般皆用大垅育苗法。先犁好垅,在垅台上开一条小沟,撒上腐熟的肥料并混表土(沃土上种栗可不施肥),将种子扁平放于小沟内,种子距离为三至五寸。复土厚度依土壤湿度、粘重情况,有无干风而定,一般复土可相当于种子高度的三四倍,约为二至三寸厚。土壤干燥、有风蚀地区,复土厚些;土壤粘重,复土薄些。播种后,以滚子压实保墒。板栗种粒大,出苗茁壮,一般情况下出苗后不用灌水,天旱例外。栗树一年生苗可高达三米余。在初霜早和冬季有干风的地区,可以埋土防寒或包草防寒,以保证幼树安全越冬。四年生的就不需防寒了。
山地栽植栗树,育苗地最好能靠近造林地,以节省运输力和保证造林成活率。在鼠害不严重的地区,可以直播造林。播种造林时期与育苗时间相同。
若拟在房前屋后栽几株栗树,或公社附近荒山荒地造小片栗林,就不需要育苗,直接在种树的地方翻松土地,施些混土的厩肥(必须腐熟),再铺上一层土,使土堆稍高于地面,将种子平放于土堆上,复土两三寸厚,用脚踏实即可,每堆播种两三粒,树间的距离不能小于二十尺。在一般庭院栽植栗树时,树要离开建筑物六七尺,以免树根破坏建筑物的基础。栗树很易栽培,只要挑大粒的栗楔二三枚,种于院内,就能发芽茁长,逐渐成树,五六年后就能结栗。
管理栗树也比较简便,通常不必每年修剪,天气不太旱,不用灌水。栗树病害不多,但寒冷地区要防冻;树受冻后,易引起树皮破裂,木材逐渐腐朽。樟蚕食叶过多,往往影响树势发育,要捕捉干净。要防止象鼻虫危害果实。
栗子好吃,栗树易种。在房前屋后种上几株栗树,在荒山闲地营造一片栗林,费力不多,受益不少,既可自食其“栗”,又为国家增加财富。


第2版()
专栏:

中真大队计划扩种板栗
本报讯广西隆安县古潭公社中真大队各生产队组织劳力捡收板栗。社员们还结合收获总结种植板栗的经验。
中真大队现有板栗一百五十多亩,共有栗树二千一百多株(幼龄树不计在内),都是成片果林。社员们早在去年冬天栗树落叶时,就积极砍除寄生枝,今年又突击除草,所以生长很好。
板栗是一种很好的树种,栗子味甜可口,营养价值高,可作果品,也可作粮食。栗树可连续收获五六十年,管理用工也不多。栗树的适应性也很强,能够在瘠薄的土壤里生长,多数山地都能栽培。
在板栗成熟的时候,各生产队还召开社员代表会,总结种板栗树的好处,制订明年种植计划。


第2版()
专栏:

漫话耿饼之乡
王振华 包大坤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这时节,从山东菏泽城出发,往东南行,涉过北流的赵王河,登上高高的河堤,极目东眺,一望无际的柿果园林,挂着一个个金黄色的柿子,座座村庄隐藏在果林的深处,真美极了!这里便是有名的“耿饼”(柿饼)之乡。
“耿饼”,以产于菏泽城关公社耿庄生产大队而称著。菏泽县志记载:“柿出耿氏园者佳,曰‘耿饼’,四方争购之”。相传唐朝时候,耿庄有一耿姓老翁,在自己宅园内培植了两棵柿子树,这树结的柿子制成柿饼,具有特别优点:饼体发亮,质细霜多,含糖量高,开水泡后当茶吃,连渣儿都没有。“耿饼”由此得名。后来,不仅“四方争购之”,而且每年都要向封建帝王进贡了,这个地方也随之扬名。到了元代,柿树已成林连片、纵横数十里,至今还有五百年前明代的老树,依然年年开花结实。
这里的柿子约有十多个品种,各具特点。“镜面柿”,体形圆,平顶,有棱,果皮有红色光泽,肉丰满,含糖量高,水分少,加工成饼出霜多,饼质柔软。“二糙柿”,果实比“镜面柿”个大,奇形果较多,每个果重五两左右。群众多称它为“妈妈柿子”,是脱涩生食和制饼两用的优良品种。“八月黄”,平顶,有棱,个大,色黄,水分较多,也是脱涩食用的优良品种。“油篓头”,果实匀称,顶端凸起,霜降后成熟,脱涩生食或烘食,味道特好……。总之,这里的柿子不但品种多,味美,而且富有营养,柿子含糖量比外地的高2%到5%。不仅可制成著名的“耿饼”,还可用以酿造醇浓清香别有风味的柿酒;制成甘凉透明、味长蜜口的柿酱;做成柿脯、柿干也很甘美。群众还有很多的吃法:如制柿馅包子,做柿子面饼,柿子面包和柿糕等。果农在制饼时,将旋下来的柿皮,晒到半干,收集起来,在冬至前后放入缸内封好泡制柿霜。柿霜,清凉蜜甜,治口腔炎疗效很高,并有止咳、化痰、润肺、清补的作用。
现在,耿庄一带的“耿饼”之乡,方圆三十多里。村村都有柿子树,阡陌相连,总面积达四千二百二十多亩,柿树约五万六千多株。树干高大,寿命长,产量高,一般每棵年产量八百斤到一千斤。曹州“耿饼”近几年每年都要销售约二十余万斤,闻名国内外市场。
9月的“耿饼”之乡,到处是丰收景象。今年所有成树果实累累,垂吊在深绿枝条上的金色柿子,随风散发出诱人的果香。站在树上、架上采摘柿子的社员,谈笑风生,喜气洋洋。这时候,你若到这里来,社员们会把最好的“树上烘”塞到你的手里。当你留意下主人的表情,就会同人们分享这丰收的喜悦。
解放前的“耿饼”之乡,却不是这样。清光绪十年编的菏泽县志有这样的记载:“先期按户而注之籍,谓之号树,必贿吏乃免人,于是以树为累。”这说明果农成为封建官府敲榨勒索的对象。国民党统治时代,果农也不堪其苦,有一首民谣就是真实的写照:辈辈栽柿树,越栽越受苦,柿子年年收,果农仍饿肚。在那时,奸商把“耿饼”的价格压的很低,一斤“耿饼”不值一斤糠秕子钱。忙活一年的收入,统统流进奸商和恶霸地主的腰包。果农落下的,只是两手空空。每到腊月,“耿饼”之乡的果农随着片片飘零的雪花,泣血饮泪。解放前,这里柿树仅剩下两万多株。
1945年秋天,久经战斗的“耿饼”之乡的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赶走了日寇,解放了菏泽。果农在自己的政府领导之下,真正做了柿子园和土地的主人。从此以后,柿树花开,争妍斗芳,十里飘香,蜂蝶齐舞。党为了扶持“耿饼”之乡的人民发展果树生产,还不断派优秀的科学家、教授和技术人员来指导。公社化后,人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对柿树加工加肥,同时积极营造新林,柿子产量逐年上升,质量越来越好。柿子树“结一年,歇一年”的现象逐年在减少。更可喜的是,他们还将外地优良果品,如烟台苹果、莱阳梨以及木瓜、山楂等,与当地的品种试验嫁接,还在果园里间种牡丹。可以想像,不久的“耿饼”之乡将成为一个以柿子为主兼有数多种果品的综合产区。
(原载《大众日报》)


第2版()
专栏:

库边观鱼跃
——抚顺市水产养殖场访问片断
本报记者 甄为民 朱志林
在辽宁省境内,大中小型水库不下五六百座,仅抚顺县就有十八座。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人工湖泊发展淡水养鱼事业,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
水库捕鱼的新网具
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我们来到抚顺市水产养殖场的捕捞队。队里的同志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改进网具的成就。
新网具是他们在三年生产实践中,根据海洋捕鱼的拖网改制成功的。捕捞队所在的水库,在放水前虽然清理过库底,可是,连年来,每逢雨季,都有一些树木枝干、乱草和石块冲入湖底。这个队机帆船使用海洋捕捞的深拖网打鱼时,往往碰到水中的障碍物,不是把网拖坏,就是拖上一堆杂物。去年省水产研究所的技术员和渔具组的技术工人王明新等,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研究改进,在原来的深拖网上,加了两根升降调节杆。有了调节杆,鱼网就能根据水库的深浅,调节下网的深度,这就避免了因网具碰到湖底造成的困难。
我们到捕捞队的那天下午,亲眼看到队员们使用这种网具进行了一次试捕。在试捕中,眼看着许多鳞光闪闪的鲢鱼、鲫鱼,挤进了网的最末端的一个“小口袋”。在明秀的湖面上,我们随船兜了一个小时的圈子,捕到了三十多斤鲜鱼。据船上的渔工告诉我们,在捕捞旺季,使用这种拖网,每天可以捕到几千斤鱼。
捕 捉 害 鱼
对于水库养鱼事业来说,“害鱼”是一个相当难以对付的天敌。吃小鱼的害鱼,有黑鱼、鲇鱼等等。为了对付这种“天敌”,养殖场的同志曾经动过不少脑筋,最后终于发现,使用钓钩是对付“害鱼”的好办法。
李永成是捕捞队第一分队的队长。因为三年来捕捞害鱼有显著的成绩,在场内获得了“红旗手”的称号;队员们也都习惯叫他捕害鱼的能手。
李永成向我们介绍了他几年来捕捞害鱼的经验说:“要捕捞害鱼,又要不伤害水库中放养的花白鲢、鲤、鲫等家鱼,就只有掌握这些鱼类游动的规律,在有水流、水较深的地方下钩。”他下的钓饵特别新鲜,起钩时也比别人细心。因此,李永成每月捕害鱼的数量最多,“害鱼”的比重占95%左右。
人工繁殖名贵鱼
第二天的下午,我们来到铁背山附近的养殖队。这里的人们,向我们介绍了鲤鱼、鲫鱼库边传宗接代和大马哈鱼在这里安家落户的佳话。
我们来到了一方方平静如镜的鱼池旁,一尾尾金鳞耀眼的鲫鱼、鲤鱼,“扑通!扑通”地跃出水面。要想使在水库中生长的鲤鱼、鲫鱼在小小的鱼池中产卵孵化,这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他们从水库里挑选到一尾尾两斤以上的亲鲫鱼,五斤以上的亲鲤鱼,小心翼翼地放到鱼池里,让它们在孵化池中产卵,让幼鱼逐渐成长,给“亲鱼”治病,饲养幼鱼等等。现在,有的“亲鱼”已经连续三年在池中产了卵和授了精。这个养殖队的渔工不过五十人,就养了鲤鱼、鲫鱼的亲鱼一万一千多尾和繁殖了大量鱼苗。今年已繁殖鱼苗六百多万尾,已有一百万尾供应省内各水库和各公社发展淡水养殖事业。
人工试养大马哈鱼更为困难,这种鱼类是冷水鱼,一时很难适应辽宁的自然环境。1959年,辽宁水产研究所从黑龙江里捞来这种鱼卵,发给各场孵化、饲养,这个养殖场初步试养成功。现在已饲养成活了几十尾,一般长到五寸多长。


第2版()
专栏:

采用多种形式传授捕捞经验
渤海渔业生产大队培养青年渔民
本报旅大19日电 辽宁复县西杨人民公社渤海渔业生产大队,采取多种形式传授捕捞经验,培养新生力量。
渤海大队是浜临复州湾的一个专业捕捞大队,由于渔业生产远离陆地,劳动强度较大,每年都有部分老年渔民不适于继续从事海上生产。为此,渤海大队在发展水产事业中,十分注意培养新生力量。这个大队每年都选择一批体格健壮、热心渔业生产的青年参加渔业生产。今年又吸收了十六名高小毕业生。目前新参加渔业生产的青年渔民,已占这个大队渔业劳力总数的30%。为了使这批青年渔民安心生产,大队经常向他们进行“以海为田,以船为家”的思想教育,妥善地安排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为了帮助青年渔民提高技术,这个大队组织老渔民举行海上技术表演和在陆上交流经验。在陆地交流经验中,请有经验的老渔民和高产船的生产能手讲解怎样掌握海洋和鱼虾洄游规律,区别下网的轻、重、深、浅等技术经验。新参加渔业生产的青年渔民,多是老渔民的子弟,大队就组织这些人跟随父兄出海学习技术。
这个大队,由于重视充实渔业队伍,渔业劳动力不断增加。目前全大队现有的五百三十六名劳动力中,出海生产的就有三百一十四名,全队七十二只木帆船,每只船都配备了足够的劳动力。


第2版()
专栏:

黄河后套渔场
捕捞黄河鲤鱼
本报巴彦高勒十九日 电内蒙古巴彦淖尔盟黄河后套平原各国营渔场和各公社渔业专业队,抓紧当前秋浇有利时机,正在渠道中积极捕捞黄河鲤鱼。
黄河后套灌区已在一个月前开始放水秋浇。源源的黄河水流入渠道时,带来大量的又大又肥的黄河鲤鱼和一些白鱼、圆鱼等。这个盟的盟、旗县国营渔场和渔业专业队,抓紧时机,先后出动一百五十多只渔船,三百五十多人,在各自的分工地段渠道内,撒网、扎箔捞捕。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的渔业专业队,也在渠道、湖泊积极进行捕捞活动。现在全盟每日捕鱼量已达两吨多。
黄河后套平原渠道纵横,湖泊较多,适于发展渔业生产。但是过去此地群众不习惯吃鱼,很少捞捕,也不养鱼。一九五八年以来,在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方针指导下,这里的领导干部和许多生产单位,才开始重视渔业生产。现在许多公社的生产大队还利用湖泊养了鱼。


第2版()
专栏:

黑龙江省镜泊湖水产养殖场的养鱼池。全场有二十多公顷面积的养鱼池,培养着六十多种鱼苗。
新华社记者 王纯德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