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采取共同特点和具体情况兼顾的教学方法
昆明师范学校培养少数民族教师
本报讯 几年来,昆明师范学校民族班(原昆明民族师范学校)为边疆各兄弟民族培养了民族教师五百四十多人。
昆明师范学校民族班是在1955年成立的,担负着为边疆各兄弟民族培养小学教育师资的任务。现有彝、傣、白、景颇、佧佤、苗、傈僳、纳西、拉祜等二十多个民族的青年学生在校学习。学校党组织为了解决在多民族学校中如何进行教学的问题,组织教师深入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各民族学生积极热情,艰苦踏实,富于进取心,求知欲很强;但由于几千年来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剥削和压迫,一般学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都比较差,这就给他们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和汉语文带来一定的困难。几年来,他们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在民族学校中进行教学,既要考虑共同的特点,也要注意照顾各个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才能更快地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小学教学工作能力的小学教师。
几年来,昆明师范学校民族班在教学上,首先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训练。在各科教学中,强调多用学生所接触和所熟知的事物,从多方面解释课文中的词义和科学原理。如语文教研组,分析研究了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发现由于各民族语音不同,常把同音字写错、用错;在文法上多是“倒装”句子,在写作时就不能正确运用汉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于是,在教学中就加强词语教学,让学生们认真读书、写字,并利用文娱活动时间举行演讲会、朗诵会等;讲课中,又尽可能结合日常生活中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话语,从各个方面解释清楚每个词语的意义,并鼓励他们大胆运用学过的词语,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将全校学生习作中经常容易弄错的错别字,集中公布,组织学生改正,最后整理成册,印发给学生,成为教学中的辅助教材。各科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帮助一些有特殊困难的民族学生搞好学习。他们在上课前一天帮助这些学生预习次日的新课程,让学生对新课程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程度,根据这些情况来安排新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备课时充分作准备,讲课时讲深讲透。课后,教师又帮助他们复习,不懂的再讲,经过这样耐心的帮助后,这些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得较快。如初十一班傈僳族学生蔡有福,原来在课堂上听课时,往往只能断断续续听懂一些,课后不能做作业,经过教师们耐心、细致地帮助和他自己的刻苦钻研,提高了听课能力,对学习感到很有兴趣,成绩逐步上升。
昆明师范学校民族班在教学中,还加强对学生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使各民族学生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搞好学习。(附图片)
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塔尔族学生马斯胡提(左一)、哈萨克族学生纳考木(左三)和汉族同学一起复习脊椎动物学 杨百顺摄(新华社稿)


第4版()
专栏:

上海展览群众业余美术作品
展出的三百九十四幅作品题材广泛
作者有工人农民战士学生教师居民
新华社上海18日电 上海美术展览馆正在举行“1961年上海群众业余美术作品展览会”,展出了近三百名业余画家的三百九十四幅作品。这些美术作品是从一千六百多幅应征的画中精选出来的,作者中有工人、农民、战士、学生、教师、里弄居民。他们从事业余美术创作的历史,一般都只有两三年,而且三分之一以上的作者,都还是第一次以自己的作品参加公开展出。
展出的作品题材比较广泛,有的描绘工农业生产,有的描绘上海的都市景色,有的是山水、花卉、鸟兽画。形式方面有国画、版画、油画和漫画等许多种。
巨幅国画《收获图》的作者丘陶丰,是上海广播器材厂的青年技工。1958年以来,他创作的五十一幅国画,有的荣获了全市青年美术作品展览的一等奖,有的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业余美术展览会上得到好评。去年他被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著名的老国画家贺天健收为门生。《收获图》是他三个月前在郊区农村帮助夏收时画的。画中正在把麦子装袋的四个农民,虽然作者只用寥寥几笔勾划,但是生动地体现了人物的心情,使观众感染到了人民公社社员对公社兴旺景象的喜悦。
擅长水彩画的上海丰华铸制厂工人蔡功为,有三幅描绘上海景色的作品这次被选展出。在《外滩雨后》一画中,他画下了初秋傍晚黄浦江畔的美丽景色。
在展出期间,美术家们还和业余美术作者一起举行了多次的座谈,交流美术创作经验。


第4版()
专栏:

福建古老剧种“词明戏”重获新生
目前正在演出的传统剧“夜会”等深受观众欢迎
新华社福州18日电 福建省已经绝迹五十多年的古老剧种——词明戏重获新生。目前,新成立的福清县词明戏剧团正在福清、福州等地区巡回演出这个剧种的传统剧《夜会》、《朱痕记》和《卖线记》等,深受观众喜爱。
富有地方色彩的“词明戏”有着较久的历史,根据已搜集的一百六十多个传统剧目考证,在清初它已流行于福清、平潭等县。词明戏的乐器有清鼓、大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等。过门用锣鼓点;偶用唢呐,但只用于开堂等。角色有生、旦、丑、末、净,文武兼有。它的曲词柔扬悦耳,曲牌丰富多采。已知的曲牌有一百三十八个;九十三岁的老艺人黄孝英,现在还能唱出四十多个。每个曲牌有三种曲词,据说当时学词明戏的艺人,不定期限,以能唱一百零八个曲词才可以出师,可见这个剧种对唱工很讲究。
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导下,福清县专门组织了一个“词明戏研究小组”,进行了发掘、整理工作,并培养了一批新演员,成立了词明戏剧团,从而使这一剧种重新与观众见面。


第4版()
专栏:

钻研医疗效果 认真学习理论
天津医大附属医院中、老年医师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本报天津18日电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主治大夫以上的中、老年医师,通过医疗实践,钻研疗效,认真学习理论,使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中、老年医师除了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以外,还根据自己的专长或工作需要,订出自修计划,系统地钻研医学理论。著名的脑系科专家、脑系科主任赵以成医学理论修养虽然较深,但他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国内、外有关神经外科的理论书籍,研究最新医疗方法的总结资料。他在临床治疗中,特别注意观察病情,发掘新的问题进行研究。过去,许多人认为脑囊虫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外界感染的。但是,有一次,赵以成发现一位脑囊虫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意饮食卫生,从外界感染囊虫的可能性较小。这使他对脑囊虫的发病原因产生了怀疑,他开始对它进行认真的研究。他根据囊虫是由肚内绦虫分裂产生的道理,试着用一种对人体无害的泻药给患者驱虫,发现有些脑囊虫患者的肚内确有绦虫(囊虫的母体),于是,他就采取各种医疗措施为患者驱绦虫,以杜绝体内囊虫的孳生,从而控制了病情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治疗。外科副主任刘润田看到许多类型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驼背现象,经过对四十多个病例的观察,并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进行了仔细了解,发现患者因脊椎骨疼痛,坐着直不起腰背,甚至睡觉时也不能平卧;久而久之,脊椎骨就变成弓状。刘润田根据物理静力学的原理和病情的发展规律,并考虑到发生这种疾病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头颈部对脊椎骨的压力,加之脊椎骨的病变,而使脊椎骨逐渐弯曲。因此,他在医疗措施方面进行一番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刻苦钻研,不满足现有的成绩,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是这些中、老年医师的共同特点。胸外科专家、外科副主任张天惠,在治疗先天性的心脏病方面,采用了先进的“低温阻断循环”的手术后,接着,又积极研究治疗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他同麻醉专家王源昶医师和心脏外科研究小组的医师合作,通过半年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以及参考了国内外胸外科的文献,不但对复杂的心脏畸形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还创造了一种可以在心脏内进行三十到四十分钟的分级性低温选择性体外循环综合手术疗法,为二十多名复杂的心脏畸形患者作了心脏缺损修补手术,临床疗效比较理想。但是,张天惠并不满足这些成绩,他和出院的病人建立了联系,了解他们痊愈后的生活情况,以便改进疗法,使手术更加完善。最近,张天惠已将治疗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经验写成论文,参加国际外科学会的学术讨论。内科主治医师甘幼强,对诊断和治疗出血性疾病的经验比较丰富,为了进一步探讨这种疾病的起源,提高临床疗效,他重温了有关血液病的书籍,并对骨髓细胞的形态进行分析,在治疗方法上有了一定的改进。(附图片)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们积极钻研医学理论,以提高医疗水平。图为胸外科专家、外科副主任张天惠(右二),和外科医生们一起研究怎样更好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本报记者 虞锡珪摄


第4版()
专栏:

奈温将军离昆明回仰光
据新华社昆明18日电 缅甸联邦国防军总参谋长奈温将军结束了在我国的友好访问,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昆明回国。
云南省省长于一川,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昆明部队首长陈康中将等负责人和各族各界群众,到机场热情欢送贵宾。
昆明机场上今天飘扬着中缅两国国旗。奈温将军到达机场后,等候在机场上欢送的群众队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乐队奏缅中两国国歌后,奈温将军由于一川省长、陈康中将陪同检阅了仪仗队,并和前来欢送的主人握手告别。
接着,奈温将军绕场一周和欢送群众告别,全场再一次发出了阵阵掌声。青年们不时从欢送行列中跑出来,把一束束鲜花献给缅甸贵宾。
我国驻缅甸大使馆武官路展上校、缅甸驻我国大使馆武官景沙门上校,以及缅甸联邦驻昆明总领事馆领事吴巴意等,今天都到机场欢送。
17日晚上,于一川省长和陈康中将为奈温将军举行了欢送宴会。席间,宾主不断为中缅两国友好关系的新发展,为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干杯。宴会后,贵宾们观看了舞剧《小刀会》。
奈温将军17日还由鲁瑞林少将和云南省人民委员会秘书长张子斋等陪同,参观了昆明机床厂。
据新华社仰光18日电 缅甸国防军总参谋长奈温将军在中国作了友好访问之后,于今天上午乘专机回到这里。
到机场欢迎奈温将军的有:副总参谋长(海军)丹佩准将、副总参谋长(空军)特·克利夫特空军准将、军需署署长丁佩准将、缅南军区司令盛温准将和其他高级军官。
到机场欢迎的还有:缅甸政府外交部常任秘书詹姆斯·巴林顿和国防部秘书吴貌貌。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临时代办萧明、副武官王枌林以及各国驻缅甸大使馆的武官们也到机场欢迎。


第4版()
专栏:

中苏艺术家共庆两国艺术交流和人民友谊不断加强
对外文委和文化部欢送鄂木斯克合唱团
新华社18日讯 今晚,中苏两国艺术家在欢送苏联国立鄂木斯克俄罗斯民间合唱团的酒会上再一次亲切欢聚,共庆两国艺术交流和人民友谊的不断加强。
欢送酒会是由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和文化部举办的。明天即将离开北京的合唱团在一个半月的访华期间共为十多万人次的中国观众作了演出,受到各方面的热烈欢迎。对外文委主任张奚若在酒会上的送别讲话中,称赞合唱团的精湛艺术,热情地祝贺苏联朋友访华演出的成功。合唱团团长尤罗夫斯基在讲话中对中国各有关方面的盛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说他们在中国度过的一个半月就好像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他们每一个人都由于能够为加强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作出微小贡献而感到自豪。
酒会上洋溢着亲切的兄弟友谊。对外文委副主任张致祥、屈武,文化部副部长徐光霄,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副司长余湛,以及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的负责人和首都文艺界人士,今晚都在这里欢送苏联朋友。苏联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苏达利柯夫应邀出席酒会。酒会上,首都文艺界为苏联客人表演了精采的音乐歌唱节目。


第4版()
专栏:

伊丽莎白王太后参观北京大学
新华社18日讯 比利时伊丽莎白王太后在离开北京的前夕,今天上午由全国妇联主席蔡畅陪同参观了北京大学。
当伊丽莎白王太后、玛丽—若泽公主和阿拉男爵等来到了这美丽的学府时,周培源副校长和学校的师生向贵宾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周培源副校长并且向王太后介绍了这所拥有一万多师生的学校的教学情况和历史。王太后还参观了学校的体育馆和历史系教学用的古代文物。
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黄甘英、郭建,和大委员杨朔今天也陪同王太后一起参观。


第4版()
专栏:家长的话

背诵
李彤荃
前两天翻了鲁迅全集,看到《五猖会》一篇文章,说到鲁迅幼年时去看五猖会,正要欢欢喜喜地出发,忽然被他的父亲叫住了,教他几句书,对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鲁迅只好去背书,那是什么“粤自盘古,生于太荒……”的古文。为了这事,鲁迅很抱怨了他的父亲一番。当然,他的父亲要在那个时候叫鲁迅背书,不能说是个好办法。但是,父亲叫孩子背书的事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看到这里,我想到自己的孩子,他在小学读书,似乎还没有听过他的读书声,我想考他一下,看能不能背出什么来。当下找了他来,叫他背一课语文给我听听,那知他一课也背不上来。我说,“你去好好念一念,背一课给我听”。那知他说,“老师没让我背”。自然就没法让他念下去。
我想到鲁迅小时背书的故事,觉得背书还是有好处的。一篇语文,从头到尾,怎样构思,如何遣词?仿佛做件衣裳,一针一线缝了下来。有一处针脚松开,便裂了缝。初学语文的人,更要细心熟读,才能运用自如。上语文课除了弄懂通篇大意和新学词字以外,还必须依靠背诵,来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意思,了解文章的写法。我还记得过去老年人念书,声音朗朗,当然有些书呆子习气。但仔细想来,却也不无一些道理,那就是朗诵可以更多地感受到文章抑扬顿挫之致。特别是中国的律诗,平仄韵脚都很严谨,朗诵起来,就比光看要增加几分诗情。有些大文学家,写出文章来,也反复朗诵,进行修改。的确,有的文章,看起来也似乎没有不通之处,可是一念起来,那些地方碍口,就马上感觉到。宋朝的学者朱熹,订了六条读书法,第二条就是熟读精思。他在背诵这方面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读什么书,先定下遍数,“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今人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我看,这种认真精神是很好的。
作为一个家长,我很希望语文老师能注意教导孩子背诵。当然,有些老师已经注意这样作了。至于背诵多少,背诵哪些?是不是篇篇都要背诵,那就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是,我想,一个学期教的语文里,在那些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好的文章中,选出几篇叫学生背诵,熟读熟记总是有好处的。


第4版()
专栏:北京通讯

电视之家——访北京电视台
本报记者 柏生
当每天黄昏时候,你坐在那美丽明亮,装有银白色玻璃屏幕的电视接收机前,扭开电钮,看到北京电视台的时钟和大楼,听到那熟悉悦耳的电视台标志音乐的时候,一刹那间,瞧!在电视屏幕上就出现了电视广播员亲切微笑的面庞,“各位观众,晚上好!”观众们听到女广播员亲切的语声,仿佛她就在自己的身边。于是一个晚上丰富多采的电视节目就在这样愉快的气氛中开始了。
紧张严肃的播出工作
一个秋日的傍晚,我来到复兴门外护城河畔,那白杨环抱的广播大厦中的北京电视台里。电视播出部的主人,一面领我到电视广播员工作室和大演播室里去参观,一面热情地给我介绍着北京电视台从三年前开始试播,直到现在经常和观众见面的情况。现在,北京已经从三年前仅有几十台电视接收机,发展到拥有上万台电视接收机,人们还不断到广播服务部去购买国产的电视接收机。热爱电视的观众一天天地增多起来。
就在电视台大楼的一角,主人蹑手蹑脚地把我领进一间宁静而又小巧的演播室里。这正是电视广播开始前最紧张的时刻。离电视广播开始只有几分钟了,这时,我看到了在电视屏幕上经常和观众见面的那位年轻的女广播员沈立环微笑地坐在摄像机前的一张小桌前,她一面亲切地和我打着招呼,一面把桌上的一瓶美丽的纸花摆了一摆,又细心地看了一下身后的折幕,然后好像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时,演播室的那座每晚都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时钟已经指向七点正。一刹时,一晚上紧张的播出工作已经开始了。广播员沈立环亲切熟悉的声音和微笑的面庞,通过摄像机同时传到演播室里的那架电视监视器上,电视节目报告完了以后,她又匆匆地和另一位年轻的男广播员赵忠祥走进对面的一间插播画外音的房里,开始了电视新闻画外音的插播工作。几分钟以后,我在电视台的一架电视机旁又听到她清晰的声音。
接着,播出部的主人又领我来到一间大演播室里,我们悄悄地走了进去。那里,耀眼的灯光下,北方昆曲剧院演出的昆曲《李慧娘》正在电视摄像机前紧张的演播。宽大的演播室里,同时布置了好几场不同的场景。整个室内,除了昆曲演唱的声音外,一丁点杂音都听不到,一切显得是那么宁静。两位戴着耳机的摄像师,紧张而又细心地轻轻推拉移动着摄像机的镜头——这被称为电视眼睛的精密机器上,装置有能把光变成电视的摄像管。摄像师熟练地按照电视导演的意图和指示调度着电视摄像的构图,从不同的角度上,分别摄取着演出的全景、中景、近景和演员的特写镜头,把昆曲《李慧娘》中最优美的画面拍摄给电视观众。但是,究竟选择哪一幅画面才是最理想的呢!播出部的主人又把我领进紧挨着大演播室,而隔了一层大玻璃窗的导演室中去观看。在一排导演控制台前,坐着两位电视导演,他们正紧张地一面注视着面前的电视监视器屏幕上由两架摄像机传来的不同画面,用话筒指挥着摄像师对演播画面的艺术处理,一面及时地按动电钮,根据播出台本选择最优美的画面加以切换,这样电视观众在电视接收机屏幕上就可以看到连续不断的优美画面了。在导演的后面还坐着一位音响导演和他的助手,他们指挥着演播室的话筒管理员操纵移动话筒和控制音量和音响效果,不断地调节着演播室话筒送来的和磁带录音机放出来的声音。
就在导演室的隔壁,还有一座装置着全套电讯设备的电视中心技术控制室。那里的电视技术人员也在紧张地操作着。再隔不多远,是电视电影放映室,放映员刚刚为电视新闻插播完一段影片。从电影放映室出来,播出部的主人告诉我,刚才看到的只是播出工作的一部分。因为每天播送的节目和内容不尽相同,播出的情况也有变化。但是,在每晚电视广播进行过程中,所有参加播出工作的各部分人员,他们必须在每一秒钟里都严密地配合工作。因为,在播出时,有任何一个小小的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影响到整个的电视播出工作的。
辛勤的电视技术人员
我到电视台去作客的第二天,电视技术部的主人就领我到电视技术系统的各个部门去参观。主人领我攀登上了高达八十七米的电视台发射塔。在登上十层楼后,又笔直地攀登了很高的一段小铁梯子,才到达了发射塔的顶端。在我们攀登塔顶的途中,遇到两位年轻的电视技术人员刚刚由塔顶检修发射天线下来。他们是那么朝气勃勃,充满了工作中的愉快神情。站在高高的塔顶上,主人热情地为我介绍着电视发射的技术。在塔顶的铁柱上,挂着几个蝴蝶型的超短波电视发射天线,带有声音和图像的电波,就从这里发射到北京周围八十公里的地方。塔顶周围还装置了几个像大喇叭似的微波天线,主人告诉我,这是用来接收从电视车——活动的电视播送台上传来的各种现场的实况转播和演出节目的。其中有一个微波天线正对着人民大会堂的顶端,那是专门用来转播人民大会堂的各种电视实况广播的。每当重大节日到来,或哪个剧院和体育馆有精彩表演的时候,就真忙煞了电视技术人员,他们忙着开出电视车去现场安装电视转播的全套技术设备,还经常要爬到高大的建筑物顶端,把微波天线架上,把电视机械的各种设备全部安装检验好,直到电视节目转播完了,电视观众关上了电视机,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安睡时,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们却还在那高大的建筑物上去拆卸微波天线,或是收拾现场转播的电视机器。就在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举行期间,电视台为了满足电视观众的要求,电视技术人员日夜守候在电视车上,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疲劳,和观众一起沉浸在球赛的欢乐中。
从电视发射塔下来,我们又回到大楼的电视台发射机室和中心技术控制室,这里到处都装置着各种复杂精密的电子管、无线电讯的各种设备,所有的机器都是由一群年轻人在操作着。
给观众组织最好的节目
乍一来到电视台的编辑部,真不知道先到哪个组去看看好。无论是新闻编辑组、社会教育组,还是少儿组和国际生活组,还是文艺组,它们都拥有自己的电视观众,他们都有最好的电视节目安排给观众。正像电视台收到的读者来信中所说,无论是日内瓦会议的电视新闻,外国元首来我国访问的电视新闻,还是剧场演出或球赛实况的电视广播,或音乐晚会、歌舞晚会,戏曲晚会,以及“笑”的晚会和电影新片的放映,“医学顾问”、科学知识的讲座,……都是十分受欢迎的节目。而文艺节目更是每天都要播送的。电视台不仅有自己的广播电视实验剧团,还经常忙着为观众组织和邀请各艺术团体到电视台的演播室来表演精彩的节目。譬如电视台的文艺组曾经在音乐节目中为电视观众们播送了一首优秀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一部故事性很强的大型交响乐。出现在电视观众眼前的不仅是优美的乐曲演奏,还穿插有美妙动人的电影画面、字幕和广播员的画外音。乐曲一起奏,就把观众引入了音乐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中。随着一阵轻柔的弦乐,传来了秀丽的笛声,接着在清淡的竖琴伴奏下,小提琴独奏了抒情的爱情主题,大提琴的潇洒旋律又与小提琴形成“对答”,比拟着在春光明媚的江南,梁山伯与祝英台草桥亭畔双双结拜的动人情景。曲终时,在电视屏幕上又出现了诗意般的仙境,观众看到一把小提琴在百花丛中演奏,随着百花两分,梁山伯祝英台在琴身上翩翩起舞……。像这样具有电视艺术风调的绘声绘色的优美动人的节目,是受到观众一致赞赏的。此外像马戏团的精彩表演,少年儿童电视广播节目中的有趣的动画影片、木偶影片,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而每逢节日游行时,电视台及时播送的天安门前盛大游行的实况,和经常在首都举行的一些国际精彩球赛的现场转播,都满足了不少观众的眼福。在“电视新闻”和
“国际新闻”中,电视台除派有自己的记者专门采访拍摄的各种电视新闻片外,还经常迅速地把各兄弟台和各兄弟国家电视台寄来的电视新闻片播送给观众,使观众坐在屋里或家里就能够及时看到祖国各地和世界一些国家发生的新鲜事物,从电视上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而电视台每天播送的节目,正如节目组的主人所说:“它正像一本小小的杂志,是由各种节目串连组织起来的,凡是观众心上所最喜爱和盼望看到的节目,都是尽量设法满足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