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多种“铁杆庄稼”——栗枣柿树
人类吃用的粮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草本粮食,即稻、麦、谷子、高粱和豆类等等,这是主要的部分;另一类是木本粮食,这一类粮食,品种也相当繁多,在我国主要是栗子、枣和柿子。
我国是世界上栗、枣、柿资源最多,分布地区最广的一个国家。全国约有二十个以上的省区有这种树木。而比较集中的产区,则为冀、鲁、豫、晋、陕、鄂、皖等省。据不完全统计,这几个省的集中产区,栗树约有六百多万株,平均年产板栗一亿多斤;枣树约三百七十万亩,平均年产干枣五六亿斤;柿子树约一百六十万亩,平均年产柿子约九亿多斤。
栗、枣、柿的营养价值都很高,尤其富于糖分和多种维生素。如板栗中含淀粉70%多,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高于机米、面粉。枣的维生素十分丰富,其中维生素丙含量最高,每百克果肉中为四百至五百毫克,比通常认为含维生素丙最多的柑桔、苹果还高;鲜枣的含糖量为24%,干枣约为60%左右,发热量大于其它果品,一点三斤干枣,相当于一斤大米的发热量;柿子的营养价值和糖分也相当高。此外,栗、枣、柿中还含有人体中所必需的磷、铁、钙等矿物质。
我国不少地区的群众,一向有大量食用栗、枣、柿的习惯,特别是遇到灾年,农作物因灾减产,栗、枣、柿就成了很好的补充食品。如河南省焦作市阳庙公社前四大队,去年农作物因灾减产,但有柿树七百二十棵,产柿子三十八万斤,除吃鲜柿、烘柿外,还加工成柿饼、柿瓣三万多斤,熬制柿糖二万多斤。从今年1月到5月,每人每天除吃粮食外,加吃柿饼、柿瓣半斤,社员吃得饱,身体好。牲畜每头每天加喂柿糠一斤,三个月后,全大队绝大部分牲畜是一二类膘,三类膘的只有一头。真正是灾年人强马壮。很多地区的群众因此把这三种果树叫做“粮食树”。
栗、枣、柿还具有多种用途,它既是干鲜果品,又能加工成像栗糕、栗饼、枣糕、枣饼、醉枣以及柿饼、柿霜糖等多种别具风味的副食品。红枣还是中药里不可缺少的滋养品,柿霜也是一种很好的药用品。
枣、柿、栗树开花期一般比较长,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据在河南新郑薛店区调查,这个区四个公社,有结果的枣树几十万株,每年当枣花开放时,各地有很多人到那里放蜂,仅据当地商业部门统计,1959年在这个区收购枣蜜即达四十六万八千多斤。
栗、枣、柿树不仅果实好吃,木材也好。这些树一般材质坚硬,纹理细致,刚柔相宜,用它做成各种家具,经久耐用,大方美观。用枣木做的木梳,更有它的独特优点,很受农村妇女欢迎。
栗、枣、柿树在生长栽培和经营管理上,和其他果树比较,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不与农作物争地或很少与农争地,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从我国现有的栗、枣、柿树生长分布的情况来看,板栗几乎全部、柿树的大部都生长在非耕地上;枣树从河南、山东的集中产区看,多分布在黄河故道的沙滩沙丘上。这就可以避免种植果树与种农作物争地的矛盾。甚至有些非农耕地的山坡,种上板栗、柿子之后,经过刨树坪、培土埂和除草等管理措施,还能逐渐变成可以间种农作物的梯田。这样,既增产了板栗、柿子,又扩大了耕地面积。至于在沙滩、沙丘上种上枣树,还可以起防风固沙作用。
在有枣树、柿树的耕地里种粮食,对秋收作物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夏收作物影响不大。夏季作物一般是麦子,在秋季种麦时,枣柿树叶将要脱落,麦子出土不久,树叶全部落光,到第二年枣柿树叶发芽长大时,麦子已接近成熟,从农作物最需要的阳光来说,受到影响不大,树与农作物所争的主要是一部分水分和养分。这在不大干旱和耕地施肥较多的情况下,一般影响不大。秋季作物,因树叶遮光作用受的影响较大一些。但树上和地上的收入加起来,两种收益比一种大。据山东林业厅调查,盛产金丝小枣的乐陵县朱集公社王双志和荣家两个大队,地陌相连,土地、劳力和耕种等条件都相同,只是由于耕地上的枣树多少不同,粮枣产量和经济收入就有很大的差别,王双志队每亩耕地上平均有枣树十一棵,1958、1959和1960年,平均每年树上地上收粮四百七十二斤(枣折合粮);荣家队每亩耕地上平均有枣树一点五棵,平均每年树上地上收粮三百九十一斤六两,相差17%。王双志队平均每人收入一百四十多元,荣家队平均每人收入只有五十五元,相差一半还多。
第二、枣栗柿树抗灾力强,产量比较稳定。1959、1960和今年,我国许多地区一连三年遭灾,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但枣、栗、柿的产量却比较稳定。因为这几种树都是根系深大,旱时能吸收地下水补充,涝时抗御能力比农作物强,只要管理措施跟上,在同样灾害的情况下,也能有较好的收成。如河南新郑县1959、1960和今年,一连三年遭灾,枣产区农作物平均产量还不到丰收年的一半,枣则年年丰收。这个县产枣最多的孟庄公社孟庄大队,1959、1960和今年,每年产干枣四十五万斤以上。和新郑县毗邻的荥阳县是柿子集中产区,在正常年景,年产柿子二千八百万斤左右,而在重灾的1960年,粮食作物普遍减产,柿子产量反而增产四百多万斤。由于这几种树抗灾能力强,旱涝都有收;各地群众称它为“铁杆庄稼”。
第三、一年种多年收,管理比较省工。这几种果树从种植
(或嫁接)到开始挂果,一般是三至七年,十五至二十年以后进入盛果期。枣、柿树的盛果期,在一般经营条件下,可以延续一百多年,土地条件和经营管理好的,二三百年的树仍然结果累累。板栗树的盛果期比枣柿树稍短一些,一般是五六十年到七八十年,但土地条件和经营管理好的栗树,盛果期也很长。如河南林县有二百年的栗树还结实良好。
这几种果树,在经营管理上一般都比较省工。据在河北、河南、陕西等地调查,一个劳力可以经营板栗或柿子一百二十株。按盛产期板栗常年产量每株六十斤计算,一个劳力一年可收获板栗七千二百斤;按板栗二斤折合一斤粮食,合粮三千六百斤。柿子树株产三百斤,一个劳力可收获柿子三万六千斤,按七斤鲜柿折合一斤粮食,合粮五千多斤。经营枣树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与现在这些地区经营农作物对比,经营果树既省工又增加收入。同时,经营这些果树的一些活,还可以与农活错开,如刨树坪(松土)、修病老树枝和徒长枝、刮树皮除虫等工作,可以利用冬春农闲季节进行;在果粮间作的地区,一般都是结合耕种农作物进行松土、除草和施肥。这样,还调济了农事的闲忙,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栗、枣、柿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途,特别是在人口较多、耕地面积少和水旱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的冀、鲁、豫、晋、辽、陕、甘等省,发展的前途和潜力更大。这几个省有大面积适宜种植栗、枣、柿的沙地、荒山、盐碱地和四旁空地,这些地区的气候,也比较适宜。据估算,这几个省的宜林地约十数亿亩,若以十分之一土地来发展这几种果树,至少有一亿多亩,平均每亩按十株计算即有十多亿株。这些地区发展枣栗柿树还有一个更有利条件,是劳力多,群众一向有种植习惯和丰富的经验。发展栗枣柿的物质基础是种苗,种苗在这里也很丰富。如枣树有大量根生苗,一棵枣树一年能萌生几十棵枣苗,萌生后一二年即可栽植。枣树还可以利用酸枣树嫁接,小酸枣树到处都有。板栗既可以用实生苗栽培,也可以利用毛栗嫁接,毛栗资源也很多。柿树虽不能用实生苗直接繁殖,但用黑枣(君迁子)育苗,再嫁接也很容易。
我国发展栗、枣、柿的有利条件是很多的,只要正确执行党的发展林业政策,合理解决生产上包工包产和收益分配等问题,充分调动起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就可以使这种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林建·


第2版()
专栏:

左图:北京市房山县周口店公社坟山生产大队栗园生产队女社员吴玉荣
(左)鹿桂花,在栗树下选择优良栗种,计划秋收后在十边地上种植。
右图:坟山生产大队果树技术员景世荣在培育栗树幼苗。这个大队现在育苗二千余株,准备栽植。
新华社记者 纳一摄


第2版()
专栏:

深入执行政策 加强思想工作 发挥集体力量
板桥公社发愤图强灾年收成好
全年粮食征购任务提前完成 口粮种子饲料已经落实 晚秋作物生长良好
本报讯 据四川日报报道:四川富顺县板桥公社依靠集体力量,战胜了今年严重的自然灾害,赢得了较好的收成,由后进公社一跃而为先进公社。
板桥公社今年收获到手的小春、大春粮食,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粮食产量;今年全年粮食征购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口粮、种子、饲料等都得到落实,此外还有十五万多斤储备粮。目前,全社各队晚稻和甘薯也长得很好。
这个公社前两年由于连年干旱,农业生产遇到不少困难,加以评工记分、定额管理等制度不健全,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因而生产和工作都比其他地区落后一步。
去冬这个社在省委工作团的直接帮助下,全面贯彻了党的政策,解决了妨碍生产的一些问题,大大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但是,部分干部和群众对于争取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仍然不足,只看到困难的一面,没有看到有利的一面。针对这一情况,公社党委进一步发动群众,总结经验,大论有利形势,使大家认清了贯彻执行人民公社的有关政策,就可以发挥公社的优越性,凭借它的威力战胜自然灾害,迎头赶上。
认真地深入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调动群众的集体生产积极性,是这个公社搞好生产、改变落后面貌的根本原因。各大队、生产队都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健全了劳动定额管理、评工记分和财务管理等各项制度。为了保证坚持执行这些制度,制度的各项条款都经过群众讨论,并规定得细致、具体。如在制定劳动定额时,各生产队都发动群众对大、小春生产的播种、栽插、管理和收获等各项农活,一一按照技术高低、用工多少、完成难易等,合理制定了不同的劳动定额。吴庙大队的各个生产队制定的大春栽插劳动定额,还做到因田底土质、泥脚深浅的不同,工分标准也不同,群众反映公平合理。
认真加强党的领导,深入细致地作好思想工作,是这个公社战胜灾害,搞好生产,由后进变先进的重要关键。公社党委和各大队党支部领导干部,深入到生产队和田间,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公社、大队各级干部,都实行了划片包干、驻点领导的办法,建立了领导责任区。对于后进的重点大队或生产队,都派有较强的干部加强领导。吴庙大队生产进度迟缓,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刘祖方就深入到这个单位帮助工作。
公社党委在领导中,加强了思想教育。在发生严重干旱时,部分干部和社员曾产生动摇情绪,认为实现增产指标希望不大。针对这种情况,公社党委立即发动群众想办法,添措施,教育大家树立人定胜天的信心。经过反复的思想教育,克服了部分人认为“天灾不可抵抗”的思想,促使大家鼓足干劲,抓紧季节,多栽多种,加强管理,力争实现增产计划。杨坝、张坝、老顶寺大队的各个生产队,原来都反映增产计划完不成,经过一系列的抗灾斗争,有水的田都栽了秧,无水的也种满了甘薯等作物;种下后又管理得好,现在苗架都长得壮,社员们情绪很高。
全公社在干旱严重威胁下,在消灭最后一批空田空土的工作中,曾有少数人认为已经种得不少了,劳力紧,搞不赢,对依靠集体,完成这项任务信心不足。这种思想刚露头,公社党委就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组织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去,教育大家充分认识到:只有依靠集体,才能搞好生产、战胜灾害。吴庙大队在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刘祖方帮助下,各生产队都把主要劳动力集中到消灭空田空土方面来,按照挖土、运肥、播种等各项农活,分别组织了若干个突击作业组,建立了集体生产责任制度,严格实行评工记分,调动群众集体生产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各大队还组织各生产队按照自愿互利、等价交换原则,在劳力和牛力等方面调济有无,互相支援,开展协作。
由于各队很好地集中使用力量,队与队之间开展了协作,消灭空田空土工作迅速取得胜利。全公社经过短期突击,就将最后三千多亩土地抢时种上了甘薯等作物。(附图片)
四川新繁县清白公社五大队第五生产队社员们,在翻晒即将入仓的新谷。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陈捷摄


第2版()
专栏:资料

我国的野生植物资源
林青
据调查,我国可供利用的野生植物共三万余种,其中已发现经济价值较大的重要原料约一千多种。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中,有的可以榨油、酿酒或提制淀粉,有的可生产纤维,是纺织、造纸工业原料。
野生油料植物
我国可供榨油的野生油料植物有四五百种,经过试榨化验含油量在15%以上的有二百二十多种。有些含油量高达70%左右,比大豆、花生、芝麻等主要油料作物的含油量还高。这些用野生油料榨制的油,可以食用,也可以作机械润滑油或制造肥皂、油漆、油墨、香料油等。油渣饼还可用作肥田和饲料。常见的分布较广、含油量较高的野生油料植物,有榛子、山苍子、油渣果、山杏、山桐子、苍耳子、野蓖麻、花椒等。在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等地,生长着大面积的天然榛子林,黑龙江一省就有一千多万亩左右,年产榛子约一两亿斤。黄河中下游山区的山杏杏仁含油量45%左右。分布在华北、西北、华中、西南等地的花椒,果实含油25%到30%。长江以南各地盛产提炼芳香油的山苍子,仅安徽宁国县年产约十一万多斤。两广、云贵一带的油渣果,含油量达70%,味似猪油,一株壮龄油渣果,每年大约可产油二十斤到四十斤。南方许多地区都有的腰果、山核桃、木瓜子、榧子等,这些油料不仅出油率高,产量也很大。随着对野生油料植物的利用,近来又发现了新的野生油料植物,如陕西的白乳木,山东、河南的车梁木,云南的铁力木和石栗等。
野生淀粉植物
我国的野生淀粉植物也很多,仅利用果实和块根的野生淀粉植物就有三百多种。野生淀粉可以用作制造食品、浆洗棉纱布匹、作医药配剂等。据天津市六个国营棉纺织厂计算,利用野生淀粉代替面粉浆纱,全年可节约面粉一千八百吨左右。取其果实的野生淀粉植物,主要有橡子、槠栲、木豆、沙枣等。以橡子的产量最大,全国年产量约为二百亿斤。橡子含淀粉43%—60%,含油2%—5%,含单宁12%,如用于酿酒,一百斤橡子除酿造六十度白酒五十多斤外,还可制栲胶二十五斤。槠栲的淀粉含量达74%,是野生淀粉植物中淀粉含量最高的一种。木豆含蛋白质22%,油脂1.3%,营养价值、用途和绿豆、豌豆不相上下。木豆是一种野生灌木,近几年来湖南、广东等省都有栽培。沙枣产于沙漠地带,以西北地区最多,仅甘肃一省年产量约二百多万斤。沙枣的果肉可酿酒、制糖、制粉,一百斤沙枣可制粉四十斤,沙枣粉味甜美,可制各种糕点食品。取其根的野生淀粉植物,主要有石蒜、蕨根、葛麻、藤根等。这些块根淀粉植物原料具有独特的粘性,除少部分作食品外,大量可以用来作浆纱和建筑涂料、浆糊等。过去对石蒜无人利用,近几年来湖南等地已开始加工利用,从利用情况来看,石蒜含淀粉60%,植物胶30%,石蒜碱0.1%。
野生纤维植物
我国的野生纤维植物共有一千多种,其中有:罗布麻、岩基麻、葛麻、椴麻、梧桐麻、芙蓉麻等一百多种,年收购量十万吨左右,相当于一百三十五万亩黄麻田的产麻量。这些野生麻类纤维,可与黄麻混纺织成麻布、麻袋或制成绳索。在野生麻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要算罗布麻。罗布麻的纤维比一般麻类纤维长一倍,脱胶后的纤维,细度相当于八十支的细羊毛,拉力等于棉纤维的六倍到七倍,可以和棉、毛混纺混织,制成很好的棉、毛织品。山棉皮、山丫皮、构树皮、椴树皮等树皮类的纤维有几十种,是制造高级牛皮纸、蜡纸的主要原料。山棉皮、山丫皮还可以加工制成人造棉。野生草类纤维约近千种,其中以龙须草、芒草、白茅草产量最大,一年可割几次,是优良的造纸原料。这几种草,一般高四、五尺,不长一个节,纤维长,拉力强,可以制人造棉、高级纸张。1958年和1959年两年,用于造纸的野生草类纤维约五十万吨,相当于三万五千多立方米木材的造纸量。
此外,在野生植物中,野生药材和野生菌类植物(蘑菇、木耳等)的资源也很丰富,利用价值很大。


第2版()
专栏:

抓紧山货野产收获旺季
陕西农村开展小秋收活动
本报西安17日电 陕西省正临山货野产收获旺季,各地农村公社社员,抓紧秋收秋播的空隙时间,积极开展“小秋收”活动。
陕西省是十分土地山占七,山区土产,品种繁多。今年陕西大部山区雨水较多,野生植物叶茂实繁。为了保质保量的适时把山货采摘回来,大巴山区的洋县,秦岭山区的镇安,崂山山区的延安等县各人民公社,根据野生植物成熟期迟早,分段分期安排了劳力。太白山北麓的郿县营头人民公社各生产队,组织干部和有经验的老农,进深山,入老林,调查了野生植物品种、产量和成熟情况,确定了采集范围和采集顺序。他们采用了先集中力量采收党参、五味子、茅栗子、山葡萄等季节性强的,次收橡子、构籽等时间性要求不强的,对可以常年采集的葛根、鸡头根等则作好计划,待三秋工作结束后再采。此外,各生产队还分专业组、包地段、订定额,并作到及时检查验收,保质保量。在两天时间内,洪河等十二个生产队的四百名入山社员,就采收了五味子二千多斤。
各地商业部门配合小秋收活动,抽调了干部随同社员进山,供应生产、生活资料,同时参加生产,组织收购。各县基层商店和供销社还新设立了代购代销店,订立了收购合同,按质论价收购,并组织群众就地加工,方便调运。略阳县秦家坝公社将采摘的核桃,都剥壳烘干,然后售给国家,到9月25日为止,已交售核桃仁六千六百五十斤,超额11%完成了全年任务。


第2版()
专栏:

为明年发展蚕业生产早做准备
辽宁柞蚕产区积极选蚕留种
本报安东17日电 辽宁柞蚕主要产区凤城、宽甸、岫岩、安东等县广大蚕农,积极选蚕留种,精培细育,为明年发展蚕业生产准备更多更好的种茧。
今年辽宁柞蚕主要产区春季干旱,春蚕遭到蚕寄蝇的危害,许多茧场软化病(拉稀屎)、脓病(烂皮)和微粒紫病(即锈病),相当严重。这不仅影响今年秋蚕的生产,也直接影响到明年蚕业的发展。
因此,积极做好种茧选育工作,便成了蚕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
秋蚕生产一开始,各地蚕农就注意了选蚕留种工作。
他们从那些病虫害比较少蚕苗比较齐全的蚕群中,选出个大、健壮、咀嚼力强、色泽鲜艳的良蚕作为种蚕,实行单独放养,细心培育。
为了提高种蚕质量,蚕农们还加强了蚕场管理。他们起早贪黑,登山爬岭,及时剪移匀蚕,提蚕换树,让蚕饱食,早日结茧,避免霜害。凤城县靉阳人民公社的蚕农,在蚕场后期管理中,把背阴坡的晚蚕弱蚕,挪到向阳坡,又把弱蚕病蚕和小蚕都提出来,不断从老树、老叶上换到树梢和嫩叶上,使它们吃得好、长得快。凤城县养蚕模范萧洪斌,将三十多千粒小蚕和能够绣茧的弱蚕,从阴坡的老树老叶上挪换到阳坡树尖上以后,有80%的小蚕变成了大蚕,弱蚕变成了壮蚕。
各地蚕场上的早期放出的蚕,已经陆续结茧。许多蚕农在山上搭起窝棚,昼夜看护着。各养蚕生产队也正在准备保种室和保种设备等,以便把选出来的全部种茧保管好。
种茧不足的公社、生产队还到邻近社、队串连挂钩,根据自愿两利等价交换的原则,看蚕定种,自由选购,积极为明年养蚕做好准备。


第2版()
专栏:

辽宁省凤城县红卫星人民公社各生产队积极选蚕留种,为明年发展蚕业生产准备更多更好的种茧。这是吴家生产大队第一生产队社员从收获的茧中选择良种。
新华社记者 高国权摄


第2版()
专栏:小常识

柞树与柞蚕
以柞树叶做饲料的蚕称为柞蚕。
柞树又名麻栎、橡树、青冈,是多年生落叶乔木,有时为灌木。叶可养蚕,果实可酿酒和提制淀粉,树干材质坚硬,是很好的建筑用材。
柞树性习温暖,但也能耐寒冷,对土壤的要求不高,易栽培,除了盐碱、流沙地外,荒山野岭都能生长。柞树根系深长,抗旱能力较强,也是保持水土的好树种。
我国各省(区)都有成片的柞林。尤其是四川、湖北、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等省最适宜柞树生长。
柞树叶内含的水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柞蚕所必需的养分。嫩柞叶的蛋白质和水分含量较高;随着柞叶成长,碳水化合物逐渐增加,蛋白质和水分则相对减少。而柞蚕在稚蚕期,需要较多的蛋白质和水分;在壮蚕期又需要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因此,稚蚕喜食嫩柞叶,壮蚕喜食成熟的柞叶。了解柞叶内养分的变化,掌握各龄蚕的发育情况,适当调剂饲料,是获得蚕茧丰收的条件之一。
柞蚕丝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具有拉力强和耐酸、耐热等特性,适于织制高级衣料和耐酸、耐温织物。柞蚕丝也可用作电气工业的绝缘材料。


第2版()
专栏:

大兴安岭养柞蚕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的许多山峦上,盛长着近三千万亩柞树。茂密的柞树林像绿色的毡毯一样,布满山岗。在柞蚕儿结茧的时候,各族养蚕的社员们,紧张地把一筐筐要做茧的蚕儿,挪到窝茧场去做茧。苍翠的柞林间,很快挂满了一串串米黄色的蚕茧,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景。
养柞蚕是一项时间短、收效快、经济价值高的副业生产。林西县五十家子公社养了柞蚕二百把剪子(一把剪子是一个劳动力养蚕的计量单位),平均每人收入二百一十多元。这不仅能繁荣山区经济,而且能发挥农村辅助劳力的作用,增加公社社员的收入。
现在,饲养柞蚕的地区已遍及自治区四十多个旗(县)的二百多个公社。1959年以来,人民政府还相继在扎兰屯、通辽、宁成建立了三座从事蚕业科学研究的试验站,在扎兰屯、平庄两地还兴建了丝绸厂。·冯昭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