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月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提高质量 增加品种
天津工业战线职工精神饱满迎接新的胜利
据新华社天津6日电 天津工业战线广大职工在欢度新年以后,精神饱满,喜气洋洋地开始了1961年的生产。
3日,第六电器开关厂一开工,出勤率就达到了98%以上。离上班还有半个多小时,工人们就换上工作服,准备好了工具。上班铃声一响,火热的对手赛立即开展了起来。这个厂的生产能手、冲压车间的女工安文佩、孟桂红,休假期间就约好要在新年开工后好好地赛一场。3日一上班,她俩就你追我赶地赛起来,到下班时,两个人都超额完成了当天的计划,产品质量件件合格。
天津第三钢厂职工,新年上工后一开始就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多炼一级品,提高二级品,消灭三级品”的生产竞赛。头两天全厂钢的一级品和二级品,比去年12月份提高了36.2%。白玉成小组根据每炉铁水含硫情况,一炉一分析,采取不同操作方法提高钢的质量。结果,全班炼出来的十二炉钢,全部是一级品和二级品。天津第一钢厂抽调了机修、保全、炼钢等有关人员,组成检修队伍,一面开展新年接力赛提高生产,一面对平炉进行检修。从1日到3日,天天完成生产计划,钢的质量全部是一级品。
许多农业机械制造厂职工为了支援春耕生产,不误农时,积极试制新产品,增产柴油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备品配件,并且抽调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下乡,帮助生产队修补农具,传授技术。天津内燃机车厂各小组的工人,年后一上班就制订了增产措施,检修了机器和工胎卡具,争取生产更多更好的煤气机和内燃机配件,支援农村春耕生产。
轻工业、纺织工业企业的职工,还大搞技术革命和综合利用,千方百计地开辟原料来源,生产质地优良、品种丰富的人民生活日用工业品。


第3版()
专栏:

重钢炼铁厂的工人抓紧时机,检修蒸汽鼓风机的风缸
 新华社记者 刘诗临摄


第3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开展群众性的设备维修工作
武汉钢铁公司大冶铁矿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工人都参加了设备维护检修工作。他们与专业检修工人的有计划的检修相结合,使设备利用率大为提高。采矿和选矿两个主要车间去年下半年的设备利用率分别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和百分之八十四左右,保证了生产的持续上升。
健全维修设备的制度和机构
重庆鱼田堡煤矿推行了矿、井、小组三级分别包干的设备维修制度,定人、定点、定机器,分工管理和维修设备。同时,进一步健全了组织机构,矿一级成立机电设备维修领导小组,各井配备机电副井长。这些措施保证了全矿机电设备经常安全运转。
积极进行设备填平补齐
天津动力机厂职工,积极进行设备填平补齐,扩大生产能力。铸工车间已赶制出型砂处理、造型等三十四大项、七十多台(套)机械化设备,为铸工机械化服务的三万多个零件和一百五十套辅助工具也已准备齐全,在今年第一季度全部投入生产以后,铸造生产能力将提高百分之三十到四十,节约劳动力百分之四十左右。
天津自行车厂全部设备检修完毕
天津自行车厂发动职工对全厂生产设备进行全面大检查大修理。从去年十一月初到目前,全厂的大小设备已经全部检修完毕,其中百分之二十的设备经过大修,还制造了各种易损配件、铸件五百多件,为胜利完成一九六一年的生产任务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夏桥煤矿积极支援新建矿井
江苏省徐州夏桥煤矿积极支援徐州地区的新建矿井。去年以来,全矿共调给新矿二千二百名干部、技术人员和各工种的技术工人,并为新矿代训技工五百多人。许多新矿井得到及时支援,保证了正常生产,夏桥煤矿也实现了减人增产。
沈阳站实行“五定”货场管理
沈阳车站在产、供、运、销一条龙运输大协作的基础上,实行了铁路、公路、企业大协作的“五定”货场管理办法。“五定”是:按线定货;按区定运力;按货定机具;固定作业时间;固定货位。从去年七月实行这种办法以来,车站在场货物比过去减少一多半,保证了快卸、快装、快搬运,及时运输。
红旗炼焦厂大搞煤炭综合利用
安徽省芜湖红旗炼焦厂职工,大搞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到去年十二月上旬止,他们共回收焦油六百五十吨,并从煤焦油中提炼出一百零三种油料化工产品。其中汽油、煤油、轻重柴油、机油等十六种产品已能成批生产。
了解农村需要提高农具质量
重庆綦江农机厂采取了解农业生产的办法,帮助职工树立“质量第一,使用第一和为农业服务第一”的思想,去年生产的一万多部农业机具,部部质量高,适合农村需要。
吉林开展冰雪道运输
吉林省各地利用冰雪道开展爬犁运输。据通化、吉林、延边、白城四个地区初步统计,目前已有二万多张爬犁在运输粮食、煤炭、木材等物资。各地森林工业部门利用山坡积雪和冰沟,推行爬犁、滑杆运输,共节约了七千多个畜力。


第3版()
专栏:

辽阳麻袋厂广开原料来源
去年用野杂纤维织成百万条麻袋、十七万斤电缆纱
本报讯 辽宁省辽阳麻袋厂职工,去年利用野杂纤维生产出数以百万计的好麻袋。
1960年,这个厂把棉秆皮让给了纺织工业。如何开辟新的原料来源,便成为这个厂增加生产的关键。厂党委决定向野生植物索取原料。他们收集了大量野生植物逐个试验。首先用蒲草纺出纱来。这一试验成功,更加激发了职工的热情,思路更加广阔了。他们想:既然蒲草可以纺纱,那么凡是有纤维的植物一定也能纺出纱。党委坚持了敢想敢干和科学分析相结合的精神,立即组织力量又对椴树皮进行试验。经过一系列技术处理和精心加工,椴树皮果然也是生产麻袋的好原料。就这样大胆试验,经过比较,最后他们决定采用二十九种野杂纤维作原料。
于是,一支百余人组成的采购队伍便向山区出发了。北至黑龙江的大、小兴安岭,南到贵州省的贵阳高原,他们几乎踏遍祖国万里江山,千方百计找货源,组织运输。一年间,就收集了四百万公斤野杂植物。
野杂纤维采回厂,这只是第一步。由野草到制成结实的麻袋,还需要过一系列的技术关。厂党委及时针对野杂纤维粗硬、胶质大、纤维短、强力弱等特点,发动职工逐机台、逐工序大闹技术革新。软麻是第一道工序,它的质量好坏决定整个生产效率的提高。共产党员、软麻加油工人杨树发,为了让第一道工序合乎规格要求,在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和老工人张盛然研究出一套完整的操作法,并改进了麻仓管理,使软麻质量有很大改善。接着,梳麻工人又根据各种野杂纤维的不同性质,混配在一起进行梳理,为精纱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彻底攻克野杂纤维技术关,生产出优质的麻袋来,厂党委进一步发动群众广泛开展了先进技术、先进指标、先进定额等各种竞赛运动,大大提高了工人的操作水平。现在全厂80%以上的工人掌握了先进操作技术。精纺工人推广了张秀云的接头经验后,班产量由两千多公斤提高到三千一百多公斤。全厂职工就这样发愤图强,敢于革命,一年来仅利用野草树皮,就为国家生产了百万条麻袋,十七万多斤电缆纱。(附图片)
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城关公社的社员,正在晾晒脱胶后的野生纤维,准备用来织麻布
 新华社记者 宝音朝克图摄


第3版()
专栏:

依靠群众 万事不难
中共辽阳麻袋厂委员会书记 宋殿会
千难万难,依靠群众就不难。这一千真万确的真理,在我厂去年战胜原料不足,实现持续跃进中,又一次得到了胜利。
去年年初,原料(黄麻)不能适应增产的需要,我们根据市委的指示,决心发动群众自己动手开辟原料来源。但是,当时在干部中认识是不一致的。有人认为,需要的原料,即使发动群众也不能完全解决。这种思想的实质是对自力更生解决原料缺乏信心,是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厂党委针对这种思想情况,首先在干部中进行了思想教育,坚定了干部对依靠群众战胜原料不足的决心和信心。在此基础上,又向广大职工进行了当前形势和任务的宣传教育,并把原料情况源源本本向群众作了交代。接着发出了:“大家动手解决原料”的号召。号召一提出,广大职工即热烈响应,纷纷提出:“缺原料不缺志气;要走着吃不坐着吃”的口号,表示坚决闯过原料关。
当群众发动起来之后,厂党委适时地把广大职工高涨的革命干劲引导到解决关键问题上来。从1月份开始,我们即抽调一百人组成采购大军,分赴朝阳地区、长白山、小兴安岭和内蒙古草原等地,大力收购野杂纤维等原料。职工们战胜了路途上的各种困难,收集了大量野杂纤维,突破了原料供应的第一关。
原料找到了,能不能生产出麻袋,还是一个问题。因为野杂纤维强力弱,梳麻不成团,纺不出纱,效率低。但是,我们相信,只要紧紧依靠群众,有纤维就可以纺出纱来。因此,我们和群众一起大搞设备和技术操作上的革新和革命。工人们用他们的无穷智慧将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它完全适应野杂纤维的性能;在操作方面,又开展了先进技术、先进指标、先进定额的生产竞赛运动。在运动中,广大职工创造出许多先进经验。我们及时总结了这些经验,通过会师表演,共搭配成九十七套新技术,从而很快突破了利用野杂纤维生产麻袋的技术关,使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精纺车间利用野杂纤维纯纺班产量高达二千公斤,接近用好麻生产的水平,在产品质量上也有很大提高。并且,在9月份还创造了用野杂纤维纯纺麻袋的新创举,它给麻纺织工业生产充分利用一切物资资源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遵循着党的教导,紧紧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有困难交给群众,群策群力,就能排除万难,赢得生产持续跃进。(原载《鞍山日报》,本报有删改)


第3版()
专栏:

加强领导 先活后管 活而不乱 管而不死
长安县召开物资交流大会
付店公社采取多种形式活跃农村经济
本报讯 据西安日报消息:陕西省长安县采取物资交流大会的形式,有计划有领导地开展农村集市贸易,进一步活跃了农村经济,沟通了城乡物资交流。
这次物资交流大会是经过充分准备召开的。去年12月初,县商业部门就抽调大批干部到全县十二个公社,跟公社党委和中心商店紧密配合,向干部和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政策的宣传工作,动员群众积极参加集市贸易;并跟各生产队广泛签订副业生产合同。
交流大会开幕以后,十二个公社的中心商店都在会场上摆布了临时售货点,附近的社员推车、挑担、提篮,把自己生产的小土特产品和家庭副业产品拿到集市上互相交换和调剂,有买有卖,十分活跃。上市的人数,头一天是三千人,第四天就增加到两万多人。赶集的商品,头一、二天三类物资较少,第三天以后,仅子午、五星、王曲等八个公社就运来最受群众欢迎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四十多种、三十多车。社员个人交易部分,比较集中的交易点由二十多摊增加到一百二十多摊,交易的品种由二十多种增加到近四十种。市场交易额也一天比一天增大,头一天是一万零六百多元,第四天是两万八千多元;社员之间的交易额也由原来的一千元逐步提高到一千五百元到两千多元,都比公社化后的历次农村集市贸易高两、三倍。同时,集市期间,县商业局和十二个中心商店之间以及各中心商店之间,还根据互通有无、有利生产的原则,签订了包括四十五种生产资料(主要是夏收用具)的一百七十八份供销合同。
集市市场的活跃,进一步调动了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许多生产队和社员,在集市上买到了需要的农具。王曲公社农商部门签订生产合同以后,立即扩大了副业生产队伍。
为了加强集市贸易的领导,县成立了农村集市贸易领导小组,集市所在地韦曲公社在公社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商业、银行、税务、工业、粮食等有关部门组织了市场管理委员会,保障了市场上的合法贸易,做到了“活而不乱,管而不死”。
本报讯 河南省汝阳县付店公社采取固定集日、露水集、农民服务部、物资交流大会等多种形式,开展集市贸易,使这个山村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付店公社地处深山区,社员居住分散,盛产木料、竹、苇、木炭、皮毛和品种繁多的山果、药材等。为了让商业部门及时把土特产品和副业产品收购起来,让生产队和社员买回生产上和生活上急需的东西,公社党委曾于去年夏秋农忙时,在十七个人口较集中的村庄,兴办了“露水集”(清早集市);“三秋”农忙结束后,又在三个较大的集镇,开设了五天一集的固定集日;接着又有计划、有领导地在方圆数十里的山货集散地的付店街,组织了每半月一次的物资交流大会。
在集市上社员可以卖出和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一时卖不出或买不到的,可委托农民服务部代销代购,公平议价,社员们感到格外方便。
“露水集”很受群众欢迎。它以食堂为中心点,散集后,还不耽误社员吃饭。“露水集”时间虽然很短,成交货物并不少,每次,综合商店都可收到价值几百元的土副特产品,供应一批生产和生活资料。
为了加强集市和农民服务部的领导,公社党委组织了财贸部门等有关单位,成立了市场管理委员会。


第3版()
专栏:

青海农村集市贸易活跃
推动广大社员利用生产空隙时间进一步发展副业生产
据新华社西宁电 冬季是青海省农村各族人民集中出售自己农副产品的旺季,各地农村集市贸易十分活跃。广大的人民公社社员,带着自己完成向国家出售任务以后剩下的农副产品,以及利用空闲时间生产的蔬菜、皮张、手工艺品、小农具和小家畜家禽等,到集市市场出售,并换回自己需要的商品。西宁等地五个农村集市几天内赶集人数即达十四万人次,交易的商品有几千种。
秋收结束以后,各地人民公社就对开展农村集市贸易作了安排。除原有集市以外,还在新的居民点开辟了集市贸易市场。国营商业部门及时组织大批工业品下乡,以便于群众在出售农副产品以后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此外,商业部门还在集市上设立了购销点,并组织起旅店、饭铺等为群众服务的行业。
农村集市贸易的活跃,进一步促进了广大社员群众利用冬闲和生产空闲时间发展副业生产。各人民公社、生产队和生产小队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也进一步发展多种经营。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公社毛尔沟生产队,已经组织社员利用空闲时间生产了几百把扫帚拿到集市上出售,不仅增加了生产小队和社员的收入,而且满足了其他社队的需要。


第3版()
专栏:

浙江省平湖县乍浦公社为了帮助生产小队和社员发展生猪生产,在集市上设立了仔猪调剂场。先锋生产队六小队的社员正在选购仔猪。
新华社记者 章耕辛 张申明摄


第3版()
专栏:

野生动植物
——重要的原料资源
中共甘肃省武都县委书记处书记 史政民
武都县在广开副业生产门路中,大抓野生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了武都山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这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
(一)全县每年只用5%的劳力抓野生资源,但收购额却占农副产品收购总值的40%至50%,而且,其比例还在不断变化,不断增长。如提供给轻工业的原料,从1957年到1960年的四年中,品种增加一点三倍,产量增加九倍,产值增长五倍多。因此,有效地保证了国家农副产品收购任务的提前超额完成。
(二)促进和扶持了县、社工业的发展。1958年以前,武都县市场销售的轻工业品,几乎全部是由外地购进。1958年,确定了县、社工业面向山区的方针,很快就办起了各类综合性加工厂一百二十七个,其中加工野生原料的厂子占42%。这些厂子以大量的日用品、文化用品和副食品供应了当地市场的需要,有七十二个品种已经自给有余或基本自给。
(三)促进了社队三级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利用野生资源的范围不断扩大,社、队、小队以及社员家庭的现金收入年年增长。全县社、队办的野生原料加工厂,去年11个月的产值达到五百零八十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6%,占社队农副业总产值的12%。按人口平均,综合利用野生资源的收入,截至去年11月底,每人平均为一十七元。公社的公共积累也不断增长,据隆兴、兰河、洛塘、鱼龙等七个公社的调查,仅去年9至11月份,就给生产队积累了四百四十一万元的工资基金。与此同时,全县有一百一十二个穷队(占穷队总数的54.36%)赶上了富队。
(四)以副养农,积极扩大了农业投资。去年全县生产竹木农具三百五十万件,不仅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而且还支援了外地。全县还以野生原料为主,生产了土化肥五千二百四十三吨,土农药二百三十八吨;并且用野生原料换回了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步犁、水车、抽水机等新式农业机具一千四百九十六件。
几年来,武都县在综合利用野生资源中,进行了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政治挂帅 提高认识
过去,武都县是陇南山区比较穷困的一个地区,这个地区虽然有着比较丰富的野生资源,但没有为人们所认识,起到为人民生产生活服务的作用。因此,当1958年党提出“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和综合利用野生资源的号召之后,接着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思想斗争。这主要反映在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上。一种人认为,武都山区过去经济落后,就更要革命,提出“开发万宝山,向大自然要人吃的、用的,让一切野生资源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雄伟口号,积极扩大综合利用野生资源;一种人对野生资源的加工、利用存在神秘观点,因此在大自然面前畏缩不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辩论、典型调查、算账、现场参观、现身说法等办法,教育干部和群众,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大搞野生资源综合利用的重大意义。以后即由单纯的采集野生原料搞副业生产,发展到单项加工,再由单项加工发展到综合利用,坚定地树立了长期综合利用野生资源的观点。为了加强具体领导,县、社、队各级党组织都确定由财贸书记专管这项工作,各级财贸部门并把采集、加工、综合利用野生资源列为农副产品收购的主要项目,在重点地区派出大批干部长期驻点,创造经验,指导全盘。
普查资源 全面规划
野生原料品种多、数量大、分布面宽、季节性强,但是过去资源不清。1958年以来,全县先后组织三次大规模的资源普查工作,经过试验、鉴别、化验、加工,共找到可以利用的野生原料九百一十余种,包括野生纤维、油料、烤胶原料、药材、淀粉、化工原料、软木原料、建筑材料及其它野生杂物等等。普查之后,又把采集的标本,加工的样品,带到各地组织展览参观,把各类野生资源的品名、产地、用途编印成册,发到社队;商业部门还把收购的品种、规格、质量、价格和采集、初步加工的办法,张贴广告,展开深入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此基础上,商业部门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具体帮助社、队制订规划,签订收购合同。社、队又根据三级所有制的政策,划分经营地区和范围,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采集和加工。
贯彻政策 大搞群众运动
为了调动社、队和社员的积极性,各地统一规定了集体经营和个人经营的范围,根据“集体经营为主,个人经营为辅”的原则,规定集中的、量大的、收益大的归集体经营,零星的、分散的、收益小的由社员个人经营,既抓大宗的,又抓小宗的,既抓主要的,又抓次要的。在加工方面,实行县、社、队三级办厂。在收购方面,坚持实行分等论价,优质优价,随收随付,货款两清的政策。根据上述精神,劳力由生产队统一安排,根据淡季和旺季的不同情况,做到专业队采集与组织社会力量采集相结合,集体采集与个人采集相结合,常年采集与旺季突击采集相结合,就地采集与安营扎寨采集相结合。
适应山区特点
建立综合加工网
武都山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因此采取就地取材、就地办厂、土法上马的办法,大建野生原料加工厂。在分工上,县办骨干厂,加工大宗的,技术性较复杂的,有地方特点的,关系到全县市场供应的和一部分上调物资。社办厂经营规模较小,技术比较简单,有地区性限制和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生产队一般以编制竹木农具、造土化肥、土农药、加工淀粉等为主。县办工业较大的厂子,还根据有些野生原料季节性强,容易霉烂变质,不易贮藏的特点,在原料主要产地,分设许多流动加工组或半成品加工站,这样,就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综合加工网。在经营特点上,县办厂常年加工,社、队厂农闲大搞,农忙小搞,大忙停搞,服从于农业生产。为充分发挥野生原料综合利用效能,县办厂一般都是综合性的,使野生植物的果、皮、壳、茎、叶、花、汁、根、子全部利用。
培养资源 保护资源
本着“靠山吃山,吃山养山,培养保护,长期利用”的精神,在采集各种野生原料时,对一部分稀有野生动植物和珍贵的野生原料,提出保护办法,在群众中广泛进行宣传。如对金丝猴、水獭、扫雪等动物,一律禁止乱捕乱捉;对一部分靠子实繁植的野生植物,边采边种;对根块繁植的,挖大留小,间采间留,或划定地区,挖一处,留一处;对一些难于识别和过分分散的,在生长条件适合的荒山地区,重点进行育苗种植或移植,以便于保护管理,计划生产。为了进一步摸索野生动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规律,扩大生产,增加商品量,全县还派出大批干部,利用荒山大沟,建立和培育了花椒、漆树、银耳、党参、贝母等商品基地三十八种一百八十三处,县上还建立了五处药材试植场和三处野生稀有动物驯养场。
× × ×
武都县综合利用野生资源,还仅仅是开始,它的发展前途非常远大。目前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依靠群众,发挥集体智慧,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适应野生原料和山林地区的特点,有重点地逐项成套地改进采集、运输、加工工具,改革操作工序,最大限度地提高野生原料的利用率,使人们向山野取得更多、更好、最经济、最有价值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更好地把武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山区。


第3版()
专栏:

袖珍万用电表
南京教学仪器厂职工,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去年先后对享有国际声誉的“U—1型袖珍万用电表”进行了五次产品革命,终于试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教仪式袖珍万用电表”,它具有体积小,线路少,刻度精确、清晰,操作简便等特点,质量超过了“U—1型袖珍万用电表”。这种电表十分精密,用于电气测量。今年将成批生产。


第3版()
专栏:

光学座标搪床
T4132型光学座标搪床,是南京机床厂去年试制成功的二十三种新产品中的一种。这种光学系统定位机床,精密度要求极高,专门用来钻、搪加工钻模、夹具及中、小型零件上的精孔;也可以加工座标上的孔和斜孔。这种搪床的加工精密度可以保证座标尺寸精度达到千分之二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四十分之一。为了便于掌握极其微密的精度,搪床上还装有一套光学设备,用来控制和校正肉眼无法辨别的细微移动,确保加工工件达到标准。


第3版()
专栏:

局部扇风机
南通电机厂去年试制成功了一种精密度很高的“防爆型轴流式局部扇风机”。这种扇风机是专门用于矿井里调节空气和通风的设备。


第3版()
专栏:

新型收音机
南京市东方无线电厂,去年又试制成功九种新收音机。其中“红星牌”WF—31型和WF—33型五灯交流中短波两种型号的收音机,都是双道旋钮;采用六吋半低声扬声器,具有发音清晰、宏亮的特点,能收听国内外各主要电台的广播,并附有拾音装置,可随意放送唱片。


返回顶部